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22)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上善下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續)
課前引言
放了兩個禮拜的假,有的去戶外教學,有的在自家用功。戶外教學的,從這一次行程中,你應該可以學到很多的佛法,不要趕熱鬧,要善思惟。希望這十六天大家都不放逸。處處都是佛法,不是只有課堂上講的才算。課堂上聽了、學了,你出外去實習,這一次去印度也是實習之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如何體會?自家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事的緣起都有因,一切事發生都有緣,在因緣之間,你要善觀這些是在教導你什麼。不管是自己或他人,都要加以觀察、思惟,然後反觀自己能否不住一切有為、不住一切無為,一切都自在。這是第一步要學的,學得好,你才能進入幻化,像幻師幻化一切事物。第一階段學得不好,就不用講到後面了。如果第一段學得不好,你學了後面,會幻化卻無法不住有為、不住無為,這樣的話就成了外道甚至邪道,只會作一些法,不會把眾生導入正途。
上次講的七諦,不管是過程或者是究竟,都要導入實相觀。此七個名詞所談之內涵,於過程之間,有實相觀也有因緣觀,也有種種境界;至究竟的話,一切法都要入實相觀,有實相觀你就能夠自在無礙,能夠度眾生而無所謂順逆、對錯等等觀念,自心隨意而發,發而無發、作而無作,還是自在,所以這是真正的菩薩。每個經典所舉的例子、內涵會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當初的聽眾有所不同,所以就會產生種種不同的內容,內容越多就越細。
至於我們修行,一個簡單明瞭,說道理,我們說三轉法輪,三轉法輪你該如何?世尊到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轉是只有憍陳如聽,二轉、三轉是另外四個比丘加進來,轉三次法輪。我常常講,一轉要「已知」,如果不知就要搞懂,能知就叫做已知,如果還沒有已知,還迷迷糊糊搞不懂道理,那就沒有已知。佛講的道理清清楚楚,你如果智慧夠,那佛講一次你也就知道了。為什麼末法時期那麼難?我們講了十幾、二十次,講了十幾、二十年,你聽是聽了,不懂還是不懂!末法時期的無奈就在這裡。
如果二轉的話,你要「已證」,證什麼?使自己習氣不與因緣相應,有初步的解脫。證不是很好嗎?不是究竟嗎?不是!僅是證見你自心有什麼習氣,並朝解脫目標邁進。如果連自己的習氣還不知道,修了十幾、二十年,還是一樣不知道自己在修什麼,那真的是沒有走對路,沒有碰到善知識跟你轉法輪。所以要看清自己的習氣。怎麼證?如果對於毛病的多、少、大、小,這些都搞不懂,那要怎麼修?所以你要證知自己有什麼習氣。有的是貪心、有的是瞋心、有的是淫慾心、有的是我慢心(貢高我慢),有的是癡(無明、不懂因果)。好比這次出國,你可以觀:「我為什麼對其他人都很好,就是對某個人不好?」你要善觀因緣,如此不用神通你也知道一二。
你平時對居士或者其他的師父都不錯,為什麼今天對某個師父就不對勁?過去世彼此必有不好的因緣,沒有因緣就不會湊在一起,一定有因緣。緣起嘛!如果沒有直接因緣,那緣也是別人他們的因緣,來了也都跟你沒有關係,會有距離,互敬如賓,或者是互敬如冰,這都是因緣。像有的人,看到某個人就很討厭;看那個人就很貼心,這都存在過去的因緣。縱使你不知道,這個心也知道。這樣思惟,你還會愚癡嗎?不要愚癡。貪、嗔、癡、慢(我慢心)、疑心病、邪見(沒有正知見),都在生活中上演。學佛法的人都有正知見;學佛法學一半的,則是一半正知見、一半邪見,會有很多情況。
所以這次戶外教學,不是只有你在學,我也在學。我看的可能比較多,我可以藉著問題來跟你們解說,也許你不會善思惟這件事何以發生?這件事你該學到什麼?上課多少要提醒你們、要講點。有去的人聽了就知道,比較貼切一點;沒去的人聽一聽,也許隔了一層紗,似懂又不懂,無法確知真實道理是什麼。沒關係,聽一聽,能學多少就多少。所以你要已證,證知自己習氣。你知道嗎?證知了、知道習氣了,哪一種有多?哪一種有少?哪一個大?哪一個小?偏向貪嗔癡慢疑哪一類的?或者二十種煩惱你都有?那不得了了!六根本煩惱,細分下去有二十種,再細分下去有九十六結使,再細分下去變八萬四千,八萬四千你都犯了,那沒有辦法了。
所以我們的心,有粗、有細、有微細、有微微細、有極微細,你不要說你修了,就會很快有成就。在《解深密經》的開頭,就跟你講過,佛是最清淨覺,只有佛才是最清淨覺者,你只要是個菩薩,就有死角,清淨是有、覺是有,但不夠「最」。唯有如來、佛才能說是最清淨覺。十地菩薩有十地菩薩的煩惱,九地、八地、七地……,乃至於地前菩薩,更不用講了,這個就是我們要修的。所以才有粗的習氣、微細的習氣、極微細的習氣、極極微細的習氣,你不要說你不得了,你還沒有成佛以前,都是要世世修行的,只是大修、小修有異。粗的習氣易修,微細的習氣很難斷,因為你都沒有察覺、沒有證知,那要怎麼修?所以諦實名相,講來簡單,但你要懂它道理,並用在修行上,這樣就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佛法聽了,大師講了也聽了,聽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麼修。
已證以後,就要「已斷」,三轉時你要已斷,不斷就沒什麼好講的,不斷跟光知道有沒有相同?一樣啊!斷了沒有?沒有斷就沒有果位,就不能成聖人。佛每一次講法都要三轉,我們看經典就再講一次。這次在這個經典講,下次在別的經典講。所以我們最後去看《法華經》講的,你要抬槓的話,大家都說《法華經》在天上人間講了十六次,哪裡有到德里的Janta這裡去講?(導遊孔達拉博士提到有在那邊講)。雖然沒有記載,或者沒有史料,我們不要去懷疑,反正佛講經說法不會只講一次,所以才會說在這一處講這個,在另一處又講這個,內容差不多。但是為什麼內容會有的多、有的少?因為當時的聽眾,如果境界比較高,祂就講越細;如果是初學的,祂就講學善、斷惡,什麼叫善、什麼叫惡,善惡兩個道理很清楚。所以這裡七諦也好,十諦也好,內涵會有點不一樣。
最後你不要說你證了,佛法不是講證的,光證知你有神通力,若放不開就是沒有斷,那有什麼用?證知你有初禪的境界、有二禪的境界、有三禪的境界,有四禪的境界,你證知了卻沒有斷習氣,沒有斷習就還是眾生!所以這個斷很重要。知、證、斷,如果你講你有修、有證,而沒有斷,光有神通、有什麼……,沒有錯,但你到底斷了沒有?習氣斷了沒?對於神通的執著斷了沒?你懂了就要善思惟,然後用在自己身上。以下繼續講十諦。
十諦指十種真實理。即攝化眾生之差別方便中,有十種所知之諦理。即謂十地中第五地菩薩之差別方便智有十諦之別:
十諦係指十種真理,真理(諦實)又有兩種,包括世俗的真理與真實的真理。真實的真理不講一切、都講空,世俗的真理(俗諦)是在世間相中,求有解脫的知見,能夠有實諦觀、有真實觀。哪個高?如果你都沒有入諦,就是凡夫,凡夫不入流,不講它。這兩種聖人,實諦是初級聖人、俗諦是晉級聖人,簡單講實諦是聲聞乘,俗諦是菩薩乘。所以你同樣看一個人,居士也好、出家眾也好,都有這兩種種性,不是你出家,就什麼都具足了、就是菩薩了,不見得。種性的種是種子,能演變成開花結果的果;種性有的寫這個姓,有的翻這個性,都好,你懂得它的道理就好。所以你如果有菩薩種性,你就會處處為眾生著想,你不會只為解決自己然後一切OK,你的心永遠在罣礙眾生。
像這次去印度,如果你雖非領隊也不用帶隊,但是都處處觀照別的同修、同儕,那你就有菩薩心;如果一個人走到哪裡,處處都只顧自己,也不犯錯、也不怎麼樣,那就是聲聞種性。所以菩薩種性、聲聞種性,從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看出。那他為什麼不學這個、不學那個?那是他過去的因緣,勉強不來的。累劫修聲聞乘的,自修都來不及了,還顧得到別人?累劫修菩薩道的,則都從來沒想到自己,只會想到別人。這種種性,很難去要求。但是你說聲聞不好嗎?一切菩薩是從聲聞中來的,沒有經過自己成就,你怎麼有餘力、有能力、有多餘的心思去照顧別人?所以大般若經講,菩薩如果說沒有聲聞乘的修行基礎,那是騙人的,這是外道,是假菩薩。
你說你沒有定、沒有智慧、沒有……,卻自稱是菩薩,那是假的。所以《大般若經》中世尊有講到這個概念:如果你是菩薩,你應該有聲聞的定力。有聲聞的解脫能力就是證空,然後再加上菩薩的智慧,方能說得頭頭是道、辯才無礙。這就是真諦、俗諦的分別,你要能懂。那你現階段要學什麼?有的人時機還不到,什麼都不想學。像我們今天下午喝茶時,就有同學說:「我都還不想學什麼。」不想學什麼的,表示時候還沒到,那不能勉強你,因為你要修空觀,空觀就是累積你的解脫能力。你說悟空了,當中也有分一天悟空的或一年悟空的。一年還不夠,有的空悟要一、二十年。這當中,一天的空悟者,跟一年的空悟者,跟十年的空悟者,哪一個定力比較強?當然磨得越久的就越強。若是悟空是真悟者,即是真空證者,一天也等於是人家修十幾、廿年,但真悟空要能現六神通才算數。
修證一天空觀的人,小事可以化解,大一點點事情就迷迷糊糊、就亂心了。修證一年空觀的人,小事情可以化解,中事情還無所謂,再大一點點的事情就迷糊了、心亂了。長期十年修空觀的人,大、小事情都照樣不能夠震動的了他的心,這時候才要轉修有為之法。所以修行是從妄有中認知空,要去證,然後得空,得空後也要斷空。最後都要加上一個斷!斷空,為什麼要斷空?否則你會變成頑空,會執著空寂,這就是阿羅漢的毛病,什麼法都可沒有了。什麼叫做業障?什麼叫做因緣?都沒有!沒有,他才能解脫,但是這樣下去就變頑空。菩薩不能這樣,悟空有基礎的能力了,在不斷空之間用空去度眾生,這是增加進一步的智慧。像有時候,對一個人,用講的來度就好了,不必在那裡比手畫腳、或用心意念、或用持咒的。
像在印度火車站,我們黃大德戴兩層口罩,然後缺氧,我去一看,為什麼要戴兩層口罩,然後造成缺氧?空氣本來就不好,你戴兩層口罩,呼出來的都是二氧化碳,一半吐出來、一半在口罩中間,你又吸回來,當然久了會缺氧、頭昏。你要是睡不著,就可以這樣做,二氧化碳可以催眠,所以你真的很亢奮、睡不著的話,你先用被子蓋在臉上然後呼吸,一半新鮮空氣、一半再把二氧化碳吸入,就會迷迷糊糊睡著了。二氧化碳也可以催眠的。但是你缺氧的太厲害,那就麻煩了,所以心臟不好的,你要注意空氣流通。用口罩是可以過濾細菌,但不管你是幾百塊錢的口罩,還是十幾塊錢的口罩,都一樣只能過濾細菌,對病毒就沒辦法。
所以感冒用口罩仍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感冒大部分都是病毒菌,極微細的,你戴幾層口罩都一樣,不夠就是不夠;若能擋住,一層就夠了。你懂得這樣的話,為什麼要用兩層?我告訴你們:「拿下來就好」,有的熱心的也在那裡加持、灌氣……,我說:「口罩拿下來就好啦!」拿下來不用三分鐘,她就說:「現在好一點了!」當然好一點了。這個要什麼法?這是智慧,我在那邊也講了。所以你們對生理、對自己的種種身體現象都要懂。為什麼能懂那麼多,有時候你稍微思惟一下就懂,然後看一下醫學的書、生理的書,印證一下,腦筋轉一下就懂了。而自修的人、聲聞乘的人,他不去看很多書,他把心管住、戒律守得嚴格,然後不犯錯,他就可以除習解脫了。
到底聲聞種性、菩薩種性,俗諦觀、真諦觀這些,你要怎麼去做?一個名稱講出來,你就要懂它都在講這兩層意思,不管中間又分為幾個、十個,這十個裡面一定有一個真、一個俗,到最後,第十個那是真的,要講真實諦。真實諦又回過來,跟第二個、第三個有什麼不一樣?其實也是一樣。為什麼?裡面有真諦跟俗諦兩個,你不能說這兩個不一樣,如果這樣,你佛法只學一半,永遠學不好就是這樣。你不要看,這明明講十種不同的名稱,對,但是裡面有世俗諦、有真實諦,這兩者都概括在裡面。如果歸類到一個真諦的話,那是空,空又要可以回歸有、包容有。所以這十個,有什麼不一樣?一個跟十個都一樣,十個跟九十六個也一樣。這樣,你懂它的話,佛法不是很簡單嗎?所以一個名相,就從俗諦跟真諦裡面去學,先學真諦,再來包容俗諦,兩邊都圓融,你就是菩薩種性。
即攝化眾生之差別方便中,有十種所知之諦理。當然自修也是一樣,你修行還是要經過這個過程。已經講到《解深密經》,當然就不是還在講自己修心,那樣你去看《阿含經》就好了,看普通的經(大般若經以前的經典)就好了,用不著來看《解深密經》。《解深密經》是在培養菩薩的知見。所以這個階段,一定要包括兩個層面,自修之外還要攝受眾生,要攝受眾生就要懂得這些道理,所以以下才有十種差別方便相,有十種所知的諦理。理是空觀,諦則有分俗諦、真諦。也就是十地菩薩中第五地菩薩的差別方便智。這裡提到,第五地菩薩是差別方便智,在第七地菩薩是普通方便智。第五地又有差別,心還沒有滅除,所以差別跟方便之間,各取你的習氣,或者你的知見方便度眾。
世間法沒有絕對,出世間法也沒有絕對。那一般人怎麼究竟?不能一下子究竟那就要用方便法。所以你要度眾生也一樣,要斷一個人的瞋心,不能一下就斷,不時稍微給他刺激一下,然後他瞋心冒出來再給它刺激一下,更冒出來又再刺激一下。一般人會說:「不行、不行,他已經生氣了,不要再逗他。」不是你說要、不要,是隨自性而發。菩薩要這樣,要有把握,隨性而發,剛開始好像氣氛很不好,到最後卻能圓滿收場,要讓他心柔軟、要讓他心調伏,要有這個自信。你如果沒有這種能力的話,刺激他一下他已經生氣了,你就想:「好!好!好,不再罵你了,不再罵你」,但他的毛病永遠沒法斷。有時候要火上加油,很奇妙,一層又一層、一層又一層剝下去,到最後讓你全部爆發了,爆發了才能夠修心,這個叫做「度眾三昧」,你要自己去體會。依你的自性隨性而做,有做等於沒做,有為等於無為,你在度眾中這麼方便差別去做。以下十諦包括有:世諦、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說成諦、事諦、生諦、盡無生智諦、令入道智諦、一切菩薩次第成就諸地起如來智諦。詳述如下:
(1)世諦─根未熟,不堪入大,為說四諦、十六行等法。
(2)第一義諦─根已熟堪入大者,為說第一義法空。
(3)相諦─為不解第一義、疑惑一向斷滅者,說諸法非有非無,乃一實相。
(4)差別諦─聞一實理惑之,以諦為一者,為說二諦差別不一。
(5)說成諦─既聞差別,執有各體,離正念者,為說四諦等法乃隨言說而因緣集成,其體無自性。
(6)事諦─為正見之眾生說,若迷於四諦將起苦果之事;即說苦諦。
(7)生諦─若迷於四諦將造集,能生後苦;即說集諦。
(8)盡無生智諦─若解四諦則能滅染累;即說滅諦。
(9)令入道智諦─為正見之眾生說應解達苦等;即說四諦中之道諦。
(10)一切菩薩次第成就諸地起如來智諦─為大乘可化之眾生說成就大乘如實之行德。
以下開始介紹十種不同的名相,仍要一個一個來講解。
(1)世諦─根未熟,不堪入大,為說四諦、十六行等法。
第一個世諦,是世俗的真實道理,你說世俗怎麼有真實道理?世間的一切因緣法,都是真實的道理,在凡夫眼中是:「我命苦、我很苦啊、我什麼都不如意。」聖人則看它都是因果造成的。所以你這一趟去印度,看到有的人生活得很困苦,有的人又很悠哉,悠哉都不幹事,不幹事你又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些人這麼悠哉,不找事情做、不賺錢,就只在那裡晃晃晃?」晃的是那些人,你不用去分別他們有沒有事做吧!我們團裡一位老師父就起煩惱了:「他們都沒事做嗎?怎麼都在這裡?」出現在車站的,不是在等車就是在湊熱鬧,當然沒事幹。所以你儘看這些也是煩惱。回到台北,我們幾位坐車內前面的,往前看路上情況,就不習慣,看到大家這麼規矩在開車,好像很奇怪、平靜,既沒有牛車、也沒有三輪車、更沒有什麼車在前面鑽來鑽去、猛按喇叭,便覺得太規矩,反而覺得好單調、孤寂、…。所以哪種日子過久了,你就習慣了,你到另一個清淨的地方,太安靜、太有秩序,就反而覺得不習慣。人都要這麼隨時適應,如果只適應清淨、無聲,你就無法適應那種人多吵雜、什麼車都有的世俗諦了。
世俗諦對一般初發心要修行,或者根基未成熟的,比較沒辦法做到心安,因此你只能跟他講:「你要修善!你可以去做善心環保,或者去做家庭照護、……。」你只能叫他去做這些事情;但是別以為做這些事情就是在修佛法,那這樣是把佛法看得太粗淺了。這些是給他打打基礎、積積福德,因為還沒法子深入修行、聽聞佛法,所以先去修天道的根機。換言之,哪種人適合修哪種法,你就帶他去修持。如果他連一句佛號都不想唸,那你要叫他修什麼?你當然鼓勵他先去幫助別人、做做義工。或者哪邊有一群人在做善事,就叫他去參加。你不宜強拉他來法爾聽《解深密經》,他會聽個一、兩句就睡著了,因為他還沒達到那個根基。
所以菩薩要善觀根基。對方是小乘根基的,你就教他修小乘法;他是大乘菩薩根基的,你就教他──有為、無為都一樣。這些法你要能夠善於利用。如果不能入大,便為他說最基本的解脫法,如苦、集、滅、道四聖諦。你說四聖諦是小乘的法,你不愛講,你只愛講《般若經》,愛講什麼空、什麼緣起,講了半天,你自己到底有沒有解脫?苦集滅道,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剛剛講的光苦就要三轉,已知、已證、已斷,你知道苦了嗎?有的人不知道苦、不認識苦。所以這次你們去爬雞足山,碰上那麼悶熱的天氣,就明白這也是苦。但地獄道比這種苦還苦上千萬億倍,所以你還是沒體認到真正的苦。
有時候想,下次不能十月去印度,十月天氣還這麼悶、這麼熱,而且又沒像我們上次八月去雞足山,有大迦葉尊者慈悲唸咒加持,讓烏雲蓋天,於是都沒有被曬熱到,甚且還有一點微風。講起來,八月應該比十月更糟糕,結果反而是十月這趟沒有風,真是在考驗你們。沒風,有沒風的道理;有風,有有風的道理。都對!尤其最後還有人演了一齣暈倒戲給你們看,總算你們有信心都爬上了雞足山頂。這主角是某個同學。看到示現什麼異象,然後就真的看進去,結果又如何等等。所以不管哪個聖地、哪個地方,發生什麼事,都是在教你們一些法。各位要去思惟,不要光看熱鬧、不要光看故事,愛聽又不知道故事裡在講什麼。這次是叫你不要執著一切有為相!執取相就會隨光明去而現死亡。你看到的、你深層意識所體知的,都是虛幻不實在,不要執著,一執著就會壞事。譬如他執著光,所以一個心就一直要趨向光,真的趨向光時,就會真死人!所以不能執著。有光,看一下就好,不能一直定著眼看,定著眼看就會迷失掉。修行也是這樣,境界來時體會一下就好,不要太執著為真實境。
苦集滅道如果三轉就有十二轉。苦──已知苦、已證苦、已斷苦;集──已知集、已證集、已斷集;滅──已知滅、已證滅、已斷滅;道──已知道、已證道、已斷道。為什麼道要斷?道不斷你就執著空,就沒有辦法轉成菩薩行,你就阿羅漢的境界,所以還是要斷。你所知、所見、所證悟的境界都要斷,你說:「斷到最後,我什麼都沒有執著,那我在幹什麼?」斷到最後都沒有,你就入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修來修去,大小乘就在修這三昧,這三昧如果究竟了,就是三解脫,就不叫三昧了。三昧是正定(samaya讀sam mai ya,簡略二字成三昧),解脫就解脫,這是不一樣的。定跟解脫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解脫」是可感知這個境,但不受它黏;「定」是看也可以、不看也可以,反正都不理它,這是定境。
之前就講過,阿羅漢先得「定解脫」。這「定」一定跟「氣」有關,你身體沒有氣你就沒有辦法修定,你身體有氣了,你才能夠得定解脫。人家罵你、人家做什麼事,你看了都不在意,這是因為有氣在壓住你的習氣,所以你的習氣不會大於你的定力。有不舒服,對,但你還是可以自在,不過這一種並不究竟。可惜世間禪定都走這一條路,以為究竟了,其實沒有。佛法是進一步用智慧得「慧解脫」。所以解脫就要有智慧。慧解脫者,就能玩法,並且在法裡面不執著它有為、無為,這樣才能有智慧、有般若智,觀一切法不執著。
慧解脫者,智慧要開顯的話,氣不能太旺,氣太旺就沒智慧。所以外道、氣功師或者是仙道的人,都較沒智慧,為什麼?都是氣很旺、壓住腦,無法思考,起不了智慧。所以氣要適當的疏散、淡薄以後,你才會有智慧生起。智慧顯現在能說、能講,看經典能夠一次就通達,那這樣也就產生不了神通。有智慧沒神通也不行啊,所以到最後你還要去學「定慧等持」。一般人常講定慧等持,定慧等持這是不簡單的,慧解脫是比定解脫高一層。有定解脫沒有慧解脫,那是還沒有智慧;定跟慧再回過來等持的話,那就叫做「俱解脫」。俱解脫的人不只是解脫了,也有神通變化,心性清淨,定中能產生神變,你要會神變才有真正阿羅漢的境界。
有個同學跟我講:「聽說某某師父已經證到阿羅漢了。」我說:「這樣啊,這麼好啊!現在末法時期,還有人證到阿羅漢的,那應該可以度無量眾生了。」阿羅漢不是嘴巴講,是要有現神通的本事,但平時又不能現神通,直到死前才能現神通。所以你不知道哪一個是阿羅漢,結果你竟可以知道哪個是、哪個不是阿羅漢?當然,阿羅漢也有心平氣和、心清淨的,那個還沒有現神通,因其有慧解脫,沒有俱解脫。所以你懂得境界、懂得神通跟你修行心性之間關係的話,你不要亂肯定別人,也不要亂肯定自己,不然你誤別人大事,一說他是阿羅漢,他很高興以為不必修了,你害死他了!
我們這次去印度所參訪的聖地,都是四祖優婆毱多Upagupta尊者當年告訴阿育王的聖地。優婆毱多尊者於摩突羅國(Mathurā)優留曼荼山(Urumunda,意譯大醍醐山)之那羅拔利(narabali)阿蘭若(aranya)處為眾說法。阿育王要去拜訪他,優婆毱多尊者以其居處狹隘,遂率眾一萬八千人至華氏城(Pātaliputra摩竭陀國新國都,現今之巴特納市Patna)為王說法,並告之佛陀諸舊跡,指示起塔供養,並建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之塔以供養之,據傳共造八萬四千塔。所以這些石柱、大塔都是優婆毱多尊者示地點,阿育王所做的。
當初,優婆毱多尊者有個弟子祂還沒有證到阿羅漢,然後祂弟子的弟子修到阿羅漢果。這修到阿羅漢果的弟子,看祂師父還沒有修到阿羅漢,但卻自認為是阿羅漢了,所以這個徒弟就不忍心,心想如果讓師父這麼入滅的話,終究只是阿那含果而已,還沒有到阿羅漢境界,所以就設計要報師恩。既然境界比祂高,又不能這樣明講:「師父!你不是阿羅漢」,免得師父罵人且又不信,是故用了計策,問師父說:「您會不會神變?」「神變?我當然會神變!」「你變一隻大象好不好?」「好,變大象還不簡單。」就像我們剛講過的,幻師能幻化一切事、一切珠寶、一切馬、一切兵、一切戰車什麼之類的。
這弟子問師父:「你會化大象嗎?」「會。」就化一個大象。徒弟說:「師父,這個大象太小了。」好比我們這次去朝聖,請了兩尊象的塑像,一隻大、一隻小,還有一隻更大的沒有請回來。徒弟講:「太小、太小,要大一點的!再化大一點的,這還不夠大!您能不能把它化成跟房子一樣大?」「那還不簡單,反正都幻化的,哪怕是要化成像房子這麼大。」化完了,問說:「好了嗎?」徒弟說:「還沒、還沒。師父,這大象要向您衝過來。」師父就讓這隻大象開始跑,向自己衝過來,等到大象快衝到自己身上,他也嚇了一跳,忘記這是自己化的,當下就知道:「我還有恐怖心,不是阿羅漢!」
你不要說你修行、會有神通變化、會有什麼。有位大德說:「我有懼高症。」那你準不是阿羅漢!那阿那含呢?阿那含也不是,因為阿那含就會有五神通,那沒有五神通者,必非阿那含。那你是斯陀含嗎?斯陀含要淡薄貪嗔癡,那你也就沒有,因為還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你有這些就表示貪嗔癡沒有淡薄掉。所謂淡薄是什麼意思?就是心有時候會去想,但又沒有去做。你說你喜歡吃什麼?蚵仔麵線,想是想沒有真的去買來吃;你喜歡吃葷食,喜歡台灣的這些小吃,有想,有沒有做?當然有想、不能做到,那是另一回事情,但周圍之間,你在台灣,蚵仔麵線總是可以吃得到,你有沒有真的去吃?想吃葷,沒有真的去吃葷,所以這就是有那個心的種子,但沒有行為。這在小乘修行裡不算犯錯,但是這樣你就知道,自己不是斯陀含。斯陀含不是很簡單嗎?不簡單啊,要淡薄三毒貪嗔癡耶。那你還會生氣嗎?你還會懊惱嗎?你還會怎麼樣……嗎?要這麼去知自己的習氣!
你說:「那好嘛,我就還有須陀洹吧。」認為須陀洹是最簡單,隨便修都有。須陀洹要斷三結耶!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心病。你身體怕痛,打坐、拜佛都受不了痛,那苦就都沒有突破,身見沒有去除。再來,執著邪見、戒禁取見,把世尊所講的戒律,守得太太過頭了,就變成執著,連不是世尊講的戒律,你也拿來當戒律守,那就是犯戒禁取見。然後還有疑心病。所以,這三結你真的都斷了嗎?你斷了才有須陀洹。而且,須陀洹有一個先決條件,貪嗔癡慢疑中的嗔心要滅。如果你嗔心不滅,你斷了這三結還有嗔心,那是沒道理的。所以有經典講:佛說「嗔心滅,許你證須陀洹果」。須陀洹果是真得了,天上人間還要跑七次後才能證阿羅漢果。
所以你不懂得這些道理,光一直修,誦經也唸了、拜佛也拜了,卻還是沒修到重點。所以我常講,光會誦經的人,有時候要停下來,觀自己的心看看。誦經是讓你積福德,如果從出家開始到二十年、三十年後,都只在誦經,那這樣是有一點太累了。所以是要觀你這個心──到底身見破了沒有?戒禁取見能否不執著?疑心病有沒有斷?須陀洹還要天上人間跑七次,這些都是小乘的名相。你說這是小乘的,那你在修大乘法,都做到了嗎?做不到還是要回過頭來看,大、小乘二法不能分。你說:「我已經沒有這些毛病,那我有大乘的種性,我修般若、修什麼大法,菩提實相觀……。」但是你以後要講經說法,並且能針對不同根基者,教他:「你是適合修小乘法的人,你就修小乘」;遇到大乘種性的、行為規規矩矩的,他什麼戒已不會犯,那你就教他修大乘法。這叫善觀因緣、給予方便、教法,這些都是要學習的。
所以不要看到四聖諦就說:「這個是小乘的。」小乘你道理知道了嗎?不知道還是要學,自學然後利他,兩個都要懂。以前的菩薩行做了,做了以後,你要講經說法還是要用到它,還是要講給別人聽,因為每個人根基不一樣。也許他過去根本沒有聽過什麼叫做四聖諦,現在你講了,讓他第一次「已知」,然後他自己思惟,「已證」自己有什麼習氣毛病,然後要「已斷」,用各種方法去斷習,外境魔或者自己內心斷,都要做到。這樣的話,四聖諦各有四種差別相,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這在小乘法裡面都有列出來。這就是世俗諦,對於根基還不成熟的眾生,你就要善導、善誘,從基礎的法開始。
(2)第一義諦─根已熟堪入大者,為說第一義法空。
第二種第一義諦─就是我們在這裡講的勝義諦相,這是第一義諦。我們看禪宗也好,或者大乘修行者,都講第一義諦空。為什麼第一義諦要加一個空呢?因為基本上來講,第一個都是以空體應緣,空體應緣以後有兩種現象,一個是「止」,一個是「不止,但是能自在」。觀它止,是不應緣,這是阿羅漢修行的境界;觀空體應緣而不讓它止,就現「有法」,有法時又能夠自在,這是菩薩在修的。《解深密經》都在講這個道理。不是叫你無為,而是住有為不住有為想,住無為不住無為想。所以住無為你可以做有為相,住有為你可以入無為的空相,這樣兩邊互用,你才能行菩薩道,這個就是第一義諦空。
實諦相要講第一義諦。如果空不講,那第一義諦就包含兩個意思,一個空、一個不空(不絕對的空),那為什麼要講第一義諦空實相觀的真諦呢?因為根已成熟,經過十年、二十年的聽經聞法,修自己的心,然後根基已經成熟,成熟就是解脫了,但是解脫不是究竟,是已堪入大者,所以要導入大乘佛法的修行。有的人是根基不成熟,但已經巴不得趕快入大乘菩薩乘,所以所講的法都不真實,有的是現出家相,所講的法根本是世間法,末法時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自己要小心。
這些你要去善思惟。根基已經修到空觀的人,你要讓他轉成大乘菩薩種性的話,就跟他講「第一義諦法空」,不要講絕對空,絕對空是阿羅漢聲聞乘在修的,要讓祂成大阿羅漢,大阿羅漢也可以說是菩薩。你跟他講空中應緣之間有一切法,你不要去執著它,這也是空,這種相對的空是菩薩要去修證的。第一階段要修絕對空,這是第一義諦絕對空;菩薩的第一義諦法空,為什麼要加一個「法」字,空也是一個法,有為法也是法,但是裡面有空的意味在裡面,所以相對的空是菩薩要修的。所以假如第一階段的世俗諦尚未悟道,你就要把他導入菩薩種性,這也太早了。這一部經所講的第一義諦空是講空,而所謂的俗諦,則是境界又比較高一點的。
(3)相諦─為不解第一義、疑惑一向斷滅者,說諸法非有非無,乃一實相。
再來第三個相諦,相一定是講有相,不會講空相。空相當然也是一個相,但是相諦裡面,常常有實諦也有俗諦,這兩個同時都存在的。所以阿羅漢悟實諦觀,菩薩悟實諦跟世俗諦等觀,這樣是不是第二層次《解深密經》的境界又往前推了?所以第三個相諦為不解第一義,你如果還沒有究竟到第一義諦的話,那世俗諦裡面不解第一義諦。疑惑一向斷滅者,「一向」是一直都這麼去斷、去滅一切法。這樣你要為他說法,非有非無,乃一實相,解脫斷滅空的道理、絕對空的道理,所以第一階段他一直喜歡這樣,執著絕對空、斷滅空,他很害怕有相觀,你要跟他解說這兩個境界是同時存在,先證實諦觀,再包容世俗諦觀,這樣才能夠進入第三個相諦。
第一個念,你感覺你的念頭是真的,那你就接受他,但不受他欺侮。有的人連第一念覺都不讓它覺,所以永遠都不去接納一切因緣。執守這種絕對的空,你就沒有辦法圓融,修不到究竟。你如果相諦證得了的話,就是實相觀也有了,世俗諦觀也有的話,這中間就有差別相,所以差別相功夫更高。如果你沒有悟到絕對空的話,你差別相智就起不來,你沒有修到最原始的空觀的話,你看這個人跟所有的人習氣毛病都差不多,那這樣怎麼有差別?你看到人就是人,不對!每個人所犯的習氣毛病不見得一樣,有的嗔心重、有的貪心重、有的什麼亂七八糟的心都有,都有不同。所以你要知道進入第四個差別相的話,一定要從根本相發起!
我們說修行有兩種境界,一種生根本智,根本智證得的話,才會現起差別智。如果你習氣毛病還一大堆,你怎麼去分辨別人毛病犯在哪裡?因為你自己就有這個毛病,怎麼會看別人有這個毛病?一定要自己根本智證空了,才有辦法去分析每個人講什麼話、語中帶什麼病、行為中帶什麼毛病。把它看得清楚,不是為了拿來算帳的,是你要開導他。所以如果他還不知道,你要跟他講:「淫慾心重的,你要修什麼佛法?如果你是散漫心重,要修什麼佛法?如果你貪心重,貪是貪哪一種?怎麼對治?」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起貪心,像是對於飲食或者什麼珠寶都不喜歡,但是對於偏愛的東西、供佛的物品,也許就會想要擁有,這也是一種貪。
像這一次在印度,有同學就是這樣,貪求小物,我就特別提醒他。我若不提醒他,他以為這就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心念。你仔細觀察:「你有我沒有,我希望擁有!」這種念頭就是貪心。雖然想要的這個,未必是很貴重的東西,但這種微細的念一起,就犯了貪。你的起心動念,處處都是修行。你不懂就處處放縱它,這樣習氣毛病怎麼斷?因為你不知,你守心就不夠嚴謹。守心很嚴格、很嚴謹的話,這種貪嗔癡慢疑發不起來。所以它雖然講差別諦、差別相,這是從第一義諦你已經證得了,再進入相諦。根本智,在這裡發以後,有相諦,差別相,你才會有差別智。
所以菩薩善觀語言舉動,你就可以講他,那有的為什麼不講?因緣不成熟不能講。所以,講就講了,講了人家聽,是順緣;人家不聽,怪你、恨你、罵你,那你也要照單全收,全收後你有沒有自在?這就是你一方面度眾、一方面在自修。講這句話人家不高興,不高興惡心反彈回來,你又不自在,那怎麼辦?所以剛開始學空觀的人最好少講話,因為你度不了他,搞不好還引來兩個結怨,他怪你、恨你,那豈不是又結惡緣?所以普通修空觀的,要花很長時間修自己,讓五根面對五塵境都不動心。你看這個人,幹這件事情太離譜了吧,太離譜你也看得無所謂;那個人微細的習氣還有這一點,你不想度他,也懶得開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藉由這次的機會我體驗到的,你們同學可能也有感觸。比丘、比丘尼,出家眾衣服一穿,代表釋迦牟尼佛一樣。戒律上講,居士不能毀謗四眾,更不能毀謗出家眾,這是居士菩薩自修時,要這麼規範戒律沒有錯,但如果是出家眾自己說:「我穿出家衣服,每個人都要順從我、要恭敬我」,這就是自我膨脹。出家人第一句話在修什麼?釋迦牟尼佛說:「身口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這是要記誦的偈語,你去看《阿含經》就知道。出家眾每個人要唸,但現在出家眾不見得記得這一句。總之,你如果說:「我穿了出家衣服,可以隨便罵人、講人家。」你就惱怒眾生。眾生為什麼叫做有情?因為他沒有修的好啊,所以才有行為怪異、語言粗率事,你既然是出家眾,就不要讓人起煩惱,這是基本的慈悲。
你說:「我修我自己就好了」,卻沒有去感覺自己的行為、語言是否讓眾生起煩惱,真的這樣也不好。不是光不惹惱、不觸怒眾生就夠了,如果你行為不對,別人看了煩惱,照樣也有業果。所以出家眾更要小心,威儀律儀要具足。真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要知道應如何修心、修行,身口意業不造惡,現出家相要有出家相的樣子,居士也要有居士的本分。不惱世間諸有情,那怎麼來修?「正念觀知欲境空」,善觀自心意念,起心動念你要自己能觀照,哪一種欲望起,你要能夠控制它、觀空,不要受它影響,這是自修。這三句包含了行為舉止、三業,都不要惱怒眾生,不要造惡。
最後一句是「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果為了你的肉體去躺在有刺的樹枝上,或者單腳倒掛在哪個樹枝上睡覺、修苦行,這種都對你的心淨沒有幫助,對解脫也沒有幫助,這些法都要遠離,不必要去執行。因為這種苦,無法令你悟到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解脫道。你要善思惟,知道該怎樣修,對準目標,從內心去觀照。你打坐當然很好,因為你沒打坐就沒氣,沒氣的話你光唸經又抓不到要領。唸經很好,但是義理跟身體要同時兼修,方法就是吸一口氣憋氣唸,唸到不能再唸時再吸氣,這樣身心都可以修,裡面的義理也看懂了。如果你光會唸,然後氣一直往外吐出去,你身體有沒有什麼好處?沒有,只覺得唸完了經是很累,為什麼?你只是呼出沒有吸入。這種法子是光懂經文義理,但對於初學者,沒有辦法把身體底子練起來。
有些人唸了很多經,為什麼都起不了功用?一來是你沒有思惟它的道理,二來是雖有思惟但做不到,尤其你的身體連一點氣都沒有,心也沒打開,所以無法觀到自己的妄想心、習氣毛病。你不善於觀,那怎麼修?所以你至少要修到初禪,初禪是什麼境界?要有覺有觀,要能感覺自己的心念、要能觀照自己的心念,那才知要控制得了它,才不會隨它起舞。如果你連這個都做不到,那就連世間禪的初禪都沒有,更不用講要得須陀洹果,須陀洹果起碼到二果,除非你說:「我今生什麼都不管了,我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好好念佛,一心不亂念佛,唸個七天,那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時你不要期望說:「我今生要行菩薩道、要幹什麼!」不要講這些,你就自修自己,那也好,去西方世界留學,留學回來再來行菩薩道。
但為什麼你今生可以聽經聞法了,卻不好好再突破呢?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馬上就能夠成菩薩哩!低根基的還要十劫,比較好根基的還要一劫,才能夠成菩薩,然後才可以去遊歷十方一切世界,去學菩薩道,一邊度眾生、一邊修自己。我的意思就是說,不管你今生還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你為什麼不好好從心裡去求突破、去證道?如果光求往生當然很快,但是為什麼不在有把握的聽經聞法之中,趕快有成就、有一點把握?不要光寄望未來去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菩薩。其實觀世音菩薩不就在自己家裡嗎?你為什麼捨近求遠呢?那邊當然有阿彌陀佛,你說阿彌陀佛一定會教你嗎?沒有!為什麼?因為你的功夫、程度不夠,所以還是要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來教。那既然在這裡就有祂們在教,觀世音菩薩不是在娑婆世界了嗎?你為什麼不把握今生,好好弄一個比較高的修行境界呢?把這些道理好好的搞懂,就知道要把握現在。
所以我講的是這一次的感觸。因為四眾全在裡面,有的就有這種觀念。現出家相者,有沒有讓眾生起煩惱?不是光不去干擾別人而已,行為、言說還應當做為居士的模範才對。所以不要一廂情願叫居士不要批評,若要人家不批評,你要自己先規範好語言、行為。當然居士他批評是造業,但造業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你!你不要很高興說他造業會受報,這你要擔一半責任,你也要受報,因為他的造業是因你而起的!所以因果微細很可怕。不懂道理的話,會自以為袈裟一穿就什麼都好。若行為好,人家自然肅然起敬跟你學習,不用講,人家就跟你學習;如果你的行為不對,光想靠這出家眾的衣服來服人,很難。所以這個要思惟。有問題即修正,沒有問題則嘉勉之。這樣,平時居士就不要去批評出家眾,我看在眼裡我都不敢講,有的人比較安不住六根所以他就要講。所以這些都是你可以好好去學習的,沒有對錯。每個人示現行為、示現語言、示現什麼樣子,都是在教化,那你如果看不順眼就是心還不平。
(4)差別諦─聞一實理惑之,以諦為一者,為說二諦差別不一。
第四個,差別諦。實諦之間的世俗諦、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你要有根本智,才會產生差別相的智慧,這差別相不是在你修行之中。你修行之中要盡量斷習,斷分別心到自己入空相了,你才能用差別相來度化眾生。一句話、一個行為,你就知道這個人還有什麼毛病,這個人偏向哪一邊好、哪一邊還不圓滿,看了有因緣就隨機教化,無因緣他聽不進去就少講,多講了惹人嫌,也許你會說:「我無所謂!」是啊,但是引起他人很大的煩惱,最後又不是圓滿收場的話,那就很麻煩。所以你要行菩薩道時,當然這些個都要自在,法一用出去,一定要有好的圓滿結局,就不怕罵人了。
佛不會罵人,因為祂大覺悟了、又有無量神通,可以講道理讓你信服。但是罵人的菩薩就很多。古僧大德哪一個不罵徒弟的?連打徒弟都有,恨鐵不成鋼呀,老婆心切!所以不罵,對方怎麼會改進?他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是這樣子。你被罵了,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嗔心,瞋心起來了,知道有瞋心。如果你做錯,別人卻不敢罵你,你就不曉得自己還有瞋心。一罵下去,你心裡不以為然,瞋心一起來,這就清楚了。有時候師父老婆心切,會用比較激烈的方法;有時候則隨緣開示,智慧高的人聽了就能做到、會自己思惟,這個就是差別智。所以度眾就會很圓滿。這個過程,你要有十幾、二十年的磨練。
(5)說成諦─既聞差別,執有各體,離正念者,為說四諦等法乃隨言說而因緣集成,其體無自性。
第五個,說成諦。既聞差別,你知道聽聞的差別,或觀眾生的差別時,執有各體,見聞到每個個體不同、所表現的行為不一樣,或者離正念者,他們各執所聽所見,沒有辦法入正念時,(正念就是說你能有覺知,又能不住一法),這樣就離正念,離正念你就胡思亂想。所以有差別相,就讓他執一切法,這就是離正念。所以一個人有這類問題,聽了某個法就住在那裡胡思亂想。或者你聽到人家講你、罵你,你就胡思亂想,沒辦法在聽了以後知道說:「我懂了,我以後要善思惟,來改進自己習氣」,你反而落入煩惱裡面,只想到:「某人說我不對;人家說我怎麼樣……」,就起煩惱,這就失去正念。
所以正念是一個覺知心,常常聽人講:「提起正念!」修禪的人最容易懂正念,正念一提,就有一個覺知而無妄想,這就是正念。正念並非還有一個念,正念是沒有念,只是有一個覺知。所以像今天我們討論到說,有人會感覺傷心,進入受陰魔相,進入受陰魔相時,你要提起正念,覺知回來,知道自己在傷感,然後住在覺知的這邊,那麼那個傷感就沒有勢力,你就慢慢不會再傷感。傷感可能來自於自己的潛意識,也可能來自於周圍眾生的傷心,都有可能,要看你當時的情況是怎樣。假設這個正念一離,你就散亂了;你如果沒有一個覺知心可以觀照到自己的心,偏偏讓心一念接一念,那就離正念了。會進入妄想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為什麼第一義諦空覺時,不要起第二念?好,你要起第二念可以,如果有個人來,你知道他是人,這是第二念。「我知道有東西來,然後一覺知那個是人,但不再起第三念。」如果是第一念都不覺,有來、沒來都沒關係,那是菩薩境界;如果你覺了,分別一下那是什麼東西,那是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的境界在於──有第二念覺,但祂不起煩惱;如果是凡夫,則是──第三念、四念、五念、…,一直起來:這個人是男生?是女生?是我討厭的?是我喜歡的?有這麼多念起的話,就是凡夫。所以一個正念不捨的人,就沒有第三個念頭,頂多只到第二個念頭分別知。你觀你的內心也是一樣,這個心念起,你覺知一下;不執著它,它就沒有了。
一般人往往是這個心念起,馬上接著進入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像有同學說:「有個念頭告訴我:『不讓你去印度』。」不讓你去印度,你知道一下,然後放下,也不去講好、也不去講不好,聖人應該是這樣學的。若一直在打妄想:「你說不讓我去印度,那我要不要去?我去會發生什麼問題?然後會怎樣?……」這樣妄想無量,這就還是凡夫!雖然有心覺,但是沒有定力,豈不跟凡夫沒兩樣?就像跟世尊談四禪天的外道行者一樣,縱使可以修到四禪十八天或四空處定,為什麼沒有脫離輪迴?他把握不住所知、所覺、所現的這些善境界,他控制不了。你說他沒有境界嗎?有啊。沒五通嗎?也有啊。那為什麼沒有解脫三界?他不懂佛法,不懂佛法怎麼修。所以懂佛法是很重要的。每一個境界、每一條道路,你都要懂,然後去已知、已證。習氣當然要斷,證到好境界也要斷。
但世間人不是這樣,證到好的境界,就覺得這個功夫要再練得強勢一點──本來可以觀一千世界,現在要觀三千大千世界,觀了以後又執著不放。在《般若經》裡告訴我們,就算有能力觀到三千大千世界,也要以般若智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佛所說的道理不會衝突。如果聞到差別相、聞到差別義理,而沒有正念的話,一直在那裡思惟、思惟,有時候會越想越亂。像這種人你就要從四聖諦開始,跟他從頭說起,為說四諦等法。乃隨言說而因緣集成,依你的所說,讓它成為因、成為緣,慢慢讓它成為未來能夠發芽的一個種子。或許他今生可能還差得太遠,或者怎麼樣,但是有聽就有種子種到腦筋裡面去。
然後你要告訴他,一切因緣,苦、集、滅、道,到最後都無自性。苦也無自性,集一切因果的阿賴耶識也無自性,甚至於你用種種佛法滅一切煩惱種子也無自性,甚至於你證到了苦道、集道、滅道、道道,也都無自性可成就道業。這樣,就算是已證到四諦時,也要斷四諦,把你執著四諦之果的心也斷,這樣你就能夠轉入大乘佛法。每部佛經裡面所提的,皆是當時釋迦佛尼佛依聽眾而示說當機之法。今天我們就講到第五個說成諦。
(2008.10.29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