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0-1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六、解深密經各品槪論
(
六)、分別瑜伽品概述世尊說法過程都有次第的在講真如性,今天開始講第六品分別瑜伽品。從序品開始講,說法的人、聽法的事跟地點,再來標示一切法的根本勝義諦相、空相,然後一切相的起源,心意識,然後由心意識產生一切法,一切法之間有三性起,要解脫就要觀三性無性,這是修行的過程要這樣修,到這邊就得解脫了。
然後,要怎麼來做到這修行的工作?今天講的第六品,就是講如何來修行,要修到三無自性,觀一切法相空,回到勝義諦相,這樣就可以做到觀三性無性。要練功夫,道理先懂了,然後就要開始去修,不要光聽不練,聽了佛法不去做,是沒有用的。
當然在這裡的菩薩,簡單提出瑜伽行,主要是說止觀的方法,不是從行為上修,菩薩從心地上去修。如果是初基的修行者或者是聲聞乘行者都是從行為上修持,戒律、威儀這樣去修入心中。《解深密經》是菩薩的境界,不能再去講斷三結、淡薄三毒、斷五下分結、斷五上分結,這在聲聞乘或是,早期的地前菩薩要去修的,這裡直接講修行的方法,就從瑜伽法門開始進入。
分別瑜伽品:詳說止觀行,說明識之所緣僅是唯識之所現。佛陀為慈氏菩薩開示瑜伽止觀。主要內容包括修習止觀時,依住止觀所緣四種境事,獲得止觀的方法,隨順止觀的作意,止觀二道一異,止觀的單修與雙修,止觀的種類差別,止觀中的止相、舉相、舍相,修習止觀菩薩如何知法知義,修止觀中遣除法相的方法,止觀所攝諸定,止觀的因果作業,止觀諸障差別,止觀能證菩提的過程,修習止觀菩薩善知六處能引發廣大威德,無餘依滅受等,全面介紹了大乘瑜伽止觀法門。
本來瑜伽從字義上來講,有下列幾種意思:(1)集中專志、虔誠熱情、照顧治療、契合適當、聯合接點(身心)、訓練教育、調理次序、哲學達觀、冷靜沉著,也是傳達思想感情的工具。嚴格講起來,瑜伽就是修行人修苦行,鍛鍊其心志,得身心合一之超人狀態。就是讓身體去遭遇非常不能忍受的種種苦行,然後證到身解脫,進而得到心解脫。
在第六品,釋迦牟尼佛經過彌勒菩薩的發問,開始再重新講止觀禪修法門。止,就是第一個修行的法門,觀法門是修行的第二個法門,從止觀中了知:「識之所緣僅是識之所現」,為什麼心識所緣的不是外境,而是心緣心呢?
我們的空性與自性,待有因緣時,心先緣此因緣境,然後諸心所緣的呢,只是真心所現的法相而已。以前已講過眼識認知的法相不是外塵境,而是真心中所現的法塵境,所以說識之所緣唯識之所現。在空性中有因緣現起見性,有見性起起自性之法性,法性因所緣塵境而起法相。譬如說,眼識的認知過程,眼識所緣的不是直接緣外塵實境,而是緣空性中所現的法相(真心所現境),真心依緣所幻映之法相,是由外塵實境、實相而來,這是真心所現的真實相,此相為他識直接或間接所緣,亦即是說第七識見分所現之相緣生於八識真心所現之相分,真心真識稱是心(八識),七識見分所緣八識相分,所產生的相分緣生於八識之相分,所以七識所顯之相分也是幻化;第六識之見分緣生於第七識見分所產生的相分,第六識亦現其自相分,此相分也是幻化的。
一般人都會執著看到、聽到都認為是真的,心中所現法相就執妄為真,迷惑者就是這樣子。現在有一個人來,你還有可能說我看的可能就是真的人,但是唯識學告訴你,這些顯相都是心跟心之間的變化,你根本都沒有看到實際這個境相,實際這個境是人,是見性看到的,佛性裡面的見性所產生的法相,這是真心、真識之所緣境而現的相分。
唯識上所現,是以幻取幻,聖人觀因緣法都非真實;凡夫就會執取心境而煩惱或者認為這個境相為真,此幻境一認為真,就沒有辦法脫黏。就煩惱來講沒有辦法斷煩惱,就善境界而言沒有辦法斷善境界的感招,修行修到能看到天上的天宮,天界實在太美麗了,不要講高天之天,就是下劣天如忉利天就非常殊勝美麗,我們看到那個顏色、光明,就非常執著跟喜愛,有喜愛就被感招,感招就會出生到那邊去了。
為什麼修行之間所看到的一切相,都不能當真,當真,除了起煩惱外,所以說不能解脫。在這中間,你要了解第一個心,心它所緣的相,都是另一心所現的境。所以契經云:「識之所緣,唯識之所現。」唯識都在講這個理念,凡夫才執著所看到的是真的。《楞嚴經》有段話,世尊闡述自性與妄想分別之鑑別分法:「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是汝心。若離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此段經義在告訴我們,真心如何體知?一個修到初禪境者,會有一分別心性起,此分別心性能覺、能觀另一妄心性起滅,當行者能覺觀此心性為前塵影事當下,再將此心性所現的前塵影事當下抽離,前塵影事照樣是前塵影事的心性,但當下還有另一個能分別境塵之心性,此心性即是所謂的真心,能做到此境要說是見性也可以,但也僅是初步的見性,未達心明後的見性境界,更未達解脫的層次與境界。
佛陀為慈氏(彌勒)菩薩開示瑜伽止觀。主要內容包括修習止觀的依住,依住,你修習止觀要依什麼、依什麼緣?住何境?如果,凡夫依什麼緣,然後把心住這個煩惱境,那不是修行者所應為;聖人,像《金剛經》裡云何應住?應住什麼?應住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能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樣你就可以做到觀唯識,識之所緣,唯識之所現,以幻現幻,這當下都不去執著為真,這樣初步的解脫有了,修行是這樣去建立觀念的,建立觀念以後就去學,要怎麼做到?怎麼依住?這裡面講有四種止觀境界,止觀所緣四種境事,你要修,叫你修,天天講要修行,要修什麼?還是從外境人事物起修,然後修到內心裡去,這有四種境相,哪四種境相?依分別境相所緣之相,如果你不起分別心,你就不用再修,因為你已經跟菩薩一樣、跟佛一樣。菩薩祂看到什麼等於是沒有看到,不起分別;那小乘的行者,開始修時,他一定要先說我看到什麼,然後,再提醒自己不要執著,看到什麼起了分別,看到一個人,那心裡馬上就告訴自己,是男的、是女的?分別了以後才知道是人,或者這形狀是人不是其他動物,有這種分別是初步的心起。談到始覺的覺知,有始覺就有法起性,起自性,然後就有法相。如果本覺之間沒有始覺起,那根本都是無住相,不起分別心,這個就是大菩薩的境界,有看等於沒有到,不去理它是什麼形像。
一般人都是被這個影像所迷,此影像剛剛講識之所緣,唯識之所現,這個影像,有時候是超時空的,修行的人不是在講我看到人的層次,打坐時突然間有一個影像出現,這個影像就是非人或者是菩薩或者是護法神,有因緣才會現那個影像,你心現這個影像,真心所緣的就是這個影像,你起了分別心才有這個影像現,所緣的這個影像現,對於這種境界你怎麼修這止、修觀?
第一種你所要對治的境事來修止、觀,重要的是要能無分別。你不起分別了,那它本來還是有影像,影像歸影像不礙著。那這個菩薩的境界更高段一點,所緣境事,這個你又有分別心,緣事件以後,又起了妄想,那你止住它、不要想。觀就比較簡單,僅觀其心起心滅無有掛礙。用止時,亂心才要止,如果境不亂你心,你止它幹什麼?你可以坦蕩看它。
第二個是觀,止不止,就只能觀,當一個影像出現,你很執著那個境,你的心要止又止不了,那只有看著它,只能很無奈的看著它,這種就是觀;另外一個比較高層次的,就是菩薩的觀,是菩薩境界才能的,沒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的觀,它現自然現、它滅自然滅,像在做法會,觀世音菩薩法相現起,你根本不分別誰來了,反正有一個影像飄飄飄,又飄到那邊下去了,你也沒有恭敬心、也沒有感動、也沒有動心念,它自然會自起又自滅,這種觀是心湖現境的觀。如果你對於不好的境界,起了分別心要空,恐怖,恐怖也止不了,那就只有用觀,普通這個能觀的話也能達止的功用。但有時「觀」了,卻不能達「止」的功用,那也僅能無奈地觀照,盡量不起心動念。有時候它也能止,那個應是比較淡薄的心念、影像,只要觀著它,它就止。
先觀後止或先止後觀,很多修行的境界,要依它所面對的境界而修止觀。譬如內心起了妄想念時,你止不了,只有看著它,進入第七意識的修行;你觀了一個影像,這個影像也不害怕、也不怎麼樣,不加以分別,根本不用止就觀,或者你觀了以後很害怕,又想止住它,又止不了,那也只有觀了。好多的層次,能止就止,不能止就觀,很無奈的觀,這都要看順逆境界,都用在順逆緣;如果你修行,一直執著外境真、假,然後是看到什麼、又執著什麼,你永遠沒有辦法解脫,你如果不管它什麼,反正我在修行,我就不管這個境,看到什麼跟我沒關係。
很多同學都有這種現象,能夠接觸到另類眾生─鬼、神,它來拜託你,譬如來求您幫他消災、寫牌位、幫它什麼,這個就是要修止觀的時候。如果修止觀的話,這類事情就不會發生,你不修止觀,你認為你在做好事,他會找上你,你會去做,你不做它又要修理你;做了,你說你在行菩薩道,你又沒有辦法證得解脫,行什麼菩薩道?自己都沒有解脫,何能談其他善行。你有沒有修止觀的這種概念,真正修的話,不管外境怎麼樣,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斬得片甲不留,沒有什麼眾生不眾生,心裡無有眾生想。沒有這種魄力,你就不要想修無為法、無上心法,不能修解脫法,你還是在世間裡打滾。無分別影像,就是根本沒有心意念去分別影像。
第二個就是說不是分別影像,那起碼就是心所現的妄想,這個法有幾個意境,有時候是你自己的念頭,連影像都沒有,只有心意念,這有好幾種現象都會出現在你的心中;第三種是境事,就是你識心根據所緣的境相,就像剛剛講的妄想心、如實語這一類的。今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後天的事情,或是昨天的事情,你毫無根據的去緣這些事胡思亂想。
還有一種是有一種念頭在執著什麼,那你修止觀,要斷掉這些,這就比較好修一點,如果你主觀意念能夠警覺我不要再胡思亂想,這樣就是止了。但是,有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譬如說今天跟老闆吵架了,然後,你打坐時,念頭一直起來,您說不要想、不要想了,自己告訴自己不要想了,但是,這個念頭就一直冒出來:他講什麼話,我回答什麼話,這樣一問一答沒完沒了的想來想去,你要怎麼止?止不了就觀,再覺觀一次,觀也不見得就會停止,這是很無奈,有時候很無奈的就觀,你止不了就觀。
尤其第七識心所現的境,那個妄想念,不是妄想,是心念,心念來自於八識的種子,第七意識執著它,出現在心裡面,這種念你不能阻礙它,因為你第七意識不能阻礙第八意識現起它的種子,現起後第七識無始無明的執著,就會現起心念。無始無明的執著,人才會一直輪迴,它那個我執、法執很深、很強,用警覺的心說不要想、不要想,沒辦法禁止,這是第三種的識心根據所緣境界。
再下來是主動意念所產生的心叫作意,所作就是心有作意,心有作意,可以成就一切佛事,或者是我們修行時,要做一些事情會起作意;這個作意,如果以小乘修行來講,他心不淨要作意修除去掉,這是修小乘阿羅漢道,他所有的心病都要把它解脫,擺平以後,就是所作皆辦,所作皆辦,收穫就有解脫了。菩薩境界如何,無事時祂不起心作意,但是他利益眾生時,他會作意,作意也就是作佛事。作佛事之間,你要不要有一個所緣的境?譬如你不可能毫無對象的隨便亂起心動念,菩薩不會為自己,什麼好吃,菩薩已經無礙了,有吃就吃,沒吃也算了;有穿就穿,沒穿也算了。但是菩薩唯一罣礙的是要怎麼利益眾生,眾生有苦難,他要怎麼利益他?這時候他要作意,作意有一個對象,不管有影像或者事情,都有一個事情要讓他所緣。在做事情之間,不是那麼順,不是那麼順之間,你也要用心力要止、要觀。當然止觀都是對自己,你心淨了,你的力量就大,然後無所不辦,這是另一個層次的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這裡講的把實際修行跟度眾,菩薩玩弄心法的現象,在這裡講一下,一般的解說不會解說這些,照字面講。
我們看正式的經典怎麼講?獲得止觀的方法,隨順止觀的作意,你到底要用止還是用觀?隨順其自性意。你要很自在的隨意念轉緣去做止觀,你說你心亂得很,不管哪一個現象,止不了,就只有觀它,被動、無奈的觀它,練習不受它影響;如果比較小的毛病,你觀它就有止的作用,這不必用止。這止是要有點力道加上去;觀,就是靜態的觀,靜態的觀你的心,心如果胡思亂想的話,它沒有根支撐著它,最後就不想了;如果,剛剛講的,罣礙心很強,吵過架或者很罣礙某件大事,你要止也止不了、觀也停不了,兩個都失去作用了,怎麼辦?還有第三個方法,經典是不會講的,經典講的都是比較有境界的人修的,我們止觀都失效時,只有靠唸佛,唸佛轉你的那種定力不夠的心,唸佛唸到我不管心現什麼念或者現什麼煩惱來,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的佛號蓋過你那個心境,這是很差的自修方法,但沒辦法時也要用,這是對根基比較淺薄的、沒辦法用止觀的人而方便說。
隨順一切境,止觀作意,作意就是起心動念,一切法雖有緣之中,有一個作意緣,如果沒有作意緣的話,這個法起不來,起來也不長久。譬如一個人,你不是用眼睛看到,用你的佛性之見性觀照到,鑑照到這個人後,如果第七意識、第六意識不去執著這個境的話,就是無所作意。無作意就是這個人心中無所要緣境,不緣它境,那就有見(鑑照)沒有到、視而不見;如果境緣現在心湖裡面,那你眼睛看到或者幻境之中看到,你又故意要看到這個人是誰、是誰?那就是作意、作意趣,一切因緣之間作意緣是起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是沒有這個作意緣的話,這個法起不了作用去。
你要止、要觀的話,要起這個作意的念頭,我要止或者我要觀。其實,禪宗的行者智慧比較高,開悟的人更高,他根本不用止、不用觀,他隨心中諸法塵自起自滅,都能不去理它的話,只有在起邪心念時要管住它,起了邪心、邪念或者害人的心、咀咒人的心,這種是不好的、會傷害眾生的,這個當然要止住它,因為你習氣還沒有滅,碰到什麼境界,瞋心不滅,習氣中的咀咒心、害心都來了。尤其在開悟時,不是你拿刀殺人才會殺死人,只要起心動念,咀咒這個人,用心殺這個人,他可能就真的就死掉了,造業不必用刀。這時的行者你不學止觀,你沒有辦法解脫,這是禪宗所說的執杖牧牛。
修行者若是外道,外道善於用心性,心不淨者善於用心戰鬥,善於以瞋心來跟人家相鬥爭,比較心力、念力的高低,所以沒有辦法證得我法二執滅,當然不能得解脫。修佛法的人是修忍辱,修行中都是被人家虐待的對象,如果你做不到被虐待,表示你沒有那種境界,解脫的功夫都是假的。當被虐待時你也很自在,沒有一個被虐待的這種心態,這就是修忍辱波羅蜜,得安忍波羅蜜,才能真正度到彼岸。
隨各種因緣作意,產生止或者觀這兩個法門。而止觀這兩種方法,是一還是異?止觀在這四種境事上去發展。若是止觀是一的話,就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是功用相同。能夠用觀,止境事,那自然用觀就好了,不必起念說止,告訴自己不要看、聽那個。如果觀不了就用止,用止來止境事,作意起強烈意念說要止此境;這兩個同樣對一件事情,抑制它來講的話,用止、用觀都可以達到目的;當然,用觀它不必執著那個境或不去煩惱,這是指比較淡薄的法塵,我講的是比較淡薄的習氣、比較淡薄的事情或者雞毛蒜皮的小事。
譬如我掉了十塊錢,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你一下子不會罣礙,十塊錢算什麼,如果是三十年前十塊錢那就不得了,現在你掉了十萬,可能也不會動什麼心,掉了一百萬、一千萬,看事情的大小,你這個煩惱心能不能止,小煩惱時,用觀就可止它;大煩惱就是大事情,你心不淨、不寧,那就用提醒你止觀意念的:不要再想、不要再想,用這個止,有意念來提醒自己,甚至於請出佛菩薩來,唸佛菩薩的法號來壓它,這是很不得已的,沒有辦的辦法。
止、觀也有不同的境相,如果相同就用一個名詞就好了,為什麼要有兩個不同的名詞。觀,偏向於覺知、觀照,不去止它,不一定要止它,不止,我看了、我知道了,但是,我沒有煩惱相應,這種境界比較自在;止,用這個心力,然後能夠止一切法塵,這當然比較大的事情會或者比較煩惱的事情會用到。止、觀,它的那種道法,有時候對是相同的,對功能來講做到一樣的,你用止、用觀都可以做到;對境界來講,境界有比較煩惱、比較不煩惱的、比較恐佈的、比較順緣的功用又一樣,你有時候用觀,自在觀它,你要能夠做到觀自在菩薩的境界,不用一法去照見五蘊皆空,那是觀自在菩薩的境界,你沒有辦法空掉色、受、想、行、識,那你還是要用止,用有心力、念力的來止它,不要執著、不要罣礙、不要怎麼樣。或者壓抑它,你要怎麼壓抑它?就是用止自訣,這些就是不一樣的境況採用不一樣的法門。
境界不一樣、狀況不一樣、圓通性不一樣,你用止、觀的方法就不一樣。止、觀,有時候是單修,有時候一起修,智慧愈大的單修,用觀照就好,觀你什麼大事、小事,一切都是法嘛!沒有嚴重性、不嚴重性的分別,反正我看的都是這樣,天跨下來我也沒有關係。用執杖牧牛者大小事都用觀,觀自心,不要像一般人在講觀的道理,有人說觀者都在講觀外境,這是初階、小乘所修之法;他們一定用觀,有人進來了嗎?我觀這個人,但不要執著他;聲音,煩嗎?這聲音很吵雜嗎?不要執著它,這種外塵境之觀,是很初淺的人在修的。
已經修到《解深密經》的人不能再講這些,都在講心地裡面的境界,你看所緣的影像,剛剛講的所緣的影像,分別影事或者無分別的影事或者識無邊際所緣的那個境界,不能去講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接觸的這些外塵境的法,粗淺的唯識才在講這些。《解深密經》是對菩薩講的,都在講心裡面的禪定培養,修法就用觀,這起碼在初禪以上的境界才能用。你單修觀,那當然能自在無礙的,就單修觀;如果你還不能自在無礙的完全用觀,止這個念或者要離這個境的話,你就用止。止觀、觀止,依種種不同境界、境況等而變通使用。
世尊在這一品裡面,特別把止觀的種種差別相,把它說明出來,這中間就有很多種,止觀方法兩個共修或單修,依境界不同就有下面很多不同選擇作意。止觀的種類差別,止觀中的止相、舉相、舍相。你如果能夠止它的話,就用止來止其法相。若是執著得很,止不了,就提起來,提起來的話,又是怎麼處理?捨離這個相,是怎麼樣捨離?不即不離是捨離,實相觀也是捨離,不捨而離。每個人的心修止觀,要這麼去修。我不知道你們修行有沒有在用這些,如果有這種體會的話,講這些法門就很容易懂,如果你只是用眼睛來講止觀,用耳朵來講止觀,你就不懂這些法門,因為這是心法。
我若寫了「止」,你馬上以為用眼睛看時,馬上會知道,要看、不要看,那個我又是誰?現在心裡面有一個覺知,覺知跟你各種自性功用間的關係要能了解,譬如你覺知了,覺知於止觀間有異,異即起了分別,感知外境,然後自心起了什麼心態?你若沒有心態起,根本就用不上止、也不用觀了。若能自在觀,可以觀就不用止了。就怕你有邪心態、不正當的心念,邪心起時你才要去壓抑它,不壓抑它就要造業,起心動念,其實都在造業。不要說我對某件事情,起了一個心念,好像無關痛癢,這在懂佛法的人來講,是很嚴重的事情,是有因緣果報的。看這個人犯了王法、法律,要被處決時,你對他起個善念或惡念?起善念,你就跟他結了善緣;起惡念,你就跟他起惡緣,以後因緣會受報。
修習止觀菩薩如何知法知義,止觀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很多繁瑣的名詞、不同的境界,每一個境界都有它的名相,這個法是什麼?譬如初禪是有覺有觀,如果,你有先覺才能觀,如果,你連覺都覺不來,那要觀什麼?初禪境有覺,雖然還是未到地禪、還沒有入定,但是他已經有覺的能力,也有觀照的能力,能覺的真心起來了,他才能來觀所覺的境、境事。如果你沒有修到有覺、有觀的境界,那怎麼觀、誰來觀?你會懷疑誰來觀?有些人每次都是吵架完時,才來後悔、才要懺悔。你要是有覺有觀能力,要吵架的因緣時,那個瞋心在冒起來時,你就可以觀照它。剛好正在吵架時,瞋心又真的起來了。
瑜伽都是在禪修間所現的像,如果你沒有進入這個境界,那你聽這個會很吃力,沒有辦法去看心裡面那個東西,看來看去都只有一個心,聽一聽佛法是增廣見識,不見得能夠受用。你知道是什麼法、這個法是什麼意,要修止觀之時,菩薩能要知道自恩狀態。譬如覺觀兩個字,可以變很多境界,有覺有觀、無覺有觀、有覺無觀,到最高境界無覺無觀,四禪天裡面所現的境離不開此四種境況,在瑜伽三界九地之間都會顯現這些義理。
修止觀中遣除法相的方法,在這一品裡面世尊會告訴我們,什麼是止、什麼麼是觀?釋迦牟尼佛講的止觀當然比較仔細,如果以祖師大德們來講,簡單一句話「不即不離」四個字,就是做到止觀境。不即不離,怎麼做?菩薩自然有智慧就做得到,沒智慧就進入迷糊狀態,胡思亂想一大堆,怎麼止、怎麼觀!大部份經典世尊都一條一條很仔細的講,能適合所有的根基的人,不能像上上根基的禪宗講的「不即不離」一句話帶過,或說「執杖牧牛」就完了,不講仔細一點,要讓你自己去體驗、去做做看。如果能夠見經文,你就知道世尊講怎麼止、怎麼觀或者去看《瑜伽師地論》中很多在講這個道理。《瑜伽師地論》雖然是彌勒菩薩所造的,但是很多採用到這邊理念,它有兩品採用到《解深密經》裡面世尊講的理念。
止觀所攝諸定,你有止、有觀,如果能夠做到的話,進入哪個定?譬如四禪就有四種定,初禪,剛剛講的有覺有觀;二禪喜俱禪,喜俱禪從喜心生起,觀喜心會起來所得的定。初禪,他會得到離生喜樂定,離開欲界的生死,欲界有淫慾心、瞋心、癡心等等五蓋心,離開欲界境界時,不要即時升到天上去,升到天上去你就離不了欲界生死,你要超越天界的這些執著,然後就能進入色界裡面,在《正法念處經》裡面,你們如果要了解每一天的概況,誰可以出生到哪一天,可以去看《正法念處經》,守戒律就可以升到哪一天。天,有三十三,忉利天有三十三天,誰可以出生到哪一天,到三十一天、三十二、三十三天這三天的境界最高,高也是離不開你守種種的戒律、修種種的善行所感招,感招到忉利天。
三十天以上境界就比較好一點,再上去就是夜摩天,夜摩天天人的守戒清淨比欲界天忉利天還要高,守戒清淨、修種種善行,才有辦法升忉利天、夜摩天。這部經在講這些,心地清淨到哪裡,就感招要生到哪裡。瞋心也沒有滅、貪心也沒有滅,都是生到很低、很低的天界,光做一些善事是欲界天善行。三十三天裡面第一天到二十九天以前的天界,都是修比較粗淺的善行感生的;如果修禪定有止觀的修證,就是做瑜伽行,才有辦法得離生喜樂地;二禪的定生喜樂地,從打坐中起歡喜心,有初步的定力,產生歡喜心;三禪是樂俱禪,得離苦妙樂地,離身體苦痛,讓身體氣充滿產生快樂感,所以三禪境是世間打坐的人覺得最愉快的,因為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氣,然後就進入四禪;四禪,行者的心是住一境性,這真的是止觀什麼都能不用了,無覺無觀境界,性與境合一。剛剛講有覺有觀、無覺有觀、有覺無觀、無覺無觀都是在色界四禪的地方,到無覺無觀、一境性時,心中自性鑑照的影像起來,祂就能看著它,影像滅了心也就滅了,自性自然清淨,對一切境都能不黏,像這種就是捨念清淨地。
再上去就四空處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很多經典只有講到這個欲界他化自在天,其他天界概況及如何修持就沒經典參閱了。譬如《華嚴經》裡世尊有到他化自在天裡講,色界天以上世尊也有去講,但就是沒有流傳經文下來,以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四空處定的靜界或華嚴的境界就沒有流傳了。全部經文都有講啊!世尊在時是有講,但龍樹菩薩去龍宮背誦出來以後,認為較高層次的境界不得了了,哪一個人可以證到這個的境界?沒有,所以就不傳下來了。
現在我們看到《華嚴經》欲界天的經文,頂多升在他化自在天那裡講道理,對這些天神講你們要怎麼修,不要執著這些,要突破心境,要進入菩薩境界。又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天界講層次更高的,這些天界講的經文該當還在,還有之後的進入無色界的境界,或者往後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什麼如來位的,這些境界都沒有流傳下來。不要說《華嚴經》只有八十卷,原來《華嚴經》是很浩瀚無邊的,不是只有這一點點,傳到人間來的很少而已。
在這一品裡面世尊會開釋止觀,你所攝受自心得到什麼定、什麼定,會在這裡面講出來。止觀的因種了以後,你會得到什麼果?就是你心地清淨到什麼境界,你就會得到什麼果,因位所作的業,止觀諸障差別都現出來。你修行定有心的不清淨,有什麼心就有什麼障礙,世尊祂提出種種的差別相,你有差別相中的問題嗎!種種止觀碰到的障礙差別,有,剛好用得上;你若沒有,那可以加以勉勵。
譬如說,很簡單的一句話叫你止啊!止啊!你就是止不來;叫你不要煩惱、不要煩惱,你還是煩惱,要止止不來,那你止不來,用觀的就可以了;你連也觀不來,那只有再借他法了。每個人的智慧是要累劫修的,經典上講止觀,不是每個人看了都可以做到。今生如果色身能突破,然後發大願,感招諸佛菩薩的加持,也許菩薩可以幫助你。如果單打獨鬥,你自己修止觀,就有種種境況境出現,菩薩自己修止觀有什麼障礙,就有差別相顯現,在這一品裡面都有列出來。
世尊還告訴諸菩薩,止觀能證菩提的過程,依止、依觀,怎麼做到離諸相?菩提,就是離諸相,你不要去找一個菩提,菩提不要常常把它看成是一個名詞,要把它化成一種功能,證無上菩提,就是對一切境都能自在無礙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能力就是菩提智慧。講的比較簡單,但要做不來,就有前面講的每個人差別障礙;為什麼有的人叫你離我相?你就離了我相,沒有一我在,你心裡面離我相,你自然就能夠離諸相,別人跟你有什麼關係,自然就是沒關係,別人跟你的業緣就斬斷了。
如果你對我相、我見還很強的話,在人的行為上來講就是愛講話,看到這件事情也要講,沒看到件事情自己想也要講。前幾天接到一個網友來的mail,他寫了很多的文章,剛開始不說是他寫的,叫我看一看文章,我說我去看這些文章幹嗎!世間人寫的文章我不大看,你跟他批論,他又有他的看法跟你諍辯,那我看你文章跟你講這些幹嗎,我連看都不看。尤其我們學佛法,要有《涅槃經》裡面講的六種不可說的修證。佛法不是用說的,是要你去證,證到你都沒話講,那你才真得到佛法、得到菩提,也就能離自性。你們喜歡講佛法,如果不是為了上課、為了什麼,我才不講,你要為這個人好,可以講才跟他講,如果這個人沒有因緣、愛抬槓,我可不跟他講。
生、不生這兩個法本,生是有為、不生是空、是無為,這兩個組成六種現象,生、不生、生生、不生不生、不生生、生不生,有有(不要去講),空空(更沒話講了,不必講)、空有(也不必講,你從空性體會有,不必去執著)、有空(有,有空做背景,也不會亂講),有空、空有這兩種不同什麼現象,你都不要說了。要練到這樣的境界,這代表你證到菩提了,你有菩提智慧了。天天沒有修菩提,天天講菩提,你有沒有去做?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生不可說、不生不可說,哪一個境界有你講話的餘地?沒有,只有一個情況下可開口,有因緣時才可說。什麼因緣呢?人家來請法了、人家來問你問題了,你才可以講;人家不問你,你也不用講,為什麼?因為你要住六種不可說境界。
這是已經證到無上菩提的人的一種境界,已得涅槃,但得涅槃你不能永遠這樣住涅槃,不講話、而入定境,你還是要度眾生,有因緣你才可以說法。但這因緣有兩種: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主動的,能夠做到這樣就是菩薩了。被動的就是說有德行的人,他會找上門來問你,你就守株待兔一樣,等他來問,問時才跟他講;主動的,就是修得不好的人,但跟你又有緣的、你又想度他,你就要主動去找他。這壞人、德行差的人、修得不好的人,他不會來找你,你若有宿命通,有什麼的,…,他跟你過去世有什麼因緣,或者這個人做了什麼善事,能度者就要主動去度化。像鴦崛摩羅指蔓尊者,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剛好他的母親來看他(阿含經講是國王要抓他,他母親要去通告他),想殺母湊成一千,生起要殺他的母親之念頭,就可以湊成一千,他師父就要教他所謂的涅槃法,其實他師父也不會涅槃法。
世尊觀察到了聰明俐鈴的一個修行人,不能讓他因殺父、殺母而入地獄,世尊不在時當然沒辦法,世尊在世時,怎麼可以見到一個修行者再去殺自己母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僧血、破和合眾這些是謂五重罪,都要下地獄。世尊衪就顯示神通馬上到他那裡去,阻止他,為什麼要阻礙他?要主動去避免造業,對壞人要主動出擊,不要讓他造業,就要主動去度他。剛開始去時,他還要拿刀去殺世尊衪,說你不要阻礙我,剛好你來我就要殺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的厲害,結果被世尊衪說服了,不久尊者馬上證得阿羅漢果,雖得阿羅漢果,你過去所造的業還是要還,最後還是被人家打死了,打死以後,他已證得阿羅漢,入滅後就入涅槃定去了。
有因緣才可以說法,修得境界愈好的,就愈沒話說。為什麼沒有話說?因為他眼睛、耳朵、…,什麼根都順了,你們怎麼搞,他都無所謂;修得不好的,有為這邊的境界,永遠都在裡面打滾,沒有去學菩提。菩提是一個空的名相嗎?不是的,菩提就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什麼順、什麼逆、什麼境界?有什麼可以說的,修得心慌慌想講話,嘴巴更離譜了,用行為去做就更離譜了,所以修行人真正的行為不去造業、嘴巴不去造業、心也不會去亂起心動念造業,對於非因緣法都沒有起心動念,這三業清淨,自然就有菩提智慧。
在這裡世尊告訴你說用止跟觀二法,怎麼來證得各種菩提?菩提,就是離一切相。如果不能離心裡面的煩惱相,在這個時候還有很多執著,初禪天有初禪天的殊勝境界執著,好耶!如果你沒有佛法熏習的話,你會執著那個善境,就會感召升到初禪三天去了,或者感召升到二禪三天、三禪天三天、四禪三天,甚至於升到無想定去,這些都是沒有菩提智慧者。你如何在善境之間,用止觀來離相,觀你內心的煩惱斷掉以外,如何度過修行過程之間的善境界,善境界也要離。不離你就感召天界,你怎麼能解脫!如何證菩提?證菩提,就要訓練那種對一切善境界,也能夠不執著,那就是般若智慧。
世尊順便也講了,修習止觀菩薩善知六處能引發廣大威德。從外六處得知六處威德,心意識及諸心法,有所取義者,就是所謂的外六處。能得六處威德者,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然後世尊在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面對六塵境色身香味觸法這六塵境裡面,如何做到不取其義,就能夠發揮哪一種德性?這在第六品裡面也會交待,你修到哪裡有哪一種功德、有什麼相?
同時世尊也順便交待了無餘依、滅受等相,無餘依就是無餘依涅槃,如果你修證到四禪以上,有修佛法,證到菩提,那你就能夠得到涅槃,內心的煩惱境超越了、修行過程之間的善境界超越了,那你這菩提智慧能夠超越這一切境時,你會得兩種涅槃,這是沒有破色身的,還有身的是證有餘依的涅槃;如果破了色身的,已進入無色界,也就在四禪天時,入無色界就是四空定,因無餘依身,所得涅槃就是無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是什麼涅槃?就是法身清淨遍虛空界,心念遍虛空界,無相的法身遍滿虛空界,這就是無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就還有一個身,雖然這個肉體、形相,死了以後還有一個形相身,現在講神我身。
有的人不用死後,平時自己就有一個神我身,出去然後又回來,這就是沒有破掉色身的境界;如果破掉色身,這個神我身也沒有了,神我身沒有的就是無色界的天神,此等聖人破掉色身了,也證得涅槃了,那就是菩薩的境界,真正菩薩就是這個樣子。如果沒有證無餘依涅槃,那你禪定中還有一個滅受,就是滅掉你的覺受,你的憂喜苦樂的心沒有了,連這個心沒有了,用菩提智慧就可以觀憂喜苦樂平等,這種在你止觀之間,慢慢就可以證得。世尊會說明種種的善境界,得到什麼威德、得到什麼心淨的涅槃境界等。
在第六品裡面,前面是介紹大乘菩薩瑜伽止觀法門,大乘菩薩所修習的一切法門,佛陀都在第六品裡面,大概都有拿出來介紹。當然釋迦牟尼佛在講經,不會講得這麼微細,衪只有講到名相,你不懂就要去研究,大略的第六品裡面,都是概括這些概念,都在止觀這兩個主要法門之間來用功,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次就講第七品,第七品是十地菩薩,如何修波羅蜜多,度到彼岸的?愈來就愈進入菩薩的境界,修十般波羅蜜要怎麼修?
(2006.
07.19.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