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37)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如來的第十八種別德()

平等是諸法體相,由此所達到之智慧,應無所分別,主觀與客觀亦無區別,此稱智平等;對於眾生亦應等同視之,無高低、親怨之區別,在值得憐憫和具有佛性上,平等無二,此稱眾生平等。佛地稱為平等覺,自性法身稱為平等法身。自性法身,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薩已證平等寂滅之真如,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時遍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教化,作種種佛事,而無往來之想,亦無造作之想,故稱平等法身。七地以下之菩薩,雖證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始成平等法身。

上回講到平等顯示本體界之相貌,稱為空平等;真如平等,如果是能夠悟空的話,知道諸法體性平等。真如平等相,由體性所現的相,都是法相,自性本來平等,法相應該也是平等,要悟到法的真實性的話,就要這麼去思惟,當然能夠開悟自心的話,用你的自性面對一切因緣,自然就能夠慢慢體會這些道理。平等是諸法體相,體是空體,因緣所起之相是法相,體相指空,諸法是法相、指有相。邊是空有兩邊、中是中道,修證到邊、中都不執著的話,一切體平等、一切法相平等,這就是佛地所證的境界。

由此所達到之智慧,應無所分別,有分別就沒有平等,你悟到體性空的話,一切平等沒有分別。你對外在的一切人事物、一切因緣,都能夠以清淨的心去對待它,因緣是依你過去所造的種種業力在轉,但是,在轉之間,你因為悟到平等,所以不會很執著好的、壞的這些觀念,僅隨緣去運作。你愈不執著它,這個運作愈會漸漸趨向圓滿的解決;如果你執著它,加上你的情見、加上自己的主觀意念,認定事情要這樣處理才行、才合理,結果反而不見得完美。

平等法就是不執取種種善惡順逆的境界,這樣你才能夠說無所分別,並心空法了面對一切境,如此到最後都會圓滿。所以在應無所分別之下,主觀與客觀亦無區別,不加進去你的主觀意念,也不去執著客觀的角度,反正就是平等觀一切法,讓因緣它自己去發展,這種智慧稱智平等,也可以叫平等智慧。我們一般人都是喜歡好的,比較討厭不好的,這種心態會讓你沒有平等智慧。好、壞,不管是人、是事,通通只是種種因緣果報的現象,一個解脫的人、證得佛地的人,應該可以自在的面對這些法,這些智慧觀諸法平等,稱為平等智。

對於眾生亦應等同視之,證得佛地的人,對一切眾生、六道眾生等同視之,當然六道規範為一,不要有六道分別。若對於天神你恭敬,但對於下劣眾生你就不恭敬,這樣也不是很好,這就是有分別;對於人來講,不管是教內、教外,或者男女、或者是親疏這些都不要有分別,都要一視同仁,能救度就救度,不能救度就等待因緣,不要有分別。眾生無高低、親怨之區別,叫做平等,如果現在還做不到,就要朝這個方向去做,當然剛開始學佛法知道要這麼做,要大慈大悲,但是,做不到,一方面是能力,二方面是知見,真的沒辦法,就從你周遭之間,最親近的人去救度起,慢慢擴大到能夠救度有緣的眾生,都要去救度,不要有分別心。

在值得憐憫和具有佛性上,平等無二,如果,眾生需要照顧、需要憐憫、需要救度,不要有分別心。佛性上,基本上來講,眾生本來就具有佛性,只是因為因緣果報關係,有的比較清楚一點,有的是隨業流轉,這個佛性不顯,所以《圓緣經》講「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你如果有修行的話,你放得下一切,超越生死涅槃,得到平等性智。每個人都有佛性,只要你無執、無取、無逃、無避,佛性即開顯。

無執無取,當然就是不去取那個境;但一般我們都會執著或者逃避。逃避就是去執「離」,有不執念也不行,你起了無執、無取就是捨,你起了逃避或者厭惡,這就是另一種不取之取,也是執著,不是你逃避就沒有執著,因為你執著,產生逃避的心,產生你欲離去的心,這樣仍是不對。如此慢慢修,無中、無邊,中間也不取、兩邊更不執著,空有、中道,這都不執取的話,有哪一個法可執?沒有法。沒有法,你才能體會到智平等、真如平等、一切法平等、體跟相也平等。講平等,是解脫的智慧,要到那個境界,一切都放下,有覺有知,但不執著、不逃避,這才是平等。如果對眾生不區別,憐憫他們具有平等無二之佛性,這樣觀眾生就是眾生平等。

佛地稱為平等覺,佛就是覺悟,覺悟的境界,地可以講境界或者覺悟人的心地,我們心地可以生一切法,善、惡都是從這心地上來,也可以生起無為法,無為法則可以證解脫、證平等,所以你只要能夠做到無為解脫平等、眾生平等、諸法平等的話,這個心就等於是佛心、佛地。佛是覺了,覺悟生死本來空、涅槃也是空,所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不去執取,不取涅槃、不怕生死,證到這樣叫平等覺,佛地平等、平等叫平等覺,自性法身稱為平等法身,這個時候的聖者,他的自性法身是平等法身,法身本來無相,依因緣它就會起法、起作用,但是,他起的作用是平等法,因為悟道的人只有平等法身

修行這條路,各位稍微了解一下,如果是修天道,有孝行、善心者可求生天道;如果你開始修禪定,有色界四禪定,還加一個無想定天可去;如果突破色身卻沒修佛法,無身束縛了,只有心識,就進入無色界。如果還沒有突破色根,再修四加行,加行就是修佛法前行,知道去除內心的習氣,認真斷三結使、淡薄貪瞋癡,或者斷五下分結、斷五上分結或者永斷三毒貪瞋癡,那麼從無色界修佛法,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到這邊還是要再接下去修菩薩道。

如果往上修佛法又突破色身的,祂就是真菩薩,地上菩薩,地上菩薩從初地到七地者,都是有學位,也就是還要學斷微習;往上再到八地以上,就是無學位,而且往上更有等覺位、佛地。此外,前述的這邊假設是證到四果,四果在定力上相當於八地菩薩。但相較起來,八地菩薩已是智慧無量,而四果聲聞則是定力是夠、涅槃的力量夠,可惜智慧欠缺。而且阿羅漢要兩萬劫、辟支佛要一萬劫,才會再發菩提心,若從這裡開始再繼續修,依然還是得從發菩提心這裡再繼續修,所以你要走哪一條路,今生你自己去選擇。

如果你斷了三結(身見、戒禁取、疑心病),也就是斷了身見、戒禁取見或者疑這三結使,就有初果須洹陀的果位,得須陀洹果者,不下三惡道,也就是不會下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二果斯陀洹,則是淡薄三毒(貪瞋癡),貪瞋癡不會犯,只有略帶這種微細的習氣、念頭而不會去做,淡薄三毒可以得斯陀洹果。若能斷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也就是再斷身見、戒禁取見、疑心病、貪、瞋這五個比較微細的習氣,則能得三果阿那含、不還果,跟前面提到要斷的六種相比,可以發現正是癡不容易斷,愚癡就是因果,因果要斷不簡單,但至此已能有五神通發起。若能斷五上分結(色界結、無色界結、掉舉、我慢、無明),就可以證到四果阿羅漢果,且已永斷三毒(貪、瞋、癡)、超出三界,此時六神通具足,只是定力解脫有了,而智慧尚嫌不足,且阿羅漢休息二萬劫、辟支佛休息一萬劫以後,仍須發菩提心,從菩薩道開始起修。

我們修,是要修什麼?第一個要先把色身打破,如果不打破而修佛法,那就走到阿羅漢這條路來,阿羅漢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呢?不知道,依你內心斷掉的習氣毛病,來跟你印證,你自己就可以印證。如果身見不破,第一關就沒有了,打坐就腳痛,不能坐二十四小時都不起來,這身見等於沒有破。身見破的話,你就不會執著身體的障礙,達到這個目標要不要靠打坐?不打坐,你就破不了身見。戒禁取,這比較好辦,不要去守釋迦牟尼佛沒有講的戒律;疑心病,不要疑神疑鬼,不要不如意時就胡思亂想,怪東怪西。

說這疑心病容易斷,其實也不好斷,總之,念起時不要理它,不要罣礙有無這回事情,不要理它或怪誰,就算覺得大概會怎麼樣,也不要理它,不理它、不理它之間,它就起不了作用。如果,某個人不管講了什麼話,或者他哪件事情處理的怎麼樣,你就起了一個念,對他疑神疑鬼,那就很煩惱。這三個做到才是初果;再上去斷三結貪瞋癡、五上分結。其實修行也不是簡單,這條路直接了當的可以得到果位,解脫涅槃,但你是菩薩就會說:我不走這條路,我走菩薩道。

走到菩薩道去,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這三十四位階,有一天能夠進入突破色身,進入無色界的地上菩薩的話,還是要走更遠的路,更遠的路是學習無量智慧。初開悟的人,像無色界的天神祂也有法身,但是就不想或者不知道去清淨自性妄習心。當然法身是無相、本自清淨,你說不必去清淨,沒有錯,因為法身是無相,本自清淨,但你周圍之間卡了很多微細的習氣,是不粗、微細的習氣,這個法身不去清淨的話,微習讓你法身不能夠產生很大的功用。二地菩薩離垢地,離垢還不見得沒有煩惱,起心動念還是有煩惱,只是不受它影響。

為什麼說三地菩薩,才有一個應化身?因為祂也才只有一點點的清淨。也許你常常有這種現象,就可以體會這種感覺。你有沒有在意?你可能還是會罣礙什麼事情,不管錢、小孩、家裡的大小事,但是你念起來,馬上放下、不會很在意,腦筋裡面這個它還會罣礙,你表面的覺知,看一下,不理它。如果很在意的話,那就是你心還有很大的毛病;如果你不在意了,有煩惱,但是不明確、不去執著它,就是越來越清淨。這個法身要到最清淨覺的話,才是連這些微習什麼的都沒有了,這是真正的究竟空,這個能力就可以化度很多的眾生。

發菩提心也有從十信、十行、十迴向開始,如果祂修證沒有直接進入無色界開始的話,那還是在地前菩薩,這個路的相關性你要搞清楚,就不會落入小乘、大乘裡面的諍論。你現在喜歡小乘,未來一定要走向到大乘,那你現在毀謗大乘,就會很糟糕,你會眼睛瞎掉、耳朵聾掉、嘴巴不能講話,犯這種重業,因為你知見不夠,又喜歡講話、亂批評。至於你修菩薩道的人,若沒有小乘的這些內心清淨度,沒有定力、戒律嚴謹,會讓人家批評你修的不好──光嘴巴會講卻做不到──這樣也不好。

釋迦牟尼佛有講,如果你是菩薩的話,你沒有小乘四果他們的定力,那無有是處、不可能!且表示你不是真正修佛法的,是掛羊頭賣狗肉,假藉佛教名義而已,這種外道、邪道有很多。所以,德行跟你修證佛地平等覺等等都有關係,不是只有講會講,但卻做不到,這樣就不對。你用這個標準去評估一個人或一個團體,你就知道他們大概是什麼樣子。最重要的是不要犯戒律,犯戒律你等於違背了基本的修行道理。佛法到了在講大乘佛法,像《大般若經》、《金剛經》、《解深密經》時,其實已沒有在講那麼細、像是小學的那些課程,而都是在講要平等觀一切眾生、一切法,內心的一切法你觀平等覺,這樣從心裡面去用法相來做到。

譬如你看待戒律,守戒是守戒,對你來講心是平等,既然平等了,對你而言也不會去執著戒不戒的,其實在《阿含經》裡面有說明一個大乘的道理,衪講到律儀,我們都以為律儀就是守戒清淨,走起路來就非常中規中矩,但以世尊的畫法,就是只要心不動、心不動搖,就是有律儀。叫你不要去亂動心,心不動搖是什麼?就是能平等觀一切法。所以,大乘、小乘的法,你懂的話,沒有什麼分別,只是名相不一樣,只是衪告訴你心要不動,這裡哪裡有講不動的?

心,只是告訴你順逆、善惡,都要能平等觀之,不要去分別,這跟你心不動一樣的。不動,不偏於空、不偏於有、不偏於中道,都不動移。在《阿含經》裡面講心不動現在、心不動過去、心不動未來,你都不想、不執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話,那不就是平等觀一切法嗎!我們一動念,就會產生十二因緣的現象,會起種種的愛,有愛的話,愛過去、愛現在、愛未來。愛過去,因為愛你過去所建立的,愛現在、愛未來就是愛現在面對的或者未來的想要得到好的果報。有這種觀念就是愛,這對修大乘佛法解脫道的,或者小乘要得到不動涅槃的境界來講,都是不對的。

我們要了解大、小乘之間的關係、走的路之間的關係,你現在來到這邊時,如果你不修佛法,不修上面所講的佛道,那你修天道、色界禪定或者無色界禪定,不管得到欲界十八天哪一天,這都是不究竟或者沒解脫的世間禪。我們假藉身體跟心所修的程度,難免會有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的境界,但是,你要記得修心,否則他們這些只有修一點點的斷表面煩惱、煩惱不究竟的,最後都還會再輪迴。以上這整個修行道路的概念要稍微了解一下。

自性法身或者平等法身,即是八地以上之菩薩已證平等寂滅之真如。八地是不動地,八地菩薩已經可以稱作是大菩薩,祂是住無學位,已得平等寂滅的真如,雖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你不害怕就不必壓自心念,你不去祈求,就不必去斷你的種種的欲望;不必用功,因為你有不動的能力,八地是不動地,祂證到平等覺,祂證到智慧無量,觀一切法平等、平等,可以心不動移。不動地菩薩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不加用功,亦能一時遍於十方世界,不必加持功用力,祂雖然在這邊,可以遍一切佛剎土,到處示現種種教化。如果你沒有到這個境界,你當然不知道怎麼去其它國土,怎麼去化導眾生。

到八地以上的菩薩,祂就有這個能力做種種佛事,而無往來之想,自身雖然在娑婆世界,但是在因緣感招之間,祂可能到處去化導一切眾生,且向來就沒有一個來、一個去的我這種想法。亦無造作之想,沒有用心去起心動念,要怎麼做怎麼做的這些念都沒有。你學佛法、學無為法,就要學這樣。大菩薩,不是沒做事,而是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去做事、去進行,這個能力就跟佛的能力是一樣的,佛衪住在大般涅槃之間,眾生憶想衪,衪隨時化很多應化身出去,但是,衪本身無覺無知,這種能力稱平等法身。

菩薩有心病,身體也有病,心也有病,沒有像小乘的行者一直修上去,很簡單,你是要成佛,現在不在意有習氣、病或不病,這叫帶病行菩薩道,如果沒有帶病的話,你沒有辦法跟眾生在一起;阿羅漢他們是心止住了,祂心不動移,管這個心不起心動念,管這個戒律不犯,也不能常講話,這樣的話跟眾生格格不入,沒有辦法跟眾生在一起,怎麼去度眾生?這,整個修行情形的概念要具備。七地以下之菩薩,雖證真如,然尚要加功用行始成平等法身。七地菩薩以下還要用功,雖然已經不錯了,證到入地菩薩,但是,心還不是很清淨,法身現起沒錯,真如性現起看到佛道道理,是沒有錯,但是,你沒有證到平等法身,還要用功。這是上面所講的「證無中間佛地平等」是如來第十八種的別德。

世親菩薩釋云,即是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即是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受用變化,亦不可說爾所世界(文顯可知)。

世親菩薩解釋說,即是謂三種佛身,佛住於平等平等,就是證得法身清淨,報身具足三十二相圓滿,應化身無量無邊,這三身證得的話,就是證無中間佛地平等。方處無分限功德,不管哪一個地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衪這三身都可以到達,沒有分別、沒有受限制。我們講法身遍虛空,沒有錯,連報身衪也可以到無量邊,衪的應化身也可以隨緣化無量到無量邊際,三身方處所無限制,即是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法身是遍十方虛空,不能分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地點

受用變化,受用是自受用土跟他受用土,他受用是諸菩薩可以享受到諸佛如來的他受用身、他受用土,是佛所變化之佛土,這個亦不可說爾所世界,不能夠來說是哪一個方所、哪一個世界,這個就是說,你證到菩薩境界,可以感受到諸佛法身的話,他受用土要分給你,你不管在哪一個世界都可以感受到,你在娑婆世界也可以感受到,不是一定要到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那邊,那邊是很廣大、清淨,沒有錯,如果侷限在那邊還是有點分別(文顯可知)。

梁論釋云,如來三種身中,法身約處所,不可度量。應化兩身亦爾,不可言但此世界有、彼世界無。無有一法出法身外,無有眾生界出應化兩身外。

梁攝大乘論解釋云,世親菩薩所解釋的,如來三種身中,法身約處所,不可度量,如果法身對場所來講,是不可用我們一般的心來測量、來推測,因為法身是遍虛空、盡法界,應化身也是一様,應化身不是只有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人,衪的應化身就在這裡,衪也是可以遍十方虛空。應化兩身亦爾,不可言但此世界有、彼世界無,三身很難分別彼此,但無有一法出法身外,所有法都從法身起;無有眾生界出應化兩身外,眾生界要得到佛的加持,法身當然最基本,跟應化身(乃應身跟化身這兩個),兩個也一起的,沒有除外。這裡只沒提到報身,報身圓滿,衪居住在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那邊,不也見得就不能來這邊化現,其實十方國土衪報身也可以隨時隨處示現。

無性菩薩兩釋,初次中復有四種,意同世親菩薩,故彼論云如世界無中無邊,佛地亦爾,如果以虛空來講的話,虛空無量,哪一個世界在中間?你不可能說哪一個世界在中間,因為虛空太大了,哪一個剛好在中間點,哪一個在邊邊?沒有,所以這個世界不能說中、邊,亦不說無中、無邊,我們如來的佛地,心對一切法也是一樣無中無邊,中道不取、空有不取,空有不取就是中,連中也不取,這個就全部放下。你不要修到一半,還會執著一邊,譬如你要修解脫,就修空觀、很討厭有為,這就是只有走到第一步。好,等你不討厭有為,你已經慢慢從空之間走出來,學一些咒語、學一些心法、學一些有為法,學了,但不落於有邊,或者對一切法之間,你抱持著不空不有的中道觀。

到中道時,你還是要放下,不要說是在守中道。我們是要隨緣,中道是我們的心、我們的體性面對一切因緣時的態度,是要這樣沒有錯,但是你在行菩薩道之間,空、有都可以去碰,中道也可以去用,用完了也不必去執著到底是用中道或是空、有,不必落於這方面知見,否則一講你又執著了。一個菩薩祂究竟覺了以後,不是避免一切的法,而是祂在用法度眾生之間,用完就完了,度盡一切眾生,無一眾生可度。《金剛經》講的:布施做了,布施做了就忘記了,才能度到彼岸;忍辱,而沒有忍辱心,以般若來觀空有、中道都沒有,都不執著,這種能力是隨緣在變化,不要偏執哪一邊。

功德方處,無有分限,我們也了解,證到佛地的聖者,衪們的功德,有十八種功德相成就佛的報土,衪所有的總德跟別德相,總共有二十二相,這些都是菩薩未來要走的路。講這些,不是說在示現衪的功用,我們也不了解衪的功用到底多大、衪的功德圓滿到底怎麼樣,但是我們是要朝這方面去學習。或復世界方處無邊,假設來講世界地方、場方、方向無量無邊的話,諸佛三身即於其中,所有一切佛,悟到如來境界的佛,都是在這裡面,三身,法、報、應三身都在裡面。

就像我們現在在做《一切如來心秘密寶篋印陀羅尼經》,雖然以前印了一次,不過這一次咒語有重新校稿、重新要印。這部經咒就是如來三身在裡面,像建立這個塔咒,這個咒語、經典放在塔裡面,不管你用什麼泥沙、磚塊或什麼也好建成,衪馬上化成殊勝的七寶塔,非常殊勝的。這部經為什麼這麼好?法、報、應化身三身在一起的舍利塔,我們道場這邊放一座,禮法師又做兩個來供養,這裡總共擺了三座。這個就是法、報、化三身在一起的一個舍利塔。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好像放在這裡,不是的,衪可以遍十方虛空一切世界,都可以具足這三身,稱世界量平等遍滿,世界不管有多大,都是有佛如來的法、報、化三身,遍滿十方虛空一切佛剎土,才叫平等平等。

如果,這個佛,悟了成佛、成如來,只有在我們娑婆世界或者我們華藏世界嗎?毘盧遮那佛的功德修得很好,衪不是只有弘化一個佛剎土,衪有二十個佛剎土在弘化,華藏世界是有二十重,《華嚴經》就在講華藏世界,總共有二十重,一重有109這麼多的銀河系,不是只有一世界、銀河系這麼大。我們看起來只有一個地球,不是的,銀河系裡面就有很多星球,且一個銀河系裡面,應該有一個須彌山跟四大天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堪忍的世界,只是其中之一,我們這個世界在第十三重,你看,有這麼多的無人的星球,但無人的星球也有天神、什麼的一大堆,很複雜的在這宇宙之間,你要怎麼去分?不可能分。

你證到如來境界,衪三身遍滿所有世界裡面,平等平等遍滿,這樣你學佛法知見才會廣,不會侷限說,成佛好像只有在我們這娑婆世界,不會,因為十方虛空都在如來心中,怎麼有可能分別侷限在那個角落,不可能的,平等平等遍滿一切。以法身等即住,法身是無量無邊的空,虛空也無量無邊的大,所以虛空有多大,法身就遍到,就住到裡面去了。如是諸世界中非餘處故,沒有剩下,全部都到了。或法身等於佛地中平等遍滿,法身在悟道的如來地之間都是平等遍滿,無中無邊無有分限,不可能把它割離分一個一個的,不可能限制。虛空多大?不可能去分段限制,沒有,全部到達。

此法身等遍一切處,為諸眾生現作饒益,如來成佛、成如來,衪不是入涅槃,衪是為要度眾生,為度眾生衪又有這麼廣博大法身,遍一切世界,衪當然能夠化現起來利益一切眾生。然非自性無中無邊,衪的法身無量無邊,是衪證到的一個境界,但是,自性還是有中有邊,有中有邊是在度眾生用的,到底有法無法?到底是有邊無邊?對佛來講不能用這種理念去概括,衪需要度眾生,衪就用有為法,而且衪度眾生的能力是遍十方虛空、盡法界都可以做到,在做時,不去執著到底是中道、或空有等這些概念,不能夠侷限在這方面,所以說然非自性無中無邊。

這佛法學起來,你不要動心就可以跟著衪這個道理去做,如果你一動心念分別,你就鑽入牛角尖,你一下子講遍滿虛空無中無邊,你現在又回過來講,然非自性無中無邊,又回來了,你執著哪一邊都不對。你學佛法要自在,很簡單不要思考,隨你的自性去運轉,其實也很容易學。所以很多喜歡講話、推理的、辯論的什麼人,是沒有學到很好的佛法,才會是這樣,你會卡在那裡,在那裡鑽牛角尖。當然學佛法要降伏外道、要辯論,是沒有錯,但你執著辯論而把佛法僅當成是一種手段,或者你修行要藉辯論來前進的話,那難啊,反而被卡住了!

不執著一切法,一進入大乘菩薩時,般若智慧就是在訓練你這種概念,有因緣要度眾生,你做就做了,到底是中、邊、空,管它中間、有邊、中道觀,不必再去分辨,當下要用什麼東西去幫助他,用完就完了,不要再去分辯,你要學很多法,你才能夠隨時都能善運用。你要學咒語,這個情況要用什麼咒語、那個情況要用什麼咒語,你隨時運用,用了你不要執著說,有在用咒語,要知道:「我沒有用啊,我已經放下,哪裡有用?」這樣就能很自在的去隨緣應化。

解云:無中無邊有其四種,一約喻法釋無中邊,用法來講的話,這個法無中無邊,沒有空有兩邊,共四種狀況;二或復世界下約所依能,依釋無中邊,這個世界以下的把它規範在、依附在這個世界上,看這個世界無、空、有、中,不要在這上面,也可以這樣講,法是這樣無、中道、空有這三個方向;以世界來講,也可以看世界是依附在它之下的有、沒有、中道,也沒有說有、也沒有說沒有,這是我們《金剛經》裡面一直在講的道理,「世界者,即非世界,是為世界」的這種心。

三或法身等下唯約佛地,釋無中邊無有分限,因為佛地才有法身最清淨,以佛地來講,無中、無邊、無有分限,法身遍虛空,無中無邊、無有分限,不可能分割來限制衪法身;四此法身等下明為眾生故,法身就是要度眾生,如來法身就是要度眾生,眾生以下,衪沒有現身無分限,如來現一切身沒有界限、沒有分割,六道眾生衪都可以化現,到別的地方也可以化現,不是只有侷限在這個娑婆世界,不能夠分限,然非自性無中邊身也,自性不是完全的無中無邊,這是無性菩薩解釋的。

無性菩薩復云,非一非異其相云何?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解云,於此德中,先問後答,乘前不相間雜,故云非一。乘前得佛無二,故云非異。如是非一異相,云何應知?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雖復非一,各各遍周,若是無二,亦是遍滿,故無中邊。

無性菩薩復云,非一非異其相云何?如果不是一,那就是好多個,如果不是不相同,那就只有一個,所以非一非異,衪的法相到底怎麼樣?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上面所講的化現一切眾生相,或者是衪有什麼種種功德相,現起無量的神通變化等等的這些相,你證到無中間佛地平等的話,等於來圓融上面所講的這些功德相,把有慢慢歸入到無,歸入到平等平等。

解云,於此德中,先問後答,乘前不相間雜,衪是不相間雜解脫智慧,如來的解脫,衪的妙智不相間雜,是如來的智慧才有的,為什麼講那些呢?因為有這些,故云非一。乘前得佛無二,得到佛境界的人沒有兩樣,不相間雜其他智慧,你已經間雜了解脫道、菩薩道、解脫智慧、菩薩智慧、什麼智慧都有,證到佛的只有佛的解脫跟妙智,這怎麼可以變二個?沒有,佛只有一個解脫知見妙智,這個究竟,就無二,故云非異,沒有兩樣,非聲聞、菩薩所能比擬。

如是非一異相,云何應知?怎麼來認識它呢?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不管是一或者二,用這句話來圓滿解釋,證到佛地者,衪已證到無中間、無邊佛地平等平等一切法。雖復非一,各各遍周,非一就是有好多,不是只有一個,若是無二,亦是遍滿,故無中邊。你這樣去思惟,你才了解佛法它運用跟證得之間,永遠都是變化無量,你要去仔細分別沒有辦法,非一非異都有它實際上的現象存在,不要花在這裡去推敲這些,你這樣就學不到高深的佛法。

親光菩薩云,顯示世尊證真如相殊勝功德,謂真如相無有中邊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遠離方處中邊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證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有為、無為等於中不染。解云,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者,如於有為執為定有,是常邊。執為定無,是斷邊。非有、非無,是中道。中道之義,待邊故立。邊性自離,中何所中。故佛證平等,中邊俱離。有為既爾,無為亦然。若隨俗說,方土、處所,有中有邊,如中國為中,餘國名邊。佛證平等,無方土故,遠離方土,中邊相也。或可有為、無為,為二邊;非有為、非無為,為中。邊既非有,中何所中。方所、中邊,準此應釋。親光菩薩後釋同世親菩薩說。

親光菩薩解釋云,顯示世尊證真如相殊勝功德,謂真如相無有中邊遠離一切有為,中是中道,邊是空有兩邊,不管是中或者空有兩邊都是有為法,或者無為中邊相故,無為相的中間或者空有的兩邊都不能偏於哪一個,遠離方處中邊相故,處所有方、有中間、有東、西、南、北方,也不能夠用這個來言說,不能夠講。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不依地點、不依法性,都是證得佛地平等法性,才能夠證此佛地平等性起,證到佛地平等,空性遍十方虛空,並沒有地方限制、範圍限制。

遍知一切有為、無為等於中不染,有為、無為是空有,但是,你在心態上保持中道:不染,就是不去汚染,也就是用有為法,用完了不會被黏;而用無為法,也不會守住空無,一個究竟的人就是這樣子,不會標榜說是有為還是無為。什麼比較好?隨緣都好,隨緣做了以後,都沒有罣礙。解云,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者,如於有為執為定有,是常邊,執於一定有,那就是常,執為定無,執於一定沒有,那就是斷邊。非有、非無,是中道,不偏空、不偏有,是中道。

中道之義,待邊故立,如果沒有邊邊,你就沒有中道可說,有空、有,你要取中間,才有中道的名相現,這些都是方便安立一個假名來說明,如果沒有空有,就沒有所謂中道,如果你有中道的心,空有又不見是空有,也不會執著空,也不會執著有,那就是中道,不要在這理念上去鑽牛角尖。邊性自離,中何所中,如果你離空或離有這兩邊的話,你要哪裡安一個中?不必安。

有一個婆羅門,他很喜歡枱槓,用你的話一直問你,把你問的沒有話講,有一天他去見一個菩薩,問說:「你是誰?」菩薩說:「我就是我!」接著又問:「我是誰?」答:「我是天。」問:「天是誰?」答:「天是你。」問:「你是誰?」答:「你是果。」婆羅門一直繞著問,菩薩也一直不講別的,一直循環講這四句,到最後把對方考倒了,婆羅門質問不出個所以然,這就是很有名的一個「我天你果」的例子。

故佛證平等,證到佛性平等的話,要度眾生該用就用,該用什麼法就用,不要太拘泥這些。很多人喜歡枱槓這些,要辯論的話,他這麼繞來繞去,你抓不到他的毛病,有時候,修行度眾生或者跟外道比智慧,就是要像上面那個故事一樣,動一點腦筋。如果悟到佛地平等的人,為什麼要討論這些?不必要討論這些,空、有不能講一定有、一定沒有、我守中道。中就是有,有就是邊,邊就是無為,無為就是有為,這到底是什麼?不要去執著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中邊俱離,有為既爾,無為亦然。若隨俗說,方土、處所,有中有邊,如中國為中,餘國名邊,在一個很大的國家裡面,中間那個國家叫中,旁邊的國都是它的邊。佛證平等,無方土故,沒有什麼中間、邊邊無方土故,遠離方土,中邊相也,也沒有中間。或可有為、無為,為二邊;非有為、非無為,為中。邊既非有,中何所中,邊邊都不去執著它了,哪裡有什麼所謂中不中,方所、中邊,準此應釋。親光菩薩後釋同世親菩薩說。這等於是佛法的一種辯證,怎麼去講中、邊,證到佛地平等平等的如來,衪不麼會去犯這種毛病,因為衪法身遍虛空、無方所,就沒有這些枝節。

這過程中講有為、無為,都是講還在修行路程中間的阿羅漢、菩薩,才有這些修證不完全、不完美的境界,如果是證到如來佛地平等的話,這些都是戲論,都限不住衪。你說衪有邊,衪也可以到無邊,衪到無邊,也可以到中道,衪可以遍十方虛空。方所、世界跟法用上面,沒有所謂空有、中道的道理,衪可以全部遍滿,只是衪在用時,該用有為就用有為、該用無為就用無為,用無為、有為到底哪一個好?

智慧愈高就用無為,智慧愈低的,要度那些低淺智慧的人,用有為。譬如用有為法示現給他們看,他們看到佛、菩薩就很高興、很有信心;真正有信心、有智慧的人,他不一定要看到佛,他說:佛講「以色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明明叫我們不要執著有為相,何必要執著有為?像這樣的人、智慧高的人,從來就不會說要看到佛才有信心,他本來就有信心,本來就具足那這種智慧。

(2007.08.22.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