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38)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上善下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續)
大唐三藏云,八種分別皆以無覆、無記、異熟、生慧為其自性,或可尋伺以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別能生戲論所依緣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別能生我見及以我慢,後三分別如次能生貪瞋癡。當知此中所依緣事為所依故,生我見慢見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能現有情及器世間流轉品法。此中意引顯揚三無性論。
上一次講到大唐三藏所說的八種分別妄想,八種分別皆以無覆、無記、異熟、生慧為其自性。自性是產生一切法的根本,它本來的樣子是無覆,不能夠將其隱藏;會隱藏就是自己習氣毛病,會蓋住它起不了作用。如果你修到阿羅漢境界,無覆、無記性就會產生,所以一切法無覆也無記(不記善惡),但是留藏有異熟種子。因為他證到空理,不讓它成熟,可以控制它,不再來受生,所以雖然有種子在,但是對法了解、不再執著,故異熟種子不來受生。無覆、無記、異熟以後,就會產生智慧,慧從空性而起。如果你沒有妄想、習氣、心病……等等,掩蓋你自性的話,對一切法中,自然就可以生起自在的智慧,這些都是以自性發展出來的無覆、無記、異熟、生慧等法相。
先來看看此無覆、無記、異熟在梵文與英文怎麼解釋。無覆無記anivrtā- vyākrta。又作無覆、淨無記。若以道德之性質為準則,一切諸法可大別為善、惡、無記等三大類。其中,無記係指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業或惡業之法,又可分為有覆與無覆兩種。無覆無記,即指不覆障聖道的非善非惡之法。anivrta─unchecked , not impeded。avy2k4ta-- undeveloped , unexpounded, elementary substance from which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 considered as one with the substance of Brahma。從萬物的基本物質被創造的。
另舉─有覆無記梵語 nivrtāvyākrta,又作有覆心、有覆,為無記之一種。其性染污,覆障聖道,又能蔽心,使心不淨,故稱有覆;然因其勢用弱,不能引生異熟果,故稱為有覆無記。至於不善等法,雖亦能障蔽聖道,然以其勢用強,可招感異熟果,故不稱為有覆無記。nivrta─surrounded, enclosed, stopped; n. covering, mantle。被包圍了,封裝,停下了。n .外殼、地幔。
異熟─vipāka,舊譯為果報,音譯為毘播迦,係謂「因」變為「果」,此「果」之性質異於「因」之性質;「因」有善有惡,而「果」具非善非惡之無記性,故自「因」成熟為「果」,其性質已變異為別類。ripening , maturing (esp. of the fruit of actions) , effect , result , consequence (of actions in the present or former births pursuing those who commit them through subsequent existences)。成熟、成熟(果實之作用),結果之種子(現在的行動,和以前那些因,接著下來會讓果實存在)。
或可尋伺以為自性,新譯作尋伺。尋伺就是覺觀,「尋」有人翻譯為「覺」,「伺」有人翻譯作「觀」。覺觀,覺,尋求推度之意,即對事理之粗略思考;觀,即細心思惟諸法名義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為妨礙第二禪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續作用,則身心勞損,正念旁落,故又為隨煩惱之一。依此覺觀之有無,能判別定心之淺深。《雜阿含經》卷二十一:「有覺、有觀,名為口行。」又覺與觀為發言語之因,離覺觀之心,則無言語。《維摩經》弟子品:「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修行實境上來講,到初禪自然這種真妄心分離以後,你就可以「覺」你心裡面所起的法,也可以「觀」自己的妄想念,但是,是站在自性這一邊來覺、來觀。如果到初禪境,能夠覺性現起的話,自性應緣了就會起法,起法相中,覺知可以觀自性應緣,也可以觀法相,如果這個法相能夠覺而能不住,那就真覺。你看了一個妄想、習氣、毛病,如果你看了它對你不影響,你就只有看它就好了,這樣就可以控制自心不受它影響。
問題是,若覺而執著,當然就是比較重大的習氣、業力,這個法來的時候很強,是你不能夠安住你的心來面對的,已超越你的定力,不受控制,你壓不住它,所以只能用觀的。前面講的,能夠尋、能夠覺的話,自己就不受它影響,但比較重大的業力,你沒有辦法說自在,壓不住它,只有看著它。所以能觀的是覺知,所觀的境,一個是覺(或稱尋),一個是觀(或稱伺),這三個可以說妄中有真,真中有妄,不究竟者很難分別真妄。凡夫無明,會執著一切法相就是我,他忘記追逐自性起滅這邊的覺知。大部分的人,不學唯識、不知真實修行心相,都是會落入這樣子的。
生三事者,初三分別能生戲論,前面無覆、無記、異熟,最初的這三個,你如果是起了分別想,就會產生戲論,因為你不究竟,沒有生起慧,用慧來處理事情或者對治心病、業力、幻師幻化等等的事情,不能夠實際了解,就會去執著。產生戲論所緣的是什麼東西?所依緣事六根六境,境就是塵,所以六根入六塵這中間就產生心識,這個心識你是用尋?還是用伺?這裡面如果落於不究竟的時候,就很喜歡去討論,一討論問題就沒完沒了。懂的又懂一半,不懂的根本都不懂。所以不懂的就喜胡說八道,你講,他也在開講,沒有一個交集。懂一半的他也喜歡講,講是比較高段一點,但是不究竟,不知離言法性、離見法性,或者離聞法性。言只是一個代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住六塵境,都不能夠離見聞覺知的話,就是戲論。
我常常講見聞覺知,見是眼根所見,聞者是耳根所聞,覺者就是觸覺,能產生觸覺有三個根,就是鼻、舌、身等三根,三根對香味觸等三塵都會覺觸,知是第六意識,所以是屬意根。見聞覺知就包括這六根性。六根對六塵境,你不能夠離言法性,各有所見,依其修行程度,有的看到人的層次,有的看到更深一層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每個人修行不一樣。有的看到一千世界,有的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至於如來,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像這樣,你知見沒有到如來境界,講來講去都是不究竟的,所以才有種種的外道邪見產生,把不究竟當究竟,沒看全部卻把它當全部,所以所講出來的都是戲論。
菩薩懂了法但是證不到,那沒關係,諸佛向我們說,祂要開示悟入,依你的境界來講,這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佛以一大事因緣,示現世間,都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是完全都看到了,但是祂開示悟入,又分不同的境界、層次。華嚴宗把佛開示跟十住位相對應,你懂的佛所開示基本的道理,這地前菩薩十住位,「示」,十行;「悟」,十迴向;「入」才是真正的十地菩薩。這都有個別的敘說。不管到底對不對,「開」所講相當於空,「示」相當於有,「悟」空有不二,「入」菩薩不作有為、不作無為,做了有為也不執著,這是勝義諦相所講的,這才是入一切佛的知見。稍微提一下,不見得說地前菩薩他們的理念完全對,佛的境界到入的境界不是每個人、菩薩可懂的,大菩薩才能從解脫知見之中,又去做很多的神通變化事。若不入佛性、不入佛的知見、不入如來的知見,你現不起任何神通。
《法華經》每個人都喜歡念,它是在講神通的,每一句都是神通。比如說妙音菩薩、觀音菩薩祂們有妙智,要以什麼身度眾生,祂就化什麼身,這不是神通嗎?所以《法華經》不是一般人在讀的,是已經是菩薩要變化的人再去學。當然《普門品》是講觀世音菩薩化能三十二應化身,那也是神通變化。所以你要先把《般若經》搞懂、《解深密經》搞懂、《楞伽經》、《唯識》搞懂,你要神變時,你再去讀《法華經》、《華嚴經》,然後今生有幸,可以修證到神通最好,你心清淨才會現神通。當然你要對空、有、色法、心法,都很了解以後,再去思惟怎麼神化。上一次我跟你們講,地水火風這四大種性,跟我們肉體也具足四大種性,那怎麼來化?這些都要思惟、要去印證。
次二分別能生我見及以我慢,初三就是無覆、無記、異熟,次二是無覆、無記。因為異熟未現,所以多少還有執著,只是你看到阿賴耶識無覆、無記性,照單儲存一切因果報應的種子,他還是具足我見、具足我慢。有慢心就不是阿羅漢,有慢心就是阿那含,阿那含因為有五神通起,當然會起慢心,祂以為跟如來一樣也是能變、有五神通,不知如來的智慧跟神通變化更大,所以無知就會起我慢。
後三分別如次能生貪瞋癡。把這一段跟上面連結一下。八種分別之「後三」:愛分別、非愛分別、俱相違我所分別,於諸有漏有取法上,即計為我或計我所。「初三」則是八分別中的前面三個,第一、自性於一切法分別自性,如色聲香味觸法,第二、差別謂即於彼分別可見不可見,第三、總執謂即於彼色聲香味觸法等上計我有情,執取─舍(gṛha房舍)、軍(sena)、林(vana)。「次二」就是八分別裡面的第四跟第五,第四我分別,第五我所分別,於諸有漏有取法上即計為我或計我所。這樣就能生起我見、我慢,這樣的結果,會生起貪嗔癡三毒。非愛分別,不喜歡的就會起分別,跟你自性相違背,自然就會生起貪嗔癡三毒。
當知此中所依緣事為所依故,在這上面所緣的事,是哪個分別相,都是他所依的,就會升起我見慢、見慢。我見慢或者是見慢為依,就會生起貪嗔癡。見有好幾種,有二見、五見、七見甚至於到十見、六十二見,像有一部經就叫《六十二見經》。見就是看了以後、聽了以後或者是見聞覺知以後,產生執著的心,變成你的主張、你的意念、你的思想,認為這樣是對、這樣是怎麼樣、怎麼樣,這就變成一種見─執取見。我見慢當然是以我為中心所起的高傲心,所以有一個我,我修證到怎麼樣,對外境所看到經過心裡面的推測、計度,你認為自己比他高、比他懂、比他學得多,這樣會起慢心。慢,唯識裡面有講到七慢或者八慢,有的根本都已經輸了,還說自己行,這種叫做無理慢,就是你不講道理,就是傲慢。不管是我見慢,還是見慢,都會生起貪嗔癡三毒,這三毒就演化成二十個隨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是最基本的。
由此三事能現有情及器世間流轉品法,生起上面所講的三種事情。第一個生戲論失、胡說八道,或者依有為、依無為這三種情況,都是偏執、都是不好的。《解深密經》在教導我們:住一切法無所執,作有為,不作有為想、不作無為想,作無為,不作無為想、不作有為想,離言法性、離見法性、離聞法性等等的,沒有什麼可以去辯論的,這樣也就不會產生三毒。如果有這三種事情發生,凡夫或者惡慧者,(惡慧者會執著空,凡夫則執著有或沒有),有這三種狀況,會讓他產生有情世界,產生器世界,然後流轉生死於這些世界中。我們學《解深密經》,就是要宣揚三無性論,或者是無性性,或者講無自性。
這個「無」,不要說沒有,是你不去執著它,不要看成沒有。自性都會應緣,自性應緣先起法性,這個法性的基本是什麼?也許是六根,也許是六塵,或者產生六識,或者產生五蘊,或者產生四諦,或者產生十二因緣等等,都是由法性依各種因緣演變。凡夫是執著妄,把不真執著為真;惡慧者會執著一切法沒有,都是空無。凡夫執著有相就輪迴,如果是菩薩懂了空相為本,因緣起一起有相,不住有、不住空,那就是善慧。不要講、不必講,離言法性、離見法性。三無性論,追根究柢(或底)講,是空有之類的。
《解深密經》裡面講,遍計所執是凡夫;依他起(自)性,起自性而不執著它,就可以觀空;圓成實性,有緣就起有相,圓成實性的範圍到哪裡?大小菩薩跟如來圓滿功德是有所差異,所以最高的如來一入如來藏性,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見,這「無所」好像很簡單?不是!心攝諸法,都能知。心法,有的用心可以感應,有情無情、有色無色,就是有身體無身體,無情就這些無情類,有情眾生是會輪迴的,有的身體有肉體,有的有形相沒有肉體,有的根本沒有形相,就像風,風神哪裡有形相?像這些只有如來才能都知道。
「如來藏」好像很偉大,不是嘴巴講一講好聽,偉大有什麼用?你做不到!你在人的世界裡面,都搞的不清不楚了,還講超宇宙、超虛無、……?星期天講了,有一個台大的教授,寫了篇文章說:「我們懂得越多,就越需要謙卑。」怎麼謙卑法?他說我們科學研究的結果,這個世界有五十億年,結果後來發覺:「世界不是只有五十億年,應該有一百三十幾億年。」他就很高興。他舉個例子:「幾個小孩子在房間摸來摸去,最後每個地方都摸熟了,以為世界就那麼大。突然有一天,走到門來,這邊有一道門,不小心壓下去,發現隔壁又有一個房間,那個房間都不懂。」當然他認為世界一百三十幾億年,已經夠久了,其實再加幾個零,也還不夠。
修行跟實際的神通變化是相對的,你心越清淨,自性就會越開顯,越開顯就懂得越多、看得越多。現在如果我們依文字解釋的話,我把所知道的、融會貫通的跟你們講,其實我做不到。但是我講的,每一點都從經典零零散散各角落來。所以你要看很多經典,才能這邊懂一點、那邊懂一點,把它連接整合在一起。所以剛講圓成實性是佛的境界,祂不是只有空理,祂是具足有相,其所產生的智慧,很多專有名詞都講它的智慧,祂不必看不必聽,你問祂什麼?講出來就是那樣子,如假包換,就是這種智慧。我們未來要成佛,也是要像祂這樣子才算成佛。所以我們現在才一直在認真用功,這條路當然很漫長,因為很漫長,要累劫這麼修,以後才能走到最清淨。
所以你要講這三性,講有就執著了。講沒有,每個自性確實會發揮它基本的功用。「遍計所執」是凡夫的,有法他一定會執著,為什麼?他心不清淨,所以他一定會執著,好壞都執著,執著完了再加上他的習氣毛病進去發作。「依他起性」是聲聞、阿羅漢或者菩薩,已經練到有習氣但不相應,可以控制,有因緣來他就起自性相應現起法,現法他又能夠守住空寂、不相應,有看沒有到,有聽沒有聞,這樣他就能夠自在。侷限在一個小的範圍內,這個心量不會大。所以你要打開你的心胸,去接觸一切的有相,這你就要練到入一切法而不住一法。
不要講佛的境界,菩薩的境界,初地菩薩、二地菩薩就不得了了。一看到菩薩,就覺得初果、二果、三果,這個太低了,初果太低?您有得到嗎?叫您不要有「身見」,但您打坐腳就痛,有「我」在,沒辦法突破!「禁戒取見」,這個還比較好避免,不要執著非世尊所講的戒律;有「疑心病」,就障礙你客觀看事情、不得不執著,難免剛剛講的貪嗔癡會發作。這三個沒做到,連須陀洹果都沒有!今生我們起碼要盡量用功,到須陀洹的境界,須陀洹是不下三惡道。
現在講菩薩境界,開悟的地上菩薩,剛開始是初地菩薩,全身開悟,沒有身只有一個心,祂還沒有死掉以前,有什麼能力?他就是修內心不清淨。所以到二地菩薩是離垢地,污垢還是不少只是微細一點而已。垢就是不清淨,不清淨的法障礙你自性,你要怎麼去離垢?從粗的、中的、微細的,慢慢這麼修。大毛病慢慢修到小毛病,慢慢修到微細毛病。不要說沒有,沒有的話你就會打妄語。現在末法時期的凡夫,不可能沒有習氣毛病,只是還沒碰到境來考你一下,所以你以為沒有。不可能沒有!你單獨一個人修也不對,因為沒有境來磨,所以習氣不會現出來;有那個境來磨,你說看得開,那是小事情才看得開,重要的大事情,你就看不開。
到二地菩薩多難呢?做到的話,可以當玉皇大帝(忉利天主)。我們常講說不要去六欲天,當然六欲天不一定要去,但是你如果是二地菩薩的話,你去那裡當天主哩。上次我們有講過,二地菩薩祂有降伏魔外(魔道、外道)的能力。為什麼祂可以降伏魔外?因為祂污垢沒有,極清淨才足以來摧破這些魔軍。魔軍就是沈迷於淫慾心、貪欲心者,所以它永遠不出三界。修行如果不動淫慾的話,你能就生梵天;不能生梵天的話,就是在欲界天裡面。二地菩薩也要斷種種的欲望才能離垢,既然自己能離垢,又能修忍辱,這就可以降服魔外。外道你用智慧可以降伏他,魔道你用忍辱可以降伏他。佛法不一定要打來打去,釋迦牟尼佛都是用忍辱波羅蜜對治一切眾生,這樣也是可以降伏眾生,讓祂們信服你的修行比他高。
我們說圓成實性,小菩薩所現的能力,還是沒有諸佛或是大菩薩的千萬分之一,因為我們到底懂得有限。這裡講的,要入佛的知見,開示悟入,不是只有知跟見。進入佛心一定要產生智慧、產生神通變化。當然這是未來的事情。這三性依每個人心地,現起不同的程度,但是我們開始學《解深密經》,要觀它三無性、觀它無性性、觀它無自性。既然都是無,為什麼要用嘴巴去講?不必要!所以離言法性是怎麼成立的?離開語言文字、離開知見、離開眼睛看到的、離開耳朵聽到的、…等等,法性就是讓它自己存在在那裡即可!
所以離言法性、法住法位,這個法就自己產生在那個地方,你能夠離言不去說它怎麼樣,這是菩薩要學的。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或者一個眾生(包括非人),你都知道什麼事,但不要去執著它,不要講、不要看進去,你有這個能力的話,你就是在學菩薩法。凡夫性遍計所執,而依他起性是阿羅漢準聖人的境界,我們知道祂有這個能力,但是祂偏執空,喜歡涅槃、不喜歡有為,這也是不究竟。你有圓成實性,空、有都要照單應緣,讓它發起,產生諸法,從法中悟無相法。《解深密經》就是要學習這種能力,不說有、不說沒有,離言法性的能力。
言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者,此二句顯流轉生死失。謂彼愚夫愚癡力故,便於三種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或在邪定聚,流轉極長分段生死三聚之處。然此三聚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自有兩說,一依集異門論。有三聚眾生,一邪性定聚,謂成就五無間業;二正性定聚,謂成就學無學法;三不定聚,謂唯成就餘有漏法及無為法,是名三聚之性。薩婆多宗即Sarvāsti-vādin,集異門論即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Abhidharma-sa{gīti-paryāya-pāda。
前面所舉的一段經文,有此句偈語:「言彼或不定或邪定」。這些不究竟認知的修行人,或者惡慧的修行者,或者世間禪定者,這些不是真正得解脫者,所得的定叫做邪定。邪定怕動心。氣很強的人,氣壓腦筋,你心也不會動,別自以為這樣就是定。我們常講,修行第一階段都是以氣得定。所以你沒有氣就定不住;有氣了,氣壓住你的腦筋,腦筋動不了,你以為那個定就是好,其實那種是邪定、不正當的定。
不定,是還沒練到空性,所以你還有餘習應緣,這時候緣起相應,或者能看到什麼、能現起什麼,而自心去執著它,這就是沒定。我們有位師父去印度留學,回來後說自己有一次打坐時,大塔金剛座有個力量把他吸過去,他覺得有個像一盤黑圈一直轉進去、一直轉進去,已經轉了好久還在轉,他就嚇到了,到底轉到哪裡去?沒有經驗,所以會嚇到。我說:「轉來轉去都在你的腦筋,黑漆桶還沒打開,好像很深邃,一直挖進去、挖進去,其實還是在你的頭殼部位。」他說後來又有了第二次,第二次雖然比較不會怕一點,但是還是有分別心。
所發生的身體跟物理跟氣之間的變化,你不要害怕,所產生的一些異相也不要害怕,害怕就不定,真正要能夠有定,就是學佛法所講的離言法性。有相無執,不住一切法。像你天天打坐,心也不煩、境界也沒有來,這樣沒有進步,你沒有打開本來。我們總會看到幾位比較天賦異稟,前世所遺留下來修行的種性,能夠常坐、能夠雙盤、能夠久坐,所得到的現象一定不一樣。這個妄想一直出來,到最後沈寂下來,那才是清淨的空性。如果你這一關都沒打破的話,就只是氣很旺,下座就沒有了,下次要打坐又是氣很旺,但就是沒有念頭起來。
妄念起不來,當然也許對昨天、今天、明天大小事都不罣礙,但是這是妄想,若沒有滅此妄想,你不妄想好像是好,但是你的妄念起不來,根本就沒辦法滅它。第八意識窠臼打破的話,法塵,就是我們所謂妄念,就一直冒出來,一直冒湧出來以後,你這個自性就開顯,就能夠感應虛空,然後再去學習定力,這樣所得才是正確的定力。佛法在講的定,就是在講這個,不是在講這種不見之定,或者有境不覺之定,那些定都是假的,你沒有打開,怎能悟空性。所以在《解深密經》的境界來講,你實際進入有因緣法裡面,而能夠把握住你自己不去講。邪定都是世間禪定,不定就是你學佛法但還沒有究竟。
「流轉極長生死苦者」,這兩種人有修沒有究竟的,還是一樣要輪迴,所以流轉極長。為什麼極長?因為修到有定,但是是住邪定者,不是進到無想天就是色界天,甚至於無色界定,這個壽命都很長,所以叫做極長。像世尊還沒證道以前,證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以凡夫的時間來算有五百三十七兆年那麼多的時空,你只要幾世在那裡就完了,沒完沒了,所以叫做極長。不要說在下三道裡面輪轉,在天道裡面你就流轉的很長了,但是最後還是要生死,再入輪回。
此二句顯流轉生死失,為什麼?你學了法不究竟,如果究竟的話,你就是學般若的智慧,也能夠行菩薩道,然後跟眾生在一起,能夠一邊修習對事情、對人物不即不離的能力。不一定要坐在那裡就是在入定,那種定是假的,永遠得不到大定,如果入了很深的禪定,那還是邪定,是世間裡面的定。所以我們要的是從日用應緣中去修,打坐只是磨刀,因為我們氣不夠的話,心性比較脆弱,所以比較有煩惱現起。我看你們有的人,也許跟我的心黏的比較緊,我一生病的話你就垮了,我看一些人都這樣,我一生病一有障礙的話,你自己本身就沒定力,顯現在你的行為、你的思想,也都不對盤了、走樣了,這是沒有原來自己的定力。
你要獨立,不要依靠心很強,要自己去磨練。每一天所接觸人事物、所講的話、所發生的事情,你都要坦蕩蕩的去面對,這是在練心,練心就是練禪。禪就是你碰到外在因緣感召心會動,而你怎樣讓它不動?有煩惱,你怎麼安住這個心不煩惱?這是真正的禪定。這是《解深密經》所講的,住一切法但不要執著它,是學這種智慧。如果說身體不好,事情看起來就很灰色,想的念頭都是往不好的地方去想,那你要反觀回來,安住這個心。你為什麼會去想?你不想不行嗎?想那些負面就不對,覺知先安住它。這個不是不定,也不是邪定,是真正的定,從這裡去學。
你說沒時間打坐,一沒時間打坐,你這個定力會更差。本來人家打坐,每天三、五小時,已經練得比較心平氣和,面對人事物比較能控制,比較能自在的把它擺平。如果做不到的話,你又沒有打坐,心也浮躁,對著事情又沒有智慧去整理。想一想是什麼因緣,讓你進入這個困境。不然你用思惟的也可以,自省:「我為什麼會跟以前不一樣?失去了定力,整個人不對了!以前看得開,什麼事都無所謂,為什麼現在會鑽牛角尖?很明顯就不對嘛!」我常常講,你修的好不好,就在你障礙來的時候表現。障礙不是一個,往往兩個、三個、四個……一起來,那你怎麼安住自心?我們沒有像大菩薩那種威德力,所以有時候還要藉諸佛菩薩的咒語、憶念。
自性是很微妙的,你的心很微妙,只要你能夠安住,有覺有知但能夠不罣礙,這是正定。不要住邪定,邪定就是無覺無知,氣旺就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永遠沒有辦法學佛法的定。佛法的定,就在日用應緣中去學、去練,在待人處事之間去學習。所以有時候你們受我考驗,動不動就來一個大發脾氣,你受不了,有的人受不了一次就嚇跑了,就表示你潛意識裡面的嗔心很重。有的人就千鎚百鍊,越鍊越勇,越沒有感覺瞋心,這就真正的在學定。先從逆境上學,先從不如意種種的法中去學,面對這些你能夠不動,沒有好惡之想,你的定力就慢慢形成,你的智慧也慢慢形成。
謂彼愚夫愚癡力故,便於三種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上面所講的三種,為什麼變有情?一聚就是一團、一撮人、一類,或在邪定聚,流轉極長分段生死三聚之處。三界離不開欲界、色界、無色界等等,依你所執著的法而成就。然此三聚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自有兩說,薩婆多就是一切有宗,小乘經典集結以後就分裂成十八部、二十部大小不同的教派,這裡面有一派叫做一切有宗。自有兩說,三聚有兩種說法。
一依集異門論,依據集異門論這個論著,有三聚、三類眾生。
第一類眾生,就是邪性定聚,不正當得到這種定,所得就是邪定。邪定就是心不動,氣壓住它,他認為這個定就是好。世間禪定裡面的定是會退失的,為什麼會退失?因為你的氣會慢慢的衰弱掉,老來氣衰。天神的壽命雖然長,但也會老,老了氣就會衰,氣沒有、定也就沒有,這種定能夠當真嗎?當然不能當真!所以你不要去講世間禪定的理論怎麼樣,一個原則就是祂們會退失。你說:「我都不起心動念」,但是過了一萬年仍會起一個念,這有沒有起心動念?還是有啊!只是時間很長時,過去一萬年,他才起一個念。
我們看古書中有提到「一念萬年」,有定是沒錯,但是時空過了一萬年,你就會起一個念,起念就是退失。如果是八萬劫,一劫一萬六千八百年,算起來是幾百億歲,一萬年起一個念頭,頂多幾百萬個念頭,你定力就退失了,所以這個稱為邪性定聚,不正當的定。為什麼佛法要學智慧,就是用智慧來得定,來看得開諸緣。如果你很認真去改善心裡面那種怪里怪氣的習氣,你打不打坐沒關係,只要你轉得動它也行。問題是你又不認真去反省,不認真去轉它,又不用功打坐,這樣子怎麼行。
打坐是幹什麼?是藉著氣來改你的心性。你不長期打坐,這樣用功起來會打折扣,但你還是要思惟,用你的理解力去轉它。你說:「我對一個人kimo(日語,指情緒)不好……!」你可以在那裡不必盤腿,你就正襟危坐想:「我為什麼要對他起什麼心念?管它起什麼不好的念、見怪的念…什麼念,都是不對。不管他講一句話對、講一句話好、講一句……,都不要去理他才對。那我為什麼要理他?」你心裡面一定有不清淨,不清淨是要轉你自己,不是去轉他人!嘴巴長在人身上,話從人家嘴巴講出來,他要這麼講,你不要說:「你不要講!」
你要修你自己。為什麼他講這句話你很在意?你要去轉自心、轉你自己。你要把他講的這句話,當作不相干,或者無所謂。要這麼去練你自己。所以不要光講佛教的法很好、很好,有時候,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也很重要。每一天分三段時間,坐下來就想:「我這段時間裡面,有什麼不正常的反應?」所謂不正常,就是你有顯現習氣毛病,有顯現你的執著,有顯現你對法的分別,有顯現你對好壞的執著。把這些都打死掉,這樣你就算不打坐,自己也會慢慢進步。以後再碰到這樣,馬上警覺:「不對!我反省過了!」一次、兩次,修行沒有那麼簡單的,一個習氣要百千次的撞擊,佛法是在學這種定。這種定,就是智慧的定,不是依氣來得定;依氣得定就是邪定,那個會退轉、會退失。
你說有氣很容易入定,如果大業力來你還是沒辦法定住。剛開始全身氣打通的時候,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都在自轉,真氣是很旺;但冤親債主要讓你家裡夫妻吵架,你還是要吵架,甚至要大打出手。那種氣不是很旺嗎?氣很旺,你的脾氣也很旺,所以要磨,經過磨才能的自在。依氣得定的人,不是正確的定,是住邪定。你要靠智慧,練到人家講什麼都無所謂,這是心態問題。像有些人愛面子,希望家裡不好的事情,最好大家都不知道。知道跟不知道有什麼關係?是你心裡有病,所以才覺得很罣礙,不願意讓人家知道。讓人家知道又怎麼樣?怕人家喜歡講來講去或怎樣的,這樣你就放不開。你要去修這個,怕家醜外揚。好在現在多一個法門,自己修心,修不來就持咒,請諸佛菩薩跟你加持,讓你腦筋靈光一點、智慧開顯一點。這還是在做這個事情,用智慧來得定,不要去搞邪定。謂成就五無間業,這個邪定所造的五無間業,那是很大的。無間業是沒有間斷的業,果報完了再受報、再受報、再受報……,沒完沒了的。
三聚眾生第二種,是正性定聚,samyaktva-niyata-r20i,這是我們要學的。sam2dhi就是三昧、正定,正定就是平等平等。你把你的心看一切法都平等,好壞、善惡、順逆都一樣平等觀,那你還有什麼煩惱呢?學這種定,這就是正定聚,這是佛法所要學的正定。這樣你可以成就無學法,學無學法。學就是還有漏,所以要學來斷漏;沒有煩惱、沒有漏,那就是無學位。有學位就是七地以前的菩薩,地前菩薩更不用講,七地菩薩已經不得了了,為什麼還要學?有!還有很多毛病!到八地菩薩才是不動地,心裡異熟識還有,定力跟阿羅漢一樣,但是智慧已經不得了。學了八地菩薩的智慧,八地已經算大菩薩了,會神通變化,十方國土來去自如,度眾生無量無邊了。
七地以前菩薩就是有學位,無學位為什麼不學呢?對於煩惱法除滅已經不必學了,它可以控制他的煩惱,但其他的還要學,比如神通變化要怎麼起?變化身怎麼起?諸佛菩薩的智慧怎麼學?為什麼諸佛菩薩可以看盡十方虛空諸法界,八地菩薩只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這些種種不必學嗎?還是要學,何況還有微習沒有滅的,所以不是無學位就不用學,無學位是祂粗的煩惱不會有了,所以不必再學一些法,什麼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對祂來講已經都會用了。
三聚眾生第三種,是不定聚aniyata- r20i,成就餘有漏法及無為法,僅僅成就有餘依有漏法。餘也可以講餘依,「餘」表示有身,為什麼有身?因為有習,有習氣不清淨所以就有身,因果都假不了的。所以修到色界天的境界,還有一個無形、人看不到的身。我們說神我身,不管是神我身、什麼身,都還是身。人的肉體,如果神我身塞在裡面的話,你有兩個身,一個是神我身,一個是肉身。一個開悟的菩薩沒有神我身,只有一個心跟這個肉體,這個肉體今生死了就沒有,只有一個心在虛空住。所以你心不淨有餘習,如果身不淨,餘習更大了,還有餘身與餘習,也就是還有中陰身沒有滅。所以你會覺得很奇怪,證到阿羅漢,為什麼還有一個神我身出去進來、進來出去?祂的心還不夠清淨,祂的果報就是這樣子。登地菩薩為什麼沒有身?因為祂修行很久,所以進入無色界的境界,懂得佛法,祂沒有身但是有心。
我常常在講,有身跟無身,看宇宙之間的大小,要怎麼看?你有身就有見根、有見性,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性、心性,都依附在阿賴耶識上。阿賴耶識會叫阿賴耶識,就是祂心還不夠清淨,所以叫做阿賴耶識。如果六根入六塵生六識,已經清淨了、不再煩惱了,不是完全清淨,是清淨,這樣就是無漏。他的阿賴耶識就會稱為異熟識。這時候聖人的識不叫阿賴耶識,叫異熟識。異熟識還有異熟的種子存在,但是它已經不受這些種子所影響,所以不會來受生。但是它還有種子;到佛的境界,這些種子該還都還光了,則是清淨識、阿摩羅識(amala-vij#2na) 、如來藏識。阿陀那(2d2na)識,有一點執著空的樣子,有空性沒有錯,但沒有《解深密經》這種空有不二的修證。
阿羅漢跟八地菩薩,大概都是像這樣,會以阿陀那識來顯現。所以到《解深密經》第八品在講神通變化的時候,是從清淨識化起的,所以你要學神通變化到第八品你要仔細研究它怎麼化。其他的不清淨法,或者六種無為法,或者九種無為法,這個是不定、不很確定你在哪裡的境界,依你的用功程度會變動,這個是不定聚。所以邪性定聚是不好的;不定聚是還沒有確定得到什麼定;正性定聚是我們要學習的,這是三聚之性。
薩婆多宗即Sarvāsti-vādin,薩婆多宗就是一切有宗,v2din是論,集異門論即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Abhidharma-sajgīti-paryāya-pāda)的縮寫。the doctrine that all things are real。an adherent of the above doctrine。
今天就先停在這裡。
(2009.03.18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