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40)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續)
「與無量大聲聞眾俱。」
與無量大聲聞眾俱,此即第一標數辨類,謂二眾中簡異菩薩故言聲聞。參與此勝會者有不可數的大聲聞眾,此大聲聞眾還具有菩薩眾。本句經文有五節,一辨與俱,二解無量,三釋其大,四明聲聞,五顯眾也。
與無量大聲聞眾俱,這在講有多少聽眾,一般經文開頭都會交代如來說法的地點、時間、聽眾。此即第一標數辨類,標出來參加的這些聖人有多少數量跟類別。謂二眾中簡異菩薩故言聲聞,簡異者是簡別意,因為要有所區別於菩薩,故先提出聲聞。參與此勝會者有不可數的大聲聞眾,此大聲聞眾外還具有菩薩眾,除了大聲聞以外,還有菩薩摩訶薩。如果是聲聞則偏向自修,如果他講經說法是使對象導入解脫的,那也算是小乘、聲聞乘,大聲聞、大阿羅漢祂也有在度眾生,不只有自修而已。本句經文有五節:一辨與俱,第一辨明與誰俱;二解無量,第二解說其無量;三釋其大,第三解釋何以稱為大;四明聲聞,第四闡明是聲聞;五顯眾也,第五代表多數。因此這句話裡面總共含有五個意思。
與及俱之義,言與俱者,約佛對眾以身兼彼目之為與。又與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訶僧,《智度論》云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此經與者即彼共也。
與及俱之義,言與俱者,約佛對眾以身兼彼目之為與。以佛來講,就是佛對面、佛以外的,衪的身體以外可以看到的對象,這些都可以說跟佛與。又與是共,與也有共在、一起的意思,這個共也有很多的意思,相類同的就把他綜合在一起,把他累加在一起,也叫共。故《大品般若經》,也就是指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中所講的,稱之為摩訶僧伽,就是大和合眾,僧即是和合眾。
《智度論》云:
一處,共在一處,現在的處所,就在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釋迦牟尼佛報身佛居住的地方。
一時,不在別的地方一起,是在這個地方,在現在這個時間,早來、晚來都不能參加法會,必須剛好在這個時間,他來這裡參與,就是一時。
一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聽佛來開示、講經說法,而沒有胡思亂想、妄想心,這些都是聖人,一心一意來參與這個法會。
一戒,戒,我們普通佛法來講,是指善法,其實戒不一定是講善法,戒,是指習慣養成的一種律儀,有善、有惡,善養成的一種律儀,那就是善的,如果不好的習慣,養成一個習慣性的律儀的話,就是不好的,我們普通佛法專用以後都是指善的;在梵文來講,這個戒只是習慣性養成的一個自性,故這裡是指一心一意守住善律儀。
一見,全都指向解脫知見,沒有其他的世間法,種種的見解、煩惱也沒有了。
一道,求的是佛教的道路,佛教的解脫道理。
一解脫,讓你證得解脫等等。以上七個詞,都是形容參與法會的人共有的一種心態、狀況,是名為共、為與,此經與者即彼共也。
眾者之義,所言眾者,梵音僧伽sa3gha,此云和合眾,據《大乘法苑義林章》本載,僧眾分為三種,即理和合僧、事和合僧、辨事僧等,三者協調,共營僧團生活。僧有兩種,即聲聞僧與菩薩僧,(1)聲聞僧乃以出家沙門形像,修小乘三學者。(2)菩薩僧則指以在家帶髮之形像,修大乘三學者。
眾者之義,所言眾者,僧伽sa3gha,此云和合眾,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叫和合眾,居士像我們這樣聚在一起,也可以稱為和合眾。據《大乘法苑義林章》本載,僧眾分為三種,即理和合僧,理合僧是已經證到心清淨、悟到空理的理合僧;事和合僧,理和合僧證到空理以後,他又回到世間來,又可以來度眾生的,已得理事不二之證;辨事僧,辦事情的、在僧團裡面工作的為辨事僧,當然這是一種解釋,要解釋這種名詞有很多種,有五種、七種等等的說法,我們沒有讀佛學院,也不可能能了解那麼多,只是給大家增廣見聞,多認識一些佛教專有名詞。三者協調,理和合僧、事和合僧、辨事僧三種互相協調,共營僧團生活,怎麼來運轉僧團生活,總是要有一個規律、有一個規章。
又僧有兩種,即聲聞僧與菩薩僧,聲聞僧是以自我解脫為目標的,菩薩僧以度眾生為自己的志願,行菩薩道。(1)聲聞僧乃以出家沙門形像,修小乘三學者,三學指的是戒、定、慧。(2)菩薩僧則指以在家帶髮之形像,現居士身,修大乘三學者,大乘不是只有修這三學,大乘在學解脫知見外,還要懂諸波羅蜜門、陀羅尼門,在經律論以外,加修般若等波羅蜜及陀羅尼門。我們了解如果只講兩種僧,指的就是聲聞僧及菩薩僧。
無量者apram2{a,是不可數之數,是印度六十數之數位之第五十三位數無量。五十二位數是阿僧祇(asa{kya},五十四位數是無邊(aprameya),五十五位數是無增(aparimita),五十六位數是出邊(aparim2{a),五十七位數是無比(atulya),五十八位數是不可比(am2pya),五十九位數是不可思議(acintya),六十位數是不可說(anabhil2pya)。
無量者apram2{a,無量不是講一個概括含糊的數字,不是這樣,是有一個實際的數目,是簡為不可數之數,是印度六十數之數位之第五十三位數無量。五十二位數是阿僧祇(asa{kya),五十四位數是無邊(aprameya),五十五位數是無增(aparimita),五十六位數是出邊(aparim2{a),五十七位數是無比(atulya),五十八位數是不可比(am2pya),五十九位數是不可思議(acintya),六十位數是不可說(anabhil2pya),不可說是數量不可說,修佛法修到最後也是不可說,就是不落於語言、文字,才能夠安住在自性清淨中,佛法是這麼在修,有境界的不可說跟數字的不可說是有這兩種,這都是指無量。
大者語mahā,音摩訶、麼賀,指自體寬廣、周遍含容。或指多、勝、妙、不可思議。《首楞嚴義疏注經》:「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依《智度論釋》云,大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數甚多故,名之為多。勝九十六外道論議,名為勝也。
解釋大者,語 mahā,音摩訶、麼賀,指自體寬廣、周遍含容,無所不包,質量偏向或是指多、勝、妙、不可思議,大,有範圍的大、有質量的大,質量是偏向於說勝、多、微妙;如果講範圍的大,周遍法界,寬廣無邊。這裡講他們修證的境界,有大聲聞、有小聲聞、有一般的聲聞,這裡講大聲聞,當然是講勝、妙、不可思議境界的大聲聞。《首楞嚴義疏注經》:「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這是在講範圍的大,體無不在,遍及法界,只有空性法身,才可以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遍虛空界,空性可以入一切有相裡面去,非因待小,不是因為對象,有物、有質、有相的這些才分大、小,不是由這些現象而來,當體受稱,故名為大。
依《智度論釋》云,大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這裡在講大聲聞,不是說祂要講心量,心量可以大、空性可以大、神通變化可以大,要講多、勝,是指修行心清淨,可以優勝、殊勝、微妙。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一切大眾之中為最上;一切煩惱、所知障、煩惱障,都斷盡了;連國王都要來恭敬、供養衪,才能稱為大。數甚多故,名之為多,因為這些大聲聞數量很多,雖然後面有眾,這裡也有包含一個多的意思,故名為多。勝九十六外道論議,名為勝也,大聲聞修行的境界也非常優勝,講道理可以降伏九十六種外道,故名為勝也。以上用大、多、勝來強調這些大聲聞的大之意。
聲聞0r2vaka(巴利文sāvaka),音舍羅婆迦,意作弟子。聲聞原指佛陀在世時之諸弟子,後與緣覺、菩薩相對,而為二乘、三乘之一。《大乘義章》解釋聲聞有三義,即:(1)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為聲聞。(2)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十地經論》所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稱聲聞。(3)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如《法華經》信解品載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此三釋中,前二者為小乘之聲聞,即觀四諦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期入於「灰身滅智」之無餘涅槃者。聲聞乘,乃專為聲聞所說之教法。聲聞藏,則為闡述其教說之經典,即是阿含經藏等。第三則為菩薩,隨義而稱為聲聞。於諸經論中,聲聞之種類有二種、三種、四種、五種之別,分別述如下:
從這期開始,遇到特殊詞彙梵文也列出來。這些語系我們稍微了解一下,最早是悉曇,接著就翻成梵文,梵文有天成體,轉巴利文,再來是印度文,現在的印度語。等於說是,從早期的悉曇,再變成天成體 的梵文,梵文以後分兩邊,在印度本土往南傳就變成巴利文,往北傳即蘭札體,這梵文再往北,蘭札就變成藏文。後面你可以把梵文、巴利文兩個相比照,有的差不多,有的偷工減料。
聲聞0r2vaka(巴利文sāvaka),舍羅婆迦,意作弟子。聲聞原指佛陀在世時之諸弟子,後與緣覺、菩薩相對,緣覺是緣覺、聲聞是聲聞、菩薩是菩薩,如果不這麼分的話,就搞不清楚,如此就有三乘,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如果講二乘的話,聲聞、緣覺是小乘,菩薩是大乘。《大乘義章》解釋聲聞有三義,即:
(1)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為聲聞。大眾聽佛講,佛也沒有用什麼教科書的,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衪入定觀眾生因緣,今天要講什麼經,該講時就出定而講,大家依所聽到的義理,去修證,而悟得解脫道理,故叫聲聞。
(2)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十地經論》所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稱聲聞,這也還是針對聲音來講,等於用耳根法門來修,是由眾生說之聲而悟解的。
(3)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如《法華經》信解品載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佛講道理的聲音,不是只有聲聞在聞,大家都可以聽,聽到的叫聲聞,佛在化他時,能聽到佛聲音的,都可以聞見佛所說的法。
此三釋中,前二者為小乘之聲聞,即觀四聖諦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能夠從聲去觀苦、集、滅、道四諦,這是最基本的。釋迦牟尼佛在當初菩提迦耶證悟時,衪在第一週之間,回想過去無量劫每一世都在輪迴,衪就想,為什麼會輪迴?要怎麼脫離輪迴?衪就開始思惟,結論提出這四個法門來解救眾生,不要再輪迴。
在釋迦牟尼佛還沒有下生成佛以前,一般講正法或者轉輪聖王的法輪,都是在講善戒,善的律儀,不殺、不偷、不盜、不邪淫、不妄語等等的律儀,他只能教這樣的戒律;釋迦牟尼佛證悟以後,衪開始思惟,因為你做了善事、守善戒、升天,但以衪的神通知道升天還是沒有究竟,還是要再輪迴,於是開始思惟人為什麼會迷糊淪墜?要怎麼解脫?原來就是有十二因緣之緣起法。那麼如何修解脫?通過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來認知以外,也可以藉由這些修得解脫。尤其是三十七道品,這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有智慧在裡面的七種法門)、八正道等,共三十七個法門,咸可令你從輪迴裡面解脫出來。
第一個開始修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在肉體先觀,如何突破色身,如果,四念處有成就,就可以得到脫離身見,我們說須陀洹要先斷身見,他才能夠脫離。再來八正道,就是行為都是直接依循成佛解脫正確的道路,這個正是指正法輪的正,有守善戒,八正道的正,是有解脫的道理,有八正道。此外還有七菩提分,有菩提、智慧在裡面。這些雖然是小乘在主修的,但你不要說你不是小乘就不必修,你想求解脫還是要修,你打坐還是要練這些。
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期入於「灰身滅智」之無餘涅槃者,灰身就是把身體燒掉了,燒成灰燼一樣,不見了,滅智等於是把你的智慧證到對境不黏的這種滅,就是斷諸習,才能得道。我們佛性的智慧,不去用它,還是可以解脫,菩薩是培養這個智慧,不一定要去面對諸境界都說空空空,菩薩可以用實相觀、中道觀,觀它有相之空。無餘涅槃,就是沒有身、也沒有餘習。修行打坐如果還有身(神我身),或還有一個個體,你就沒有辦法進入無餘涅槃;鬼神、天神,他們都是還有一個身,雖然不是這個肉身,他還是有一個神我身,有餘習就會有身,有身就沒有辦法進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時,當然習氣也沒有了,無餘習就無身,這個身也沒有了。
聲聞乘,乃專為聲聞所說之教法。聲聞藏,則為闡述其教說之經典,即是阿含經藏等,阿含的體裁有五種。第三則為菩薩,隨義而稱為聲聞,第三種也就是前述之「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如《法華經》信解品載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這一類,因為菩薩,大部份不一定示現出家的樣子,當然出家的樣子,也可以真正修菩薩道,有人誤會說菩薩一定就是在家的,沒有這回事情,菩薩也有聲聞身,他是在度眾生的,不是只有求自我的解脫,也有菩薩身、也有在家菩薩。於諸經論中,聲聞之種類有二種、三種、四種、五種之別,分別述如下:
據本經無自性相品載,有:(1)一向趣寂聲聞、(2)迴向菩提聲聞等二種聲聞。《入楞伽經》載有:(1)決定寂滅聲聞、(2)發菩提願善根名善根聲聞、(3)化應化聲聞等三種聲聞。
據本經無自性相品載,有:(1)一向趣寂聲聞,就是他不修空有二觀,只有一心趣向涅槃寂靜的這種聲聞僧、(2)迴向菩提聲聞等二種聲聞,另一種是把修行功德迴向菩提的這種聲聞,就是我們所講的菩薩僧。
《入楞伽經》載有:(1)決定寂滅聲聞,就是自性趣寂,祂心裡面一直就要做自求解脫聲聞,不去跟眾生有瓜葛,這是定性聲聞,定性聲聞入滅兩萬劫後,祂還是要發菩提心。所以成佛路上,每個人都在走,怎麼走?有的人,修行很累,還要到化城去休息一下,像定性聲聞,一定要以聲聞的姿態入滅,入滅以後,慢慢經過兩萬劫才會發菩提心。(2)發菩提願善根名善根聲聞,先發菩提心,有這個願,但是,還沒有去做,這是有善根,可以去求如來菩提的善根聲聞。(3)化應化聲聞,化應化身來化導一切眾生的聲聞,這就是所謂的菩薩僧度眾,像上面所講的大聲聞乘都是這一類。
《瑜伽師地論》有:(1)變化聲聞、(2)誓願聲聞、(3)法性聲聞等三種聲聞。世親菩薩《法華論》則將聲聞分類為(1)決定聲聞、(2)增上慢聲聞、(3)退菩提心聲聞、(4)應化聲聞等四種。
《瑜伽師地論》,這部經是彌勒菩薩說寫的。瑜伽師,有修行的人都可以稱為瑜伽師,總共有十七地,分十七個等級,你到底修到哪一個地?這部經乃是專門在論這個修法與瑜伽境界的,也闡述哪一地身體、呼吸、心有什麼現象?都講的很細。當中把聲聞分為三種,有:(1)變化聲聞,到底是聲聞僧、還是菩薩僧?還不一定,變化不定;(2)誓願聲聞,發真正的誓願,未來要求如來果;(3)法性聲聞,從法性上來講,祂的特性就是聲聞的樣子法性,如是等三種聲聞。
世親菩薩《法華論》則將聲聞分類為(1)決定聲聞、(2)增上慢聲聞、(3)退菩提心聲聞、(4)應化聲聞等四種。
世親菩薩分類為(1)決定聲聞,這是屬定性聲聞、(2)增上慢聲聞,還沒有去掉我慢的這種聲聞、(3)退菩提心聲聞,因為聲聞還沒有決定時、究竟時,他發願、發菩提心會退轉,在這裡退轉、(4)應化聲聞,應化去度化眾生的聲聞等四種。
另據《法華文句》所舉,將聲聞類分為五,稱為五種聲聞,即:(1)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道熟而證得小果。(2)退菩提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積劫修道,然中間為厭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3)應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度化前二種聲聞,故內祕佛菩薩之行,外現聲聞之形,以勸誘小乘,令入大乘。(4)增上慢聲聞,謂厭離生死,欣樂涅槃,修習小乘而以得少為滿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5)大乘聲聞,謂以佛道之聲,令一切聞者不住於化城(喻小乘涅槃),終歸大乘實相之理。
《法華文句》舉聲聞類分為五,稱為五種聲聞,即:
(1)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道熟而證得小果。這是不會變的,祂的聲聞種性就是這樣子。
(2)退菩提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發菩提心是修大乘法,積劫修道,然中間為厭生死、喜歡涅槃,退大道心,又想取證小果。
(3)應化聲聞,謂諸佛菩薩為度化前二種聲聞,故內祕佛菩薩之行,是不公開、秘密進行,外現聲聞之形,以勸誘小乘,令入大乘,你要應化度眾生,都要能變化,看到這些修小乘的,菩薩就化為聲聞用身語意業三化,來度他們,不要讓他住在聲聞乘裡面或者退轉道心。
(4)增上慢聲聞,謂厭離生死,欣樂涅槃,很討厭生死,菩薩是不畏生死,不愛涅槃,因為他修證到了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平等平等,所以他不會害怕生死、也不愛住在涅槃中,修習小乘而以得少為滿足,未得謂得,說已經得佛道了,未證謂證,說已經證佛道了,這就是增上慢聲聞,就是認識不清楚究竟,以為他這樣就成佛了,其實沒有成佛。所以《法華經》一開始未說法離席的五百比丘,就是增上慢聲聞。請法的菩薩,請世尊講《法華經》,請了好幾次,世尊都不開口,這五百比丘知道自己不能請聽這個法,這五百比丘知道自己不能學這個法,剛開始不想退,後來不得不退出,起身禮佛退出去以後,釋迦牟尼佛才開始講《法華經》。
增上慢,就是阿羅漢向要去斷的習氣,阿羅漢向還有這個毛病,我慢是一個毛病、掉舉也是一個毛病,色界縛、無色界縛也是一個毛病,結或縛都同樣意思,色界結、無色界結,就是你因為無明,還會去執著色界、無色界的境界,被它綁住了,就生色界天,或入無色界定,或者因為無明,才有我慢、掉舉心。心不淨,根本無明沒有斷,所以還有我慢、掉舉。到這個掉舉、心不定的境界,心可以感召十方虛空,感召以後定不下來,也就跟眾生之間的因果報應,沒有辦法斷。這是阿羅漢向或者向阿羅漢,還會面臨的種種毛病之一。如果是真正的阿羅漢,他當然這些都斷掉了,才能得阿羅漢果。這裡講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大妄語罪,若不知悔改,當入地獄。
(5)大乘聲聞,就是菩薩僧,謂以佛道之聲,解脫、無上的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令一切聞者不住於化城(喻小乘涅槃)。為什麼有化城?這是《法華經》裡面譬喻的,就是大家修行很累或者他的福德還不夠,修到那個地方就讓祂去天上休息一下,以後再下來繼續修,這就是化城。你還沒有修聲聞乘,還沒有辦法得解脫的,當然只有到天上去,欲界天行者是開始幫助人家、修學善行,不修如何拿掉自己內心習氣毛病,他們都可升到欲界天去。而你修打坐的,修不究竟就到色界天去,心不清淨但破了色身就入無色界定去,這些都是在化城暫住,小乘的涅槃,跟天上的化城不一樣,但也可說是一個化城,一旦暫住都是幾千萬兆億年,時間都很長。終歸大乘實相之理,大乘聲聞令一切聽法的人不住化城,不要入色界、無色界或者到五淨居天去,使其能導入大乘實相之理。
以上所舉,皆基於大乘教義所作之分類,然諸部阿含經典及發智論、六足論等諸論之中,則不持此等說法,彼所謂之聲聞,僅指上述之趣寂聲聞一種而已。此外,聲聞一語,於阿含等原始聖典中,兼指出家與在家弟子;然至後世,則專指佛教教團確立後之出家修行僧。
以上所舉,皆基於大乘教義所作之分類,然諸部阿含經典及發智論、六足論等諸論之中,則不持此等說法,彼所謂之聲聞,就是只有一種,僅指上述之趣寂聲聞一種而已,《阿含經》、《發智論》、《六足論》等等都是小乘的經典,小乘的人所寫的論中,聲聞只有講趣寂得定、得涅槃的一種而已。此外,聲聞一語,於阿含等原始聖典中,兼指出家與在家弟子;然至後世,則專指佛教教團確立後之出家修行僧,剛開始修行之出家、在家者,都可以稱為聲聞,後來慢慢的、現在也一樣確定了,一講到聲聞就好像僧團裡面修小乘的出家人一樣。
大聲聞者係指不入涅槃,永住世間護持教法,饒益有情,令彼等得勝果報,此類大聲聞無量數。
大聲聞者,聲聞就說是聲聞,為什麼要加一個大?聲聞是阿羅漢、辟支佛;大聲聞是指不入涅槃、永住世間護持教法,饒益有情,令彼等得聖智、聖見,並得勝果報。如果你有一種菩薩心的話,自己得到好處,希望大家也可以得到好處,自己得到好處,也要有能力,用智慧來度化眾生,不入涅槃,永住世間護持佛教的法,來饒益一切有情,這等於是菩薩了。有人會問,菩薩跟大聲聞有什麼不一樣?大聲聞是樂利一切有情,使他們證得聲聞乘的果位,雖然大聲聞也是在講經說法,教導眾生,但是,把他們導入解脫的境界而已;那菩薩則是教化一切眾生成為菩薩,希望未來能成就如來果位的,那大菩薩當然更是這樣子。我們學習佛法也是這樣子,如果不修小乘法,繞過了聲聞、覺緣的境界,不是說祂修的法你不用修,心不淨者還是要修,你心地法門跟他們沒有兩樣,守戒、去貪瞋癡慢疑五蓋心或者種種的煩惱、隨煩惱,大家在斷內心的煩惱沒有兩樣,但是,大菩薩教導你直接培養智慧,圓滿你的一切種智,到那個時候,就會成佛。此類大聲聞無量數,大聲聞有多少?有無量無邊數量。
佛世有所謂四大阿羅漢,然諸經論所舉之名稱不一,(1)《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大迦葉(Mah2- k20yapa)、君屠鉢漢(Ku57a-dh2na,又作君屠鉢歎、君徒般歎)、賓頭盧(Pi57ola-bh2radv2ja)、羅云(R2hula)。其中,大迦葉入雞足山,待彌勒出世,方取滅度。(2)《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言:大目犍連(Mah2-maudgaly2yana)、大迦葉、阿那律(Aniruddha)、賓頭盧。 (3) 《維摩經卷上弟子品》言:舍利弗(02riputra,慧第一)、目連(定第一)、迦葉(行第一)、須菩提(Subh2ti,解第一)。(4)《寶星陀羅尼經卷三》言:舍利弗、大目犍連、富樓那(P9r5a)、須菩提。
佛在世時,有所謂的四個大阿羅漢、大聲聞,每部經典所舉出來的四大阿羅漢名稱都不一樣:所謂四阿羅漢,每部經典提到的都不一樣,其實佛的十大弟子,每一個都可說是大阿羅漢。
(1)《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言:迦葉(Mah2- k20yapa)、君屠鉢漢(Ku57a-dh2na,又作君屠鉢歎、君徒般歎)、賓頭盧(Pi57ola-bh2radv2ja)、羅云(R2hula)。其中,大迦葉入雞足山,待彌勒出世,方取滅度,因為世尊當初拈花微笑,只有迦葉尊者微笑,世尊就把這個傳法的重責大任交給他。賓頭盧,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要供僧、齋僧時,就是請他來代表受供,要怎麼知道他有沒有來?那一桌,沒有人敢坐,特別為他留著,那一桌的筷子,如果有動過,就代表他有來受供,祂因亂顯神通,世尊罰祂處世間,守護佛弟子,所以不能入滅。羅云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羅睺羅。
(2)《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言:大目犍連(Mah2-maudgaly2yana)、大迦葉、阿那律(Aniruddha)、賓頭盧。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又阿那律陀祂是眼睛瞎掉,世尊教祂修爍見照明三昧,後證到天眼第一。
(3)《維摩經卷上弟子品》言:舍利弗(02riputra,慧第一)、目連(定第一)、迦葉(行第一)、須菩提(Subh2ti,解第一)。智慧第一是指舍利弗,目連,即目犍連;迦葉,行第一是指講經說法,解行第一;須菩提,又名善現,乃解空第一。
(4)《寶星陀羅尼經卷三》言:舍利弗、大目犍連、富樓那(P9r5a)、須菩提。富樓那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
經典講,誰在聽這部經?第一句解釋「與無量大聲聞眾俱」,提到了大聲聞。底下繼續介紹這些聖人他們有什麼功德相。
【一切調順】
第一一切調順,第二廣釋諸眾之德,總共有十三德相,此即第一,心善調順德。調者調伏,指內在之調和、控御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此眾皆離過順法,究竟出離,調者主為調意,然應先有調身者,調身者突破色身束縛,能去除身見;調伏意念者使心不起惡,般初學以布施治慳貪,以持善戒治惡破戒,以忍辱治瞋恚,以精進治懈怠,以禪定治散亂,以智慧治愚癡。
大聲聞第一功德相為「一切調順」,第二廣釋諸眾之德,總共有十三德相,此即第一,釋迦牟尼佛有十八圓滿功德相,有二十二種總、別德;那麼大聲聞有多少德行?總共有十三種,第一就是一切調順。心善調順德。調者調伏,指內在之調和、控御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我們也是一樣,要向這裡學習,也要一切調順。
第一個諸聲聞眾的德行,一切都調順,調什麼?調者調伏,指內在之調和、控制、調御你的身口意三業,這是調伏。總共有三德要一切調順,修行就是在控制你身口業三業,修來修去無非是在柔和我們的心,心柔和了便有成就了,所以要善調我們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調身口意三業,控制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學佛法,有時候你不知道我在修什麼?其實就在控制三業,如是而已。
「守口攝意身不犯,不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當得度世間」,這是每個剛出家的人都要背誦的,周利盤陀(Cūdapanthaka)祂師父教他這四句,祂背了前面,又忘了後面,老是背不起來,後來有次釋迦牟尼佛來這裡,阿難看到祂真的背不起來、很痛苦,就告訴世尊,世尊就叫祂來,世尊問他有什麼煩惱,他告訴世尊:「我背這四句偈,背了前面,又忘了後面,老是背不起來,我實在是很笨。」
世尊就告訴他:「知道自己很笨的人,其實就不笨。」世尊又告訴他,這在根本一切有部裡面、《阿含經》裡面,講戒律時衪有這樣講:「知道笨的人,其實是不笨;說自己不笨的人,也就是笨笨的,是真的笨。」「既然你不笨,怎麼會修不起來?」於是世尊教他:「你掃髒東西、垃圾時,拿著這個掃帚,就一直唸掃塵、除垢,掃塵、除垢。」周利盤陀祂就天天記、天天唸,這很簡單的一、兩個詞語,字詞雖簡單,其實修心的道理也是一樣在裡邊,後來祂果然證到阿羅漢果。
這個因果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周利盤陀宿世當和尚時,知道佛法,卻慳吝不傳給人家,既然懂一些什麼卻又捨不得教給人家,這就得到愚癡的果報,無法記得偈語。你學佛法,也要盡量懂什麼就教給別人。像我自己所會的,你們大概也都會,因為我都教給你們了,你只要有心學,你就記得起來,除非你不積極學、不認真記,或者有時你不知道重點是什麼,那是你本身的問題。我懂愈多,同時也一邊在學,教與學都無止境。
剛提到這四句出家人要記的偈,我在講《金剛經》時有解釋,「身口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這對自己來講,要能夠修到身口意不造惡;對別人而言,不要去惱怒到世間的有情眾生,不要讓眾生起煩惱,這樣的話,你都知道要怎樣修了,怎麼會修不好!此外,「正念觀諸欲境空」,要斷欲、要觀空,用正念觀我們種種的欲望,用智慧的覺知來觀,觀自己起什麼欲?觀欲這個境也是空的。「無意之苦當遠離」,無意之苦,就是不正確的、沒有利益的苦行;當遠離,也就是不要去修、去做。
當初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的打坐苦行,日食一麻麥,除了全身瘦得皮包骨,當然衪有證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境界,但是也沒有開悟。所以這種苦行,不一定要去守。你要從你的心裡面一直規範規範,很簡單、很直接,這就是在修行。自己身不要去造業,口不要造惡業,心不要胡思亂想,把戒律守好;對外眾生,眾生包括有情一切,人、動物、鬼神等等,都不要讓他們起煩惱,你有慈悲心就可以這樣做,效法佛的大慈悲心,就可以不要去惱怒一切有情眾生。總之,意念要去攝受,行為、言語不要去觸犯到別人,就能夠得度、有成就。
你要調伏自心,讓你的心柔和、柔順,制伏諸惡行,此等聖眾皆能離過入順法,能夠離開一切過錯,而且順一切眾生的意,我們說隨順、隨順,心要柔和就可以隨順眾生,心不柔和就不隨順別人,隨順眾生,無所執著,沒有我執、法執,你就能夠隨順眾生,這個心是柔順、柔軟的。這些大聲聞都是一切調順了,究竟出離煩惱,已經是得到解脫了。離開不好的過錯、過失,心地能夠真正清淨、完全解脫,就能究竟出離、無執;如果不究竟,只有證一半,像聲聞阿羅漢,還沒有到大聲聞境界的話,也許他只證得偏空,對於法仍沒有辦法去除執著,也不算究竟出離。
調者主為調意,調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念,但要調心前,應先有調身者,修行第一關要調身,先調順調伏身體,再來才調意,使意能柔順、柔和。你沒有調身,怎麼調意?如果你懂得修行過程的話,把氣開發起來了,才能夠修心,不然你這個心轉不動。三十七道品的四念處就很重要,安那般那沙地法門就很重要,這是在建立身體的氣機,然後一邊進入修心的境界。調身者突破色身束縛,能去除身見;調伏意念者使心不起惡,身體也不去造惡。你平時不會起惡念,被別人忤逆了,你可能惡念從膽邊生,詛咒心、害人的心就起來,這時你要警覺,如果還有這種不好的念起時,你要警覺、要調伏它,這正是好修行時,你不要疏於防犯,念起要柔和,不要起惡念、邪念,不要有殘害眾生的念。
一般初學以「布施治慳貪」,如果要破解你的貪心、慳吝不捨心的話,就要盡量去布施,尤其如果對於種種物品、錢財非常寶貝,想要破解這種貪心的話,就要用布施對治,盡量的施捨給別人,可以破解你的慳貪。
以「持善戒治惡破戒」,戒,好像是好的,不一定,講到印度的文化,這個戒,不是我們講的戒,所以要講是用善戒治惡破戒,尤其你常常這個無所謂、那個無所謂,有意、無意就破戒、違反戒律的話,那你就要堅守你的戒律,來破除你常常無所謂的心。
以「忍辱治瞋恚」,你的脾氣不好,瞋恚心要怎麼降伏?忍辱忍辱、安忍安忍,用忍辱法、忍辱波羅蜜,從忍辱之大忍、小忍到不忍、安忍,很祥和的去做到無生法忍,這樣就可以調伏你的瞋恚心。
以「精進治懈怠」,很多人剛開始一年、二年、三年拼命的學,後來動力不足,到一個境界衝不上去,就認為算了、我不行了,於是就退縮了,當然若遇到病痛、障礙就更使人懈怠、不想用功、不想積極的求佛法,沒有了精進心就會懈怠,所以要用精進來對治懈怠。
以「禪定治散亂」,如果胡思亂想的心很多,那就要多打坐、多培養你的靈性,讓它提高。
以「智慧治愚癡」,這裡的智慧,指般若智慧,能夠不執著地觀世間的一切因緣果報。不懂得因果道理,觀不出一切因緣法,你就要多學般若智慧,盡量保持中道實相觀。以上這些都是調伏,每一種毛病都有一個法來對治它。
調身者包括七支、息四相等,前者初習禪坐之要旨,足支、手支、背脊支、肩胛支、頭頸支、目支、舌支等;後者調理氣息,安那āna即入息(吸氣),般那apāna即出息(呼氣),全稱安那般那(ānāpāna),簡稱安般,即指出入息念,念是sm4ti是守意,巴為sati。
調身有七支坐法、調息四相等,呼吸的四種相等。前者初習禪坐之要旨,足支、手支、背脊支、肩胛支、頭頸支、目支、舌支等七支,有七個重點,你打坐修行要去調好的,我們另加一個肛門支,要注意提肛;後者調理氣息,息的四相,安那āna即入息(吸氣),般那apāna即出息(呼氣),全稱安那般那(ānqpāna),簡稱安般,就是數息法,即指出入息念,出入息念,念是意識力、是心,念是sm4ti是守意,巴為sati,有的翻成安那般那沙地,有守意,有四念處的住,有住就有定。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云:「息有四事,一者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有聲為風,無聲為氣,出入為息,氣出入不盡為喘也。」所以四相者,風相是我們呼吸的空氣進出,當氣還不能被丹田所利用時,就只是空氣進出鼻孔,這就是粗的風相。若呼吸時,雖不綿延不絕,但已能無聲。則名為氣相。若是風相變微細,入氣相後,再能入綿綿不絕地微細進出鼻孔時,就是所謂的息相,此時丹田應已成形,可以納氣後轉為真氣,所以行者能資神安穩,得初步定力。當於息相中丹田氣不足外送,造成身體上下真氣不能連貫時,就會有喘相發生。無知者不知喘相之真實,會一直喘,不會閉氣再誘起真氣。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云:「息有四事,息有四種形相、樣子。一者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就是你初呼吸時,呼呼呼,像風鼓一樣,這麼進進出出,像打風鼓一樣,空氣從鼻子進去,只有風在進出,呼呼,很粗,進出有聲,這是風相。如果很細長的進出,沒有聲音以外,變成資神安穩,就是息相,我們要求的就是息相。有聲為風,你剛開始丹田還沒有形成,打坐就是這樣,只有風在進出鼻子,沒有什麼變化,所以是風相,呼呼呼,到最後聲音比較小了或者沒有聲音,就是微細空氣進出。
無聲為氣,再來就慢慢的已經沒有聲音,空氣還是進到裡面來,這是所謂的氣,有在進出的空氣,但是,沒有聲音了,這可以說是氣,這個氣,外面空氣在身體裡面,轉成內在的真氣,一進一出。出入為息,息,當然就是綿綿不絶,我們這些息相,綿綿不絶的話,資神安穏,息相是我們要的;氣出入不盡為喘也,你如果有一陣子氣不夠,它要通過心臟時,你就會喘,這是氣不盡,也就是後氣不能夠遞補上來,這時候,要閉氣,逼丹田再產生真炁,才有辦法化解,這個要實際修行上有到那個境界,才會體會。
所以四相者,風相是我們呼吸的空氣進出,當氣還不能被丹田所利用時,就只是空氣進出鼻孔,這就是粗的風相。若呼吸時,雖不是綿延不絕,但已能無聲。則名為氣相。若是風相變微細,入氣相後,再能入綿綿不絕地微細進出鼻孔時,就是所謂的息相,此時丹田應已成形,可以納氣後轉為真氣,所以行者能資神安穩,得初步定力。當於息相中丹田氣不足外送,造成身體上下真氣不能連貫時,就會有喘相發生。無知者不知喘相之真實,會一直喘,此時注意要閉住氣,才能再誘起真氣真氣,即用寶瓶氣。從風相轉入氣相,從氣相再轉入息相,息相氣不具足,又產生喘相,喘相閉氣以後,慢慢再回來息相,甚至於是氣相,這是真正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大沙門所講的,當然是最準確。
天台宗開山智者大師(顗)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息調凡有四相,一者風,二者喘,三者氣,四者息。前三者不調相,後一者為調相,風相者,坐時鼻中息,出入覺有聲,喘相者,坐時雖無聲,而入出結滯不通。氣相者,坐時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息相者,無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習禪者,若守風者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雖然智者大師所說,無有世尊所講精確,但也可以參考。
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息調凡有四相,一者風,二者喘,三者氣,四者息。祂把世尊所說的順序倒過來,釋迦牟尼佛講風、氣、息、喘,因為祂可能不知喘是什麼現象,或祂自己所體會的,把喘拿到前面來,前三者不調相,後一者為調相,這道理是沒錯,但,境界發生不一樣,風相者,坐時鼻中息,出入覺有聲,喘相者,坐時雖無聲,而入出結滯不通,不通所以會喘,因為氣不夠,會卡死在那裡,簡單講就是上氣消耗盡了,後氣補不上,就在那裡喘。以前有一位同學每次打坐都會犯這個毛病,有一次還倒在那裡,每一次我都都叫他不要呼吸、要閉氣,他才可以把丹田的氣再誘發起來,過一陣子就不喘了。上一回有位同學也是一樣,在那裡喘,氣又上不來,這就是喘相。
氣相者,坐時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息相者,無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就是微細,若存若亡,資神安穩。他把喘相拿到前面去。發生的秩序會不一樣,這是可能他還沒有體會到釋迦牟尼佛那種境界。身體先有成就,調身調好以後,才能來調我們的心。」習禪者,若守風者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雖然智者大師所說,無有世尊所講精確,但也可以參考。世尊所講是衪自己的親身體驗,衪講經說法都不會有誤差的;後來天台智顗法師,沒有體會到這裡世尊所講的,祂把它給顛倒了,但也可以參考,境界個有不同。
聲聞行者進而再言心調順者,依《佛地論》調順有三釋:(1)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淚(戾)故,猶如良馬名為調順。(2)有義無學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為調順。(3)如實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姓,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
聲聞行者心調順者,依《佛地論》調順有三釋:
(1)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淚(戾)故。心調伏,煩惱沒有,就不會有暴戾之氣,猶如良馬名為調順。
(2)有義無學,不必學了,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為調順。上面斷了一百一十二分別種麤重,比較粗的習氣毛病,只有僅僅像良馬一樣,名為調順,馬聽話了,不跟人類搗蛋,調順,我們煩惱不剛強,才是真正的名為真金,真正的金出現出來、挖出來了、調好了,出了金礦以後,冶煉好了,叫調順。
(3)如實義者,真正像其本來的意義一樣的,你修菩提種姓,你就如實迴向菩提種姓,修什麼善就迴向它、修什麼法迴向它。你做了什麼功德,就迴向菩提道。你要神通,迴向五眼六神通;你要一切智慧,迴向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你要辯才無礙,迴向四無礙辯、四無所畏等等的。要這麼如實義的去迴向菩提種姓。像你原先迴向法界冤親債主、法界眾生,再來你要慢慢學習,迴向菩提種姓,或者迴向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恆住捨性、無忘失法等等的,你要迴向給它。把你所修行的功德,迴向給哪一個名稱,以後你才會得到那一個境界。所以你把所做功德,迴向菩提自性,最後你就會得到如來菩提,這在二、三期以前網路的《大般若經》裡面有講,你要去看看。
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像聰明有智慧的大象一樣,大象是力很強,很穩健,如果再有智慧的話,這個能力更大,這才是調順,把野象調順,野象本來是又強、又粗大、又不聽話,你把它調柔和、調聰慧了,這就是調順。你的心也是一樣,要把它調順,這些大聲聞都是調好了,我們學佛法就是跟他們一様,第一個要學的就是要調順自己的心。
依《智度論》第三卷中云,調順有三釋心調順。一約三種順違以釋調順,一恭敬罵詈心等無異,二珍寶瓦石視之無異,三持刀斫身栴檀塗身亦等無異。二約利鈍根本煩惱已斷以釋調順。三約應貪不貪、應瞋不瞋、應癡不癡,守護六情以釋調順。
依《智度論》云,調順有三釋心調順,一約三種順違以釋調順。
一恭敬罵詈心等無異:這表示心柔和調順,能保持心平氣和,能以恭敬心、柔順心對待別人。如果你恭敬心具足,罵詈的心不起,這兩個是平等平等,你從來都不會去罵人。
二珍寶瓦石視之無異:如果你心已經沒有貪欲心,這當然就是一種調順,你還喜歡珠寶、還花錢買珠寶,就要學著把珠寶看成石頭一樣。你學佛法,卻整天把身體搞得珠光寶氣的,你要學什麼佛法?這種愛珠寶的心永遠調不伏,就是貪欲心太重。
三持刀斫身栴檀塗身亦等無異:拿刀斫砍自己的身體,跟用栴檀香來保養、恭敬這個肉體是一樣的,這兩個心態平等。當然你也不必真拿刀砍你的身體,意思是說,你不必虐待它,也不必很照顧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以上三種情況,罵詈跟恭敬一樣的心、石頭跟寶石看成是沒有兩樣、傷害身體跟用一些香味來塗身體是一樣的,這些代表第一種的違順調伏,在逆境你也不會認為逆境,順境你也不會執著那種好,這是第一種調伏。
二約利鈍根本煩惱已斷,利根的或者鈍根的,每個人的煩惱都不一樣,這些你都已經斷掉了,才叫調順。利根知見習氣即能斷,鈍根已知已覺遲,所以斷起來慢半拍,總是最後都斷了煩惱,此情無兩樣。
三約應貪不貪、應瞋不瞋、應癡不癡:貪瞋癡是我們的三毒,但該你要貪時,你也想不要貪;該你拿時,你也不想拿;惹你生氣、該你生氣的境界,你也不會想生氣;該你造業、愚癡,你也不會去造業。守護六情,六情即六根。舊譯經論多譯六根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識,故稱六情。六情是我們凡間六根所面對六塵而生憂悲、苦惱、生氣等等的六種感情作用,如果都平順了,這就是調順。我們修來修去在修什麼?還是在修這個個性,修你跟人之間的關係,這樣慢慢去磨練,你的心就會調順了。記得修行就是身體調好了,接著再調心。
(2007.09.12.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