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27)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如來總功德相說明()

前言

如來衪了知一切法,當然所有智慧都具足,要起一切神通變化、要度一切眾生,都有一些智慧生起,也都不會有遲疑,也不會有疑惑。我們說一切修行者,證得三種智慧,一是一切智這是空智,是聲聞智。再來是道相智,那是種種的境界、智慧的學習,以及有為法的學習、使用,這是菩薩智。三是一切相智、一切種智,有時候講一切智智,這是如來的智慧,當然如來也具足一切智、道相智全部包括在內,衪的一切法智要起用時無有疑惑。

 

於諸法智無有疑惑。」

此是顯如來第十三智德。疑惑vicikitsā,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狀態;惑,指迷於對象而判斷力顛倒。疑惑係以理智尋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決定是非之心理狀態。如來證悟諸法智,得諸法實相,世間與出世間一切萬法,乃差別之現象、隨緣之事;如來悟知實相真實體相,平等實在、不變之理,法身遍入一切法界、虛空界,所以對於一切法具足正知正見,無有疑惑。如來諸法智圓融,得決定智,演譯、攝入經、律、論、般若波羅蜜多、陀羅尼門等五藏門。

 

學佛法要得究竟三身,要得的三身是法身清淨、報身圓滿、化身(應化身)千萬億,無量無邊的化身。依修證的境界不同,這三身他所得到的果報也有程度差別,完全最清淨覺的如來,衪才有無量無邊的應化身,有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相的圓滿報身,也有清淨、無絲的毫塵垢的法身,這是最清淨覺的,所以得這三身所起的智慧,當然沒有遲疑、也沒有疑惑。 

疑惑vicikitsā,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狀態,我們的心如果不清淨,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常常就會起疑心病,懷疑這個,懷疑那個,修行就要把這個懷疑心閉起來,就要把它打死掉,心起不要當真,如來衪不會有這種懷疑的現象,為什麼?衪知道太多,懂得一切現象,當然不可能有這些疑惑的念頭起。那我們修行過程之間,都有業力的牽引、冤親債主的作亂,或者根本是無事,心裡面不清淨,所產生的種種懷疑心。這些,我們要學習如來,才能夠抑止疑心。雖然我沒有神通能夠知見一切法,但是,我們知道所有疑心的毛病是不好的,要確實斷掉

惑,指迷於對象而判斷力顛倒。在因果的現象來講,如果你愚疑,不明了因果現象、道理,有時候就會顛倒,把果說為因;譬如有人說打坐會引起生病,五臟發生疾病,會痛是打坐引起的,其實是因為打坐把他身體裡面不健康的、已經發病的地方,把它誘發起來,不是因為打坐才會發生那個病,打坐頂多會拉傷肌肉或者姿勢不對,造成脊椎不正,日久慢慢造成五臟會發病。你打坐沒有三個月,就說打坐引起你身體的病痛,這是把果變為因,這是不明了。打坐發病的現象,只是一個例子。

我們處世間,因因果果搞不清楚時,不要亂下定語,最好回到空、不執著,守住自己,那當然就可以突破你內心的種種毛病,一個沒有辦法走出來的人,永遠都是執著他所感覺的、他的心念都是對的。我們沒有菩薩的境界,沒有大菩薩的境界,更沒有如來的境界,所知有限,最好不管真真假假、有心起心滅,都回歸到空、無、不執著,都不要去講道理,因為我們智慧還不夠。我們在疑、在惑之間常常障礙我們很多的修行,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神通、沒有宿命通,所以看不清楚一切法、看不清楚眾生之間的恩恩怨怨、因因果果。若常常胡思亂想的話,造成疑惑。如來佛,衪不會這樣,因為衪神通無量、智慧無邊,無所不知、無所不詳,所以就能無所疑惑。

疑惑係以理智尋思而不可理解真象,用你自以為是的念或者一般學習到的邏輯或者一般你自以為是的種種觀念,這麼去解釋一些事,你就會認為是這樣、是那樣,因為我們對那個真相不了解,都是以你自己所知的背景來判斷,所以,不能決定是非之心理狀態,那一個是、那一個不是,是是非非搞不清楚,這樣心就會亂,我們既然沒有辦法真正具足無量智慧,我們都是在學習空觀,聲聞祂們可以有十八空觀,一切用理念去理解,什麼叫空?

菩薩可以證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解脫門),這十八空與解脫三昧兩個是不一樣的,十八空偏向於義理的理解後證得,當然菩薩過去有學過十八空,偏向於理解、義理的修證。聲聞要走菩薩道,到此時間階段,一定要證到三解脫門,既然空,你就不管真相對不對、知道不知道,都把它觀空,這樣就對了。因為我們沒有那種智慧,可以去理解真相,學佛法,第一階段都在學這個,不要學一些心理面所感覺是對啊!一定是這樣!沒有那回事情,就是真有那回事情的話,你也要把它看成沒有這回事情。這樣雖然我們不能夠去判斷事情的是是非非,但起碼我們可以脫離是非圈,跳脫出來那個環境,這樣就自在了

如來是證悟諸法智,一切法的根本智慧,衪都具足,得諸法實相,一切現象能如實知,知後不執取。衪都可以知道世間與出世間一切萬法,有種種千萬差別之現象,衪能夠隨緣而了知是什麼事、什麼事,小事一舉手、一投足所造成的業,衪都能夠知道。我們看經典裡面,常看到很多微細的人跟人之間的現象,其實就是一種果報的現象,你對某個人起了善念、同情他,以後哪一世再面對人跟人的層次時,他會給你一個善緣回報你,如果是用這種理念,我們雖然沒有宿命通,沒有具足一切智,讀經典也能知道一點,雖然心跟心之間,沒有直接對話,也可以產生因緣果報,這個是真的不可思議,你要多存善念,對一切喜歡、不喜歡的人,如果你對一些人,你喜歡給他好的念,你不喜歡給他不好的念,這個都是會得到他們好或不好的反應;

修行,當然儘量要求解脫,要跳脫這種是是非非,最好能夠不要起心動念,嘴巴不講話自修、自律是最好,如果你要行菩薩道,就不能夠這樣子,總是要講話,要講話,總是會障礙到別人、得罪別人。菩薩有一個好處,就是障礙別人所得到不好的反應時,他可以照單全收,無所謂因為他也在學習忍辱、也在學習空,不當一回事情。當然,佛衪是具足一切智,衪知道總總事情的實相;如來悟知實相真實體與相,這是指空的體性,平等實在、不變之理,一切法,如果沒有善惡、分別心話,就是平等、平等,只有一個現象,對佛來講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一個世間現象,你跟他之間不好的因緣、你跟他之間好的因緣,所產生一種果報的現象,都是一種現象。

現象,如果對於悟空、悟平等性的人來說,逆境不是說不好,順境不是說很好,對他們來看都是平等平等,是一個現相表示而已,既然一個聖人證到解脫的話,知道現象是個現象,但是法法平等,沒有好壞。菩薩也可以這樣,只是沒有如來那麼實際、平等、平等,衪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最清淨覺,就是真正的平等法。法身遍入一切法界、虛空界,因為衪是最清淨覺,所以無所不住、無所不到,虛空有多大衪的法身就有多大,遍入一切法界、虛空界。虛空界裡面有很多世界,世界裡面又有分很多的法界,像我們娑婆世界就分十個法界,如來法界不算一個法界的話,還有九法界,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六道再加三聖等共九個法界。阿彌陀佛世界都是聖人,沒有三惡、

這些法界,不管是六法界、十法界,還是三法界,還是只有一真法界全部都是聖人,這些佛的法身都可以遍入一切法界、遍入盡虛空界。所以如來是對於一切法具足正知正見者,你要問世間事,衪對世間事就以因果來說明一切現象,誰跟誰之間發生某件事情的因因果果。如果你是要修行,衪有正確知見的道路,讓你了解解脫道、菩薩道、無上如來菩提是怎麼樣走,這個能夠正確的知道方向、正確採用正確的手段、正確的修行方法,才是正知正見。

你為什麼要深入經藏?就是要能懂得如來所說的種種法,衪指向哪個目標,用什麼方法來修;譬如,須陀洹要斷三結使、斯陀含要淡薄三毒、阿含那要斷五下分結、阿羅漢要斷五上分結。這些名相,釋迦牟尼佛跟你說明,三結、三毒、五下分結是什麼?五上分結又是什麼?這是你要去修的,你修得了,你就可以得到阿羅漢果,只有如來佛才能指向正知正見的道路。你要成如來菩提、要成佛,那你就要學習菩薩道,就要修六波羅密、修十波羅蜜,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等等,這就是佛所具足的知見,以正知正見來教導我們,既然具足所有正知正見,當然對於一切法,就無有疑惑,才能如實教。

如來諸法智圓融,得決定智,沒有猶豫就是決定,一講出來就是這樣。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因為衪洞知一切現象。有一些菩薩他講出來是這樣,但是,他不了解為什麼會這樣,祂憑什麼講這句話?不知道。如果衪知道,那菩薩跟如來的智慧還是有差別;譬如你講一句話出來,然後事情真的是這樣,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你會講這句話,但是,講這句話出來最後結果真的這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就是菩薩還沒有完全得到智慧圓滿。但是,祂潛意識的覺知感覺應該是這樣,講出來應該是對的。你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子講?前因後果如何?」不知道,是祂隨心而說,沒有決定智慧,來了解一切事相。

只有如來才有這種智慧,如來具足這些正知見,沒有疑惑的法智,始稱圓滿,衪能夠演譯一切經典、攝入經、律、論。我們普通都是講三藏,在菩薩法來講,要到懂得入五部法門,第四是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觀一切法不即不離、無所有不可得這種智慧,中道觀的智慧、實相觀的智慧,這是菩薩要學習的大乘佛法的精髓。學習到了般若智慧,再進一步要學陀羅尼門,所有真言門都當學。陀羅尼就是很簡單的幾句話或者一句話,把無上的精義演譯出來,演譯出來有無上的力量。譬如大般若波羅蜜咒語:「揭諦gate 揭諦gate 波羅揭諦paragate 波羅僧揭諦parasa{gate 菩提bodhi 薩婆訶sv2h2」,為什麼唸這個可以從此岸,度到彼岸?這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雖然這麼唸,你卻可以放下一切、看破一切、不執著一切,你遇到逆境、遇到不如意的事,你唸摩賀般若波羅蜜多(mah2 praj#2 p2ramit2ya也可以。你不唸波羅蜜,就唸般若波羅蜜的咒語,唸「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 薩婆訶」。菩提又是什麼?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又是什麼?就是於一切法不執著,能夠這樣,就可以度到彼岸;《大般若經》六百卷,無量無邊的般若法,其實總歸一句話,就在是講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講般若波羅蜜的咒,幾個字而且是總持義。所以般若波羅蜜,菩薩要學,最後陀羅尼門要學,這五藏法門菩薩都要學習的。我們普通講到經、律、論三藏,這裡講五藏,才能夠有如來的那種法智生起,也才能夠有決定智,不會有疑惑。後面的陀羅尼門是十方如來所共有的咒語,學到菩薩境界、學到佛的境界,到最後都要深入陀羅尼門,產生一切的力量、智慧與神變。所以,這個咒語不管長短,都是如來心裡面內自證的語言,這個是很深、很深的密意,這個是學大乘佛法的人,最後一定要進入的陀羅尼門。

 

如來於諸法實相中無疑惑者,諸法係涵蘊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等一切萬法,乃差別之現象、隨緣之事相;實相者是真實之體相,乃平等之實在、不變之理,為大乘佛教之表記,相對於小乘之三法印而稱大乘一法印。諸法實相唯佛所自證究盡,非名字、語言所能顯示。蓋外道、聲聞等亦皆期望就諸法究明其真實相,然般若等經則以彼等所說未達究盡,而以不可得空為第一義真實諦。

 

如來於諸法實相中無疑惑者,諸法係涵蘊世間、出世間。是解脫法是講空,出出世間,是般若波羅蜜法、是無相法、是中道觀。有法,但,他不會去執著這種出世間的一切智慧,等一切萬法,乃差別之現象、隨緣之事相變化而不定;上面所講的實相者是真實之體相,如果以空講,它的體性是空,但是,體性又可應緣產生種種的自性,就有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都是它的體相,空、有二相,都是一切眾生,乃至如來的體性都一樣,只是我們無明,不能夠真正的體證真實的體相,這體相乃平等之實在、不變之理,為大乘佛教之表記。小乘講到空、無我,大乘講到無我以外,還講到無法,法是因緣法,法是因緣所起的一切現象,但,菩薩學習不去執著那種法,所以得法空智,有這種認知,才有辦法證入如來的境界。

相對於小乘之三法印而稱大乘一法印,大乘一法印,就是「實相法印」,小乘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為樂」這三法印,修行朝這個目標走去,講經說法也朝這個目標做依據來講,如果不依這個原則來說解脫法,如來說那是魔所說,真正佛法不講有為法,但是,過程之間很多人還是要依有為法修入,你唸佛是有為法,但是,唸佛慢慢有成就,你就會捨去有為法,而去體會實相是怎麼樣、體性是怎麼樣?沒有一個修行人,一下子都可以學到無為,除非再來的菩薩,祂過去修過,今生繼續比較快進入,不然大部份都是在有為法之中摸索前進,抓一條船,從河的彼岸度到對岸去。

之後又碰到一條河,又找了一條船又度到對岸去,經過無量無邊的境界,經歷過無數無量的現象,好不容易捨下一切境界、現象,而終歸無所得。佛法就在學這一個,三法印也好、一乘法印也好,都是修解脫法。諸法實相唯佛所自證究盡,菩薩有大小不一樣,還有地前菩薩,還有聲聞的聖人,這些人都沒有辦法究竟諸法實相,究竟窮理至極。

什麼叫做實相,非名字、語言所能顯示,如果,以究竟體相空、無來講的話,不能落於語言、文字來說明,要在修行過程之間,能夠拋開、逃避一切現象的糾葛,你還是要觀一切法是空。所以,無上正等正覺,《金剛經》裡面講「無有少法可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要一直往如來的境界去走的話,過程之間不要執著一切相,不要執著一切的境界,也不必用語言、文字來說明什麼事情。但是,外道、聲聞等亦皆期望就諸法究明其真實相,因為智慧不夠、智慧有限,把所面對的境界、現象當作是全部,所以,有時候會落於偏見。

如果聲聞聖人也是走一半,悟到我空,得解脫以外,沒有辦法證到法空圓融境界,然般若等經則以彼等所說未達究盡,所有的《般若經》,不是只有《大般若經》六百卷,還有其它的《放光般若經》等等,都在說明般若的現象,還沒有達到如來境界的,沒有辦法全部了解,而以不可得空為第一義真實諦,一切法不管有或者究竟是空,兩邊都不可得,這才是佛法的第一義諦,也是真實義諦。中間所現的法,只是一切法所現的現象,只是一個因緣果報的現象,你還是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樣還是可以住第一義諦空、住真實相。我們在學習解脫、般若智慧,也是用在這一部份,做得到就是住第一義諦;做不到,還有心疑惑、還有種種瓜葛的念頭在攪和,這些都是還不究竟,地前菩薩、地上菩薩,還沒有究竟以前,都沒有如來的一切法智住,都沒有無疑念,多多少少還有不究竟的,第二段所講的。

 

《大智度論》認為諸法實相即般若波羅蜜多,謂世俗所說之諸法實相,僅為安國保家,並非真實;外道所說之諸法實相,皆墮於邪見法中,心有愛著,故非真實;聲聞法中雖以無常、苦、空、無我等觀諸法之實相,然彼等僅自求解脫老、病、死苦,不為一切眾生,不具足智慧,故未能究盡實相;唯有菩薩於初發心即發大弘誓,起大慈悲,供養一切諸佛,以大利智捨棄淨觀不淨觀、樂觀苦觀等妄見心力之諸觀,而觀諸法之非淨非不淨,乃至非我非無我;復捨如上諸觀,達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乃究竟之諸法實相。

 

《大智度論》認為諸法實相,即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的實相,你要講絶對的空體是講到佛法的一部份,你要講絶對的空體,應緣產生一切法之法相,這是世間相,你要講對這個法相,能夠不即不離、能夠觀它無所有、不可得,而超越這個法相的現象,那你就得到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度到彼岸。般若波羅蜜,波羅蜜的意思就是能懂得它的道理,同時也要能夠做得到,才叫做波羅蜜,如果懂得道理做不到,那還沒有得到波羅蜜,不管你用哪一個波羅蜜;譬如布施,你又要知道布施的道理,布施了以後,去做了布施以後,又不會執著,這才是做到布施波羅蜜。如果你用忍辱波羅蜜,去修實相觀,你對一切境,沒有什麼忍、不忍,反正坦蕩蕩面對那種逆境,都能夠自在不起心動念,這是真正的做到忍辱波羅蜜,翻得好一點叫安忍波羅蜜。如果,心裡還有一絲一毫的忍辱,不以為然,但是,不發脾氣,這還是沒有做到忍辱波羅蜜。

所以,我們在起心動念,面對所有人事物時,要反觀自己的心態,對這個事情,你為什麼要有這種不以為然、要發脾氣,或什麼的,就是境界來了,我們心不夠清淨,法智不夠,有疑惑,隨便會發起妄習,會造成種種隨緣造業。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要盡量去超越你心裡面的種種起心動念,能夠安住在第一義諦空,能不起念那是最好的。諸法實相或者說般若波羅蜜多,它是講什麼?謂世俗所說之諸法實相,僅為安國保家,並非真實。在世俗諦裡面,國泰民安就是諸法實相

外道所說之諸法實相,皆墮於邪見法中,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用天性的真如性,觀照到一切現象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四空處定或者無想定,,這些現象,他們心有愛著,故非真實,因為不究竟,在升天果報完了,還要再輪迴,這是不究竟法。他們都還會執著,這是不究竟;聲聞法中雖以無常、苦、空、無我等觀諸法之實相,但是,他們僅自求解脫老、病、死苦,不為一切眾生,所以不具足一切智慧。所以,你要有智慧,就是要度眾生,度眾生之間,就是學習很多的智慧,你會講很多的道理,讓眾生信服,而且要讓他解脫煩惱,這要智慧。

什麼智慧?你要觀他的毛病在哪裡、他的罣礙在哪裡,或者更高的菩薩他可以知道因緣現象是怎麼樣,可以講得讓他心服、口服,自然就能死心塌地的學佛法。這個用嘴巴講的智慧,要有智慧,才能夠用嘴巴講出來;你的妙觀察智,從差別智中去觀眾生種種的行為、思想的毛病在哪裡,毛病在哪裡,你要度他要跟他開解、講開來。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毛病在哪裡也不知道,這個就是要用妙觀察智,可以向眾生他們開釋,讓他能夠了解。這就是為一切眾生,然後,會增長我們的智慧,所以這是菩薩行者。

這裡講的聲聞乘,未能究盡實相;唯有菩薩於初發心即發大弘誓,起大慈悲。菩薩發菩提心,第一個一定要發度盡一切眾生的心,《金剛經》裡面第三品有講,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要誓度一切眾生,有情、無情,十二類眾生,度他們入無餘依涅槃,然後度盡一切眾生,要看成無眾生可度者,這就是最大的悲心,然後看無眾生可度者,這就是最大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如果你度眾生度的很執著,看不開,度一個眾生,就說我度一個眾生,度千萬眾生就說你度千萬個眾生,這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這不是菩薩,你能夠發度盡眾生的心,就是大慈大悲的心,發菩提心有目標,也有願力,所以,當然就要開始修心,要離四相,要以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證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是菩薩他從一初發心,就有這誓願,起大悲心。另外還有供養諸佛,我們生不植佛,但是,我們可以體知世間、宇宙、虛空有無量無邊的如來,你平時禮敬可以禮一切十方三世諸佛,供養可以供養一切十方三世諸佛,這樣慢慢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你智慧就愈來愈多、愈來愈高。

以大利智捨棄淨觀不淨觀,開始學的人要學清淨觀,學到菩薩境界,清淨、不清淨是平等平等,不會很在意的去分清淨、不清淨,樂觀苦觀等妄見心力之諸觀,快樂的察覺、體驗或者是痛苦的察覺、體驗等等的,沒有分別心,所以樂苦、苦樂看成一樣,不以樂為高興,不以苦為惡意,這樣就學習菩薩的平等觀。而觀諸法之非淨非不淨,乃至非我非無我;復捨如上諸觀,達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在看《般若經》時,它都是趣兩邊,《金剛經》也講離四相,剛開始是教你這樣,但是,你了解無上正等正覺以後,發菩提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最後不要有斷滅相,如果還有斷滅相就會入偏空的體證。如果你沒有斷滅相,就進入了實相觀、中道觀,有法無執,能夠自在的面對一切境。

這樣的話,就是真正的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一切法無所謂淨不淨、解脫不解脫、快樂不快樂、痛苦不痛苦、非我非無我。《大般若經》裡面所有的名相全部列出來的話,都說有、沒有二法,或者無或者非無等等的兩邊的名相,這就是菩薩你要超越一切的分別,才能夠究竟覺,才能夠具足如來的無上智慧,你要學習如來的無上智慧,就是依《般若經》裡面講的非常殊勝微妙的道理。你到一個境界以後,會入非淨、非不淨,守戒、非守戒等等的究竟覺。

像《圓覺經》所講的「守戒亦不愛、毀戒亦不憎」,也就是究竟覺者才會這様,所以,一個究竟覺的菩薩,祂是沒有什麼善惡之分,當然他也不會故意去犯戒,所作所為都是以利益眾生為主,你要超越心裡面的分別,你也要這麼去做,這樣才是大利智,此乃究竟之諸法實相。

復捨如上諸觀,達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切現象、一切世間相、出世間法、出出世間法,在過程之間可能有語言、文字的闡明,回到究竟覺時,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涅槃經》裡面講的有六種不可說,這是最後的目標,你要去學的,生跟不生之間有六種現象,六種組合,在修行過程之間都不可說,如果有所說就是你有執著,空,當然沒有什麼可說,空所產生的有,這有部份,可說嗎?也沒有什麼可說。六種組合,生不可說、不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不生是空,生就是因緣會產生法,因緣生諸法,生時,你看它不生或者看它不可說,就不必去罣礙、不必去講,這六種組合就概括一切法,只有在講經說法、在解釋讓人家了解佛法時,有人問你才講,沒有人問你就永遠住在語言道斷,不要講,心行處滅,就是你的心處在沒有罣礙之間,你心行處滅就不會去講,先有心行處滅,才有語言道斷,一個人內心常常在起滅,嘴巴不講,你內心還是很亂,好,你控制嘴巴不講,內心也不亂,那就是真的做到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求佛法是朝這兩句目標去做,能夠做到了,一切都能夠無礙了,這才是究竟諸法之實相,菩薩要得到這樣,還是要學習,才能像如來有這種智慧。概括的講於諸法智,沒有疑惑。為什麼如來衪有種種法智,沒有疑惑,衪所做到的就是我們要去學習的。

 
   世親菩薩解釋說,即是當來法生玅智功德,謂知當來如是法生如來玅智。無性菩薩釋云,謂聖聲聞言此全無少分善根而棄舍者,佛薄伽梵知彼後時善法當生現證知彼餘生微少善根種子所隨逐故。解云,如經中說,佛於一時在祇洹林有一乞人至比丘所請求入道,諸聲聞等以宿住智觀八萬劫來未有一念趣向善根故皆不度。佛後責問不度所由,諸比丘等具報所為。於後世尊為說法要得證初果,諸比丘等請問所由。佛為說云此人先世定光佛時作取柴人,至城門首見諸人等掃飾治道以待世尊。此取柴人問諸人云治道何為?諸人答言定光如來今日入城故修道路。此取柴人聞佛名已身毛皆豎,悲泣雨淚不能自勝,欲待世尊衣食所累,遂往入山路逢一虎摟而食之,未入口時忘本佛名,但云城門首人遂為虎食。此人唯有此一念念佛善根,從定光佛是第二僧祗時起此念佛。後經第三僧祗及九十餘劫此一念善根方熟。故佛依此善種為其說法得證初果,如此細種二乘不知佛能達也。

親光菩薩釋云,顯示世尊玅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恆正教誨殊勝功德,謂於諸佛懷疑惑者無有堪能隨應教誨。唯佛世尊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廢故。親光菩薩後釋意同無性菩薩。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於當來、二通諸法。

 

世親菩薩釋云,即是當來法生玅智功德,當來就是未來,未來會生起一切玅智的功德。衪懂了一切、神通知一切,有這種智慧就是非常殊勝微妙,才能具諸法智,無有疑惑,謂知當來如是法生如來玅智。你不學如來法、不學如來道,你當然就沒有如來的玅智。經、律、論、般若波羅蜜多、陀羅尼門這麼依次深入,然後修行之間修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然後又行菩薩道,能夠利益眾生,培養一切的智慧,然後,你才可以在未來某一世,從法生起如來的玅智

無性菩薩釋云,謂聖聲聞言此全無少分善根而棄舍者,聖人或者聲聞乘得果位的行者,祂沒有一絲一毫、一點點的善根可以做到此境界,也是要具足很多的善根,才有辦法學習到能夠捨棄一切法,得一切妙智。聖人不是說祂具足很多的功夫,祂是捨去很多內心不清淨的法,這種,你不要有用善根說要去修這種法,無少分善根,就是說連一點善根都不具足,才能夠去捨掉這些,修行不是說修善根,修善跟不善永遠都是能夠用平等觀,這樣才能夠於一切法無礙、無疑惑,不然,有時候我們執著善法、執著對的、執著不對的,你沒有辦法得到圓滿的智慧,要超越善不善、對不對,這些都是菩薩的境界。

佛薄伽梵(世尊)知彼後時善法當生現證知彼餘生微少善根種子所隨逐故。世尊知道那些末法時期的眾生,善法當生現起,將會證知善法所產生的真如相、所產生的一切境界,但是,這樣知彼餘生微少、一點點的善根種子,祂沒有大善根就沒有辦法學到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生起微少一點的善根,有這些種子,可能就是會學這個,追逐這個小善根的法,不是要求得如來無上的玅智慧。

解云,如經中說,佛於一時在祇洹林(祇園精舍)有一乞人至比丘所請求入道,諸聲聞等以宿住智觀八萬劫來未有一念趣向善根故皆不度。這是在講有一個乞丐他要求出家,剛好釋迦牟尼佛不在,有一個聲聞阿羅漢,祂證到八萬劫以內的宿命通,觀照他過去沒有一點點的善根,怎麼能出家、怎麼可以得度?這是一點點的小神通,會障礙人家真正的修行。為什麼呢?祂沒有辦法觀照到八萬劫以外的宿命,雖然說修行要有善根,他有的話你不具足,看不到,會障礙人家的善根發展。

佛後責問不度所由,佛陀回來以後,問他,為什麼不讓他出家、為什麼不度他呢?諸比丘等具報所為,因為他過去沒有一個善根足以出家。後來這個人哭哭啼啼回家了,路上碰到釋迦牟尼佛回來,問他:「你為什麼哭了?」他說:「聖人比丘不同意他出家!」所以他很傷心的哭了,釋迦牟尼佛有無礙智、有宿命智,於一切法智沒有障礙,衪就觀他以前有善根,什麼善根?在緊急時,被虎所追趕,爬上樹,唸了一句佛號,以這個善根就可以出家。佛是有無礙智、有一切智慧,神通當然是沒有盲點可以觀一切眾生的因果,同意他出家

於後世尊為說法要得證初果,諸比丘等請問所由。比丘就有點抗議,他沒有做一點善事,為什麼讓他出家?為他說法?佛為說云:此人先世定光佛時作取柴人,在定光如來時,也就是然燈佛,他是去砍柴,至城門首見諸人等掃飾治道以待世尊,他的第一件好事,就是打掃道路,讓世尊來不會有不乾淨、有灰塵。此取柴人問諸人云治道何為?看人家在打掃,他就問,為什麼要治道?諸人答言定光如來今日入城故修道路。此取柴人聞佛名已身毛皆豎,一聞到佛名,整個毛孔都豎起來了,悲泣雨淚不能自勝,過去好像有因緣,一聽到就哭,哭的不能停止,欲待世尊衣食所累,想要供食世尊一些衣服或者什麼之類的,遂往入山路逢一虎摟而食之,未入口時忘本佛名,但云城門首人遂為虎食,城門那個人就被老虎吃掉了,此人唯有此一念念佛善根,從定光佛是第二僧祗時起此念佛,在第二阿僧祇劫的那時候,起了唸佛的心。後經第三僧祗及九十餘劫此一念善根方熟,光聽這句佛號,剛開始還不成熟,經過三大阿僧祇及九十餘劫才成熟。

故佛依此善種為其說法得證初果,如此細種二乘不知佛能達也。這段在說明聲聞、阿羅漢他們的神通不夠、智慧不夠,不能體察這個人的善根,釋迦牟尼佛這段講得最清楚,初唸佛,種了善根,但,還沒有發芽,經過三大阿僧祇及九十餘劫,有的在《金剛經》解釋時有講,九十餘劫,定光佛再出現時,他善根方成熟,所以,釋迦牟尼佛,當生為他說法,他就馬上證到初果,像這種智慧,不是聲聞或者小菩薩能夠知道的。善根,是大、是小很難去分別,一句佛號,很簡單,但是,你很專心的去唸,這個福德就很大,未來會成種子。

 

親光菩薩釋云,顯示世尊玅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恆正教誨殊勝功德,謂於諸佛懷疑惑者無有堪能隨應教誨。唯佛世尊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廢故。親光菩薩後釋意同無性菩薩。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於當來、二通諸法。

 

親光菩薩釋云,顯示世尊玅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恆正教誨殊勝功德,眾生是什麼根機、料子,衪都可以隨眾生根機永遠的、正確的教誨一切眾生,而且可以讓他們產生正知見,可以得到無上的佛道,這種殊勝的功德,這句話也就是說於諸佛懷疑惑者無有堪能隨應教誨,如果有所懷疑、有所疑惑,就沒有辦法隨類、隨眾生根機而教誨,哪一個用什麼法,隨性而發,都能夠達到教化一切眾生的目標。唯佛世尊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廢故,沒有顛倒的教導,也沒有偏廢哪一個眾生不度的,因為衪具足種種的智慧,才有辦法善了一切法,才有辦法做到這樣。親光菩薩後釋意同無性菩薩。後面跟無性菩薩講的差不多。

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於當來、二通諸法。於諸法智無有疑惑,一個是當來,當來是指菩薩學習如來智,二是通一切法,這個當來不是對如來,如來是已經成就的,這個講一切學如來法的菩薩,當來也可以成就諸法無有疑惑。第二個是如來的境界是通達一切法智,沒有疑惑,度眾生,你以為如來在做什麼?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之中,對一切法都能通達,沒有懷疑、沒有疑惑,這是決定了的智慧。這是這句,你要了解如來對一切法,用在度眾生上,沒有懷疑、沒有疑惑。(待續)

(2007.06.13.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