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46)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一云從此者,從此十八圓滿淨土也。是故二本經中皆無娑訶之言也。問:若爾,淨土即無日月,如何說言,我從先日從彼處發。解云:約餘世界日月而說。

上次講到【從此東方過七十二殑伽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稱,是中如來號廣大名稱。我於先日,從彼佛土發來至此。】這段經文在講幾個概念,這些菩薩祂們的註解。

一云從此者,就是指講淨土都具足十八種圓滿功德相,以佛的世界來講,並沒有所謂的娑訶。這個堪忍世界,只有凡夫的世界才有堪忍。上次我們講到梵天王的名字叫娑訶,所以就以他的名字來稱呼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但若是以佛的境界來講,娑婆就是淨土。佛修證的二十一種功德相,十八種圓滿淨土,不管是《解深密經》,還是《解節經》,這兩本經中就沒有講到娑訶」這兩個字。所以從佛的世界來講,就是菩薩對菩薩,他是從另外一個具大名稱世界,其如來名號叫廣大如來那邊所來的。

所以註解問說:「若爾,淨土即無日月」,如果這樣,淨土就沒有日月,淨土不依日月光明而照,一般的淨土都是光明自照,所以不需要日月。但我們這個地球,就需要日月來鑑照,不然就沒有光明。所以我們的須彌山,山頂左右各有日月,四大部洲也都各有日月的鑑照,才有光明。是虛空之間的三天,欲界第三天焰摩天,日月就照不到了,所以在兜率天往上、化樂天、最高他化自在天,也是沒有日月光明,從淨土來講,更是沒有日月了。

淨土本無日月,本自光明,圓滿具足,「如何說言,我從先日從彼處發」?提到我前一天從那個地方來。有日就有日月,才有所謂的光明、黑暗,白天、晚上的分別。故解云:「約餘世界日月而說」,從這邊我們了解就是說,講世間的經典,我們就要依世間的現象來說。所以這個菩薩也講說:「我從先日從彼處發。」我們要了解,這些菩薩在解釋經典,都是每個字都這麼去推敲是什麼意思,懂得多就會發問。如果你只有看經典,「我從先日從彼處發來至此」,你一定不會想到說為什麼?你會說先日也沒有錯啊先日就是前一天,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就是有白天、有晚上的這種日子,有白天、有晚上就是有日月光明在照射,才有日間,照不到就是晚上,這就是分別,這是我們在分別。在虛空之間一切淨土、有一些佛剎土,根本就不需要有日月光明。

早期中國也有盤古開天,有七、八個太陽的說法,當然這些都是沒有經典可考。像后羿射日、射箭射向太陽,把幾個太陽射下來,因為太炎熱了。日月怎麼生?在經典有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早期世界剛生成的時候,是渾沌、黑暗、沒有光明的,但是阿彌陀佛,當祂看到這個世界產生出來的時候,他就跟底下的菩薩講:「誰有意願到這個娑婆世界去?」當時就有兩個菩薩,一個是觀世音菩薩,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祂當時也是一個菩薩,他們倆個發願前來。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再現菩薩身,所以祂就用祂的神通力化了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太陽一出現,才有辦法照到娑婆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此時才有光明,晚上就有月亮照,所以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這兩個菩薩,也有時候說是觀世音菩薩所化成,這在經典上也有考證,有此一說。

 

一云如《佛地論》如實義者,從此住處自有二種,一者淨土、二者穢土。由此義故,通說兩處,名為此也。所以如是諸本異者譯家別故。或可梵本有此差別。言殑伽者舊云恆河也,此是神名。(《勘西域傳》)

一云如《佛地論》如實義者。和《解深密經》相當的一部經,就是《佛地論》,在講佛的境界。這兩部經是非常高深的經典,能夠接觸這兩部經的人,都是善根具足,可以承受大乘教,承受這種空有不二、實相觀的教義。所以這部經,如實義者,講兩種住處,住處有兩種,一者淨土、二者穢土,淨土是聖人居住的地方,穢土是凡夫所居住的地方,我們娑婆世界是五趣雜居、凡聖同居土,有聖人、也有凡夫一起居住的。

在開頭講的如聖莊嚴七寶場,是釋迦牟尼佛或毘盧遮那佛的道場,這部經是在這裡講的,這是實際上佛的淨土,那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佛出生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佛,那我們這個世界有聖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有佛,但是底下還有三界眾生,無色界、色界眾生,這是修禪定的,再下來就是六欲天,修善行的,還有人類,其他還有畜生、惡鬼、地獄道,都是在這個娑婆世界內,所以穢土是愚、凡所居住的,愚夫、凡夫受業力牽引,不能解脫的,隨業而現種種果報身,隨業現種種果報的因緣去承受。

由此穢土、淨土這兩個意思,通說兩處,名為此也。所以說,祂從廣大如來那個世界來,祂的世界叫具大名稱。來到此,此就是另一個世界,就是我們這個娑訶世界。所以說兩處,從彼土發至此。如是諸本異者,譯家不同,每個菩薩翻譯的不一樣,或可梵本有此差別,或者梵文的版本有差別,但是翻譯過來,好像看不出有什麼差別相。最後一句,言殑伽者,就是恆河Gavgā。這個發音是發河洛音的殑伽,你依漢字去讀是讀不出來的,因為這個字很難看到,我們懂得悉曇、懂得梵字,就知道它是Gavgā。若不會念悉曇音,就把它念作安的音,你會唸悉曇就懂。這是恆河名,也是神的名字。

底下就要探討,為何經典常常提到恆河。我們上次有講,恆河不是只有我們娑婆世界有,別的地方也有,而且這個名字,古代、近代、未來都不會變,就叫做Gavgā。當然也有其他比恆河更大、更廣的河,但是它們的名稱都會改變。在這個世界成立的時候,我們知道有幾個不會改變的事實,你去朝聖就會知道,每個佛是菩薩投胎轉世的時候,一定會是在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面附近,所以迦毘羅衛國(Kapila-vastu)也好,未來的彌勒菩薩要下生的地方也好,都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土地上。釋迦牟尼佛已經預言彌勒佛會出生在哪裡,好像是在僧伽施Sājkāśya這個地方,那也離不開現在印度的範圍。我們看下一段,這是在討論恆河。

 

問:如何諸經,但言恆河,不說餘河。答:如智度論第七卷說,彼云問曰: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恆河者,何以常言恆河沙等。答曰:恆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復次,閻浮提雪山中,有阿耨達池(Anavatapta)出四大河,東方象頭出恆河入東海,南方牛頭出辛頭河(Sindhu)入南海,西方馬頭出婆叉河(Vaksa)入西海,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Śītā)入北海。是四河中恆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為喻。復次,餘河名字喜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為喻,不取餘河。

如何諸經,但言恆河,不說餘河,回答:大智度論第七卷說,我們這個閻浮提(Jambu-dvīpa,之中有種種大河,有的河是廣大綿延,比恆河還要長、還要寬,但是為什麼我們只有說恆河沙,而不舉其他這些大河的裡面的沙?就只有提到恆河沙,七十二個恆河沙外的世界。經典的解釋,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一個名詞一個名詞都要去解釋。祂就問了,在《智度論》裡面祂也自己問、自己答。

菩薩自答自問,是要教育我們這些不懂的凡夫,讓我們知見增廣。若沒有這些菩薩的註解與論說,我們直接看經典,實在是很吃力,所以初學佛法的人,看一部經就已經很受不了了,要看那麼多部經,更是能力受限,但是你看菩薩的論說,他們就可以知道很多的名相,也可以知道各個名相所包含的義理是什麼。像早期在禪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如果沒有《瑜珈師地論》,或是沒有《大智度論》的解說,你不知道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是怎麼樣?你也不知道要修什麼?要修斷什麼麼習氣,才是初禪的境界?才是二禪的境界?這些都要靠菩薩的論說。

祂答,在《大智度論》祂答曰:恆河沙多,餘河不爾。恆河裡面沙是最多,我們中國的黃河也是混沌、渾沌的,裡面的沙也很多,但是黃河的沙是砂礫,比較大,恆河的沙是非常的微細。如果以一個微塵來講,七個微塵合成一個礫,所以比較起來,也許恆河是一粒,恆河沙裡面的沙可以算微塵,這樣比較起來,雖然你是比較大、流得比較長,但是沙卻比恆河還要少,誰知道多少?只有達到大菩薩和佛境界的人才知道。佛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祂知道恆河沙有多少!這就要看經典才能知道,佛有多麼無所不知,連下雨,哪個地方下雨、下多少雨、幾滴,祂都知道。

以前我們說過,有一個外道,聽說釋迦牟尼佛無所不知,他就不相信,就要考考祂,當時世尊在樹林中,他就進來拜見與請問:「世尊!這樹林中的樹葉,總共有幾葉?」釋迦牟尼佛不假思索,因為祂什麼都知道,就告訴他有多少葉。問的人不知道,答的人跟他講,他也搞不清楚到底對不對,所以他就跑到一個地方去,把樹上的葉子摘了幾葉下來,然後藏起來,再跑回來,重問釋迦牟尼佛:「現在有幾葉?」他做了什麼,釋迦牟尼佛當然都知道,於是祂說:「剛剛有幾葉,現在被你摘下幾葉,所以還剩下多少葉。」都講得清清楚楚!所以恆河沙比其他的河的沙都還要多,如來當然知道,所以祂舉印度的恆河為例,這是一個原因。

復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再來,恆河是佛生處。因為恆河是喜馬拉雅山下來的,向東流入印度洋那邊去,這個國土是釋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當然祂出生的地方是在恆河的北面迦毘羅衛國,恆河是經過Patana(巴特那),你有去朝聖就了解,那裡比迦毘羅衛國還上去。祂遊行處,這是教化的地方,既然出生的地方、教化的地方,祂講的,祂的弟子都親眼看到這條河,所以每講經典、譬喻,都要說恆河來做為譬喻,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閻浮提雪山中有阿耨達池(Anavatapta),閻浮提雪山就是指喜馬拉雅山,出四大河,也就是喜馬拉雅山從阿耨達池流出四條河。Anavatapta為何念作阿耨達?後面沒有唸,navnu的音,a就沒有唸了,我們知道翻譯它節省了很多的音,後面的pta也沒有唸,這個翻作阿耨達。這是有一條龍王住在阿耨達池中,從這裡發出四條河。東方象頭出恆河入東海。南方牛頭出辛頭河(Sindhu)入南海,其實這就是現在的印度,入南海,這是以印度來講。西方馬頭出婆叉河(Vaksa)入西海,這裡的婆發作vaVaksa入西海,西海就是在阿拉伯那邊,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再過去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再過去有一個海,就是西海。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Śītā)入北海,北海是在喜馬拉雅山往北面出海。四河中以恆河最大。

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為福德吉河。第四個原因就是說,久遠以來,每個讀書人,或是每個經典所說的凡夫,教化他們,都認為恆河是福德吉祥的河流。所以印度人就觀念很強,婆羅門教、甚至佛教徒都一樣,把恆河都看成聖河、福德河,如果能夠進到裡面去洗個澡,諸罪垢惡,皆悉除盡。當然講起來,你說洗一洗就能夠洗清罪惡?當然是要看你心地,如果你心不轉,餘習還是一樣,都是身淨心不淨!如果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去洗當然就很有效;如果一個邪惡的人去洗,當然是污垢還是存在的,因為心不淨。一般的信仰的人,當然都是善男信女,心地都是比較好一點。如果一生之中沒有什麼大罪惡,沒有殺、盜、淫、妄這些大重罪,洗一洗當然可以斷一些小煩惱,皆悉除盡。所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恆河。恆河中的沙又是最多,所以以恆河沙來譬喻,不能說、不能說,一個無量的數字,在七十二個恆河沙外的有一個世界,就是講有一個菩薩從那裡來的。

復次,餘河名字喜轉。這剛剛我提過,現在的長江,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會被改過了,哪故皇帝或國王心血來潮,就可以把你改掉了,換個朝代就換個名稱,這是常有的事情,像中正紀念堂,一下子改為自由廣場,一下又改回來,換個朝代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名稱,如長河,是會改變的,但世界中心的恆河,永遠不會被改變,不是只有這個世界。

我剛剛講一半還沒講完。還有諸佛生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部印度國界,成佛也是在現在金剛座的地方,因為那是過去的佛祂成佛是坐在那裡,世界的正中心,所以坐在那裡都不會地震,稍微偏一點,地就會震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從雪山,這裡的雪山不是喜馬拉雅山,是優樓頻螺(Uruvelā山,祂經過六年苦行,瘦成皮包骨,還是不能證悟,所以就放棄苦行,然後渡到尼連禪河(Nairañjanā)這邊來。有個農人就供養祂七把的吉祥草,祂就把吉祥草墊在臀部下,方便打坐,看到菩提樹那麼高,當時的菩提樹是兩三百呎那麼高,非常高,在遠遠的優樓頻螺就看得到,所以祂就走到菩提樹這邊來。

菩提樹在世尊還沒有成佛以前,並不叫菩提樹,當時叫做畢羅樹(pippala),每個佛在哪棵樹底下成佛,那個樹就叫做菩提樹。所以每一個佛不一定在同一棵樹下成佛,像未來的彌勒菩薩,是坐在龍華樹底下成佛,所以未來的龍華樹就叫做菩提樹。每個佛在樹下成佛,那個樹就叫做菩提樹,每個佛的樹種、種類就不一樣。祂坐在樹的東西南北向,找位子坐都會變動,既然會變動,祂就不能安住,後來祂就坐在畢羅樹的樹根上,背對菩提樹面向東,這麼一坐,地就不震了,這裡是最安定的,可以入定了。其實那裡就是金剛座,所以我們說未來的佛也要坐在那裡,過去的佛也是坐在那裡。

這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幾個不滅的定理,恆河不變的,金剛座的位置不會變,所以未來成佛的人地點一樣,還是坐在那裡,諸佛涅槃的地方也是在那裡,就是末羅國(Malla)拘尸那羅Kuśinagara,也是佛涅槃的地方,過去的佛也是在那裡涅槃。出生地或許會些微改變,但總是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然後在同一個地方證道,因為有金剛座。入滅也在同一個地方。這幾個事實,只要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永遠不滅的。所以祂說,其他的河流的名字喜歡轉變,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為喻,不取餘河。

 

問曰:恆河中沙為有幾許?答曰: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有諸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佛及法身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麈生滅多少,皆能數知,何況恆河沙。如佛在祗桓外林中,樹下坐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此林有幾許葉?佛即便答有若干數。婆羅門心疑,誰證知者。婆羅門去至一樹邊,取少樹葉藏,還問佛定有幾葉?佛即答云,少若干葉,如其所取語之。婆羅門知已,心大敬信,求出家,後得阿羅漢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恆河沙數。

再來問到:「恆河裡面的沙到底有多少?」這裡也有講,婆羅門講樹葉的事情,答曰:「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有諸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就是我們凡夫才不知,唯有諸佛及法身菩薩,能真正知道其數目。諸佛祂的知見,當然不只知道我們這個世界之大,而是所有十方虛空一切世界祂也知道,一切世界的一切眾生的因果報應,祂也知道,這些佛當然是沒話講的。

至於什麼叫法身菩薩?嚴格講起來,法身菩薩是要真正證得法身清靜的菩薩,像八地以上的菩薩。你說初地菩薩有法身,就是佛了?我們說真正開悟的人,法身就活起來了,但法身活起來,祂這個素法身,素法身是不能夠產生神用的,像你剛剛把心開發出來的時候,有一些能力,你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你心開發出來,有心通,心通虛空一切眾生心,甚至於通菩薩心、通佛心,佛要教導你,祂不用親自來,祂只要起心動念,你就可以體會了,放下、放下,不要打妄想、不要執著,所以初地就有法身了,但是祂不會用,祂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有這個能力,所以有時候會被驚嚇,這就是素法身。

另外,初地菩薩習氣還很多,二地、三地、四地都還有餘習,到八地才不動,但是祂阿賴耶識還有法塵,還是不清淨,所以到法身完全清淨,那是佛了,祂是最清淨覺。這在《解深密經》開頭,就介紹過佛的功德相了,它講佛是最清淨覺,其他的菩薩是有清淨覺,但不夠「最」,有清淨覺但不夠完全、不夠圓滿、不夠廣大。所以法身有三不等,有法身,你的習氣毛病就沒有斷,你習氣毛病沒有斷,就會蓋住你法身的能力,你就不能遍知這世界的事,更不用講遍知全虛空所有一切世界的事。所以法身菩薩一定是大菩薩,不是小菩薩。人間菩薩就更不用講,人間菩薩是「霧煞煞」,什麼都不清不楚,也沒有神通。

我們知道法身菩薩能知,那祂們是怎麼知呢?佛及法身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麈生滅多少,皆能數知。我們虛空中有多少微塵?我們這個世界化為微塵有多少?世界一直在分裂、合成,再分裂、再合成,這微塵很細。所以你講一個微塵,七個微塵合成一個什麼,這是名稱,以前講《金剛經》時都有講過,譬如說,一粒微塵化為七個微微塵,一化七,然後這個又和那一個黏在一起,就變成一個微塵,這樣變來變去。什麼時空之間呢,沒有一個相是永遠的,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佛及法身菩薩祂們的知見都能看得到。所以我們這個閻浮提娑婆世界,這個地球,微塵在生滅、生滅,當下有多少,祂們都知道,何況是恆河沙呢!

所以佛在祇洹外林,就是現在講的祇樹給孤獨園,樹林中樹下坐的時候,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說:「這個林中的樹葉有多少葉?」佛即便答有若干數。這個婆羅門心懷疑了:「你講的我不知是真、還是假的,誰證知呢?」所以婆羅門去至一邊,樹的那邊,取少樹葉,把它藏起來,回來再問佛:「現在定有幾葉?」佛就回答說:「少了幾葉,因為被你拿下來了。」拿下來的葉子都能講清楚,那你說樹林有少葉,我講你也不知,起碼你拿下幾葉,你應該知道吧!所以這個婆羅門就非常信服。

對一些有修行境界的人,你沒有拿出一些神通、一些超越他的知見,他不會信服的,因為他總自以為是最好的。所以我們看佛的本生經裡面,祂為了要渡大迦葉,顯過多少神通,那個就是在優樓頻螺那附近,都是大迦葉尊者的勢力範圍,也就是摩竭提國(magadha),當時是印度的中印度的大國,當時是非常的興盛,也就是現在的菩提迦耶。菩提迦耶跨過尼連禪河就是優樓頻螺了。我們去優樓頻螺那邊的時候的左面,那邊不是有一個龍洞嗎?其實從龍洞那個山往下看,六公里左右都是屬於大迦葉尊者的勢力範圍,所謂的的勢力範圍,是指他的弟子所居住的地方。

南傳的他不講龍洞這一段,而是講苦行林裡面的那一口井,就是以前的廚房,裡面有一條龍,就是小蛇,小蛇可以化成很大的龍,這是南傳的講法。如果根據經典,根據大乘經典裡面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降伏大迦葉尊者的時候,祂現很多的神通,所以祂渡了五比丘,渡了耶舍Yaśa五十個師兄弟以後,已經製造了五十五個阿羅漢,祂就來要渡這個大迦葉。為什麼要渡大迦葉呢?因為當時大迦葉是婆羅門裡面最有聲望的,也就是摩竭提國這個國家的國師,頻婆娑羅王就是阿闍世王的父親,那時是他在執政,他的國師就是大迦葉尊者,所以祂如果降伏了這個婆羅門,其他的弟子當然就會跟著歸順祂,所以祂就到那邊去。

祂先問說:「我要來這邊掛單住一晚,行不行?」大迦葉回答說:「我所有的房間都被弟子們佔住了,只剩下一間石室,石頭的房間,是很乾淨但不適合人居住,因為裡面有一條毒龍,牠發脾氣的話會噴火、會吃人!」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祂也知道,因為故意要渡他,就回答:「沒關係!」祂也要去住,大迦葉說:「你還是不要去,因為去了怕你被吃掉!」這樣三請,最後大迦葉也好同意讓祂去住。住進去後,真的裡面就冒煙、發火了,大迦葉的弟子看到了,就急急忙忙跑去向他講:「那年輕的比丘一定死在裡面了,那個毒龍發作了!」隔天跑去一看,釋迦牟尼佛坐在那裡打坐,他就很好奇:「那條蛇、那條龍呢?」祂就指一指祂的缽,祂把牠收在缽裡面。大迦葉只說:「你神通不錯、神通不錯,但是我的知見、我的婆羅門的功夫跟我的智慧,還是比較高超!」人都有這種慢心。這時還是沒有降伏大迦葉。

後來祂現多少神通?大迦葉的弟子要點火,祂就讓火點不著,弟子就去告訴師父說,今天要拜火,因為他們是拜火教,要拜火、供火,結果點不著火,這大迦葉一想:「是不是那個年輕比丘在作怪?」就去找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好!你回去火就可以點上!」結果弟子回去後,火就真的點上了,點好了、也拜好了。等拜火神拜好了要熄滅火,卻熄滅不起來了,弟子又跑去跟師父講,師父講:「又是那個年輕比丘在作怪!」再去跟他說。這時釋迦牟尼佛說:「好!你回去火就可以滅了!」這樣,大迦葉還是在心裡面講:「祂是有神通沒有錯,但是祂的知見、祂的解脫的智慧,還是沒有我婆羅門高。」

後來有一天,他去邀請釋迦牟尼佛吃早餐,釋迦牟尼佛回答:「你先去,我馬上就來。」結果大迦葉走路還沒有走到廚房要吃飯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已經到東方世界,有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去拿了當地特殊的水果回來。大迦葉還沒有走到,祂就已經坐在裡面了。大迦葉說:「你未發先到,我比你先走,你卻比我先到?」仍不疑有他,問:「這是什麼水果?」釋迦牟尼佛回答:「這是東方世界那邊某個地方,幾千萬由旬以外的一個地方,拿的一種特殊的水果,你去吃!」大迦葉問:「那裡是哪裡?」他也搞不清楚!這一次還是不能降伏大迦葉。到最後三大部洲的東西都拿回來了,連續這樣供養他幾天早餐,祂都是到各個地方去拿最好的水果給他吃。到最後,大迦葉在尼連禪河溺水那次,終於被釋迦牟尼佛降伏了。所以降伏一個有智慧、貢高我慢的人,你不現神通還不行!這還是小case

所以他問佛到底有多少葉?佛講出來了!這幾段在講的就是說,恆河它的名稱永遠不會變,恆河的沙是最多,這些,佛祂們都清楚,法身菩薩也清楚,所以你要知道,修行成佛,這些能力都要俱足,看到哪一個活佛,現在還活的,當然是活人,但是活佛是什麼都懂嗎?不然怎麼叫活佛?所以我們常常被這個「佛」跟「如來」搞不清楚。佛不等於如來,佛只是一個覺者,覺者,阿羅漢祂也是一個覺者,阿那含也是稍微有點覺了,能夠解脫而已,辟支佛也是覺,菩薩、初地也是覺,八地不動也是覺,那這個神通能力怎麼跟如來比呢?所以佛不等於如來。

所以說初學佛法要分別這個,講「如來佛」是最正確的講法,如來具有四個名稱,每個名稱代表祂的功德性,一定要有那個能力,譬如說應供或者無生,阿羅漢是不受生、無生,但是又有另一個翻譯是應供,只要是天神就可以受人供養,不一定是要聖人,但成為阿羅漢的人,我們凡夫和天神都要供養他,因為他是聖人,供養他,供養得到的話,福德很好。所以。「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加上「如來」,共有十一個名稱,具足這樣才是真正的成佛。

我們一般覺悟的人,覺是覺了,你用覺的話還分辨得清楚,因為覺悟不見得就是如來;但是你用佛,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就很容易造成困擾。譬如說「出佛身血」,上次我跟你們講過,這是五大逆罪,這佛在梵文裡面並不叫佛,這是指出「如來」的身血,我們把tathāgata翻成佛,所以我們會搞不清楚。每一個覺者,你出祂的身血,沒有你去出如來的身血,那麼的罪重!所以你看梵文有好處,就是在這裡,我們翻譯的人常常翻不出它真正的這個道理。譯者他認為佛,佛就已經是通稱了,佛就是佛,其實佛和如來是不一樣的!如來的神通是無量無邊的,你們要了解這些。

今天吳居士在做朝聖錄影帶的剪接,我們在世尊講《法華經》的地方,那後山有一個高山,調達(提婆達多)就是從那個山頭發射石頭。他去做一個很大的彈弓投石器,用很大的力量將石頭投擲出去,金剛神已經知道他要謀殺佛,金剛神有把握去把那顆石頭擋下來,想不到調達也是有修行的人,很有力量的,金剛神反而被這個石頭打死了,剩下的碎裂的石頭的衝擊餘力,還是繼續往前飛,那碎石就傷到了釋迦牟尼佛的腳,就出佛身血。出佛身血雖然是重罪沒有錯,但調達不是因為這樣下地獄去了,他是因為破和合僧,提婆達多破僧團,把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分裂成兩邊所以下地獄。

講起來,我們雖然朝聖好幾次了,但這八大靈塔,就是一個地方沒去成,所以還沒有完美,八大靈塔就剩破和合僧這個地方未去!這個地方是表現釋迦牟尼佛慈悲的地方,祂不怪調達傷祂身,就算祂不怪祂破合和僧,但是這個業太重,所以調達為了破合和僧這個業,就下地獄去了。這是什麼?這是共業!調達和釋迦牟尼佛雖然是堂兄弟,你傷祂,祂還可以原諒他,你破和合僧,祂就沒有辦法了,因為都是共業,所以共業是你轉不了的,你只能夠大家分攤去承受。你得罪聖人,聖人不來受報,你因緣成熟才會受報。你得罪聖人,聖人不會責怪你,所以你雖然出佛身血是大罪,但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抱怨的心,成佛的人都是慈悲的。到後來這提婆達多,他就掉到地獄去了,這在我們去參訪聖地的祇樹給孤獨園,要去的左邊,有一個沼澤,據說他是從那裡下去地獄的。

不要想說地獄好像是在我們地球的中間裡面,不是這樣。這個地球如果你下去,它又跑過去了,跑過去到哪裡?到地獄去。不是我們地球中間有一個地獄,我們想說地獄一定是在地球的裡面,不是這樣子。你經典看多了,地獄在哪裡?這須彌山,須彌山的山景和我們人間不一樣,我們人間的山是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一定是頭尖腳大。須彌山則是像香菇頭的形狀,四天王是在半山腰,山上東西南北各八天,中間是忉利天,玉皇大帝(帝釋天主)住的地方,忉利天就三十三天,翻成中文就三十三天,所以這八、八、八、八加中間一天,總共就三十三天,忉利天翻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他從這裡下來,這周圍有九重山,還有九個山,所以九中間有幾個空隙。

用數學來算,九減一有八個空隙,八個循環在須彌山的周圍,這麼一直捲、捲、捲,捲到最旁邊這裡,第九重的地方就是鐵圍山,鐵圍山這裡就是地獄,南贍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洲這四大部洲,地獄不是在這四大部洲裡面,而是在我們這個宇宙銀河系裡面,所以調達他從這裡下去,他既然下去,一定是往下墬,所以一定是到這裡來,不是到我們的球地中間去,地獄不是我們所謂土地的地中心裡面去。

回過來講,這聖地我們還沒去,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去,其實不遠,就在鹿野苑或是瓦拉納西附近的二十幾公里而已,只是路況很不好,大車沒辦法開進去,小車也是開在崎嶇不平的路上,這麼來回就要花上一天,所以上次也沒有去,本來是想要去,後來因為時間不夠,還是沒有去。這裡如果去了,經典上所講的「八大靈塔」就真的全去了。這個地方是表現釋迦牟尼佛的慈悲,雖然提婆達多破壞僧團,領了五百個僧眾脫離出去,但釋迦牟尼佛還是沒有怪他,祂請舍利弗去跟他們開導,對心不正、知見不正的人說清楚、講明白。

因為調達很聰明,他講的道理是什麼道理?他要求對僧眾的戒律更嚴格,這大家就聽得進去,為什麼?因為修行就要嚴格啊,守戒律才會成就!譬如說吃飯,不要你托缽,因為托缽托到雞、鴨、魚、肉你也要吃,那不行,修行要不吃眾生肉。哪一個聽不進去?除非你是邪魔歪道,每個人都聽得進去。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二千五百年前,托缽的人他可以吃眾生肉?而我們現在不能吃?因為他們的福德夠。福德夠的人,眾生都願意給你吃,因為給你吃後,自己馬上有好報,哪個不願意給你吃?你福德不夠的人,當然不能吃。

假設你真的開悟了,很多方便法,護法神、佛菩薩都會施予你咒語,你吃到葷的,祂就教你一個咒語破解、度他們。你沒有那個福德,護法神知道你那個福德不夠,你怎麼可以吃葷?除非你著魔了,才會想開悟還吃葷的,邪魔歪道都是愛吃葷的。你說有這個咒語就可以吃葷了?那是方便吃,不是天天吃。你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方便狀況下才吃,不是你故意去吃。所以當初提婆達多提出這一點,五百個人聽了很有道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跟戒律有關的,他都要求很嚴格,每個人都聽進去了,所以就跟他走了。調達做了這種破壞僧團的事。

後來舍利佛用他的智慧,去楞伽山那邊跟他們開示,開示後有很多人又回來了,這表示佛心中沒去判定對、錯這個觀念,祂知道這是冥冥眾生的一念無明。因為調達他想出來領導僧團,但是他的德行又不行,所以佛當然不同意他,不同意他,他就自己作怪了,所以就提出十點比釋迦牟尼佛講的戒律更苛。現在講釋迦牟尼佛後來就把每一點都解釋清楚,包括:為什麼托缽這些比丘可以吃葷呢?因為當時他們的福德夠,二千五百年前的這些修行人,每個人一出家就成阿羅漢。現在呢,一百個人出家,沒有一個成為阿羅漢,當然說不可能沒有阿那含、沒有斯陀含,須陀洹也很多,但就是沒有阿羅漢。

阿羅漢就要有六神通,我們現在哪裡有?有個神足通就很不錯了,有神足通的人在東南亞還很多,清淨道經裡面都有教怎麼去修神通,把身體變出另一個人或怎樣,因為祂們也有會飛的,會飛是修行神通的第一個,你氣打通了,就會飛了,你真的要練,修菩薩道的人,氣打通也不會去練,因為你要的是智慧,不是練這個神通。但是你氣通,身體就會浮起來,你再加以訓練就會飛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東南亞附近這些國家小乘的修行人,還有很多有神通的。

祂說當初這些出家人他們福德夠,可以托缽,眾生供養他們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但是後來慢慢講,講到大乘經典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開始不准吃眾生肉了,因為大家因緣成熟了,托缽以後,如果有肉、有眾生肉,就要去處理以後才吃,這在經典裡有講,我在網路上也有把這一段講出來,讓你了解為什麼過去可以吃托缽的東西、葷的東西,你不要以過去和現在來比,現在的人的福德差多少?所以我們不能以現在的觀念來說過去怎麼樣、現在怎麼樣,過去人家修行馬上成就,你現在修行都是打折扣,人家是除了吃飯以外,都是在打坐。

我們當然是福報不好,要工作、要賺錢。有的專門修行的人,一天能坐到三支香就算不錯了,一支香用心中心法要兩小時,三支香是六小時,吃飯三小時,上廁所一小時,其他還有十五小時,就這麼晃蕩、晃蕩過去,跟過去怎麼比呢?過去的人吃過飯以後,一天托缽一次,早上托缽後,吃完飯後就打坐。南傳姿勢很簡單,但是也很威力,一坐就不起來了,如果得阿羅漢,七天才出來吃飯一次,證到辟支佛,十四天才出定一次,出定就是要吃飯。所以你要想一想,過去人家是怎麼修行?花多少時間修行、打坐?我們現在花多少時間,就想要成就?

如果你是再來菩薩,諸佛菩薩當然會幫你成就,讓你就修心養性、繼續說法,那是佛在幫助你,有的人不像過去那麼認真用功,因為他過去已經用功過了,所以今生有一些因緣讓他進入修行的境界,比較快。如果你沒有這種菩薩再來背景的話,今生心地也不好、習氣也不好,你要修到一個境界,要花很多的精神,不花精神是做不到的。所以你要說因果、因果,你花多少精神,得到多少果報,這是一定的,你要大成就,就要有大修行的決心。

後來這婆羅門心生大敬心,求出家,真的出家了,後得阿羅漢道,阿羅漢道是斷三毒,你看到四句偈裡面講得很清楚,或者是《阿含經》裡面,貪、嗔、癡三毒全部斷了,是阿羅漢,阿羅漢要具足六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這六種神通都要會化,才是真正阿羅漢。如果你沒有神通,那還不是真正的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有分九級,還有大、小阿羅漢之分。你沒有分的話,境界、心地都有層次上的不同,你要知道真正的阿羅漢是什麼境界。以是故知,佛能知恆河沙數,這是上面所講到的七十二億殑伽沙以外的世界,法湧菩薩是從那裡來的。

 

又《金剛仙論》云:恆河沙者從清涼池出,入於東海,長八萬四千由旬,廣四十里,或有廣十里處。以從沙山中過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狀,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極深若象馬車乘,入者皆沒。又天竺國皆見此河引此為喻,所以能到遠世界者。

《金剛仙論》講:恆河沙者從清涼池出,就是剛剛講的阿耨達池,入於東海,長八萬四千由旬,廣四十里,或有廣十里處,最廣的地方有四十里,六百公尺一里,或有廣到小小十里的寬度。以從沙山中過故,有流沙其色白水,亦同白乳狀,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極深,若象、若馬、若車乘,入者皆沒,天竺國皆見此河,故引此為喻。印度當時都是以恆河到遠世界,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殑伽河。

 

真諦大師記云:神通有三。

真諦大師講神通有三,下面開始講神通了,為什麼法湧菩薩他可以從那邊來?一下子就來到?我們要懂它!祂怎麼來的?以後你要成為大菩薩,要遊歷各個國土去度眾生,怎麼去度?我們雖然常常講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都是神通,那為什麼這些神足通還是有高低、境界的不同?它們是怎樣的不同?這一段是比較新的,你未來開發神足通的話,要知道你是用什麼身。我剛剛講過,你氣脈打通的話就會飛,因為氣充滿身體,身體好像一個氣囊一樣,充滿氣以後,身體就一直要往上飛,你再加以觀空,色即是空,再加上你用念力,它就會飛了,所以以下舉出神通有三種。

 

一者舉身如鳥飛空,由定功能單身遠至,恆須神通攝持,若忘不攝身,即退落故名舉身,三中下品。

一者舉身如鳥飛空,把你的身體舉起來,在天空中飛。所以常常聽到同學講:「一作夢,都是在飛。」那表示你過去有修到這個境界,所以都是飛。有的是站著飛,有的像鳥一樣用翅膀飛,有的是像阿拉丁一樣的飛。你夢中飛的姿勢,大概都是代表你過去世修到的哪個境界在飛的樣子,而且這飛的樣子大都發生在相同的夢,如果有的話,就大概代表你過去有修到那個境界。過去有修,不代表你今生會有,因為你退轉了,心越來越不如以前,用功的時間也不如以前。以前可以捨棄家庭,到深山裡面去修,現在都是混居在繁華的社會裡去修,越修越退步,誘惑因太多了,享受的因緣太多了,所以你就沒辦法發真正的出離心去苦修。

這裡是第一個,把身體舉起來像鳥飛空,由定功能單身遠至,你在定中可以用定力思惟你的身體,然後把身體舉起,就可以飛了,像鳥飛空一樣,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去。你不要說這是神話,其實定力、念力夠的話,氣脈誘發起來,你就有這個能力,真的會飛了!恆須神通攝持,像這個舉身往上飛,一定要用你的念力來一直想,在飛、在飛、在飛,把你的身體攝持住飛,如果你一下子看到什麼,分散掉注意力,也許你就下墬了,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在觀色即是空,沒有在觀身體提起來,然後在飛、在飛、在飛,你分神就會墜下來了,若忘記攝持你這個身體,就退落了,這種叫「舉身神通」、神足通,這是三種通裡面的最下品,用意念把身體觀空,然後提起來把它攝住,在虛空中移動,到你要到的地方去,就真的到了。

 

二如意神通,隨聖意欲轉遠令近,轉近令遠,或內或外。若內轉者世界不促,但身能遠至;若外轉者身不遠至,但促遠世界令其在近,轉步則著,此即中品。

第二種是「如意神通」,如你的意願,用意念就好,隨聖意欲轉遠令近,你要去的地方不是你去,是把要去的地方,好遠好遠的地方轉到你面前來,這樣不是很簡單?你跨一步就到了。所以我常告訴各位,學佛法不要去學那種外道法,第一種就是外道法,出陽神、出陰神。你的自性就是如虛空,所以你可以容納宇宙整個世界,那是如來了。我們容納一個小小的地方,譬如說台灣或是這個世界,把它融到心裡來,你要觀哪一個人,觀哪一個地方,你還要去嗎?不用了!就在你心中。那你問真的有到嗎?這意念很駭人的,你的意念到哪裡,其實你的心也就到了,所以《楞嚴經》裡面的意生身,就是用意念的,這不是法身!意生身是用意念產生的身,你念頭起,你另一個神我身已經到那裡去了,所以人家會看到你,其實你的肉體並沒有去,是另一個意生身去了。

這裡講的如意神通,是隨你已經證得的聖人境界的那種意念,聖人就是阿羅漢,或者辟支佛,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如果是四禪境界的人,他是用意念,他是前面這些第一個境界。你要有如意神通,就一定要修到阿羅漢、辟支佛、或是八地菩薩,如來就更不用講了,祂們是聖意一轉緣六境,祂們要去的地方,直接轉到眼前,然後或內或外,要轉內還是往外,若內轉者世界不促,如果往內轉,世界不是很侷促,就在眼前不遠,你的身能至遠,你說世界很遠,但是你把它內轉的話,轉到你心中來,那遠嗎?當下就遠至了,所以身能遠至,一下子就到那個地方去,這是用意念,這是意念神通,若外轉者身不遠至,你往外轉,身不去,但是促遠世界令其在近,把遠的世界轉到你面前來一樣,所以轉步則著,一踏步就到了,這不是很好嗎?此即中品神通。

所以《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祂本來沒有來去,為什麼沒有來去?那是更大的神通,就是第三種神通,心速疾通,想哪裡就到哪裡。這裡的第二種如意神通就是想,由遠處觀近,或者是世界由內轉出去的話,身體到遠的地方去,如果是外轉,把遠的地方觀到你面前,然後你舉足,舉足就到了,這兩種,內轉或外轉,用如意神通。

 

三心速疾通,此通最勝,八地已上獨所能得,令身輕捷至已成滿,止於一心,即便至彼,故令菩薩以心速通往彼世界。

第三種心速疾通,此種通是最殊勝,八地以上的菩薩才有辦法得到,因為你身輕捷至已成滿,讓你的身氣充滿了,然後非常輕便,止於一心,把心定在一念之間,然後即便至彼,你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從心裡面靈機一念,你要到世間哪裡,就像我剛剛講的,釋迦牟尼佛要降伏大迦葉尊者,祂到東勝神洲去取一個水果,祂就是用這種方式一下子取回來,這個念很快吧,就到了、就回來了,所以祂對大迦葉尊者說:「你先回去,我馬上就到」,真的就馬上到,祂已經去東勝神洲跑一趟又回來了。如果用飛的,幾碼要花幾個小時吧,就算是像飛彈那麼快,也要花時間。但這不是,在幾分或幾秒裡面就成就了,這心速疾通,要八地以上菩薩才有辦法做到。

你看只要有小小通,我們人間就會非常轟動,如果是證到四禪天天神的通,那就更加不得了了;那八地菩薩、阿羅漢的神通就更加不得了了,佛就更不用講。所以你看《大乘理趣六波羅密經》裡面在講,菩薩的神通和一般四禪天的天神的神通,二者不能相比的,菩薩的太殊勝了。

 

若依《俱舍》第二十七及《順正理》意勢神通唯佛所有。故順正理七十六云,行有三種:

若依《俱舍論》第二十七品,或者是《順正理》這本書,說到意勢神通唯佛所有,這意念可以很快達到的力量,只有佛才有。《順正理》七十六品裡面講,行有三種。怎麼來行?就是運你的身體來動,要到哪裡就到哪裡,有以下三種。

 

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俱舍亦同)。

一者運身,這跟上面第一點講的一樣,舉身如鳥飛空,乘空行猶如飛鳥,運身就是用你的意念,運起你的身體在虛空飛。講到這裡,我們說鹿野苑是「仙人墮處」,仙人為什麼先成仙呢?仙人就是心清淨了,當然心清淨是閉門造車去修的,他不是實際面對境界這麼去練,所以有一天,有一個仙人要去受國王供養,每一次來受供,國王就親自去迎接他,因為他是舉身,仙人是舉身而已,舉身在飛,所以飛下來的時候,一定要有人去接住他,就像用降落傘降落,降落傘降到地面時,你的腳還是要往前跑幾步才能停住,沒辦法馬上停住,舉身飛就是這樣,有點衝勁,所以每一次來受供,國王就要出去迎接他,迎接他是用抱的,飛下來是抱住他。

有一天國王有事不能親自去,就請他的女兒去迎接,國王的女兒當然是長得很漂亮,請公主幫忙去迎接他,國王想仙人修到會飛,應該是心很清淨、不動心才對,結果仙人到了,公主就像國王一樣雙手去捧著仙人迎接他,仙人是靠以前那樣土法煉鋼,潛居去磨練出這個意志力,才有神通的,沒碰過女孩子的身體,一碰以後,怎麼那麼柔軟,還有香味,一下子起了分別心,神通馬上失掉了。後來這仙人要回去,他沒有神通了,怎麼辦?也不能自己溜走,就找藉口說:「今天我要看看皇宮外的這些老百姓怎麼生活,我要用走的。」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走出去,以前是飛來飛去,現在不行了,這個就是說,真的心要清淨是不簡單的!

舉身這個力道完全是用意念去舉的,當然後面兩個也是用意念沒有錯,但是四禪天的天神和仙道的仙人,是用磨的磨出來的,碰到這種真的境界,就沒有辦法對治,所以神通就失去了,為什麼說鹿野苑是仙人墮處?也就是仙人看到底下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他們起了分別心,淫欲心一起,心不淨,當然就掉下來了,所以鹿野苑又叫做仙人墮處,就是這麼來的,這是第一種運身。有一些是你不接觸境,你心可以淨;有一些是你接觸那個境,你的心真的是清淨的,那是無所謂了!菩薩是在磨練這種定、這種智慧。

比丘是聲聞乘,聲聞乘就是成阿羅漢的,阿羅漢和菩薩道是兩種不一樣的系統。你去守比丘戒,是很嚴格的!為什麼?因為你要成阿羅漢、求解脫,你去修菩薩道,菩薩道是要增智慧的,從智慧去學習未來要成佛的,所以以菩提心為重。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度眾生,因此第一個是修自己的智慧。所以過去的比丘跟菩薩是分得很清楚的,我們這部經講到的大阿羅漢,大阿羅漢要不住空、不住有,一切法無執著,那是在訓練他成為菩薩,但是比丘、比丘尼他們是絕對要成就阿羅漢道,現在也有比丘在行菩薩道,他如果是大乘菩薩的話,只有菩薩,沒有什麼大乘比丘,比丘是聲聞乘。

現在我們中國才有不一樣,如比丘菩薩或是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這是中國比較特殊的佛法,把這兩個合在一起。如果你是一個比丘,講得都是一些小乘法,是比丘法、是解脫法,那你會說這是小乘的,絕對不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一定要進入陀羅尼門,起碼進入闡述《方等經》、《般若經》以上的這些道理。如果只有講《阿含經》,講四聖諦、十二因緣觀,當然這些都是基礎沒有錯,但是你就導他們到這裡,幫他們導到小乘修行,就沒辦法往前走,我們說這是大阿羅漢行比丘之行,教人家成為聲聞,不是成為菩薩。有興趣的話,你們可以去研究比丘和菩薩有什麼不同。

還有比丘的戒律以戒淫為第一,菩薩以戒殺為第一。戒律有好多種,排在第一個重戒,比丘是戒淫為第一,雖然排是殺、盜、淫、妄這麼排,比丘是把這個淫欲心當作第一個要斷的,因為你淫欲心不斷就不能解脫三道,六道輪迴,而菩薩祂不畏生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六道裡面哪一道都好,隨緣這麼去流轉,但是每一世都是在修這個智慧,和要渡眾生的心,所以他是以戒殺為首,因為不食眾生肉、不殺生,你要度眾生,還去殺生?這怎麼說得過去!所以菩薩以戒殺排第一,這四重罪,這五種罪,這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剛剛講的仙人,一接觸到異性,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過去都守戒律的關係,不去碰,南傳的都是這樣,在同一個屋簷底下,不能男女住在一起,所以比丘男眾要住一邊,比丘女眾就住一邊,不能在同一棟裡面有男、有女,分得很清楚,所以才有男眾道場、女眾道場。這到中國就不一樣了,一個道場裡面分東單、西單,反正就分了,在南傳的沒有這樣,男傳本來就沒有比丘尼,有也很少,像西藏也沒有比丘尼,是最近慢慢在改了,改到底好不好?改就是道德水準在退落,不見得是進步!

你說男女平等是進步沒有錯,女眾你一發心修行也是會成就沒有錯,但是總是業力比較重、習氣毛病比較重,所以要發大心,要狠下心去修,要比男眾更有信心、威力、投入去修,不然一定沒有男眾那麼自在。男眾修起來沒有煩惱。所以有的法師他不收女眾,就算很多女眾因為過去的因緣,一直要跟著他,他都說不要,說:「我不要因為一個女眾出家,五十個比丘都跑掉了」,因為女眾的忌妒心、佔有心很強,天天師父東、師父西的爭寵,這就完了!所以法師也是很有個性!但講起來就是沒有菩薩心,菩薩心哪有分男女?要度就全度嘛。各人有各人的因緣,所以也不能講對錯。 

2009.05.13.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