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0-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貳、《解深密經》相關譯本概述()

() 深密解脫經

二者後魏延昌二年,北印度僧菩提留支Bodhiruci(魏云道希)(508~534在震旦),在於洛陽嵩山少林寺翻出一本名《深密解脫經》。有其五卷,品有十一,共六十七紙。一序品。二聖者善問菩薩問品。三聖者曇無竭菩薩問品。四聖者善清淨慧菩薩問品。五慧命須菩提問品。六聖者廣慧菩薩問品。七聖者功德林菩薩問品。八聖者成就第一義菩薩問品。九聖者彌勒菩薩問品。十聖者觀世自在菩薩問品。十一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問品也。

第二個譯本是後魏(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改年號延昌512~515)北印度僧菩提流支Bodhiruci(魏語云道希),他翻有很多的經典,尤其是大乘經典他翻得很多。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至洛陽,宣武帝甚重之,敕住於永寧寺,從而翻譯梵經。北魏也叫後魏,在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吳、蜀、魏,經過晉朝、再經過南朝,最後一個南北朝時的北魏,它有時被稱作後魏。這菩提留支法師,當時話叫做道希,菩提可以翻覺悟,他翻成「道」,菩提就是對一切境不執著、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就是有菩提的智慧,古代把它看成是。道跟佛其實有又兩個分別,道,是證到空,就觀一切法不執著,如果證到空、有不二,就是佛,所以佛就是真心。流支是ruci,中文也有翻成留支,ruci此翻成希,ruci亦有光輝之意,也有(思想)高尚、風格,也有目的地、快樂等意思。

道希法師他在洛陽嵩山少林寺,翻出這一本叫《深密解脫經》,共有五卷十一品,總共有六十七張紙,它是一本跟我們所要講的玄奘大師所翻的五卷八品不一樣,它五卷中有十一品,而《解深密經》五卷僅八品,《深密解脫經》品中增加一些,差別在於《解深密經》第二品中,只要是哪個菩薩發問,他就把他列成一品,其實內容差不多是與《解深密經》相同。

《深密解脫經》第一品就是序品,講時間、講說法的人、聽法的人等等的六種信證成就;第二品是聖者善問菩薩所問品;第三品是聖者曇無竭菩薩所問品;第四品是聖者善清淨慧菩薩所問品,第五品是慧命菩提所問品(這是《大般若經》裡面的主角);第六品是聖者廣慧菩薩所問品;第七品是聖者功德林菩薩所問品;第八品是聖者成就第一義菩薩所問品。

第一義,常常在聽佛經的應該了解,第一義就是跟般若智沒有什麼兩樣,諸法中不生心,那是你自性應緣,僅只於應緣,不起一心妄想相應,這是第一義諦。我們講「第一義諦空」,講這個有法無執,當下知一切法、知一切因緣起法,但沒有去執著,要成就這種功夫就是第一義諦,成就第一義諦菩薩。

第九品聖者彌勒菩薩所問品,彌勒菩薩衪是大菩薩、未來要成佛的,下一個佛就是彌勒菩薩;第十品聖者觀世自在菩薩所問品,就是觀世音菩薩,衪是已經成佛的正法明如來,因為處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佛,既然有阿彌陀佛在弘化,衪就跑到娑婆世界這邊來幫助度化眾生,所以你看後面的九品以後都是大菩薩所問,九、十、十一品都是大菩薩所問;十一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所問品,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師利菩薩也是已經成佛了,衪還在娑婆世界這邊度化眾生,衪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手,這是第十一品。

 

()解節經

三者南北朝保定年中,西印度內優禪那國三藏法師拘羅那陀(陳云親依或名真諦。此三藏入漢國歷三朝代謂陳、梁、周),於西京故城內四天王寺更翻一本名《解節經》。唯有一卷有其四品紙九張半。當《解深密經》初之二品。無序品名開勝義諦以為四品。(一不可言無二品。二過覺觀境品。三過一異品。四一味品也。)若依真諦翻譯目錄云陳時天嘉二年於建造寺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

第三本是北朝時的北周武帝(560~578)保定年中(保定年號561~565)北,西印度內優禪那國(Ujjainī)三藏法師名拘羅那陀(Kulanātha) )499569),這是依義翻譯出來的名是親依、真諦,Kula另有軍隊、親族、種族、高貴、王朝,nātha有主人、能手,保護等義。

拘羅那陀又名波羅末他、波羅末陀(Paramārtha),可翻成善業,parama是卓越、優秀、極限,artha是事業。他來震旦入漢地時還歷經了三個朝代,梁、陳、周(北朝)。當時國家經常在亂,所以每個朝代都不是很長,南朝、北朝、五胡十六國都是群雄各據一方稱王。陳朝,在哪一個時間?陳朝是557~589,是在南北朝時的南朝,南朝剛剛講有一個宋國,南朝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拘羅那陀法師經歷南朝的梁、陳,再經歷北朝的周(北周557~581)。法師名字後面按三藏,就是通經律論的出家大德。

你看這三本譯經書,一個是西印度的拘羅那陀法師所譯,另功德賢法師是中印度人,菩提留支是北印度僧。我們現在的梵文很困擾就是這個發音,這些中印度、北印度、西印度,不同出家眾所翻譯的咒語,當然會有不同。這個拘羅那陀法師是西印度人,比較靠近阿拉伯海那邊。此名依陳朝那時候的語言,叫做親依或者是翻做真諦。

在西京故城(有一說是山西大同)內有一個寺廟叫四天王寺,就在此翻譯這本《解節經》,但是本經只有一卷,包括四品,紙張有九張半。佛經看起來是好像很多,其實是各大德從裡面取一段落翻譯而成。像《華嚴經》裡面的菩薩品,有人就把它拿出來特別翻譯,翻譯成《佛說十地經》,此經其實就是《華嚴經》裡面的一品。此經在講菩薩十地境界,如果不知道的話,好像覺得這個經典有很多很多,其實都是歸納到那一部經典裡或者從裡面再摘一段出來特別翻譯而成。

像這第三版本是拘羅那陀法師所譯,它就是把《解深密經》裡的第一品序品、第二品勝義諦品等拿出來翻譯,還有將《解深密經》第二品譯化成四品,此處《解節經》有第一品不可言無二品,第二品是過覺觀境品。第三是過一異品,第四者一味品。

在第一品中,如理正聞菩薩問能解甚深義節菩薩言:「一切法無二」之義理何在。能解甚深義節菩薩言,要能觀一切法,所作、非所作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最後做偈言:「佛說絕言法,無二非凡境。愚夫於中迷,緣二著戲論。不決邪決故,常輪轉諸有。智人離見聞,簡擇中實義。」這是佛所說一切法無二之真實義,也就是實相觀之義理。 

第二品過覺觀境中再探討實相、勝義諦相,要能超越過覺觀等境,始能得實相、勝義諦相。有諸外道以諸諍論要顯實相,各說各話,甚至起而以杖刀對陣,實相還是沒有結論。最後世尊說:「應知實相過於一切覺觀境界,實相者離四事(見聞覺知),真相離諸諍,…,以是義故,應知實相過覺觀境。」佛重申此義而說偈曰:「自證無相法,離言絕四事。無諍法通相,過諸覺觀境。」

第三品過一異品,一是單一,異是好多,淨慧菩薩言,如世尊說是真實理,微細甚深難可通達,謂過一異相。其意即是不可執一,不可執異,是謂能過一異品。淨慧菩薩言昔時有大菩薩眾修菩提行,為欲思量諸法實相,與諸行法為一為異是時眾中有諸菩薩說:「是真實相不異諸行。」復有菩薩說:「真實相與行不一。」更復有菩薩起疑惑心:「不信一異。」如此諸菩薩永無決疑之時。世尊即說:「如來通達微細甚深真實之法,與諸行等過一異相。」

並舉諸多法相不一不異,不能強說一異等相,強說者是戲論。能觀一切有流苦,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就能過一異相。最後世尊說偈曰:「真實與行法,無一異俱相。若執一異俱,說行不如理。修行奢摩他,及毘鉢舍那。是人能解脫,相惑麁重結。」所以此品闡述它這些覺觀境有什麼過錯?執取一、異之間相,有什麼過錯?一切法,剛講的是不可說,你有覺有觀有一名、異名,這都是因緣法,把它拿出來討論的話就是闡述境界而已。

第四品是一味品,這個比較重要的是一味品,在此一味品中,須菩提尊者與佛陀探討有所證,執取其證,就有我慢心起,這是障道要害。須菩提尊者說:「一如其所說自證見法,當知是人未能了別一味真如遍一切處。…,如世尊言,一味真實遍一切處,微細甚深難可通達。」最後世尊說偈言:「法通相一味,諸佛說平等。若於中執異,是人增上慢。逆生死流道,微細深難見。欲染癡覆故,凡人不能得。」

修到如來境界就有一味,能夠依自性流入眾生心中,這是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有這個能力,你才可以用你的自性遍十方一切眾生身、心裡面,然後化導他。這一味品在《解深密經》裡面,就是如來成所作事智品,如來成所作智都是依靠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到最後這些都在講神通變化,如何度眾生,得平等性智後的起用。

上一次講到《佛地經》有位同學在問:「眾生二」這個二是什麼?所謂眾生,就是自、他分離,如果還沒有利他之前,就是自他妄想。上一次不是講到一切法真如、二障清淨相,二障就是講這個二,二就是在講自、他,自想、他想,修行到自己不想了,你不會為你自己的事情去煩惱,但是,會為別人的事情去煩惱,那是菩薩,菩薩自己沒有什麼可以煩惱,但是因為行菩薩道,要利益眾生,這個心都是為眾生在想,有想就障礙清淨的自性。自想、他想就障礙清淨相,你這個真如起不來、一切真如,到最後成所作智,修到二障礙都沒有的話,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就產生了,產生了以後,你就可以度一切眾生,這個是來自於前五識的成所作智。

我們說身、語、意化都可以成就利益眾生事情,這是第八識清淨者始能做的,第七識清淨得平等性智,第六識清淨後得妙觀察智。《解深密經》最後一品都是在講這一部份,自性跟它的性用,還有講神通、變化,等於叫你如何發起神通,這些都是大菩薩所發問,如彌勒菩薩、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大菩薩所問的,當然都是為快成佛的人所要學的。

 

() 解深密經

四者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三藏法師玄奘(602664),在於西京弘福寺更翻一本名《解深密經》。總有五卷開品為八,共六十八紙。(一序品。二勝義諦相品。三心意識相品。四一切法相品。五無自性相品。六分別瑜伽品。七地波羅蜜多品。八如來成所作事品。)

第四本就是我們所要依據的講義,大唐貞觀21年是西元647,大唐,就是魏晉南北朝,再來隋朝、唐朝之唐朝。唐朝貞觀3(629)時候,三藏法師玄奘出發到天竺國去取經,在貞觀19年回來,去國約17年。回來後開始翻譯經典,所譯《解深密經》版本最完整,其經名稱也取得比較好一點。

他在於西京弘福寺翻這本名《解深密經》,也是因為他翻譯的最完整,所以採用這一本作為主要講義。玄奘大師的翻譯跟別人不一樣,他是採用句對句翻譯,不會差錯,你一句梵文,他翻一句中文。一般人依義而翻,把經裡意思翻出來就不錯了。但是,依義而翻有一個毛病,不懂佛法的人、佛法不深入的人,可能無法理解其義。要翻境界比較高的經典,自己本身都沒有證到那種境界,怎麼翻?這當然就很有問題。

當初玄奘大師他在十一歲開始誦經,十三歲出家,十七歲已聲名大噪,於武德5年移住入長安,21歲受具足戒。玄奘大師從十幾歲起就在講經說法,覺得有些經文翻得不是很好,不能顯其真實義,所以才決定自己要親自去取經。然後他取經回來以後,都是一句對一句翻的,你看《大般若經》有六百卷,都是一句對一句照翻,把文句直接對到漢文來翻。

這部《解深密經》總有五卷,開品為八就是有八品,共六十八紙。

一序品,通序,講六大主要的因緣,講這部經因緣,誰在講、誰與會在聽、時、地、什麼因緣要講這一部經等等。

二是勝義諦相品,講絕對的空理,不著兩邊的實相觀道理。

三是心意識相品,就在講心識,心應緣所起的現象、狀況,第幾意識,起心動念是哪一個意識?心是第八,意是第七,識是第六與前五,心意識三個形相是不一樣的,名詞不同就代表它他的第幾、第幾意識。用唯識講起來,可以各別去講它,有心意識就產生一切法。

第四品就在講一切法相,法相是有,但是從自性起來,自性根本就是無自性,回歸到空時是無性,有相從理地觀也是無性性。

第五品就在講無自性,先講三自性以後,又把它看成是空、無自性,這一個先了解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此三性是凡夫全具足,聖賢具足後二性,這是佛性。依它因緣所起一切法,這三自性是無自性性,本品在闡述這些道理。

第六品是修行用的,講分別瑜伽品,修行要怎麼修,如何用止、觀來修行,止觀過程的境界是怎麼樣?

第七品地波羅蜜品,此品教菩薩如何修十波羅蜜,每一地的波羅蜜多是什麼內含?就是確實建立解脫的菩提心概念,建立概念,還要確實的去做到,教你要用菩提、用般若波羅蜜多,如果你確實的建立了什麼叫做般若智的概念以後,還能做到般若的這種功夫,那就是波羅蜜多。我們知道般若是什麼?就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你就能空一切相,能夠做到這樣你就有般若的智慧。如果,做不到光說沒有用,沒有做到。總結能不能度到彼岸,要能夠建立正確的概念 且確實的做到這個境界,才是稱般若波羅蜜多,在第七品在講這個般若波羅蜜。

第八品如來成所作事智品,在講如來如何以自性起神通,以利益一切眾生,成所作智所產生的一切神通變化,是要度盡一切眾生,衪用什麼去度?你要了解這一部經第八品,它到最後才講如來的境界。

 

參、四譯本差別比較

四種版本有同異者,略有二義。一題名有異、二文義圓足不圓足。言名異者四本名不同,一為《相續解脫經》、二為《深密解脫經》、三者《解節經》、四者《解深密經》。解深密者若依梵音刪地•涅謨折那,言涅謨折那nirmocana此翻名解、刪地sajdhi翻為深密。

剛開始我們說《解深密》者若依梵音涅謨折那刪地而翻。本來刪地依漢義應放在前面,刪地sajdhi翻為深密。刪地是甚深微妙的、奧密的。言涅謨折那nirmocana此翻名「解」,解,有解脫的意思或打開這個結,為什麼翻成「解」呢?我們無明所造成的一種執著把它打開,《解節經》也是這個意思,《解深密經》在這裡不是了解,是把它打開,解脫的意思。

 

()解節經

釋其名義如前已說,言解節者如真諦法師記解,即解釋,節謂堅結。堅是堅固結縛猶如木節及人骨節並有堅固拘結纏縛。此經所明甚深密義難可通達、難可解釋,故非凡夫、新行菩薩所能解了,故說此義名為堅結,此經能解故名解節。

釋其名義如前已說:它的名字跟意涵已如前所說。言解節者如真諦記解即解釋節謂堅結,我們無始無明執著我執、法執,這種心很堅固,你要怎麼把它打開?而且我們不是粗的念頭,《解深密經》講的都是六識再進去的第七意識對第八意識根本的執著,這種深層的節是深而密,不是像很粗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等所接觸的六塵境這種境相,這要解很簡單,要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你要認真一點就可以做到,斷除我的執著。但是,法的執著,第七意識執著第八識一切種子,執著一切外境有法,有法,這種法中有我,這種深妙微細的執著性,你如果不是進入那種狀況,你要把它解脫,不是那麼容易。

解節也好、解深密也好,都是在講這個概念。堅是堅固結縛,一般佛教在講的結,你要講竹子的節當然可以,但是,佛教在講的結使、結縳,就是你自性本來是清淨的,但被綁住了、被縛住了,被誰縛住了?被自己的習氣、心病所縛住,縛得非常的堅固,你要把它打開,不打開,你不能夠解脫、不能夠脫離三界。把這種打結的看成是木節、竹子節及人骨節,可以說是一種引申的意義,還不能夠確實說明,法的執著多重,我的執著已經很重,何況是法的執著。

阿羅漢他可以破我執,法執沒有辦法破,因為他破了我執已住止偏空、住空,但是,我們這個法執,是七識執著八識種子,此有二種義,一種是種子、一種是它的自性應緣,應緣可以遍十方緣、也可以遍十方眾生,八識裡面有這些內容,七識雖然直接看不到,只要八識有生起一切法,它就執著---這就是我所知道的、這就是我,所以法中有我,沒有辦法客觀,不能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沒有辦法以中道的心看一切因緣所起的法。

這幾位所翻譯的「結縛」,把它看成是木頭節、人的關節,堅固拘結纏縛。你可以想像,這些表面上我們所知道的名相,你要把它化成心裡面我執、法執的狀態,這只是一種解釋讓你了解而已,你不要在木頭的節、竹子的節或者人的關節在那裡做文章,它只是用這些名相來說明。你要想到法的執著,今生的分別法執跟俱生法執,又有不同層次的執著,尤其是俱生法執讓我們沒有辦法解脫。

此經所明甚深密義難可通達,談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然後產生一切法相,《解深密經》又告訴你三性是無自性性,法相以聖第一義諦觀它,也是空,這個慢慢地每一品都會講這些大道理,這些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道理,此道理是非常深奧微妙,它的義理要達到一個境界水平的人才能夠吸收、了解的,能夠通達的話,就不可說、不可說,難以解釋,如果一個法還可以講,那就是方便說,到最後我們常常講釋迦牟尼佛,衪講的這個或真正衪要講的佛法,是不可說的、不必說。要說,就不是衪的法,衪的法不可說。你修到最後什麼也沒可以講的,就是不可說。

上一次講六種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是空,因緣起法,那就是生,有相;不生,空,本來就不可說,就難以言說;如果是生,就有法相,一切法相,你要觀它空、無,無所有、不可得,這樣的話,有也等於沒有,空、不空都不可說。能夠完全懂《解深密經》的人,到時候什麼法都自在、不必去講,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觀自在菩薩,如果行深般若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六根空、六識空、六塵空、十二因緣空、三十七道品空、十八空、…什麼都空,證到很高的佛境界也觀空,通達以後就不必再解釋什麼東西,講起來,這部經不是一般凡夫心或者開始修行菩薩所能解了,故說此義名為堅結。不能了解就依這一部經去思考,我們希望講此經時,經義跟心實際的狀況一起說明,讓你了解六、七、八意識,它所顯現的種種功能,都能夠了解,這樣你比較能夠吸收,至於使得上力或使不上力,能不能把它脫節、解節,那要看你自己的功夫。這裡講的。此經能解故名解節,把你的堅固的心結把它打開

解節之義凡有五種,一深密義如法身等難可通達,名為義節,此經能釋故名解節;二者無明習氣心惑凡夫二乘所不能破,故說此惑名為堅結,由緣真實能滅此惑,故說真實名為解節;三者智慧緣此真實,亦說此智名為解節,從境得名也;四者此經文句名為解節,從所顯得名;五者一切三乘教中所有微細,難可了義,聚在此經分明解釋,故說此經名為解節

解開節的意義總共有五種,一深密義如法身等難可通達,為什麼叫深密?除了六識執著七、八識,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如果修到一個境界,八識觀外緣,觀外緣時會生起相分,觀外緣就是見分,然後既然有相分生起,第七識可以看到它,看到它是第七識的見分,七識自己產生一個相分,第七識相分生起為第六識所緣,六識也有一個見分,看到第七識的相分,變成自己的相分。這過程,你能不能用心看出這樣發生的過程?如果你不能看出這樣過程,你就是沒有開悟,開悟的人這個心緣心,都要能知悉其真實現象。

我們講一個超時空的事,譬如某甲他在美國,這某甲起個心憶想您,開悟的你在台灣,這個心念會跳到你的心中來,你第八意識感知,感知它體空中會產生了相分,這個相分就是念頭,因為它是心念,然後自性心念會起來,心念起來時就是相分現,相分起你自己的覺知從心湖中自己去看,看到這個念起,您知道這是什麼念頭,你可以讀它,讀這個心念是什麼,然後覺知它也可以看到這個心念,因為既然你讀了,它當然可以看到,依此就可以產生分別的意義,因為你是修到這個境界,你不執取這個念頭裡面的意義,不執取你就不會有第二念起,第二念起就是我們講的分別,第三念起就是妄想,妄想來自於你內心的毛病、習氣,我們一般人直接看到的就是這一個念,你第六感比較敏感的話,你也可以看到這一個,你看不到第七意識的相分、看不到第八意識所產生的原來的法相,就是沒有真開悟了。

實際上觀他人修行的境界,你看有的法師他講經說法講得很慢,講得你真的是有一點要睡覺,為什麼那麼慢?他就是在用六、七識轉識間看這個過程,他不是自己想,不是依自己想嘴巴就講,他要看第八意識所閃出來的念頭是什麼,然後他抓住這個念頭是什麼,之後他才可以講出這個東西,這個過程,雖然也是很快,但總是要一秒、兩秒之間的差別。以你們自己來講的話,你講話好像很簡單,想到就講、想到就講,就是你妄想起念講的,講的都是廢話。

如果是這開悟法師在講經說法,他這個真心能觀照大眾的心念,有的大眾會起某一種疑問、在那裡一直想,然後法師他是以第八意識佛性感知,他也透過這種法的緣起生起法相,第七意識見、第六意識見,展轉就可以知道要講什麼,所以講的法,你覺得怎麼對著我在講,因為你的起心動念、因為你對某一部分不了解或者你自己的習氣起念,法師他的第八意識觀照到你的習氣、念頭提出來講,你會覺得這是針對我在講。轉識中真正能夠八、七、六識這麼分段產生的念頭,你能夠看清楚的話,這種是非常深密心意識的展現。

再講到法身,它本來就無相,八識裡面有兩個東西,法身、自性,法身是空、無相、無色,然而它是可以應一切緣。法身它有兩個功用,一個是靜態的觀照能力,靜態的觀照,可以觀十方一切佛土、可以觀十方一切眾生因緣果報。它也有一個動態的功用,就是我們剛剛講的諸佛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成所作事智,佛心融入一切眾生身心中,然後利益一切眾生,讓他成道、成菩提、成佛。像這種非常深密的意義,你很難搞得懂,你要在裡面打滾過,這麼如實的去體會過,你才算是通達。

《解深密經》為什麼這裡詮釋說非常難通達,因為你不是開悟的地上菩薩,聽這個經是很難懂。但是,很難,地前菩薩也可以學,先懂,以後有這個機緣知道怎麼去修,起碼先修解脫,第八識的依它起性、依它起自性、依它的因緣起種種的自性。這裡講的都是心性,心產生念,眼耳鼻舌身意所具有的見聞覺知,包見性、聞性、覺性(嗅性、味性、觸性)、心性,簡稱見、聞、覺、知。這個知在你來說,用眼睛觀十方虛空是不可以的,你要沒有時空距離的話,只有心性是最靈光的,所以依它起自性,然後有圓成實性的話,心性知一切法相,知後你就可以不去執著一切法,你聽《金剛經》就知道怎麼去做到圓成實性。

譬如看到這個人,是一個實相,我看到這個人,「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我不把它看成是一個人,是為實相。這樣,這個人,就是你所謂的人;我們一般人不是這樣,看到這個人,把他看進去了,這個人長得瀟灑嗎?長得高帥嗎?長得美麗嗎?長得怎麼樣嗎?都是在那裡起分別想,沒有把它看成非相、沒有把它看成空、沒有把它看成無所有、不可得。這樣看、看進去了,聽、聽進去了,天天都在煩惱這些人事物。

《金剛經》就在闡述如何訓練成圓成實性的功夫,「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為般若波羅蜜」、「是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為佛法」,你講了半天佛法,告訴你不可說、不可說,這不是佛法,就不要去講,其實它是佛法,這些道理、每部經都離不開利用整個心性來探討。

這裡說解節有五個意義,第一個深密義,像法身這種東西有幾個懂法身,懂法身,法身無形、無相、空無。但是,可以產生一切法,你講歸講、懂就懂,但是懂也不能夠通達,就是不能做到,這就是法身的意義像一個結一樣,非常堅固、很難打破、很難通達,名為義節,此經能解釋,是有實際的名詞、意義、境界,都能夠用來闡述清楚,依《解深密經》就可以把你剛剛那個結打開,叫解節,所以此經能釋故,名解節。

二者無明習氣心惑凡夫、二乘所不能破,現在講第二個結,第一個是甚深的這種法身情形你不理解,不理解你看了《解深密經》,聽了《解深密經》,你聽了以後聞思修,你可以懂了這個法身的功用,那你這個節就打開了,就解節了。這是從理地上講,理地上,法身無相、虛無的;從事相上講有法,有法是因緣法,不要胡思亂想的法。如果沒有因緣所產生的法,那就是妄想,妄想來自於無明、來自於根本的想心、來自於你的習氣,這些總歸一句就是根本的無明。

根本無明很難破,為什麼叫你不要執著這個,你偏偏要執著這個,叫你不要執著那個,你也是執著那個。誰願意執著?每一個人都不願意,千錯萬錯,都是這一個習性,你以前所熏習的習氣它在作怪,結果就形成一個節,跟你講遍計所執性,是眾生的境界,但您還是不能去此遍計所執性。

遍是無所不到,計是去推測、去計度、去想。譬如好的事情你就想如何去得到、去設計取得。壞的事情,如何要逃避,都是想這些事情,這樣就產生心的毛病。心、心所法中,心只是會應緣,應緣就應緣,但是你心所這些毛病,產生它活動的範圍,每個人活動的範圍不一樣,才會有的人貪心比較重、有的瞋心比較重、有的人無明比較重,不知道因果,隨時在造業,心所會執取一切法,作遍計所執事,凡夫都是這個樣子。

你學了一點佛法了,依它,它是外在的因緣起自性,剛我舉的美國那個人起了心念,這種境界是心性的感知,依它的因緣你起了心性,用心念感知、用意念感知,如果,剛講的依這個人,依外在這個人,你依見性來感知,為什麼不說是看到呢?我說感知,起念,不是你用眼睛看到,是你第八意識它能照外境,如一切國土、一切眾生的因緣,這個人不是你用眼睛看到,是你這個佛性第八意識先看到,它自己照看進來,然後這個空性,是法身產生自性,自性會產生法性,到底要產生什麼法相?因為這是色相,這個法性一定是產生這個色相,生起有形有相的這個相,產生法相,從這個過程認知,你心中產生一個人影,因為這個也是在講人,你的眼識認知道這個是人影,不是從第六意識產生的這個人影,是我們的第八意識、佛性、圓成實性所具有的相分,你閉著眼睛也可以看到這個人,只是我們凡夫無從覺知此能力。

因為他是用見性看,見性是依著我們的如來藏性上、依在不清淨的人的阿賴耶識上,阿賴耶識也有這個能力,菩薩心還不完全清淨,他也有這個能力,阿那律陀尊者祂眼睛瞎掉,修爍見照明三昧,他開發了半頭天眼,有沒有用眼睛看?沒有,他是用這個見性看。這樣可以說明,眼識、眼根不一定要起作用,如果你真氣比較通達,你閉著眼睛想,現在幾點?若不是時鐘現在你心中,即是直接指到幾點幾分,不用眼睛看、用你的心看,我說這是感知,就是這個道理。

你要了解《解深密經》的意義,你不要再用凡夫這種想法,在研究這部經,那你會愈聽愈迷糊,要了解我們有一個實際的真正超時空的佛性、圓成實性,諸佛、菩薩也有,只是我們沒有衪那麼靈光,若是你有,你可以試驗一下。有的第六感比較敏感一點的,他還可以感知一些事情,這是小小的一種神通,沒有像諸佛、菩薩那麼大的威力。因為我們心到底還是不清淨,不清淨就是還有很多的節,很多習氣毛病成節結。

眼識所認知的這個人,是依託八識相分而知,八識如果是凡夫所具有,凡夫心還不清淨叫阿陀那識,或者有清淨又沒清淨,是有阿陀那識稱號,這已是阿羅漢境界的。如果真正像我們還沒有解脫的,就叫阿賴耶識,這是八識的行相。如果完全清淨的行者叫如來藏識,這就是如來、佛所有,有無量神變,與蘊藏所有世界與眾生於如來藏識中。

阿陀那識是二乘、菩薩所有的,叫阿陀那識,尤其是八地菩薩以上的,他不去執著一切法,他是執著空、執著解脫,他心中六根、六塵所產生六識的煩惱沒有了,有的話就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凡夫相的意思,所以它叫做藏識,如果修修,修到你心不被一切妄習所迷惑,你有依它起自性的這種能力,你可以說此識是阿陀那識,但它還有執著空、解脫,入偏空,這還是不究竟,再繼續修,修到八地以上的菩薩,九地、十地菩薩跟如來地的這些如來,甚至於像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這果地時,那才叫如來藏識。

不要隨便去亂講如來藏的功德相,我們沒有那種功夫,也沒有那種能力,但是,我們可稍為了解它,不是光懂名詞,那種觀十方一切佛剎土、觀十方一切佛剎土裡面眾生因緣果報能力,無始無終的因緣都能知道了,那是從如來藏識現出來的。我們連解脫的一點點功夫都沒有,不要去講那麼深妙的如來境界。你無明、習氣,種種的見、修惑未去,不能體會諸菩薩、佛的境界。佛教修行在講這個見惑、修惑,見惑可以說見道惑,見道就像我剛跟你講的《解深密經》的道理是怎麼樣,你懂,但是,你做不到,就像我跟你講須陀洹果要怎麼證得,須陀洹要斷三結,斷三結就是去掉身見、戒禁取、疑心病,這三結斷了,你就有須陀洹的境界,你懂就是見道跡,見道跡沒有做到,就要好好修。沒有見道跡就要修,修到的話就是證得,證得須陀洹果,就是破掉你身體的執著,認為這個身不是我,已經確定不是我,所以不會去打扮它、不會去愛惜它,利用它來好好修行打坐。

另外,不要去守不正當的戒,不要對佛法、佛說有疑心,對自己疑神疑鬼的那個心不能有以外,佛法道理不懂,也會有疑心。道理搞懂了,像我剛剛講的這個法身它的功用,你說真的有這樣神嗎?你會起懷疑,那代表你還是有一點對佛法信心不具足。

聽了《解深密經》以後,可能半信半疑,衪怎麼能夠做到成所作事智,化一切境,去度一切眾生。我們凡夫有這些毛病,聲聞、緣覺是二乘,聲聞乘阿羅漢、緣覺乘辟支佛,這二乘執著偏空,雖然是心清淨一點,不受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所產生的萬法來煩惱。但是,他執著偏空,對佛法懂一半,這些人也是一個節,故說此惑名為堅結。

由緣真實能滅此惑,如果你慢慢聽了《解深密經》,懂了三性的道理,然後說這三性又是無性性,雖然有這三性,產生一切法,但是我們要觀它無性性、無自性性。為什麼要觀它這樣?因為我要學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觀一切法如實相,觀一切法是實相。實相觀它非相,能離相成非相,能成非相這樣就是實相。你做到的話,這三個自性有沒有自性?有等於沒有。空產生一切法,你說有法,像剛剛我們講的色法,產生了一連串法生起,這是生、住、壞、空,從這邊看到這個人,生起了這個法相,這是生,看到這個人是住,我不起心動念相應的話,這個人看到了,緣滅了跟我交錯,身體走過去了,我不再看到這個人、我不再想這個人,也沒有第二念、第三念生念、第四念想他的話,這個法就滅了,滅了的話還不是又回到空。觀成住壞空、生住壞空,諸法都是等於空,那不是簡潔的很,這種觀空的能力,就是這麼訓練出來的。《金剛經》裡面訓練出來的,觀「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觀「是人者,即是非一個人,是為一個人」,你懂這樣的話,你就可以破掉無始無明跟二乘聖人他所執著的空這些毛病,故真實名為解開我們這個關結。這是第二個解節的意思。(今天就講到這裡)

(2006.05.10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