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15)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續)
如來十二種真如性(續)
----第六平等性智
《佛地論》卷三謂平等性智乃觀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恆常相互契合而無間斷,故建立佛地「無住涅槃」(不住於生死、涅槃之涅槃)。隨諸有情之所樂,示現自、他受用之身與土等種種影像。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示現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觀經》:「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如來所證得的功德為「最清淨覺」,現在在講如來十二種不同的真如性功用---平等性。佛具足平等性智,《佛地論》謂平等性智,乃觀自、他一切皆平等,佛、菩薩都是具大慈悲心者,衪們成佛主要是要化度一切眾生,因有此大慈大悲的心,所以祂們成佛、成大菩薩了。雖然衪成佛了,但是,觀眾生跟衪一樣,不能說自己成佛就好了,要能夠讓他人跟自己一樣也能夠成佛,所以這種心是具有大慈大悲的心,此種心與眾生常常相互的契合而無間斷。
菩薩也有契合,但,菩薩心有間斷,能力不夠。佛,衪是無間斷的能夠跟眾生契合在一起,這才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四無量心,此心就建立在佛地「無住涅槃」,不住於生死、涅槃之究竟涅槃。無住涅槃,不是說本身不能守住寂靜的狀態,衪也是可以守住寂靜狀態,但是,不依偎住涅槃境界,衪還是能夠攝受一切眾生,也有能力以最清淨覺來觀照眾生,哪一個要得度或者眾生有憶想衪的話,衪更是跟他們無間斷的契合,有個化身、加持身化出而利益他。所以如來佛可以隨諸有情之所樂,示現自、他受用之身與土等種種影像。
一切有情,他希望怎麼樣受益都能如願,如果他希望行菩薩道,佛衪就讓他成就菩薩道的心,也示現如來的加持身讓菩薩去受用:如果他要住涅槃,給他一個受用土,讓他暫時住在涅槃的境界。菩薩的自身跟佛的他受土相契合,佛如來都可以大慈大悲的捨給一切的眾生。講到初地以上之菩薩,如來就示現他受用之身、土給地上菩薩。地前菩薩還沒有這個能力能接受到佛身、佛土,只有地上菩薩才有這個能力、福德,地上菩薩祂也是空掉了色身、神我身,也是住在空無的一種法身清淨無相的境界中,才能夠感受到如來最清淨覺之法身,如來所給予的身或者是佛土,這樣初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受用,也才能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眾生。
我們在還沒有成佛以前,都是接受著諸如來的教化以外,還接受衪的受用身、受用土,也學習大慈大悲的心來化度眾生,所以地上菩薩,除了管自身內心的微習要斷,主要是在學習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四無量心、學習四無所畏、四無礙智,能講、能說、能覺,並對一切有情眾生加以教化,這是透過如來的功德性來做的,也因為你有大慈大悲的心向著大眾,依如來的最清淨覺,所示現的他用土、他受用身(加持身)來加益於一切眾生上。
地前菩薩,雖然不能夠以較大的神通力來教化眾生,能做多少就是多少,因為他還不能依如來的最清淨覺或者如來的他受用身、他受用土來利益自己與眾生,這個還是有差別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縮寫為《心地觀經》,裡面有段經文說「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我,是一切眾生未成佛以前,執著虛幻不實的我或者心念虛幻不實的我見,去除我見識,得這種平等性智。如果你去掉我見,你就跟眾生能夠一體,如果你太在意自己的身體,你就不能跟眾生心合為一,這是上面講的菩薩身恆常於眾生,無間斷的契合,這樣用你的清淨心,到底心地得到多少程度清淨境界,有點清淨也可以讓一切眾生受用。
我們要去掉我執,不要執著自己有身與心,是以能證得自他平等二無我性,這樣就能夠證得自己跟他人,兩個身、兩個心或者所有身、所有心並沒有分別。你自己沒分別,眾生慢慢也能沒有分別,如是名為平等性智,這樣才是說證到平等性智;平等性智,禪宗六祖講「平等性智心無病」,心無病就沒有你、我、他的分別,一個人清淨,大家都清淨;一個人不清淨,大家都不清淨。菩薩是要以清淨心來影響一切眾生不清淨的心,讓他們也能夠得到清淨。
諸佛如來衪是以最清淨覺,自受用身、自受土以外,再將他受用身、他受用土給與菩薩。菩薩在學習成為如來以前,也是要這麼樣發起大慈大悲的心,來破解自己跟一切眾生之間的分別,來建立平等智慧。從身、從心裡面去建立一切法平等,平等是個目標,你心清淨,眾生心不清淨,那就沒有平等,你心清淨,慢慢讓眾生心也清淨,這是平等的目標。在觀一切自己跟眾生之間的分別,你們也要這麼去了解,用你的涅槃心性如何來攝受、影響一切眾生心,這就要破掉你對自己本身的執著,不要執著自我太重,要破解你的自我心態,才能融合一切眾生身心為一體,這是第六點所講的平等性智。
(7)離生性:離生滅、斷煩惱法之性。若真如隨緣起動,違背無為無作用之條件,則落入生滅遷流之有為法。正性能離生(俱舍)、聖性離生(唯識),謂聲聞、緣覺二乘入於見道之位,生一分之無漏智,斷除分別起之煩惱障;菩薩生一分之無漏智,斷除煩惱、所知等二障,因而得一分之聖性,永離凡夫之生,故稱聖性離生。正性離生、聖性離生得五分法身,屬小乘解脫法。如來佛性能不離法性,而證離生之真純無漏智,是為真離生性,故稱最清淨覺。
如來自性之離生性,上回也已經講過不虛妄性,先了解什麼叫生?生,就是生滅法,我們一般人的毛病在於六結使,動、靜、根、覺、空、滅這六個毛病,動、靜這邊屬於根塵,根塵也有真如性,所以動、靜、根為一色法;覺、空、滅這三是心法,屬於心識。你要修到根塵結使境界那都是外道、天神的境界,你要修到心地裡去,那才是菩薩如來的境界。生滅法中,我們一般看到的一切相都是動相,一切相有動、靜二相,動相不執著,你會執著靜相,所以動滅靜生。而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滅滅,把滅也滅掉的話,我們的寂滅空性就現前。寂然的體,能夠面對一切境,能不動的這種自性,自然就現起,此是離生滅法;離生滅法,阿羅漢也有這個能力,菩薩也有這個能力,但是,沒有諸佛的離生性做得最高的。
生滅法,也可以叫做煩惱法,你如果能夠離生滅就能斷煩惱,不管在三界中或者在聖道中,都能自在無礙。於三界眾生中,他也有覺、空、滅三結使,但是,他所得境界沒有聖道,聲聞、緣覺、菩薩的境界那麼高,而佛是最清淨覺,所以,為什麼要在清淨前加一個”最”?佛是最清淨覺者。第二等級是菩薩跟阿羅漢、辟支佛,第三等級是這些天神,天神對於覺、空、滅的修證,都是不究竟的,離生性是有一點,但是不究竟。他們會執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等種種的真如性,認為那個是真如所現的清淨,對佛法來講對於一切法都不能執著,所以這還是不清淨。所以聲聞、辟支佛、菩薩等能離生滅、斷煩惱法之性,而佛如來得真正究竟離生性。
若真如隨緣起動,違背無為無作用之條件,就無有離生性可言。如果,你不能夠秉持著無為法或者對諸法無起作用,這條件的話,你隨緣應緣之後,你就會落入生滅遷流之有為法中。學佛法目標是要證得無為法,證得無為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無有一法可得、無有少法可得,這就是無為法的境界。如果,你執著應緣之中所起的一切法,那就是違背了無為法無作用的條件,就會落入有為法之中。有為法有所執著,那就不能夠歸回到清淨自在無為的體性。
正性能離生,俱舍論言,我們真正的自性,也可以說是空性,遇緣所產生的自性,它本來具足無漏智慧,能夠很自然的遠離生滅法,佛性本來就是這樣子,為什麼還要修呢?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執妄為真,執一切生滅法為你自己身心、根塵的作用,一切法都認它為真,就是你出生做人,你眼見、耳聞等等的見聞覺知,你都認為這是我身的功能,這種錯誤的認知,你就會執著一切生滅法,沒有辦法做到正性離生性,這在俱舍宗對於離生性的名詞,叫做正性離生。唯識裡面講聖性離生,聖性就是解脫具足的能力,這些名詞講起來都是佛性,佛性自然就能夠離生,佛性離生也是以空的體證,應緣以後它能夠住不生滅,應緣以後能夠蠲除空的這一部份,所以他能夠離生滅,這兩句話意思一樣,因為各宗所用的名詞不同而已。
聲聞、緣覺二乘入於見道之位,此句先了知見道,先講入道,入道來講是開悟叫入道,沒有開悟就進不到真正菩薩道的境界,指初地菩薩,修內心離垢,二地菩薩離諸垢,微習要斷,心發明,達明地(三地)、焰慧地(四地),到這裡智慧具足,可以燒掉一切煩惱,到這裡才能稱見道。從入道到見道,還要四地菩薩境界之距離要去修證。入道只是進入修大乘佛法的門檻,開悟不是不得了的事情,開悟,只是修行的開始,有入道能能見道;見道,可以知道你要怎麼走、知道解脫的道路如何。天界有天界的境界,聲聞乘有聲聞乘的境界,菩薩有菩薩的境界、如來有如來的境界,這些三不等的境界,都是不同的果報。
所以,你如果道能夠看清楚,你就不會走錯路;如果你走到天道,就走錯路,走到聲聞乘,也是就走錯路,能夠直接走入如來道,向如來菩提邁進,那就是正確的。但是,每個人都要走如來道,因果的關係不大可能,所以要分階段來完成。修世間禪定的,你說佛法那麼好,你怎麼不來,他就是沒有那種心意。要看哪種根機,他就接受哪一種法。
生一分之無漏智,斷除分別起之煩惱障,在見道位,焰慧地時,才生起一分無漏智慧,先斷分別所起的煩惱,分別心對一切法、一切眾生這種分別所起的法,是一大障礙,我們修行,其實都是在去除分別心,證得平等性智,向這兩個目標在邁進,今生有分別我執、分別法執,俱生有俱生我執跟俱生法執,你要先斷掉分別我執第一,斷掉俱生我執第二,再回過來斷分別法執,最後再斷前無量劫所留下的俱生法執第四。這兩個根本的煩惱要去斷,所謂分別,就是今生所熏習的妄熏習、妄分別,唯識裡面講的從出生以後你學習的,法中有我,學習的一切法你執著不放。進一步,你如果能夠入道,你就能夠做到分別諸法之中沒有我,去除了俱生我執,然後一切法之中沒有我,可以去掉分別法執,最後最後把微細妄執性滅的話,就去掉俱生法執,這樣就是俱解脫,斷除分別起之煩惱障,這是聲聞、緣覺行者。
菩薩生一分之無漏智,斷除煩惱、所知等二障。緣覺、聲聞,他們只是證得我空道理,講起來是分別我執跟俱生我執滅,聲聞乘、緣覺可以具足無漏智,這個無漏智,只有斷煩惱障,沒有辦法斷所知障。聲聞、緣覺他們很執著這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因為他們所知道的真如性有這些功能,他們沒有辦法放下。菩薩能夠得到一分的無漏智慧,祂可以去除煩惱障跟所知障,這個前面所講七種真如性的功能,菩薩不一定會去執著,祂回過來修如來十二種真如性,成就佛道。他把過程之間所體會的所知境界、功能,都能斷除,我不需要那種力量、不必要有這種真如性。因為一切真如性,雖然都是自性所發起的,但有所執著就不清淨,所知種種的真如有種種的功用,菩薩要學佛如來所以不去用,離一切的生滅法,才能夠證到斷除煩惱障、所知障。
到最後怎麼去度化眾生、怎麼去利益眾生呢?都是用十方如來所具足的咒語,用身、口、意三密去度化眾生,不是用你的真如性的功用,真如性到底還是有凡夫性,或者是聲聞、緣覺種性所具足的東西,還是不圓滿的。菩薩得一分無漏智的話,斷除煩惱、所知二障,因而得一分之聖性,永離凡夫之生滅法,故稱聖性離生,不會再墮落三界眾生中,不管是天神、人,還是畜牲、餓鬼之類的,都有萬法唯心生特性,菩薩能離一切法生滅,這叫離生性。
不管正性離生、聖性離生,得五分法身,就能成就解脫道了。證一分法身一分清淨,是為戒法身;從戒得定,獲得定法身清淨;從定得慧,獲得慧法身清淨;用智慧來得到一切離生性,得解脫法身清淨,這是聲聞、緣覺,淺機菩薩所得到的境界。到最後用有漏智慧產生無漏智慧,來獲得清淨法身,叫解脫知見法身。證到戒法身就有一分清淨,定法身就有二分法身清淨,前面兩個再加慧法身就有三分清淨法身,證到解脫法身就有四分清淨法身,證到解脫知見菩薩如來的法身,就有五分圓滿法身清淨。圓滿,這有五分法身圓滿,正性離生跟聖性離生,最後最後一定要證得五分法身圓滿,這還是屬小乘解脫法。
如來佛性能不離法性,能夠離,當然是解脫了,不離而能夠沒有煩惱、而住解脫,這就是如來的境界,學習空有不二。空有不二,依空應緣產生有為法,而能夠得到解脫知見的,這才是如來的法身、佛法身。如果是沒有法,那有什麼解脫、不解脫?你只要學習清淨、不清淨而已,你要面對一切法而能夠自在無礙的,這種智慧才是真正的,不離法性,如來佛性能不離法性,讓一切法性應緣起法,而能離一切生滅法,這才是真正的、純淨的無漏智慧,如果正性離生、聖性離生,是聲聞、緣覺的解脫,好像說你不去接觸眾生,你就有那個定力。那菩薩、如來衪們都要去接觸眾生,而在接觸眾生中還要有那個定力不會迷失掉。
一般言不怕蛇,還要能玩蛇,不是說跟蛇保持距離,不用怕,你去面對這個蛇,玩它,還不怕它,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如來的解脫是真正的、純淨的、最高的無漏智慧,乃為真離生性,故稱最清淨覺。《金剛經》的中道觀、實相觀,都在闡述這種道理,《金剛經》云,一切如來從此經出,怎麼出呢?它告訴你,你可以去做很多事,但,不要執著它就好了,這個就是圓滿的無漏智慧,能夠做到這樣是最清淨覺,如來就有這個能力。
(8)法定:法性安立住,是謂法定,僅如來之定為大空三昧定,即如實入如來地,內證聖智而觀一切眾生悉具佛性之三昧。《大日經》:「佛說一切空,正覺之等持,三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又謂入於正覺三昧時,乃覺諸法本不生之理,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稱金剛三昧、般若波羅蜜。若行人初發心時,能如是正觀心性,則稱入如來定。如來得法界自在大三昧,是謂法定,能於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識)自在出入,又知事法界邊際與理法界,無礙自在故。如來又有無礙輪大三昧,如來身口意三業勝用,三輪攝化皆自在故。(1)神變輪,又作神通輪、身輪。乃顯現神通,變化勝異之境,而今眾生發心入信之神通輪。(2)教誡論,又作說法輪、口輪。即演說教法,令眾生反邪入正而發心入信。(3)記心輪,又作憶念輪、意輪。佛說法時,先以意輪鑑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
法定者法性安立住,是謂法定。如果一個法安立在一個位置上,不去執著、在意,此法歸法,而人心自定。若法住法位不安立,像東西置何處會影響人心不穩而搖搖欲墜,自心不清淨或者不穏定,或者沒有足夠清淨來擺脫一切現象的話,這些都不能叫做法定,適當的東西放在適當的場所,而放得安好,它就不會掉下來,不會掉下來,就不會造成煩惱,這個就是法定。
世間一切法也是一樣,在有為法之中,也能夠安住無為的境界,那就是法定,在無為法之中,本來就無為安住,那個並不是說最安定的法定,如來最純、最清淨的無漏智慧,不是離一切法而生性,衪是面臨一切法而能夠離生的,不是遠離一切法而離生滅,這樣的話,你來觀法性安立住,就是法定,僅如來之定因為是大空三昧定,所以能夠做到。
世間禪也有他的定,四空處定也有他的定,聲聞、緣覺也有他的定,菩薩也有他的定,但只有如來的定,此法定是最大、最完美的,叫大空三昧定。即如實入如來地的佛如來,衪能夠內證聖智而觀一切眾生悉具佛性之三昧。衪自己從內在證得的殊勝智慧,善觀一切眾生,他們也同樣的具足佛性的這種三昧、正定,這種智慧,叫大空三昧定。
《大日經》云:「佛說一切空,正覺之等持」,一切法都是空,有法,法中亦是空,怎麼講,法中亦是空?因為法定,就能夠同樣等觀一切空,你正確的覺知它以後,就能夠等持,等持就是平等觀有法、無法都是空,不是說無法才是空,有法之中自性應緣所起的一切法,你不執著它,也可以觀它是空,這是正覺之等持。
「三昧證知心,非從異緣得。」三昧證知心,正定裡面去證得種種眾生心,如果,你不從心中觀一切因緣,那不是一偏空嗎?要怎麼去知眾生心?非從異緣得。不是從不一樣的因緣所得到的,不是從心起心滅得到的,一定是從眾生心裡面去得到的,如來已證知眾生心,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眾生一切心,如來悉知悉見」,衪如果沒有這種最清淨覺法定的話,一切眾生的心裡面善惡具足,起起滅滅,衪怎麼去觀這眾生善根具足了嗎?這眾生差遠了?這眾生怎麼樣?衪善觀這些眾生心,而且還能得法定。我們心不定的,當事情知道得愈多愈煩惱、愈擔憂,這是沒有法定,各個眾生、各個心所產生的各個法相,安立在衪的心中,菩薩、佛可以悉知這些,當然,只有佛是最清淨覺,衪的法定力最強。菩薩三不等,十地菩薩、八地菩薩、七地以前的菩薩各不一樣。
「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彼如是境界,他們於眾生所具足的一切心,所產生一切境界,如來照樣能夠悉知,但是,如來住在大空三昧定中,所以一切如來得最清淨定,這樣才能稱為大空。在《大般若經》裡面聲聞、緣覺觀十八空,到最後自性空、自性無性空,如果把這二個加下去就有二十空,衪們空不是用證的,是用思維,用觀、用想的,菩薩、如來衪們是親證的,菩薩三不等的境界,唯有如來得的定才能稱為是大空,因為是圓滿薩婆若sarvajña,是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所以蕯婆若就是一切智、圓滿一切智,才能稱為是大空。
「又謂入於正覺三昧時,乃覺諸法本不生之理。」得正等正覺這種正定的三摩地時,自性應緣所起的一切法,不破壞空性,空還是空,現起有為相,就像我們空中擺了很多的東西或者很多東西擺在地球上,地球是依風而住,空輪而上生風輪、水輪、金輪。看地球中心有火,表面有水,你看我們地球裡面最中心是熱的,裡面有火,表面有水,我們地球是依空而住,依空而住是依風輪而住,風輪散了的話,這地球就滅了、沒有了。我們這個肉體也是一樣,這風支持我們地大、火大、水大,如果一口氣上不來的話,我們肉體也完了,散掉。我們了解諸法不生的道理,就是我們自性圓成實性,本覺的心,它透過因緣,會產生始覺,產生依它起性,它會應緣,在應緣起法之間,如來觀它無生滅,凡夫才執著它有生滅。法緣起、緣滅,對如來來講如來講,除了要度化這個或者透過菩薩度化一切眾生,衪都不會在意。如果度化之中要用法,使用法之間都不會在意,衪說諸法本不生的道理要去了解。
「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稱金剛三昧、般若波羅蜜。」能夠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只要有心,衪都有佛性,所謂佛性,具足兩個即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空是本體,有容納一切相,然後,應緣,因緣法,沒有因緣不會起法,應緣起法,起一切法就是不空,讓他依他起性,這是依他起性的功用,這是圓成實性,如來衪的空如來藏,依他起性應緣時,產生一切法,一切法是不空的如來藏,這因緣法,因緣滅了,法也滅了,這一生一滅之間,對佛來講衪沒有生滅的感覺這種知見,不會在意。我們凡夫才感覺它有起有滅,有起有滅之外,還加一個遍計所執,來執取它為真,凡夫都是以這個來執著;天界眾生,也是執著天界的真如性,所以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無想定,小乘的行者聲聞、緣覺,他們還是偏執於空、空理,只有佛具足圓滿的佛性,有空的如來藏跟不空的如來藏性,這如來藏是擴展到一切十方佛剎土,包括世界跟眾生。
清淨覺都不夠的話,其實不能講如來藏,只能講阿賴耶識,我們還有業障,不清淨叫阿賴耶識,聲聞、緣覺小乘行者,他們是好一點,不叫阿賴耶識,祂們不再輪迴,祂們的心叫阿陀那識,阿陀那識還是有執著,阿陀那識ādāna的梵文意思就是執取,他們不執取你的遍計所執的法,但是,他們執取偏空理,無住的法,祂還是有所執取。到如來境界得最清淨覺以後,才具足空有不二的如來藏性,衪的知見就遍及十方佛剎土跟一切眾生,此等法都在佛衪心中,這是不空的如來藏所涵蓋的,而這個現象,也是因緣法才起的一種現象。
人跟人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是因緣法,這有兩個層次,一個是世間相,地球也好、人類也好、畜牲也好,所產生的因緣果報的現象,一個是眾生之間的恩恩怨怨的牽扯,也是一種法裡面,這些都包括在如來心中,因為衪法身清淨遍虛空,衪可以含容一切這些相。所以如來藏不是一般人可以講的,如來藏只有如來的境界,才能顯現出來的一種境界。你不要現在喜歡講如來藏,講了半天也搞不懂它是什麼現象。我們只是知道它的現象,如其來、如其去,它所含容十方一切世界、十方一切佛剎土、一切眾生都在它的心中,所以如來藏的中其實是遍十方一切虛空的。
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09ra3gama-sam2dhi,這佛性空有不二能夠證得的話,就是得到首楞嚴大定;首是最清淨,楞嚴是最安定,是堅固攝持諸法之三昧,如《楞嚴經》中楞嚴咒可使人得大定、最安定的定。這就是以空的體,面對一切因緣所起的法,能夠自在無礙,這種定才叫首楞嚴大定。顯然不是聲聞、阿羅漢們所證得的偏空無我的道理,那種是有一點遠離一切相,然後才得定的,那種不能說是圓滿。要能夠面對一切相、面對一切人事物,而心能不亂,隨因緣而轉,轉時還能夠不亂,這才是佛所證得的首楞嚴大定。
這種定也叫做金剛三昧,金剛是無所不摧的,如金剛智就能擺平一切法,就是你一定有面對一切因緣都有不被破壞的定力。不是我眼不見為淨那種定,是我可以看著你,但,我也不會生氣或者產生什麼餘習跟你相應,這是金剛三昧。三是正,昧是定,金剛是無所不摧的,所謂無所不摧,就是你不在意,不是把它摧毀,就是你對著它這個境,好壞、順逆,都如如接受,不必用一法,這是金剛三昧。
首楞嚴定有稱金剛三昧,也稱為般若波羅蜜,用你的無所有、不可得的心,對一切法有能解脫觀照的能力,因而度到彼岸。佛性,依你般若波羅蜜智慧到底多高來決定,你有幾分佛性?如果你證得一分法身清淨,你只有在戒上面得定,戒律守得好,沒有煩惱,得一分法身清淨。如果你斷掉一切的習氣、慾望、瞋心等等的,那戒律守得好就有這種定力,先用戒律來離開你內心的習氣毛病,慢慢學習這個般若智、慧解脫。這個慧還是屬於世間的慧,還不屬於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般若波羅蜜要到練習成為菩薩、佛時才真正用得到。
小乘的修行人,戒律嚴格,他不跟人群在一起,他自己管這個心很嚴格,我常常說守戒律在幹什麼?就是讓你碰到障礙或魔考時,你心不會慌亂,因為你從來都沒有犯過一絲一毫的小毛病、罪過,你可以很自在的面對它,他怎麼考都考不倒。如果你有拿人家一張紙、一支筆,人家說魔考時,說你犯了貪、犯了偷盜,因你拿了人家的紙、人家筆,你馬上就心虛,是已犯了戒,他心就亂了。
菩薩不是這樣修,菩薩是我拿了你的紙、你的筆,我拿了又怎麼樣,你就看著它,我怎麼樣?心要能無罪惡感,這種定是不一樣的,是用智慧轉,他心不虛,用他的智慧來轉,什麼戒、不戒?你要真的說你守菩薩戒的話,你不要有罪惡感,什麼罪、不罪,什麼叫善、什麼叫惡?對菩薩來講沒有這些觀念,只是隨緣去造作,要度這個眾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做完了,他也沒有什麼好、不好,罪惡、不罪惡,這是大菩薩的境界。當然大菩薩不會去犯很重的業,當然他常常在講謊話也有,因為對眾生要善導善誘、連哄帶騙,不然眾生他不上路,你說他犯戒了,怎麼可以這樣講、那樣講謊言。
菩薩是超越了這種善惡感覺,因為他要得到般若智慧,所以這麼去學無住相布施、無住相做好事、無住相去做什麼利眾事,做很多但不執著它,就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般若波羅蜜有幾分清淨,般若波羅蜜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裡面講的圓滿,就是空有不二的做一切善事,才是圓滿的,如果你光做了善事,然後,不去放開這些善事福德的話,你會受到天報,感召天界的果報,這樣不能叫做波羅蜜,也不能叫做般若。不管名詞怎麼樣,首楞嚴大定、金剛三昧、般若波羅蜜多也好,都在講同一個事情,你觀一個法,到底能夠容納多少,可以自在無礙,這種能力就是首楞嚴大定、金剛三昧,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若行人初發心時,能如是正觀心性」,真心應緣所現的自性,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著它的話,就是進入了如來定,如來定就是大空三昧定,如果,你不觀真心所現的自性,而去觀你妄想習氣毛病那一部份意念,那怎麼會有定力?沒有,都是依你的習氣毛病在發作。一個見性的人,他一定可以了解自己自性應緣,是怎麼去應緣,而且以它來當火車頭,不要你自己想念,透過腦筋想的都是凡夫的境界,你要由它的自性應緣,它要這麼做、這麼做,都好,不要說這樣做不合理、這樣做怎麼樣,佛性是超時空去感召一切因緣,佛性知道該怎麼做最好、最完美,到最後問題解決了。你能夠這麼去觀它的話,不是只有如來定,還有如來智慧。定,只是對法的不相應,起了法爾你不相應,如來的智慧,是要度化眾生,用一切智慧去度化眾生,度化中衪也能夠定得住。
善觀、正觀我們的自己的心性,有覺觀能力者此悟此句。我們有八個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六、七識心清淨的話,其他識就可以把它轉成清淨,你就可以善用它。在修行時,前五識不會造業,第六識分別心很強,所以前五識合流六識就會造業。第七識妄想執著很重,在修到菩薩境界時慢慢去除以後,你可以利用第七意識來思維,來幻化一切相,可以善用這些前五識或六七識。第六、七意識在剛開始修行的話,是被大家罵的半死,一無是處,因為不清淨故,大家都要把它鏟除。鏟除到最後清淨了,它還是有思維,這思維是透過你佛性誘導的,你就很容易為眾生來化導,哪個時間對盤,時間點拿捏得好,最後結果都是圓滿了,這種佛性具足的功用,你要進入修菩薩時,慢慢體會諸佛衪具足種種能力。
「如來得法界自在大三昧,是謂法定」,如來在十法界之中、或一切佛剎土之間,都具足衪的法身,而且在有相之間各安其位,法性、法相、法住各安其位,佛都能夠自在無礙的,這就是法定。能於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識),演化成世間一切法,十八界中自在出入。既然佛已證得如來定的話,可以在人世間裡面進出無礙。不是像阿羅漢、辟支佛他都是居住在聖地,不與人間往來。佛、菩薩衪們都是示現在人世間,才能夠利益眾生。如來有自在大三昧,才能夠在十八界之間,自在出入無礙。
「又知事法界邊際與理法界,無礙自在故」,如來所得的法定,衪有一種智慧可以知道種種因緣所現的事相,跟空本身真如所現的境界,這兩邊的互動關係,佛都能很自在無礙的去轉換,因為得到理法界、空無礙時,佛在事法界之間,不它邊際多大,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或者空有兩邊都可以,佛衪都能夠自在無礙的變化,進進出出、自在無礙的接受。不是只有理法界處得,理法界只有聲聞、阿羅漢祂們偏向理法界的證得,祂守住涅槃入寂靜。如來不能這樣子,理事法界衪都可以進出如礙、轉換無礙、示現無礙、度眾無礙。
「如來又有無礙輪大三昧」,什麼叫無礙輪大三昧,大三昧是大定、大正定,從大定中佛能出無礙變,經云毘盧遮那佛身具如下十無礙:用時周無礙、相現遍無礙、寂時用無礙、依緣起無礙、真如應無礙、分身圓無礙、因果得無礙、依正法無礙、潛入境無礙、圓通化無礙。在用另一角度來說,有情事無礙、理事無礙、相入無礙,相即無礙、重現無礙、主伴無礙、體用無礙、隱顯無礙、時處無礙、成壞無礙等等無礙事。《華嚴法界玄鏡》有四法界之說,詳述佛之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謂無礙有圓融無礙(萬法圓融,互不障礙)與自在無礙(對一切障礙能自在衝破)二義。
「如來身口意三業勝用,三輪攝化皆自在故」,身口意三業為了利益眾生,而且有殊勝的產生它的功用,勝用是指作用、功用或目的、理由等,佛以三業清淨,用此來化導一切眾生無礙。三輪攝化皆自在故,身口意三業運用,如來身口意三業之勝用,以輪喻來攝化眾生,三輪者:(1)神變輪、(2)教誡論、 (3)記心輪,又作憶念輪、意輪。佛說法時,先以意輪鑑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以上三輪,意義等同三示現、三種示導,以身語意三化來化導眾生。若以如來與眾生間來說/那三輪是什麼?能用的我,這裡指如來,所用的東西身口意三到底用什麼?用在嘴巴就是講經說法,用在心就是心念攝受,用在身就是示現應化身,另外一輪,就是衪所要化的對象,自己如來本身具足三輪,用這三輪法用,佛衪以化身、應化身或者身化、語化、意化給祂要化的眾生。
這三輪衪都能夠攝受自在無礙,自己做了不在意有沒有做,無住相,所做的這些法,完了就完了,所度的對象,度完了就完了,也就完了,不要再掛意他,不要再太在意他,到底他真的有得度了嗎?我們這個人為什麼度不盡,現在覺醒了,下一世又迷糊了,永遠沒完沒了的有這麼多無量無邊的眾生,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說沒有一個眾生可度想,你就會很懊惱去想他們,過去度了多少,現在又淪墜了。眾生要到三不退轉位,心不退轉最高時,才能不退轉。為什麼諸佛、菩薩那麼忙碌,度了那麼多眾生,永遠度不盡?進進退退、退退進進,要到八地菩薩才心不退轉。
到開悟的菩薩,只是菩薩行不退轉,在地前菩薩十住位裡面的第七住,才是位不退轉;大乘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位階,四加行,加上如來十地,總共六十四位階修行階梯。在十信位時,華嚴宗或天台宗不承認這十信位是菩薩,不列入菩薩位。他也是不能當菩薩,因為第九是阿羅漢,第十是辟支佛,這兩個都是屬於小乘的聖人。十住位這邊開始才是菩薩,十地菩薩這邊開始是登地菩薩,登地菩薩前有個四加行位,有可能進入菩薩地,之前有可能是地前菩薩。地前菩薩行者今生果報完了到哪裡?都是在欲界天比較高的天,如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天神有很多也是菩薩,是地前菩薩。
修行到十住第七位才是位不退轉,要到登地菩薩,是初地菩薩,能得行不退轉,就是菩薩行不退轉,永遠行菩薩道,不會退。在地前菩薩這邊會退,碰到困難,度眾生那麼困難,馬上會嚇到,不要不要度眾生,還是自修比較好一點,因力量不夠,能力不夠,影響到他心不夠堅定,所以會退轉。到登地菩薩以後,累劫修,一到八地不動地時,才得菩薩心不退轉,菩薩心不會退轉,也就是菩提心不會退。你把這六十四位聖人了解一下,你看修行多難,就是進進退退,度眾生難,也是這麼進進退退的,今生好一點,下一生又迷糊掉了。
如來的無礙輪有三,另一種說法是在講神變輪、教誡輪、記心輪。我們用在布施的話,三輪體空,不管用身口意三殊勝業去布施,這裡是講如來的無礙輪。
(1)神變輪,又作神通輪、身輪,乃顯現神通,變化勝異之境,就是以應化生化一切境,如果要去度眾生的話,需要示現化身就示現應化身,這就是身。而今眾生發心入信之神通輪。讓眾生發起道信,看到諸佛如來的應化身就有信心,神變輪是身業。
(2)教誡輪,又作說法輪、口輪。即演說教法,令眾生反邪入正而發心入信。這是口業,如來口業勝用。
(3)意業,記心輪,又作憶念輪,也就是心念憶想眾生,意輪。佛說法時,先以意輪鑑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要說法以前,你要先用心來觀一切眾生的根基到底在哪裡?依他的程度來說法,不要對一個初基的或者十信位的講菩薩法,按每個根基,經典有很多,你要分辨這部經是對什麼對象講的,不要有優劣分別想,這裡講的怎麼樣、那裡講的怎麼樣,你要對菩薩講的《華嚴經》、《法華經》,我們很多人有看沒有懂,白紙黑字沒有錯,但是,你就不懂它真正意義在講什麼。《法華經》很多人喜歡看、喜歡讀或者拜《法華經》,功德是有,但是,你還不能了解它真正的意義,萬法唯心造,萬法唯心造?你要懂得這個法怎麼去造?七粒米變成須彌山那麼多的米,才可以供應好多眾生來用,你要觀想、幻化,《法華經》菩薩境界都是在講心的用,你只是把它看成讀一讀心裡高興,反正有功德,那還不夠,你還沒有了解它。今天就講到法定。(待續)
(2007.03.28.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