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試解《解深密經》的奧祕(2-14)
             
勝義諦相品第二
          (本篇文章為祥比丘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二、勝義諦相品()

【善男子!言有為者,亦墮言辭,設離無為有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然非無事而有所說,何等為事?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謂之無為。】

若是執此世尊所說法,是為有為法,亦是墮入言辭之執,設若能對於無為、有為之境,少有言說,其無為、有為相亦如是作,這樣才是正確的無漏智。然世尊無有事而有所說,當緣起說法時,究竟以何為事而說?要讓聽者現等正覺之事而說。聽法者無為,不必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懂其所說不執,亦要能以聖智、聖見離一切言語名相,這樣就是現起正覺之境,因以其智慧與真理相契故,現正覺者,即能於世尊言辭中,如是離言之法性,於此指諸法之真實體性不執,亦能於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不執。對於說法者dharma-de0an2宣說佛法,以化導利益眾生,主要是要讓諸後學現起對諸法等覺、平等覺一切法無實性而不住,雖有假立名相、思惟想,但因現平等覺故,無執諸法真實法性,是名為無為境。

這一段在說明,釋迦牟尼佛有所言說,但我們要離有為、無為想來聽,不要去執著。釋迦牟尼佛有所說法,一定有因緣才講哪一部經。有什麼事情發生、有緣,才講哪部經,這是隨緣而講的。像《楞嚴經》是阿難尊者受到了人用梵天魔咒來控制,世尊才開始講楞嚴經。不管有為、無為,都要以聖智、聖見,離言說相、離文字相來聽,所以菩薩摩訶薩不要執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這樣去修到不執一切法的境界。

「若是執此世尊所說法,是有為法,亦是墮入言辭之執」,所以看經典不要執著於片面,若是哪部經教你無為法,你便執著無法,那就進入無為的死胡同裡面;碰到某部經在講有為法,你便執著有為,否定無為,就進入有為法的死胡同裡了。世尊方便開示,是要我們能夠入無上道,所以聽經聞法雖是有為法,但是不要執著文字相。如果還不究竟,就拿一些經文來提醒我們的心不要執著。如果究竟了,不管有為、無為都不去執著。設若能對於無為、有為之境,少有言說,其無為、有為相亦如是作,這樣才是正確的得到無漏智。所以做有為不執有為,住無為也不執著無為。這樣慢慢薰習自性清淨,才能證得無漏智慧。

然世尊當緣起說法時,究竟以何事而說?此經是要讓聽者現等正覺之事而說。所以表面上的文字相、經文是在述說事實的真相,或者解脫的智慧、或者空法的智慧,那我們要以聖智、聖見來觀它現等正覺。因此講某件事是要讓聽者現等正覺的事而說,不是敍述完了就沒了,一定有後面解決這件事情的有為境、無為境,總是有它另一面的開示,讓我們得等正覺。所以最後的目的,是我們聽法者要現等正覺。佛開示一切法,也一樣是要我們證得正等覺。

聽法者無為,不必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要能以聖智、聖見來聽,離一切言語名相,這樣就是現起正覺之境。所以聽法者無為,要抱著無為法的心聽。你說:「聽了沒有聽進去、沒有記住,怎麼辦?」該用,你會用,就好了;或現起什麼境界,你心要用什麼法去面對,當下你自己會去選擇,不必刻意說要用什麼。反之,一些做有為法的人,持一個咒,就是永遠持這個咒,利益一切眾生就是用這個咒,那這樣只是執一類法,學得還不夠通透。該有為就有為,該無為就無為,這樣能夠自在無礙的去應對,你的智慧就會慢慢開顯。

所以不要執著只學某一法──不要執著學小乘法,也不要執著學顯教,應當一切顯教、密教都能夠攝入。至於過程中,要抱著無為的心,「不刻意究竟其名言事相」,也就是不要執著種種名相要怎麼講、要怎麼解釋。有時去年所了解的法,跟今年所了解的意思又不一樣,到明、後年更又不一樣。所以還沒有完全了解以前,你對名相所理解的程度,隨時都在變化。比如說你對「空」的理解──空是什麼樣子?剛開始好像一切都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慢慢的你了解,不是完全都空,而是有因緣但因緣起法間,又沒有一個會執著的自性。慢慢你會知道,空裡面還有一個有相空。所以有相、無相都能夠空,這才是畢竟空!

每一階段的佛法都不是那麼死板的,所以不要刻意去追逐名相。你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對一個名相的認知都會不一樣。現在你聽經聞法,所了解的名相,好像很空洞,好像知道又好像拿捏不住。到底是怎樣?因為沒有實際去證,所以就沒有實際的體悟。如果看經文懂了,或者聽經聞法懂了,懂就懂了,也不必再執著。為什麼不執著呢?因為我們要學正等覺。所以要以聖智、聖見來離一切言語名相,這就是我們現起正等覺的境竟。世尊在開示時,有很多阿羅漢不管是親臨現場,或者是遠在所居住的地方,都能夠聽聞到佛所說的法。像靈鷲山區域性有五個山組成一個大山谷,如果世尊在這個靈鷲山說法台講法,聲音當然遍滿虛空法界,有神通的人都可以聽得到,凡夫因不知不覺,故聽不到。

因以其智慧與真理相契故,現正覺者,即能於世尊言辭中,如是離言之法性。這些聖人都能以聖智、聖見來聽,不起分別心來聽。如是當下聽了,懂就懂了。如果看過佛的「本緣經」,看佛對大眾的開示,你便能知道,這些聖人在聽了以後,馬上在心裡面想──自己有什麼毛病,放下;自己的自性怎麼樣,體會,體會完了就放下。所以一切都是以聖智、聖見聽,是離一切言說相,這樣才能夠深契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是不能夠言說的,我們自性是隨緣才現心念的,然後有心念才有言說相。你要契入自性、佛性,當然要離言說相、離文字相,才能安住在自性、佛性中,所以聽歸聽,了解了就要放下,這樣才能現起正等覺的境界。

真實體性是對諸法不執著,我們聽聞覺知以後也不執著,這樣才是真的有聖智、聖見。然後知見慢慢開顯,自性緣起能力愈來愈廣博,就會進入宇宙的三度、四度空間裡面去,所以亦能於宇宙一切現象現時,所具有真實不變本性也能不執著。當你能夠現起那個境、能夠觀十方世界一切世界時,你也能以正等覺、聖智聖見,而不執著一切相。所以從自己本身的世界開始到外世界,這些阿羅漢都有神通,可以觀到三千大千世界,菩薩肉眼淨,也可以觀一千世界,所以這一進入其它世界時,還是這樣不執著,才能夠得住正等覺。

說法者dharma-de0an2宣說佛法時,主要是以化導利益眾生為主,不然都住於寂滅定中。dharma是法,de0an2是說,本句的意義就是,對於說法者而言,是要以佛法來化導利益一切眾生。主要是要讓諸後學現起對諸法有等覺、平等覺,一切法本無實性而不住。正等覺的「正」是不偏不倚,既不執有也不執空,並以此來得到覺悟。所以佛所開示的,都是這種理念──諸法等覺、平等覺。所謂法,就是因緣所起的法、所起的相、所起的現象,這些都是因緣法。因緣法是無實性,所以它會滅。你如果現平等覺的話,剛好對一切無實性的法不住,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得正等覺。

說法時雖有假立名相、思惟想,但因現平等覺故,無執諸法真實法性,是名為無為境。換言之,正因為是在說法,所以要假立名相、思惟想。如果我們講無為,無為本來就不必講,只不過因為講了有為法,有為法一定有一個對舉的名相,所以叫無為法。如此,有為、無為都要拿出來講,講也是種方便講,你聽了方便思惟,思惟然後放下。還沒有正等覺以前,當然都要思惟修,所以你聽一部經、聽一句法,懂了一個名相,你就要去思惟,思惟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這樣的話,就有假立名相,有短暫的思惟;待思惟開通了以後,就現正等覺、不執著。所以你假立名相、思惟想時,因為現平等覺故,都不執著諸法真實法性,看清諸法之真實法性,都是空無、虛幻不實的,這樣就是住無為境。

以此可知,以上這段在講有為時,亦墮<lb n="0689a13"/>
言辭,假設離無為、有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其有為相、無為相也是這樣。然世尊非無事而有所說,何等為事?世尊在講經說法,是要讓各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能夠現正等覺而說法。所以這樣,聽法者也要離言說相,說法者說了也等於沒有說。一切都是要讓大家現等正覺。當中之有為無為,或假立名相,或短暫思惟想,這些都是屬於無為境。所以聽法聽了,不執著名相,短暫思惟然後放下,這也算是無為。講的人假立名相,講完了,讓大眾去了解,了解完了,當然講法的人他也有平等覺,所以他本來就不執著。像世尊開示一切經,本來就是方便而說,所以本來是無為境。

 

正覺samyak-sa3bodhi,意指真正之覺悟,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等覺,意為等正之覺;即所遍悟之真理,與諸佛所悟菩提內容相等。又作正解、等覺、等正覺、正等正覺、正等覺、正盡覺。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一切法平等、平等;盡者,就所斷之惑而言,即斷一切結縛、見思二惑。正覺sambodhi之意譯也是無上等正覺、三藐三菩提,音譯三菩提。謂證悟一切諸法之真正覺智,即如來之實智,故成佛又稱「成正覺」。阿彌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覺,最初成佛之瞬間即稱為正覺一念。

正覺samyak-sa3bodhi,「正」就是samyak;「覺」則是sa3bodhi。這裡samyak-sa3bodhi,意指正等覺。當中sa3bodhidhi的音。sam後面接著bo,所以m變成3。現在是有的m會變成n,什麼鼻音都變成n,包括像#a{a5ama等都這樣。你知道這{a應該是針對kakhagagha這第一句門;而這#a是針對cachajajha這第二句門,5a是對著7a7ha6a6ha這第三句門;na是針對tathadadha這第四句門。mapaphababha這第五句門。

現在大部份這些字,有可能只同用sam一個字,這裡sam對過去的就是bodhi。所以不管怎麼變,五句門、五空音在哪一個位置,你都要知道。上禮拜悉曇課,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在講這個,在講空音的變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也讓你看到現在梵文,就馬上能聯想出古代的大空音是怎麼變的。參見五句門表格如下:

 

所以現在各位也知道了,這意涵不是只有覺悟,是要不住有為、不住無為,要能用聖智、聖見離言說相。如果你在網路上看到寫文章互相辯論者,宣稱自己才是有正覺者,你應知道這是虛妄的!從世尊這裡開示的知,有正覺者就是不必有話講了,是有人問才講、有人要聽才講。所以正確的文章,應當只是來解釋經典,不是去跟人家辯論,不會任意去抨擊哪些人物的是非對錯,有這樣的行為很明顯是還沒有正覺,未的聖智、聖見故。

正覺意指真正之覺悟,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等覺,意為等正之覺,等是平等。此處samsama之義,即是平等,英文有same , equal , similar , like , equivalent之意,故能有為、無為都觀平等,好、壞都觀平等,如不如我意都觀平等,這是很重要的修行概念。至於世間相、出世間相平等,只有菩薩才可以做到,故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阿羅漢雖證得出世間法,但他執著於空、無,才能夠解脫,無法作到有為、無為都能夠平等正覺,所以是偏空、得解脫,只學一半,不能得自在智慧為眾生開示佛法。即所遍悟之真理,不是只有一遍心念守得住,而是要遍一切法、遍一切境,都要真正的悟其真理,平等觀之。

所以你不住有為、不住無為,這才是遍一切悟。如果你喜歡有為法,不喜歡無為法,那是悟了一半世間法,不是佛法。如果你喜歡無為法,反對有為法,那你偏執聲聞法。如果你在有為法、無為法中,都能夠自在無礙,那是這裡所講的正等覺,就與諸佛所悟菩提內容相等,所悟大約內容相當、相當,但境界還是有高下,因為我們跟佛的智慧怎麼相比?跟佛的菩提智、一切相智、一切種智,不能相比。

又作正解、等覺、等正覺、正等正覺、正等覺、正盡覺。正覺有時候又叫做正確的了解,或是相等的覺悟。相等是有為、無為相等,好、壞相等,順、逆平等,你要有這種心理上的覺悟。又叫做等正覺,或是正等正覺。比較完整的名稱是要叫正等正覺。而正等覺、正盡覺這些都是它變相的名稱。所以,有時候談到正覺,內涵雖然稍微不同,致使在名詞解釋與用字上,就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在講同樣的無住境界。

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一切法平等、平等。有為法跟無為法,有什麼不一樣?聖人來看是平等。你說:「心的憂愁跟快樂哪會一樣?」凡人說很不一樣,但聖人對於憂愁法不會憂愁,所以憂愁、歡喜都不執著,是平等平等,一切法平等。這一切法平等裡面就有很深的意義,你要從實際的行為上體會。把感情作用都視為一樣,都趨向平等,不會有個人的偏執;只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就沒有平等。所以講起來很簡單,為什麼做起來這麼困難?都是自己執著心太重,個性、習氣要斷不斷的,知道了也不認真去斷。你看聖人在聽法時,聽後都能馬上思惟自己有什麼習氣、什麼毛病?當下就能夠轉,能夠轉就清淨、不再犯了。

所以像前提過的,海比丘無意間闖進阿育王的「快樂世界」(惡人耆梨子所掌管的「快樂地獄」),就思惟這些道理:「什麼叫做正等覺?我為什麼不能正等覺?我為什麼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我為什麼喜歡這個法、不喜那個法?我為什麼….?」光這幾句話就一直思惟,一直這麼思惟,在七天中就斷光毛病習氣,第七天就證到阿羅漢。我們在七年甚至於七十年,都還搞不定、斷不盡,正是因為知而不行、不做,光執著對、錯,執著喜歡這樣做、不喜歡那樣做,有這些心,就永遠沒辦法證到正等覺!所以在打坐、修法當中,有時候要拿自己的習氣出來思惟,或者拿今天發生的事情來思惟──我為什麼這麼執著?為什麼不能等覺觀一切法?等覺看一切事?如果能這樣的話,等覺智就很容易做到。

盡者,就所斷之惑而言,即斷一切結縛、見思二惑。惑是迷惑,我們的心,是有見、有思二惑。當然見是對外境來講,見聞覺知都是以五根(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也就是五根了知外境,這就產生見。思是你的個性等等變成根深蒂固的見解。做不到聽了有為法以後,然後把它化解掉變成無為,或無為法把它聽了以後變成有為;總是執著在你所自以為是的法上面,這類偏向內心的思惟。所以,你應該要有體知,有什麼習氣毛病,然後拿來斷除。

佛法講的都是名相,但名相你能用在修心上,就變成一種修行的體悟。你這樣去思惟修,就能夠斷盡一切的業與迷惑,斷盡一切的結縛,於是見、思二惑就能夠斷。要是你光說平等、平等,但是你的見惑不斷、思惑不斷,怎麼平等?平等不起來!例如,你一談到某人就咬牙切齒,就說:「反正我就不喜歡他!」而對某個人,你比較喜歡的,就比較能夠容忍。當然這樣的分別,是根據過去之善緣、惡緣所影響,是由過去的一些事情造成這種心理,但你不去思惟、不去斷,要怎麼平等?你不去斷見惑、思惑,怎麼平等?所以沒有辦法平等覺。

修行本來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你為什麼做不來?當然跟過去的因緣有關係,造成你姑息養奸,不斷二執境,狠不下心啊!或者是根本不內省,不用思惑去內省,你不會去想這個人喜歡、不喜歡而已,只看我喜歡、不喜歡,都不會去想到我的自性要怎麼去平等來觀眾人?平等很簡單──把喜歡、不喜歡念頭殺掉就平等了,那為什麼會做不到?因為不喜歡去做,所以修起來就這麼困難。

正覺之意譯是無上等正覺,音譯則為三藐三菩提。加上無上,用意思來解釋的話,就是沒有比這個更高上的覺了。無上,uttara,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到佛的境界,是無上等正覺,還要再加三藐samyak──不只平等平等,還有一個更厲害、高段的,就是無等等,連平等都沒有了。此正是我們講的不住有為、不住無為,大菩薩的心都是要鍊到這樣子。有時候用讀音來翻譯,又叫做三藐三菩提,普通音譯作三菩提,也就是在講:「證悟一切諸法之真正覺智,即如來之實智」,故成佛又稱「成正覺」。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平等性觀?是因為沒有真正覺悟的智慧。我們往往是──修法也修了,道理也聽了,但就是兜不攏,沒有悟到真正的覺智。如果你能夠內省,觀你起心動念、好壞、善惡等等分別,且一下子把它推翻掉,就是證得平等覺。所以這種證悟一切諸法的真正覺智,也就是如來的真正智慧(實智)。因此成佛又可以叫做「成正覺」。當然這裡的佛要完全成正覺,一定是要成「如來」連同「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世、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一個名號都具足了,才是真正的佛。所以十稱具足了就是如來,如來才是真正的佛。

一般所說的「開悟成佛」、「見性成佛」,那是初步的覺悟平等而已。平等以後還有程序要修證的,所以不是說成佛、成正覺就非常的不得了了。就像我們上面講的,世尊以聖智、聖見,離名言相現等正覺,也是佛,這佛是覺悟,不偏有為、無為而已,但是功夫還不夠,種種知見、智慧都不能跟如來相比。所以看經典知道它所指的有什麼不同,這點很重要,不然你會常常自以為是,自認是什麼不得了的人,就貢高我慢、指鹿為馬,是走錯路了。

阿彌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覺,最初成佛之瞬間即稱為正覺一念。表示祂成佛已經有十劫那麼久了,那世成佛一瞬間稱為正覺一念,正覺一念以後就不會再迷糊。如果只是覺一念,那以後還有機會迷糊,開悟以後有很多迷失掉的,開悟是還沒有真正正覺,只是打開心屝,打開心屝令你的妄想習氣現起,如果把握不住,還是跟凡夫一樣,迷失在這些習氣毛病、名聞利養之間。你有悟但沒有覺;佛到真正正覺一起的話,就永遠不再受生。所以為什麼說佛是最後生?最後一生,不會再來受生。當生出生是要來成佛的,正覺一念後不再來受生,這是真正斷,所以祂是真正入佛涅槃,入圓滿廣大無量虛空的這種涅槃,這才是真正的成佛。

 

平等覺又作平等正覺,指佛之正覺,轉用為佛之別號。蓋佛能覺證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淺深差別之理,而住於身、語、意三業空寂之大覺中,故稱平等覺。《持心梵天所問經》:「平等覺者,不有所獲,無有言行。…,如來曉了一切諸法悉為本淨,自然無本,逮平等覺,以故因號平等正覺。」

平等覺又作平等正覺,指佛之正覺,轉用為佛之別號。有時候又叫做平等正覺,是佛的另一種稱號,平等正覺有時候又叫做「正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所以剛才講佛的十種別號,也是境界有點不一樣。比如說「應供」,當然阿羅漢也叫應供,如果以佛來講的話,祂是無生,真正的無生。那一般阿羅漢的最後生,要成佛以前還是要再來行菩薩道,還是有很多生滅的路要走,所以不是真正無生。真正無生的是如來佛。

像前面幾個「正遍知、明行足、應供(arhat arhant)」,這些都在講祂的境界;後面是在講度人的能力。比如調御丈夫puru=adamyasārathi,意指可化導一切丈夫之調御師。不管你修證到哪個境界,祂都可以講幾句話讓你開悟知見、悟佛知見,證佛知見,成正等正覺。我們有沒有那能力?沒有這能力。如果光說自己成佛,但是都沒有辦法進一步化導一切眾生,那怎麼叫成佛?所以調卸丈夫是──不管對方是好、是壞、是什麼料子,佛都可以讓他成就。至於天人師、世尊,是三界裡面最尊貴的。所以這佛的法號表徵了實際證得的境界,與祂度人的功夫、智慧,這些都要具足。

佛能覺證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淺深差別之理,才是真正的平等。我們能證到平等心就已經不錯了,就可以遠離煩惱;但是我們還現不起無量的神通、智慧。尤其,自己住平等倒容易,但要讓別人也得到心平等、解脫,就很不容易。所以只有佛才是證得真正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淺深差別之理。而住於身、語、意三業空寂之大覺中,故稱平等覺。祂住於身、語、意三業空寂的大覺之中,法身清淨無相,報身圓滿,化身無量。這些於法身盡虛空遍法界來講,大覺中不動,語、意三業都空寂,所以這是完全的平等覺。

我們對境界的一切法,觀其有為、無為平等,這樣我們還是有身、語、意三業;但在三業中強加以學得平等,仍可以解脫,這樣也不錯了。但是想要跟佛的「住身、語、意三業空寂之大覺中」這種平等覺來比,可又差太遠了。所以光從名相來講,阿羅漢也有平等覺,菩薩也有平等覺,但唯有佛的平等覺才是最究竟的。所以《解深密經》前面講過佛的十八種功德相,這都非常殊勝,乃是菩薩所不能比,聲聞更不用比。我們若能了解佛的境界,對我們修行是有幫助的,在建立目標與修行的層次上,才不會誤認境界。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持心梵天所問經》:「平等覺者,不有所獲,無有言行。」對自己而言,你如果證到平等覺的話,心沒有什麼得不得,嘴巴行為也沒有什麼所作;但是對度眾生而言,則要證到如來,才有辦法以化身無量來度眾生,這是另一回事情。所以下面又說:「如來曉了一切諸法悉為本淨,自然無本,逮平等覺,以故因號平等正覺。」如來祂已經洞悉一切法本來清淨,祂懂得世間相、懂得世間一切眾生的因果報應,所以看這個受因緣果報,那個受了這個因緣而生何命?這些現象因為祂已經看破了,曉了一切法本來清淨,不必受生,自然無本。

所以當你能看清楚,每個人的因果報應種子起滅起滅,你怎麼去抓住它?讓它清淨,對法不執著就悟無本。你不執一法,一切法就起不了作用,本來就清淨。因為你不清淨的心才會去抓那個法,法就自然現起。所以你能夠悟得一切法悉皆清淨,自然無本,這樣就得到了平等覺。所以只有佛能稱為平等正覺。以下再來看,菩薩跟佛的正等覺,內容有什麼不一樣?

 

正覺在內容上菩薩與佛相等,而實際上修行比佛略遜一籌者,稱為等覺。故位於菩薩修行階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種性之第五。等覺又稱等正覺(意為與正覺相等之覺)、有上士(妙覺佛陀稱為無上士,對此,等覺則稱有上士)、一生補處(意謂次一生將成佛)、金剛心(如金剛堅固之心,能摧破煩惱)、鄰極。等覺菩薩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時比照真理修行,此謂「入重玄門」。

菩薩的正覺,在內容上與佛相等,而實際的修行上比佛略遜一籌者,故稱為等覺。所以菩薩就稱為等覺,有時候是妙覺。故位於菩薩修行階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種性之第五。六種性之第五者,即下述第五位之種性:

(1)習種性,指十住位,此位之菩薩研習空觀,破除見思之惑。

(2)性種性,指十行位,此位之菩薩不住於空,而能教化眾生,分別一切法性。

(3)道種性,指十迴向位,此位之菩薩修中道之妙觀,因而通達一切佛法。

(4)聖種性,指十地位,此位之菩薩依中道之妙觀,破一分無明而證入聖位。

(5)等覺性,指等覺位,此位之菩薩於妙覺雖遜一等,而勝於前四十位,得稱為覺,故稱等覺性。

(6)妙覺性,指妙覺位,此位乃佛果之地位,妙極覺滿,故稱妙覺性。

在十一位聖人境界來講的話,等覺位的最後一位才是妙覺位。妙覺是指如來。所以在菩薩修行位階中,五十二位的第五十一位,即是等覺。而若以六種性來分聖人之修行層次的話,等覺是排在第五位階。

有時候正等覺又稱「金剛心」,如金剛堅固之心,能摧破煩惱。心像金剛石一樣透明、純潔、堅固。金剛石透明清淨,沒有一點污穢,沒有一點瑕疵,所以它凝集在一起的話,就能夠破一切的物相,或者能破心裡面的煩惱。所以說金剛菩薩就代表祂已經具足金剛智慧,破掉自己的煩惱。金剛身這個身,像金剛一樣不被破壞,那不被破壞的身最好是什麼?當然是無相法身,無相怎麼被破壞?所以談到等正覺,也應該要有金剛心。我們在誦這穢跡金剛u=man,或韋陀金剛菩薩,他們的結界都是具足了金剛清淨心。有時候正等覺又稱「鄰極」,像這個鄰極比較少聽到,旁邊叫做「鄰」,也就是靠近似的修證,「極」就是佛、如來位階,你是等覺位靠近了,但就差一位就到如來境界,所以叫做鄰極。

等覺菩薩成佛之前,在凡夫位(具凡夫性,尚未求佛道之單純凡夫,乃起種種異見,受五趣別異之性,新譯作異生)時比照真理修行,此謂「入重玄門」。當等覺菩薩祂剛在凡夫位入位開始要修行時,比照真理修行,此稱之為「入重玄門」。「玄門」是要成就如來菩提的這種道路,指玄妙之法門、深奧之妙理,亦為佛法之總稱,又作佛門、空門、真門。

入重玄門係專指菩薩在成佛之前,於等覺位再度重返人間修習自凡夫以來所作之事,使其一一契合真理(即成就玄妙),此謂入重玄門、倒修凡事,是專指當生要成佛的菩薩下生所作的修行事。像悉達多太子出生後從凡夫身,於廿九歲離家,六年苦修,歷經重重位階,到卅五歲間修到成佛。

當你要跨進門要修佛法時,也就是「入重玄門」。此「重」表示進去了以後,不是一下子就到了,而是要一層一層,如剛剛所提的五十一位階(有時候分六十四位階,有時候又分十一種聖位,有時候分六種性)去走,我們要走三大阿僧祇劫。

這當中之六十四位或十一種聖位或六種性,有多種說法,每一部經所列出的都不一樣,那也是釋迦牟尼隨緣在某一處、對某一群人所說之名相,而這些名相翻成中文後又有不同,但對梵文或者巴利文來講,應該都是差不多。當然修行過程都會有不同境界,但是所得到最後如來的境界,是一樣的,所以才是真正的正等覺。以上這些是對正覺、正等覺的說明。

 

斷惑kle0a` prah1yate。惑,為煩惱之別稱。即依有漏道、無漏道之力斷除煩惱,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斷結(結使,為煩惱之異名)、斷障、離染。由無間道能斷除煩惱,由解脫道能證得涅槃(菩提)之真理,兩者合稱為斷惑證理,略稱為斷證。部派佛教係以斷盡煩惱,悟得阿羅漢果為目的,故於「見道」斷除思想上之錯誤、知識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稱見惑);於「修道」斷除人性根本屬於情意之惡德(即迷事惑,或稱修惑)。因見惑能在短期內速斷,修惑則須長期修行始能次第斷除,故斷見惑稱為頓斷,斷修惑稱為漸斷。

接下來講斷惑,斷惑kle0a` prah1yate。惑,為煩惱之別稱。阿彌陀佛往生廣咒裡面也有kle0a`這一字詞,這是疑惑、煩惱。煩惱要怎麼斷?先用有漏法,然後薰得一部份無漏智,再用無漏智來斷有漏法。人無法一開始就學得無漏智慧。你說:「我起心動念有煩惱,這我知道,但我要怎麼斷?」為什麼你不能一下子就斷呢?因為你使不上力,你沒有無漏智慧。那你要怎麼修?拿一句佛號來斷它、來壓它,這還是有為法,所以說有漏智有時是不得不用。叫你立刻放下,你放不下;叫你不要在人事物裡面執著,你偏偏又要執著。所以你要用有漏智慧,來破解你的煩惱,得一點點無漏智,用此再來斷些許煩惱。執著就是煩惱,喜愛厭惡也是煩惱,所以先用有漏智來斷。

禪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為什麼講「有尋有伺、無尋有伺、有尋無伺、無尋無伺」?這些名詞其實都是以有漏智在薰無漏智。尋伺有的翻譯為覺觀,講覺觀比較容易被字義所忽略,「覺」好像被碰一下就覺,但你的心要怎麼覺?要怎麼觀?關鍵其實都在心。所以用「尋」這個字,讓你知道要尋找你的心;用「伺」這個字,偷窺你的心,為什麼要偷窺?要看著它。伺、窺、觀這意思是一樣的。有的人翻觀,有的人翻伺。覺觀在《瑜珈師地論》中都翻成尋伺。所以,有漏觀就是你觀看自己的習氣毛病,看你的心怎麼樣,看完以後要如何?要斷惑、斷煩惱。

《雜阿含經》有云:「有覺、有觀,名為口行。」,因覺與觀為發言語之因,離覺觀之心,則無言語。《維摩經》弟子品又說:「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所以一個人要能入閉口不語,禁手不寫聞章,就是因覺觀、尋伺中去悟道,建立平等覺就能不語。如果你不去做,永遠都不會進步,努力做的話,也許七天就證阿羅漢。要天天觀、天天修、天天想。光打坐有氣卻不去想、不去斷,則氣再旺也沒有用。

在這裡有漏法慢慢用了以後,會產生一部份的無漏智。什麼叫「無漏」,就是可以不理它,已沒有煩惱。漏者乃煩惱之異名,貪、瞋等煩惱業是為漏。哪個時候心起、煩惱起,或者外面人事物好壞,都能夠不理它,你有這能力的話,就有點無漏慧了,你要學的就是這個。為什麼做不到?就是你不甘願去斷它,孤息養奸就是這樣,又或智慧起不來。所以有漏道是要用,但是一回、二回用了,就能夠學得無漏道,就是上等智慧者。

修行其實很簡單,就是放下對一切法的執著。比如說一個念頭來,說放下,你就放下。像你在怨恨一個人時,你如何放下?放下不是不理他,放下是你把他當一般人對待,平常心以對。放下內心的執著,這才是放下,不是你不去理他叫做放下,這種不是放下,是你心還有個疙瘩在那邊,那怎麼叫放下?放下就是很自在,沒有這個心結。對曾有芥蒂的人,能猶如未曾與之發生任何壞事一樣,彼此相處就跟一般人一樣,沒有瓜葛,這種心才是真正的放下。

所以這種無漏智慧千載難逢,你要去學。學不來時要提醒自己:「幹嘛要這樣執著?」拿一句佛號,或者經典裡的一句話來自惕,例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是什麼?愛、恨都是有為法,都如夢幻泡影,不要執著,「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幻」。以經文當做有漏智,來斷你種種煩惱。慢慢的斷掉,斷到連有漏智也不再執取。待無漏智產生了,有漏智當然就不會執著,這時就不一定要用有漏法。有的人煩惱來了、境界來了、障礙來了,為什麼他可以自在?那是真正菩薩。

如果我們感覺有一絲心慌意亂,要趕快警覺,警覺了以後要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什麼?就是無有恐怖。你還害怕什麼?若不怕死、不怕被作弄,不怕怎樣跟怎樣,那你又會怎麼樣?所以,這種智慧具足了,慢慢這無漏智就來了。可以迷糊一到二秒,或者三、五秒,但你不要迷糊一輩子,那是凡夫。就連迷糊一天也不行,我們要學聖人,三、五秒就要發覺,不能被煩惱纏縛在心,而一天、一個月、一年,沒完沒了的,那種就是不懂用有漏智去薰習無漏智。

即依有漏道、無漏道之力斷除煩惱,便惑障不生起。依有漏道、無漏道之力斷除煩惱,這二個交互使用,禪修就是這樣,還沒有得到一點智慧以前,有漏道偏多,慢慢的培養一點無漏智出現了,就對一些小事情可以自在不去理它,但那瞋心重、貪心重的習氣尚沒辦法一下子斷,是要慢慢一回、二回、千百回這麼練。練到最後,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什麼可愛的,既然不可愛,就不必有貪,這樣煩惱就斷除了。所以你的惑障就生不起來了。瞋心方面,當然境界來時還是有,瞋心來惑障就起來,瞋心沒有了,再有什麼人得罪你、做賤你,你這瞋心惑障也起不來。

所以《金剛經》裡面講到忍辱仙人,你看祂的故事,會想:「祂怎麼有辦法修到那個樣子啊?」被人家割手、割腳、割鼻子,祂都能夠心安不起瞋心,這是徹底摧毀瞋心了,多難啊?不是那麼簡單的!但是我們修自己人際關係,或者師兄弟之間做這些事情,都很難擺平。所以這煩惱還是沒有斷。不用講到人家拿刀來砍你,光講你幾句,你是不是已經氣死了?所以我們要學習這種忍辱波羅蜜,看看世尊過去世是怎麼修的?所以《金剛經》要多看。

又作斷結(結使,為煩惱之異名)、斷障、離染。煩惱就是斷結(即是結使),結就是打結了。「使」就是你聽它的,叫你不要發脾氣你還是發,叫你不要這樣你還是這樣,是誰叫你這樣?就是你的習氣。所以習氣會驅使你聽它的。「結」就是打結了、被綁住了,你自己的習氣綁住自己,被它綁住了,然後驅使你去做(發作),所以你開始隨緣發作。有對象、有事情,隨緣就發作,這就是結使。修行也就在斷這結使。你要思惟修。剛才講過,阿育王時代,海比丘七天就證得阿羅漢,他過去沒有個性、習氣嗎?有啊!那他為什麼在七天生死關頭裡面,那麼認真思惟?怎麼證阿羅漢?就是把煩惱、結使推翻掉,他不再害怕,不再執著,不再怎麼樣…..,斷結(煩惱)、斷障、斷染。你如果結使斷了,煩惱就沒有了,所以煩惱障就沒有了。

煩惱障斷了,再來修行有所知障,很多境界,境界愈高他所知的種種不同層次愈多,愈不能執著,愈要超越。如果不超越,你的心就回不到清淨自性;也想要有點能力,有能力就回不到清淨自性。如果釋迦牟尼佛要證悟以前,還執著一個法的話,祂就不會證到無上正等覺!所以祂在面對魔的這些考驗之際,祂只有用忍辱。要用什麼法?不能動一個法,真正要成佛的人不用一法,只有用「忍」這唯一的法。所以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並無瞋心,這種是真正的大忍。

斷二障、斷六結使(看斷多少結使,我們通常講六結使),每一根都有「動、靜、根、絕、空、滅」這些毛病,六根是深根蒂固,壞的執著是毛病,好的也是毛病。比如你的覺知心可以感知一切現象,那不是很好?很好但也要斷!因為你有覺,就是心不淨,心不淨就是根不淨,根不淨故所以心不淨。心有靈通不是很好嗎?一般人都在求這個,對!修行過程之間會有,但你要度過這個覺知心的毛病。前三者這邊是色根方面的,後三者這邊是心方面的。覺知心、感知若沒有了,就入空了,阿羅漢叫做證空,而空了以後呢?阿羅漢是守在空的境界了,這樣也不對,所以把空也空掉,就是空空,空空就進入滅,滅也是對待的滅,對待一切法有境但不執著,這種是滅的境界。所以這六根生滅叫做生滅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佛法。在《楞嚴經》裡面有講到這六結使。雖然經文中觀世音菩薩沒有講這麼清楚,但要知道「耳根圓通法門」就是在講怎麼來修這六根結清淨。

六根中以耳根來修的話,「動」就是聲音,聲音有但不去執著它就會入靜。「靜」不是沒有聲音,是有聲音但我聽不到,那就是靜。若你去菜市場打坐,如果一下子菜市場的聲音你都聽不到了,那你就入靜中。靜的音在我們耳朵裡面聽到靜音,很奇怪確實有這個聲音。然後靜音也不能執著,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不執著動;也不執著靜,如此就進入「根」結使。耳根它會現起靈通,圓通就能「超聽」(超遠的聽),所以這魔相就起來了,聽鬼神的聲音,聽菩薩的聲音,或者可以聽好遠的聲音,地球的哪一端誰講話都聽得到,這是耳根的毛病,「超聽」如果你不放下,你這個根不會滅,不會滅就不會進入心的狀況。

所以很多人說自己可以看到光,或者觀梵字可以看到梵字發光,這是見性的功用,但還沒有到心的功用,所以這個層次是初級的,也是世間禪定。當然聲聞、緣覺也是修到這裡,還有根。如果突破身就進入心的狀態,進入「覺」,這是菩薩的境界。所以一定要突破身體的束縛,這身體如果不突破的話就進不了心。心靈的禪修,有靈知靈覺,才是心靈的禪修。如果你的心現不起神通,不知道人家在想什麼事情,沒有知道什麼的能力的話,就是沒有跨入修心的境界。

你說:「我知道心在想什麼、我知道一些事情」,那還是根通而已;真開悟的人,他的心跟大家的心相通,所以誰起心動念在想什麼,開悟的人都知道,像世尊無事不知,有人起念都能知。所以禪宗的祖師大德,他教徒弟可以不必用嘴巴,而是用心。溝通也可以用心,但是這樣下去沒完沒了,也是沒有解脫,應當要回到,把這能力也空掉。為什麼?你要找回自性,這自性是清淨無為,所以陷在這裡也不對!有覺不對,要空掉,光空也不行,要把空空掉進入,這時就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個時候才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小乘的解脫。

所以這內容在講六結使斷結、斷障,你有看《五蘊魔相解說》這本書,就知道這裡面常常提到六結使。對修行上來講,身就是五根、六塵的毛病,心就是六、七、八識的毛病,你怎麼去用有漏智來產生無漏智?怎樣去斷煩惱、斷結使、斷障礙?如果你斷結、斷障,那你就可以離染,一切染法都不著。不管善、惡都是染,只要一有黏上善法、惡法,都是染法。染善、染惡,都會造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你說「我不染就好了?」不染也不行,因為不染就成不了佛,所以是你要在染善法之間不執著善,這才回到《解深密經》裡所言:「做有為不作有為想,住無為不作無為想」,這是大乘菩薩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最後都能夠離染。

由無間道能斷除煩惱,無間道是沒有間斷的這麼一直修上去。就像剛才講的,從動、靜、根、覺、空、滅的毛病,這麼一直無間斷的修修修,今生總是可以到滅這邊,到了這邊以後,接著還有地前菩薩之四十二位階,或者地上菩薩十位階,及金剛道如來道往上十位階,加起來總共六十四位階要修。所以你要在每個階段,沒有間斷一直衝上去。當然。講沒有間斷,是指你這一生、下一生,都一直往上走,如果有間斷,就墜落了。比如說你已修到地前菩薩這裡,但是又墜落到地獄去了,到地獄去一陣子,輪迴、輪迴,才又出現到人間,那中間不就是斷掉了?

所以無間斷,是指你已經不再墜落到三惡道,最少最少還在人的這層次,那這至少要有須陀洹的境界。因為須陀洹的境界一得到,就不墮到三惡道。否則一墮落到三惡道,就中斷了。所以你在修到這無間道時,應當不會迷糊掉,因為你智慧已經銳利了,你不會再迷失,你會一直往上走,每一世都一直往前走,到最後成佛。能夠在這無間之間,培養你的智慧,開顯你的定力,在無間道的過程之間斷除煩惱。

由解脫道能證得涅槃(菩提)之真理,一定要修如來的解脫道,解脫至內心的結、障、染都滅了,你當然心就解脫、就涅槃了。兩者合稱為斷惑證理,略稱為斷證。斷惑是斷前面不清淨的煩惱(斷結、斷障、離染),到最後解脫涅槃就證理,所以二個合稱為斷證。斷是斷惑,證是證理。這樣起碼小乘的境界、解脫就有了。再來,菩薩的境界呢?就要擴大你的視野,要不住有為、不住無為,這麼去磨鍊,不要光說:「我自己內心什麼都無所謂了,被人家欺負也不動心了,也不會製造煩惱去障礙別人。」你這只是自我解脫境界。

部派佛教係以斷盡煩惱,悟得阿羅漢果為目的,故於「見道」斷除思想上之錯誤、知識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稱見惑)。我們今生有幸聞到佛法,不要沈迷在小乘的階段,要往大乘佛法去修證。你要怎麼知道自己思惟錯誤?哪裡習氣不對?用佛法上的知識來斷掉它。如果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心裡的毛病,也不知道用什麼刀、什麼佛法來砍它,那這個不能叫見道,因為尚未見到道。為什麼會這樣子?表示這道路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會看不到道?其實講起來,就是你沒有開悟己心,如果你把自己的心開悟出來了,就會見道。

見道了,你這個真心怎會不認識妄心的它呢?當然認識它!認識它後,佛法再多讀一讀,你知道苦集滅道,當然知道怎麼去修。若對妄心隨緣的起滅之間,依喜而生善惡,(隨緣起滅是我們自性的功能,每個凡夫、聖人都有的第一念),第一念以後,你又依習氣而生善惡,那怎麼解脫?所以你既然隨緣起滅知道了(這是第一念),然後再有第二念,有第二念、第三念……等等念起時,你可以看著它。見道是說:「我知道因緣法有第一念,依他起性,我知道我的習氣還有,所以第二念、第三念會起,那我怎麼滅它?把它壓死掉就滅了!」所以你心沒有打開要修就很難,只能思惟修、這是依你個性在修,願意滅掉它就用功一點,不願意滅掉它就倒退了一點,像三七五減租,打折再打折,怎麼會修得好?修不好!講來講去就是身體沒有打通,所以修起來就很累。修了十幾、二十年還是這個樣子,人家十幾、二十年如果有開悟的話,就已經有成就了。

於「修道」斷除人性根本屬於情意之惡德,即迷事惑,或稱修惑。有情境、感情作用的,迷失於事惑,迷失於對人事物的執著。好壞善惡你自己不要太有分別;哪件事喜歡就很喜歡,哪件事不喜歡就很痛苦,不必這樣。這些都是自己的毛病,不是人家的毛病。這些你要懂它、要滅它,起初還做不好是必然的,但你不做,永遠都不會達到。所以見不到道就修不了心。

故修道是思想方面的,體知自心,也知怎麼來修。有時見道是指執著外境起心執取,這是起見惑,能修得此心才是見道。所以見惑能在短期內斷,如果眼睛、耳朵、身體、舌頭對外境、人事都很執著的話,你沒有辦法修。很容易斷,你五根清淨,不必去理會外境人事物好壞,那短期內就斷掉了。所以它這裡講很快,因為你五根是比較粗淺的毛病,你應該很容易修的。從粗修到中,中修到細,這細之中還有微細、很微細、極微細、極極微細,一直到一刹那(九百個念頭生滅)那麼細,所以你八萬四千總共算起來9×9=81,差不多快八萬四千個念頭在一刹那中,一刹那等於是0.13秒有八萬四千個念頭。這些我們都是用見惑、思惑去修。

當然這個是很前面的道理,本來不應該在《解深密經》這裡講,但是因為在座很多人都不是從頭學,所以在這裡再把這道理提出來講一次,讓你有機會從頭開始學,不必像出家人從佛學院開始在講這些,一邊講、一邊聽、一邊學。我們現在是在講比較深的經典,然後回過來,把以前做不到的再補強,以前做不好、做不到的要補強,回過來再修;不要放牛吃草,放牛吃草永遠都學不好。你沒有好好下決心來斷自己的習氣,反而跟它通商量,那你永遠都修不好。所以,不能與心商量!要斷到一根草不留,不要在那裡拖泥帶水。那修惑可以長期的去修行,所以你看剛剛講的五根對人事物,這種是很好修,你只要能夠自在放下、心平就結束了。現在從粗的,再中的,再細的,再微細的,微細完還有極微細,或者是超微細的。你看要修多久?

因見惑能在短期內速斷,修惑則須長期修行始能次第斷除,故斷見惑稱為頓斷,斷修惑稱為漸斷。所以我們知道修惑是很難修,要長期的磨鍊,要一劫一劫、一世一世這樣子修。你如果見惑修得好的話,下一世再來,很容易看淡外面的人事物,人家做好做壞都跟你沒有關係,可以很自在的、心平氣和的接受,事實就是事實。但是內心的世界呢?這些貪、瞋、癡都要累劫這麼消除一點,所以要長期的修,才能夠次第的斷除。故斷見惑稱為頓斷,要斷掉我們見惑的話,也許馬上三、兩年就可以當生斷掉,就看你做不做。若你要像拖死狗一樣,拖泥帶水在那裡要斷不斷的,就另當別論。你若狠下心來,不要執著人的好壞善惡,不要執著事情的是非對錯,一下斷就斷了。至於思想上的修惑,就要慢慢的去做,慢慢是指今生與由累劫中慢慢的才能夠修到成果。

2008.08.20講於法爾)

 


[ 解深密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