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2005.06.18. 第 13 講(4) 張玄祥 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三)、名詞解釋
5.佛土
《攝大乘論》等皆謂受用土唯有一種清淨佛土,然《佛地經論》則謂受用身有自、他之別,受用土亦隨之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之分。據《佛地經論》卷一載,自受用土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無邊,周遍法界;他受用土為他受用身所居,故隨機宜示現,而有大、小、勝、劣之別,其改轉不定猶如變化之土。有關淨土與三界之異、同處,諸家各有說法。據《佛地經論》卷一載,如:(1)淨土與三界無分別,同在一處;(2)淨土在淨居天上;(3)淨土在西方;(4)淨土無邊際,周遍法界。蓋受用土實周遍法界,無法確切指出其所在,然為應機宜而謂其居於淨居天或西方。
我們現在解釋名詞「佛土」,之前已經有宇宙是無量無邊大的概念,一尊佛可以弘化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間的佛,都是一尊佛所幻化的,像我們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一個而已,一尊佛是可以弘化三千大千世界,衪變化無量,隨時的出現、再出現,宇宙之間就有無量的佛刹土。在《攝大乘論》裡,受用土唯有一種清淨佛土。修清淨了,自己受用一個清淨佛土,而因佛的修證,別的眾生感召衪的清淨亦可前往該佛土,並無自、他之別。
所謂論,就是後來的人對經的解釋;在《佛地經論》裡則謂受用身有自、他之別,自受用土是自己修證自己能夠去享受的一種淨土,他受用土則同時也可以供別人來居住的一個佛淨土。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身也是一樣的,如受用身,身體自己受用或者其他的人來受用。佛的法身清淨,得到清淨身,我們修到一個境界心空掉了,以觀想也可以與佛的法身合在一起。另外有一些梵字或是法門,手印一結就不是你自己,就變成觀世音菩薩、變成釋迦牟尼佛、變成什麼,在行菩薩道時,慢慢你就會去了解、體會到密乘的這些,所以自受用身、他用身、自受用國土、他受用國土,都是自己修行而成就,尤其是諸佛所證到的一個清淨國土,也可以為他人來受用。
據《佛地經論》卷一所記載,自受用土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無邊、周遍法界;法身本來無相,但自己的法身要居住在自己修證的佛淨土,這個量度無邊。要了解,只要不起心動念,你的心就遍十方虛空;但起一念,就回到現實的世界,又被局限於現在這個空間。當然無事入寂滅的時候,自受用土、自用身與諸佛的世界是一樣的,周遍法界,你會覺得很安詳、寂滅、無所事事。
今天有人問:我們這個覺知,是不是隨時都在那裡覺?有覺知的念,表示你還在用覺知,那是心性的一種覺知,還是有因緣法在,有法就沒有辦法入虛空,若不起心動念也不覺得自己在,連覺知都沒有了,即是入空;一有覺知,一定是周圍之間有因緣現了,才會有覺知;就像我們在觀法塵一樣,聲音現了我的聞性才現,如果內在都沒有心念,也沒有現象界出現在你心中,心也不必去攀緣,這個覺知都可以泯滅、都沒有了,這時候你的心量遍十方虛空,是周遍法界、無量無邊,佛修證的也是這樣子。
我們還沒有修證到佛如來地的境界,也就是還沒破色身,還有一個神我身、還有一個色身,雖然我們看不到,但它可以現一個形相,那還是有身,這就沒有辦法遍十方虛空無量無邊的法界,這個神我還可以來來去去,雖然有人可以去外世界,但總是受限制;所以只要不起心動念,這個心量才有辦法遍十方虛空,法身清淨也沒有應化身、也沒有心意念,這個心量是無形的,是可以周遍十方法界,其量無邊!
他受用土為他受用身所居,雖然佛證到的自受用土,但是其他的眾生憶念諸佛,他想要居住在哪一個佛的淨土上面,這時候的他受用土,就等於是為他人所準備的淨土,是為他受用身所居;有一點須要瞭解的,譬如很多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意念很強,阿彌陀佛就會化一個他受用身所居住的西方極樂世界,不然佛的法身是無相、無量無邊的,為了要容納這些眾生,讓他們的身來受用、來居住,衪就化一個他受用身所居住的國土。
他受用土會隨機宜示現,譬如西方極樂世界,最高的是常寂光土,還有實報無障礙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這四種佛土。不是每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跟阿彌陀佛住在一起,常寂光是上品往生者,中品往生者居於清淨莊嚴土,也稱實報無障礙土;下品往生者居方便有餘土,方便形成一個佛淨土,讓你暫住一下,為何要暫居在此?心地還不完全清淨故,不是每一個人一去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馬上悟得無生法忍。
各位有機會可讀讀《淨土五經》,我是沒有深入的去研究這方面,有時候因緣的關係,像上週六我參加一位親戚的作七,很少有機會誦《無量壽佛經》,那一天就誦《無量壽佛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九品蓮花中所要去出生的上品、中品、下品佛土都不一樣,就是常寂光淨土、實報無障礙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土土不同。上品上生的人去到常極光淨土,見到阿彌陀佛,立證無生法忍,可遊歷十方一切世界,再回本國、回到這裡來當菩薩,像留學一樣,留學一下子馬上又回來,這是已經開悟的大菩薩。
中品中生的人,去到實報無障礙土、凡聖同居土那邊,還要一劫、十劫、許多劫才能證得果,不是一去便能立證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起碼是阿羅漢境界。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不會馬上自在、馬上成就無生法忍、馬上悟道了!這是要看你的修證,如果今生沒有悟到自性清淨,讓自性光常現,妄想一起,遮蔽光明,上品上生就沒份了,只能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這些好的一劫才能證得道果,再差些的還要十劫,更差的還要多少劫?其實都在此修是一樣的,只是比較快、不迷失!
他受用身有大、小,高、低,殊勝、低劣之別,不是一蘿筐都生於最好的地方,與因果有關。今生修的好、修的有境界,當然生於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之所,享用佛的大的、殊勝的、最好的衪受用土;若是中品中生者,還要在那邊聽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說法,磨上一刼、十劫,才能由須陀洹、慢慢上證阿羅漢果,這時佛的他受用土就是中的、下的或比較不那麼殊勝的一個他受用土。
與其這樣,我們不如今生好好的修這個心,不要光嘴巴唸佛,都不去管這個心?美國有幾位同學在想:我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倒駕慈航再來,這樣不是很好嗎?好很好!但問題是今生若無上品上生呢?中品之生呢?還要等好久才能回來!也許你去了那邊就不想回來了,要有大願力、大悲心的,才離不開娑婆世界,說我還再要回來!
我們大概都不會下品下生的,因為那是犯了五逆十重罪的人,在死前有善知識的開示,讓他虔誠唸佛,以佛力的清淨修證,讓他馬上得到好處,不下墮到三惡道,而到差些的方便有餘土去方便、方便,這一方便就是一劫、十劫、許多劫才會有一點消息。下品下生大都是造重業的,在臨死前放下屠刀,要立地成佛是不可能,但一心稱唸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就能讓他不淪墜下去,下品下生者,還是要經過兩大菩薩的累劫教育,諄諄教導,而一劫要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所以心地不清淨、智慧不夠的,還是要因緣才能成就,還是要時間!
以因果來講,這是合理的,心地清淨的,出生在殊勝的他受用土;心地清淨程度差些、但常修念佛法門,去的地方可能就是方便有餘土或是清淨莊嚴土。隨機宜示現而有大、小、勝、劣之別,其改轉不定猶如變化之土。它為什麼會變來變去呢?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召不一樣,同樣一個清淨國土,它為利益眾生感召因緣,這一票人他們根機、福德比較差一點,就感召較遜的受用身。
有關淨土與三界之異、同處,諸家各有說法,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指我們這娑婆世界。淨土當然是指佛的淨土,據《佛地經論》卷一所記載,如:
(1)淨土與三界無分別,同在一處:以娑婆世界來講是對的,因為娑婆世界本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證到成佛了要住在哪裡?還是住在這娑婆世界,其分別是心的分別!清淨的人照樣清淨,不清淨的人才在三界裡面,或認知不夠的色界、無色界行者,不同的修證讓他真如性現起,他也還是在三界裡面。當你學了佛法,知道從心裡面去除三毒或斷三結、斷五下分結,甚至於如來地的完全清淨了,這樣還是離不開娑婆世界,因為心量周遍法界,不但概括其它世界,本世界應還是與其融合一起的,等於是佛的法身,如果是娑婆世界證的,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就是在這世界,但是祂概括虛空之間無量無邊的佛刹土,到底是同?還是不同?可以說是同!
(2)淨土在淨居天上:有的說法是,淨土只有五淨居天之上才屬於淨土,五淨居天大概只有聖人在居住,是不還果的聖人在居住,這些利根的行者,在三、四、五淨居天,可能直接在那邊證得阿羅漢果、悟得無生法忍;而較下天的,無還天、無熱天的眾生,雖然不再來人間,但是要悟到阿羅漢道,這些鈍根的還是要來人間,才能悟得阿羅漢道。所以有此說法,淨土就在五淨居天。五淨居天與一般的凡夫天不一樣,是無相的,一般的天神雖有天眼通,四禪天是看不到他們,表示他們都可以不起心動念,就沒有形相,雖然居在那一天上,但是四禪天的天主,也看不到他們。
(3)淨土在西方:有的講淨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若特定的、狹隘的講,真正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指方便化成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最殊勝的、為每個人所欣羨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衪的壽命何時結束?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廣義的講淨土,只要心淨就是佛土,不一定是在西方。每個人的知見都不一樣,大家所想的、論的、解釋的淨土不同,反正一切法,大家都可以發表高見,但只有佛的知見最圓通,下位的人解釋佛經,當然不會那麼完美。有些菩薩想的、看的比較多,勉強去解釋,就有些好像靠到邊了,但說完全對?那也不見得!以菩薩的境界來闡述佛所講的心意,不見得完全對的!
(4)淨土無邊際:周遍法界,照道理講這是最真實的,既然所謂淨土,就沒有一個邊際,沒有淨、穢之別。一個人心地清淨,在娑婆世界他也覺得心清淨,也覺得住在淨土上。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徒弟,他可能曾遊歷許多的佛淨土,每一淨土都非常殊勝莊嚴,他就問世尊:別人的佛淨土都非常殊勝、莊嚴,為什麼您的娑婆世界,山高的高、地低的低,高低不平,為什麼會這樣子?世尊就問他:誰講的?你看到是表面的,不妨示現給你看我的清淨佛淨土!衪的五個腳趾一壓地上,示現出另一種景象,是衪真正的淨土,與十方一切佛的淨土一般殊勝。足見一般人表面上看到的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淨土、穢土,一個人心證到清淨了,他的世界也是一樣的清淨、莊嚴。所以淨土無邊際,周遍法界,這是高層次的佛境界的說法。
蓋受用土實周遍法界,既然佛證到佛的境界,祂有受用身、有受用的佛土,就應是周遍法界,法界是無量無邊、無有限量,無法確切指出其所在,但為權宜方便說,就有諸如淨居天或西方極樂世界的這種說法,若以常寂光淨土來講,這常寂光淨土在哪裡?在西方嗎?在娑婆世界嗎?還是在東方瑠璃光世界?每個佛世界都一樣!只是我們沒有辦法證到心清淨,心光寂然不動﹔若真能證到,便也不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或何處,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你心中,這是證量的問題,真的證到那個境界,十方法界其實都是同一淨土,只是我們根基不同,才權宜方便的闡述淨土居於淨居天或西方,稱謂在哪裡有一個淨土!
法相宗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又作法身土、法性淨土、法土。《大乘義章》卷十九:「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猶如帝網,亦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所有等,同體義分,地經所說真實義相,即其義也。…。彼土實性,顯成我用,名法性土。」又法性土與法性身,其體本即一真如,但取所證之法體為法性土,取能證之覺相為法性身,並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
法相宗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為佛土,法相宗是講有相的,修行先講空,空以後在講到有。法相宗根本來講是比較偏重於現象界的,但現象界也要有其根本,並非講法相就不講空性,還是要包括空、有,只是包括一個基本的空外,是比較徧向於法界變化的這一部份,所以安立一個法相宗,還是有一個法性土。一切法的自性或者證到佛性,佛性也有一個佛性土,若沒有法就像常寂光一樣沒有了。法性從空裡面化出,產生法相,產生一切變化土、受用土,受用土之間如上所言,是依眾生的心或眾生的因果,而變化出不同的國土,於是就有十八小、四聖等等比較低劣的變化。法相宗還是以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為佛土。
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法身無相,講法性土就要講空性,空性才能產生法性,生出法相,所以根本法性也是空。法性土又謂法身土,簡說為法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法身是無形無相的,法性、法性淨土、法土,也本來是空。《大乘義章》卷十九:「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猶如帝網,(帝網,就是帝釋天有一個天珠,這天珠看進去,所有的十方世界像一層層的網包住一樣,無量無邊的大、小網都包在一起,重重復重重、無量無邊,我們十方世界都是這樣!)亦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所有等(若要安放一切變化土,就安置其間﹔不安的話,它本就無形無相,法性土與虛空無相是同一個名詞。)同體義分,《佛地經》所說真實義相,即其義也(法性土、法性身與法身都指同一物,同一空性、同一空體,所以與《佛地經》所講真實義相,是一樣的意思……。這中間還有一些經文省略掉。)彼土實性,顯成我用,名法性土。」這法性土本來是空,依佛的心量化成一個變化土或者化成一尊佛所受用的受用土,顯成我用,但根本上它是空無的。
阿彌陀佛證到心空法了,心地完全清淨,從衪的法性中幻化出一個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娑婆世界是不一樣的,它不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我們娑婆世界是眾生的阿賴耶識的共業所產生的地球,而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依其願力,以法性身、清淨身來化成一個受用土,然後再化成一個他受用土,基本上法性身、法身是一樣的。
又法性土與法性身,其體本即一真如。法性身、法性土都是同一個真如性,都是空,然後祂要化成一個有,是隨心識說變化祂就會化,但取所證之法體為法性土,因為空、無很難去解釋,於是把空、無安一個土,一個有相的樣子,其實法性土是無相的東西,法性身也是無相的身,取能證之覺相為法性身,若不取證就什麼都沒有。法性土、法性身,都只是名相而已,本來是空,為了解釋才在此說來道去,安立名詞,從空與有相之間來對立的講,並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其實都是指同一物。
變化土係唯識宗所立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稱化土,即佛變化身所住之土。據《成唯識論》卷十載,變化土即佛以成所作事智之大慈悲力,由往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之因緣成熟,應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及六趣眾生之機宜,示現淨、穢等各種國土。
變化土係唯識宗所立的,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稱化土,即佛變化身所住之土。我們常常在打妄想,到底佛住在哪裡?《楞嚴經》五陰魔相裡面的色陰魔相,你可以看到諸佛據在天光台,好多佛在那裡繞、繞、繞,到底佛居住在哪裡?其實一入涅槃、寂滅,衪是無形、無相的,遍滿十方虛空,但又為了要有物來說明祂,到底佛在哪裡?佛變化身所居住的土就是化土,若為了眾生衪就化成一個世界,譬如阿羅漢,他證到不必非住哪一天,到底他住在哪裡?《楞嚴經》裡所講的,所有娑婆世界裡比較殊勝的、風水好的地方都是淨土,這些阿羅漢都居住在那裡,把它稱為是聖地。
阿羅漢不必一定住在天上,人間也可寄居,也許是住在菩提迦耶的大覺寺、也許是在哪一個清淨、風水好的地方。這種都屬於淨土,也可講是佛的變化土,即使是比較小的一塊地方,只要是佛身所變化的淨土,就稱為佛土。我們是看不到的,因為我們眼睛沒有神通力,經典上所講的,我們看不到阿羅漢居住在我們人間的聖地,就像四禪天的天主,看不到五淨居天那些阿那含果的聖人所居住的天一樣。五淨居天的天神不為天眼通所見,為什麼看不到?因為他是無形無相的。就像我們人有眼睛,看不到阿羅漢他們住在哪一個聖地?感知這個聖地有阿羅漢,但就是看不到他們。
據《成唯識論》卷十所記載,變化土即佛以成所作事智之大慈悲力,由往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之因緣成熟,應未登地諸菩薩、二乘(聲聞、緣覺)、異生及六趣眾生之機宜,示現淨、穢等各種國土(變化土)。以佛的神通力,用衪的心意識,成所作事智是用我們的五根來化成一切世間相,還沒有到大圓鏡智就沒有成所作事智,大圓鏡智性清淨,以後才可以有神通變化,因為每尊佛證到這裡就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衪就依因緣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或者這些十信位的聲聞、緣覺,未登地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這些地前菩薩,或登地以上的菩薩,佛為了利益這些還未成熟的眾生,衪就化成有漏的穢土或者化成無漏的聖人淨土,讓他們隨個人因緣,暫時寄居,於是就有變化土或者是應化土。
我們學了法性土是空,受用土是每尊佛的應化身要居住的,這裡面分成自受用、他受用,然後再有變化土,是在他受用之間再變化出的一些淨土,這淨土變化成殊勝的、無漏的,或者是有漏的、較不殊勝的變化土,另有一些不清淨的國土,依每尊佛、每一世界的眾生不同,我們娑婆世界的這一部分是這樣子的,在其它的世界沒有善、惡道的,大概都是無漏的淨土,我們娑婆世界是比較特別,是六道眾生都有且雜居。
此處再說明四佛土(四種佛土、淨土、國土),<一>為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之四種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1)凡聖同居土,又稱染淨同居土、染淨國。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2)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係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3)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果報國。為斷除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係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4)常寂光土,又稱理性土。為全然斷除根本無明等佛之依處,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滅(解脫)、光明(般若)之佛土。
此處再說明四佛土(四種佛土、淨土、國土),<一>為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之四種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我們這個地球,剛才講的聖人阿羅漢還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凡夫、人、畜牲、鬼神都居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那是因為還不究竟的這些眾生,為了救渡他們,而方便的化一個有餘依,猶有行相的有餘依土。我們有餘依的身,就是要入涅槃若還有一個身,是有餘依的身,破了色身的地上菩薩,他們的涅槃就沒有一個身,可以證得無餘依的涅槃;這邊也暫時化一個方便有餘土,給那些犯了重罪、本來要下墜地獄的,因為聞到佛號,依諸佛菩薩的悲力、願力把他們救助了,安頓在這方便有餘土。
再上去中等中生的,他們就出生在實報無障礙土(有的翻作清淨莊嚴土),就是你的果報應該得到的,是沒有障礙的可以往生該處。常寂光淨土是已經悟道的人,心光遍十方虛空,心寂寂然不動,這種人去哪裡都一樣的,在娑婆也一樣、去西方極樂還是一樣,十方法界都是同一體性,微塵數的佛剎土還不都一樣!一個人真的證到這境界,其實西方、娑婆、東方都是同一個淨土,要有這個知見。進一步說明:
(1)凡聖同居土:又稱染淨同居土、染淨國。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
(2)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係修方便道,斷除見、思二惑,塵沙別惑無明未斷,以方便修道所居,故稱方便;但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這是說他們的心地裡面,還是有一絲根本無明在,所以感召了方便有餘土,再解釋方便是什麼?有餘是什麼?由字義簡單來講,就是還未完全究竟,暫安置一處。
(3)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果報國。為破無明、顯法性之菩薩所生之處。係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三界眾生、聲聞、緣覺,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五時判教劃分了別教、圓教、頓教,別教是初地菩薩,圓教是初住菩薩以上的,是十住以上、十行、十迴向的,初地是講地上菩薩,初地以上的,還不是完全究竟的菩薩所居住的。
(4)常寂光土:又稱理性土,理性是講空性的。為全然斷除根本無明等佛之依處,根本無明都沒有了,只有佛才斷掉一切根本無明,上面第三個「實報無障礙土」是無明破而未盡、還留有少分根本無明菩薩所居住的,這裡「常寂光土」是完全斷掉根本無明,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這只有講佛的境界,乃常住(法身)、寂滅(解脫)、光明(以般若智慧照破一切煩惱)之佛土,這個佛土才是真正的常寂光淨土。
以上讓我們瞭解佛剎土,從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尊佛所弘化的,一直講到各個佛土的不同解釋,從衪的法性、受用變化,談到最後的四種佛土,讓我們對於佛土,有比較完整的概念,不至於一講到佛土,好似唯有個西方極樂世界,要擴大思考,不同佛土是依佛的願力不同而化就的。
真言宗以真言行者觀心所顯之境地,分為三階成就妙果(三品悉地),上品安住於密嚴佛國,中品安住於十方淨土,下品安住於諸天修羅宮,依次為法性身、報身、應身分出之等流身之居所。即得三品悉地之人所感之土,其體不可得。若依於父母所生之身立即證得大覺位,則凡夫所見穢土之當體即是密嚴佛國。
真言宗,密教裡面以真言行者觀心所顯之境地,分為三階成就妙果(三品悉地),悉地就是成就的意思,「大輪金剛陀羅尼」最後一句就是 siddhqgri,悉地siddhi 就是講密教裡面唸真言就可以成就一切,上品安住於密嚴佛國,我剛講你要常常去思考佛到底住在哪裡?我們娑婆世界的人,修到上品成就的話,是安住於密嚴佛國,中品安住於十方淨土,下品安住於諸天、修羅宮,因為上、中、下品不同,所得到的法性身、報身、應化身也不同,上品的是證得法性身,法性身清淨、無相,除非是我們證到那個境界,進入密嚴佛國裡面,才知道真實境界是什麼?如前所言,釋迦牟尼佛用腳趾按一下,衪的密嚴佛國現,經典是這麼講的,到底現起什麼相?我們證不到、也看不到,只知是與別的佛國等同清淨莊嚴。
報身佛是中品,出生在十方淨土;應化身佛,衪是隨各個不同的眾生,或祂自已的心量而應化分出的,等於是應化在天上或應化在修羅宮,應化在哪裡?是三不等的居所!這裡講的最後下品諸天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無想天,還有一個最下面的阿修羅宮,在須彌山山腳下的修羅宮,依所修證的境界,應化分出來的身,居住在下品的這些諸天或修羅宮上。
即得三品悉地之人所感之土,其體不可得,這個體本來空的,為什麼會生天?因為你心地裡面還有一個天的種子,可以感召到哪一天;為什麼會下地獄?因為你心地裡面有地獄的種子,所以感召地獄相,為什麼出生做人?因為你有人的欲心,於是感召出生做人。其實,這個體都是空的、都是業力所感召的,以至於出生天上、人間、還是成佛,唯有業清淨、不清淨之別,業清淨就不會感召這些。
若依於父母所生之身,立即證得大覺位,則凡夫所見穢土之當體,即是密嚴佛國;我們想像密嚴佛國是什麼相?若我們依父母所生的這個肉身,在今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覺位,就是凡夫在今生還未捨報之前所見的穢土,證得當下就變成密嚴佛國;我們常講:心淨即國土淨,也不要再另外去找一個有相的國土,能夠入寂滅、不起心動念,就是常寂光淨土,心光遍十方一切佛剎土;一旦感召眾生因緣,現起的那個心意念,就會出現一個應化身,不然它永遠住在寂滅不動心之間,我們要學習這樣!如果你有能力觀察,哪一個人在起心動念?看到他的相,就知道他在起心動念,心進一步靈明一點,更知道他在起心動念些什麼?
《金剛經》所闡釋的「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不起心動念就沒有眾生心,一起心動念眾生相現了、心量也現了、你在想什麼也現了,這在佛看起來都是非相,不是一個心,不看就沒有心,要看就知道,這個心是什麼?這個念是誰起的?起什麼心念?在每一個相之間,不是只有念起,相也會現!你不起心動念就與十方國土諸佛一樣,法身遍滿虛空,一起心動念,人也現了、相也現了,佛一樣是住在空寂之間,眾生憶念衪,衪感召了,衪也會起個念,一個應化身就會出來,心與念同時都會應化的。
為什麼教你不要打妄想、不要起心動念?在打坐中,能夠常常不去打妄想,就沒有心、也沒有形相,一起了心念就會顯現出形像,像金碧峯禪師,他還沒有脫離生死關,黑白無常要來捉拿他,他一入定、不起心動念就抓不到他,由於罣礙皇帝送他的華麗金缽,他一罣礙,心念起、形像現,黑白無常馬上要抓他,他警覺了,馬上又入定、不起心動念,又抓不到他,所以在應緣之間能夠自在,不用心意念去相應,其實業緣就抓不到你,果報為什麼會成立?就是你還有一個心意念與它相應。
前幾天,台中隨班附讀的瑞瑞,問師公:「憎夢,如果夢到不好的憎夢(他解釋憎夢就是不好的夢)會真的如實發生。那要怎麼辦?」我告訴他:「如果是不好的夢真的發生了,那就不是憎夢,是你預知、預感的,那不是夢!你怎麼來化解這種夢預知了,不讓它成就?是要學習空,不起心動念與它相應,不去罣礙那個夢境,那個夢境就變成是假的,變成真的是夢,不是憎夢!」這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對一件事或者對冤親債主,障礙來的時候給你考題,你不用心與它相應,貪、瞋、癡、慢、疑的心都不跟它相應,這個果報完成不了的,有因沒有緣,果現不起來,一般要成就果報,因來了、緣成就了、你又用妄想心與它相應,當然果報就成立。
為什麼能夠清淨自性?是不起心動念,你在法性身上清淨無相,因緣感召起不了作用,初步學解脫也是這樣,要學空、學無相。空是空一切相、不理它;無相是我理它,我看一下,但我不會被它抓住,有相而無住、不相應。《金剛經》就在講這個道理,先講空你學好了,再講無相,無相就講: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為佛法;一旦執著佛法是佛法,那就是執著有相,要把佛法看成不是一個佛法,那就是所謂的佛法。三段論都在闡述這些修證境界、實相觀,以及所要走的次第,都是這樣子!
6.清淨心:
謂吾人之心本來清淨,亦即心性本淨之意,又作性淨心、本性清淨心。為小乘大眾部之主張,大乘則將此心稱為如來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依《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對自性清淨心之解釋,謂心於無始以來即為無明染法所覆,然以性淨不改之故,稱之為「淨」,以無有無明染法與之相應之故,稱之為「性淨」;復以中實本覺之故,稱之為「心」。
謂吾人之心本來清淨,亦即生起心性本淨,本來自性就清淨,它只會看、只會聽聞,不會生起這些枝枝節節的心意念來攀緣,起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這是清淨心。心本來就是真心,沒有什麼清淨、不清淨。為什麼要安一個清淨?是為了要有一個相對的名詞可以解釋不清淨的心,不清淨是你的妄想、習氣毛病,是後來熏習的,變成一種邪心、邪真如,為了要能與邪心、邪真如分辨,把原來無形無相的、可以覺知一切、但不黏一切境的這個心,安一個名詞是謂清淨心。
又作性淨心,自性本來是因緣起,它才起種種的自性,但是它不會黏著一切因緣,它是淨的,所以稱謂是性淨心。淨本來就是多餘的境相,自性本是空無、依因緣而起的,它不會去煩惱什麼,它只會去應緣,譬如,我眼睛看到一個人,知道這是一個物相,頂多再加一個分別,這是一個人,不再去加以分別是男的、女的、我認識或不認識的、是好人、壞人?都不去想它,都沒有這些意念,那是見性直接看到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好、壞想,後面這些有男女、好壞、分別想,都是我們的妄想,我們修行就是要回歸到這性淨心、本性清淨心!它本來就是清淨,為什麼要說它清淨心?因為我們還有一個習氣熏習,無明染法所熏習的無量無邊的這些煩惱,為了要對待說明,方便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為小乘大眾部之主張,大乘則將此心稱為如來藏心,如來藏就有無量無邊的心,只有小乘才講清淨心,要把不清淨毀滅掉、把它修清淨,什麼是清淨、不清淨?都是你以前熏習的東西,這如來藏的心,清淨就有清淨的反應,不清淨有不清淨的反應,反正淨、不淨都是如來藏心,好的、壞的都是自家的東西,一概都要照單全收。大乘的思想,是染、淨都要包容,對於不好的不會一直排斥它,對於清淨的就一定要執著它,只是讓它如實的反應真如性所現的。但是要了解,大乘雖然是講淨、不淨都照單全收,但是如不把不淨的東西清除掉,是永遠成不了佛,永遠都留在菩薩道裡面打滾!如來藏並非淨、不淨都無所謂,最終還是要能夠確實認知,心地裡面只有清淨業、白業,沒有黑業(黑業就是不好的汚染法),沒有這些染法,然而從心地的用來講,清淨心是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都可以說是清淨心所現的。
依《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對自性清淨心之解釋,謂心於無始以來,即為無明染法所覆。我們為什麼會在六道裡輪迴?無始劫來,是因為無明才會輪迴,我們的清淨心,被根本無明的一切汚染法所覆蓋,然以性淨不改之故,稱之為「淨」,也就是自性本空,本來是清淨的,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蓋,但不因覆蓋了不清淨的習氣毛病,就改變了它的本性,並沒有!它的清淨心還是清淨心,所以稱之為「淨心」。
以無有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稱之為「性淨」。無有就是沒有;無明就是不明,也就是以沒有無明染法來與之相應故,稱之為「性淨」。自性清淨、清淨心,都是在講同一個境相。復以中實本覺之故,稱之為「心」,中就是中道觀,不偏空、有,有因緣就起法、現「實相觀」;本覺就是本來能夠覺知一切相的根本自性,是我們自性從空性之間可以覺知外在的因緣,這是講它的體;如果講到它的用,就引發成一個始覺。當因緣來了,我覺知了,要開始從本覺中產生一個法性時,這過程中間要產生第一個法用的瞬間,就開始了始覺。始覺是產生一切心法的開始,沒有這個開始,就沒有一個有為法。
一位修到絶對空的行者,他只有本覺的心,覺知但不去應緣,有始覺就有無明,有無明才會起法相應;始覺不是不好,大乘菩薩是依這個始覺、依這個無明,從心地裡去知道眾生心,來了知眾生的因緣﹔如果什麼都不理了、不攀緣了,本覺就住於寂寂然之間,不會產生性用,自性不起功用了,這並不是大乘菩薩的心地,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心地。
先了解淨、不淨,對於小乘來講,清淨心似有其物,因為小乘要把不清淨心都拿掉;對於大乘而言,清淨心、不清淨心都是如來藏心,佛性真如法性,法生法滅都是因緣法,懂了這些就不會太在意清淨、不清淨,不清淨就不清淨應緣,但要能夠自在,這是不同層次的修證;但是,最終要成佛,還是要回歸到完全清淨。
修行要認識這個心,在此講的清淨心、性淨是最根本的理解,大乘雖是淨、穢都包容,但是要成就解脫,還是要把這些習氣、毛病去掉,妄心最好不起,緣來的時候,心動就能覺,在覺一切緣之間,就能夠知道心是最聖、最靈,有很多事情,從心地裡面就會發生感應了,問題是感應以後不要在意,不要有第二念、第三念去妄想、去分別!如此修去,只有真性主行,而無妄想相隨,也就是眼睛可以看、耳朵能聽、心性可以感知一切相,但都沒有罣礙,這是修佛法的一個目標與次第,是要這般修的。
《金剛經論》有稱《金剛陀羅尼經》,名稱翻譯不一樣,《金剛陀羅尼經》或《金剛經論》這兩部經的內容是一樣的,在大正藏裡沒有,乾隆藏裡大概也沒有,這是後來不知從哪裡再翻過來,是一部很好的經典,解釋《金剛經》裡的諸多名相,是釋迦牟尼佛親自講的論,而非菩薩的論述,主要在闡述修行講的最澈底的心性功能,就是四句偈裡面的空心、空性這兩部份,但空身、空法講的就比較簡單一點,有再補充的需要,今天就上到此!
(2005.06.18.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