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1-1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序品()

修行的法門的有行、坐四種不同的道路圓滿,讓身口意三業清淨慧行,有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及非行非坐三昧。上次講到第二,今天講第三個修行道路。 

(3)半行半坐三昧,指依據《大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而修之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後者稱法華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為一期,於道場內,誦持陀羅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適中,旋咒已則卻坐思惟,觀實相之理,觀畢復起旋咒,如此,反覆行之。法華三昧以三七日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請佛、禮佛、六根懺悔、繞旋、誦經、坐禪、證相等次第。

先說「半行半坐三昧」,有時候經行,有時候就禪坐,思惟這種修行入定法門,依據《大方等陀羅尼經》的記載或者依《法華經》這兩部經來修之三昧,有時候要走、有時候要坐,這部經裡面有一個咒,是大家常常在唸的滅罪真言,這就是去業障的咒,叫七佛滅罪真言:

無數的七佛滅罪真言就是從這部經出來的,此外此經還有七咒,總共有八個咒,破戒有破戒的咒,碰到魔障有要去除魔障的咒,還有其它要修行實修方面的都要唸特別的咒,總共八個咒之間,就是一個咒唸一個遍,慢慢走、慢慢唸,然後唸完了,一百二十圈再坐下來,修持法叫做方等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為一期,就是做一次功課要七天,於道場內,誦持經中裡面的八個陀羅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圈,一旋一咒,慢慢走不快不慢,如果旋轉經咒行走完了,就坐下來打坐盤腿思惟,觀實相之理,實相,實相有的觀一切境無相,這麼去觀,不要執著相,你在唸咒、經行之間培養的氣機,也許可以觀到種種的影像,觀影像就是影像,不要執著它真假,這就是實相觀。實相觀,觀一切相非相,你不起心動念以妄想心執取的話,那就是觀一切相非相,也就是不即不離其相。這部經裡面,有時候唸到某一種咒會現種種的菩薩相,譬如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或者什麼菩薩,現時,你不要去講、不用去說,自己知道就好,在七天之間現種種瑞象,不能跟別人講自己知道就好了。這樣觀實相之理,觀完了實相觀以後,再起來走,再邊走邊唸咒,如此,反覆行之,這是修大方等陀羅尼經,這半坐半行法門。

另外一個是法華三昧,法華三昧以三七日為一期,一次要二十一天,修三個七,一七七天、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嚴淨道場(如何把道場清淨)、淨身(身體清淨)、三業供養(身口意三業清淨供養)、請佛、禮佛、六根懺悔,六根執著外境不清淨,你要懺悔,修行第一階段就在斷六根對外境的執著,六根本來不會執著,因為你心裡面有病才會執著,你眼根不淨,所看到的外界的人事物,你心裡的習氣毛病跟它相應,然後種種不清淨心就會起來,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再進一步進入心、意根,妄想執著,內心的妄想起來時,你執著它為真,為怎麼樣,這些都是不清淨,耳朵聽到一句話如意不如意,起了好惡想,或者香臭味或者吃到酸甜苦辣的東西,甚至身體接觸到的冷暖、堅實或者是柔軟等等的感覺,你會產生喜愛、厭惡種種的,都是不清淨,這些都要懺悔。

然後,繞旋,繞著旋轉,你修行的房間或者道場繞著旋轉,誦經,誦《法華經》,誦完了就禪坐,禪坐完了就看禪坐之間有沒有種種的境相會現起,現起你要去證,法華是講有為的變化相,《妙法蓮華經》是講神通變化的,也就是最後的一乘佛法,你心空法了,才會從空中現有,產生一切的實相觀,甚至於產生你心力的變化,這些都是在法華三昧要去證的。

你先前應該是先修《大方等陀羅尼經》,因為裡面有消業障、破戒懺罪等要消破戒的障礙,變成戒體清淨,或者碰到魔障你唸某些咒,可以控制某些魔轉為慈悲心,甚至於有一段讓諸魔產生痛苦,諸魔要解除痛苦,菩薩要教諸魔發菩提心,才能脫離那種咒語的威力,這等於是度這些魔,等等的這些先修好,等於是內心清淨了,再來修法華三昧,修行法門都要有次第的,不要看法華三昧很好,就修了,當然修也是有成就,但是,前面這些你要如法去做,如果先修清淨業障,就比較容易進入後面的坐禪、證相,不然你還是前面這些修修,但是,沒有實際上的證悟,這是半行半坐的三昧修法,通達無上菩提的路很多,這是第三種。

 

(4)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種以外之一切三昧;亦即不侷限於身體行儀上之行、住、坐、臥,而含攝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經稱之為覺意三昧,南嶽慧思則稱之為隨自意三昧。即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此為四種三昧中最重要者。

指上述三種以外之一切三昧,都稱為非行非坐三昧,是為覺意三昧,能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即天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中之非行非坐三昧,於四種三昧中最為重要。大品般若經名覺意三昧,慧思稱為隨自意三昧不必行、也不坐極能修持,這是最重要的修持法─非行非坐三昧,這是日用應緣要修的,每一天對著你接觸的人事物去修,從自己的行為、威儀裡面去修這個非坐非行三昧,這種三昧是上面三種三昧以外的一切三昧,都屬於非坐非行的,亦即不侷限於身體行儀上之行、住、坐、臥,而含攝一切事物,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或者你對這個人、對哪件事,甚至於非人眾生,你都要有《大品般若經》講的覺意三昧,能夠覺自己的心意念起滅,覺你自己的意念,然後能夠得到正定、修正定。如果你起心動念都不知道去規範它,那你不是在修行,很多人行為都是太離譜了,都不知道去觀自己的心,起心動念才會指揮自己的行為。

譬如你來到菩提伽耶大塔道場,應該脫鞋子,那你想說脫鞋子腳踏地板太冷了,就不想脫,不想脫就是你心想我身體會冷了,行為就配合不想脫,在起意時,你不警覺,你起了意念就執著你這個肉體給它舒適,太這樣照顧自身的話,你就沒有辦法修行。修忍辱,就是身體要忍一切外境、冷暖都要忍受,在哪一種時候、哪種環境該做什麼事,你要清清楚楚,不要依你自己的習氣毛病去想,然後就去做,這樣出來行為當然你意念沒有去覺,沒有去覺怎麼入定?如果能止觀、大止,就有妙觀,如果你身體有到初禪境界時,就會產生有覺有觀的真心,這樣你才有辦法來觀你的意,不是只有觀,要入定、入正定,你用心眼觀自己的心意,它如果有一些避重就輕或愛惜身體或者愛惜面子等種種的毛病,你都要把它破解掉,回到清淨無我的自相,這樣才會進步。

如果你覺意做不到,意起隨它流轉,它要這樣你就跟它這樣,它要那樣你就配合它那樣,雖然身體有一點樣子,眼睛可以看到佛、菩薩什麼,心還是不清淨,還是沒有果位,這樣是沒有用的。先覺自己的意,是修行最先的第一階段,如果你連自己的意念都覺不了,那還是一般的凡夫。

意覺了以後,你要轉它,不要跟著它配合去操作,那就會迷糊掉了,覺意三昧才是真正在修行。你修了很多方便法把身體打開了,意念妄想起來了,你就面對著它去修,這個有含攝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經》裡面所講的意隨三昧。

古代的南嶽慧思禪師,則稱為隨自意三昧隨自意,不是你的妄想習氣的自意,隨你那個清淨自性的空無的心,產生種種的意,這就進一步又進入三昧中,祖師大德度化眾生都隨自意而現,而現身口意三業,但是,永遠在三昧中,造了身口意三業,當然不是為自己造,是為了他的弟子、徒弟造,造完了他還是自在,罵完了他很自在,他不會有虧疚感,不會有犯了這種惡口業的感覺,有的禪師跟他的弟子還打架,打架你說很離譜,打架也打了,弟子也跟打,兩個打完了也沒事、說喝茶去,這種隨自性意念之間去發作,不是有預備我要怎麼做,當下隨性而發,那是自在的,空無的心隨緣而作,不是故意要去造業,在隨緣而作之間,還能如如不動,不像一般修行的人,打了架、罵了人趕快回來懺悔,這是心沒有定,不是為自己打架,但是為別人、要度他才會打人、罵人,罵了以後,他還很自在,初學的人,都是做了壞事要去懺悔。這個禪師他沒有善惡的感覺、沒有什麼對,也沒有什麼錯,反正發作了就發作了,隨緣去造作,造作完他也自在無礙,每個禪師度化眾生都是這樣的。

不像釋迦牟尼佛智慧無上、神通無量,衪用講的就可以讓你折服,有一些人,要用某些劇烈的法去度他,尤其是對那些貢高我慢心重的人,衪一定要折服他那種貢高我慢心,跟他講他也不會聽。隨自意三昧,就是你隨自己的意做了以後,但是,還要在三昧中。即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修這個法,反正隨時隨地都觀照你這個心,對事情、對人、對物、對種種的反應,觀,這樣修到底時間要多久?也許要觀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幾年,都不一定,但是,起心動念都要警覺,修行過程你要由一個心變成兩個心,或者是無數個心,總共最多有八個心,慢慢修,最後回到一心,一心就是真心,這個一心,是妄真合一的,一般人真不現,都依妄想習氣當一心,這是未修行的一般人,到最後兩個心分離了以後,要合起來,一心感覺真假,都是真的,一念覺,一真皆真,剛開始那個很多心,都是妄想心,夾雜著真心,好幾個層次心念,這些修行繞一圈以後,回到這一心,剛開始是初覺是真,第二念以上都是妄,再加上你的習氣毛病進去了,所以就真妄合一。

一般人有覺,譬如說用眼睛看到一個人,這每個人被覺是個人,但是,第二念由你心態好惡起念,你內心的心態不一樣,產生種種的對這個人的看法,這就是第二念、第三念、無數念一直出來,這個心念都不真,到這麼繞一圈回來以後,就是妄想。修行只要有覺,不去用妄想習氣來相應,這是真心的覺知,你從真心裡面去了知一切事情的現象,這種是隨時隨地念起即覺,念起即修,沒有念起,你怎麼修?沒辦法修。

譬如你眼睛看到一個人,這個人你喜歡的,你起了喜愛心,你就要修怎麼可以產生這個心?這個人,一看就討厭他,是你心裡面還容納不了眾生種種不好的習氣,你才討厭他,討厭他,這也是你的習氣,你要把它擺平。喜怒哀樂種種順逆境界,你都要讓它平,這才要修。修行是這樣子,在修行階段之間,內心不動,嘴巴都不能講話的。

在度眾就不樣的,度眾就是已經走過這個境界以後,你要去度眾,有的用嘴巴講就可以了,有的要罵他才知道這樣不對,你跟他講他不會聽,有的甚至於要用打,祖師大德有的用打的,他才會記憶這樣不對、那樣不對,種種教化隨緣而變。修行之間都是這樣,念起即覺、意起才能修、念起才能修,如果你聽到一句話,你沒有產生我討厭、我喜歡這種心態,你怎麼修?那表示你已入空性,這句話好壞,你聽了都無所謂。若你聽的了不爽快,瞋心起來,才知道我還有瞋心,我還要好好修,要它擺平、把它壓下去,這種才是真正隨時隨地日用應緣在修了。

此為四種三昧中最重要者,就是非行非坐的三昧,也就是隨時隨地觀照你的起心動念來修的,修行階段之間都不講不說、潛默將養,慢慢讓你的心清淨。

 

日本真宗教行信證中之行卷則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為大行。蓋此名號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是眾生往生之行業,以詮顯眾生之口業,故稱大行。若此稱名屬報恩之行業,則稱報恩大行。

法門八萬四千,種種法門有很多、路有很多,念阿彌陀佛,為什麼阿彌陀佛那麼威靈?你看《佛說阿彌陀經》裡面有說此經有十方如來所護念,你唸這部經,不是一個佛守護你,是十方一切如來會守護你,不是只有阿彌陀佛護念你,還有一切如來都護念你,你不要忽略了唸阿彌陀佛的這種殊勝功德,你修到一個境界時可能不唸,為什麼不唸?要讓心清淨下來,連唸佛號也要放下。那時候民國七十二(1983)年,在中華佛教居士會上課時,有一個男孩子他已經有點消息,進來說,他的心都不想唸佛,以前是唸佛,現在不想唸佛,不想唸佛就是要回到空性,回到空性,怎麼可以唸佛?一念都不起了,怎麼可以執著一個法,唸佛也是一個法,什麼法都要捨掉。

我告訴他,你不想唸就不要唸,讓心清淨,到空性現起時,起心動念都很痛苦,何況要唸一句佛號,也是很痛苦。當然他不想唸,不想唸你就不要唸,讓它淨下來、淨下來,這樣過一段時間,如果過了十年以後,他可以再唸,再唸阿彌陀佛,有時候要擺脫這個阿彌陀佛佛號,因已唸慣了,心裡面它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稱佛號不停。你要把它轉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故意把佛號轉成數字,因為你腦筋唸久了,會執著那個佛號,這也是一種執著,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破解它的執著,不是你破解它以後它就不會再唸,以後你還會再唸佛號,有要緊事時就會再念。

而且以後熏習的很快,一個心眼開的人熏習佛號、咒語很快,有的人要用嘴巴唸了一百萬遍、兩百萬遍咒語,為什麼還不到心唸心聞的境界?沒有辦法記進去,所以要叫你唸一百萬遍。密教的人唸一個咒都要唸一百萬遍,都算百萬遍的,為什麼要唸百萬遍?因為要讓你記憶進去,記,當然記住了,但是,沒有到心田裡面去。如果,你心眼開了,只要熏習一個小時的咒語,你在放下以後,它(心)自己就就會唸了,你把那個窠臼打破了以後,你學什麼東西,熏進去很快。如果,沒有打破,光唸一百萬遍、嘴巴唸,這個氣沒有到腦筋裡面去,熏習的很慢。

很多人用中文唸「法身緣起偈」,是用唱的,唱幾次以後,它腦筋裡面會自己唱,這表示心眼有微開,如果你唸了幾次、唸了幾天了,它還不會唱,所謂唱,不是你嘴巴唱,也不是你默唸,是它第八意識自己在唸,會唸,你反過來看它在唸,這是熏習進去了,這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熏習法門。如果你心眼不開,唸起來當然很慢,不然熏一個咒語很快,你要新的咒語或者舊的咒語都好,心眼開的,熏一熏以後,也許幾天以後,它自己就會唱。在睡覺時,它可能就會唱或者唸,唸也好、唱也好,都是熏。上一次去朝聖所得到「法身緣偈」的梵文,在這一次朝聖時,我們每到一個聖地都唸,唸三遍、唱四遍,你這樣熏久了,有時候睡覺或者比較清醒時,它就會自己唱那個調。這些每種法學得快、熏得住,都是心眼開比較好熏,當然你過一陣子不唸它又忘記了,它又不唸了,要隨時熏、隨時熏的話,這個力量隨時在

此佛號攝諸善法,一句阿彌陀佛號攝一切善法,你要往生可以唸阿彌陀佛,你心平氣和也可以唸阿彌陀佛,你唸了,自己清淨、周圍也清淨,因為衪具諸功德本,是眾生往生之行業。修行此唸佛法門,以詮顯眾生之口業,用唸阿彌陀佛來說明、顯示我們眾生的口業清淨,這是最好的。我們最難修的是口業,口業清淨了這是大行,故此處稱唸佛為大行。若此稱名屬報恩之行業,如果,稱呼阿彌陀佛是報佛恩的話,則稱報恩大行。每屆法會比以持此名號來報佛恩,這種修行稱為大行。如果,是斷我們的口業,那是修行方面的大行,講路圓滿功德相。

「大止玅觀以為所乘。」
  是第十六乘圓滿也。止謂三摩地,觀謂般羅若。此二等任運故名所乘。如來以大止妙觀為其所乘,菩薩止觀凡具三種,(1
)略稱圓頓主觀、(2)漸次止觀、(3)不定止觀,並稱三種止觀。靜止妄念稱「止」,真智通達稱「觀」;由止成觀,由觀資止,兩者互成互輔,故稱止觀。止觀之法凡三種,圓頓止觀即其一。修圓頓止觀法時,不漸次經歷從淺至深之階段,而由初時即直緣純一之實相;實相之外,更無別法可資體達,稱為圓頓止觀。乘此圓頓止觀,隨其所應行前道路謂之乘。乘止及觀而遊趣,有大小之分。諸聲聞、獨覺、菩薩以乘止觀遊三慧路往所趣國,是謂小,如來以大止玅觀,是謂大。

第十六個是指乘圓滿功德,乘的圓滿功德相在這裡面,依佛陀的加持力,可以讓我們得到止觀法門,「大止玅觀以為所乘。你要坐,坐什麼船?「大止玅觀以為所乘」,這是我們要用的法門。當然在用止觀之間,離不開諸佛菩薩的加持,有時候,我們剛開始做止觀時,一般的止觀比較好修,你念覺、它就止;譬如你進入迷糊境,看到一件事,進入思想時,馬上警覺不要再想,如果把心眼打開的話,第八意識起,無限的妄念、法塵種子起時,你要止止不了,因為那個不是你能控制的,是第八意識的種子、法塵,你只有觀它,觀時,你剛開始會起著意、起念相應,如果煩惱了,你可能起煩惱法、害怕你可能起害怕心,如果未來覺知好像有什麼不利的,你可能會煩惱等等的。佛、菩薩馬上一個念頭過來:「放下!」幫助你止觀,要你放下,第一個你聽到,放下!心感知放下,當然就不能再想,一放下,什麼法也沒有。你一執著,那個念就沒完沒了一直現,這種止觀,在《解深密經》裡面有一個專章,專門在講這個《唯識》裡面的止觀。

你要是路選對了,不管用什麼法,用又坐又行或者不坐而行或者光坐不行或者非坐非行等等的法門,回到心地以後,上面講的都是方法,身體的行坐,現在講的是進入心的境界,身體沒有一個決定性的成就,你就進不到修心,修心時,就要談這個止跟觀,修這個念,開悟的人用的止跟觀,跟未開悟的人用止跟觀,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兩個境界是不同,因為情況不一樣,所以雖言止觀,但方法是不同的。

初學的人用小止觀,看到這個人,不要起善惡、好壞想,當你看到了,要想時叫你不要想,把它止掉。耳朵聽一句話,好的就要高興,不好的就要生氣,聽了以後,不能去想它好壞,要能用止觀,這是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照單全收,這種止觀,是屬於初學的;半開悟的人,第八意識現起來時,第七意識會去執取那種法塵境,然後現在自己心湖中,自己覺得我沒有動念頭,但就是有念頭,我稱此為妄念,這種妄念你沒有辦法叫它止住,因為止不了,會一直飄出來,你只能觀。還有真正開悟者,打破黑漆桶,當下能觀心念時,所觀照到的不是完全的句子,現了二、三字,又跳到另外一個念頭,然後又跳掉另一個念頭,跳來跳去,沒有一個完整的念頭給你觀照。因為這是一個法塵,像灰塵一樣飛來飛去、飄來飄去,這是開悟的人修止觀。

心眼半開修第七意識的妄執,真開悟者修第八意識的法塵無執,這個時候所修的止觀,才有大利,也才是根本的。初學者那種對境去修止觀,或者像密教去觀一個月輪、日輪,好不容易觀起來再把它化空掉,這樣可以訓練你自性之用,那種人如果能夠修到解脫,也是得有餘涅槃,因為他還有一個身、一個色相,他的見性都還在;如果是修到一個無餘依涅槃者,就是一個心識,就可以感一切境,不是用眼根看,你能看境界、看佛像、看什麼,你卻看不到佛的心,佛起心動念,你不能接收到。

每個人修行的程度不一樣,一個真正的圓滿,衪是心感以後,又幻化一切化身、應化身,是隨意而化,那是菩薩、大菩薩的境界。此處「大止玅觀以為所乘」是指第八識心來修止、修觀,這是第十六種如來的圓滿乘功德相。

止謂三摩地,就是正定,觀謂般若。念起要止、境起或者念起不能止時,就觀;境起只觀,觀境用般若智觀它,般若智是什麼智?觀一切相,無所有不可得,如果一個境相起,你執著它好像有那回事情,就是沒有般若智;般若智就是一切相、一切念都能不即、不離。如果即就是執、執取,離是逃避,起了一個要離的心意念,就是逃避;譬如你看一個境,你心裡頭說不要執著這個境,你一起念不要執著這個境,就是要逃避,這就沒有做到不離的境界。

一個境界,不要說好壞,一個境念,它自己起自己滅,我們就坦蕩蕩的、不動心的看著這個境起、境滅,這是有般若智慧;不管念、不管境都一樣,這個念起,你執著它,是真的嗎?我感覺是什麼靈驗了、什麼現象了,那就是執著,執著也不對、逃避也不對,心淨自然讓法起滅,你都沒有抓到什麼,那是最好的境界,這就是般若智慧。

觀,就是用般若智去觀,止就是你有定,阻止你的念頭、阻止你對境界的執著,此二等任運故名所乘。不是每個人天生就能夠用觀,如果人天生能夠觀,達到觀的境界,那一定是再來的菩薩,具足過去修的般若智慧。普通我們養成有點習氣、毛病,習氣就是我們心病,念頭起,好的你就喜歡,念頭起壞的,你就很討厭,真的嗎?是這樣嗎?起了恐佈心、起了擔憂的心、起了要把它確定一下真是這樣的嗎?

這樣的人永遠都沒有辦法修好,修到般若智。有時候佛菩薩或者這些冤親債主或者毘那夜迦要害你的,起了一個念頭要讓你去煩惱,譬如你很罣礙你的女兒、兒子,說你的兒子出車禍了,一個念頭給你,你想兒子出車禍,這還得了,是真的嗎?一個念頭給你,你趕快打電話問一問、趕快回家看一看,這是你的習氣毛病現出來,你太掛礙那個念頭給你的煩惱,你止不了,因為你的習氣還有,還有擔心、害怕的心,那個念頭起,你一下子就被打倒了,修什麼定?一點定也沒有。不管給你什麼惡毒、不利的念頭,你都不要當真,有的人感覺是這樣、感覺是那樣,那是你自己胡思亂想的,卻還當真,那更離譜了。

止觀這兩個交互的任運,讓它能夠回到自性清淨,那是任運之間的過程,真真假假的,能止就止,不能止,就用覺觀來觀照它。一切佛法都乘這兩條船去達到目的、達到對岸去。如來以大止妙觀為其所乘,因為有大止,所以一切法都動不了衪,就是衪要證悟前天魔來干擾,衪也用慈悲心、忍辱心,不動一法來跟他相對,觸地印就是這麼來的,衪左手擺在肚臍上,右手擺在膝蓋上,隨便一放,好,你要怎麼樣隨便你。

忍辱、慈悲面對諸魔跟他的魔軍,甚至他的女兒要來誘惑衪,都沒有辦法動到衪的心,這是大止,能夠觀一切境,當然如來這是玅觀,這裡的玅觀不是我們修行那種止觀,如來的玅觀可以觀虛空一切佛剎土,可以觀一切佛剎土眾生的因緣果報,這是無量的神通、大智慧;我們所謂觀,是用般若智來觀一切境、一切煩惱,能夠做到這樣就不錯了,但是,佛的圓滿功德相,以大止玅觀為其所乘。

菩薩修改止觀凡具三種,修菩薩道的人:(1)略稱圓頓止觀,圓滿而立刻能夠斷掉那個境對你的影響。我剛剛講,一個人有開悟的話,他那個止觀比較容易修,因為他有一個覺知的真性、空性在那裡,可以觀想你的妄想習氣起起滅起滅,這比較好修。一般人沒有開悟自心,這個窠臼蓋住你的腦細胞,它想什麼你就跟著它妄想,習氣跟它相應,這止觀有時候是很微弱。

為什麼要用四念處訓練你這種定力?如果沒有事就觀呼吸起滅起滅,我的肚子吸就漲、呼就凹,一起一滅。身體哪裡痛了,就觀那裡痛,觀痛之間,氣到那裡,慢慢氣到哪裡,該處通後就不痛了。慢慢氣到腦筋會起妄想,起了妄想,你就觀你在想什麼、你在罣礙什麼?這是小乘初步的修行,如果是窠臼打開了,你法塵現起來了,大翻種子時,這是圓頓法門。你有一圓滿自性、空性,此覺知可以觀照你起心動念那種法塵,甚至於你所感召的外境給你的心念,好壞你都虛而受之,好的不必去高興,壞的不必去憂愁,這就是真正的圓頓止觀。經過幾年的訓練,你很容易做到不再去煩惱一切境界,你剛開始內心對外境、對外來心念的執著,也慢慢的可以止、也可以觀,這是圓頓止觀法門。(2)漸次止觀,小乘的修行者是漸次止觀,從剛開始六根對六塵境的看不開,慢慢看得開,這麼用止觀去修,這是小乘修行者或初學的人是這樣,上面已講了。(3)不定止觀,哪一個時候要用止、哪個時候要用觀,要看境界不同的情況,也不是一定漸次或者圓頓,並稱三種止觀。

靜止妄念稱「止」,這不是看外境,是用心眼觀你自心的念起念滅,這樣觀。如果,你心眼開了以後,你不是看外境的人,你是要看自己心念;像這次去大塔,我教你們說如何跟釋迦牟佛溝通、問話,有的人就真的試一下,衪不會現像給你看,衪是現意念給您。有的人比較無經驗、搞不懂,沒有能力去體會外來的念時,衪如果給你一個念,此念還是從你內心起來的,你會以為你自己在起妄想,其實那個念就是佛,或者是那邊聖人給你的念頭,你就會起那個念頭。如果你還分不很清楚的話,會有這種錯覺,自以為是你自己在想,其實衪是影響你在起想,衪給你意念,你感覺了,就照衪的意念在想。如果你練到「不容擬議主賓分」的話,這是臨濟禪師講的,不必通商量、不必去思考,是外來的念還是自己的念,能夠馬上分別清楚,這是心眼有開的人,練到定力有的話,止觀對治心念都很好的話,不會胡思亂想、不去自打妄想,這樣自己的念跟外來的念,這兩個感覺是不一樣的,是很清楚的能自己感覺,是你自己的念頭,還是外來的念。

有的同學說在繞塔、繞塔,突然間一個念頭切進來,你很明顯這是外來的念頭切進來,在心裡面起了一個什麼念,你知道這是外來的念,就一定是在外來的菩薩或是佛在跟你講什麼。有的繞塔得太快了,告訴你不能繞得那麼快,要慢要慢。這個不容擬議,就是不必思考、不必怎麼商議樣,馬上分別內外念頭不一樣,外來的念跟你自己的妄想,這是兩個不一樣的念頭,你立刻能分別,這是真智通達的人,才可以有外來念,觀照馬上知道這是外來的念頭,不是我在觀、不是我在想,真智通達稱「觀」。

「由止成觀」義為如果止中,同時也有觀,止觀這兩個本來很難分的,如果,一個念頭起,我要壓它不要再繼續想,那你這個覺知是不是觀?一定先觀到這個念頭妄想也好,這個念頭是外來的也好,我要阻止它不要再繼續下去,一定有先觀,用覺知觀到這個,才能止住它,所以由止成觀,也是有觀才產生止的功夫。「由觀資止」,由觀來幫助你要壓抑那個心念不要再繼續想、不要繼續發作下去,這樣來幫助它,這兩個法其實是一法,不是兩個法。

止觀止觀,很難分,你要止也要先能觀照到這個念頭不好,不要再繼續想下去,才能止它,沒有說自己止了,然後才觀照到,一定覺知先,然後起意說不要繼續想,這就是煩惱,它才能覺,能夠一覺馬上阻止它,這種都是小毛病。如果,給你一個很罣礙議題的話,你是止不了,因為你習氣很重、很害怕,離不開自己的生死、家人的生死或者什麼大事,這些問題很大、很大,給你一句,你就在哪裡迷迷糊糊、鑽牛角尖,不知道應該怎麼止,觀也觀不起來。如果要修止觀,就是要非常的壑達,不管一切善惡境界或順逆境界都要看開。如果,你還常牽腸掛肚,自己掛不了還要掛你的家人一大堆的事,你永遠修都沒完沒了,不會有究竟的。

止觀兩者是互成互輔,止觀是兩者互成互輔,故稱止觀。觀中有止,止中有觀,是一法而不是二法。如果你般若智比較強的話,那觀中就有止,因為你用般若智慧觀諸法不即不離,無所有不可得,那個相對你就能不止而止。如果你觀照的能力有,但是,不具有般若智慧,覺意起,般若智慧不夠,妄心會去抓那個境,這個時候還是要用上止,去止你那個妄想念不要再繼續下去。

止觀之法凡三種,圓頓止觀即其一,圓頓止觀就是一看馬上能究竟止住,這個開悟的人比較容易用這個法,修行也比較有境界,而且修起來很輕鬆,一回生兩回熟,只要兩三次以後,你就抓到重點,很容易修,這是大智慧的人。大智慧的人才有辦法開悟,開悟以後,他圓頓止觀馬上發揮功夫,剛開始不熟,起了一個念,你還會相應,一些微薄的習氣跟它相應,到第二、第三次、第四次以後,你就不會相應,很快就可以進入真正的止觀不執著一切境。

如果沒有開悟自心的人,用你學來的這種止觀,這比較是微弱的功夫,大部份沒有辦法先斷掉內心習氣毛病的人,都戰不過內心的習氣毛病,叫你不要跟它相應,不要跟它相應這句話,常常在沒事時很清楚,但有事來的話,你不會想到不要跟它相應,你隨時就鑽進去那個牛角尖,跟那個法相應,這就是沒有圓頓的智慧,差一截,當然智慧要累劫修,不是今生哪個就是智慧高,那是累劫修來的智慧。有的修得比較慢,慢慢叫你觀一句話,逆境、順境都能破解、不執著

修圓頓止觀法時,不漸次經歷從淺至深之階段。如果,自性證得的人,他現起的觀照覺知心很強,因他這個覺知很強,妄想習氣就顯得很微弱,這不必用漸修。我剛講的漸修,只是學幾次就會了,如果一個念頭進來,丟一句會讓你煩惱的話題給你,第一次你還會上當,是真的嗎?是這樣嗎?要不要打個電話印證一下。以後,這個念頭再丟進來,連想打電話,印證一下的念頭都沒有,修得很快、悟得很快,圓頓止觀修持就是這樣子。

你沒有打開自性讓第八意識心現起,你就是有點止觀或者有點心眼開,那個智慧還是不銳利,還是要漸修、漸次的去修,圓頓這個法不必漸次去修,不必由從淺至深這樣修。而由初時即直緣純一之實相,他為什麼有能力直接進入實相觀?因為他那個空性現起時,觀照、脫黏能力很強,哪個因緣法或者內心的妄想習氣,那個所現的力量就很微弱,此動不了你自性清淨的體,煩惱不成為煩惱、外來考題不成為一個考題,四兩撥千斤,一下子就化解掉,數十秒後已忘記剛才的念頭了。

你在修到一個境界以後,走在路上,都有些外在的菩薩或者外道、鬼神也好,祂們丟給你一句話,你動不動心?圓頓止觀修過的人,連動都不動,這個念頭起,這個念頭自然滅,不去分辨它的真假、好壞,過三秒鐘沒事,祂們就會知難而退,祂們會知道這不是一般會打妄想的人,動不了他的心,他們會知難而退。如果碰到這個人是很喜歡打妄想的,丟一句話給他,他就想真的嗎?好像不是,等下又想,那如果是真的話不就完了。有第二念、第三念就被他們攪和得心亂,心愈亂愈拿不定主意,這個是真的嗎?

修圓頓止觀的人不修而修,不必練,幾次經驗就知道了,什麼都是妄想、虛妄,不去加以分別;有的人比較沒有這種實修、實戰的經驗,一個境就在那裡執著,很好,看到什麼光、佛像、看到什麼善境,你愈喜歡看這些,這些永遠都一直給你看,不給你看實境,都給你看幻境。以實相觀念言之,有那個境您才會你,沒有那個境,就不必看,初時即能直緣純一的實相。

實相之外,更無別法可資體達,如果你看一個東西,這個境不起心動念,那個境,只是一個境,它動不了你起心妄想來跟它相應。沒有別法可達到我們空體,能夠通達的,只有實相觀,觀這個法就是法,不起心相應,觀它非相,就是實相,把實相看成不是相,即能安心住,這就是我們講的對那境不止而止、不觀而止,這就是稱為圓頓止觀。

乘此圓頓止觀,隨其所應行前道路謂之乘。你要用什麼止觀,度到彼岸?就學佛陀的方法─乘此圓頓止觀,隨其所應行的法、境界、體性,面對種種的對象、對境都能夠度過去,走到前面的道路,走到彼岸那就是乘。或者乘止及觀而遊趣,在你修行境界之間這就有大小之分,偏重於止的就是定力還不夠,所以要止,偏重於觀的就智慧比較大一點,就用觀,也可以止一切內在的妄想或者外在的一切因緣法。

到底止大還是觀大?如果,止大,就是一般見修的人;如果,觀照的大,那就是覺性比較強的人、自性開發出來比較多的人,他用般若智可以破一切境,就進入止的境界。止觀有大小之分,怎麼來分?諸聲聞、獨覺、菩薩以乘止觀遊三慧路往所趣國,往返去到你要去的清淨國土,戒、定、慧是我們修行的根本,沒有定就要先修戒,有戒才有定,有定就產生慧,止可以說是定,觀可以說是慧,你要得止觀的真正能力,你就要從戒開始修。

如果,是乘止觀,遊三慧路往返趣各國土的是小乘的行者,因為他還是從戒律得定,產生觀照的能力,這是漸次修的。大菩薩跟如來以大止玅觀,始是謂大大止都是不止而止,動心在佛心中衪也不會罣礙;玅觀,是比較偏重於動態的觀。靜止的觀,是小乘行者的觀照,譬如他觀照三千大千世界、觀照八萬劫以內眾生因緣,屬於小觀;玅觀要像佛,衪的心觀一切佛剎土,有世界衪就可以觀照,觀一切虛空所有的佛剎土,無量無邊的都可以觀照到,所有這些佛剎土裡的眾生有情、無情的十二類眾生,衪都可以觀照知悉其因果報應,這才叫做大。

我們現在的修止、修觀,只是在觀我們內心的妄想習氣跟真空實體,或者外在因緣所產生的法,你不受它的影響,你有解脫的能力,這種止觀是在修解脫,你要修到空、無相、無願三三昧證得時,再依各種陀羅尼門,產生種種的神通變化,那種境界就是進入大菩薩的境界,甚至進入如來佛的境界,這樣才能夠講說大。所以同樣的止觀,有大有小,《解深密經》告訴你的止觀是大止玅觀,不是僅只於小乘修行的那種止觀,要搞清楚。第十六種佛的圓滿功德相,是要教你如何學大止、學玅觀,我們說第八品最重要,讓你產生神通變化,從無中生有,這麼去行利益眾生。

另天台宗以圓教之「圓融三觀」為妙觀,是相對別教「隔歷三觀」而言,即於空、假、中三諦之中,觀空諦即為三諦,則觀假、中二諦亦各皆為三諦,稱為即一而三;反之,觀三諦俱為空諦,則觀三諦亦皆各為假、中二諦,稱為即三而一。如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圓妙融通而一無隔障,是為妙觀。

圓融三觀為妙觀,什麼叫做三觀?是相對別教「隔歷三觀」而言,圓融妙觀,就是先觀空,即於空、假、中三諦之中來學觀。一切法,剛開始,你的業力很重,惡業力很重、障礙很多,魔障多,或過去做了不好的事情,你要觀它空,雖然是真的,真的來,你要把它看空、觀空,不要去執著有相,執著有相就永遠沒有辦法解脫,慢慢的你從空中得定或者空中得止、得觀。

能夠產生定時,你慢慢修假觀,修假觀就是把真正有的事情看成是沒有,或者假合而成的,假合而成的是無常,一切法無常,你就不會慌張,好的過一段時間也沒有、壞的過一段時間也過去,觀它假,到最後能以實相觀照事,實相觀又不必觀它為假、為真,就是它有相,有能力觀其為非相,很自然的非相之中是有空的意境,不必用空來空掉外在的相,你自己可以超然的感覺解脫境界,這就是中道觀。

菩薩就是修這種中道觀,不去否定世間相,修空觀者是絕對的否定,反正你講真的、假的,或者我看到的境是真的假的,我都否定它空,修行如果不修空觀,腳踏不穩,不能得究竟解脫。修行是有次第,為什麼有的人沒有辦法解脫?他一開始就執著我看到的是真,我的念頭是真,什麼都是真,什麼都真就是你知道命運也真,知道命運但還是就隨意流轉,因為你看一切境是真,是真,所以業力該怎麼樣,你就隨它去進展。

所以你第一階段一定要修空、否定一切,《金剛經》的前半部就在否定一切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布施也要觀它空,清淨布施,到最後才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不要有斷滅相,不要有斷滅相,就進入假觀,假觀做得好,才有中道觀現,你才有能力看到這個東西,我看是看了,但我不會害怕、我不會喜歡、不會產生什麼念頭,反正東西就是東西在那裡。

還有你們去印度也一樣,看到這個也喜歡買、看到什麼東西就喜歡買,看得心慌慌的,什麼都想買,買了一大堆,當然親朋好友一大堆是要送他們。但我看了什麼都沒興趣,我買一兩件點綴點綴,就是看它東西是東西。在天台宗裡面空、假、中三觀,是他們止觀修行的一種次第。觀空諦即為三諦,如果要先修空觀,你不是一下子一個人空空空就能做到,他修觀空諦即為三諦,則觀假、中二諦亦各皆為三諦,假中有三諦、中道觀也有三諦,假中也有空、假、中,中道裡面也有空假中,都具足三諦之理,都有具足這三個法門,空、假、中三諦。

我若在修空觀時,假觀也存在、實相觀也存在,只是還沒有做到的人,修假觀的話,空觀原來就存在,假觀是你正在修的,中道觀還沒有證得,也是具足三個相。有的是這個空觀比較重,那個假觀比較輕,這樣慢慢修,修到這個假觀比較重的話,就會變成中道觀;中道觀是看一個東西,是空,即觀假相,不執著就是中道。跟剛剛講的止、觀是一體,空、假觀也是一體,只是裡面你看真有實相,如果完全任為絕對空,絕對空是否定一切,是修空解脫方法沒有錯,但是圓滿解脫是中道才是圓滿解脫,有覺、不執著;修空時,這是有覺,但要否定一切,真假,我都不管你真假,學定的第一關,一定要這麼去修空。

修有為法的人,沒有辦法修空,永遠沒有辦法得解脫,就是這樣子的毛病。像密教的修觀日輪、觀月輪,觀起來還是要化空,才能真找到空。再於空中觀那個假相,假相以後再觀起而不執著,乃是中道,面境不執著。假、中二諦之中各具有三諦,稱為即一而三,或者三即一;反之,觀三諦俱為空諦,則觀三諦亦皆各為假、中二諦,稱為即三而一。這裡面都是一中有三、三中有一,稱為三即一。如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圓妙融通而一無隔障,沒有一個問隔障礙,即是為妙觀。

這裡講的是對心的解脫來講而已,我剛剛講實際神通境界的那種變化止觀,止,當然偏向於心,妙觀不是只有觀心的煩惱,還有觀十方虛空一切境,觀眾生一切因緣,那才是更大的妙觀。現在在講修行路,在講度到彼岸,也可以講斷煩惱的方法,並非佛陀的大止妙觀境。

(2007.01.24.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