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3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續)
如來佛的十六個別德(續)
「得佛無二智勝彼岸」(續)
世親菩薩釋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是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如是無二法身得善清淨波羅蜜多。解云:準梁論用圓滿法身及四德波羅蜜為功德體。故梁論云,如來法身名住四德究竟名波羅蜜,具說如彼。
世親菩薩解釋「得佛無二智勝彼岸」,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是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因為法身無相,才能講無二,如果有相就有差別,因為法身清淨無相,所以說證得平等法身,法身清淨,所以才是究竟到彼岸,這是佛所住的聖彼岸,如果不能夠證到如來境界的話,就沒有最清淨覺,就不能到遍十方虛空,法身現不起來,有現,但是,不究竟,即於如是無二法身得善清淨波羅蜜多,法身唯一、清淨無相,它是得到種種善行,而且這些善行都是清淨的,度到彼岸。
上回講到波羅蜜多,一為了其義,二為依作其行,三為能夠證解脫,有這三種意義才是波羅蜜多。法身清淨唯一能夠住無二的彼岸,如果法身還不完全證得五分法身具足時,或五者法身功德相不具足,都不能夠講是聖彼岸。解云:準梁論(梁朝的《佛地論》,《佛地論》全部在講佛的境界),用圓滿法身及四德波羅蜜為功德體。故梁論云,如來法身名住四德究竟名波羅蜜,具說如彼,所說的大致都相仿。
無性菩薩釋云,是謂無二故名為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位成滿故。解云:諸佛法身無二故名平等。無性菩薩復云,果位六度無增減故名為平等。具說如彼。
無性菩薩釋說,是謂無二故名為平等,住佛無二所以平等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位成滿故,他也是講平等法身證得,度到究竟覺、平等覺的彼岸,叫做平等。解云:諸佛法身無二故名平等。無性復薩釋說,果位六度無增減故名為平等。具說如彼,這些解說都大同小異。
親光菩薩解釋說,顯示世尊自性身分殊勝功德,是謂佛法身無差別相名無二,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常住其中故名為住,即無二住名勝彼岸,佛已窮到,故名為得。解云:判此親光菩薩之三說不同。一云舉能住定顯所住境平等法身,一云雖舉所住意取住定,一云通取所住能住以立德名。又親光菩薩云,是謂於佛地無二法身,一切施等波羅蜜多平等圓滿。解云:法身一故,名為無二。六度皆滿故名平等。
親光菩薩解釋說,顯示世尊自性身分殊勝功德,是謂佛法身無差別相名無二,法身清淨無相,如果還不究竟可能就有差別,究竟時是只有一相,空相,所以無二,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住於真如法身上,沒有住其他不同的真如,我們常講初禪有初禪的真如,二禪、三禪、四禪有不等的真如,或者四空處定的,以及聲聞真如、緣覺真如、菩薩真如,都不是佛所住的,佛唯住在清淨法身上,所以,以這個為體。
無差別相,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如果在真如相起一點點差別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證得法身真如平等,如來衪沒有這些差別相現起。緣彼勝定常住,勝,就是非常殊勝的一種,也不能講是定力,而是住在一種無所執著的解脫狀態中。如果住在世間禪定的就會退轉,而在佛的這種勝定中,無所住、無所差別相現,衪永遠都是可以住於定中;常住,就是不變,法身清淨無相,才能夠長住;如果有差別相,它就會有變化,就不能叫常住,常住其中故名為住,佛無二住,唯住一清淨法身平等性上,所以叫常住其中,故名為住。即無二住名勝彼岸,如果有二住、三住、四住,這就沒有冠上最勝彼岸之名,因為衪這裡是證到唯一佛住於真如體上,所以叫勝彼岸。
佛已窮盡,佛已窮究一切理、證得一切境界,故名為得,一般雖也有得,但是不究竟,像菩薩、聲聞有所得,但還不究竟,唯有佛是無所得,完全無一法可得,才是真得。我們在修習佛法,一路走來,像《圓覺經》也一樣,都要我們不去執一法;《大般若經》也是在闡述這個得,不管什麼法、境界、現象都不去執著它,這就是佛所得到的無法之法、無相之相、無為之為!上面這一段解釋說:判此親光三說不同。這些跟親光菩薩所說的不大一樣,怎麼不一樣呢?
一云舉能住定顯所住境平等法身,舉出衪能夠住於某種定,顯現出某種住這種境界,都是以平等法身,平等法身能住於如來定,能顯現如來境,這是如來住無二住的勝彼岸;第二個說法,云雖舉所住意取住定,住在法身真如上,其實不是說它的義理,衪是無相,如果以名相取其名稱的話,只有安住一個定,住在佛定上,佛的定不是像表相那種定,衪是入虛空無為的那種定;第三個說法,云通取所住能住以立德名,如果要以衪的功德相來說明的話,所住的真如法身以及能住的衪本身,這個所住跟能住,一個是主觀的佛,一個是衪所住的境,為了要分別說明,立其德名。如果不講,那就是清淨法身平等無相,什麼都不用講,為了要說明衪的不同,為了要說明衪的勝彼岸境界,為了要說明衪無二住的境界,才拿出那麼多的名相,再解釋來解釋去,無非不是要給後學的人多懂一點,其實在這種境界上無所說。
又親光菩薩解釋說云,是謂於佛地無二法身,真正如來佛地只有一個法身,沒有二個法身,一切施等波羅蜜,就是從施開始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等的波羅蜜多,都是平等圓滿,佛要修證到十波羅蜜,無量波羅蜜,不是只有六波羅蜜,菩薩學六波羅蜜,地前菩薩修習六波羅蜜,地上菩薩學習十波羅蜜,地上菩薩再加方便、願、力、智總共十波羅蜜,所以親光菩薩祂說施等波羅蜜,這句話就包括有,你要講六種,就是前面六種,你要講十種地上菩薩所修的,這裡在講如來的境界,當然就要圓滿十波羅蜜。解云:法身一故,法身為一,要用名相就是一,不用名相就是空無,名為無二,無二就是一、唯一,十波羅蜜、十度皆滿故名平等。法法平等,六就是一,十也是一,具足圓滿究竟就是平等平等。
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云法身一故,名為無二。一云於法身中,無種種二故,名為無二。
如上諸論總結有兩種解釋,一云法身一故,法身不可能有二,法身清淨只為一,既然是一就無二,名為無二。一云於法身中,無種種二故,法身所現的境界,唯一所現,不會有種種的差別相,名為無二;對眾生來講是有差別相,衪法身所化的六道眾生度化一切眾生,我們看起來有差別,對佛來講衪應化身還是一樣。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
顯第十七解脫智別德。解脫者,解是離縛義;脫是自在義。如來解脫智慧不相間雜,所得智慧屬於妙智也不相間雜,都是已達究竟解脫,已得一切智智之究竟智。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者,顯示世尊受用身分殊勝功德,一切如來受用身體各各別故。如來妙智能令一切眾生解脫,故名如來解脫妙智。佛於此解脫、智慧已得究竟,如是即說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而不相間雜。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從最清淨覺之間所顯現出來的一種能力、神通變化的能力,顯第十七解脫智慧的別德。解脫,我們再花一點時間解釋,有時候在《金剛經》裡面講過,在這裡再重新歸納一下。解脫者,解是離縛義,離開束縛,綁住後束縛離開,就解脫;脫是自在義,解開以後,脫離了,就自在了,是說脫是自在義,解是離縛義。如來解脫智慧不相間雜,如來解脫的智慧,不雜有菩薩解脫知見,不雜有聲聞、覺緣的這些境界,是為不相間雜,但是,衪具足種種三昧、種種解脫的,叫不相間雜,所得智慧屬於妙智,衪的智慧有解脫以外,還產生無量的智慧,這個智慧叫妙智,這個妙智也不相間雜,如來所得的都是不共聲聞、緣覺、菩薩的法,所以也說不間雜,都是已達究竟解脫,解脫有不究竟的。
譬如無為法有六種,這六種代表六種不同的解脫境界,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盡無為、真如無為,每一個無為境界,都是在說明解脫的能力與智慧。我常講,看了那麼多的經典,佛所修的最清淨覺就是不用一法,然後,以無為法,內心清淨,無所執著一切法,這就是回到自性清淨,所以,為什麼《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間都在說明及要培養解脫的這種能力。你要是最清淨,就是內心沒有習氣毛病,完全清淨,就不會去執著外在一切境、內心一切法,在修行過程之間就是要這樣,才可以回到最清淨覺,然後就可以產生二十一種別德,這才是究竟解脫。
已得一切智智之究竟智,智,分成好多種,一切智是悟空,是對於聲聞來講的;道相智是對於菩薩來講的,祂是空、有都能夠自在運用,因為一部份要度眾生,一部份要求解脫;一切相智或者一切種智,只有佛才有的,衪這種智慧才是究竟,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無所不聞、無所不能說,這才是究竟智慧。如此你會讚嘆說佛的智慧多大,因為你還不知道,連大菩薩都不知道佛的智慧多大,沒有辦法,只知道是智慧無量、不可思議的,但是到底如何不可思議法,祂們也講不明白,這個就是一切智智的究竟智。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者,顯示世尊受用身分殊勝功德,受用身,包括衪的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跟衪的他受用土為菩薩準備的清淨國土,這都是受用身分包含這兩個殊勝功德。一切如來受用身體各各別故,衪的受用身,總體一個,但是,也可以他受身化成無量無邊,雖然看起來有別,但是,衪的智慧如來妙智能令一切眾生解脫,衪有一切智、究竟智,不相間雜的一切解脫智慧、妙智,衪可以講得讓菩薩、緣覺或者讓一般末法時期的眾生都能夠了解經義,而得到該得的解脫境界,這是佛的智慧,故名如來解脫妙智,衪自己解脫,當然是衪所得到的一個別相,衪還能夠令其他的一切眾生也解脫,這是衪成如來的一種願力跟能力。
佛於此解脫、智慧已得究竟,同樣都是解脫,但是,層次有不一樣,聲聞、緣覺的解脫是偏向於空的解脫,不究竟;菩薩的解脫,雖然是空、有、實相觀證得解脫,但是,還不究竟、不圓滿,學如來學一點點或者學一部份而已,不能夠完全學到如來的境界,所以,如來所受的這種智慧跟解脫是最究竟的。如是即說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而不相間雜,在如來解脫知見上來講,不間雜其他的,妙智究竟上來講,也不間雜其他的智慧;最明顯的就是佛的十八種不共法,不共於菩薩、不共於聲聞、緣覺的法,只有衪是最究竟不間雜其他的。
一般講解脫(vimok=a),意謂解放,即由煩惱束縛中解放出來,而超脫迷苦之境地。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身心自由,均可稱為解脫。如從三界束縛中獲得解脫,分別稱為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由修習所斷煩惱之不同,可分為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以真正解脫道言,指斷絕生死因,不再受業報輪迴,即證得解脫,此解脫與涅槃、圓寂含意相通。
學佛法要求解脫,不講解脫就不是講真正佛法,如果你學佛,只會拜佛、誦經、唸咒,卻不從內心去求得對種種有形、無形,心、色法都放下的話,就沒有辦法解脫。你要達到一個程度,才了解佛法是要修解脫,知道怎麼來修。不然以前講經說法,講來講去,懂是懂了,但是,沒有辦法做到。一般講解脫(vimok=a),意謂解放,即由煩惱束縛中解放出來,人,離不開業力、離不開心念在那裡糾纏,你能夠開發一條路出來,不受它影響,就是解脫出來,而超脫迷苦之境地,如果,你沒有辦法超脫迷糊、痛苦的這種境界,就不能叫做解脫;
解脫,有小解脫、也有大解脫;你現在多少也有解脫,小事情你看得開就是解脫,比較大的事情受不了,那仍是沒解脫;每個人所犯的毛病都不一樣,有的人在金錢上看得開,那就是金錢解脫;有的在親情上放不下,那就親情是不解脫;有的是什麼都好,但是,內心很計較別人做的好不好?心裡面水準很高,都希望達到你的水準,要求很多,這個就沒有解脫。不管是哪一方面,對內心有欲望就解脫不了、有害怕也解脫不了。所以,阿羅漢是學沒有恐怖,我們說無恐怖,對什麼事情都不恐怖,這才是真正解脫境界。慢慢我們再深一層去看解脫。
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身心自由,均可稱為解脫。廣義上來講,你對世俗的什麼事情,你都可以自在,沒有罣礙的話,這就是解脫。如從三界束縛中獲得解脫,那就有不同層次,欲界,脫離欲望的解脫,稱為欲纏解脫,在畜牲、餓鬼、地獄、人道這些欲望比較重,再上去四天王天、忉利天,雖然,他欲望是淡薄,但是,還是有,夜摩天愈往上天神,粗的欲望跟淫欲心等等的慢慢就淡薄,你如果能夠脫離一切欲界欲望的糾纏,就是欲纏解脫。
再過來是色纏解脫,就是這個肉體,色界,你還有一個色身,用五根執著六塵境,不管在定中或者生活中之間,你都能夠脫黏,像打坐,打坐中色身的痛苦,色身的痛苦能夠不看做是一種痛苦,這是最根本的苦諦證得。然後,進入心的狀態,就是無色界,無色纏是無色界的這種境界,是偏向於心,既然無色了,就只有心,這裡的心包括六塵、六識心;這邊同樣是解脫,以佛法來講,這三界的解脫是假相,不是真正的。如果,真的這樣叫解脫的話,那佛法跟他們沒有兩樣,沒有,佛法的解脫跟四禪天的境界是不一樣的,心不一樣、修行的方向不一樣。
由修習所斷煩惱之不同,可分為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見是我們五根對六塵的執著,至於修行過程之間也有很多的境界,所見也不應當執著,內心的境界斷不了的話,這也是一種煩惱。見所修解脫煩惱,偏向於還在色身上面;修所斷煩惱的解脫,偏向於心方面,在這裡面都有種種的結使、不清淨心。這在佛法裡面講的很細,在哪個階段,有什麼毛病、有什麼結、有什麼驅使心去造業的,以真正解脫道言,指斷絕生死因,不再受業報輪迴,即證得解脫,欲界縛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這些沒有到真正的解脫輪迴,他們三界眾生,天壽盡時,還要再輪迴,就是沒解脫,佛法一定要講證到三界不再輪迴,才叫解脫。
像阿羅漢證到脫離三界,祂就解脫了。此解脫與涅槃、圓寂含意相通。佛教的解脫,等於心寂靜的涅槃,佛教的解脫有涅槃的意義。涅槃,是心恆住不二狀態,不二狀態就是定住了,不執一切境,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如果你心能夠感知一切境,但是,沒有起煩惱,那就是涅槃境界,不是死掉才是涅槃,佛入大般涅槃,大是廣大無邊,般是圓滿(pari),大般涅槃是衪的應化身、肉體歸大地以後,衪法身入涅槃,遍十方虛空,這是大般涅槃,這是最究竟的;阿羅漢,他證到偏空理,他證到不受業力的感招去輪迴,他也是解脫。
菩薩不愛涅槃,不懼生死,祂也有能力沒有煩惱,他也有能力再來人世間、度眾生,但祂是沒有煩惱。菩薩祂的知見,更進一步,這些才是真正的解脫。圓寂,圓滿寂靜,這個沒有像佛最究竟覺。我們講到這邊已經了解,佛衪是有清淨法身遍虛空,衪大慈大悲,過去的願力,以最清淨覺化無量的變化身來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的究竟圓滿。圓寂,等於是入滅,但是,這裡面還包含一個意思,就是衪的心住在一個涅槃寂靜、不受因緣感招的境界,這樣才叫涅槃圓寂。
佛教原以涅槃與解脫表示實踐道之終極境地,四聖眾解脫境界有別異,其後乃逐漸形成種種分類而加以考究。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性淨解脫、障盡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另還有時解脫與不時解脫等二解脫;有煩惱解脫、邪見解脫等共有十解脫境界。
(1)有為解脫係指阿羅漢果行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勝解。
(2)無為解脫係得涅槃阿羅漢果者。
(3)性淨解脫係指眾生本具離煩惱之清淨本性,不假修證,即多俱足。
(4)障盡解脫係由於現實之煩惱污染本來之清淨,故今斷其煩惱而得解脫者。
(5)慧解脫係以智慧觀照,而遠離無明,阿羅漢未至得滅盡定者。
(6)俱解脫係阿羅漢至得滅盡定者。
(7)時解脫,又稱待時解脫、時愛心解脫。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可分六種,於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之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等五種鈍根之人,為入現法樂住,必待勝緣具足之時而解脫煩惱障,故稱時解脫。其所待之勝緣又可分為六種,即好食、好衣、好臥具、好說法、好處所、好人等。
(8)不時解脫asamaya-vimukta,又作不動心解脫、不時不移動心解脫,指六種阿羅漢中第六之不動法阿羅漢。不動法阿羅漢根性最上殊勝,於有學位稱為隨法行、見至,以利根之故,現法樂住,不待事緣具足,得隨時自在證入四根本定、四無色定、滅盡定中,其心解脫煩惱障,故稱不時解脫。另有
(9)煩惱解脫。
(10)邪見解脫。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即由定、慧之力,而煩惱、解脫二障俱離,故稱俱解脫。俱解脫有三根,即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為下根,具四禪為中根,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為上根。
佛教原以涅槃與解脫表示實踐佛道之終極境地,動不動就講涅槃、涅槃或者是解脫、解脫,解脫跟涅槃是一樣的意義,但是,你要去證,做得到,做不到就還不是。四聖眾解脫境界有別異,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種聖人,依修行境界不同,所證得的解脫境界也不一樣,其後乃逐漸形成種種分類而加以考究,像大家在說開悟一様,各有不同領會,解脫也是一様,也有很多不同層次的解脫。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性淨解脫、障盡解脫,慧解脫、俱解脫,講起來有十種解脫,十種都有不同的意義,只有如來才是得到不間雜的解脫究竟境界,另還有時解脫與不時解脫等二解脫;有煩惱解脫、邪見解脫等共有十解脫境界,代表內容不一樣,說明如下。
(1)有為解脫:係指阿羅漢果行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勝解,能夠明白了解,祂對於心控能力已強,以這種智得到解脫的。
(2)無為解脫:係得涅槃阿羅漢果者,心寂靜不二的境界證得了,得到真正阿羅漢果,無我智證得,那還有為的境界,無法智還不究竟,只有勝解而已。
(3)性淨解脫:自性清淨了這種解脫,這是根本來講,係指眾生本具離煩惱之清淨本性,這個清淨的本性,本來就具足能離開煩惱的這種功德相,為什麼你現在做不到?你是迷糊、執著,但是,不因為你的迷糊、執著,你就沒有這個性淨解脫,這跟你迷糊不迷糊沒有關係,是業力部份在迷糊,它自己還是解脫、不黏,你說空性是我們的性境,那業力、所造的業,這兩個隨時都是在一起的,這方面的業不妨礙你的性淨,它還是有解脫能力,你在覺觀時,初禪境界,能夠覺、觀時,起心動念都清楚,你在跟人應對之間,你也知道你心有什麼反應,這種初禪境界,你就可以感覺我本來一個清淨的自性,它不會煩惱,雖然你的習氣毛病在跟人應對,它會起一些煩惱法,但你這個覺知的心,它不會煩惱。這個性淨解脫,是每個人都具足,但是,有的顯不出來,不假修證,即多俱足,常常在辯論就在辯論這一個。
譬如佛性,每個人都有,但是,你為什麼顯不出來呢?顯出來的都是凡夫性,因為這個習氣薰習了太重了,蓋過了佛性,佛性就迷糊掉,迷糊掉不表示它沒有。在《金剛經》時候講的《圓覺經》裡面那個翻譯,大家看了「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都很有諍論,大家一看眾生本來成佛,那都已經成佛了,那佛還修什麼?現在講的是說你是有佛性,但是你不修,垃圾一大堆,一樣的道理,但是,表面上看來「眾生本來成佛」,看到成佛了,本來已經成佛了,菩薩就問,既然成佛了,為什麼還會有無明?金剛藏菩薩就問:無明怎麼起?大家都在諍論這個部份。
現在在回答美國同學的問題,在《圓覺經》裡面兩位菩薩提到這裡,佛先講「眾生本來成佛」,我在想翻譯有沒有翻錯,如果是成佛的話,後面世尊沒有講,你就不用修了,衪在講你要修要修,你要依義這樣一步一步走,照我跟你們講的這樣修,才不會迷糊掉。兩位菩薩問的這個問題,世尊都沒有直接講這個,之後衪教你怎麼修、怎麼修,把這個無明拿掉,怎麼修怎麼修,跟《般若經》所講的一切方法、一切境界、一切什麼,都不去執著,這樣的話,就能得最清淨覺,跟佛一樣得到最清淨覺。你說性淨解脫,大家都有,但是,你現在拿不出來,本自具足佛性,你的佛性在哪裡?有的根本只有凡夫性,沒有佛性,這是第三種,這是理論上講你是有性淨,惜無解脫。
(4)障盡解脫:障礙、業力已經清除盡了,這種解脫。係由於現實之煩惱污染本來之清淨,故今斷其煩惱而得解脫者,也就是說你有修了,用種種方法克服你的習氣毛病,那你就能得解脫。
(5)慧解脫:係以智慧觀照,而遠離無明,你如果起心動念還看不清楚它,也不知道你自己在生氣,也不知道你自己起了什麼邪心、邪念都搞不清楚,反正一起心動念,你就鑽進去那個牛角尖裡面去,那你的覺性沒有,只有凡夫的妄想念,這樣就沒有辦法得到慧解脫。慧就是空慧,從空之間你空掉你自己的執著,你才有能力去觀照到你的起心動念的那個微細習氣,這種是用智慧來觀照、察照你的起心動念。遠離無明,根本無明是要成佛才能破解掉,但是,一般的無明,起滅起滅,阿羅漢他能夠觀照到或者這些菩薩也能觀照到,但是,不會造成煩惱,不影響他會鑽牛角尖,這種可以說是慧解脫。
阿羅漢未至得滅盡定者,這種慧解脫,阿羅漢有四果,還沒有得到滅盡定,如果以無為的境界來講,有虛空無為、擇滅無為(你選擇性的,對你不喜歡的,能夠把它控制了)、非擇滅無為(不管好、不好,你照樣都可以進入無為境界)、不動無為、想受滅盡無為(等於受想滅盡定,不起心動念,沒有感性成用,都住捨受,一切法平等,是捨受。像雞足山的大迦葉尊者,他就是入這個受想滅盡定,在那裡等彌勒菩薩下生,把衣缽傳給衪)、真如無為,這是成佛的、成如來的才有的,真正的真如無為,最清淨覺,最清淨覺就有真如無為,這種真如它都是隨眾生業在應化的,到這邊真正可以講進入如來藏的境界,這是如來的境界,一切相,跟空合一的沒有分別,這到如來境界才可以體會。
(6)俱解脫:俱,就是都有了,何謂俱?係阿羅漢至得滅盡定者。剛講慧解脫還沒有到,未至慧解脫,如果到的話,叫俱解脫。俱,有定解脫、慧解脫,兩者俱得稱俱解脫,是得到了滅盡定。
(7)時解脫:samaya-vimukta又稱待時解脫、時愛心解脫,還有一個時間讓你去用功,不是哪個時間都解脫,有時可定,有時沒定。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可分六種,於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之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等五種鈍根之人,為入現法樂住,必待勝緣具足之時而解脫煩惱障,故稱時解脫,在我們以前講《金剛經》時都已解釋過。其所待之勝緣又可分為六種,什麼時候?即好食、好衣、好臥具、好說法、好處所、好人等,這有六種,你還有執著這些,喜歡好吃的、喜歡穿好衣服、喜歡卧具舒適的或者喜歡講經說法,也是一個習氣,還要場所、處所好的,還要人、對象好的,這種還不究竟,就有一些偏好,這叫時解脫,你要去努力的,這裡講的很細。
(8)不時解脫:asamaya-vimukta,又作不動心解脫,不管什麼境界都能夠不動心、不時不移動心解脫,不管什麼時候心都不移動,這種心解脫,指六種阿羅漢中第六之不動法阿羅漢。不動法阿羅漢根性最上殊勝,於有學位稱為隨法行、見至,以利根之故,現法樂住,不為一切煩惱所左右,不待事緣具足,得隨時自在證入四根本定、四無色定,四根本定是色界,四無色界是無色界,甚至進入無為法裡面的滅盡定中,其心解脫煩惱障,故稱不時解脫,沒有時間不解脫。
另有(9)煩惱解脫,(10)邪見解脫: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即由定、慧之力,而煩惱、解脫二障俱離,故稱俱解脫,煩惱跟解脫這兩種障都能離,煩惱障跟所知障都能解脫。俱解脫有三根,即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為下根,如果你修初禪到三禪,是下根基的解脫,這個是佛法跟世間禪稍微融通一下,有時候,你說佛法比較高段,但離不開世間禪定,還是要經過世間禪定的修練。具四禪為中根,如果能夠修佛法,證入無漏法,就是修觀,修練,練這個心,用有為練無為、無為練有為,這麼練。
有時候在修行上來講,這個練心你可以體會一下,你練一個斷掉一個習氣一樣,要千百回這麼練,練習斷這個心病,到最後才能斷掉,這不是像你說解脫,好像把一個東西拿掉一樣,不是這樣。你對這事情的看法,原先你還很執著,慢慢的你的執著少一點,慢慢的就不痛不癢,還是有覺,到最後無所謂了。漸進的這種練,有時候叫做練禪;練禪,離不開用有為練無為或者用無為練有為,因為是互相的,有一部份可以無為,你要說全部無為那就不得了了,有一些你可以做到無為,由無為法來練有為法裡面,或用有為法來練無為境界,怎麼講呢?
譬如有一個冤親債主來了,你定不住,你這個無為法做不到,那你就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句佛號,這句佛號等於是有為法,用有為來安住你的心,唸阿彌陀佛是有為,但是,我安住這個心就是無為,用有為法來安住你這無為的心。看你境界,我們在不究竟時,都是這麼在練、練這個心,你說修,其實以禪來講就是在練心,練禪、練心,這麼練,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為上根。薰要薰好的,不要薰不好的,習氣要慢慢斷掉,不要變成一種習氣,這些你是修無漏禪,就是在修觀、修練、修薰、修習。
不管是這四種裡的哪一種,你都要有為、無為互相用,觀、練、薰、習,你阿賴耶識有薰跟習的特性,你用薰新的種子,譬如佛的名號,用佛的名號來薰種子進去,好的要薰,去掉不好、壓住不好的,慢慢能夠去掉;習,是學習,或者變成習氣,我們要學習好的,去掉不好的。薰跟習這兩個是一起的,薰薰薰,然後變成一種習慣性,你如果薰白的,就是好的、淨業;薰黑的業就不好的、不淨的,要這麼練。乞修無漏法,是這麼去修的。你以後再面對心法或者面對外境、六塵境,都要用無漏法去修,不要造成你內在的一種煩惱,這中間種種在第六品瑜伽品就會講這些止觀。
菩薩離繫縛十種解脫之別,即:
(1)煩惱解脫,
(2)邪見解脫,
(3)熾然解脫,
(4)陰界入解脫,
(5)超出聲聞緣覺地解脫,
(6)無生法忍解脫,
(7)不著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解脫,
(8)住無量無邊諸菩薩住解脫,
(9)離一切菩薩行住如來地解脫,
(10)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諸法解脫。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列舉菩薩解脫之五義,即:
(1)生死不能縛,謂眾生為生死所縛,菩薩不為生死所縛。
(2)境相不能縛,境相,一切境界之相;謂菩薩雖見於一切境界,然不生執著。
(3)現惑不能縛,現惑,現前分別之見;謂菩薩於所見之境不執著,了知能見之心亦空而無有。
(4)有不能縛,有,指一切有為之法;謂菩薩於一切有為之法,所見皆空,而無所執著。
(5)惑不能縛,謂菩薩了達迷妄即真如、煩惱即菩提,故無著無不著。
講佛是解脫究竟,聲聞是什麼現象?阿羅漢是什麼現象?舉出十種解脫。現在講菩薩,跨到菩薩境界的十種解脫境界,菩薩離繫縛十種解脫之別,即:
(1)煩惱解脫、(2)邪見解脫:你不懂,沒有修證,你倒可能不會有一些邪見,你懂一點,又不究竟,造成邪見,你認為就是這樣,會發表高見,就是邪知邪見。
(3)熾然解脫、(4)陰界入解脫:陰界入就等於十八識,五陰色受想行識,有時候講五蘊;界,有十八界,六根入六塵,產生六識,總共有十八界;根、塵、識和合,就造成我們世界的一切法、萬法,你不要根塵識和合,你是捨識、捨識,捨掉這個識,根住塵不動,就得初步解脫,入就是六根進入六塵,變成十二入,產生六識起的話,就變成十八界,陰界入時,就是要解脫,等於說你對六根、六塵、六識都自在了,沒有感性情作用。
(5)超出聲聞緣覺地解脫、(6)無生法忍解脫:無生法忍,就是你修忍辱法,修到最好時,對一切法順逆,你都能夠不生起一切法相應,這就是無生法忍,習氣毛病也斷的差不多了,你就對一切法好壞、順逆都沒有起心相應,要達到這個境界。
(7)不著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解脫:在修行、打坐到一個境界以後,心會外緣一切境,在這個時候不去執著,我剛已經說過修佛法不能在過程之間不能執著一點點境界,你看到了、聽到了或者怎麼樣,都不要去在意,這就是在修過程之間都要抱著這種心,才能回到像世尊一樣的到最清淨覺。所有的大乘經典都在講這個道理,《圓覺經》也是一樣,你菩薩不執著一切境、一切眾生、一切佛剎土、一切法,這樣就能得解脫。
(8)住無量無邊諸菩薩住解脫:菩薩該住的是什麼境界?你都住了,那種解脫的知見。
(9)離一切菩薩行住如來地解脫:菩薩有什麼境界?你是解脫沒錯,但,還不究竟,離一切菩薩行,住如來地解脫,學如來的法。
(10)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諸法解脫:能了知是一回事情,不去執著,那才是解脫,愈往後面是愈高菩薩位階的。
為什麼他要有十種?你也可以這麼講,把這十種安成十地菩薩要修的:初地菩薩就是還有煩惱,你要斷煩惱,煩惱解脫;二地菩薩,離垢,心清淨了,就沒有邪知邪見;三地菩薩,明地,心發明了,這是用智慧、空慧斷一切煩惱;四地菩薩,焰慧,智慧如火焰一樣,熾燃解脫,用你銳利的智慧去得解脫,熾燃他的智慧;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你可以這麼對照,大概是什麼階段就得到哪一種解脫。
愈低階的菩薩,心都還亂七八糟,智慧都還不具足,到第三地、第四地以後才有一點樣子。菩薩是心還帶有病,所以才一邊度眾生一邊學習,不能像阿羅漢一樣心清淨,心清淨,神通就會現起來。八地以前的菩薩還沒有神通,因為他還有不清淨心,但是,智慧很高,比阿羅漢要高,他能言善道、能幫助眾生解決痛苦。就是這樣,你要走哪一條路,都要了解它的特性。直接修菩薩道的,他不進入阿羅漢的涅槃境界,他直接修智慧,發菩提心,求如來菩提,發願度盡一切眾生,開始就修伏心菩提,我們說菩提心發了以後,有五個階段。
發菩提心首要條件就要是成如來,第二個是要度無量眾生,如果沒有這個心,光成佛沒有用,因為你要先有度盡無量眾生的這種大悲願,才能夠成如來,這是目標,這是工具、手段,度無量眾生。發了悲願,你就要開始修了,用菩提智慧來修,調伏你的心,如果調伏的好,心明了,明心菩提,心能明的話,就可以做到阿羅漢的境界;出到菩提,這空解脫,空、慧現起了,還有一個如來菩提,如果你修小乘的,一樣的,走到這裡就入涅槃,如果你到這邊,心還不明,伏心還在做,明心還在做,但是,不入出到菩提,直接去修如來菩提,這個就是行菩薩道,邊度眾生邊學習,這兩條路不一樣。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列舉菩薩解脫之五義,即:
(1)生死不能縛,要死、要生,不由黑、白無常來控制,自己能夠自在,生死不能縛,謂眾生為生死所縛,菩薩不為生死所縛。如果還不究竟的一般人,都還要透過死亡,是由外力來決定的,黑、白無常很多民間的說法,不是沒有那回事的,有,有的人可以看到這種東西,他看到他們進到那個房子裡面去,明天那一家就會有人死亡。我們說修行要斷掉四魔,煩惱魔、生死魔、天魔、五陰魔,這色受想行識等五陰身,你要破解它,色法、五根、六塵,這些你要先破解它,這些破解了,你才有辦法進入心,進到心,就有心的煩惱,要斷煩惱魔。你要能夠先體會生死這類的事情,修行,你如果沒有體會生死這件事情,你就不能做到菩薩脫縛生死。
你看「色身功用行」那本書後面,提到十六種殊勝,世尊在打坐之間,學習死亡,死亡以後,知道死是這個樣子,然後就不能死掉,還沒有行菩薩道、衪還沒有度眾生怎麼能死?再把它叫回來、不要死掉。開悟也是一樣,開悟心打開了,這個識神是要死亡了,死亡是要跑出去,你又不能讓它跑掉,跑掉人就死掉了,這個在道教叫羽化,你有另一個個體。如果你還有一個個體身的話,叫神我身,這個神我身它會脫離,等於是我們阿賴耶識一樣脫離,脫離就往天上去了、就羽化了、升天了,依你的因緣,升到哪一天去?不知道。修佛法、修打坐,是在還沒有死之前先體會死亡,如果你沒有到這一步,你還沒有做到生死脫縛的境界,不要以得少為滿足,要趕快用功,要常常多打坐,這菩薩要體會這個生死。其他的菩薩解脫之義,包括「境相不能縛、現惑不能縛、有不能縛、惑不能縛」,留待下次再談。
(2007.07.25.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