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30)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本段第三悟者覺妄喻,有其五段,翻譯上應知。一能悟人,二所悟境,三正明覺悟,四因悟起說,五勸不需重觀。此即第一明能悟人,文有三節:一若有眾生者,辨能悟人,謂地前菩薩,或可謂地上菩薩五蘊假者。二非愚非鈍者,起悟近緣,謂無癡善根。三善慧種類,有所知曉者,正明悟體,以慧為性。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證能取、所取空性。或可謂地上菩薩,了知勝義,無二之理,名知曉也。

本段第三悟者覺妄喻,覺妄喻是說明「覺一切都不真實」的譬喻,共有五段,翻譯上都提這五段來說明。

一、能悟人。佛法可讓你依自己的程度,去體悟不同的境界。真正的佛法,要做到像菩薩那樣,能知一切法的因緣,但不執一切法。我們要懂得這樣。這是覺妄的悟者,是真正能悟的人。

二、所悟境。能悟的人就有一個對境,所悟的境。

三、正明覺悟。正確的明瞭你所覺悟的對或不對。有的人覺悟空無,而他認為這就是究竟,所以他只學無為法;有的人是連空無都沒學,一開始就學有為法,這樣就會執著虛幻不實在的法,或者把真實的因緣法都當成有相,這樣更沒辦法解脫。能正確悟知的人就是──看到幻化師在幻化,所幻化出來的東西是因緣,知道有這回事,但也不加以說好說不好、對不對,都不必說,離言說,這才是真正的悟。那如果悟一半的,則是會否定幻化師所幻化的,他會說:「我明明看到是他在變化,所以一切都不真實。」但不真實之間,一切緣所起的法還是有,就像我們的業力一樣。你說業緣沒有,沒有卻來到你的家裡、你的身體上,你還說沒有?當然,還沒有解脫以前如果觀它沒有,可以安慰自己的心,但這並不因為你說沒有則它就沒有,只是要讓自己比較有定力、能夠承受一點。

這是正確說明覺悟的境界,很多人常在說開悟、開悟,但開悟的境界有三不等,有的說見光、有的說看到自性的功用、有的看到天上人間,他們以為這就是開悟了,但大乘佛法是要真正進入無色界的境界,然後再第八意識現起,再依潛在的種子把習氣斷掉,這麼修才能究竟。大乘佛教則以初地歡喜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唯識宗分見道為真見道、相見道二種。真見道證唯識理,可引生根本無分別智,證悟真如之理,為斷煩惱障、所知障之分別隨眠煩惱之位。以上謂一心真見道說(又作頓證頓斷說),以此為正義。相見道證唯識相,為於真見道後生後得無分別智,再觀真如理之位,分為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二種。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觀二空真如,非觀四諦差別)之境,即:(1)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2)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3)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

這裡《解深密經》在說明大菩薩、大阿羅漢的境界,所以一切法離言說,因為你已經明了諸法因緣所起的道理,也不必加以否認、也不必加以承受,這是真正覺悟的人。

四、因悟起說。你如果懂了這些道理以後,就可以很自在的去講經說法;如果沒悟到這個道理,有的人就很害怕:「我如果講錯一句話,五百世狐狸身!」怕因果,這就是沒有真正悟理。真正悟理的人就能夠自在,能夠因悟起說、隨緣而說。有的人是主觀意念想要弘法,有的人則是比較被動。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既然因緣成就了,要讓你說,那麼你就說;如果因緣不成熟,那你就等待。佛法是很微妙的,你若光用自已的意念想:「我要怎麼做、怎麼做」,發下大願,對,但若德行不夠、智慧不夠,所發的願是會成,可是卻把別人誤導到別的地方去,這不是真正的正明覺悟,這要小心!

五、勸不需重觀,既然已經正確的明瞭覺悟的現象,那就不必再觀,既然離言說,也知道因緣起法,也隨緣去說,說了也等於沒說,懂了這些道理以後,就不必要去重觀化境或幻境。看幻化師在幻化,沒有錯!他玩真的也好,假的也好,都不加以評論。所以我們對世間事也要這樣。如果跟你沒有直接相關的、也沒有來問法於你,你懂也好、不懂也好,都不要去管人家。有的人就是會看不下去。你還有看不下去的心,就是沒有真正的覺悟。有些人個性還是好打不平,什麼都要管,甚至對於稍微重大的社會事件,也要去插一腳。所以,勸不需重觀,就是你已經悟了、真正悟了,就不必再去觀任何境。發生就發生,發生完就過了,過了就過了也不必講,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此即第一明能悟人,以下第一個先說明能悟的人,文共有三節。一若有眾生者,辨能悟人,能夠正確明了覺悟真實相的人,謂地前菩薩。地前菩薩智慧有一點點,雖然不是很夠,他可以觀真正因緣起法的現象。或可謂地上菩薩,這是指真正開悟、法身現起的地上菩薩,所以稱地上菩薩,祂一入滅,可以入無餘依涅槃。這種人沒有色身,也不是用見性去觀世間相,因為祂沒有五根,都用心感,(根是五根,五根包括眼耳鼻舌身──身是色身。至於意根是心,意根不算。)一般如果意根這個心眼不開的話,都是以這五根在作用;有的甚至可以看到什麼三度、四度空間的物相,或者聽到另一個世界的聲音等等的,都仍是這五根的魔相;這種人因為還有身,所以還不能入無餘依涅槃,只能入有餘依涅槃,有餘依就是身還有所依,這種人習氣更多。

菩薩習氣是有,但少一點,而且真正明悟的人,是什麼都不執著,懂得隨緣,有事講給人聽,對方聽就聽,不聽就算了,因緣就這樣子;有餘依涅槃的人,就不是這樣,一定要這樣子或者那樣子,因為有身,所以習氣較菩薩更多、更執著。有的雖然會打坐或者幹什麼的,但沒破色身,很執著,每件事都看進去。而且還未必知道自己很執著,也不會觀因緣,這就是修不到心裡面去,只有修到五根門頭,所以若能涅槃,也是住有餘依涅槃。色界最高是四禪天,再上去就是五淨居天,五淨居天是阿那含果(三果)的聖人所居住。縱使四禪天的天主是十地菩薩,但祂也看不到五淨居天到底在哪裡。境界很高的阿那含果,連這些阿羅漢,都還是有身。四果還沒有破色身,還是有身,四果都是住有餘涅槃,寂靜、涅槃、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是因為對於內心不淨所起的法,都看得開,而不是因為內心已完全清淨。

地上菩薩無身,無身要依什麼?只有依這個心,這講起來是無色界的境界。心真正完全清淨者,只有再來的大菩薩,每個大菩薩都是再來的,成佛了再來,例如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文殊師利菩薩也是一樣,這些才算真正心清淨,所以,才能神通變化無量,要不然十地菩薩還是有微習的,故說有一份無明在,只是比較微細。連二地如來都還有微習。我們修行的成果,跟心的清淨程度是相對的、斤斤計較的。如果你修行是修到看到什麼光、聽見什麼聲,但是心都不是清淨,這在自利上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因為我們是行菩薩道沒錯,當然自利、利他二個都要得到好處。利他是得智慧,自利是修內心──一個毛病拿掉,再一個毛病拿掉,最後哪一世能夠成佛就完全能拿得掉無明惑,因緣果報該還都還光了,就能夠成佛。這是我們能悟的人,含地前菩薩、地上菩薩。

地上菩薩的五蘊假者,已經知道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都是虛幻不實在的。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身都是假有。色蘊、受蘊觀它假有,就算能夠看到、聽到或者能幹什麼,都要觀它沒有這回事情,不要看了都當真或者放不開。若你看了認為真的,就喜歡講,喜歡講就是執著,一執著就不是假有,因為你一執著它就是真有了,其實那個都是妄有。不能說沒有,是妄有、因緣有,但不要去執著它,不必去講,你一講就執著有法。過了以後也不講,那就是假有,當下有,過了以後就沒有。你的感情作用、你的念頭、思維,你行陰裡面的種子很微細的,你的心,五根所對的六塵境都有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意根是分別心不算是真的識,第七識是末那識是審慎思量,這也不算是,只有前五識是真的心,這眼耳鼻舌身,它接觸到外境,可以直接看到外境這個塵境,這是真的心,再來是第八識,加起來共有六個心識,這是真的識。大乘論言,心量有十: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阿梨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所以真心十際上講只有一一識心才是真心,論云:「彼是所入第一義諦,今寂靜念,唯在門中,無往向念,當真諦念寂滅二字,即是門中體真如攝約所觀境,其寂靜念約能觀心,是知自門有寂靜念,不有此修,無以順真即境之念證相應故,即顯此念,唯在當門,非于所入一一心故,行者唯用此寂靜念,方能契合一一心故,美哉!」由此當知真心僅止於覺而不入一一法,即是一一識心,此才是真心,真如體。

那哪個才是偉大的呢?若八識是真的心,真的心可以看十方虛空局部,不能全,因還有無明未盡故。心的清淨程度有多少,看的世界就有多大。像如來衪能觀盡虛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因為衪心沒有一點不清淨,這就是一一識心。那菩薩有大有小,有沒有神通的菩薩,就是要觀什麼都觀不到,那是很低階菩薩。到八地以上,應該都是有大量神通。地前菩薩也有有神通的,甚至四禪天的天神也有神通、五通。阿那含才三果就有五神通,只沒有漏盡,四果阿羅漢就有漏盡通,加上前五通總共有六通,但仍沒有徹底解脫,沒有究竟解脫。地前菩薩也不見得比地上菩薩差,地上菩薩有的還沒有神通。菩薩他還沒有到心清淨以前,在某種程度的還沒有神通,但是他的智慧很高,要學什麼都懂,一個東西看過,認真思維就懂。

 

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甚深真理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者。顯示三離之功德故,謂一切差別以四種妄言說。而為根本而轉,一切外道九種變論十種異執,唯以名字為本而轉,一切煩惱破障一切所知壞障。

我要把悉曇的資料送給同學他們去校稿,他們會質疑:「這個我看不懂,這個又是什麼?那個又是什麼?」他們看不懂,我就會再思考,怎麼才能讓他們看得懂。想完了,什麼是二二三三,原來悉曇有一些文義含蓄的,讓你有時候看不清楚在講什麼,作者故意讓你看不懂。既怕失傳,又怕被外人看懂,所以寫來曖昧得很。你看懂就懂,看不懂就不懂。什麼「二二三視為通韻」,到底在講什麼?你不從頭學起,你就不知道在講什麼。像這個不是說光有經典你就看得懂。同樣是《金剛經》,有人看了不懂,才會造業、去犯戒,他沒有覺得一切相無所有不可得,別人寫書毀謗,別人怎麼樣,講得好,他不懂就毀謗人家,這就是沒有修大般若智慧,總是執著它為真。

我們在心裡面起念,哪件事進展到什麼境界,也不必去執著,事情總會突顯狀況出來,讓你知道該怎麼樣做,這很微妙的。你不去講,但是心裡大概知道事情會怎麼轉,或者轉到哪裡會碰到障礙,而碰到障礙你又知道現在有障礙,有障礙要怎麼用功,怎麼化解,然後又明朗了。但可能明朗不久又出現障礙了,因為世間事無常。所以,你如果學到五蘊假,就利用這個假去認識事情。並非說這個妄想念我不要,便把所有的念都認為是不好;是你在打妄想、胡思亂想的那個才不好。至於你會隨緣起心動念顯現某種境界,知曉某件事發展到那裡會有什麼現象,這些你都要懂。懂了以後,又不執著,不主動去說某件事情怎樣、怎樣,這就是一一識心,心無住於一境之心。有的人沉不住氣,就會喜歡講,這樣是半調子。

你要隨緣要去用五蘊假,去知道這之間有什麼事、怎麼發展。地上菩薩的五蘊假,不是否定它,就像我們剛剛講,你要有所用法你能夠觀,隨緣去了解,然後隨緣等待讓事情去發展。五蘊假不是不好,要能知而不去執著。這二種聖人──地前菩薩跟地上菩薩五蘊假者,那為什麼還有五蘊假?既然菩薩在世間,要假藉這五蘊身心去行菩薩道,如果沒有這個肉體,誰認識你呢?現在諸佛菩薩入無餘依涅槃,諸聖都看不到,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感覺到祂們的存在,不然一般人眼睛看不到,怎麼知道有菩薩?

很多開悟的人,不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他僅是用自心。譬如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很祥和,他就知道諸佛菩薩的心蓋滿虛空。這個用眼睛怎麼看?看不到,但是,可以用心感。或者哪個地方不好,氣氛不對,用眼睛又看不到,但可以用心感。這個心才是重要,才能夠廣遍虛空。如果你的神通可以看,但你的心不清淨,看的就會受限制。心當然可以廣到看一個國家或者哪一洲,你可以感覺哪個世界祥和,或者充斥暴戾之氣,或者正在戰亂,這個用心都可以感。人心惶惶或者人心安祥等等的,從心感也比較快,用眼睛看不出來,因為眼睛受限制。有一些人在街上,你的心看得到是他們要暴亂。

二非愚非鈍者,第二種能悟人,他不是愚癡、愚鈍的。愚癡是不明因果,愚鈍則是腦筋不大靈光。有人腦筋靈光但不明因果,有人明因果但腦筋卻鈍鈍的、沒有世間智慧。佛法常提及「癡」,癡是對因果看不清楚而言癡。我們學佛法,就知道「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一切都在講因緣果報,若你能夠懂這點,你就不是愚夫。但是懂了以後,又做不到斷習氣或從裡面去學到好處,這就又比較鈍一點。起悟近緣,可以體悟比較親近的直接因緣,謂無癡善根,這種人從接觸的人之間,可以看出各自的因緣現象,然後也可以稍微不執著,這樣的話還好。近緣方面,講得比較通俗一點,就是沒有神通,只是知道周圍之間的人事物如何攪和,不像有人是更深一層的,知道很多事情,不只是近緣而已。所以知道近緣者,也有一點智慧,雖不是很大,但總是非愚非鈍,稍微可以控制自己不隨因緣起舞,這種人可說是無癡、不愚癡,不是不懂因果,是懂一點點因果的善根修行人,故稱為無癡善根。

三善慧種類,第三類能悟人,是大菩薩、大聲聞種性的,他們的智慧能看、能聽、能聞,但又能放下這善慧。有所知曉者,什麼事情都看得懂,但不去講、不去執著。正明悟體,正確的明了所了悟的空性。真正瞭悟空性的人,才可以說空性遇到因緣起一切法,那是有為法,有為法起了時,除了不執著它以外,還執著你的慧體,慧體是從空性起來的,所以,你就不犯於言說,也可以離言說相。離言說相是對自己而言,進一步的你也可以去講經說法,講完了,也說自己沒有講,有這種能力,這是正確的明了善慧之體,就是真正能悟空性。

以慧為性,這是真正的智慧,不是惡慧。惡慧是有邪執、邪見,惡慧的修行人,他有邪見,甚至於把它變成一種執著性,邪執就不好,但偏空修行者都是這類人。真正屬於善慧種類者,他是什麼都知道,有所知曉,正明悟體,以慧為性。何謂性?「心起應緣的本來之體」就是性。加一個自性。自性有很多種,如果善根就是善自性;如果你薰染很多的習氣,就是邪真如。自性是要清淨的,不要不清淨。像邪慧、惡慧這種,我們學了佛法以後,就要搞清楚:惡慧、邪慧不要去學,要學正規的善慧,要以智慧為體,觀一切因緣法,觀了以後又能夠不執著,學這種法,這樣很自在,也不會造新的業。雖然在度眾生之間,隨著種種因緣在言說,之後則離言說,以慧為性,則入隨順相中,也不會犯錯。如論云:「復次,有念,非常三慧、非無常三慧,謂無能念、可念、寂滅寂靜念。所以者何?真如門中,無有往向雜亂住故。」《通玄鈔》解釋為:「若知一切法雖念,無常慧念,無無常慧念,無能念念,無可念念,是名為隨順於寂滅寂靜念。若與此相違,是名為顛倒於寂滅寂靜念,說隨順相。」

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證能取。前面在講善慧種類修行人的能力及狀況,現在這句話在譬喻地前菩薩,或者已接近四加行位的準聖人。一般所言之四十位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後有四加行,再加上十地菩薩,十地如來,共六十四位階。菩薩從初發心開始修,至成如來佛,細分有六十四位階。這個十信位,就是在五蘊魔相的範圍,如果你沒有修到五蘊魔相的境界,那十信位都還沒有進入。那五蘊魔相修到什麼位,才是十信的初位?受陰盡。受陰盡,就是你的感情領納作用沒有了,你的憂喜苦樂都放下了。受者五受(憂、喜、苦、樂、捨),憂喜(心)苦樂(身),這個不是沒有了,不可能沒有,講沒有是指平等了,平等的話就是捨,捨受,你對一個法,沒有你的感情領納作用加進去,那就平等了。

譬如你在打坐腳痛,腳痛是不是痛苦?是!但你不認為痛苦,痛苦跟不痛苦平等觀,這樣的話,你就有捨受的能力,你對於憂愁,你不覺得有什麼好憂愁,也沒有什麼好歡喜,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心很平平淡淡的,這就是捨受具。你修到這個境界才是十信的初位,十信的滿位是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有六神通,辟支佛也有六神通,滿位就是第十位,十信你看起來很低,阿羅漢有境界,阿羅漢都做不到。華嚴宗、唯識宗這些大乘菩薩們,從這裡才開始算起,他不承認十信位聲聞乘的人是菩薩。從十住位開始算,去掉十位剩五十四位階,這之前稱地前菩薩,這裡提到地前菩薩,十信位不算,從十住開始到四加行,到四加行已經快進入地上菩薩位了。這在譬喻,四加行的行者,他對有關幻化師所幻化的一切法,不執著真,也不說假,這就是善慧的地前菩薩。

此喻地前菩薩加行位中,十迴向往前推為四加行,四加行修得好就能夠進入地上菩薩。四加行有「煖、頂、忍、世第一」這四個法要修,修這四個就是四加行,你身體要能夠氣通、智慧要開顯,身心二個都要像火爐般,開始要起熱爐。一般說佛法不講身體的氣,但是修行沒這個的話,怎麼能證到忍功第一、世間法第一?這都跟你的氣機有關係。我常告訴各位,第一階段的羅漢,都是以氣得定,沒有氣怎麼得定?有氣的話,人就比較看得開,比較可以忍受種種境緣;如果哪天感冒了,心情一定壓不住,常常會看什麼都不順眼,這就是氣機已經沒有了,所以這種定還不究竟。要慢慢的修到以慧得定,用智慧觀照、控制你的習氣。

這二句說明地前菩薩在四加行位中,分證能取。你已經能夠分別一階段、一階段地去修證你內心的境界。你內心有什麼境界可修呢?修行一定有所證悟。證悟什麼東西?一定離不開身、心二者。身體有什麼變化?身體包括五根的功用,五根對六塵起種種功用,這仍屬五蘊魔相範疇。《楞嚴經》提供開悟者借鑑,最重要的就是五蘊魔相,這在講修行的境界。當然很多人是注重經文前面所提之如何辨證見性,如何七處徵心分辨諸狀況中找自性。但你知道這些境界又有何用呢?應該是五蘊魔相的境界有了,再來分辨哪個是自性、哪個是妄習性。你要搞清楚,分證能取,不是說修行過程之間所證的東西是好的。你不要取,一取的話就有我執、法執,這樣都不對。你到底有幾許的我執、法執?貪瞋癡還有多少?分證是這個意思。貪、瞋、癡、慢、疑心病、邪見,到底哪一個多?哪一個少?分證,是分別去證知你心裡的毛病。每個人的毛病、習氣都不一樣,都會顯現在各自的言行之上。

第二個,五根,一般人不具有的異能,你也會體會;人家看不到的鬼神,你也可以看得到;人家聽不到的鬼神講話聲,你也可以聽得到;人家感受不到你心裡在跟鬼神溝通,你都感受得到。他心通不是看到他人的心,他心通是你看自己的心,然後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這是自相,觀自相,所以不圓滿。他心通有什麼圓滿?也不會刺激你好好修行,你懂的別人怎麼樣,對你要自性清淨有什麼關係?但是,宿命通就不一樣了,你若知道自己過去犯了什麼毛病,未來要受什麼果報,(例如過去殺了人,果報是今生完了就要下地獄),看你用不用功?果報擺明了一定要下地獄去,這就會激勵你趕快用功,所以,宿命通、天眼通,你都可以看到未來、過去,這對你有幫助,能激勵你修行得漏盡通。

但是他心通,光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對你有什麼關係?沒有用。他心通不是觀別人的心,是從你自己感覺,得知別人的念頭。如果你心眼打開的話,你不是看別人在冒什麼念頭,而是他的念頭,影響到你的念頭,你可以觀你自己的念頭,觀自相,就知道他剛剛在想什麼,這對你的修行沒有幫助!像這種眼耳鼻舌身都能起異能,起異能你要分證,分證又不能執著,要放下、放下!連後面的好境界都要放下了,那前面這些不是神通的神通,又何須執著!你又不是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天眼通,你在執著什麼?好比有的人能看見鬼神,就好像就不得了,天天上電視,也不知道是真的天眼通,還是假的天眼通,有些為了收視率,都會套假的,都是事先講好的,所以,你聽聽也不用太相信。

在修行上分證內在習氣懂多少,分證是自性的的功能,自性有很多,人性有善惡,天性一定是善的、慈悲的,那有什麼用?還是沒有解脫,還是要放下,所以求自性分證來辨我法二執之去除度。分證本來是初地以上菩薩次第修行,斷除一部分煩惱而證悟部分之中道。《大乘起信論》稱之為「隨分覺」,天台家則稱為「分證即」。色界之四禪境界,心好像清淨一點,但還是不夠清淨,還是要放下,以求中道。四禪有種種的境界:第一個初禪,「未到地禪」,因為還不能真正入定,但他已經達有覺有觀,能覺自己的心念起滅,可以觀自己的心念。二禪是「喜俱禪」,心起歡喜念,為什麼歡喜?有時候,你去參加法會會覺得法喜充滿,但是對人家講「祝你法喜充滿」,這是外行的話,因為佛弟子是要學著不喜也不憂,不苦也不樂。法喜充滿這對初學者而言還可以說說,因為參加法會很開心,這樣才會引發他再去的動力;但是修到一個境界,心也不能高興,也不能不高興,要時時保持一個平常心。

三禪是「樂俱禪」,身體有氣機,氣機非常的旺盛,就會喜歡打坐。到四禪,一境性,你心裡面所現外太空的世界,在你心中現起時,你還是一樣的不動、不執著。所以,四禪天的天神,他最多可以觀到三千大千世界,跟阿那含果者一樣,但是他卻執著它為真。他的宿命通也可以觀八萬劫內外,過去做了什麼好、壞事,過去怎樣輪迴,他都知道,但是到底是什麼因造成他這麼輪迴的,他看不清楚。就是看清楚了,又怎麼樣?他卻很執著為真,所以沒有辦法解脫。不學佛法而有宿通者,就會執著過去淪落到哪裡,未來又要淪落去哪裡,這是沒有辦法解脫,但學佛法就是在學習拿掉這些輪迴之執著。

分證,就是分別個個去證到你自己的習氣──貪、瞋、癡、慢、疑、邪見,還有個個超能力,超能力都要放下,甚至於得到五通都要放下,回到中道、實相觀!因為到一境性,就會產生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這都不究竟,而後面還有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恆住捨性、四無所畏、四無礙辯、五眼、六神通等等的,愈來愈接近大菩薩,愈接近佛的境界,那些也是一樣都要放下,用般若智慧觀而後放下。證了就放下,不能執著有,這叫分證!

一般人能講到四禪境界,已經不得了,四空處定無色界的境界,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四空處定,也要放下。然後,色界天的禪定之人,若能放下,就可以修到有餘依涅槃,成為阿羅漢。而進入無色界的天神,他如果修佛法,修得到解脫,能夠不執一切法,就是地上菩薩,一入滅就遍虛空,只有一個心,這叫無餘依涅槃。這二種修行的名詞跟境界,我們都要搞懂,因為這跟實際修行很有關係。不是半生不熟懂一些名相,但對於菩薩們事實證量卻怎樣都搞不清楚。有些人號稱在修行或者學佛,對這些卻都搞得不清不楚,把佛教、非佛教全部攪在一起。我們學佛法要搞清楚,然後對每個境界、階段,要分別去證,一體會了就要放下。

要知分證,當先知能取、所取二名相,能取grāhaka,即「能把握」;所取grāhya,即「被把握」。能取為認識對象之主體,所取則是對象。即能識者之心、意識等,稱為能取;而所識之色等外境,則稱所取。

分證然後鞤第二能取,有一些你要取,學佛法這些不去取,那要取什麼?要取空、取解脫。這是學佛法跟外道不一樣的地方。佛法到底跟人家有什麼不同?勸人為善嗎?佛法有勸人為善嗎?那是天道,怎麼是實佛法!真正佛法是講解脫道的,所以佛出現,是轉法輪的,就是一定要解脫。解脫道就要跟人家沒瓜葛,要自己內心一切先放下。而正法輪則是戒律,修行第一階段都要依戒修行,才不會走錯路,不然分證到什麼通、什麼能力,便會信以為真,就犯戒了。毀謗四眾,毀謗出家眾、大德、導師,是不是罪?毀謗四眾,是要下地獄的,因破根本戒!

不管你佛法懂多少,在這個戒律上,要知果報都是歷歷不爽的,還未修到阿羅漢境界的話,還是要受報、一定會受報。所以佛法就是講解脫、講戒律這二個法而已。佛陀所說的大乘法都是解脫的,小乘法也是求解脫的,只是內容不一樣而已。正法,就是有天道,你守戒律就可以去天上(欲界天),你修禪定就去梵天。你現在要取的、能取的是什麼?分證的要捨掉,能取空、無相、無願,這是就是大、小乘都要經過這三個階段。

三昧就是正定。空三昧就是空的正定,你有空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正定。有正定者,當因緣來了,或者日常生活之間,都不會驚慌。再來無相三昧。無相就是《解深密經》裡面在講的:「有法我不否認你、也不承認你」,這是無相觀、中道觀。所以無相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這個相但不去否認或承認,也不去抬槓。例如看見幻師幻化這些物相、兵馬、大象及種種寶貝,你知道他是幻化,也不去戳破,不說真的、也不說假的。你一說不真,那些都是有血、有肉的動物,怎麼會不真?一說是真的,明明又是幻化出來的,怎麼叫真?乾脆都不講,真假都無所謂,就承認有法,但也不必去跟他起閧,無相觀的內涵就是這樣子。

《金剛經》在講實相觀,也是這樣子。無願,在心還沒有解脫以前,不要有願求。大小事不要想要怎樣、不怎樣。這些心都不要有。你說為什麼要無願?無願有時翻成無作意、不起心動念。無作意,如果你對一件事情沒有動念去說好不好、要不要,那心就很平和。如果你要有一個目標、要做什麼,那就是起心動念,如果有這些毛病,你解脫不了,所以你要先練解脫,再來做無所謂解脫。

這三個你要全部都證得的話,就有解脫的能力。這樣的話,就是善慧之地前菩薩跟地上菩薩祂們所要取的。佛法解釋不是光照經典字面看,以上這幾個字你要懂它。連多寫一個字都不想寫,因為太多了。你看講了幾年了,目前才講到第二品,裡面的名相有多少?佛法浩瀚就是這樣子。分證,你知道分證什麼?能取,要取什麼?有一些不能取,如前面的異能,甚至於神通,甚至於你得到四無礙辯也不能取,四無所畏也不能取等等的,你要取的只有解脫的能力,就只有空、中道觀、無執來做為證量。

所取空性。或可謂地上菩薩,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那就入加行位了,然後分證各個境界,然後取得空、無相、無願等三昧的話,你所取的空性就得到、悟知了。你知道諸法空了。開悟後也是要學這個,沒有開悟也是要訓練你這個能力。空,盡量把事情看得開一點,六根接觸六塵境也不要有所執著。如果你不管事的話,就無所謂;管事的話,就是管了以後,也要無所謂。這就是《解深密經》在講的甚深密義,就是這個樣子。不是叫你不要講經說法,而是要你去講經說法,講完了也等於沒有講。要有這個自在的能力,或可謂地上菩薩。

上面講的是地前菩薩,或者加行位的菩薩,他們取空性。那地上菩薩取什麼呢?他是什麼境界才能夠稱為善慧種性!就是了知勝義。這一品所要標榜的勝義,勝義就是無相觀,就是做有為不作有為想、不作無為想,做無為也不作無為想、不作有為想,這是佛法裡面的勝義、勝義諦相。你就在學這個能力。不是學怕用心。因緣來了照樣應緣,應緣了你也不會迷失,過了就忘了,天天這麼過日子,這就是真正學了勝義諦相,這是第二品在標榜的義理,也是《解深密經》要訓練的,菩薩不要一直守空寂。應該是把空也放下,去做有為,做有為了以後,又不執著有。有做、沒做都不必去講,都放下!《解深密經》所要講的義理就是這樣。

無二之理。如果你說有做,就落於有為法;如果你說不做,就落於無為法。所以應當不落二邊,離言說就沒有二義,沒有「空、有」這兩個義理中,那你這地上菩薩應該學這種了知勝義,無二之理。有法就有法,應緣就應緣,過了就忘了,你也不用說不做,也不必說怕會怎麼樣,這些都能徹底的了解,叫無二之理。名知曉也,這樣的話,你是真正的地上菩薩!你懂了一切法,懂了法的真實相。

佛法有三不等法。許多人學佛法已經學了二、三十年,若還在學那些很初淺的,你一生能有幾個二、三十年?前面放生、做資源回收等等,用了十年;睡覺又睡掉一半,就算你活到一百歲,睡掉五十年,無知的二十年歲月,剩下三十年好像心地成熟些,但天天又為柴米油鹽煩惱、為國家大事煩惱、為天下不下雨煩惱,到老來了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過得不如意,又去掉了十年了。你到底活了幾年?講起來,這些是很無奈的事情,我常常提醒你們要把握時間,你做善事可以,做了差不多就要轉向,不要因為在幼稚園太輕鬆了,到老都還在做幼稚園的學習事,這樣不是浪費你這一生了嗎?人身難得耶!

你說沒關係,你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唸著佛號就好,是人各有志。但是,你如果佛號唸得不好,你還是要從幼稚園開始學,因為你心地、知見還不夠,還是要學。這在《淨土五經》也講了,你如果是哪一等去受生的話,大勢至菩薩還是要教你從一劫到十一劫,一劫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我們以前常用一萬六千八百年來算,這算法有時候不一樣,如果你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到人壽十歲;增劫,由人壽十歲每百年增一歲到人壽八萬四千年,這樣一來一往算一劫,這一劫就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什麼你不在有生之年好好用功?當下開悟,就省下好幾劫!。

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

如是,是為對他人印可證明之語,亦是對他人之所說所解,加以肯定、贊成之意。所以說「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愚夫是就是指凡夫。是異生類,還在六道裡面輪迴,叫做異生類,一下出生做人,一下又出生做天神、鬼神,一下又出生做畜牲,一下又下到地獄,這麼一直在變化,所以叫異生類。契經云:「汝王當捨諸欲境,若執著者即愚夫。

此處愚夫者是指未得諸聖出世間慧,這種人還在六道裡面輪迴,還沒有辦法得到聖智、聖慧。以前講過,這個聖是指解脫上的,聖智、聖慧,便是指出世間的聖智、聖慧。世間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所以,你要超出三界的話,才算是聖出世間。出世間就可以證到空,之所取空,空就可以解脫。雖然解脫,但是只證到空的解脫,還不是無相解脫證量。有出世間智,還要再取出出世間智,這種就是從出世間的空跳出來再脫離此空,這樣就是住有但不執有,不執,也就是我們講的空有不二義。所以不二義就是不執著一邊,就是無相、無重觀的意思。這裡講,如果還是愚夫類,還落在異生類中,就不能夠得到種種的聖出世智慧。這也沒辦法,因為此種人愚笨、無知,不懂因果,也沒有種善因來學佛法。

 

本段下第二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明迷者執實,後若有下。辨悟者覺妄,前中有五:一明能執人,二明於境不了,三正明起執,四因執起說,五勸彼重觀。此即第一合能執人。言如是者,舉法如喻,故言如是。此能執人,有其三名:一名眾生,二名愚夫,三名異生。

本段下第二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指明─迷者執實,一開始是講迷惑的愚夫類,看到幻師在幻化這種物相、寶貝時,他執著實際有這一回事情,執著所化的是真的。後若有下,辨悟者覺妄。第二種人,他說有是有,但他有能力分辨是假的。我們剛講的有三種情況,第一個認為他真的有,而不去質疑幻化是假的,第二個明明知道他是假的,然後又執著是不真,這二種在下面的經義有講到,都需要去好好作重觀,也就是重新思量一番。譬如你說他沒有,但他幻化的東西確實存在,你說這個法沒有,也不能這麼講。你說他有,你明明看到他是變化出來的,怎麼會說沒有。這二種都是有所執著、執取眼見。

前中有五:對於前面講的迷者,用五個層次來說明。一「明能執人」,第一個說明能執取境的人;二「明於境不了」,第二個講到他為什麼說有,是因為他對於境沒有辦法完全了解;三「正明起執」,第三個正確說明他所看的是實際有那個境,然後起了執著,才會說他是真的;四「因執起說」,第四個說明他因為執著是真的,然後就信以為真,就開始說有這麼回事情;五「勸彼重觀」,經文就勸他:「你說有,那就再好好的看看。如果真的有,應該是不滅的,但這幻化師所幻化的這些東西,最後還會存在嗎?如果他的意念不再加持的話,就會滅掉。」過去會變化的識陰魔相的這些修行人,哪裡會化成一個永遠不滅的東西?雖阿彌陀佛衪化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衪化的那個極樂世界是不滅的,但那個是如來所化的。一般人所變化的,實際當下是有那個真實的人事物,但不會永遠都不滅,不可能的,如果這樣無中生有,永遠都不滅的話,那這世界像什麼世界,所以都會滅。一般有神變能力的人,所變的事物最長有七天,最後終歸要滅失的。經文第五就是勸這種人,要仔細再觀察看看,不要迷惑在已能變的東西上面,要思維能變的人之狀況。

此即第一合能執人,所以這就是在解釋愚夫類。言如是者,舉法如喻,像上面所舉的這個法,他說真的,故言如是,就這麼執著所幻化為真了。此能執人,他認為真,而且他也執著是真到底。有其三名,這有三種名詞來稱呼──眾生、愚夫、異生。一名眾生,第一個,云云眾生都是這一類的。你明明知道幻化師所幻化的物件都是變出來的,你卻執著為真;就像人明明知道阿賴耶識隨業緣所化起的業力,是因緣而起的,你也執著為真。云云眾生就是這樣。那眾生也包括有智慧的、沒智慧的,所以光稱為眾生也不妥,所以就有第二個稱呼,叫做愚夫,專指沒有智慧、不了解因果的愚夫。或者有第三種稱呼,是指在六道輪迴裡的異生。經典上所提及的這三類,都是不能證得聖出世間慧的凡夫。

2009.01.14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