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4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大聲聞功德相()

「皆是佛子。」

我們已經介紹到佛在講《解深密經》時所參與的大眾,第一類是「無量大聲聞眾俱」,經文中也提及大聲聞具足的若干功德,第一個是一切已經調順,第二個是皆是佛子,都是佛的弟子。

第二紹隆佛種德。佛子buddha-putra,巴buddha-putta。依經典解釋,佛子有三義:一唯約聲聞以釋佛子,如此《解深密經》、《佛地經》等。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佛種,令不斷絕,故名佛子。二唯約菩薩以釋佛子。三近代係指信順佛之教法,而承其家業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絕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絕者,乃大乘用為菩薩之美稱或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薩戒者。亦指一切眾生,眾生常依順佛,佛之憶念眾生,且眾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稱眾生為佛子。

第二紹隆佛種德,佛種性、佛子也就是使我們佛的種性愈來愈開展。佛子buddha(佛)-putra,巴buddha-putta,依經典解釋,佛子有三義。一唯約聲聞以釋佛子,有一種說法,就是只有聲聞乘的才能稱為佛子,因為是佛所教導出來,修行小乘的守戒律,修至阿羅漢果、辟支佛果,才稱為佛子;如此經(也就是《解深密經》)、佛地經等,都把聲聞當做是佛子,釋迦牟尼佛的信徒、衪的弟子。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佛種,主要意義,就是說這種所謂佛子者,都可以精進證得大聲聞的境界,也可以開展一切的佛種性,令不斷絕,故名佛子。如果你還沒有到這個境界,就不能稱為佛子。

二唯約菩薩以釋佛子,第二個是你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這樣也可以稱為佛的弟子、佛子,這樣就概括一個小乘的聲聞,另一個是大乘的菩薩,都可以稱為佛的弟子、佛子,這是古代的說法。近代更寬廣,係指信順佛之教法,而承其家業者。我們說佛證得法身清淨以後,自然流露出無量的智慧,依眾生根機不同來說佛法。你信仰佛陀所講的家法,而且要秉承衪的如來家業,如來的家業就是你發度一切眾生的心,也要來做度一切眾生的這種工作,這就是繼承佛的家業。

承其家業,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絕者,都可以稱為佛子,我們學佛法,信仰佛衪所教的覺悟法,如實繼承、依循、修習佛衪以前所發的願、所走過的修行路,也可以得到佛種性建立,不會斷掉佛種。乃大乘用為菩薩之美稱,一般稱為大乘菩薩,主要是能度眾生,能繼承佛的慧命使其不斷絶者,這就只有菩薩才能有這種美稱。總而言之,你要能承擔如來家業、行菩薩道的,才可以叫佛子。近代另外一種講法,或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薩戒者,只要是有去受菩薩戒,好樂修習菩薩法,要學習度眾生,這樣也可以稱作佛子。

第三種或指佛弟子、佛教信者。佛弟子,皈依了就是佛弟子。亦指一切眾生,眾生常依順佛,佛之憶念眾生,我們依順佛,佛憶念我們眾生,衪好像父母一樣在憶念我們子女;且眾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稱眾生為佛子,先決條件是你要信佛。综述這三種,第一種是菩薩,第二種是受了菩薩戒的,真正的菩薩是大菩薩,你受菩薩戒不見得就是大菩薩,但你想修學如來法,學習度眾生,受了菩薩戒,也可以稱為佛子,第三種是只要信佛教的,都可以稱為佛子,外道不能算為佛子。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第三個功德相是心善
解脫、慧善解脫。解脫的內容有很多,阿羅漢總共賢聖共有二十七位階,後面的九個,有分阿羅漢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解脫境界,前面的十八個是方便,還沒有究竟,同樣是解脫,有不同的意義。這裡大聲聞這些聖人,他們已經得到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第三心慧解脫德。契經云心善解脫者心離貪時與心相應勝解解脫貪故,即說勝解名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者慧離無明時與慧相應勝解解脫無明故,即說勝解名為慧善解脫。若依《智度論》云,諸結使屬愛、屬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

大聲聞祂們的第三個功德相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心慧善解脫。佛法講的很細,心善解脫是怎麼樣,慧善解脫是怎麼樣,心慧都解脫證得,俱解脫又怎麼樣,心的清淨程度都有所不同。第三心慧解脫德。契經云心善解脫者,心已經離開貪欲,時與心相應勝解解脫貪故,也就是對我們三毒裡面的貪欲心,有殊勝的解脫功夫,對種種貪欲能夠擺脫,不受它影響,有心就是有真心來克服我們種種的這些妄想心,能對我們內在的貪欲心起解脫作用,即說勝解,因為善於,因為非常殊勝,而且能夠了解我們貪欲心怎麼様,而得到脫黏,又名心善解脫。

心善解脫比較初淺一點,對你的貪欲心能夠解脫;慧解脫是對根本煩惱無明,能夠得到解脫。慧善解脫者慧離無明時與慧相應勝解解脫無明故,你要斷根本無明,就要用菩提智慧、般若智慧、不黏不著的智慧。般若智慧指我們有能夠脫黏一切境,觀無所有、不可得的這種能力,這就是有智慧,這智慧是般若智慧。根本無明,是我們因果輪迴的根本。前述的貪欲心只是一種欲望,我們可用心善解脫來克服它;但你要破根本無明,這是牽涉到過去種種因果種子,你要用般若智慧觀照它,跟它沒有瓜葛,這種智慧就是破無始無明,即說勝解名為慧善解脫。

若依《智度論》云,解釋了《大般若經》的諸結使屬愛、屬見。所有的毛病、結縛或者是驅使我們去做什麼業的,都是欲望在作祟,變成一個結、打結了。結使屬愛、屬見,結使屬於愛,有愛則為取,有取則為有,有有就有生死。例如你對某件事情起了貪愛了,那是起了覺受,覺受的貪愛,你就會取,取就有,有就會受生,這是「十二因緣觀」裡面講的。結使也屬於見,你執著外境五塵,這些都屬於見、見惑,見聞嗅味觸種種的毛病。見惑是對外在的,是對外境了知了以後,然後執取、放不下,執取其境,但對外在也要努力去克服貪欲心;如果思,思惑也是修惑,是講內心的境界,最根本要破無明的話,你要用思惟的去破心執,要去用思慮修行,要去修斷根本無明。

契經講結使屬愛、屬見,屬愛煩惱覆心,有愛就會產生煩惱,煩惱就覆蓋我們的真心,屬見煩惱覆慧,五根所觸成見,不能釋懷就執著成見。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如果心裡面生不起貪愛心的話,你愛的結使這部份的貪欲,就會調伏了,得心解脫;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見結使要能離,要用一點智慧,要用心去思惟,才有辦法斷。當然,禪宗講的比較直接,你面對一切境不起妄想心,安住你的真心,就能自在如如。小乘的修法,他是要想,發生一件事,我怎麼從裡面不去執著,這麼去思惟,內心有不平,你用思惟讓它平,這是從根本上面解脫出來,乃屬慧解脫。

所以說此等聲聞、大聲聞佛子已得善法,以善得心解脫,用心解脫於種種欲望,以善得慧解脫,用慧解脫於根本無明。以上非言無為涅槃解脫。一般言善者ku0ala,巴 kusala,其性安穩,能於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之白淨法。善與不善、無記(非善亦非不善)合稱三性。其中,善為白法(清淨之意),不善為黑法(汙濁之意)。廣義言之,「善」指與善心相應之一切思想行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屬之;狹義則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斷外境的執著、調伏內心的妄想,這些都是善法,所以說此等聲聞、大聲聞佛子已得善法。以善得心解脫,行善多了,心會安祥,得心解脫,用心解脫於種種欲望,要檢視自己犯了貪瞋癡這三毒的什麼毛病,以善思善行得解脫。以善得慧解脫,進一步的再觀照內心種種的種子,甚至對於人跟人之間的心,或人跟眾生之間的種子,都能化解開的話,那就是慧解脫,就能破解根本無明,用慧解脫於根本無明,根本無明不起,就無所謂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明色、明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病死憂悲煩惱」,這十二因緣都起不了作用,所以根本無明要滅,就得慧解脫時。以上非言無為涅槃解脫,聲聞乘最後是以真如無為得究竟解脫,但上面所提不是以無為法證得解脫的,還是用內心的思惟調伏,用有為之法克制,去破解一切的欲望跟內在的根本無明。

一般言善者ku0ala,巴 kusala,這裡講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的善是什麼意思?其性安穩,能於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之白淨法,給自己清淨心,給眾生也是清淨意法。佛法講分屬兩個法,一個淨法、一個染法。白、淨,白就是乾淨,乾淨就是白;染法則不淨,且包括善、惡,不是只有惡法才是染法,連善法也是染法。你做了善事有善報,還會去感召輪迴,惡法當然更不好,惡法就是有惡報的。

善、惡道,對佛法講解脫的而言,都是污染法;而淨法、白法都是跟利益眾生有關,主要因為其心清淨,就沒有什麼染著。縱使利益他人、造業了,因為其造業是做白淨法,又般若智不去執著這些業,就不會受其報,故為淨法,菩薩都是性安穩才可做到這樣。善與不善、無記(非善亦非不善),總之,業有三種,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無記法是不善不惡、非善亦非惡。這三種合稱三性,這裡的三性,不是《解深密經》講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這裡講的是種種自性,應緣所產生的法,離不開善、惡、無記這三種性,其中,善為白法(清淨之意),不善為黑法(汙濁之意)。

廣義言之,「善」指與善心相應之一切思想行為,你用善來得到解脫,那要看是用心還是用智慧,如果用心就是心善解脫,如果用慧就是慧善解脫,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屬之,這是善法,佛法都是教你如何做善事、如何得解脫;狹義則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的善法,法相宗是大乘佛法裡面的一宗,談及心王跟心所是相對的,心王是講八個心王;心所,是八個心王活動的空間或者它起心動念起的法。譬如你有瞋心,它會起的瞋心的念,相對來講就有瞋心它活動的場所,如果一個人沒有瞋心,就起不了瞋心的念,這就是心所法在談的內容。進一步來講,這心所法包括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當中,行捨是指行為上的施捨。各位看到這個捨,要馬上能夠分辨,講「捨心」的話,就是在講平等,能捨一切善法、惡法,讓諸法平等平等,捨念清淨是讓諸法能平等,這樣心也平時就清淨了。沒有分別,無差別相;如果講「行捨」,是在講布施,布施是一個善行。而不害是指沒有害心,對一切眾生,起不了害心,這個要很高的修證。一般人如果種子不滅的話,碰到什麼因緣,雖然理智上講不要害人家、不要咀咒人家、不要怪人家、不要怎麼樣。但是,你那潛在的微細習氣,還是會冒,這個就要你自己去體會了,你去體會不害是到什麼境界,如果內心還在繼續想那種不利於眾生的念,你就要馬上警覺。修菩薩法就是這個樣子,盡量不要惱怒諸眾生,你起了害心就會讓眾生受報,然後,你以後也會受報,這個害心要特別注意。此處所講的善,包括以上這些,如果要弄得更仔細,可以參考《唯識》裡面對這些名詞的解釋。

此處之善指勝義善,即指涅槃之善。據《俱舍論ko0a 02stra光記》載,善有七種:(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2)聞善,指由聞法所得之善。(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4)修善,指由禪定所得之善。以上之善均屬加行得善。(5)學善,指有學位所起之善。(6)無學善,指無學位所起之善。(7)勝義善,即指涅槃。此中,前四者乃見道(初生無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即有漏善;後三者為見道以後之聖者所起之善,即無漏善。

此處之善指勝義善,勝義就是空、無、不執著,勝義是最高的,做了善事不要去執著,就是勝義善,我們上次講殊勝義,就是指空證,要證得空,不管你做任何善,都要觀空,譬如布施波羅蜜,你用布施要度到彼岸,就要觀空,這樣才能有解脫。勝義善,即指涅槃之善,做不做都可以,做了就做了,不做也可以,修佛法到一個境界時,不一定常常要去做善事,因為你要求解脫,善不善都好,到阿羅漢境界,祂如果還沒有發起要度眾生心的話,他就安住在寂靜中,在心如如不動的涅槃中,安住在沒有做善的涅槃中。

另一類是像大聲聞一樣,做了善事、度了眾生,但心住涅槃,不會去執著那個果報,不會執著有個我在度眾生的這種心,這是勝義的善。據《俱舍論ko0a 02stra光記》載,《俱舍論》是跨於大乘、小乘、方等之間的一種經典,把相關內容聚集分析,所以有關《唯識》或者法相宗他們所談的很多法相,都屬於這部論裡面所講的,等於把佛法講得很精細,其中記載善有七種,到底是哪七種善?

前四種都是加行位修的善:(1)生得善,指先天之善,你過去熏習的善,今生生下來的話,內心自然就很善良、很安祥、很慈悲,此為先天遺傳之善,生得的善。(2)聞善,指由聞法所得之善,這是由聽經聞法所得到善的概念。(3)思善,指由思惟所得之善,你要想這樣做對自己、對別人都好,思善,用心想的。(4)修善,指由禪定所得之善,乃由禪定中所得到的種種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妄心的去除、毛病的減少,自性真如的現起,這種種善都是修行的人由禪定中,才會顯現出來。

以上之善均屬加行得善,加行prayoga,就是用你的力量來做各種善行,還是有一種力量去做,就是正修前的前加行。密法裡面有前加行,你修「心中心法」前領懺悔印去修,也是做前加行的事,反正還沒有修到正法之前的前行階段,只要是在培養你善根的都叫加行。每個人修加行的程度不一樣,像密教的經典在講,若唸一個咒得不到定,那麼釋迦牟尼佛便講一個咒,或者用毘盧遮那佛所講的某個咒,來讓你唸唸唸,你就會得到定,就不至於打坐還是坐不住,或者唸咒還唸得不三不四的沒有專心。

我現在發覺有一種現象就是,腦筋它自己會唸某種咒的,表示過去世有熏。換句話說,雖然唸的是今生才學的一個新咒,但這樣唸唸唸,唸不到幾十聲,腦筋裡面它就自己會用唱的,那就是表示自己過去世有唸過。甚至你沒唸,它也在念,這種心念心聞,是它自己唸的,你只是打開了那個開關。過去有修密法的人,他不用唸到一百萬遍,他隨便唸一唸,就能勾起過去世的種子。譬如過去世常唸阿彌陀佛的,今生打開以後,自性它自己就會唸阿彌陀佛,當然這也表示你過去唸佛唸得很多、很勤,種進去一個很厚重的種子。

如果沒有的人,今生唸了,嘴巴唸唸唸,要唸一百萬遍,才會種進去深深的種子,所以密法的前加行,為什麼要唸咒唸那麼多?因為你過去沒有修,你根機不夠。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根機好不好,現在我們進到陀羅尼門,有的人感覺上沒這方面的興趣,常常怎麼樣、怎麼樣的,很不想學,這表示你過去沒有這個種子。你跟跟跟,跟到現在,我教你唸咒語,你唸得雖然不是很喜歡,但若能隨緣跟著一直唸,慢慢你就會喜歡,每個人潛意識裡面的種子何時萌芽不一定。

密法,根據經典講,你要修如來的法,唸祂一個咒一百萬遍就好了;你要修菩薩咒法要唸二百萬遍,你要修金剛菩薩咒法要唸三百萬遍。所以,你要能學如來的法,表示心地比較高一點,過去世的境界比較好一點,稍微唸一下,你就可以誦如來的咒語、承接這個法。你要學佛教你的菩薩咒語,要先唸二百萬遍;你要學那個比較小菩薩、金剛菩薩的咒語,要唸咒三百萬遍。當然你能夠接觸到,或者喜歡學哪一類咒語,也是因果報應,較常見的是一看就喜歡哪個菩薩的咒語,較少說是喜歡如來的咒語,這也是受各自心地程度的影響。

再來底下這三種,是見道以後的聖者所起之善:(5)學善,指有學位所起之善,有學是阿羅漢有九位、地前菩薩有十八位,及地上菩薩之七地以前,都還要學;你受了菩薩戒以後,開始就要學習如何調伏內心,讓心清淨。 (6)無學善,指無學位所起之善,到了八地不動地菩薩就無學位、不必學了,不必再學一些佛法來調伏內心的不清淨,所以叫做無學位,不動地以後的菩薩,要學的是神通變化、怎麼發光、怎麼救助眾生的這些法,而不是去學斷內在的不善、不清淨。(7)勝義善,即指涅槃,勝義是涅槃、寂靜、不執著,這種是所有學佛法都要得到的,勝義善或者住涅槃善不執著,或有做善而不執著,甚至於不做善,都可以很安心、放得開

此中,前四者乃見道,前面四個善是在修見道,見道不是入道,只是你已看到修行的道路,知道修佛法要這麼走,把方向弄對了,知道要修哪個心,用什麼法來修這個心,過程會怎樣怎樣,這叫見道。見道前,初生無漏智之位,前凡夫所起之善,是有漏善。上述前面四種,乃凡夫所起的善,尚未真正見道,因為還沒有做到見道位,只是凡夫所起的善;開始要生起無漏智之位的,也就是後面第五、六、七這三種,才屬真正見道,是見道以後之聖者所起之善,這些善比較有智慧,稱為無漏智。總之,學善、無學善、勝義善,見了道就是要修,修到最後的勝義善能不執著,隨緣做善事、不做善事都好,一切無執,住在涅槃中。

解脫vimok=a,音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毘木底或mukti;巴vimutta vimokkha vimutti。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稱度脫;以得解脫,故稱得脫。心解脫citta-vimukti,係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為心,故稱心解脫。慧解脫 praj#2-vimukti,巴pa##2-vimutti,指僅由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以智慧解脫者,則稱慧解脫。

心解脫vimok=a,音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毘木底或mukti;巴vimutta vimokkha vimutti,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稱度脫;以得解脫,故稱得脫。心解脫citta-vimukticitta是心,vimukti是解脫,係指心由一切束縛中解放;解脫之當體即為心,故稱心解脫,你心不執著一切境,當然就解脫了。慧解脫praj#2-vimukti,巴pa##2-vimutti,指僅由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以智慧解脫者,則稱慧解脫。

但後世將無明之滅稱慧解脫,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更以心解脫連結於禪定,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稱為心解脫。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無癡相應者,稱為慧解脫。心解脫、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則稱俱解脫。又從禪法之用意言,慧解脫稱為壞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修不淨觀乃至白骨相觀時,尚執著其白骨或觀白骨燒灰之想。俱解脫稱為不壞法,因其好事用之功德,由白骨眉間,觀想放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等八色光明,以此修練而得神通。

將渴愛之滅稱心解脫,貪愛念滅的話,就稱為心解脫,根本無明滅是慧解脫。但後世將無明之斷滅稱慧解脫,如果根本無明沒有破滅,不能叫做慧解脫,更以心解脫連結於禪定,禪定得解脫,世間禪定得解脫,是假相,我們知道世間禪定的人,他好像看得開了,對貪欲心看得開,但他為什麼還會輪迴?根本無明沒有破滅故,所以就是這個樣子。等於說,他只用心解脫連結於禪定中,似現沒有欲望,其實僅是壓抑,根本無明並沒有滅掉,他這個算是心解脫,謂依定而解脫定障,與無貪相應者,修世間禪,他對貪欲心慢慢沒有,對於種種欲望都沒有了、不相應,稱為心解脫。

依慧而解脫煩惱障,與無癡相應者,與因果相應、牽涉的就是愚癡。貪瞋癡三毒,這個瞋早就要斷了,這個貪欲比較難斷。一般斷的次序,是瞋心要先斷,再來是貪欲,最後是愚癡。瞋心不斷,就沒有須陀洹果;瞋心斷了,再加上身體破解了,身見斷了、斷疑心病,就有須陀洹果。貪欲很多,沒有辦法很容易斷,故排在第二順位,如果你貪欲沒有了,瞋心不斷,有沒有這種人?有。但是,瞋心不斷,《菩薩戒經》裡面講的,貪欲心難斷,瞋心易斷,如果不斷瞋心,這罪過就比較大。

因為貪欲本來就較難斷,所以你瞋心要先斷,不然你的罪過比貪欲的菩薩還要重,因為瞋心會斲害菩提心。你不要說你已無貪,無貪但你瞋心很重,經典講的,你的罪患大過於貪心的菩薩。現在貪心也沒有了,又能深明因果,對於這根本無明的果報體,也就是愚癡,都能明白瞭悟,就能無癡。知道因果之利害,善觀因緣就無癡了。慧解脫是來自於斷根本無明,依慧而解脫煩惱障的,與無癡相應者,稱為慧解脫。

心解脫,只是禪定力壓住你的心沒有貪欲,你如果用智慧來斷根本無明,這種解脫才是最真實的。心解脫、慧解脫此二者同時解脫證得,則稱俱解脫。俱解脫就是兩種都解脫了,俱解脫已經是真正的阿羅漢了,俱解脫是九個無學位的最高阿羅漢,前面是心解脫,再來是慧解脫,這兩個都解脫了,是稱俱解脫阿羅漢,是真正的阿羅漢。如果心解脫而慧解脫沒有得,那是阿那含,有時候會現神通,但是其根本無明沒有辦法滅掉,他還是要來人間一次或者在天上證阿羅漢果。

又從禪法之用意言,慧解脫稱為壞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為什麼說慧解脫是不好的法呢?因為還是有為法,還是用你的智慧,或者用你的什麼法去壓住習氣的,沒有真正用無為法去做到解脫,所以對大乘菩薩來講,這還是不怎麼好的。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不好事用就是你不喜歡用心,你怕用有為法,但若修到菩薩境界,不用有為法,怎麼去度眾生呢?像進入陀羅尼藏時,你就用陀羅尼去度眾生,用陀羅尼就要唸唸唸(持咒),這也算是有為法。

只修證到慧解脫者,他是破根本無明,沒有錯,但是他還不想去玩有為法。你要得到內心清淨、解脫,不能用有為法,但若要度眾生就要用法,不宜用真如自性去度眾生,否則會很累,用心法、心力、念力度眾,那是很累人的。你要假藉佛的法身,然後用佛的咒語、手印,自己本身既不會受傷害,利益眾生也很簡單,這個就進到有為法境界。假若你證到了慧解脫,仍屬於壞法,因為這時不想用心、不想用法、不想用有為法,以其不好事用之功德,所以稱它為不是很好的究竟法。

像在修不淨觀乃至白骨相觀時,這種小乘的行者,從白骨觀開始觀骨頭或者死亡以後肉體的變化,這樣他會厭惡這個肉體,這樣他只會觀白骨,或觀白骨燒灰之想。至於俱解脫稱為不壞法,心解脫、慧解脫兩種都證得而解脫了,稱為不壞法,為什麼?因其好事用之功德,因為他已經可以用前面的心,與後面的慧,兩者都用,祂可以用有為法,由白骨眉間,觀想放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等八色光明,心解脫、慧解脫都得到時,你就可以用這個心、意念來成就佛道,讓你的心產生發光,畢竟有一些法是要用有為法的,才能顯示化境。

譬如釋迦牟尼佛常常能夠發光,那你要學發光,就要去觀火,觀它的火焰怎麼旺、它的火性怎麼樣?你要學發光,從眉間去發紅色光、白色光、赤色光、…等等的。你也可以化成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都可以化。像證到阿羅漢的聖人一定能夠飛,身上能夠出水、能夠放火燄,這樣才是阿羅漢,你光修證到心解脫還不行,光有慧解脫而不再回來用心,那佛性就死了一半,把自己壓抑住,解脫是有了沒錯,但玩不起神通,那也等於未究竟。

所以到俱解脫的話,心解脫、慧解脫,不再是對心管得很嚴,而是反過來玩這個心。世間禪定裡面的遍一切處,也是如此,阿羅漢的解脫程度當然比世間禪定還要高、要真實,但世間禪定後面有一個遍一切處。八背捨,八種解脫的法門,再過去九次第定,從色界、無色界等等定,你都要得到。定得到了心解脫,還不行,你還要能玩神通,就是遍入一切色,色是指顏色,你的心能夠進入青色、黃色、黑色、…等等色,你都要讓自己的心能發各種光;還要四大能夠化四種性,肉體色會變沒有,地大變空,火大發起等等。

阿羅漢要到示涅槃時,身體飛到空中,上半身噴水、下半身噴火,這就是以有為示用,有為示用做了以後,你才是真的俱阿羅漢,心也能夠解脫,也會玩神通,這就是講遍一切處的修證。用這個法,八色光明,地大、火大、水大、風大,它們也有一種色相,以此修練而得神通。神通是放開你的心,不要一直要住涅槃、住寂靜,不要一直說不動、不動,你既然已經可以自在無礙於種種欲望,根本無明都破解了,你就可以再來用心意念,進入種種神通變化的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俱解脫。

「戒善清淨。」

大聲聞的第四個功德相,聲聞乘的人,他一定要守戒,戒得到殊勝的境界,叫做善,既然戒,得到殊勝的境界,就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就是說心性解脫、清淨了。解脫是對心有病的脫黏,現在心如果沒有病了,根本無明也沒有了,那大阿羅漢,就是清淨心愈來愈顯現出來,當然還沒有像佛的最清淨覺,佛是最清淨,阿羅漢是已經有清淨出現,這個清淨還依在善上,是守善非常殊勝而得到清淨的,戒善清淨,這是他的第四個功德相。

第四戒善清淨德。諸大聲聞心清淨、安穩、寂滅,故已得善戒清淨心地,趣向。戒01la,巴s1la,音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廣義而言,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如好習慣稱善戒(又作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佛教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清淨意義之戒)、善戒,特指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有防非止惡之功用。

大聲聞的第四功德相是戒善清淨德。諸大聲聞心清淨、安穩、寂滅,寂滅是不動,對一切因緣、一切相都能如如不動,故已得善戒清淨心地,守戒律守到最高境界的話,祂得到殊勝的清淨心,善戒清淨心地,趣向是趣向於清淨。這裡講的戒,我們以為戒,就是戒律,佛法某些部份或印度文化裡面的戒,其實它有另外的意義,它只是代表一種律儀,若這個律儀是好,那就是善戒,若這戒儀有不太好,就是惡戒。因此戒只是在講說一個人他的行為好或不好。你要守善戒,就遵守善律儀;如果,你不守好的律儀,那就是惡戒、惡律儀,戒不加善字是有語病,但中國已習慣講戒是善行了。

戒律上有四大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卧如弓」,小乘出家人行住坐臥就是朝這個目標走;菩薩就比較不一樣,菩薩在度眾生之間,無法完全守戒嚴謹,因為你一嚴謹就不能動,很嚴肅、死板板的,不講話、也沒有表情、也不怎麼樣示意的,這樣怎麼去度眾生?因此菩薩要很活潑,要突破這個心地框框,不是被戒綁得死死的,而是照樣行善戒律、惡戒律,為眾生做了以後都能不在意,這才是菩薩的高明之處,要能有這個境界。我們往往犯了戒以後,心很不安,這樣也未臻究竟解脫層次。

所謂戒01la,巴s1la,音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虔誠的心,都可以叫做戒。廣義而言,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戒,只是一個行為,不是說好、不好,還沒有下定義,一個行為,如好習慣稱善戒(又作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此處的戒不是像我們現今定義的戒律一樣,這裡的戒只是指一種律儀、一個人的行為或心態樣子而已,還沒有進到好、壞之區別,是到了後代傳入震旦成佛教專用時,才把戒當做是好的來看待。

佛教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清淨意義之戒)、善戒,你懂得這樣以後,就對佛法更了解了,後來佛教慢慢轉變成這樣,把具有清淨意義的才叫做戒,中國佛教尤其如此,但在古代印度,戒只是一個習慣行為而已,並不含什麼正面的界定。總之,一談到戒,一定要是清淨戒,譬如守戒,你守戒要守清淨戒,不要去守那個壞戒、不清淨戒。特指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有防非止惡之功用,因能防非止惡,故稱之為善戒。

據《菩提資糧論》所載,尸羅共有習近、本性、清涼、安穩、安靜、寂滅、端嚴、淨潔、頭首、讚歎等十義。其中,自「清涼」以下為淨戒之再轉釋。戒為實踐佛道之基礎,故與定學、慧學共稱三學。又為五分法身之一,稱戒身、戒品、戒蘊(身、品、蘊三者係表示複數)。同時,大乘佛教舉之為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而稱為戒波羅蜜(又作持戒波羅蜜)。

《菩提資糧論》有所載,尸羅共有習近、本性、清涼、安穩、安靜、寂滅、端嚴、淨潔、頭首、讚歎等十種義理。其中,自「清涼」以下為淨戒之再轉釋,清涼就是第二個本性,本性好壞,也不管好壞都是戒,佛法慢慢轉成清淨戒體來解釋。戒為實踐佛道之基礎,這裡是善戒,你剛開始不去守善戒,你就學不了佛法,故與定學、慧學共稱三學,我們常說戒、定、慧三學,一個人剛開始無法用智慧去觀道理、觀內心的習氣毛病時,就要守善戒。這裡戒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行戒,另一個是心戒。

行戒,是規範行為上的戒,你守行為上的戒,就不會去犯,像小乘的守具足戒,他看到螞蟻,他不去踩死就不算犯戒,這叫行戒不犯;菩薩不是,你說家裡那麼多的螞蟻在走來走去,心裡恨不得把它們殺死,但是因為要守戒就不能殺,其實心已起了殺心,就已經犯了心戒,犯這個心戒更嚴重。菩薩為什麼要自在無礙的接納一切眾生?因為眾生平等平等,更不能起害心,這種害心起,就是犯了心戒,菩薩是守住心戒,不是光守行為戒。小乘的人守行為不犯,叫做行戒,他這個不犯、那個不犯,才有真定力,起碼他是只有心想而行動沒有去犯、去殺。

然而這種定也是一種假相,用一個東西把自己框住,守住這些戒不去犯惡。真正的修行應該是,你要練到心裡面已經沒有那種犯戒的驅動力,那就很自在了。這個時候是真正的定,倘若戒、定還一起用的話,這個定不強,因為有著戒律規範你不要犯,這種定不是很強;如果戒放下了,但是你面對一切事,都沒有惡行的念頭、沒有壞的行為念頭出來,那就是真正的定。所以不要說戒定,好像是有戒就有定,不見得,心框在戒裡面的這個定還會不足,要等到戒律對你來講不是很在意,你自己內心與行為又能自在時,這種自在就會產生出一種定。定有的話,智慧就會開顯來了,世間智慧或出世間智慧就會慢慢顯現出來。

又為五分法身之一,稱戒身、戒品、戒蘊(身、品、蘊三者係表示複數)。五分法身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你只要修到戒成就心空了,你戒法身得到了,亦即你既能守戒,又不會天天對著戒念茲在茲,這戒就空掉,戒空掉就是戒法身得到。如果還常常在誦戒,像你們有在做布薩的,初一、十五要唸戒、誦戒,來提醒你自己現在正在守這個戒,不要犯、不要犯,這個就是還有形、有相、有罣礙。證得法身者心就清淨無礙,也不會去在意守什麼戒,當然他也不會去犯那個戒,這是戒法身證得。其次定法身得、慧法身就得,加上後面的解脫法身得、解脫知見法身亦得,五分都具足就是如來境界。

同時,大乘佛教舉之為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六波羅蜜為地前菩薩在修的,照排起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中第二個就是持戒波羅蜜。而十波羅蜜乃前面的六波羅蜜,再加上另外四個: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這是地上菩薩在修的。地上菩薩就有方便力,地上菩薩修方便波羅蜜,不會很執著一定要這樣或一定要那樣,能運用方便力,依照眾生的實況、根機、困難、怎麼樣的狀態,對他們方便開導,讓他們心自在,慢慢走,最後總是能走向解脫。這就是方便智慧、方便波羅蜜。

至於這個願波羅蜜,一個不究竟的人不敢去用法,究竟的人,就敢發願、有所願求、故意作法,而且用了也不會去在意。菩薩到地上菩薩以後,就要學習願波羅蜜。我們以往說還在修三三昧時不要有願求(無願三昧),這樣你就不會有起心動念,不會去想要或不要做些什麼,能夠都不要有這個作意,這樣你才能解脫。現在解脫到一個心清淨的程度,已經跨入另一個層次的話,你若沒有願求、作意,你就不會有動力,就不能做更大的事情,尤其以後要度眾生、要行菩薩道,你要愈做愈大,就要有所願求。

剛開始在修三解脫門時不能有願求,到了七地菩薩才有方便、八地菩薩才有願求,為什麼要有願求?因為祂已經證到心不動了,沒有什麼能動得了祂的心性,祂是徹底解脫了,不怕做了什麼事情,好壞祂都能自在無礙。再來是力波羅蜜,產生無量的力量,滿足度眾生的目的。至十地菩薩就有一切智,不全能像如來佛的一切智,但已能十方國土來去自如,度化一切有緣眾生,利他外也成就自己智慧增長,是為智波羅蜜。

以上這是十個波羅蜜,十個波羅蜜裡面每個波羅蜜都有含容一個戒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波羅蜜等,都不能全離善律儀,這才是稱為戒波羅蜜,又作持戒波羅蜜多。

(2007.09.19.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