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2004.11.20. 第 11 講(6)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
三)、名詞解釋(續)
9.四句偈(續)
《金剛經論》云:「若有男女,求佛道者,進道功程權分四級,號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氣,九孔常流,種種不淨,四大假合,終須敗壞,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當死一般,借此幻身,學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復觀自心,非生非滅,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令悟真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復觀如來所說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似病與藥,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義乃是超凡入聖,進道門路,三世如來,從此成佛,十方菩薩,依此進功。」
上一次講到《金剛經》裡面,有關解脫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涉及明心見性的理念。第十份講義第四頁的四句偈,不管修打坐、唸佛或者其他法門,都要依這四句偈來印證,你到底修到哪一個境界?像《楞嚴經》裡面講到的色陰魔相,都是在身還未空的時候,色陰魔相就有很多光怪陸離的事情,因為身未空,五根六塵在這裡面攪和,所以連須陀洹果的果位都沒有,在《楞嚴經》五陰魔相所講的不能當聖解,如果自以為已經證到聖人境界了,你就會著魔!
我們上一次講到如何空身?空身以後就要空心,雖然在空身之間,五根對外境的六塵或者可以眼見、隔聽等等這些超能力,還是屬於五根六塵的真如功用,慢慢色身空了,你就會進到修心的層次,這裡的心指的是妄想心。第一個空身,你會有第六意識分別執著心,這還是初機的實修境界。空心是在講第七意識的妄想調理,這妄想來自於第八意識的法塵,它起來的時候,抓住它就會胡思亂想,給你一個影像、念頭,然後你就在那邊胡思亂想、發呆,這個心不把它空掉,就回不到真正的自性真心。
為什麼有真心、假(妄)心?還沒有修到空性之前,都是真性反應妄想相隨。心空悟得後,自性空會應緣起心念,這時候起心念才是真的真心應緣,經典上所講的真心是最威最靈,依空性應緣所產生的這個真心,不必用五根看到、聽到…,用你的自性就可以感知到,因為起心動念了,當然這是有形有相的法相─心念,但這是依你的真性應緣而起的法相。若你還做不到空心,這真心現不起來,雖然真心最威最靈,卻感覺不出它的威靈何在,因都是虛妄不實。為什麼?雖然第一念率爾心可能是真,但是第二念、第三念、無數念起來,跟著第一念之後的都是妄想念,我們要空的心,就是這個妄想心。
我們常講第一念覺,可能都是比較真實的,因為真空應緣所感覺的心念,或者真空在第八意識應緣所起的念,第七意識去執著它,會現在你的心中,一閃!你知道了,這個也是真心,如果你從來都沒有一個真心,都是妄想心、胡思亂想的心,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接觸到外塵境,起了你的分別心,這些等等都是妄想心,你說它最威最靈,其實它不威不靈、不聖不靈,就是我們一般人還修不到打死妄想習氣的時候,這就是那種妄想心。這樣就不能講心空掉了,要空心就要空掉你的妄想心,然後讓真心隨緣應現,這時候才能像經典所講的復觀自心,非生非滅,最聖最靈,沒有境界它就沒有心相起,有境緣來它就有心念起,這就是真正的真心,這個真心你不能去滅它、壓它,只能去做覺而不住的工作。
剛剛第一次來道場的一位先生,下午沒來,已回去了,他說修行、打坐他搞不懂,第一次打坐就想要搞懂,在座的都已經聽經聞法有一、二十年了,也從來都沒有把這個搞懂,有很多人還沒有接觸到,就要想知道全部的佛法是什麼?這也就是妄想。妄想習氣毛病這些分別心不滅,就做不到空心,要空的心是這些胡思亂想的心,心能夠空掉,真心就會現起來,現起來為什麼還要把它空掉?就是要讓你的真性主行,這就能進到第三層次的修行,真性主行、真心應緣所起的念,那就不能空掉它,那就是要用最後的空法,把所覺知的不去在意它。
這四句偈的第四句,講的意義比較含糊一點,其實要把它引申到很廣的意義的話,就要包括妄想心滅了,真性主行以後,空性應緣所產生的念,還是不要執著它,這樣就做到第四個空法境界,不是沒有法,是有法但我不去執著它,也就是空、有不二的境界。在《金剛經》前面所教的是如何布施!教你不要有人、我、眾生、壽者相去布施,然後要去度眾生,但不要有眾生可度想,、、等等的這些法,其實都是在訓練你要了解這四句偈;四句偈在《金剛經》裡面,雖然沒有講的很清楚,但是在《金剛經論》裡面,文殊師利菩薩代眾生問,你要把它搞清楚,現在這四句偈,你要真正去了解,然後就要從這裡面去實行。
空心,要空的是你的妄想心,如果真的妄想心空掉了,自心是非生非滅,為什麼非生非滅?因為它遇境似有,真心實性所應緣的,它的心念會起來,這起來是最聖最靈,為什麼?不是你的妄想心,是感知外境所起的法,也不必有什麼神通,用什麼見性、用什麼聞性去看、去聽?不必!用你的心去感就好了,問題是你妄想心有沒有滅?執著心有沒有滅?有的人雖然有真心,也是最聖最靈,但是感知了以後、應緣以後他就迷糊了、鑽牛角尖了,一念、二念、三四念、…,乃至千念,這麼搞了幾天、搞得神經兮兮的,就是沒有辦法做到空法,你可以感知一切法,但是不要執著,這是很重要的修行境界!行者修到感知了這個境界,好像有這麼一回事,卻不把它當成一回事,不必對人家講,擺在心裡面,甚至於一下子忘記了,這樣是最好的。
空心,第一是要空掉你的妄想,第二是真性所現的境,雖然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你就已然悟到真心了,真心悟到後要怎麼辦?你就進入胡思亂想嗎?要「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這句話很重要!妄想心沒有了、真心現了,你感覺因緣來了,現什麼境?最重要的是不隨妄想流轉,不要在那裡打第二個妄想、第三個妄想、一直想,千萬個妄想念下去打下去,你就沒有做到心空!
光「心空」這兩個字,這裡面包括多少?我先講到前面,不隨妄想流轉,你要把妄想習氣、心病都打死掉,才能夠讓真心「常覺不昧」,一般人覺是有了,卻變成一種執著,變成一種妄想流轉,在那裡執著;你們有的人不修自己,然後,那個道場標榜什麼?你就跟著很認真的往外去做,這樣很難修得有成就!很多道場喜歡玩什麼東西,你讓它去搞,你自救都救不了,還在參與這些?我常告訴各位,有生之年,你還剩幾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有數十年嗎?就是有也很快就過去了,也許明天起不來也說一定!要捉住機會,好好去用心修除妄習,不要跟別人起閧。
你看《金剛經》講的那麼多,最重要的,你要確實能夠受持、讀誦,受持是什麼?受持,是要真的認真用心去做,不是光誦,每個禮拜來誦一次《金剛經》,好像有一點感覺,哪一句好像有所體驗了,但還是沒有完全去做,講來講去,是要回歸到斷你的妄想,不要隨境流轉。有的人覺知有了、真心起來了,我遇境好像感知什麼事情,因緣滅後,當然這事情就沒有了。你不要因緣滅了也又開始打妄想,或者因緣還沒有滅,還在打妄想,那真的太離譜了,因緣還沒有滅,你可以如如不動,這是一個境界;因緣滅了,過後你才隨妄想流轉,那是慢了半拍了,好像好一點點,但最後還是一樣迷糊。最好過去的事情不要去講、去做,不要再去回想,根本也不必去跟別人講,這樣才是讓真性主行。
真性主行是什麼?就是我的真如性應緣,就讓它僅止於應緣。真如性有很多種,有見、聞、嗅、味、觸,甚至於初禪有初禪的真如、二禪有二禪的真如、三禪有三禪的真如、四禪有四禪的真如、四空處定真如、八背捨真如、九次地定真如、十遍一切處真如、三三昧真如、四無畏真如、四無礙辯真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真如、佛十八不共法真如,這是修到佛陀的境界,就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種種的這些真如,每一個都是我們真如所現的一種真性主行的境界,我們到底證到哪一個?我們不要講佛菩薩的境界,起碼我現在修到心空,感知因緣了,不要再隨因緣去起妄想,當下緣起時我感覺了,不管是影像、念頭都好,過了以後就算了,不要再去執著、再去起妄想。
下面再講到威靈莫測,你讓真性主行,它自己會應緣,你沒有隨妄想流轉,是悟到心空了,這樣就有點斯陀含的味道,斯陀含果還要來人間一次才能成就阿羅漢道。為什麼我今生不把它做好一點,再往前修,做到心空,往前修,做到法空,起碼今生做到小乘的結果也蠻不錯了。或者是再發慈悲心、行菩薩道,那更可以縮短未來成佛的時間,如果你已經悟到心空了,真性主行就有很多的神通變化,這神通變化不是由你來做主要怎麼變的,而是它自己會變的。
「復觀自性,寂然不動」,反觀你內心,面境它如如不動,這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功能,在不動之間「感而遂通」,是在講前面的因緣,遇境似有,那它是真性主行,沒有妄想心。你有什麼真性?對方因緣來的是什麼法?它就應什麼緣!它自己就會產生「變化無窮、威靈莫測」,你不知道它要怎麼樣!?很多佛法就是在你真性主行應緣之間去體會的,在作夢也好、在半夢半醒之間,有時候會去做一些佛事,而自己卻會懷疑我怎麼能做這樣?為什麼能做那樣?當然有一些是你學過的,像學了心中心法,要一咒六印,也許你在自性應緣遂通的時候,到底是順因緣、逆因緣,什麼因緣都不知道,它當時現什麼境去應對,你也搞不清楚,但是它自己就會做,該用什麼法?也許用到一咒六印裡面的哪一部份,也許用到你簡單的念頭,也許用到你有學到的,或者沒學到的,或者用到你上一世哪個時候學的一些法,但你今生還不知道的、搞不清楚的。在威靈莫測之間,卻能夠清清楚楚的,因為我們心泯滅的時候,跟我們主人翁好像格格不入,它做它的、我做我的,搞不清楚,很多出陰神、出陽神的,更是迷迷糊糊,因還未見性故!
學佛法的就是我的自性做什麼事?我要清清楚楚!不要在睡覺了,靈魂(識神)跑出去幹了什麼事情卻不知道!而身體迷糊,這時候如果有人拿刀把你殺了,你也搞不清楚,迷糊之間神識已經出去了,自己卻迷糊了,修佛法不能這樣,修佛法就是有意生身出去或者什麼神識出去,或者根本不出去,我們自身與靈性兩者要永遠的保持連繫,要清清楚楚的,經云如來 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必有出有入,佛性無來往去住,這就能明明了了,自己要知道,要自覺自知。
靈靈寂寂,就是講你的體性;威靈莫測,但是它的本性是空寂的,有為無為之間,靈靈是講有為,寂寂是講自性,靈靈寂寂之間就會有無為為體,常為是應緣,隨空而現起的一切法,這簡單的幾個字,就把性空的道理、現象,解釋的很清楚,還沒有到這境界,你會從文字去了解,好像似懂又不懂,要從你自性清淨了以後來感覺它,此經文每一字句真的是講得很契入。佛法怕你不認識,不是佛沒有告訴你,你會讀、每個字都會讀,就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心沒有空,心沒有空就認識不了「自性」,身沒有空更認識不了「心性」,真、妄也搞不清楚!
身空了,就進入第七意識的修行,把妄想習氣滅了,就會有真心現起,現在真心沒有現起之前,了解性空,性空應緣就會現起它的功用,卻能清清楚楚地看著它的變化,是無為嗎?它會應緣,去解決一切事情,這是佛性去解決事情的,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很多疾病、很多眾生的業力,有時候你不要用一法,但是你進入到心空、性空的時候,它自己就會產生什麼法,甚至不必用法,無為法最好,慢慢也可以化解一切業障,不必一定要用有為。當然有為的時候,它該會現有為就有為,也看你自己心意。若不在意的話,也不一定要常為,但是有一些碰到大的障礙,無為之間它會現有為的一些方法,怎麼現?不可講、不能講、也講不出來,因為它不按牌理出牌,這一次是這樣,下一次是那樣,再下下一次又是另一樣,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一定法可說,不是今天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的,不是的!
隨因緣、隨境界、隨時空的不同,它無為的時候常現有為之用,這樣才是威靈莫測,若有軌跡可尋,每一次都是搞這個法,那是還沒有悟到真正的性空法了的自性現起來,是讓你摸不著邊的,也不必學什麼?學了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那樣?不是這樣,你守住一個寂寂的空體,能夠恢復到這個空性,它自己就會應緣;這段是《金剛經》經文的原意,講到這裡經文雖然沒有講這個,所提到的四句偈是經文的精華,你要把它搞懂,而且要常常持誦,以後搞通了,還要常常跟人家解說,這樣功德就是比你用三千大千世界裡的珠寶,去供養諸佛、菩薩、眾生的功德還要大的多,功德無量無邊。你去幫人家治個病,不如讓他悟到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出現一位菩薩,這功德可是無量無邊的!
上一次講到性空,法空僅是稍微提了一下,當然經典講到這裡是比較簡單一點,「復觀如來所說法,皆是方便」從小乘的《阿含經》、慢慢的《方等經》、再來是大乘經、接著進入《般若經》,或者是《法華經》、《涅槃經》等等,那麼多的經典,根據你心地清淨度的進展,每一樣都學了,就是你以前學過,今生也稍微的涉獵了《阿含經》,甚至有些不了義經,講因果的、講世界現象的、講本緣因果關係的,這些你都能夠去了解,到性空法了的時候,什麼都忘記了、什麼都丟下了!這裡所講的,因為你有病才要有佛法,因為你有汚垢,才要用清淨水來洗滌,藥也給你了、淨水也給你,但要經過身空、心空、性空這麼去修證的時候,修到最後什麼法門都不用、不執著,要固定用哪一個法?不一定!但是我對每一種法都懂、都了解,了解後就不必去用了,為什麼還要用?已經回到無為境界了,還要用什麼法?
到法爾上課,法爾的法是有很多法門,你可用這標準去評估那一個道場,譬如台灣有一個道場,專門在弘揚準提法門的,幾十年前也是準提法門,最後還是準提法門,這樣對於初學是可以,但對於老參就得跑到其他道場了。一個道場應該是淨土、禪宗、密宗,或者是唯識宗、無相宗、有相宗、三論宗、什麼宗、…,這些經論派的也可以去懂,甚至於所有二十五種基本法門(六根、六塵、六識、七大),你也可以去了解,要弘法也可以跟他們講每一個法門的重點,這才是圓通,才是一位真正大修行人所應該有的!
最近先修班有一位修了一、二十年的密咒,好像沒得什麼法益,若修初級密咒跟我們唸阿彌陀佛沒差別。我們唸阿彌陀佛還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可以做到淨念相繼。他修了一、二十年密咒,上週楊師兄教他們唸五會唸佛,唸到最後止靜的時候,身體的契機發動了,比他二十年的密宗修為還要有進展,他才知道,原來淨土法門也是這麼殊勝,因為他不懂,才會以為修密咒就比人家淨土法門行,懂的就知道每個法門都是很好的,哪怕你光練氣功,氣功練的好也可以導入修心,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法,問題在於你有沒有提綱挈領的知道,這法門的重點在那裡?
五會唸佛,我教你們屁股要微翹起來,這樣氣才會通順,教你唸佛的時候,吸一口氣唸、唸,唸到不能再唸了才換氣,這才是真的「念佛法門」。同樣在唸佛,為什麼有的人會有成就?有的人為什麼沒有?是方法不懂!這方法就靠你的身要有氣通後,才能知道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不要徒弟來了,丟一句話給他:「唸佛!」唸念佛,也不教他怎麼唸?唸佛、唸佛,唸了三十年還是一樣,心地沒有進步!每一個法門都是有重點,你在這邊學,要學每一個法門的重點,雖然不能自己體會,我跟你所講的,有心的要記住!不要現在聽了,但是以後就忘記了。哪一天你要行菩薩道,要跟人家講,就是自己沒有體會,也要自己能夠跟人家講。能印證的是最好,不能印證的,我講的而你能夠跟著這個方法去做做看,會比以前你自己摸索的,有不同的感受。
同樣是唸咒、唸咒有什麼用?你唸佛唸的好,在止靜的時候,氣就發動了,比你以前一、二十年的唸咒還要有進展,所謂進展是指氣方面。這位同學是否比較用心點,其實還不知道,因為每一個人表面上都是很尊敬,對每個密教的上師或者師父都很恭敬,恭敬,心清淨當然最恭敬,我每次都要提醒他,不要光唸咒、要修心,要怎麼觀心?現在蒲同學的牧牛記,他說把它copy下來,要好好研究,修行就是這麼牧牛的!你那頭牛、那個習氣、毛病,要讓它這麼去轉,轉得它很痛苦,這樣才是在修心,而要空掉這個心,不是那麼簡單的!一般你好像都跟你的心妥協,要想這樣、想那樣,都隨著它去做,這樣不行的。要不通商量,要讓你的心成為銅牆鐵壁。蒲同學天天在講這些,表示她已經根深蒂固的對這幾句話很執著,修行就是要這麼執著的牧牛!
蒲同學她寫這牧牛記,是拼著老命,心不能想了,又把它挖出來,你要知道為什麼修入空觀時是這樣子?以前跟你講修到空觀不想講話、不能講話,你都不相信,講話是很痛苦的!起個寫文章的念頭也很痛苦,有的人是霹靂趴啦的,能上台講了幾百集,這種人永遠修不到心空,因為他腦筋轉的太厲害了,是很聰明,有世才辯聰,但聰明就回不到空了;講話很囉嗦、很長的有兩種,一種是還沒有進門去的,囉囉嗦嗦講一大堆,一種是進入空性講不出來很痛苦,然後空性悟得了,回到「有」了,這時候他也是可以講很多,光是一、兩句經文,要他講無量無邊的這些修飾詞,他是可以講個不完的,講一、兩天他都可以講。但是後面這種有感而講的,都是體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當下那種境界。這兩個愛講話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講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又像是胡說八道,對修行來講沒有用。
修行要空心、空性,你卻講了那麼多,就是還沒有回到空心、空性前的境界。修行人不能講的那麼多,不然修不到佛法,會講的太多話的,都是還沒有修到空心、空性、空法的階段。
等到繞這麼一圈回來以後,你不講經說法,誰懂得佛法?在行菩薩道了就要講,也已經了解佛、世尊在講什麼就要講,就能夠把世尊的真正本意闡揚開來。我們看很多擡面上的這些大人物、法師,甚至居士也好,講話還很慢,這就是在心空法了這附近徘徊,一個悟到空性的,要他講話不簡單,他又不得不講,講的慢吞舌的、要死不活的。你看電視這幾位大德,就是還在心空、性空之間;在法了的時候,是已經度過去這階段,要講也是腦筋跟還沒有進去以前一樣,思考邏輯就比較快,以前是要靠第八意識送一個念頭出來,才能夠講什麼,不然不知道要講什麼,現在不必要了,義理搞懂了,自性六、七、八意識配合得很好,第八意識就不必再這麼一段一段的傳輸訊息給它(第六意識心)。
蒲同學的牧牛記,第七意識送一個念頭給她,她看到它一下子就不見了,給她兩、三個字就不見了,那當然就是妄想;若是真正的講經說法,第七意識抓到第八意識一個念頭,提醒你、你觀照到了,現在要講什麼?為什麼要講這個?就是眾生之間需要講這些法。我們自性是最威最靈,為什麼威靈?因為它善觀眾生因緣,有時候該講什麼、有時候該講那一段事,不必像我們凡夫,現在講話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們所想到的,不一定是眾生需要的!現在是第八意識丟一個念頭、丟幾個字出來,然後你抓住那個去講,這都是六、七、八意識合作無間;到最後回凡後這些也沒有了,我看了經文就講,又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修行要能入、又能夠出來。很可惜!很多早期很有名的修行人,到最後也沒有辦法出來講經說法,也沒有辦法這麼到處去演講,很可惜他最後沒有走到更進一步的菩薩道。每一個人我們都了解他走到哪裡?有沒有走過來?沒有走過來,下一世再來一次!今生我鼓勵你們要培養智慧、累積資糧,然後也可以空身、空心、空性、空法這麼走一趟,也可以再回凡過來,跟普通人一樣,真俗不能被分別!
法空的時候,就是你以前所學的什麼都要放下,放下並不代表你都不會了,要學什麼我照樣可以再教,所走過的必有痕跡、不會忘記,要忘記的是你的妄想習氣、心病,那都要把它拋棄、放棄,但是你所學到的佛法,有時候當然不會故意記憶,有時候看久了會記憶,有時候不容易記,我們還沒有到不忘失法的境界,不忘失法已經是佛的境界,就是你所經歷的法不會忘記,過目不會忘記,與阿賴耶識所種的種子、善因緣的種子不會忘記,這已經到佛的境界了,所以虛空之間來一個咒,來一個二百五十句、五百句佛陀馬上記得不會忘記,那真的就是智慧無量,只有佛才有這種功力。
像上次我教你們「一切如來心中心咒」,這是在虛空之中,聽、聽,聽了好久才知道是這個咒、才會記起來;當然我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悟到「隨心咒」二百五十句或者「楞嚴咒」四百七十幾句,那麼大部頭的咒,虛空之間的如來要給衪這麼熏了幾次,我們不知道,但是衪有不忘失法,熏過了以後衪就不會再忘記了。這種法對我們來講,好像是天方夜譚一樣,但是成佛就是這樣子,哪一種咒是十方如來在守護的,十方如來守護要給哪一個修行人,然後衪就會直接的去教化他,教化他的時候,可能不是只有一次,唸、唸、唸了十幾遍、二十遍、三十遍,甚至於可能唸了整個晚上,祂把五百句都記起來了,這樣就變成釋迦牟尼佛本身的不忘失法裡面的一個法。
當修到沒有人可以教你的時候,是誰在教你?是十方如來、菩薩在教你的,要修到那個境界,就是先要修這四句偈,然後發菩提心,要為眾生離苦得樂去著想,要修到自己心空法了,心清淨了,這樣才能接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經文這裡所講的只是心有病、給你藥;有法塵給你清淨水去洗滌;而學了很多的法,不管是有為的什麼法?當你證到身也空了、心也空、性也可空了,所學的這些都要放下!「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你所有的心病都沒有了,心病沒有了,我還要用什麼心藥?所有法門也不必用了!
早期我在中華佛教居士會,有一位很年輕、也是很不錯的,好像有點開悟的樣子,他告訴我,唸佛有這現象了,現在一直不想唸佛號。我就告訴他:「不想唸?就不要唸!為什麼?回到空性,還要唸什麼?」他就趕快跟我頂禮,我說:「我承受不起!」「我還是要頂禮!」頂禮完他就回去了!這個人現在應該蠻不錯的,已經都過了二十年了,像這種佛禪、從唸佛法門進去的,到最後又不能唸佛,一唸佛這心空法了的法還沒有滅!當初因為你有病,所以用唸佛來修入,現在色身打開了,要修空身、空心,你又抓住一個佛號不放,你要怎麼辦?有一陣子,我也是這樣子,雖然開始沒有修什麼法,我只會拜媽祖,媽祖是我們北港朝天宮的,只會唸這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我從高中以來,好像修行的法則一樣,我就依這此四句,不執著色身、法相、不執著什麼的到現在,有一天腦筋自己就會唱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不讓它唱,就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把這佛號推翻掉,有一點想要空掉這個法,因為熏了幾百萬遍,現在不讓它唸、不讓它執著,就要用另一法把它轉過來!
剛剛所講的那位大德,他不想唸佛就不要唸了,不要唸以後他會不會忘記?不會!到時候還會再唸,只是現在要回到空性之間,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不能回到空性,只要回到空性,念頭也起不來,要做什麼事情,有時候也會忘記,什麼都裝不進來。有的人跟我講,老師昨天講了什麼話、昨天做了什麼,我告訴他們:你們不要跟我講這些,我都忘記了。我是活在當下,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來;我們要回到空性的時候,這些所學的法都要把它丟掉,這是過程,丟掉你就不會嗎?不會的!因為你已經有經驗了,阿賴耶識有儲存了,但是為了要回到空、不執著法,所以這時候要學習心空法了,學了什麼法都要滅、學了什麼法都要空,要「病退藥除」,不要病退了還一直吃藥,這樣是會中毒了!藥還一直吃,會把肝搞壞了!
「名悟法空」這裡更進一步的把它引申,譬如悟到法空以後,性空是真性主行,真行主行是隨因緣在應一切法塵,應一切法塵且有神通變化,是威靈莫測,你也清清楚楚,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無為常為之間過了以後,你還是要把它放下,不要去講、不要去在意!很多悟入法門,真正菩薩他不在意,他度了這個人,為什麼無眾生可度?他剛剛用什麼法度他或者什麼樣做到的,都已經忘記了,或者不屑去記憶這些,或者隨緣做了,也就過去了,雖然記憶也不會去講。我們很多人做不到這一句「性空法了」,做了一件事要跟你講,這樣做會有這種效果,有怎麼樣的結果,好像很執著這些,而有所執著,就不會再進步了,有所執著變成八萬四千法門中,只學這個法門,所以你不要有所執著。
心空法了是你所學的已經得到好處了,也要用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它不可得,然後才有新的東西會再來,最重要的是性空的時候,感而遂通,然後產生一些現象,你怎麼去應對?是另一回事情,應對完了就完了,不要去在意,下一次也不見得就是用同樣的,除非你要去作法,主觀意念的我學到好像心中心法的一咒六印,而後就在這六印裡面繞來繞去,其實有時候不必用這些印,有時候用心中裡面的一些念頭,就可以化解一切相;有時候根本不必去執著哪一個法,這樣才能夠隨心所欲,要現什麼法?它就現什麼法!這些都是給你們參考,以後有一天修到心空法了,要記得性空的這一段,這幾句話很重要,你們要去背一背,有時候你的心真的現出這境界的時候,你感知了也不要太執著,當然你可以跟我講一講,知道有這個現象、修到這個境界了!
其實這四句,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但是也不能說我修到這個境界,是不是好像有果位了?因為悟到第一句就有須陀洹果,第二句斯陀含果,第三句是阿那含果,第四句是阿羅漢果。看到經文馬上說我有這現象,是不是有阿羅漢果的樣子了?那就糕糟了!又在執著阿羅漢果,須菩提說祂得到阿羅漢果也沒有阿羅漢果想,不能夠有這種果位想,我得到什麼果位了,不要去執著這些!一執著又沒有空法了,沒有心空法了,又卡死在那裡了,還有所執,怎麼會有果位?沒有!最後這一句,今天再跟你們說明一下,悟到法空,過去所學的要放下,用自性體悟的也要放下,真心感應威靈的這些心通,知道很多事情也要放下,這樣才是心空法了,才是悟得法空,《金剛經》的重點就是在講這四句偈!
「此四句義乃是超凡入聖,進道門路,三世如來,從此成佛,十方菩薩,依此進功。」要了解我身空了沒有?身不空就要把它突破,身空,不講心地清不清淨的話,最少要悟到二禪境界,二禪境界一入定才沒有身體的感覺,只有第六意識,周圍之間在幹什麼?也許你清楚,但身體已經不執著、沒有痛了,一入定也不會自己要出定就出定了。心空就是妄想習氣這部份的淨除,要把它滅掉,要回歸到我們真心佛性的心,佛性的心依空性來顯現那個心,這時候是是最聖最靈,遇境才有、沒有境就沒有,這個境有沒有?你要自己分辨!是自己在打妄想?還是因為境緣所現的心念?這也是很好分辨主、賓的一個課程,你要去學習!
一個人常常喜歡打妄想,動不動就抓一個人來想,動不動抓一件事情來想,這樣是永遠沒有辦法修到妄想心滅,心都不要動,有境、有事情、有人物來,你這個心如何能夠不在這方面去煩惱?煩惱起你要把它壓死,壓不死也要把它打死,逼得半死!你看蒲同學所寫的,有時候她寫的比較含蓄,她最困擾的就是這種淫慾的心,該斷掉的就是淫慾的心,要戰鬥的也就是這種淫慾的心,你們有沒有真的去斷這種淫慾的心?真的很難!氣到局部就會起淫慾心,想到過去的因緣,就會想到淫慾心,你又不能去做,又要把它壓死,你去壓壓看!大家都隨緣,隨緣去造業、隨緣去疏通,從來都沒有要把它打死掉,真的有這種魄力的人,你今生不成就也難!
當然也不必修的這麼辛苦,我講了好幾次,氣從丹田開發出來以後,心守頭部,唸佛在頭部、唸咒也在頭部,從來下盤就不會去碰到它,但是,有時候氣要走到下盤的時候,就一定會經過肝經,肝經就一定會接觸到男生的陰莖、女生的陰蒂,一定會通過,通過的時候,是要心地坦蕩蕩的,沒有男、女的這種觀念,讓它用個方法通過就沒事了。很多人沒有這種觀念的,在那裡硬撐,她就是這樣,我是沒有告訴她要怎麼去做?她也沒有問過這個,也好,讓她自己這麼用功的去忍耐她的淫慾心,最後不必控制、心也不去動了。
淫心要斷,以後再碰到氣走到局部,她也就沒有這種念,甚至走到局部,你也可以用覺知心觀照它,跟它沒有相關,不要與它相應迷陷於「淫慾」心念中,就像你的腳在痛一樣,不要與它相應跟著「痛」走!但是,我現在告訴你們要怎麼解決,道家不敢修觀想丹田就是這樣,解決方法,一定要讓氣在督脈、任脈這麼繞一圈。台中也有幾個人就發生這個問題,網路上來參問的也有人發生這樣的問題,躺下來觀想丹田,丹田發脹、發熱,以後不知道怎麼排解?漏丹就完蛋了!在《佛門禪修與色身功用行》190-191頁的圖,要讓督脈繞一圈,再到任脈這麼繞一圈,做時要守住每一個定點,從尾閭也好、會陰也好,轉入命門、神道、大椎穴、腦戶穴、百會穴也好,鼻尖、人中穴、膻中穴、回歸到中脘穴、再回歸到下丹田,我多講了幾點,書本上是沒有這麼多點穴道,法法本來就不是絕對的,氣不旺你可以多加幾點穴道,氣很旺可以少守幾點,因為你觀想到、氣就到,你觀想這裡、氣就到這裡,這是氣比較旺的人,可以少幾觀幾點。
以前長庚大學有位同學,他的老師教一些外道法,看來好像很猛烈,馬上誘發他身體的真氣。那位老師不會化解,又找不到人幫他化解,搞得他頭脹、高血壓,搞得他睡不著覺。他是一位學生,睡不著覺會發神經病的,他寫 mail 來,我告訴他,像上面所說這麼導一圈以後,他很快的在一座裡面,就把全身這麼導一圈,然後事情就這麼輕易的化解了。
你要化解淫慾心也是這樣,從各點這麼去守住,「心繫緣處」這個法門很重要!你們要聽,以後指導人家,不要忘了這方法,一些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告訴你不要守丹田,守丹田會糟糕的,怎麼糟糕?到最後還是要回歸到丹田,第一個有氣起,就要這麼繞一圈,各個點守了那一點,氣到才能轉、氣到才能轉下一定點,這樣讓它繞一圈,雖然這麼繞一圈,任、督兩脈還沒有真通,但是稍微通了一點了。
為什麼要任、督兩脈讓它繞一圈呢?因為督脈是所有手三陽、足三陽的總匯,也就是透過督脈與奇經八脈裡面的陽經脈,連接在一起的;前面的任脈,就是手三陰、足三陰,是我們五臟再加一個心包絡經,它所控制連接在一起的一個經絡。任、督兩脈這麼跑一趟的,那你有多餘的氣,一定尋著不管是經或者是絡而走。經是直的、絡是横的,所有全身的經絡都是互相連接,經絡是這麼連來連去,不管是正經十二脈、奇經八脈,還有沒有開發的脈也是一樣的,都連結在一起的。既然有多餘的氣,它能夠透過任、督這兩脈,慢慢擴散到整個身體去,這樣才能夠進入三禪境界,你也才能夠空身,不然身都空不了,永遠都在痛、在痛,連須陀洹的果位都沒有,更不用講阿羅漢了。
經云:這四句偈是超凡入聖的門路,佛是這麼來的,菩薩也是這麼來的,要通過這四個修行的階段。
禪宗言要「明心見性」,何境界名為「明心見性」?行者當先破色身束縛,再空其妄想心,不隨萬緣亂轉,則能明心,明心始能悟知真心。心明之後始能說開始要見性,行者見性之時,平常空性湛然寂靜,遇緣感而遂通,自性應緣變化無窮,其威靈莫可測知,隨意而變化,不能了知其實,但行者卻能明明了了,自覺自知。行者在靈靈中又有寂寂然之空體,依無為之空體,常產生真性主行有為之用,故經云說無為常為。要能證得阿羅漢果,當要能全空一切法,不執取一切法,當能悟得法空。
禪宗言要「明心見性」,從這四句偈來做,明心到哪裡?要空心,空心就表示你妄想心沒有了,所現的是什麼?是最聖最靈的真心,真心遇境似有,緣滅就沒有了,這是心明,你要清清楚楚。見性,是怎麼樣?是到第三關的空性,見性,就是真性主行,用眼睛的見性真如來講,譬如眼睛看到某個人,我只是看到某個人,這是我見性真如所現的一個境界,我不起心動念,若是在二禪境界的話,我的見性真如可以看到種種光,那是藉二禪境界的真如性看到光,看到光怎麼樣?不能起心動念,只是用真心去體會它,有見到光了!不能有隨妄想流轉的這個心,不能起妄想心,「住境不生心」是一句話,「不隨妄想流轉」也是同樣的意思,「有法無主」也是在講同樣的意思。
大家禪定中見各種光又代表什麼境界,若入青色三昧就能破兜率天(欲界四天)因緣,黃色三昧能破化樂天(欲界五天)因緣,赤色三昧能破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因緣,白色三昧能破初禪天(色界)因緣。所以能見白光外的顏色,還是處在欲界天中,現白色光明才是入色界天初禪境界。
佛法,可以用不同的名相去解釋,其實道理是在講同一件事情,要見性是讓真性主行,我用眼睛看是看了,不要有其它的胡思亂想念頭,同樣耳朵聽到這一句話,不要有高興、不高興聽的這種念頭,聽是聽了、你講歸講,我聽了這一句話,沒有覺得好聽、不好聽、也不覺得你在駡、也不覺得讓我沒面子,這些念頭都沒有,這樣才是見性,要知道它的自性,是真正對一切境的時候,自己去顯現出它的對象,見性是很被動的,見性以後,它會不會起神通變化?要看你心清淨了沒有?如果有,後面這幾句就要加進去了,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這是你跟它相通了、惺忪相惜,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它在搞什麼?我心裡清清楚楚!要這個樣子,能自覺自知才是真見性。
靈靈是應用,寂寂是體不動,無為是寂寂不動,常為就是靈靈的神通應緣中的變化,這是見性以後,你又要有這些功能。如果是被動的見性,好像只有我眼睛看了,我沒有妄想,那也是見性,但是,這種見性不會有神通變化,是不靈光的;真正已見性的人,他一定就會有化解一切事情的能力,很多人喜歡講「明心見性」,外面有一些人,動不動就喜歡講「明心見性」,根據這金剛經論的四句偈來印證「明心見性」,你就比較能了解一點了。心明到哪裡?要先空身,空身是有沒有空掉身體的執著?有空身才能進入修心空!五根色塵沒有了,妄想心也就沒有了,才是心空(明心)的境界;為什麼有感情領納作用?因心不淨故,沒有了才能心空,心空還沒了,受陰滅還沒了,還要想陰滅,胡思亂想的心沒有了,這才有一點心空的樣子。
以五陰來講,要修到心空,要做到第三階段滅,第三階段都做完了,色、受、想這三陰都滅了,才能夠回歸到行陰區宇境界裡面,才有一點見性的樣子。當然見性在性用方面,可以用真性主行,去應一切緣。在行陰區宇又可以進入觀十方世界眾生的因緣果報,這又是另一個神通變化,也可以不用那些神通變化,這些沒有用,我懂那些因緣幹什麼?我直接超越行陰區宇,直接進入識陰區宇,什麼都不去起神通變化,就可以證到阿羅漢果、辟支佛果,這是五陰魔相裡面最後的兩個境界,這樣才有一點明心見性的樣子。真正是明心見性,又得法空者,當然一定能起神變的。
何境界名為「明心見性」?我們搭配這四句偈來講,行者當先破色身束縛,當然你要完全破,那一定是大徹大悟,沒有破色身、黑漆桶,小徹小悟也可以千百回,稍微冒點妄念出來,不久又不見了。這跟你的因緣、智慧有關係,不是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大徹大悟的人他智慧是銳利的,不被這個心搞得神精兮兮的;參加禪七、斷食小徹小悟的比較多,冒了幾天的妄念,心眼有一點打開了,也有一點稍微的超能力,也做到靈靈寂寂、遇境似有、境滅還無,這種都可以體會一下,回來以後幾天的大吃大喝,這境界又沒有了,妄念也沒有了,蜂窩桶了一下,冒了幾隻蜜蜂出來又不見了,這跟你的根器有關、跟你的發心,有沒有直接在七天後,接著十四天、二十一天這麼一直打坐下去也有關係!
我們居士命比較不好,除了修行還要上班,不像有一些命比較好的人,能專心辦道,他若能不愛惜生命,這麼發起勇猛心,才能有成就。居士身沒時間的怨嘆沒有時間,有時間卻不好好去把握,為什麼不在法爾掛單?七七四十九天都不出門,天天在這佛堂,面對佛像天天用功,我看這麼用功,不開悟都不行!目前還沒有人發心要在這裡突破色身。第一個一定要求色身的突破,突破的大小,所開的洞大小都有關係。心打開以後,在空其妄想心,第六意識本不執著外在的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塵境,外在的這些對我來講,我都能不在意,也沒有意義了,也不會引起我的興趣。這時候是第七意識內在的妄想心,在執著八識的種子在那裡打妄想,你要絕情地把它空掉。
空,要怎麼空?不隨萬緣亂轉!有時候你還會閃神,當維那、悅眾的,閃神最不應該,我有時候也會打妄想,我唸錯就是已經在打妄想,打什麼妄想?不是在罣礙這個木魚敲的不好,是在罣礙哪一位同學、哪一件事情要怎麼處理?罣礙這些!我不會想到自己,不會想到明天有沒有飯吃?家裡小孩子怎麼樣?想的都是你們這些有的、沒的,當打妄想就會唸錯。有時候悅眾、維那也會分心,現在悅眾、維那有一點進步了,這兩個人如果讓我覺得不存在的話,他們就做的成功了,如果木魚聲讓我要去想調整快一點、慢一點、輕一點,我心念他們,他們又感受不到,有時候只好咳一下,作個記號,作記號你就要警覺,不要待人家拿繩子抽動一下才知道,要有默契一點!有時候我故意唸慢一點,就表示你太快了,有閃神了!人都會的,哪一個人在這麼一個多小時都不會閃神?那種定力一定很強了!
我們自己要空掉妄想心,不隨萬緣去亂轉,這是修行過程之間,心真正要像銅牆鐵壁,這麼不通商量去轉它,蒲同學常常講不通商量、不通商量,一直在她的文章上面出現不通商量、不通商量、銅牆鐵壁、銅牆鐵壁等詞句出現了幾次,她是這麼去用功的!這位不知道小學有沒有畢業的同學,最近她也會寫偈語,四句、四句,我覺得智慧有點開出來了,我要她不要執著,會吐詩的不要吐詩了,老習氣又來了。以前哪世學了一些會作文章、四句偈或者什麼詩的?就寫出來了,這也是習氣。
我們修行就是要斷這些,要心空法了,哪還有這些有的、沒有的?你還在修行過程之間,知道自己這個毛病又來了!每一個人都會,有時候無聊的時候,就會把最近的修行境界,用偈語把它寫出來,不管四句也好、七言也好,寫一寫!過去我沒有寫的,動一動腦好像很順,就要成文句了,但讓它過去就忘記了,有心人趕快把它寫下來、寫下來,其實這也是法執!
要心空法了,當你腦筋裡面現出這些又要做偈語的時候,把它放下!過一陣子、過一小時就不見了,又記不起來了,除非很有意義,要採取某種行動,才會記起來!但是這也是習氣,我們每個人以前難免都學過詩句、學過文學什麼的,也都會吐詩,但也不要太在意。很多人就會把它寫成書,這對修行來講,也不能說它不好,留一下痕跡在修行過程之間,但是對心空法了來講都是沒有幫助的,你要捨棄才能得到更多的心清淨。
「則能明心」是說到這時候你才能夠說明心,明心始能悟知真心,妄想心已經沒有了,真心是依第八意識感應因緣,會現起它的法爾現象,你要的是去讀這個,讀這個你就有心通了,就可以知道一些事情,這事情你不必去問誰,問你自心,或者在無意之間,不主觀想而現的心意念,那就是真心所現,這就是悟到心空以後真心所現,它是最聖最靈會現,現了以後不能去執著它,讀了它或者看著它,看完以後就放下、忘記了,因為當時的情況,不表示永遠都是這樣子,因為時空在轉移,一下子好、一下子壞,一下子好、一下子壞,到最後你所期望的,不見得會如願!所不期望的不見得真的會發生,很奇怪的!到最後心空法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了!該發生沒有發生,該來的它就會來,壞的當然不能讓它發生,好的當然要來就會來,不真來也沒關係,不要有期望的心了!
「心明」之後始能說開始要「見性」,心不明怎麼見性?心不明,雖有覺有觀,還是不明。如果是妄心的不明,那更不用說了。一個是真心所起,若你還有法的執著,那也不是心明。當然真心從空性之間感緣而來,到真如性現起的時候才是見性,見性這個「性」是真的,所起的真心也是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執著它,「明心見性」用這四句搭配來講,你就比較容易懂。有一個網路朋友,說他守丹田,然後氣很旺,就可以感知很多事情,問說他這樣是不是已經「明心見性」了?真叫人哭笑不得,剛練沒有兩、三個禮拜,已經就要明心見性了?
真的,不懂的人,有時候會把經典、古人所說的「明心見性」,視為好像在吃魯肉飯般的很簡單易食,那裡有那麼快!看這四句,要修多久?道理懂了,你有沒有平心下來,要好好轉你的習氣、毛病?如果有這樣子,這四句偈就較容易修證到。而光說不練,每個禮拜來這裡坐一下,聽是很喜歡,要去轉念!轉到這些習氣、毛病都沒有了,才能進入醍醐的真言宗,總持法門(持咒),要修如來心地的咒語。我現在教這些法給你們,你們都還沒有心空法了,哪一天我走了,你們也學不到了,你們要趕快做心空法了,接一些如來的真心咒語,不然我教,你們也學不進去,以後也不會用,也不能行菩薩道。
平常空性湛然寂靜,一位修行到心空法了的人,他的空性永遠都是在的,不會去胡思亂想,沒有什麼可以罣礙的,菩薩有罣礙只為眾生,這個人有大障礙,比較會罣礙一點,小障礙、雞毛蒜皮的事情,倒也沒有什麼罣礙,平常的頭痛、感冒都不會罣礙,遇到冤親債主這種大障礙他的,有時候不得不去想想、不得不去攝受、不得不去化解,這也是從空性起,湛然寂靜才能夠產生威靈,無為常為的境界,到這時候不一定要面對面才能用心法,在世界另一端照樣可以,其實都沒有時空之隔,菩薩就有這個為眾生的煩惱。平時如果你自修的話,空性湛然寂靜,沒有事你也不會去應緣,是衝著你來的因緣,才會去應緣,是別人的因緣,反正你還沒有在行菩薩道,沒有接觸這些眾生,你可能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外緣。
自修的時候是湛然寂靜,在湛然寂靜之間,因緣來的時候,你遇緣感而遂通,一定知道,冥冥之中有一點感覺,不是從語言、文字現出來,是你心有點第六感,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的一種感覺,這就相通了,大概是什麼事情,然後你自性應緣變化,要自己不用一法而產生靈變,不要說我要唸個咒,不是說唸咒不可以,有時候你去做你的,在唸之間我們自性也安祥,它要動、它就去動,不管它怎麼動,反正它就是在做事情。禪宗祖師講的:「不要落在無事匣子裡」,就是在講這種境界,就是他感知眾生因緣,或者感知他有緣徒弟之間的因緣,然後他的心就在動,心在動之間,定力夠的當然就無所謂,有的定力較差,剛開始在學的時候,心就不靈,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要打坐、坐下來又不想坐,要唸佛也唸不下去,這就是定力還不夠的,真正定力夠的人,就知道自性又在動了,變化無窮,又在動了!怎麼動?你了解它在動就好了!能夠感覺它怎麼動?那就更好!平時都還沒有到那境界,你起碼都知道它在動,就是不落在無事匣子裡面!
有的人或哪一個人仙風道骨,也不要太羨慕他,也許這個人是不動心去為眾生離苦得樂著想,每天都是這麼自在瀟洒,這是自了漢。有的人是超透支,把整個身體搞得很爛,才要閉關修補,這樣也太過分了,也就是說沒有磨刀,刀要磨,不磨起碼也要帶著磁能寶在身邊,這樣比較方便,不打坐也要心安神寧,心能安寧,肉體障礙是障礙,但沒有關係,要心安就好了!自性應緣變化無窮,其威靈莫可測知,隨意而變化,有時候我們還沒有到一個境界,不能了知其實,但是知道沒有落在無事匣子裡,但行者卻能明明了了,自覺自知,要有這能力知道它又在動了!
行者在靈靈中又有寂寂然之空體,這是我們體性的根本,不管動不動,寂寂然然的空體一定要保持它,依無為之空體,常產生真性主行有為之用,要讓它自已去用,如果不是因為主動要去作法,就是這個子。在以後行菩薩道時,學了心中心法,也有一點境界可以去幫人的話,你可以用一咒六印,隨各印依你的心去做,當然第一個要從「根本印」做起,就是從「菩提心印」開始,一切法的起源都要從「菩提心印」開始,唸到那一個時候你想要變印,變哪一印?隨它而去變,你們是學過了,吳同學因為他太太生病的關係,我教他座中隨它去變,他學了一點去用了一下,因為他太太生病的關係,也讓他了解原來修心中心法,就是這麼去用法,以有為法去用,你還沒有學到無為法的用,上面所講的是無為法的用。
我不知道同學們,有的自己的小孩或者家人有什麼問題時,你們修了三年的心中心法,有沒用試用過?你們要去用,這是有為的用,主觀意念的要用,這裡所講的都是無為的用,我不用一法,但是我以無為的空體,讓自己真性主行去應一切緣,產生有為之用,過幾天事情沒有不解決的,佛法的妙就妙在這裡!不用而用,無為而為,不求什麼圓滿,最後都圓滿,比去修有為的那些密教或什麼法,要好用的多了,要修無為法的如來法!
故經云說:無為常為,以無為的空體應緣,它該做就會去做,我雖然有時候有感覺、有時候沒有感覺,心念很強的我就有感覺,心念不是很強的,沒有干擾到我,我最近聽到有些同學說,他每天都要想想我,或者有事情就想想我,然後他腦筋靈光一閃,事情就解決了,我說那麼神啊!修到心空法了的時候,真的就是這樣子,有些因緣真的直接衝著你來,你就會有感覺,也不要當真,但是該做的就要去做,這就是告訴你,佛法學無為法有學無為法的好處,也不必去用個什麼法,可能只要心念,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你只要虔心的向衪發出求救的信號,過一陣子也許就解決你的問題,衪神通更是千萬億倍。
講出一些實際的例子,讓你了解,修佛法好處在這裡,但是,要回到身空、心空、性空、法空,什麼都不執著,在不執著之間,就會產生無為常為的這種好處。要能證得阿羅漢果,當要能空一切法,不執取一切法,當能悟得法空,佛法的修習簡不簡單?不去執著一切法,就可以做到空一切相,而學了很多卻執著那個,就學不到無上心法。
行者要悟得性空,當要理知空性(cunyata),音譯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異名。依唯識說,真如為遠離我、法二執之實體,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實體即躍然而現,亦即依空而顯明實性,行者要讓真性主行,此即真如性應緣之處,非謂真如之體為性而非空。梵語 cunyata除譯為空性外,經論中亦譯作無、空門(三解脫門之一)等。
行者要悟得性空,當要理知空性(cunyata),音譯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阿難尊者說:「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囉心無動轉」,舜若多就是空性,爍迦囉心是金剛心。我們修空,就是要回到空性,指空的真如自性、空的真理,乃是真如空之異名,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是無為的一種真如體,它應緣的時候,就可以產生一些有為的用,不用去學一些招式,就光修這種無為空,就可以產生很多的識用。依唯識說,真如為遠離我、法二執之實體,要修空性嗎?要遠離我執、法執的主體,所以心空法了是法執沒有了,色身破了是我執滅了,在五陰色、受、想、行、識的第二個受陰區宇的感情領納作用空了,我、法二執就沒有了。胡思亂想的心沒有了,是法執滅的第一部分,然後心淨應緣產生真心反應,也要把它空掉,所學的一切法也不能執著,全部空了,才能回到真如實體。
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實體即躍然而現,亦即依空而顯明實性,行者要讓真性主行,此即真如性應緣之處,若要用你的妄想心主行,那就是凡夫造業,若用你的真心,依空性而現,那只是給你一個能知的法爾,能懂、能讀的一種境界,但是再往前把心空掉了,讓真性主行,它隨時去應緣,它就會產生無量的神變,要怎麼變?由它自己去變,不是由你來變,它自己就會威靈莫測,自己就會去處理很多的事情,不要去擔心,你只要保持一個無礙的心(金剛心)、清清淨淨的心,這樣它就會自己去處理很多事情,這樣不就很簡單。
此即真如性應緣之處,非謂真如之體為性而非空,真如之體為性,性,它還不是空,因為性是依空而起的,所以性是由空而起,性是依因緣而起才有性,自性應緣完了,自性又不見了,因為法滅了,自性也滅了,還是回到空,還沒有回到空以前,它還是依空起性,講起來還是空,你要把這種理念、邏輯搞清楚。空體是一個本來的真如體,無因緣的時候,它不會起性,這個性有很多的真如性,從我剛講的五蘊的六根、六塵、六識所修的一切法,之後不管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三十七道品法、八背捨法、九次第定法、十遍一切處或者三三昧、四靜慮、六波羅蜜、、、,所有的這些,都是你的自性產生的,為什麼沒有布施的這種念,是沒有布施的真如性,所以不想布施或者布施以後又反悔了。
每一個法都有它的真如性,每一個修行,從底下初發心到成佛的這一條路,毎一個法都是依這個真如性而顯現的;這個真如性,可以演化成無量無邊的真如所現的各種現象,這個現象是依空體而現的,空體而現,這個性是依因緣而起的根本,因緣滅了,這個真如性也就沒有了,這些關係就在講法的生滅過程。
梵語 cunyata 除譯為空性外,經論中亦譯作無、空門(三解脫門之一),在三解脫門裡面有一個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門,這裡在講的空,沒有也是空、空門也是空,三解脫門就是這三個,一個空,這裡講的作無、作空門,這兩個是同一意義都是空。然後是無相,無相就是空有不二、有法無主,有緣來你觀成沒有或不受它所左右,這是無相觀,坦蕩蕩的可以面對那個境,這比空還要進一步的修證了。然後是無願或者翻成無作,小乘的阿羅漢要度過這三個境界,就有小乘的阿羅漢果的味道,就有解脫的能力,再來就要修習六度、十度波羅蜜,這麼去修學菩薩道。
又外道行者錯誤的空心,是否定因果之理而執著於空見之心,即不承認三世因果之理,或執著於一切法皆空之謬見。若行者空心無畏,不存規矩,恣情縱欲,破正見、威儀、淨命,死皆當墮三惡道中。
又外道行者錯誤的空心,是否定因果之理而執著於空見之心,所謂外道是指修到行陰區宇的時候,他會撥無因果,他會說一切法都沒有,這就是只懂了一半,像我剛講的證到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這些都只是學了一半,如果你把空心,當成修行的一個目標,那你就走錯路了!我們剛開始學,是要制心止,要把這個心打死掉,因為它是妄想心,所以不要去聽它的,要把它直接打死掉,它起兩、三個念頭就把它壓下去,不要讓它去發作,等到真的悟到空性了,它會起真心,這時候你不要再去壓它,而你也已經證到上面這些,現在就可以懂這句話的毛病在哪裡?把心一直壓死在空之間,佛性會死掉了,你就沒有真心現一切法的能力,到最後也沒有依寂寂然的空體,去應緣產生一切神通變化的自性,這樣不是學了完整的佛法,只學了半調子?而錯誤的空心,是否定因果之理,對執著於空見之心,這種人有時候會講沒有因果,沒有因果這一句話也不要亂講,這樣會害死人也會自己造業,你這樣是在毀謗佛法,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是教你要修到空觀,然後有業緣來的時候不受它左右,不隨萬緣流轉,這樣你就可以解脫了。
解脫,不是業因就沒有了,是永遠在你阿賴耶識裡面,哪一天你迷糊掉了,或者哪一天你又來受生行菩薩道,一不小心又淪墮了,業力又來了、又去受報了,除非你全部都清淨了、該還都還,然後成佛了,這是真的已經超越了業障。若讓他人這樣否定因果之理,執著於空見之因,即不承認三世因果之理,那就變成頑空、沒有因果;或執著於一切法皆空之謬見。若行者空心無畏,不存規矩,恣情縱欲,破正見、威儀、淨命,這樣的人死了當墮三惡道,在五蘊魔相裡面也有談到這個。有時候自己倒不一定會有,一旦是著了魔以後,他就給你一些能力,然後你受他的影響,說一切法都是空,我剛講的心空法了,是教你不要執著一切法為真,不是說因果就沒有了,你如果去做壞事,這因果是照樣要受,除非你連一點心病都沒有!
修行到心空法了,就是空掉妄想心,對所儲存的種子起妄念的時候,觀它沒有,那是冤親債主還沒有來,你可以這麼自在的說沒有,它就真的沒有。哪一天真的感招冤親債主來要你的命、要你心神不寧,你說有沒有?碰到就有!沒有碰到就沒有,為什麼沒有?那只是你的腦筋裡面的種子現起來而已,有的人僅是腦筋裡面所現的就害怕了,還搞不清楚道理的時候,看到繩子就以為是蛇,我們看到腦筋裡面過去世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對這些以前所造的業,就非常害怕,為什麼不會坦坦蕩蕩的去面對,該來的我就去受,我殺了母親我當然也要讓她殺一次,也就算了,這樣也就自在了!還沒有來你就嚇了半死!真的,若有一天淪墮了,卻沒有當生悟得解脫、悟得阿羅漢果;我們學菩薩道的人,就是生生世世都來人間,來學菩薩道,而為什麼每一個在行菩薩的人,在修行過程之間,都是遭遇到那麼多的障礙?因為你以前所造的業還是在,還是會碰上了,還是要還,這是難免的!
我影印懺悔印那段經典給你們了解,釋迦牟尼佛也講的很清楚了,無始劫以來,修菩薩道已經那麼久遠了,為什麼每一世冤親債主還是一大堆來要債?就是懺悔不清淨,後來發大心、得了懺悔印,又得了大隨求陀羅尼咒以後,依之而修,才真的心地清淨了,才得了諸如來的授記,未來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佛。希望我們也能夠這樣,碰到這部經典,今生有幸要把它好好的學一學,看能不能把以前所造無量無邊的業儘快的還,不要下一世行菩薩的時候還要再來面對,我們也可以早一點消掉我們所有的業障。
行者證空後不要執著空,認為什麼都沒有了,不要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破壞正見或者破壞佛威儀的,還是破壞我們清淨慧命、、等等的業,死了以後當然會墮到三惡道裡面去。
這次補充說明金剛經論裡的四句偈,因為這一段很重要、很重要,所有《金剛經》裡面提到好幾次的四句偈,這部分是最重要,先懂這部分,以後慢慢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證到了,也不要有證到這四果想,然後要怎麼修?要修般若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布施波羅蜜這麼去修,整個《金剛經》聽完了,大概整個修行以及怎麼去做,都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懂得這四句偈,就等於是佛法的全部,至於怎麼去做得到?那就全在於你自己的發心!不要天天這麼放蕩、放蕩,今天來玩一玩,明天又來玩一玩!要發大心!哪一天我做完事,一起來好好打坐!(待續)
(2004.11.27.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