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1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前言:

第一句在講釋迦牟尼佛住處宮殿所具足的各種功德相,衪的受用土「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有十八圓滿功德相來成就,現在在講衪各種如來的功德相,第一個講衪是一個「最清淨覺的」,覺有三不等,正覺更不簡單,修行賢聖眾生都有覺,上次講到聖人那七種真如性要是開發出來,也是有祂的覺,如來是最清淨覺,就只有如來一個。我們講到七種凡聖具足的真如,這裡的聖人就是指聲聞乘、辟支佛,我們講到第三個唯識真如,今天要講安立真如。

 

(4)安立真如(sajniveśa-tathatā),又作依止真如、依止如、安立真實,即苦聖諦,若隨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執處,指器世間、眾生世間。

安立真如(sa3niveśa-tathatā),又作依止真如、依止如、安立真實,什麼叫安立在真實上?sa3niveś是由sa3 + nives組成,意為安致、定居等義。tathatā是一真如相,映現在我們的心地上,我們真如性感應到了,但沒有再起其它凡夫心起來相應的話,這個真如就稱安立,安立在它第一個功用上,如實的反應它的作用,但是,沒有再其它不好的心念出現,這個境界,就是在苦諦、苦聖諦修證中,就能得安立真如,再現起一般真如對著人而生法時,能夠安住在實法上,這就是安立真如;凡夫,他在安立真如之外,再隨緣起自心裡的法,進入自己妄執法上,隨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執處,我,是還有一個我相,我所,當然這裡其它的眾生相、人相,或者壽者相所現的,心再起妄法相應。本來世間一切法是安立在法住法位上,我們凡夫對這個安立在法位上的法,反而會去執著,產生一切我所之法,種種相有所執著,就會產生世間、器世間,這是第四個凡夫的真如。 

 

(5)邪行真如(mithyā-pratipatti-tathatā),又作邪行如、邪行如如、邪行真實,即集聖諦,若隨相而言,為苦因之渴愛。此涉真如薰習真如之法自薰習入眾生之心,是謂真如熏習。真如薰習有自體相薰習、用薰習兩種。真如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淨心,具有不可思議之業用。真如本自具足無漏之法,亦成為智之境界之性;常薰習眾生之心,令眾生漸厭生死、欣求涅槃,而信本具之真如性,發心修行,稱為自體相薰習。若藉諸佛菩薩以外緣之薰力,使眾生善業增長,則稱用薰習。

從這名詞可以看出來,邪行就是一般的凡夫,安立真如還有一點聖位,邪真如可以代表真正一般凡夫的心,只要不清淨法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等根本的法,所洐生出來的二十種隨煩惱,都是邪行真如(mithyā -pratipatti-tathatā)。又作邪行如、邪行如如、邪行真實。mithyā意為反面、錯誤、虛偽之義,pratipatti是採集、獲得之義,tathatā是真如性。邪行真如這裡是集諦,苦諦是果,集諦的因,你過去造了一切因,一切邪行都是熏習而成,自熏習或者他熏習。他熏習是由外緣而來的邪行,然後經過第一次學習以後,自己再無數次的學習自熏,成就了這個邪真如。

譬如以味道的執著來講,你喜歡吃甜的味道,第一次接觸外境就是甜的東西,如果是安立真如,嘗味道就是味道,不要去加以分別。現在你喜歡以後就天天吃甜的東西,就是再自己熏習。唱一首歌也是一樣,接觸到外緣所現的歌,你如果聽了喜歡,天天聽、天天兄熏就變成自熏習。剛開始接觸到的不好緣,那更是邪因緣,接觸以後,你天天自己熏,變成一個邪行真如。

邪行真如本來就不是真正的真如,但是,因為後來自己熏、熏、熏,就變成一個遇緣即發的一個邪真如性。邪真如可以因為修行把它拿掉,有一些真如是它沒有辦法拿掉的,像無為真如,修習到最後最後,不管你修到佛的境界一樣,這個真如性還是存在的。而邪真如是可以在修行過程之間慢慢轉移它,不受它影響,這個要修得觸及到因,集諦裡面都是因、種子。

苦諦是現象,你現在所受的果報現象,人事物接觸的眾生相,跟剛講的器世間,這些都是你果報的現象,現在邪真如應緣的話,都是必有其因,加上因緣,就產生一切邪真如起法相應。此即集聖諦,若隨相而言,為苦因之渴愛。一切法的執著,都是面境產生非常不正常的愛欲,一回熏、二回熏、三回熏,熏成邪行真如,所以說此涉真如薰習真如之法自薰習入眾生之心,第一次是從外緣熏進來,你要接受你就會熏。第二次你自己再回想或者再自己訓練、訓練,變成一個更深、威力更大的邪行真如。

像以不好因緣的練自性心力,然後第一次熏習,第二次又用心的練,練就是熏習。我們打妄想,你喜歡的人,你一想到,就熏一次,想兩次就熏兩次,天天想一百次就熏一百次,這種渴愛憶想他的念頭愈來愈深,這種愛會變成一種不正當的愛欲,你離開他以後就會想想想,變成有時候熏得會煩,沒有看到就煩,想去看,看到他談一談,剛離開又開始想念,這種從熏習進入到阿賴耶識裡面,這樣熏的話,叫做真如熏習。

真如薰習有自體相薰習、用薰習兩種。自體相,就一定有一個種子,拿出來熏習、熏習;用,像剛才講心力,你拿出來試一下,這第一次熏習,試二下就是第二次熏習,三次、…、無數次熏的話,這個心力就愈來愈強。這個心力又是用在不好,是邪、邪因,邪因就愈來愈厚、愈重,這種學習不好的法,你要拿掉是要花很多的時間。

正面講真如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淨心,本來如果沒有其它形容真如名相的話,那真如是真如,是我們本來所具足的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有依他起性的功用,有圓成實性面對一切境的功用,這些都是清淨心,它具有的功能,真如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邪真如,是屬遍計所執性的一種,故稱為邪行真如。

既然,真如是我們自性清淨心,具有不可思議之業用,用在清淨白法,它就是清淨法,用在一切境都能夠無礙,那可能就是無漏法,真如本自具足無漏之法,進一步談到真如,原來它是不會有煩惱的,它是功德莊嚴,沒有什麼毛病,所以具足無漏,無漏法是圓滿的,沒有不好的煩惱法或者是愛人的這種種不正常的心意,所以說是無漏法。亦成為智之境界之性,如果是學習去掉一切的不正常的煩惱法、邪行真如法以後,回到真正真如性以後,這種無漏法,就是你產生無漏智慧的根本自性,根本自性,剛剛我們提到的依他起性,第二個依他起性,第三個圓成實性。

第一個遍計所執性這是會起不好的煩惱法,有漏法。依他起性,我們自性真如,面對一個境時,它只是起作用、起反應;譬如你眼根真如看到一個人,知道這是一個人,沒有這個人是好、是壞、是男、是女,這些念頭都不起、不加以在意,很自然的依他起自性,來認知這個物相。而遍計所執性,這不好的邪真如裡面的一種,第一個反應以後,第二個我們妄習相隨,接著下來就來了無量習,真的就來了,就進入遍計所執性。

聖人再有一個圓成實性,這個是我們常常講的,有靜態神通可以見照一切世界,然後,可以了知眾生一切的因緣果報,這些都是圓成實性的聖人或者佛菩薩他們才有具足的。圓成實性到這個階段,可以講說是如來藏,你要講如來藏,要到這個境界才是有如來藏境現。到依他起性之前的,還是阿賴耶識的功用,每一個真如性,有一遍計所執性,是屬於邪真如。

依他起性是屬於真如,圓成實性屬於如來藏的真如,各個境界的不一樣,我們雖然沒有佛菩薩的真如性,但,我們理論上要懂,他們有什麼,我們沒有什麼,其實我們也要有,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掉流轉真如、唯識真如、邪行真如等等的有漏法,沒有辦法清淨;常薰習眾生之心,令眾生漸厭生死、欣求涅槃。有此真如性的話,你慢慢對遍計所執性產生的煩惱法、邪真如法會厭煩,厭煩你就會想求涅槃,要求涅槃,讓心清淨,對境能夠如如,又沒有煩惱,進入一境性中。在四禪天裡面一境界性一樣,你的真如性,面對因緣產生一切法,但是,你對那個境又沒有煩惱,在一境界性之下,就沒有煩惱。若還有煩惱時,慢慢發現煩惱那麼多,討厭這種生死輪迴的現象,我要求自性真如的涅槃,涅槃就是對一切境能夠自在無礙,進入無漏智,而信本具之真如性。

你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具足諸佛如來的真如性,你有我也有,只是我們前面不清淨,我們發心要熏習真正的真如,你有這個心,你就要討厭這生死輪回,希望涅槃,這樣才能夠去學佛法。如果對世間的一切煩惱、逆境,你不會很厭煩時,你學佛法的心不會很堅強。一個人家境很好,有吃、有穿,生活優渥,要花錢是很簡單,也沒有病痛,這種人會去修行嗎?不可能。他日子過得太好了,普通會修行,一個是再來菩薩,因為他累劫所修的種子或者因果,雖然本身不知道,有時候諸佛菩薩就給你安排讓你走上修行的路。一種是碰到逆境,人生不如意了,要求得心的安寧,你會想要去找一個方法,怎麼找到我們真如的方法,這時候就很厭煩,生活不如意,求一個自在,你就會去學佛法。最不好情況就是病,病得不得了,為了要解決心身的病痛,你也會走上修行的路,這種都有其因果的。既然我知道了,我們本來具足的真如性,發心自己開始修行,稱為自體相薰習,自己修是熏好的,正知正見的,不是熏習一些邪知邪見。若藉諸佛菩薩以外緣之薰力,使眾生善業增長,則稱用薰習,或者是你聽經聞法,聞思修,內修自己的習氣毛病斷盡,這也是用自我熏習。你去讀佛經,自己了解了,用在你的心地清淨上,這也可以說是用熏習來清淨自心。

 

(6)清淨真如,又作清淨如、清淨如如、清淨真實,即滅聖諦,乃煩惱、所知二障永滅之畢竟清淨。所知障 jñeyāvarana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礙,謂眾生由於根本無明惑,遂迷昧於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種智之障礙,故稱智礙。所知障是以執著遍計所執諸法之薩迦耶見為上首,謂所有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諸法,其所發業與所得之果,悉攝於此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為根本,故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凡煩惱障中必含攝此障。《菩薩地持經》卷九謂,染污所知障者有皮、膚、骨等三種,歡喜住能斷皮障,無開發無相住能斷膚障,如來住能斷骨障。若於一切障清淨,則斷此三住之智障。

邪行真如克服,再來清淨真如現起,清淨真如又作清淨如、清淨如如、清淨真實,也就是四聖諦裡面的滅諦,如果一切煩惱法滅了,所現的真如當然就是清淨真如。煩惱、所知二障滅,清淨真如現起。先來認識所知障清淨真如,所知者梵文j#eya意譯為所知、境界、智母、智境,此智能生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等五明之法,皆為能生智慧之境界,此等稱為爾焰。

《勝鬘寶窟》云:「爾炎(同爾燄)謂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為智境;則五明等法能生智解,故智母為智所照,名智境也。」vara5a是防禦物、障礙物我們修行就是要找自性,要明心見性,見性就是找到清淨真如性,那就是見性,清淨真如應一切緣,過程之間你清清楚楚能夠了解,這樣才是真的見性,了解以後又能夠不執著它,證到性空,性空就有阿那含的境界。若一個修行者執取五明不放,此等世間智會障礙涅槃境,執取世間有為相,初步清淨自性不能獲得。清淨真如獲得即是滅聖諦,乃煩惱、所知二障永滅之畢竟清淨。

我們為什麼在前面的邪真如修棄時,要面對煩惱障,煩惱、妄習盡後,修行的人所建立的種種境界與五明之利,會變成一個所知。對一般人不能夠體會的法,你比人家懂得多,就是五明具足,你執著不放,變成一種所知障,障礙你前進。你沒有境界,也就是還有煩惱,執著在煩惱。有境界了,心清淨了,又能容易學得世間五明智,你卻執著那種境界,變成你所知道境界,障礙清淨自性。至此不能捨一切世間法的,就會變成障礙您前進的絆腳石,世間禪者大概就是這樣。所以《金剛經》云:「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能依此而修,一切所知皆能放下,回到清淨真如自性。

像剛剛講的自性真如,他是禪修中能懂得,會有什麼功用、有什麼功用,但是,他懂得又放不下,不甘願放下,可能反而去認真熏習,讓此能力更大,就會變成所知障。一個人若有心通的,他天天用這個心,想多知道一點事,他想多知道一點什麼能力,這樣就會變成一種執著、障礙。在修行過程之間,所有的自性所變的法,不去執取並能放下,或淺嘗即止。這樣回到無為真如性時,你要產生度眾生的能力或者是神通,到最後都要進入如來的咒語跟手印,三密合如來三密就此進入密乘。

佛法真正修到要成佛時,都會說咒語入密乘,從淺略釋密咒到深密、祕密中祕、祕祕中祕等不同境界。而且是有無量無邊的咒語,就好像有無量的諸佛共說那個咒語,你要成佛,你就會講那個咒語,如果一個咒語都不會講,那八地菩薩都還搆不到,還是處於有學位者。我們可以學咒語,但那種所學的咒語還不算入密教。你要自然體會虛空之間諸佛什麼咒語,或者你累劫過去修菩薩道,你熏得什麼咒、學得什麼咒,哪個如來講什麼咒,你都能記起來、而且也會唸。一個能自我回想過去學什麼咒,另一個是虛空間如來衪加持你,讓你學會的咒語,那時你還沒有成佛,這樣你才有無量的神通變能力。

在這個之前,你要斷的是煩惱障,煩惱無量;第二個是境界之間所現的種種真如境界,你要去掉、去掉,不要執著。怎麼去斷?當然用般若智慧去克服,這個在《解深密經》裡面的第七品地波羅蜜品裡面,就是說明修持十一地過程,是十地菩薩再加一個佛地,十一地菩薩所具足的波羅密法,以般若波羅蜜來斷煩惱、所知二障。所知障是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如果你沒有這個如來真如所現功用的話,你不會去執著它,因無所執著。現在你修了打坐、唸佛種種法門,開發出一些真如性出來時,它產生這個能力、那個能力,學諸明一下子就能成就,但不能執著。

像五陰魔相境界裡面的見聞覺知等等的五陰魔相,都是這些真如性所現的,為什麼《楞嚴經》裡面告訴你不要執著它,一執著你就會著魔,就是不著魔,你也會走偏了修行路。我們學佛法,就是要懂得這樣子,體驗什麼,然後就要放下!有什麼境界,還是放下!這樣才不會被所知障所障礙,不能住清淨自性。本來我們要找真如性,又找來一個真如性用來蓋住我們真正的根本智慧,這又會迷失掉。

為什麼很多修行人,修到外道或者甚至於走入邪道,都是因太執著過程之間的種種現象與境界。我們說學佛法就是要能捨,用「捨」字訣。煩惱當然要捨,這個每個人都會,它又不是好東西,當然知道要捨掉。然而所知障,你所體會的真如性的種種功用,執它就會拿它來蓋住我們的根本智,你就不能夠前進,沒有辦法走到最後。像這裡講到的薄伽梵(世尊),衪有最清淨覺。如果,你能夠做到「捨」字訣的話,也許,以後的哪一世,也可以像佛一樣得到最清淨覺。

所知障又作智障、智礙,謂眾生由於根本無明惑而輪回。無明,如果能淡薄一點,還是有微細習氣,那還是一種無明惑,如果微細的習氣除去,再有微微細的習氣,這麼一直微細、極微細除棄下去的話,你就能找到根本無明,把根本無拿掉,你才可以變成有明,而且還是最清淨明,那就成佛如來了。同樣是無明還有等級之分,根本無明我們知道,但是,沒有辦法轉它,那個無明還是很重、很粗重的。我知道是無明惑,但,我不管它,它對我也不造成一種煩惱,那這種就是比較淡薄一點的無明。或者你面對一個事情,當然,是指不好的事情,如逆境來,平時你可以看得開,這種逆境、很不好的現象來時,你的無明又如實現起,那剛講的無明已淡薄一點是假的,沒有逆境來考你們,您們會認知錯誤,認為已無無明了。

為什麼不好的事情都會連續的發生,障礙來時,不會只有一件事情發生,這事情來了,加以處理,這事情還沒有處理完,又來一個事情,連續的發生,看你承受的能力有多大,你真如性開發出到底有多少,這也是真正在修行,真修行就是這個樣子。像在打架一樣,你一個人對付一個人是好對付;若你一個人要對付三個人就會手忙腳亂,你功夫練得好不好,練不好就會手忙腳亂。眼睛有沒有很銳利、手腳快不快?一個人可以擋五個、十個人,那時技術就高了。

修行也是這個樣子,你要得真如清淨時,對一切煩惱境時,當然就能夠自在無礙,不動的、如如的面對它,哪怕是什麼煩惱來,我都無所謂。這種根本無明,迷惑我們的智慧,你要全部拿掉,才是真正像薄伽梵這樣有最清淨覺。根本無明惑,因會迷昧於所知之境界,煩惱是能不去執著,所知智慧你卻會去執著。譬如說你有能力能夠看到光,這個光是哪一天的光,你有能力看到哪個天宮,這樣就想要天天看、好奇的去看,這個樣子就會變成一種所知的障礙。你說能夠看到天宮、地獄,這個能力把它放掉,不是太可惜了嗎?學佛法,就是要什麼都沒有,真如的功用都不用。不用到最後怎麼去用?都是用咒語、手印去做佛事。

像「心中心法」裡面,結了哪一個手印,然後,如果往右邊手印這麼一轉,就可能看到諸佛的世界,往另一邊一擺就可以看到眾生相,手印一放下,什麼都沒有,那不是很好!我要看時,我才來舉手印看。學真正佛法的人,很少會看到怪里怪氣的東西,而且佛也有一種能力,叫「制禁通」,在你修行過程,心還不清淨之間,愈不讓你能看到,看了你會害怕,這是佛才有的能力,制止你諸根發通。你剛開始也許會有感覺,但是,衪讓你體會一下,就把你蓋住了,不讓你去看。我們不會看到什麼斷頭、斷手、滿身血淋淋的恐怖樣子,車禍死掉的或者被謀殺的,這種亡魂很少看到,我從來都沒看過,有看過的是看到眾生的影像或者佛菩薩的影像。

為什麼那些道家或者信鬼神的,他們看的都是這些斷頭、斷手、斷腳、流血的樣子,這是他們的見性真如所該看到的。我們修行,就是要超越這種魔相,種種的真如所現的能力,好壞都要超越。此處的所知障,不要太執著你所擁有的能力,要捨得、要能放得下。到最後,有一天自然能走到最後,你就會進入「陀羅尼門」,學密教裡面的咒語、手印。你還沒有到那個境界,諸佛菩薩不會讓你學,你也學不來。所以《大藏經》經典,很奇怪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看,但你看了就不會用,結了印也許就不對。等到有一天因緣時節到了,你想學了,自然在哪一個時空之間,你就會記住這個咒語、手印,哪個場合你就會用到這個咒語、手印,無形中你就學會這個咒語、手印,這是很微妙的。

問題是你要發菩提心,要有幫助眾生的心,要能行菩薩道,然後,學一切法,是要斷煩惱障、所知障,此時記得要用「捨」字訣,「捨」字訣就是般若智慧,就是實相觀,用般若智慧觀一切相「無所有、不可得」。這樣很簡單地修持,就這麼一直做、一直修,不修而修。

不然所知障會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種智之障礙你迷昧於所知的境界時,這個所知的境界,慢慢就覆蔽你法性,法性本來是隨因緣而現什麼相、什麼相,法性起就產生法相,見、聞、覺、知這四種主要的功用,都是真如性的反應,見是見根、見性,聞是我們耳根聞性,覺是身體感受一切物質形相,知,就包括種種自心、他心的狀態,這見、聞、覺、知這四種法性真如,包括感情作用也在覺裡面,這樣都離不開真如性的反應。反應時,你如果執著它、迷昧它,它就覆蓋我們的法性,沒有辦法成就中道種智。

中道種智,也就是實相觀智,也就是所謂的般若智或者菩提智,名詞雖不一樣,但都在講同一個東西,《般若經》裡面講的般若波羅蜜,以般若智慧度到彼岸,也就是中道種智,中道種智又叫實相觀智,你觀一個事情,知道一個事情,但,不會有執著,煩惱不會起,守住也不會煩,這些都在講同一個事情,你只要迷昧於所知,你就會矇蔽你的法性,沒有辦法它自在無礙的去應緣,去產生一切的功用。

第一部份你內心垃圾要出清,煩惱不要有,不要去執著,第二部份有境界以後,你五陰魔相裡面的種種魔相,都不要去執著,有那個能力,對,但是,不要去執著,這樣你慢慢就可以去熏習中道種性或有實相法印或者有般若智慧。因為它矇蔽法性,而成中道種性的障礙,故稱智礙。所知障是以執著遍計所執諸法之薩迦耶見為上首,薩迦耶邪見就是有身見,執著這個肉體是你,執著不放,有身見,就有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真如功用,超能力等就有六塵現象界的功能,色相界的功能,這些你會執著,這些都跟你身體有關;剛剛講能超見、隔聽、遠聞等等五根真如所現的境界,你捨不得放下的話,就會變成覆敝真智,障礙你的法性,這些都是遍計所執性裡面的法。

凡夫是有遍計煩惱法,執取煩惱法,有一點境界的天道眾生禪定,世間禪的行者,他都執著所知障,執著他所知道的境界,別人不能體會的境界,這些都是歸於薩迦耶邪見裡,以身見為上首。謂所有見、疑、無明、愛、恚(發脾氣、生氣)、慢(我慢、過慢、增上慢、…,等七種慢)這些法都屬於遍計所執性裡面的煩惱法,其所發業與所得之果,悉攝於此中,所發的業緣,有其因就必有其果。既然在有點境界時,你會執著所知障的種種真如功能,你就會感召天界的哪一天神來作為你的伴侶,你就出生哪一天界去。

學佛法要懂得這個概念,如果發心成為菩薩,就是發菩提心,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如果如果做得好一點,今生不迷失掉,每一世都出生做人,修行、行菩薩道,修持後行菩薩道,這麼無量劫來,不可以數的阿僧祇劫來,就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之間就是在培養智慧。如果你執著這些所知境界的話,慧障礙你的智慧,你會感召到天界去,天界一去都是欲界天,最高是九十三億年(人間時間)的天壽,色界更高壽、無色界更高壽。學佛法就是很怕到天界去,你看很多經典,你要念天、念天,天神當然都是菩薩,那是小菩薩、還不究竟的菩薩,如果登地菩薩,他是每一世都會來人間的,他對於佛法也比較能夠把握住,到「行」不退轉。雖然,還沒有到八地菩薩的「心」不退轉,起碼他菩薩行不退轉。若是地前菩薩,有一部經典講到十信位是阿羅漢,是十信位的第九個位,辟支佛是十信最高,滿十信位。

而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位,這是地前菩薩,他們果報都會是在欲界第三天的夜摩天,或第四天的兜率天,不是內院,是外院,內院就是佛教徒,或是第五天的化樂天、最高是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這些都是地前菩薩去的地方。你不要說欲界天好,一去就是好久、好久,好像日子很久遠,怕迷失掉。當然,以因果來講,你有那個種子,地前菩薩所熏的種子,還是有一天會發業,會繼續前程,繼續修菩薩道,除非你修證到菩薩道的初地,我們叫登地菩薩。登地來講,禪宗說這是真開悟的,在這裡開悟自心、開悟自性,這個就有行不退轉得能力。

此菩薩是有行不退得能力,是十住位的第七位,七位住時,是位不退轉位,是要比阿羅漢跟辟支佛境界還高一點(神通力當然不及),當然這兩條路是不一樣的,要修行走到這小乘法的,是可以結束煩惱,但阿羅漢兩萬劫以後再來會發菩提心,還是要修菩薩道,辟支佛一萬劫以後,再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如果一位行者能直接走菩薩道的修持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經過伏心菩提、明心菩提,證到初到菩提。證到初到菩提就跟阿羅漢的心境斷煩惱相當,但是,比聲聞乘行者有智慧,善於演譯佛法了。

菩薩是在累積智慧的,到這邊都有可能到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去。為什麼很多經典講你要去天?在十念中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等十念,其中第六是念天,所以出家眾、居士等隨時都要念天。一個人出家後,只要一天能夠念這十念的話,你就不會迷失掉,永遠都可在天界裡面繞繞繞,最後有一天你就會成就阿羅漢道。十念中念佛、念法、念僧是念三寶,再來以戒為根本,所以要念戒,以念施行布施玻羅蜜,再念天,還要念修行的法門安般,安般會了,念安般,安般數息法,如此可以休習,修止我們的習氣,修得讓念休息。

再念生或念身非常,你為什麼會來受生?思惟十二因緣法,然後念生、老、死、…等等。此十念中要去體會為什麼會來受生?為什麼人會老?最後會死,要去觀想它,想它你就會去用功,要能避免再生,沒有生就不會老,不會老就不會死,不生就不會死。前面要念的是最根本的皈依三寶法,還不究竟以前,你會以戒得升天,這中間你要用方法來修行,來斷我們內心的習氣。我們最根本的報身,要能避免生死,《阿含經》裡面有提到這十念,隨時要念這十念。

有一個很有福報的人,剎帝利種,他享受榮華富貴,錢太多了就天天享受,有過去因緣能享受,世尊說這個人七天內就會死,阿難就問世尊這個人怎麼度他?怎能不墮三途。他就要死了,出家也死,不出家也要死,反正壽命只有七天,阿難就很慈悲,要怎麼讓他在七天以內出家?出家可以修這十念,就可以升天,不會出生下三道。阿難他就去跟此人講,說動他能出家。此人說好,我是要出家。阿難就回去了,過一天沒看到他、第二天也沒有看到他,第三天也沒有看到他,阿難就跑去他家,問他,你說要來出家怎麼沒有來?他想,七天還早嗎,你急什麼。後來說好,我是會去,阿難又回去了。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又沒看到他,阿難就更急了,於是又親自跑到他家去,剩下明天最後一天,你到底要不要去出家?我回去的,明天還沒有到,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阿難就說不行,你要是今天不去,我就在這裡等你,後來在第六天時,此人不得不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落髮出家、皈依三寶。釋迦牟尼佛就教他安般守意法,教他隨時想這十念,也要去做安般守意法,因只有這一天,但這麼一天出家功德真不錯,又跟釋迦牟尼佛一天,學這十念法,真的在第七天死掉。

阿難就問世尊,他死了之後的去哪裡?世尊說去第二天的忉利天。忉利天死了又去哪裡,世尊說去夜摩天,如此此人往後夜摩天死了以後去兜率天,兜率天死了去化樂天,化樂天死了以後去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死了以後又去化樂天,化樂天死了以後去兜率天,兜率天死了又來夜摩天,夜摩天死了去忉利天。忉利天死了後再來人間,來人間後證到阿羅漢果。

有一些因果實在是非常微妙的,你看不到因果,不在於時間的長短,在於你跟對人、跟誰學,釋迦牟尼佛的偉大就在這裡,當然我們看不到釋迦牟尼佛,其實釋迦牟尼佛隨時都在,你看大乘經典,你要相信如來永遠都在你身邊,你不要想二千五百多年佛入滅了,那是衪的肉體的報身滅了,衪的法身清淨都永遠在,而且隨時在放光照大家,你不給衪照沒辦法,《佛地經》裡面這樣講,祂隨時都以佛光在照、普照。為什麼有的人不給衪照?有的人就是做些偷雞摸狗、為非作歹的事,心裡常常在想這些壞事,從來沒有去想接受到佛光,衪隨時都是在照射佛光,你不去接受衪的光,佛光就是有照也沒有什麼用。

其所發業與所得之果,悉攝於此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為根本。所知障,法執無明為根本,故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所知障跟不善業相應,跟無記業相應,無記業本來不計惡、不計善,不善業就是不好,凡煩惱障中必含攝此障。你說煩惱跟所知好像兩個?其實不是,所知障裡面也攝在煩惱障裡面,我們可以在所知障裡面歸入這一項煩惱障,就是所知障或者智礙、智障,這些也是煩惱之一。如果,不煩惱,他不是就解脫了嗎!因為他有所知障的執著,法執跟根本無明,他也是迷失在天道之間。

《菩薩地持經》謂,染污所知障者有三個層次的不同,用皮、膚、骨等三種來表示,這個在《解深密經》裡面常常也是用這個來解釋你的隨眠,隨眠就是煩惱,是在皮、在膚、在骨。皮是外表,膚就是外表跟實際的肉細胞之間的那一層膚,再下去就骨頭了。皮膚再下去是油、再來是肉,再下去是撐著這個肉架子的骨頭。這三個層次可以代表障礙有多少。你可以說皮是很重的,膚是次之,骨就淺薄一點業障,用這三種來譬喻汚染所知障的程度。歡喜住能斷皮障,初地菩薩就是歡喜住,開悟的人是有歡喜地境界,初地歡喜地,如果是向開悟行者,向歡喜地在用功時,會證得歡喜地,一到歡喜地圓滿心地就是住,還沒有證得不是住,只是可說是向,是向歡喜地。你只要證得歡喜地,就是所知障比較淺薄一點,菩薩為什麼所知障比較淺薄?因為他的般若智慧,是有一點相當的功夫,不會執著。

剛開悟的人,他的內心、意念有很多的靈通力,甚至於我們說見性、五根都有它的超能力,但是,他卻可以很自然的不去用它,體會有這個能力,不敢再去用它,這個跟一般的地前菩薩,或者世間禪行者或者所有不同。這些人都是有這個能力再去練此能力,練得能力更厲害,練得能力更強,愈練愈強,變成障礙你的根本智慧。佛法不能這樣去練這個功夫,知道是有這個功能,但不能執著。

我們在電視也有看過,有一些人可以用眼睛看著讓湯匙,讓湯匙能彎、彎、彎,灣曲不成形。這個心力,修外道法的,不知道學佛法的,都會去練這種能力,這種亂去使用真如性用的話,最後反過來,知道有這個能力,反而迷失在這個能力上,障礙到你的根本智慧。一到真開悟的人,這種習氣很淡薄,懂得這個能力有,懂那個能力有,但都要放下、放下。般若智若是具足,這個毛病會比較淺一點。

無開發無相住能斷膚障,如來住能斷骨障。因為無開發、無住相能斷膚障,已經到菩薩再上去的如來住,能夠斷微細、微微細的骨障,不是以它的輕重,以它的微細來講,皮是最表面,膚是中層,骨是最裡面裡面的,最微細又微細的毛病,在如來住時就可以斷掉,這是如來住時,斷掉骨障,最清淨的,清淨真如證得。

 

(7)正行真如(samyak-pratipatti-tathatā),又作正行如、正行如如、正行真實,即道聖諦,謂苦滅之道,如八正道始能住,故名正行。修行不雜也謂正行,不趨向涅槃道,反之行餘佛、餘菩薩行等事,稱為雜行。即:(1)讀誦正雜行,(2)觀察正雜行,(3)禮拜正雜行,(4)稱名正雜行,(5)讚歎供養正雜行。

正行真如(samyak-pratipatti-tathatā),samyak是適當的、完美的,pratipatti是獲得、智慧之義,tathatā是真如,稱正行真如。正行真如又作正行如、正行如如、正行真實,也就是四聖諦裡面的道聖諦。你有正知正見,且走對路了,你要知道佛法是要修什麼?當然有很多路要選擇。在昨天初級班我講過了,如果一個修幫助人家修善行的,是要走到天道去;如果修禪坐,心有點清淨,走到欲界天;去掉薩迦耶邪見,會走到色界天。然後,破掉色身,開悟了,若沒有修佛法,會走到無色界天。如果還有神我身,身體還沒有突破,但是有修佛法,會走到阿羅漢,聲聞乘的自我解脫。你如果懂得佛法,是修實相法印的中道觀,你進入菩薩道,有一天你就會成佛。

這幾條路擺出來,你有正知正見,知道這幾條路的方向,就好修佛法;正見,就是對剛剛經過的這些過程,剛剛講的清淨真如怎麼得到?不要有智礙、不要有智障,不要去執著一切境,能這樣就對了,你所知所見的這些境界都要放下、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就是有正知正見。有正知正見的人,就是所謂的正行真如,他有正行真如,這是有點佛道的味道,是得知「道聖諦」,四聖諦的苦集滅道,已經有點靠近解脫的「道」。是謂苦滅之道,正行都依八正道來修、來安住,在三十七道品裡面有此法,一個是七菩提分,一個是八正道,還有四念處、四神足、四正勤、五根、五力等等。

七菩提分是跨於小乘跟大乘之間的菩提智慧,他也可以捨,善境界所知後也可以捨,但是其力量沒有菩薩道行者那麼大。這卅七道品裡面也有一個八正道,八正道,依這個而成就阿羅漢道,依這個而成就菩薩道的基礎。你不要分別大小乘,雖然修大乘道路,你還是捨不得小乘的法門。而對於八正道法,雖然你做起來比較簡單,但以前(前幾世)你修過了,你要懂它得其意義就好,你行為中規中矩,不會去違反八正道,你不會走偏路,這樣如八正道始能住,故名正行。

修行不雜也謂正行,不趨向涅槃道,反之行餘佛、餘菩薩行等事,這裡的正行,不是只有八正道的理念,要去化小乘的修行為大乘的行足,要進入菩薩道,要發菩提心,去修如來菩提,不趨向涅槃道。如果以三十七道品,這是走入小乘的涅槃,在這個時候,你悟得以後,馬上轉你的心意,去修菩薩道,反過來行餘佛、餘菩薩行等事,稱為雜行。

這裡講正行,就是修小乘的真如,正行真如是聖人證得,阿羅漢們所修習行的;你如果轉過來修佛、菩薩的道行,那可說是雜行,雜行就會有下面的三聖真如,三聖真如裡面最清淨覺,那只有如來證得。雜行,是要修什麼?即:(1)讀誦正雜行,讀誦正行或者雜行所有的一些經論。(2)觀察正雜行,用你的禪定力、心通力來觀照你的心,能夠證入涅槃或者雜入涅槃,雜入涅槃是菩薩修的,修有為、無為之間一起來,不一定要住無為境。(3)禮拜正雜行,拜佛禮佛,拜佛之間不是只有拜佛,也可以摻雜很多的法門。(4)稱名正雜行,(5)讚歎供養正雜行。這個在正行裡面很少被讚嘆,連持咒也沒有,他不修持咒,一持咒就不能解脫,只要是菩薩,你要修菩薩行,什麼法門都要去學,這個雜是很雜的,連外道法、連世間裡面的法都要學。

雖然,釋迦牟尼佛說真正修解脫道的人,不要去算命,不要去學醫,不要去學草藥、針灸什麼的。但是,你要是在行菩薩道,有時候,你還是要去學這些雜行,沒有辦法單一修解脫。心不動,直入解脫,那個是正行,但是因為你學很多,智慧很高,碰到身體的障礙,這個弄一弄,那個理一理,總是會想一個辦法。我最近發現,五個月去爬了三次印度雞足山,七葉窟去兩次,目睷連的涅槃處去一次,這些都是爬山路的,最嚴重傷害是爬雞足山,這個腳膝蓋肌腱,已經有一點酸痛,有時候走走走,突然間酸一下,爬走得壞掉了。因為在下坡時,這個力道多了七倍以上,爬樓梯七倍,下山那個力道更加重,沒有用側面減低它的力量,反正就衝呀衝,衝到有一次腳酸了一下,就知道是有問題了。回來用磁能寶挷著是有點效,但是不究竟,爬樓梯還有點聲音會發出。

後來用南傳的坐姿,也許你潛意識有修過這種南傳的坐法,擺出那個架式後,就覺得是以前坐過,我習慣用左腳坐,右腳就坐不來。後來就每一天側盤一個小時,聽穢跡金剛咒或者心中心咒,一小時到七十分鐘,第二天就好了點。第三天又好一點,一個禮拜好像不覺得它的存在。雖然爬樓梯,還有一點憋忸,已經沒有那種酸痛跟無力的感覺。你沒有這種經驗,這邊試試、那邊試試,你怎麼知道以後可以這樣教人!以後可以這樣教人!

膝蓋要發炎,關節炎要發作,你就去找醫生,找了半天也是不會好的人,你教他用這種方法去打坐、打坐。跟你們講的這些法,不是書本上可以看到的,都是我自己體會的,所有的法,都是身體的體會;心方面是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菩薩就是要雜行,什麼都要學。前幾天,也突然發現,這耳鳴去吃了一種鈣片,幫下就吃好了。因為那一天是齋戒日,我就吃了一片美國買回來的鈣片,像五十元的硬幣大的、可以咬的,我就吃吃看,吃了耳鳴就不見了,所以顯示缺鈣也會造成耳鳴的。你們有幾個有耳鳴的,如果是腎引起的就從腎補起,就吃温腎湯、體質增生丸、更生地黃丸,或者去買中藥來煎。如果是血氣不通,拍拍手讓它通,或用艾草薰耳朵,或用磁能寶貼於耳背後,都可以讓耳鳴降低。但是這些都不究竟,最好是天天不工作,天天運動運動,就不會有耳鳴了。天天要工作,又不能充分休息,這種事情永遠是沒有辦法解決的。耳鳴吃鈣片也有效,如果叫得太大聲了,趕快喝一點甜的糖漿,也可以降低耳鳴程度,甚至於耳鳴也不見了。

這些經驗是可以寫一本書對治耳鳴的法門,菩薩是修雜行,你說打坐很好,這個人腳壞了,你叫他怎麼打坐,不行,就叫他用側坐的,南傳的坐法,也可以修法。南傳都是修四念處入門的,那是四念處的根本,這麼呼吸,腳沒力就用南傳坐法。

正行,是聲聞乘阿羅漢,不旁雜,不去修其它的,去修一門深入到底,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觀、四聖諦,這麼修呀的,他就能夠成就阿羅漢果。菩薩不是這樣子,菩薩不是今生就能夠成就的,是要累劫這麼修、那麼修,累積智慧。

凡聖真如有上不同真如相,故真如實相指一切萬有之真實。真如與實相,同體而異名,就假諦之妙有而言,即稱實相;就空諦之一如而言,則稱為真如。此外,實相亦為空、假、中三諦之總名,故真如實相一詞亦通於空、假、中之三諦。此段下次講,今天就上到這裡。

 (2007.03.07.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