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1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經文:如是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紅蓮華王眾所建立。

下以三義釋大及王。一者謂紅蓮華大寶所成,如是大寶無量功德眾善所起,於眾寶中勝,故名為大。此寶紅蓮於諸華中,最為殊勝,故名華王。二者或此寶華望諸菩薩善根所起,紅蓮華眾勝,故名為大。佛是法王,是佛最勝善根所起,故名為華王。三者又此寶華極難得,故名為大。寶華中最勝,故名華王。

此華非一或華葉多,故名為眾。次句,顯依持圓滿如大地等,依風輪住,此佛淨土何所依持。依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紅蓮華之所建立。此紅蓮華於諸華中最為殊勝,是故說名大寶華王。或即如來說名大王,故此紅蓮華,是佛依處從王為名。所建立者謂佛淨土依此華王長時相續無有間絕,此句顯示依持圓滿。

第十八個功德相是依持圓滿。釋迦牟尼佛的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道場,有如來圓滿功德相來裝飾著。如是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上面所講的這十八個如來累劫所證的功德,來裝飾最勝光曜七寶莊嚴道場,這裡面還有大寶紅蓮華王眾所建立,這第二句在講的大寶華王,在華藏世界所有的世界裡,等於是說一朵蓮花所建立的一個世界,所以重重的世界形成一個華藏世界;如來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衪感召無量的華藏世界,每一個華藏世界等於是一朵蓮花所化成,無數的蓮花就形成三千大千世界;第二部份就在講大寶紅蓮華王,有很多很多,故說眾所建立

下以三義釋大及王。什麼叫做大身王?形容這蓮花的形狀。一者謂紅蓮華大寶所成,看起來是蓮花,但是,都是種種的眾寶來裝飾而成的。如是大寶無量功德眾,種種的善行,善所起於眾寶中勝,種種的善行都起於眾寶中,非常殊勝,所以稱為大。大,是在形容寶的大小,我們常常講無量的大,其實都是無形無相的,在清淨的佛淨土之間,它有無量的功德,種種的功德叫做眾,來形成這個大寶;然後這眾寶之間又非常的殊勝,所以叫做大,大寶華王。

此寶紅蓮於諸華中,最為殊勝故名華王(釋王),這個寶花,在所有的寶蓮花之間,以這個莊嚴場來裝飾的這個花是最大、最殊勝,所以叫做華王,前面是說明大,後面是說明王。另有一說,二者或此寶華望諸菩薩善根所起,都是依眾菩薩功德所生的,當然菩薩是可以莊嚴佛土,菩薩每一個心地清淨的程度、具足善根的程度,來莊嚴這個莊嚴場,所以說寶華望諸菩薩善根所起。紅蓮華眾勝,故名大(釋大),如果很多的修行菩薩,能夠具足比較高層次的善根,也就是更清淨的心地以後,感召的佛淨土就愈大,除了佛本來的清淨以外,還要加上他受用身、他受用土,這些菩薩眾他們的善根,可以來幫助清淨莊嚴場它的殊勝,所以這是大。

第二句在說明這個王,佛是法王,是佛最勝善根所起故,名華王(釋王),每個菩薩他可以感召紅蓮華,當然眾生具足就愈大,但是,佛是所有聖人裡面最殊勝的,衪當然能感召,本身感召的就是華王一樣,衪是最勝善根所起的,叫做華王;也就是只有佛才能感召最大的華,這裡講大華,其實就是講無形相的花是最大、最殊勝的。第三個大,又此寶華極難得故名為大(釋大),非常難得,在所得之間是最大,當然這裡講最大,因為它是最難得的,每個層次之間最難得,當然是最大的,如果有比較的話,菩薩,十地菩薩還是有大小之分,他所感召的寶華,當然就沒有佛清淨法身所得到的這麼大。第三個寶華中最勝,一切的種種莊嚴寶所裝飾而成的寶華是最勝的,所以最大、最勝,當然是以佛的清淨心來講,故名華王(釋王)。這三個狀況在解釋大跟王,來形容寶華的大跟它的殊勝,所以華王稱之。此華非一或華葉多,因為這個華不是只有一個,一朵花裡面也有好多的葉,既然是多數,三個以上我們稱為眾,以個朵花來講是很多,以一朵花裡面來講,除了花以外,還有葉子、花瓣都很多,故名為眾,這是第二句的大寶華王

次句,顯依持圓滿如大地等依風輪住,一切的佛土或者一切的世界,都是依風輪而住,風輪上面有水輪、有金輪,如果沒有到菩薩境界的話,看不到地球是用什麼來支撐的,最底下是風輪。這個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宮殿,也是這個樣子,是依風輪而住,跟一切的國土一樣,但是,它是依持在圓滿如大地的風輪上,我們依風輪,它也是風輪,但是,它依的是圓滿的。

此佛淨土何所依持?風輪大家都是一樣的,娑婆世界是眾生業感召的,所以,顯現眾生道德水準高不高?如果高的話,這個地球的地面就比較平的,如果,末法時期,道德水準愈來愈差,或者壽命減劫時,所有地面都高高、低低,不平,我們的世界都會這麼變化,佛的世界不會這樣,它以佛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紅蓮華之所建立,這個跟我們的業力不一樣,它是功德圓滿相所感召而建成的一個大宮殿寶華場所。雖然同樣是依風輪而住,但是,在因緣上來講是不一樣的,在華藏世界裡面,佛,衪是以無量功德眾所感召的,所以莊嚴大紅蓮華所建立。

此紅蓮華於諸華中最為殊勝,不管是世間花還是菩薩、天界感召的或是菩薩他受用土所感召的紅蓮華,沒有佛衪的無量功德眾所感召的那麼殊勝,它是諸華中最為殊勝,故說名大寶華王。或即如來說名大王,如果是一切功德圓滿、心清淨的佛才能稱為大王,這大王不是我們一般世間的國王,才稱做大王,這裡謂功德圓滿成就所得的才叫大、才叫王。故此紅蓮華是佛依處,依處就是佛所依止的,從王為名。

我們稱獅子王或者什麼王、什麼王,這是最殊勝的,很多佛的名字加一個王,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本來在經典裡面沒有提到加一個王,但稱地藏王菩薩,這是後來人把衪加上成地藏「王」菩薩,這代表在菩薩裡面是最殊勝的菩薩。釋迦牟尼佛也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告訴各菩薩,你們不要輕看地藏菩薩,衪的修行過程是累劫修,時間不比釋迦牟尼佛短,還要更長,衪的法力也不輸給釋迦牟尼佛,只是衪的願力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菩薩裡面,衪是已經接近佛的境界,就跟觀世音菩薩一樣,已經成佛了,但是,衪還是以菩薩身化現在度眾生。

同樣的道理,這紅蓮華是佛所依處,當然佛是最殊勝的,所以安了一個「王」字。這些所建立者謂佛淨土,只有佛的功德圓滿相所感召的這個淨土,有像大寶華王這樣的,才叫佛淨土。依此華王長時相續,不斷的,無有間絕。不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會滅掉,我們這個世界,三千佛出現以後,它會化空掉,當然化掉在其它地方再感召另外出現一個像我們地球一樣的星球,一大堆的世界都是這樣。佛的淨土是永遠不會化掉,這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不會滅掉。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具足功德,所感召的、所化現的;那釋迦牟尼佛報身所居世界,如果你不看經典,如《解深密經》或者《佛地經》,就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到底居住在哪裡。你說佛入滅,佛入滅好像就沒有了,又說衪法身無所不在,遍虛空,衪到底居住在哪裡?衪還是有一個清淨的佛土居住,只要看到最後快成佛境界的這些經典,才會講到這個「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或者殊勝宮殿,這就是佛所依處。

哪一個佛?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清淨的法身佛,那其他世界或者其他的佛,都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衪的報身就是圓滿盧舍那佛,衪居住的地方叫做自受用土,就是我們現在花了好幾個月在講的「最勝光曜七寶莊嚴的宮殿中」,此宮殿由衪十八種功德所感召的佛淨土,它是長時間相續不滅的,時間是有無限期的,這個佛淨土永遠都不會階段性的毀滅,永遠都存在,而且不會有間斷。不會像我們地球所感召的,階段性因緣盡了,就滅了,然後在其它地方再生出一個地球一樣。

了解這句,佛,衪所居住的清淨莊嚴宮殿中,是以無量功德眾來莊嚴它,無量功德眾就是心清淨、善根具足,才能稱為莊嚴,來裝飾這個宮殿,這個宮殿的形相,因為功德莊嚴是無形無相的,總是要有一個表相,所以後面這句在講表相,功德無形無相。如果,功德有自性,那就不是完美的功德,你說福德沒有福德性,這才是真福德,你造了福德,不執執著福德的功德,那功德才是最殊勝。同樣的諸佛或者諸佛所感召的這些菩薩,他們心地清淨多少或者是高層次的這些十地菩薩愈多,他的心地,雖然沒有到佛的境界,但是,他們也可以逹到一定水準的心清淨,這些功德來感召他們的顯示出佛淨土的莊嚴,無形無相的莊嚴。

有形有相的表相莊嚴,後面這句在解釋「大寶紅蓮華王眾所建立」,這就是蓮華,上面所講的什麼叫大、叫王?此句顯示依持圓滿。佛建立的大宮殿,衪是要來居住、要來依止在這裡,在無形無相的功德上來講是「無量功德眾所建」,在有形有相的表相來講它是「大寶華王所建立的這個大宮殿」中。就像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非常殊勝圓滿的。

到這裡我們已經把「最勝光曜七寶莊嚴場」的狀況說明完了,然後,衪成就「七寶莊嚴宮殿的功德」,我們把它解釋了,這是功德總相。再來要講功德的別相,這裡面再繼續講到別相,別相裡面就很多了,都是佛修行的種種境界所產生的功德圓滿,來莊嚴這個佛淨土,來使這個大寶華王等等來產生最殊勝的大跟王的境界。

以上已釋佛住處莊嚴,自下釋總別德,一顯諸佛異餘大師,故說世尊功德殊勝;二為其餘生淨信,故顯示世尊功德圓滿。顯薄伽梵異諸聲聞、獨覺、菩薩,覺最勝故。

以上已釋佛住處莊嚴,自下釋總的莊嚴相跟的莊嚴相,它的來顯示諸佛跟菩薩也好,或者其他的大修行者,因為衪是殊勝、莊嚴,心地最清淨的法身,所以說佛、世尊功德殊勝,下面會說明為什麼跟人家不一樣;第二個可以顯示出其餘眾生所生的淨信,你要懂得佛的境界,你就可以分辨出佛、菩薩、阿羅漢,甚至於天神的不同境界,這樣就對佛的功德,會產生堅定的信心、清淨的信心。

清淨的信心,就是無所求的信心,故顯示世尊功德圓滿。功德圓滿,就有比較,就有一些層次不同,你要到這個境界,你要去分辨佛、菩薩、聲聞、緣覺,祂們的境界到底差別在哪裡?你才會對無上佛的莊嚴,無上大寶華王眾所建立的宮殿,產生真正的淨信。

以上是顯示出薄伽梵(佛、世尊)衪所具足的功德圓滿相,不同於聲聞、獨覺、菩薩他們所覺,當然菩薩等所覺的沒有釋迦牟尼佛那麼圓滿,讓你對佛的境界,產生無量的淨信。前面都一直在講所有的功德相來建立大寶華王的莊嚴宮殿,這裡在講佛跟其他的聖人修行境界不同,所證到的境界不同的地方

經文:是薄伽梵最清淨覺。

薄伽梵世尊是證得最清淨覺者。世尊、佛,衪所得到的清淨覺是最殊勝的,加一個「最」,成「最清淨覺」。阿羅漢、辟支佛祂們也有一個清淨覺,但,不是最殊勝的,菩薩八地以上大菩薩也有一個清淨覺,但不是最清淨的,這就在講到底這四種聖人,修行的境界有什麼不同?從這裡面你可以了解到「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如果你沒有修證到成佛境界的話,就沒有如來那種境界可言。

薄伽梵者顯圓滿德行之人,最清淨覺者正明殊勝無上之德。依《佛地論》釋有三義:(1)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正開覺故;約法數以釋淨覺有為、無為攝法盡故。(2)於一切所應覺境,淨玅圓滿正開覺故;約二慧以釋淨覺淨玅圓滿攝慧盡故。淨玅者緣俗智,圓滿者緣真智。(3)於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正開覺故。就真俗以釋淨覺,以依二諦攝境盡故。清淨覺者能盡所有性,如五數蘊等如所有性七真如等。亦盡所有性如十二真如性。

薄伽梵是顯圓滿德行之人,薄伽梵、世尊,在這裡簡單幾個字,所顯現圓滿德行的人,稱為薄伽梵。薄伽梵衪是最清淨覺者,具有正明殊勝無上之德。最清淨覺者就有正。什麼叫正?我們常講要正知見、正道、正覺,正知正覺,其實要走到正道,正道一定是解脫道。解脫,有偏空解脫,有空有不二的解脫、圓滿解脫或者圓融解脫,同樣是一個解脫,就有不同的境界,能夠直接走到這裡的空有不二的圓融解脫,這才是正道,如果你走到偏空阿羅漢境界,他也是解脫,但是,他只走了一半,正道是對。但是,只走一半,所以,正道很重要。

如果,走到天道,那個不是正道,你走到天道,升天去了當天神;走到小乘的解脫,那也不是正道;走到大乘圓滿的解脫,這個才是佛所要標榜的正道。同樣一句正道的名詞,對某一個人來講是正道,對最清淨覺的佛來講也不是正道,你要修到最清淨覺,如何修?修行不是在修什麼?是要讓心成最清淨。覺悟以後,還要能夠得最清淨,覺悟以後,心還不清淨;感知以後,心還不能定,這個境界就很粗淺;明,當然是心不執著一切,就是明;我們為什麼叫做無始無明?你從開始就有無明心,慢慢去掉種種習氣毛病,就變成有明,「有」不講的話,就是明,就是清淨覺或者是最清淨覺,不同層次的覺,明心也有不同層次。

既然講最清淨覺,衪的明是最殊勝的,衪心地是最清淨,沒有一絲一毫的污垢來矇蔽真心,是正、是明,才能夠叫做殊勝,加一個最殊勝,更能夠解釋佛的境界,用殊勝來形容無上。無上,就是沒有比這個道德水準更高的,這種無上才是佛的德行,才是最清淨覺,這是從字面上來解釋。你不要光想這些,你要光想衪一談到清淨覺,這心地裡面一點污垢都沒有、一點煩惱都沒有,又可以覺一切世間相,包括世界、包括眾生都能夠覺,覺了以後心正又明,也知道要走到哪裡去,又不被黑暗所矇蔽,所以衪是殊勝無上,這些道德圓滿才可以做到的

依《佛地論》來解釋,這最清淨覺有三義:(1)於一切有為法所應覺的境,衪都知道、一切無為法所應覺境,衪也知道,有為、無為境界,到逹最清淨覺的如來境界時,衪都能夠知道、悉了。正開覺故,什麼叫正覺、正知?就走正路,走真正對的道路,達到圓滿解脫,這就是正覺道路;約法數以釋淨覺有為、無為,總攝一切法盡故。如果,以有為法、無為法這種法的類別、種類來講的話,法就是一切法的項目,祂的境界來解釋,對有為、無為,攝受一切法盡。

有為法能夠攝受住,不被有為所左右、迷惑,可以用有為法,但也不會被它污染你的心。或者做了有為法,有一點力不從心,或者做了有為法就有一點執著,這些都不是清淨覺的如來所覺知的境界。攝有為法、無為法或者做了有為盡、無為盡,你都可以攝受這有為法盡;盡,就是住解脫境界;攝無為法盡,就是你不再執著無為,你也可以進入有為境界,有為、無為可以很自在的去運用,可以把這個有為、無為法攝受住;有的人,做了有為法就執著有為法,如果是修無為法,就執著無為法,沒有辦法兩個境界能夠互用自在無礙。如果一個最清淨覺的如來,衪可以從無為法之中,去顯現有為的用,或者從空性之間,去顯現有為的用。有用、無用這些法,對衪來講都可以攝受住,不會造成衪自己的不清淨心。既然是最清淨覺的話,就不黏於有為、不黏於無為,當然是很自在了。

(2)於一切所應覺境,淨玅圓滿正開覺故。什麼叫一切所應覺?佛的能力是無所不覺,但,有一些能夠不去覺,衪就不會去覺,一切應該去覺的,衪就可以去覺,這牽涉到因緣。如果,沒有因緣的,衪就不一定要去覺;譬如哪個人跟衪有緣衪要去度,衪一定要等待因緣去度他,像那個須跋陀羅Subhadra,是釋迦牟尼佛最後度的一位弟子,本是外道一百二十歲,衪為什麼要去拘尸那羅那個地方去入涅槃?有三個原因,裡面有一個原因,就是要去度衪最後這一個弟子。第二個原因是所有的佛,都在那個地方入涅槃。第三個原因就是衪在荼毘以後的舍利子,要分配時會發生問題,衪應該覺,衪也覺,知有一個婆羅門會出來分衪的舍利子給大家,這個婆羅門,是很多國王的國師,雖然是婆羅門,但是,他講的話大家信服,不然要分舍利子大家在那邊吵架、戰爭。這些,每一個細節,該覺的,佛衪就會覺,沒有因緣的、不該覺的,衪可管、可不管,衪可以隨緣度化,但是,有因緣一定要度,如果沒有因緣,是你這個人善根修到這個境界,剛好碰到你,衪就開示度化,讓你成就道業。

一切有為法、一切無為法,該有為、該無為,要覺就要用有為法去做,如果不該覺,就有無為法,去面對所應覺的境,這是所應覺的境。所謂淨玅圓滿,正開覺故,是說沒有一個小細節,也沒有一個因緣法,是衪看不清楚,因為衪是最清淨心來面對,所以所產生殊勝微妙的知覺,來覺一切法,而且覺了以後,要成就一切法(有為、無為),最後的果都很圓滿;衪要度,這個人就一定得度,該要做什麼,最後都以圓滿的來完成,如果有一點瑕疵就不圓滿,就不是一最清淨覺者所應有的現象。

既然是一個最清淨覺的佛,當然,衪要感召什麼事、要完成什麼事,都是能夠完美的做到,這種叫做正開覺故。清淨覺,就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該怎麼就用無為法去面對,不必去罣礙這些,這樣把衪的覺知開顯發露出來,去達到所應覺的境界,都能夠做到最圓滿殊勝,這第二個境界。這一段在講什麼?就在講二慧以釋淨覺、淨玅圓滿。

下面是講攝法圓滿,攝一切有為法、無為法圓滿;有為法,該用有為法就用有為法,用了後心又沒有罣礙,該用無為法,就攝受用無為法住,不用就不用,能在住在智慧,它講攝慧盡故;要應一切覺境,然後要達到淨玅圓滿的正開覺,就用空、有不二的智慧來解釋如來所具足的淨覺或者淨玅圓滿;要怎麼做到?就用空有不二或者用六度、十度波羅蜜,這種智慧來成就、來攝受,祂所應覺的境,達到最圓滿的境界。

這裡加一句說,什麼叫做淨玅?淨玅者緣俗智(世間智)。世間智,一般人在做,但是,常常會執著世間的有相,你要能夠清淨、不黏,才叫做淨;如果你學了有為法、世間法,然後做了以後又放不下,就不叫淨,為什麼開始修行,叫你不要修有為法?因為你修了有為法,就黏在有為法上面,你還沒有到那種無為法的無住,修無為法的人,學習到空、無相時,再回來用心、用作法、什麼來利益眾生時,他卻黏不住,這才是淨;如果,用了一個法,度了一個眾生,被法所黏、被眾生所黏,這不叫淨。所以,緣世間的一切智慧,你能夠清淨去做到,這是淨玅。

淨玅圓滿的圓滿,圓滿者緣真智,就是緣真正的智慧,要在有為、無為之間轉換自在,要觀一切有為境,主動做、被動做或者不做,其實離不開般若智慧,做了也能夠用般若智慧觀,不會被黏上,無為法時面對一切所覺境,也能夠自在無礙,那用無為法化一切境,那也是般若智慧。有為、無為能夠圓滿,就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大般若經》講那麼多,都在講一個觀念,對一切法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種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一用,你在世間事裡面去做,顯現出俗智,但,不會被黏上,才叫清淨微妙,而能夠圓滿的達成一切該做的,大家皆大歡喜,才叫圓滿,是用真正你的智慧,這第二個講的是最清淨覺的內涵

(3)於一切如所有性,一切法都有它的法性,一切法性安住在哪裡,就依它,法界依諸法住。這個,一般人沒有辦法做到這樣,法界依法住。這個法是什麼法,什麼性質,應該住在哪裡,就住在哪裡;譬如有的眾生它的心性,就是天性,適合生天上;有的修到阿羅漢境界,就適合入有餘涅槃;有的證到菩薩高境界,就住無餘依涅槃;而修證到如來的最清淨覺境界,就住在最圓滿的佛淨土,這些一切如其所有而住,這表示是在講法性,諸法依其性而住其法位上。

盡所有性正開覺故,若有無法,就無什麼性,若有法,就有它的種種法性。法性,顯現在法界上,一般就有十法界,這是以界來講,如果顯現在修證境界來講,欲界天神境界、初禪天境界、二禪天境界、三禪天境界、四禪天境界境界、四空處定境界、阿羅漢境界(五淨居天中),或者什麼菩薩的三三昧境界,或者佛如來十二種真如等等,都是顯現出衪的境界。

如果最下層的天界天神,其法只能住天性,你告訴他住初禪境,他搞不懂什麼是初禪境,他沒有初禪的法界裡面的法性,所以你能夠安如其本來自性,顯現那裡之性,你在這裡只能安在這裡,你在那裡就安在那裡。只有如來是從最底下到最高層次的清淨覺性,衪都隨時能夠安在任何某一個境界,衪可以從這最高的境界化到一個天界,來度一個天界的眾生,衪可以從這裡化到一個初禪境界來度一個初禪境界的眾生,甚至於化入下三道眾生中度這些眾生,這樣才能夠依衪自在無礙所修證的功德,而安住各法位上。所以最清淨覺,能夠來做這些事情,盡所有性都是正開覺故,才可以於一切如其有性而住

就真俗二境以解釋淨覺,如果,以真諦就是以空無的心、空無的境、空無的性,等等法性顯示,叫做空性。如果,以有為俗諦,要度眾生的慈悲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要度眾生的心,做了以後又會不被黏住,那叫做淨覺,來用這個真俗諦圓滿功夫,顯現之間又不被黏上、又不會執著,才能夠解釋淨覺,最清淨覺。如來能依此二諦,攝一切法境盡故。真諦、俗諦這二諦,衪都可以攝受,真諦,當然是以空性為依歸。俗諦是入一切有為相,有為相,這個有在用法、做法,做了以後又不會被黏上,還是用空性為依歸;真、俗二諦之間,不管是有用心、無用心、有用法、無用法,衪都可以全部把它攝受、安住回來,才能夠叫做淨覺,你如果還沒有心地完全清淨,你做了做了,就被黏住,黏在心,心就有一點煩躁,黏在身時,身就會感召病痛,菩薩還不淨時都會是這樣。

菩薩為什麼有病行?因為他心還不清淨,他雖然在度眾生,感召眾生病,感召心就心病、感召身就身病;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沒有證到清淨覺,菩薩就有這個毛病。如來也有十地之分,在如來地之二地如來,還是有極微細的心病,三地如來以上就是心清淨,心清淨顯現光明,就不易卡到心身之病。如來到六地,無量神通就自然具足,所以如來還是有層次。十地如來如釋迦牟尼是有最清淨覺,所顯現的神通、智慧,一定是最圓滿的。圓滿顯現在哪裡?都是顯現在有為法、無為法之間,攝盡一切法。第二個,是所應覺的境,種種智慧能夠脫黏,得到淨玅圓覺,以智慧來攝一切法;第三個,你用衪所有的自性來,歸到該哪裡就哪裡,而能夠自在無礙,這是真、俗二諦之間來顯現出衪的清淨覺的程度是怎麼樣

清淨覺者能盡所有性,不是只有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牲、人、阿修羅、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十法界,概括了眾生法界,佛已不包括在內。眾生法界再細分下去,地獄道有多少地獄?有很多。感召不同的地獄道眾生,投入到火熱的地獄,就感召火的熱,這種種的自性都不一樣。佛,因為是最清淨覺,衪可以住一切不同的法性,什麼法性都可以安住,要度一切眾生,這當然都要自在無礙的住在各個層次裡面,才可以去度他們。譬如佛衪可以坐在這裡都不動,用心念能感召地上菩薩的心,然後教化他,用身化、語化,用心就好了,不必去起化身。有的比較低層次的眾生,衪還是要化現一個有形有相的人、物或者什麼來度他,不然,這還「有生」以下這些準聖人、天神、人或者地獄眾生等這些,他們感受不到,就像我們佛光是普照,為什麼有的人被照而不覺?因為他的心很齷齪、很污濁,他沒有感覺到佛光。

《佛地經》常常講佛所發的光,是所有的世界都遍佈,所有的眾生都照到,為什麼有的有照沒有到?他不讓衪照,他的心被他的習氣毛病蓋住,所以不覺,不痛不癢、不覺,有的是覺了,但還有執著,放不開。這裡講的很重要一個概念,就是真諦、俗諦,都以清淨覺來顯現出它,這二諦攝境都能夠歸入它所有的,諸法該有的法性上。清淨覺能盡所有性,不是只有盡佛性,佛性可以遍入一切性,地獄性、畜牲性、鬼神道的餓鬼性、人性、天性,盡入種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種種什麼性衪都可以盡入安住,可以盡住才可以度他們。這個都做不到,怎麼叫做清淨覺!

如五數蘊(五蘊)色、受、想、行、識,衪都可以盡色性、受性、想性、行性、識性,這是言化五蘊都有其性,每一個法,既然是有其法性,有法性就有不同境界的,所以就有一個盡一切的法性。色,它本身的物形自性;受,覺受的自性;想,胡思亂想的有一個想性,我們心裡面微細的種子所現的法塵境,然後薰習而入;行蘊微細現一切行蘊之相;而識性,是具有心識之性。這五蘊、五數蘊每個人翻譯的不一樣,加一個數或者直接用五蘊或者把蘊改成陰,其實都在講這個個體不同的自性;如其有性,以七真如來安住,來得性上住,修到初步的聖人跟凡夫的分別,就在這七真如性上。

如果修到佛的境界,就顯現在佛所具有的十二真如性上。既然,第三個要講最清淨覺的如來,衪一切如所有性,一切所有性正開覺,你要有這個能力才有所有性。是誰來成就所有性?下面就在第三個講引申下來的東西,先不要講如來的境界,先來講阿羅漢、辟支佛以下的境界,對以這七真如、五蘊身所顯現的修行境界,阿羅漢是破色受想行識,這些種種魔相而成就的阿羅漢道,往後才是菩薩或者如來的境界。每一個修行層次是不同,你所悟得的自性,是安住在你修證到的境界,或者比你證道境界還低那個自性時,你是可以去了解,用真實的觀,你可以去觀;譬如阿羅漢祂可以觀到真諦的一部份,不是全部,但是,俗諦祂也是可以做到俗諦,處在清淨之間只有一小部份,也不是全部。如果全部的話,他的法執就不會生起,祂還是對俗諦,就是世間一切相,採取逃避、不去黏的境界,這麼去作到解脫的,這種解脫智慧還是比較淺薄,沒有如來那種最清淨覺,這說明每個自性之不同。

凡聖七真如者sapta vidhāh tathatāh,約能詮而立真如有七種之別,又作七種如如、七如。此七真如顯示世間、出世間一切真如性。七真如者說明如下:

凡聖七真如,一切法的產生,都是依據它本來所具足的自性,去演變它的功用,這個叫做真如。凡夫有凡夫的自性,凡夫的性是什麼?貪、瞋、癡、慢、疑等種種毛病都在,所以有真如性是不好的,也是稱有邪真如性;修得好一點的天界眾生,祂們有天性,有善性,所以成就天界的因果;修得再好一點的,就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境界。甚至於再好一點,就有辟支佛的境界。以上等等都依這個七真如而住、而修,顯現出這個七真如所具足的,如其所有的特性、自性,然後盡所有性正開解。當然,沒有盡,要是能盡,就是如來了,他是部份能盡所悟到的境界,自己悟到辟支佛的境界。但是,祂自己解脫了,還可以了解小祂的阿羅漢境界、阿那含境界、斯陀含、須陀洹或者天神等境界,祂都有他的自性,但是,祂能不被黏住,祂的功夫也僅僅做到盡辟支佛以下的種種自性而已。真如性在這裡講到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境界,也是不錯的,前面這七真如是共有的。

七真如梵文sapta vidhāh tathatāhsapta七,vidhāh真,tatha是如,h是指樣子,此是複數長音,tatha如來的來,h指如其相)。約,就是指這個七真如在講什麼?能詮而立真如有七種之別,就是能銓釋這七個真如,它個別的自性;能立真如,有七種分別的自性。又作七種如如、七如,這是中文翻譯的不一樣名相。如是什麼?如如不動是什麼?如其本來的樣子,把它安置在那裡(哪個法位上),不受它影響,就是所謂的如。現了阿羅漢的真如性,你不被阿羅漢的偏空所迷住,那你就如如於空;你現了天界的善根,做了善行,你又不執著那個善根的果報,你就是如如於善根不住。

誰讓你做到「如」?就是般若智慧。學無量的般若智慧,如其本來的自性,產生它原來種種不同層次的功用以後,你又能夠如如,不被它黏住,這才能解脫,修行的人都在做這個工夫。你見境著境、見光著光、見相著相,你永遠都是在那個境界,不會有所突破。譬如說這是你眼根的見性,見性透過眼根在作用,有的人眼根不用了,眼睛閉起來,他也可以看物件,而且是遠看或者看天上看到哪裡。這還是我們見性,那個根性所引起的見性,如果你不用眼睛看,你閉著眼睛也有見性,這見性依在阿賴耶識的佛性上,它也可以看,見性跟心性兩個應該一樣的功用。反正,每個人修行境界不一樣,所顯現出來的真如性功用都不一樣,你要不執著,才能如如,你就是有真如性產生它特有的功能以後,你又放不下,那就不如如,就沒有做到佛法所要修的如如

下面講七真如者:

(1)流轉真如(pravrtti-tathatā),又作生真如、生如如、輪轉如如、生起真實,若隨相而言,生死流轉非以自在等為因,即由分別、依他之因緣而起,此乃真實不虛。

流轉真如(prav4tti-tathat2),這是凡夫的真如自性。為什麼會流轉?你心不淨,認妄為真,才會去感召業果,才會去流轉。prav4tti是轉成怎麼樣、變成怎麼樣,tathatā是真如相、真如性。又作生真如,怎麼會生?因為,因緣來你法生,法生來,你執著它為實、為有,你當然會去流轉受生;生如如,不去受生就如來,會去受生是生如如。但是,應緣所產生的心法,讓你生,如果沒有辦法解脫也是,此過程這個也叫生如如,以我們如實生的真如性去應一切緣,所產生的相,然後執著它,就是生如如或生真如;輪轉如如,是說既然是生了,你又執著它為真,然後隨業流轉,當然就是輪轉如如;生起真實,所有的一切眾生,有因緣能夠產生心法的,是如實以真實事,產生反應、產生心法,然後執著為真,才又去輪轉,它生起真實不能無住。

不管是生真如、生如如、輪轉如如、生起真實這些名相,都在講都在同一個輪迴的根本真如性,凡夫所具有的、六道眾生所具有的真如。如果,一出生就是卑微的小蟲,有的早上生了,下午就死掉,感召那是很快。你修得境界好一點,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天性,去感召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果報,有五百三十七兆年天壽,最後定力退失,還是要感召因緣,產生輪轉真如,而去受生,還是再輪迴,這是屬於世間凡夫,這包括善業眾生都具有流轉真如。

什麼叫流轉真如?若隨相而言,生死流轉非以自在等為因,你感召的因緣,是有其因,才感召那個因緣,然後感召時,你又沒有能力看破它,執著為真,所以就不能自在,既然,不能自在,就以這個為因,所以去流轉生死。為什麼會有這個因,感召而去流轉生死呢?因為有分別,有依他起性,是因緣而起,如果沒有外在因緣來感召你自性起相應的話,這是無緣的緣,這不能說依他,這是妄想;有的人沒有因緣來,自己在打妄想,那是內心習氣毛病一種種子起現行了,然後自己在打妄想,這個還無所謂,煩惱幾天就沒事。

如果真的有業因來時,就是有一個實際果報體的人或者心念來對你感召時,這才是依他而起的因,你也沒有這種定力,又起分別心去感召,當然會進入流轉生死,當然去的地方,都是你該去的,哪裡就去哪裡。真實不虛者,因為你為你認它為真,它當然真,修行就是在突破這個困難,因為一切法抱得真的,就沒有辦法解脫,風吹草動你就說真的、真的,那你要怎麼解脫!佛法的殊勝,就在叫你要否定一切相,內心的妄想,要否定當然很容易,不要想、不要想,就好了。而有一個業力在牽引的話,叫你不要想,這是真嗎?真的嗎?你就沒有辦法說,不真、不真。你要用般若智慧去慢慢熏習、熏習,到你對這個因緣所起的法,又是實際的因緣,都可以對著它,不被它轉,要到那個能力,才能夠解脫,做不到會認一切法是真實不虛的,當然這都是照輪迴、照輪迴,這是第一個三界眾生所具足的一個流轉真如性,會產生法時他應該受什麼報,他就受什麼報,不管是天上、人間、地獄都隨因緣受報。

(2)實相真如(laksana-tathatā又作相真如、相如如、空相如,指於一切法上之人法二無我所顯之實相。

實相真如laksana實相,tathatā真如)又作相真如,法相真如,你依原來的因緣讓它起一切相。或者是空相如,一切法離不開空真如跟有真如這兩個境界,有為法、無為法兩個同時存在,以真相,空真如來講它是空,或以實相空真如應一切因緣所產生的有相,那是相如如,依因緣所起的相能實相觀之;這是一般人有點境界都可以感召這一個真如,你沒有境界而有的凡夫性,也可以感召這樣,依我們的空真如性感召一切因緣,你會起念,只是這種人會認為我在胡思亂想,感召因緣,他不會認為有外在因緣在讓他起一切法,因為他沒有智慧去分辨這些。

不管相真如或者空相如,是這在講兩個境界,一個是有為、一個空性無為,指於一切法上,所現人法二無我之實相。如果你能夠懂這句,你照著慢慢認識實相者無相也,把它觀成沒有、沒有相,你起碼可以做到遠離第一個流轉真如,流轉這個毛病不會犯,你可以依實相中道觀觀它,或者以般若智慧觀它無所有、不可得」,用如實空的體,面對如實不空的境,你卻可以不應緣。不應緣,就是不在你的妄想習氣裡面,這樣你要輪迴是不容易的;你叫住佛性空真如體裡,不去應一切實際的因緣,若如此不可能做到,應了緣以後,你不去執著它,認為這是不太重要,你不執著它真性上真實不虛,這樣勉強可以安住。

如果這樣認為是真的話,你沒有辦法修解脫道,你感召,然後你說是真的,感召是有,你還沒有定力以前,不管感召什麼都要看成是假的、假的,不能當真,練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講的實相現起時,你要了解空證得了,因緣起一切法,相如如證得了,你卻沒有妄想習氣相應,這實相真如才是真的實相,要不然你所體知的實相真如,馬上變成輪轉真如,因為後面的妄想習氣加進去攪和,你就迷失掉,你沒有客觀的觀一切實相,就是那個有相,不去執著,這是第二個實相真如。

(3)唯識真如(vijñapti-tathatā),又作了別真如、識真如、識如如、唯識如,若隨相而言,指無漏唯識之觀智。

唯識真如(vi唯一或者殊勝的,jña智慧,pti心或者識,tathatā真如性),空真如應緣,如何產生這個心?上面的相如如,只是產生影像,如果不是影像,空真如面對的是心念頭,你會產生什麼?還是以心念為主;像無色界天的天神,祂是用心感召的,心感召還是有空真如性面對心念,祂會產生念頭,祂的反應是念頭,像這種心來反應祂的真如性的,就是唯識真如;識就是你感召的緣,產生了心。

心真如、心如如、唯識如,在唯識來講,識是代表有相,唯是空來遮這個心,以空相如來面對一切因緣法所產生的相真如,這時候你能夠以實相觀觀它,不執著它為有、為真,就去掉我、法二執,人無我、法無我,這樣才能夠做到實相觀;實相觀,再進一步就是《唯識》真如,用「唯」來遮偏有,用「識」來遮偏空,唯是空、識是有,這兩個交互交換。所以識如如是指應境界起心念時,你不去起了別真如,就是做到唯識很好的境界。一般人還會起了別識心,用心去了別,你所起的心、所起的境做了別。

若隨相而言,若隨因緣所起的相而言,你怎麼做到了別?用偏空來遮有相,用無漏智慧觀此法相。無漏智慧就是你內心清淨了,沒有絲毫的習氣毛病來相應,叫無漏智;無漏自性感召心意念時,你用無漏心性,心是起滅起滅,但不會造成自己習氣毛病顯現出來相應,這就是聖人的境界,用這種智慧觀一切法,然後用無漏智來觀它,或者用沒有煩惱習氣毛病的心來觀它的話,就可以做到無漏為觀的這種觀察智。

從第二真如開始就在學習聖人的解脫真如,那你能做到多少?是實相真如,是唯識真如,那是他證得真如境界;實相包括一切法、包括有形相的法;唯識只有心,用「空」跟「有」去面對,用心意念表示它對法執著、不執著的境界,一切的輪迴都以心為主,你要用無漏智來觀一切法沒有、沒有,你就用無漏唯識的法來觀一切心念,這是唯識真如。懂得這幾個真如,起碼就有小乘的聖人境界,怎麼解脫,你解釋這名相,就代表修行的法門怎麼做到

(2007.02.24.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