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續7)
        200
4.03.06.   7(之8)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三)名詞解釋(續)

11.觸塵布施:

我們已經講過不住色布施、不住聲布施、不住香、味布施,現在講不住觸布施,什麼叫做觸塵?我們先講一般的這些人間所接觸到的,然後再講菩薩有關於觸的布施,我們每一段都分兩部份在講,第一部份講的都是世間裡面的布施。我們所謂的布施,在唯識所講的是心所法裡面的一個名詞,簡單講就是施。

觸塵梵語 sparca,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為觸,故指根(感官及其機能)面境(對象)生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觀與客觀接觸之感覺而言。於六觸中,前五觸所依之根為有對(二物有相互為障之性質),故稱有對觸。第六觸之意觸,以名(增語)為對象,故稱增語觸。

這觸是六根、六塵、六識和合才稱為觸,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已經是六根的眼根進入色塵會產生眼識,這三個連合在一起的一連串功用就稱謂觸,觸覺以後會產生覺受,你看到這個東西,會產生內心感情的一些作用,至於產生正面的作用、或者是負面的作用,依每個人的習氣就有所不同,觸只是一個心產生的過程,我們往往在觸了以後,加上喜、怒、哀、樂的情見下去,這樣就有無量的煩惱。

大家一路修學上來,知道五根對六塵,本來只有了知的功用,但我們常常把內心的這些喜、怒、哀、樂、好惡的心態,顯現在所看到的物件上,在這觸塵方面,我們要了解的就是指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接觸到有一個對象,譬如眼睛是看到一個物相、耳朵聽到一個聲音、或者身體接觸外境的東西,會感覺柔軟、或者堅硬、、、等等的這些塵境,會使我們產生心的反應,這裡身識只是一個了知的功能,聖人雖然今生已經證到阿羅漢、或者八地菩薩不動地了,也都一樣有這個功用,眼睛還是一樣要看東西,看了以後認知這是什麼東西?與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是一樣的功用。

這六根面對諸塵產生的心識,根、塵、識三和合在一起時,所產生在一起的精神作用,精神就是我們的心,就是所謂的觸,換句話說,就是依主觀的與客觀的接觸了塵境,產生感覺的作用而言,聖人僅止於感覺,凡夫就是接觸以後感覺了,就產生自己的憂、喜、苦、樂的這些覺受,然後就開始進入胡思亂想,我們常常懂這些現象,但有時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情見,講歸講、聽歸聽,有時候就做不到,或者是小事情可以做到,比較大的或者是執著的事情就放不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進到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境,會產生心意識的認知,若僅止於認知,沒有後面的胡思亂想,那是聖人的境界。

普通在講根,有時候只是面對色身五根來講,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因為意根是屬心的精神作用,有時候就不列在觸方面,但是觸了以後所產生的心意念,就是第六意識的意觸,我們所說的第六觸之意觸,以名為對象,就是你碰到一個物質形象,給它安一個名稱,稱謂為「增語」。

講義上講的增語,是看到一個東西不起心動念、不加以分別,你就不知道這東西是木板?是椅子?是什麼?因為沒有給它安個名相,是視而不覺,聖人可以腦筋清楚的看著這個名相而不動心,我們凡夫往往看到這個物相,就安一個名稱給它,就生起分別心、就有煩惱想,此名就叫做增語。增語就是本來不該安一個名相在一個物件上、或者在一件事情上、或者在你的聲音上,但您強把它要起分別,就有一個名稱出現,這個名稱出現就有你的心與境的對立,是謂有對象,稱謂是「增語觸」,而你不用心去分別所看、或者所聽、或者所嗅到的這些塵境,這增語觸就不存在了。

聖人看到很多的東西、聽了很多的聲音、或者聞到很多的香臭味,他都不起心動念加以安一個名稱給它,這個增語觸就不存在。我們一般在這個階段講的都是一定有分別心,譬如看到一個男生,你就說是一個男的,然後你加上去,可能就起了分別,這男的長得高、長得瀟洒嗎?長的怎麼樣?這一連串的思想,就影響你的感情作用,就會生起你的情見,我們一般人做不到聖人的境界,就像你看到馬大哥就是一個人,不會馬上想起這個人他瀟洒、頭髮亮亮的、笑起來很迷人、穿著短褲常常在跑步、、,一連串的思想都來了。聖人看到馬大哥也好、或者馬小姐也好,反正就是一堆物質,不起心動念加以分別好壞,這就是我們一般要修行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雖然了解這些現象,一直提醒各位,要做到聖人的境界,要能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要慢慢的修學,在禪修之間,就是要朝這個方向去做,在打坐之間所現的一切相、或者是觸景生情,觸到一個情境,產生內心的一個覺受,然後就沉迷進去了,那就是自找麻煩、進入煩惱境。

如何在一念覺?這一念覺很重要,這一念覺就是菩提,我們沒有辦法見色不生心、見聲、香、味、觸、法不生心,但起碼在起心動念要跟它起幻想的時候,你就警覺,能夠警覺就能夠用菩提心的覺知來照,要生起好壞想的那個心意念把它觀照,就不會有種種胡思亂想的一大堆念頭會連續下去,聽佛法聽那麼久了,你要知道如何修行?不要一迷糊進去了以後就沒完沒了,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跟著一大堆,最後迷失掉了。

這個觸塵就是根、塵、識三和合在一起稱為觸,觸以後不要再加上內心這種覺受的好壞想,不要讓它起,若是起了觸就是代表你強安一個名稱在那個物件上、在所聽到的聲音、所嗅到的香、臭味、、、等等這些塵境上,一定會進入胡思亂想的境界。

觸凡有十一:即地、水、火、風四大種,與滑、澀、重、輕、冷、饑、渴等十一種。其中四大種為能造之觸,後七種為所造之觸。這邊舉例了十一個觸,有幾個跟我們身體有關的、有幾個跟我們打坐有關的、有幾個是跟我們生活有關的。四大地、水、火、風這四大種性,是合成我們的個體、或者是產生我們的小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風來形成的。一般要形成都是由風,往後應該是風、火、水、地,這裡寫的是地、水、火、風,應該是地、火、水、風,這個世界要成立、我們人要去受胎是風大先起,風大就影響你的心,開始水大、開始火大,然後再地大產生,要毀滅的時候也是一樣,從火大、水大、風大來吹這個地大,世界就毀滅了。

我們個體也是一樣,這四大種性也是觸裡面的一種;再來我們打坐會產生滑、澀,皮膚是澀澀的,一般人年輕還有一點皮膚潤滑,因為他還有賀爾蒙的分泌,所以皮膚會潤滑,當你打坐氣通到表皮,那種潤滑的程度更是比別人還要多,女生在更年期以後,賀爾蒙的分泌比較少、甚至於停止了,本來潤滑的皮膚就沒有了,會變成乾澀了。我們打坐的在沒有打坐以前比較乾澀,打坐以後就會滑,有的人從印度菩提伽耶回來,每一天坐六小時、六小時這麼坐,發覺現在的皮膚比以前的光滑,我在二十幾年以前開始也是一樣,皮膚都很光滑,洗臉的時候覺得非常的光滑,就是氣走到表皮維持身體的光滑;你要美容最好是能夠打坐,讓氣來按摩你的表皮,永遠都不會衰老,就怕老了體力衰了,有時候不常打坐,這個光滑就會慢慢退掉,但多少比不打坐的人還要光滑,滑、澀這兩個是相對的。

再來是重、輕,你這個身體僵硬,有一百零八塊骨頭,若是沒有動的時候就覺得僵硬,就覺得身體很重,當血氣不通會覺得整個身體都不舒服,就要去游泳、要去運動、要打坐,才會覺得比較輕鬆,這種重的感覺是愈不活動、就愈覺得重,愈活動就愈輕鬆、或者是打坐進入輕安狀態,也是可以覺得身體輕。有的人打坐、打坐覺得身體好像要浮起來了,那是一個錯覺,是氣充滿整個身體,要浮起來了,是裡面有一個神我一直在膨脹,膨脹的時候會感覺,我怎麼愈來愈輕、愈來愈輕,是不是要飛起來了?這時候用意念,讓他起來、起來、飛起來,他也有可能離地,有的人就有這些功夫,但佛法不是在學這些,佛法是在學心如何擺脫一切境界的糾纏。要學世間禪定的一些異能,你可以心與身同時利用,就可以做到很多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這也沒有什麼稀奇,但我們懂了就不去玩這些,因為玩這些不能解脫。

冷是身體會發冷,其實有冷就有熱,這裡熱是沒有寫出來,熱是放在火大裡面,有的人說一打坐就全身發冷,有的人體質本來就是冷的,那種冷是怎麼冷?不是身體由外面冷進去,是從內臟一直冷出來,那是你以前的哪一世,若是觀念不正確、或者處在這種很不好的寒冷環境之下,造成這腦筋意識已經熏習很多冷的感覺。我們唯識在講阿賴耶識的時候,他記憶很多的東西,所記憶的東西會顯現在今生上,今生就反應在我們的肉體上,我們概說是體質,這也是籠統的講,其實都是受你以前對於外在這種冷、熱的環境熏習,變成一種放不開的執著,這樣你今生又出生做人,身體又開始打坐、或者沒有修行,也開始在冷,普通都是進到潛意識裡面去,這種東西就會開發出來。而不打坐就不覺得冷,一打坐就覺得從裡面冷出來,是因為打坐進到比較深一層的阿賴耶識裡面去,誘發出來對冷的感受,從內臟裡面一直冷出來,這樣你要繼續用功,讓這個冷的感覺慢慢改變它,最基本的改變是從阿賴耶識去改變。

有的人不懂得如何禪修?又沒有人指導,一個人在閉關自修,打坐、打坐、打坐到變成像冰塊一樣,也不知道用意念去轉,處在冷的時候,可以觀想我在火燄旁邊、我跳到火坑裡面,這火坑裡面一定是熱的!用幻想來改變對身體寒冷的感覺,幻想也可以沖淡它,冷也是觸覺裡面的一種,都可以用心意念來改變的。

反過來講熱,以前有一個人要斷食四十九天,斷食結果到最後階段快完成了,但是整個身體卻變成燥熱,這種熱使他受不了,以為發燒了,請醫生來也看不好、請法師來也看不好,後來就往生了。當修行或斷食處在熱的狀態下,就要用觀想,因為已經進入到潛意識裡面去,以前你是處在哪一個熱的景況之下,今生打坐又進到那個情境,當然會覺得整個身體都是燥熱的;要用心觀想,我是處在寒帶的高山上、我是處在冰塊上、甚至於我是躲在冰箱裡面,那種冷可以把你的熱度降低。很可惜的那位斷食的女孩子,斷食以後到最後都沒有救回來,她也不知、又沒有人指導,要用心意念去克服這些狀態!

冷、熱其實都是我們心裡面反射到我們色身上的,覺得要怎麼來抗衡它?《法華經》裡面講的:「萬法唯心造」我們就造不出來,不修行當然就造不出來,有修行、有斷食,你那個心就很容易去產生威力,當然心要產生威力與身體的氣通、不通是很有關係的,氣通了你的精神層面就比較有力量,有力量了你想怎麼樣?它就怎麼樣!這些心力有時候是很不可思議的,要去修世間禪定是比較可以去體會這些,修佛禪也可以去體會這些,只是機會比較少,或者是在理智之下,去面對這些來解決。

這十一觸裡面,後面的饑、渴,當然饑餓是與你的觸覺有關,我們人的血糖下降,這腦神筋下面的腦垂體就會發出訊號,刺激你的胃應該要吃東西了,就會產生饑餓感,這些都是觸覺裡面的一部份,我們代謝之間發生水喝的少,就產生口渴的感覺、或者鹽分吃得多就產生口渴的感覺。

其中四大種為能造之觸這是因,地、水、火、風是我們的身體,它能夠造成滑、澀、重、輕、冷、饑、渴等七種現象。簡單的來講這七種現象,要化解這七種現象是從地、水、火、風這四大來調起,譬如打坐,打坐把氣脈打通了,這饑餓的感覺就會沒有了,很多人說我愈修法、愈覺得不會饑餓、不想吃飯,飯也吃不下,因為每天打坐修法六小時,氣充滿了整個身體,自然就不想吃飯,以禪樂為食、以吞氣為滿足了,其實氣逼在胃部滿滿的,也會不想吃飯。我們常常講大修行者不吃、不睡,這樣就進到心靈的修行層面去,不再吃人世間的東西。

前面四大種為能造之觸,後面七種為所造之觸,要改變所造之觸,你就知道從因去改變,是讓地大、水大、火大、風大這四大調合,這後面的七種觸覺就會改變了。

菩薩所能布施者為隨染淨等相應法可有八觸,即(1)與無漏相應之明觸、(2)與染污相應之無明觸、(3)與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相應之非明非無明觸,(4)無明觸中與愛相應之愛觸、(5)與恚相應之恚觸,(6)隨受之不同而產生樂受之順樂受觸、(7)生苦受之順苦受觸、(8)生不苦不樂受之順不苦不樂受觸。

講到菩薩的觸塵布施,眾生隨染、淨等相應法可有八觸,我們修行的人一進入染淨的境界,一定進入第七意識,也就是在修內心,不是第六意識對外境的分別,剛開始修是對著外境的人、事、物,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對著色、身、香、味、觸、法這些塵境起了覺受,還在好、不好之間去分別,現在超越了外境都不能影響你的心意念了,也就破掉第六意識的執著分別心,接著回歸基本面來修我們的內心,我們修行一定要內心修,外境只是不再去攀緣,但是對外境做不到不攀緣,就修不了內心,因為外境都放不開了,怎麼修得了內心?在身體的變化也是一樣的,身體對外境不執著,不執著一定有氣感,一定有一種身體的變化,對你、對外境加在你身上的刺激,覺得慢慢的不會有感受,不覺得有什麼會來影響到我的內心,一定要修到這個地

很多人第一關還修不好,就獨自一個人跑到深山裡面去、或者獨自關在一個房間裡,去修什麼?去修內心嗎?內心妄想境都還沒有開發出來,怎麼修?開始一定要去面對日常生活起居裡面的人、事、物去磨,看到這個人很討厭,能不能每天這樣看著他?覺得他也不是這麼討厭,慢慢再看!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到最後看到他卻不痛不癢!好像一般人一樣,甚至於似一塊石頭一樣,沒有生起好惡想,這樣你自己就自在了,外面的這些人、事、物,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所接觸到的色相、聲音、香臭味或者是外在的物質是柔軟的、堅硬的,覺得對你都沒有影響,要睡硬床我照樣睡,要居住哪裡?我不覺得環境髒惡,這樣都能夠自在,身體對外不執著,才有辦法使身體起變化,有變化才能夠修內心。

一修到內心境界就在清淨、不清淨之間選擇,我們常常喜歡清淨的法,對於不清淨的法、染法,都儘量要把它排除掉,當然在清淨與汚染法之間還是會有分別心,到最後能夠突破了,我們在第八意識裡面種了很多的善惡種子,每一個善惡種子都已經種進去了,不可能有辦法改變它,初步的我們並不能夠像佛內心的種子都是清淨的,但是起碼我們在於面對污染法的時候,我能夠不受它的影響、不要有罪惡感,《大般若經》的精神及層面就是在講這個,所謂染淨是強給它安一個名稱在上面,就像是我們上面講的增語名相,把它安了一個名相,自己就執著在名相上面了,這是污染的、這是清淨的,清淨的就是好的,汚染的就是不好的。

在菩薩的境界,汚染的與清淨的其實兩個都是一樣的,這樣不加以強分別,內心就比較能夠平安、比較沒有感覺罪惡感,這就是要去磨練;當然在磨練之間,並非是可以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把它當成是無所謂,那是錯誤的。對這個心地裡面變化的認知,因為法法都有因,有因就有果、你是跑不掉的!不要學佛法學了半調子,看了染、淨法是相等的,就可以為非做歹,到最後還認為是沒有關係的、我看破了!看得破、看不破,要在死亡那時候才知道,死亡那時候是最脆弱的,能不能安住你的心?是汚染、也是清淨的?清淨與汚染沒有兩樣,真的有沒有那個能力?真正在最虛秏、最敏感、最無助的時候,你有沒有把握住這一點?那是不大可能的!在中陰身的時候,所有的現象現起,有生之年我們最好進入這個境界,能夠學習一下!

有的人沒有機會進入到那個情境裡面,就不知道深層潛意識的那些汚染法、清淨法在那邊互相的牽扯,你是不是能自在的看著它,都不受它的影響?當然第七意識的染、淨法,都是依第八意識的種子現起,但是熏習的清淨法與污染法,永遠都是存在的,第七意識有沒有辦法超越這些染、淨之分別?若能夠超越就是平等法證到了,那是不簡單的修證。

光這個染、淨等相應法就有八種觸,這八觸與無漏法相應之明觸,第一個是無漏法,是已經沒有煩惱、功德圓滿,沒有像篩子一樣,把東西放下去,東西就會漏過去,所做的功德不再被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偷盜、把它偷光了;我們常常修行都是那邊在做功德,但是這邊習氣毛病卻發作,把功德漏掉了,永遠沒有辦法修到沒有煩惱。無漏也可以講是沒有煩惱,為什麼沒有煩惱?因為所有的功德、所做的都沒有漏掉,沒有漏掉是內心清淨沒有去犯戒、沒有去做很多不好的事情,篩子都是密實的,所做的功德都沒有漏掉、都存在。若是漏掉了就不完美,那就是過多於功、是有漏了。

另外一種解釋,無漏法就是無為法,無為法是功德最上的,《金剛經》裡面講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賢人偏向於修有為法,聖人偏向於無為法,當然無為法分成六個不同的層次,有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盡無為,到最後佛的境界就是真如無為,不管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或者受想滅盡無為,這是方便的無為法不是究竟。

我們修行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佛的真如無為的境界,但是可以有五種過程間慢慢的修上來,這六種無為也可以說是無漏法、無為法的一種典範。我們要修無漏法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修到,要用有漏法慢慢來熏習,也就是有漏法是一種手段、一個方法,來讓你修到無漏法、修到清淨沒有煩惱的境界,譬如一個人用唸佛來面對心煩,我們有的同學常常打電話來說:「我今天很煩,我感覺某某人他好像在水深火熱之間,好像在哀號、好像在叫我、好像很痛苦的樣子,搞得我也很心煩!」碰到這種被外境因緣所攀上、所引起的心煩,定不住那要怎麼辦?不能進入到真如無為的境界,真如無為境界就是法抓不到你,雖然感覺有事情、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但是我不去罣礙,就是真如無為的境界去面對那個有為法,或者事情在發展之間,現在你不能直接用無為法,那就用方便有漏法,有漏法就是唸佛,我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唸、唸得我心清淨了,剛剛所感覺的那種境界,不會造成心裡面煩了,這是第二層次的法。

無漏法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證得到的,一般人的智慧都從有漏來熏習,讓你進入無漏,不要講無漏法,講世間禪定也是一樣,世間禪定在初禪的境界,你要修到有覺、有觀,而要修到無覺無觀的無漏境界,就要用去掉覺、觀的這個方法,先覺先觀內心的種種應緣所產生的心意識,慢慢的讓它不起作用,慢慢的我的心不再去攀緣,也可以不必去用覺、觀,這是用有漏法來熏習,以證得初禪的無漏境界,這不是功德圓滿的一種無漏法,是一種比較初淺的、一種比較沒有煩惱的法,再上去還有二禪、三禪,每一禪中間都有一個有為法,去修到無為的境界,來超越你對剛才有為法的執著。

菩薩或者阿羅漢,也是要用一些有為法來證得無漏法的境界;我常常講的當下能夠直接了當的,面對那個境不被它所左右,有坦蕩蕩的這種自在無礙的心,面對一切的因緣、瓜葛、或者攀緣來向你靠過來的時候,還可以如如不動,有所感知事情,但是不被它左右,這種無漏的功德性,本來是我們佛性的自相。

現在菩薩要來布施給眾生的:

第一個:是明觸,明觸是用無為法相應來給他明觸,我再進一步解說明觸,有時候若心打開了,你自在的空性是可以分給別人,假使這個人已經到了開悟的階段,但是心慌意亂還不能穩定下來,你把這空性撥來撥去,因為虛空本來是空的,把你自在的空體,撥一些給他,要怎麼給他?很微妙的,就是把東西撥過去、加持到他的腦筋裡面去,他就不會再胡思亂想,就可以穩定下來,等於是幫助他從有漏、從煩惱法之間慢慢穩定下來,等到他穩定下來,不再起神經質、不再胡思亂想、不再認假為真、不再起心動念都認為是真的,這時候再把空性接收回來。

禪宗所講的這些也許很難去體會,但是禪宗在度化眾生是無所不能,給你一點空性,等你穩定以後,再把它收回來,有的是直接把他的魂攝受到你的心裡面來,因為你的心是清淨無礙,把它攝受來起碼他不會再亂動、不會再胡思亂想、不會再看到什麼就害怕什麼,這樣讓他穩定下來以後,再把他回歸原位,這種菩薩是無所不能的,都是在用種種的方法來度化眾生。菩薩在用無漏法,能夠讓眾生與無漏法相應的,這就是明觸,明是光明無量的、明是沒有煩惱的,以那種觸來布施給一切眾生。

第二個:與染污相應之無明觸,此無明觸因菩薩已是妄心去除,真心靈知而能應萬種緣,此心應染污法而起相應,即能於自性中現起法相,行者在真性主行中,以無明緣行之心,讓心自然應緣,則於觀照己心知眾生境況,菩薩依此狀況即能知眾生處於何種狀態中。無明觸不是不好,菩薩因無明心感之諸緣而起性用,所以能以此利益群生於無形中。古僧大德云:「煩惱即菩提」,對於心淨無執菩薩,可以說:「無明即菩提」。菩薩的無明、煩惱是讓自性應緣起法的根本,若沒無明種則萬法生不起來。所以菩薩能以此無明觸觀照眾生,因而能做廣做佛事,並於無形中為眾生分擔解憂,這是菩薩無明觸布施之原由。

第三個: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相應之非明、非無明觸。有漏善的所謂有漏,就是還有果報、不完美的,有為法是你做了以後,卻執著它為有,這就有果報,菩薩為什麼不再受報?因為他同樣用有為法去利益眾生,但是用完了他不執著、放下、沒有了,或者是對眾生做了善事,不希望他回報,他就不罣礙,以三輪體空的無所施的對象、無所施的物,也沒有我所施的人,這三種都沒有了,就不會罣礙做過什麼事情,沒有罣礙就是無漏法。

一般我們做善事,剛開始學佛法的人,都會很熱心的去布施供養法師、供養諸佛菩薩、或者去修橋補路,這些都是有善功德,有善功德就有果報,有果報就會去受報,不管是生天的果報、或者再出生做人的果報,這些在佛法來講都是有漏善、是不究竟的。經典上要我們無住相布施,也就是以無漏智來做善事,若是像一般人做了什麼事情,就要把名字掛上去,譬如捐了一百萬給一個寺廟,那個大柱子是一百萬,上面就寫你的大名:「是某某人捐贈的」,這些都是有漏善,有漏善就是要來受報,下一世再來出生做人,因為布施這個寺廟有那麼大的一根柱子,以後你會榮華富貴,有漏善就有有漏報。

有漏善這些是修行的第一步,沒從有漏善開始,就沒有辦法走入修行的路,若是再來的菩薩,有的人就有這個觀念,我做什麼事情、做了很多事情,從來沒有我做了什麼的善事想,出了很多錢不見得要掛名字,只寫一個無名氏,不去罣礙這些,做完了就算了,這就是你以前有修這無漏智慧,知道無住相布施才是正法。但是很多人,一般人都是從有漏善開始去學的,不能說這樣不對,因為沒有有漏善,怎麼會進到無漏善的境界呢?過程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

無覆無記相應之非明、非無明觸,我們的阿賴耶識才是無覆無記性,第七意識是有覆無記性,有覆就是有覆蓋,覆蓋你的自性讓它不彰顯出來,你的胡思亂想就會覆蓋你的自性,為什麼我們起不了如諸佛菩薩的那種靈通力?因為我們雖沒有粗的習氣,但是細、微細的習氣還是很多,這些覆蓋了我們的真如自性,所以就產生不了一些神通變化,我們修行不是用訓練來產生五神通,佛法是希望把內心的存貨出清,把我的貪、瞋、癡、慢、疑、邪見都把它斷盡,這時候內心清淨,真如性現起來,以後自然就會產生五神通,這是最究竟的,不是修來的、訓練來的,這是因為心清淨產生的。無覆無記性就是我們阿賴耶識本來的行相就是這樣,第七意識有覆無記,無記就是記不進去,不能登記變成一個種子,不能夠列一個帳單把它記下來,這個無覆無記相應的不是明,也不是無明的這種觸覺,這是第二種。

菩薩如何以非明、非無明觸來利益群生?若以非無明觸,菩薩即能於自性中現起眾生自相,合入菩薩自性中,讓眾生得無畏施,不再有煩惱、憂慮想;若菩薩以非明觸來利益群生,則第七意識當起心用,依第八意識心自行鑑照功能,而顯眾生心念,此等心念為菩薩所感知後,當以有為法而相應,起心動念為眾生用語意、念頭等教化,使此等眾生即刻住於寂靜中。

第四個:無明觸中與愛相應之愛觸,菩薩謂覺有情,雖然自己能覺悟,得解脫知見,但因執取眾生受種種苦,即生慈悲心,為利益群生現愛心所,以菩薩心利益有情眾生。菩薩如何以愛觸教化眾生,隨意愛語、隨所愛法為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有二種愛語,即:(1)菩薩為憐憫眾生,故隨順其意而為說法,稱為隨意愛語。(2)菩薩隨順眾生所愛樂之法而為宣說,如為高心之富人而讚布施,其人愛著名聲與福德之故,心則喜樂,稱為隨所愛法為說。

第五個:與恚相應之恚觸,菩薩若恚心所未去除,難免會用恚觸來利益中生。也許您會問菩薩何以會有恚觸,有時是習氣使然,未淨盡故;有時是故意現恚觸,讓眾生畏懼而進修行道途。大菩薩當然只有慈悲心,不會用會恚觸來恐嚇眾生,讓他們生畏而修行。忿怒金剛者具有兩種德性:一者僅現其忿怒相,讓有情眾生生畏而向善;二者以真忿怒相凌虐眾生,讓他門產生疾病、不順遂而生向道。

第六個:隨受之不同而產生樂受之順樂受觸,我們每一個人難免會有憂、喜、苦、樂的這些覺受,隨著不同的情境,會產生不同的樂受,諸順樂受觸,也就是菩薩應該讓眾生以他所喜好的感情、覺受來布施給他,也就是用一些利益,來讓他產生快樂、讓他產生願意來學佛法,所以順樂受觸是讓很多初學的人,給他種一些善因,怎麼讓他種善因?就是用利益來勾引他,密宗在這一方面就比較多,我們禪修的人智慧比較高,有緣就來、沒有緣就算了,但是在末法時期,為什麼密教要興起?因為外道也是一樣,都是用一些怪力亂神的力量來引誘他們,讓他們在升官、發財方面都很順遂,他們才有意願來親近你。所以密宗也是以利益來勾引他們學習佛法,學習佛法是種善根,到底學得好不好、學多少?那又是另當別論,菩薩道觸塵布施的時候,都是隨受不同順樂受之,順樂受觸來布施給他們。

第七個:生苦受之順苦受觸,菩薩觀眾生心,當眾生心生苦受之時,能給與無形力量,順此苦受而覺得自在無礙,若能如此用功則眾生當能得捨受,住一境性中,得平等覺觀。菩薩應能善觀因緣,讓眾生自己體會人世間痛苦難耐,毫無快樂可言,除非得涅槃之樂,始能得真快樂。所以菩薩當善護念眾生,在眾生從痛苦中煎熬時,能加持其心意志,使眾生能得隨順忍,不生苦受感,終而能得順苦受觸。

第八個:是生不苦不樂受之順不苦不樂受觸,眾生已經開始慢慢學習佛法了,了解因果報應的關係,不管做善事或者求升官、求發財,這些額外的行為,對你修行本來就有障礙,我們修行本來要做到無願、無求,有願求、得到就很高興、得不到就會很痛苦,而你能夠再提升層次,讓眾生能夠生起不苦不樂受之順不苦不樂受觸,讓他們不要很強求一個得到就高興、得不到就覺得很痛苦的那種心,要慢慢訓練他們,給他們這種不苦不樂的受觸。這個比前面的好一點,就怕他不來,來了慢慢聽佛法、慢慢懂了,有所求就有所痛苦,無所求就沒有什麼快樂、不快樂的這些覺受產生,這種要跟他講清楚,能夠讓他慢慢的得到這種順不苦不樂受觸。

這八觸是菩薩要布施給一切眾生的一種力量、布施給眾生的一種東西,我們了解這一段觸塵在說明菩薩的境界,應該給眾生布施什麼?主要還是無漏法裡面的明觸、不要無明,後面這些都是過程之間,以利益來勾引他們學習、布施給他們,不是每一個人都用一樣的法,每一個人的層次都不一樣,哪一個人該給他什麼?菩薩都應該了解,有的人偏愛有為、喜歡什麼的,你就給他什麼,讓他慢慢的進步,到最後、最好是進入無漏法的境界,這是菩薩要做的觸塵布施。

 

12.法塵布施:

法塵是世間相、六道眾生活動諸法相,包括一切色法與心法等,皆含蓋於法塵中。對吾人而說,於六塵境中,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時,第六意識所緣之對境,總稱為法,或稱法處(dharmayatana)、法界(dharma-dhatu)。故法者泛指所有之一切存在法,凡有相、有為法、無為法、善法與不善法、有漏法與無漏法、染法與淨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可見法與不可見法、心相應法與心不相應法等等,均包括在內。唯識宗之五位百法雖包括色、心之法,然總是一簡約之規範而已,可演繹成無量無邊之法。

說到法塵布施,法塵是世間相、六道眾生之活動,包括一切色法與心法等,色法就是我們的五根、六塵,六塵是在外,五根是我們肉體的眼、耳、鼻、舌、身,這是依附在我們阿賴耶識上面的,心法就有八大心王,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耶識、阿賴耶識等八個心王,是屬於心法,不管色法或者是心法皆含蓋於一切法之中,世間一切相就是一切法,內心去執著外在的一切相,產生內心的境界,這也是一切法,法就是世間的一切相,一切相之間就有善法、有惡法,有無量無邊的法,法塵要看得很廣大、很微細。

行者心性若能回到空無時,是什麼法都沒有,若又回到現象界裡面就有森羅萬象,都是包括在法塵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法,人與物之間的互動也是法,甚至於你自己的舉手頭足都是法,只是這些法有沒有意義?有意義就會有對象,就會造成有漏業;無意義的法與因果報應就沒有關係,譬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跟大家都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法就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你很罣礙時間,譬如跟人家相約六點要在哪裡見面,這時間本來是不相關的法,變成對你是有意義的法了,就很罣礙的一直看時間、要下課了嗎?我六點要到哪裡去?很罣礙了、時間變成對你有相關了,外境本來不相關的東西、或者一個本來不相關的人,因為自己的心態,對他產生好、惡想,也許就變成對你有意義了,不然這個人本來是不認識、不相關的。

馬大哥本來跟我不相關的,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但是一看電視就很喜歡他,看他的樣子就很喜歡,那這個人就對你有意義了,有意義就變成法塵,這心之間是單方面的,他也許哪一世對你可能有一些吸引力或相處過,不然我們有時候看人家,為什麼對影星有那麼瘋狂的崇拜?影迷熱心瘋狂,也不要到那種程度,要來開個演講會,可以在那裡兩、三天過夜的排隊要買票,這是很熱情,熱情當然是一回事情,但是為什麼對他那麼有好感?同樣那麼多的影歌星,偏偏就喜歡這一位,是以前哪一世對他也是有因緣,所以才他。

有的人看了馬大哥都不動心,有的人不動心還要討厭他、還要批評他,也許哪一世他對不起你,你看了就討厭,這各個都不一樣。這中間的人、事、物本來就沒有好、惡,但是在我們心裡面產生一種法塵起來的時候,這些都是法,很複雜的一種互動之間、或者單獨產生的一種情見,都是屬於法的一方面。法當然有善法、惡法、邪法,這都是我們在強加分別的,法就是法、沒有什麼善法、惡法、邪法,邪法也是法,邪法也是佛法,佛法者非佛法,非佛法者也是佛法,講起來是迷迷糊糊的,講了一大堆、愈講愈迷糊。

其實佛法在告訴你,法生起不去執著它,就是無所謂的正邪,對你有用的、不會迷失掉的就是正法,有智慧的會利用邪法來幫助你成就,那也是一個法,只是你有智慧會適可而止的利用它一下子,愈是有修行的人,對這個法愈不會去在意,是外道法?是佛法?還是邪法?邪的部份把它適可而止就好了,譬如有一些外道,用某一種功法來練丹田,練丹田不是用安那般那殺第法門,這麼呼吸之間就可以把它誘發起來,但是有一些很方便的,譬如寶瓶氣、或者是有的人拿一塊大石頭壓在肚子,讓肚皮在呼吸時一起、一落,這種看起來是有為的,看起來也不是很好的,但難免會幫助丹田局部的堅實感,也許幫助它早一點成形,這個法好?不好?當然不能說好不好,只要你知道好處在哪裡?不好處在哪裡?什麼時候該捨掉?知道就好了,不要一味到底的,都用這個法。

某神功將重量吊在男生的生殖器上,可以吊幾百斤,這是什麼法?你說它是邪法,是用在邪的方面,可以增加性能力那就走偏了、是邪法;若是用在正常的修練,能夠幫助全身的血氣,也不能說這個邪法是不好,但是要懂得它,去搞這個法門,腦筋裡面要記很多的這些動作、觀念,到最後你收拾不了了,因為腦筋種進去什麼東西,要洗掉就很難,不在於這個法是邪、不邪?而在於你的心有沒有辦法擺脫以後它的糾纏?很多道家修什麼無漏丹、雙身修,利用這些行淫法,去搞成什麼身體有種氣產生、有什麼氣的,、、,這種都是邪法,為什麼是邪法?本來是沒有邪,但是腦筋會種那個種子進去,到最後會被那些種子的陰影所影響,永遠都是在男女相之間在搞性欲,到最後影響解脫知見,你沒有辦法解脫知見,雖然身體有氣、有什麼氣轉,那有什麼用?光練氣也沒有把心裡面的那種污點、影相拿掉,很多外道沒有辦法解脫,是不在心地裡修,去掉貪瞋、癡慢、疑邪見。

只知其一的有利、不知其二的可怕,阿賴耶識不要去熏習那種似是而非的觀念。佛法很簡單,釋迦牟尼佛坐在那邊,光依安那般那數息法,觀呼吸進、呼吸出,三個月之間衪就可以證得世間的十六種殊勝境界,哪還要什麼其他的法門?這些要有智慧去分辨,哪一個法是好?哪一個法是有後遺症?沒有智慧的,還是好好坐在這裡觀呼吸,好好的去用功,一定會有成就的,這對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判斷哪一個法好、哪一個法不好、哪一個法適可而止、哪一個法應該是可以利用一下?法很難講好壞,不能一概而論正邪。

對吾人而說於六塵境中,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時,第六意識所緣之對境,總稱為法,這不止是指對外境,外境與我們個體相對立的來講,或稱為法處(dharmayatana)、或稱為法界(dharma-dhatu),有時候翻譯,有的講六根入六塵是十二入,再產生六識變成十八觸,也稱為是十八界,不管觸、界其實在講的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法界萬有。

我剛剛講的一切法不是只有在外,一切法還包括內心的種種阿賴耶識所感召的一切現象,也都包括在法裡面。故法者泛指所有之一切存在法,凡有相、有為法、無為法、善法與不善法、有漏法與無漏法、染法與淨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可見法與不可見法、心相應法與心不相應法等,均包括在內,這裡面就包括內心、包括外境,大概都是對立的,有相、無相、有為法、無為法、善法與不善法、有漏法與無漏法,這些名詞都已經了解了,染法與淨法,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世間禪以下的種種法都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修證脫離三界的一切法,包括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三三昧、陀羅尼門、一切智智等,都是在這出世間法裡面。

可見的以及不可見的心法,心相應與心不相應,心不相應就是無漏解脫的境界,心相應法是有感召,會知道很多的事情,感召很多的因緣,但是感召了以後,沒有辦法不去相應,你還是沒有解脫,前面講的都是會輪迴的,後面講的是能夠感知但能不相應,那都是解脫的境界。把修行的境界、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次第、證得的果位、或者所做的一切法得到的果報,這些都是屬於一切法裡面,在《大般若經》的名相裡面,就可以概括宇宙之間,我們修行、不修行的人所有層次的名相,都是包括在一切法塵裡面。

唯識宗之五位百法包括一切法,五位就是 1.色法:有十一個,包括五根、六塵的。2.心法:有八個心王。3.心所法:心所法裡面有五十一個,包括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法、六根、二十隨煩、四不定法。4.不相應法:包括廿四個,譬如我剛剛舉例的時間,時間是不相應法,但是不相應有一個前提,若你有約會,這時間就變成相應;你的壽命是不相應法,因為控制不了你的壽命,壽命是果報已經定了,或者是出生的正報,因果出生做人由不得你、或者要出生做為動物,也由不得你不去,這些牽涉到因果報應的、牽涉到外境不能控制的,譬如方位、形狀、、、等等的這些也是不相應法。最後再加上5.無為法:有六個無為法是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盡無為,到最後佛的境界就是真如無為,此等總共有一百法,是謂五位百法。

把五位百法全部背起來,就知道修行用什麼來修?因為外境是五根、六塵,你的心對五根、六塵起什麼心態?用色身來修行有五遍行,這是修行、不修行都能夠發揮它基本作用的;修行人就會有五別境,是欲、勝解、念、定、,此處欲是指勝欲,即上進的欲心;勝解是修行就會智慧,產生勝解就是對經文、對世間的一切看法,會產生一種非常獨到的見解,而且見解都是正面的;之後產生定力、產生智慧,念力是指你的心意念,只要專注在哪一點、或者哪一個人身上,會產生一種心力,可以保護他、可以幫助他、、等等的有五個,這五別境是別人沒有的,只要修行的才會產生這五別境,但到後來還要把它捨棄掉。

修行開始要做善事,產生禪修的五別境的境界,到最後都要把它推翻掉,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推翻掉就沒有辦法解脫,不然你修到有五別境的境界,會感召天神來叫你出生到那一天去,而你還是出生完了、果報天壽盡了,照樣再輪迴,這樣也沒有解脫三界。從這五位百法的圖表裡面,你就可以了解,修行是修我們不好的六大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這些如何把它斷掉?不好的是斷掉了,好的是已經產生了,連好的也要把它斷掉,這樣才能夠進入無為、無漏的境界。

懂了佛法把它濃縮,簡單講就清了,你要怎麼做?在過程之間,碰到好的境界也要把它推翻掉、放棄,然後再往前走,這樣一直修下去,才有辦法脫離三界。在唯識宗講五位百法,雖然包括色、心之法,然總是一簡約之規範而已,名相太多把它濃縮到一百個名相,可演繹成無量無邊之法,光一個呼吸就好了,呼吸是一個修行的方法,但呼吸就有好多種的呼吸,吸進來長、吐出去短、或者吸進來閉氣一陣子、然後吐出去再閉氣一陣子,光這個呼吸就可以弄成好幾個法、甚至於上百千個法,用在呼吸長、呼吸短上。

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再加上七大,變成二十五個基本法,這中間稍微改變一下就變成一個法,所以就演繹成八萬四千法門。我剛講的鼻根,用呼吸就可以變成八萬四千,去除以二十五,每一個根最起碼有幾千個法,幾千個法之中哪一個法對、不對?譬如我教你一個方法,但是你不見得會跟我的一樣,你會修正一下,我要你劃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圓圈,這樣氣轉一下,有的人就劃出去一點、有的人就劃短一點,這樣子他對、不對?當然每一個人所做的不見得是對、不對,只是發揮的功用是不是到極致?這是最重要的,我們為什麼常常講功用行、功用行,就是肉身有所成就,所謂的成就是氣打通了,這樣比出去,這個經絡有沒有卡到?有沒有順?有沒有運動到它?

很多古時候留下的武功秘笈或者什麼的,有時候身體沒有一種基本的功用,你體會不出那個味道,譬如在做香功,我們那位李同學做了十幾年的香功,究有沒有用?有!她做了十幾年多少都有用,但是我做就不是這樣做,一個動我就麼樣?這佛的功式,這個動作轉下去會動到何經絡,因為你有氣,知道哪一個角度對,要甩在哪個角度?這就是本身一切法從肉體通後起,一切法從心起,在心通了以後就可以在裡面學很多的、自創很多的法產生。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的是經典?但是沒有把這個色身、心地裡面的變化講的很清楚,為什麼我們有很多宗派出來?每一個宗派出來就是他在修行過程之間,利用他色身的變化、利用他腦筋對經典的了解所創造出來,什麼華嚴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等八宗。其實學佛法者應只有一個釋迦宗,到最後通了以後,八萬四千法門歸於一法,就是學無為,這才能解脫,開悟以後只有一個釋迦宗,把各宗派歸一宗,沒有開悟的人在種種宗派、法門之間分別,才有種種的派別。行者開悟了、進入佛門第一個要修的就是無為,無為法就只有一個真如無為,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無為,我剛剛講的有六個不同層次的無為,不是每一個人的智慧都可以一下子做到,要漸近性的讓他做到真如無為的境界,這無為法才是解脫的法,最後終歸於無一法可得。

《心經》裡面也講到:「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你認一個招、還有一個可學的、可用的心,這些都是有為法,這不是真正的菩薩法,菩薩心要用、拿起就用,用完了就沒有了、就放下了,這才是真正我們要學習的,你要有一個方向,要學什麼法?來這個道場就是要學無為法的,無為法要怎麼學?很簡單,是你體驗了,就把它丟掉了,得到就把它丟掉,像我們這位李同學,學了幾十年、搞了幾十年還在練香功,為什麼我當初也教你們香功,後來沒有用了?香功對於這表面的氣與裡面的氣能夠互相的交換,把它打通是最有用,也就是光修打坐的人,氣起來的時候都是在內臟,會覺得氣很旺,為什麼會覺得旺、會睡不著?就是沒有把它逼到體表去,因為體表都是陽經絡,內臟裡面是陰經絡,陰經絡所開發出來的氣,不能夠與陽經絡連接在一起,就沒有辦法陰陽調和在全身運轉,當然會發生問題。

譬如開發出內臟的真氣,這個肺、心、肝、腎、脾再加上心包絡,這六個經絡都是走內經絡的,內經絡都是比較深而與五臟有關係的,你沒有辦法逼到體表去,當然聚集了很多氣,然後逼到腦筋,造成睡不著覺、亢奮。若用香功,天天把這香功姿勢做的對,剛好把這內在的氣逼到體表,通到體表這陰陽脈都是連結起來了,沒有多餘的氣,就不會覺得哪裡漲?很多還搞不清楚這些道理的,就說:「我今天沒有氣!」沒有氣而精神很好,要了再用力,氣就來,那就對了!

在打坐時手這邊的氣很旺,為什麼一直在手處旺,其它的地方氣沒有,就是只有走到手,會漲不會旺,表示沒有走到其它地方去,只聚集在一個地方,真正經絡通了,經絡自然會連接在一起,一個時間全身跑一趟,最明顯的就是腳底湧泉穴,它就這樣過了二、三十秒會湧出來一下,它不是大家感覺這麼一點點的吱吱的在震通,真的通了它會像泉這樣湧出來,因氣太大了、水太多了,它不會這樣噴上去,它是這麼湧出來的才稱為是湧泉穴。

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我們這個承泣穴,氣從下上來的時候,波一下子!就進到眼睛裡,兩邊不同時就波!波!進到你的眼球裡面去,其它的就看身體的變化,感覺有氣在流動。若在吃過飯後,正襟危坐,任、督兩脈都會轉河車!修行真的是我們感覺會有氣,氣只是局部的在那裡,沒有真正的把十二經絡與奇經八脈,全部把它打通是沒有色身成就的。開悟、不開悟就在這裡,不要說我見光了、我開悟了,開悟一定要打破色身,打破色身時經絡一定都連接在一起,連接在一起就有仙體,這只是仙體,因為天上的天神與仙道行者,也可以修到這境界,開悟的時候就進入無色界的境界。

有一位網友寫 mail 來問,開悟、打開色身,只有佛教才有的,他說:「你這樣講那不是外道也可以開悟嗎?」他不知道開悟是什麼?開悟在禪宗來講就是破色身、法身活起來,就是中陰身現起,人還沒有死以前讓中陰身現起來,中陰身現起來,要用意識抓住它,不讓它跑到別的地方,跑到別的地方去你就死掉了,要抓住它不能亂跑。你要聽唯識,阿賴耶識不去執取這個色身,你就完蛋了、就死掉了,也許生天去了;而我有生之年不能生天,為什麼?因為還沒有清淨內心的執著,就要回心反向執著這個色身,讓這個身體不會腐爛,然後它慢慢被你抓住了,執取這個色身以後,雖然有一些心通力,但是本身知道我心還有什麼毛病?我還有瞋心、貪心、慢心,還有什麼因果報應,還看不很清楚的、還有邪知邪見的,這些都慢慢的把它斷掉,六根本煩惱斷掉以後,才能夠證到無為,對外境加諸在身上的好、不好,也都無所謂,這麼磨練、磨練才是真正在修行,把你潛意識裡面的東西都拋出來了、把廁所死角裡面的那個髒東西都挖出來,你就看得很清楚,要怎麼修?因為有般若智慧了,解脫智慧已經知道了,有那個心在起,但是你有一個定力比它強,不會去跟著起鬨。

為什麼我們同學修得那麼辛苦?因為沒有把身體打開,覺知的佛性沒有現起來,妄想掛帥、常常去執著那個妄想為真、跟它起閧,沒有辦法超然,修起來就很累;一位開的人很簡單,聽了一句話,心裡面瞋心一直在冒、在冒,你就一直看:你再冒、再冒什麼?看著它、它就這樣萎縮下去了,很清楚的!這樣好不好修?很好修!若是沒有打開,沒有一個覺知看著它,知道在生氣,但是壓不住它,因為你的定力沒有它強,它發作了、駡了,接著再來懺悔:「佛祖啊!對不起,我又發脾氣、、」常都在煩、執著這

修行難,難在沒有把身體打開,為什麼要打坐、增加座次、增長時間,就是讓你把這個身體打開,打開就好辦事,為什麼我們打不開?就是太愛我們的身體,不然就是沒有時間,不然就捨不得一天坐六小時、八小時、十二小時、十八小時,當然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有的人發大心就進不去,認真用功閉關三個月、半年、一年的也進不去,這牽涉到你的宿根,腦筋裡面的貪、瞋、癡、慢、疑到底有沒有規範得好一點?這又回歸到戒律,一個人的德行、道德水準很高的,這種人都是再來的菩薩,他心地就比較能夠控制,今生雖然在紅塵之間,但是仍然保持很清淨、不被汚染的樣子,這種人肯發心這麼好好打坐用功的,諸佛菩薩一定會給你加持、讓你開悟。末法時期難就難在這裡,一方面根基不夠,二方面是外面的世界,沒有辦法不受它誘惑,然後被外面這些熏習,大染缸把你染成人家這樣、我也這樣,有什麼稀奇?就沒有一種道德水準的觀念,這樣怎麼去開悟?打破色身的時候,起心動念都可以成就一切事,這些內心不清淨的貪、瞋、癡、慢、疑、邪見一大堆,豈不是利用這些去造業?佛怎麼會去造一個魔?不可能的!

修行說難也不難,要守戒律,修律宗的比較會有成就,但是也不見得,有的修律宗就認為我不去犯戒,就是修得很好,也不是,修律宗的把你的思想、行為都規範得很好,再找一個時間去修禪,會很容易悟道。很多修律宗的都認為我守戒律就很好了,守得很嚴格就好了,那是不錯,死的時候是往生小乘的五淨居天,當生沒有辦法進入解脫的境界,沒有辦法悟得菩薩道,這是因還是果?是果還是因?很難講!要自己去反省你的內心,這些都是講法塵境。

 

13.福德:

指過去世及現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是謂福;而德者謂持戒、忍辱修自己的德性,是為福德門。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為福德門,二為智慧門,兩者又稱為成佛二資糧。而智慧門係指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多為眼目行其他五度,是為智慧門。故吾人欲成佛道當行六度,六度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若入於福德門,則一切罪業皆能除,所願皆得。若得般若波羅蜜多當得智慧門。《金剛經》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善行所得之福利是謂福,做善行就有得到對本身的福有利益的,這就是福;而德者謂持戒,指忍辱修自己的德性,是為福德門,福德是什麼?福德就是我們修行的資糧,福要怎麼修?就是修布施、修持戒,為什麼要修布施波羅蜜,要廣結善緣,對下是布施,對上稱供養,對上供養出家眾、菩薩、佛,對下有捨棄慳貪的這種善行,去幫助別人,這樣就有福報,有福報了就要學無所住而去布施,這樣會變成你的一種智慧,不要變成是一種累贅,什麼是累贅?就是有漏功德,有漏功德還要去受它的果報,若是生天的果報,你可能去生天上,天上壽命盡了照樣輪迴,而做了善事不去執著它,那就不會受報,不做善事是沒有資糧,做了善事卻執著是會受天報,所以我們就要無住相布施,這是福的部份。

德是修自己,德行好不好,好不好在於你的持戒有沒有嚴格?這戒律有菩薩戒或者出家戒,每一個等第都不一樣,菩薩戒都是以修行為主,心有一個殺、盜、淫、妄,那起心動念就已經犯戒了。小乘的是行戒,行為不去犯戒,就不算是,譬如看到一隻螞蟻,他把牠踩死,這就是犯了殺戒;受菩薩戒的雖然是行為沒有殺牠,但是你起了心念:「好討厭喔!不如把牠踩死!」這念起你就犯了殺戒,菩薩難修、難修在起心動念要真的能心起不隨。

因為菩薩戒是這麼敏感,起心動念就犯戒,所以它通懺悔、可懺悔,懺悔到什麼情形?心安了就是懺悔了,心不安是還沒有懺悔完畢,這有很多的層次,以《華嚴經》來講,一切罪性本空,還有什麼懺悔、不懺悔?問題是你有沒有修到那種境界?那麼瀟灑?一切罪性本空,本空不是嘴巴講就空了,是以後果報來的時候,能不能擺脫那個果報的因?這才是自在!不是認為罪性本空,然後今生可以去胡作非為、去亂搞,亂搞可以啊!問題是果報的因來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解脫?有沒有辦法不去受到它的影響?沒有修到那種境界,當然反過來說,修到了那種境界,也不會去犯大的過錯,不要看到這句話,要觀一切相無所有、不可得、我要觀罪性本空,然後無所不用其極的到處去造業,這就看著以後業力來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擺脫?不是嘴巴講一講,你證到了沒有?持戒是修德行的一種手段與方法,是培養你的道德行為。

第二個是我們最容易犯的就是瞋心,要用忍辱法,要去掉我的執著,就要用忍辱法,《金剛經》的六度波羅蜜,提到的是什麼?一個是鼓勵要布施,鼓勵布施了以後,要不住相;再來就是忍辱波羅蜜,再來就是般若波羅蜜,所有的六度裡面,為什麼精進不講?禪定不講?為什麼持戒不講?為什麼光在《金剛經》裡面講這三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是培養你的福德,福與德。再來就是忍辱波羅蜜,培養你的道德行為,去我的執,心中沒有一我,你駡我、等於是沒有感受,沒有一個我、不覺得痛苦,你再怎麼駡我,我覺得無所謂。

很多人就是被人家講一句,就覺得很罣礙,今天被老師駡了,有時候不是駡,有時候只是大聲一點,就像我今天講大聲一點了,我們那個楊小菩薩,就來說:「師公!你講話不能這麼大聲,不能這麼駡!」我跟他說:「不這麼駡,他不知道事情嚴重啊!」他說:「那你講小聲一點,讓他聽到就好了!」其實駡而我心中並沒有什麼,對這事情就是要這麼大聲講,才會知道是執著,很多人都是我這樣是最美麗、我這樣是最好、、,我就是要破掉他什麼樣都是好的、他的最好!

沒有一個我,其實就已經修了一半,沒有我喜歡、我愛、我討厭、、,不是就很自在?被駡、外在的環境怎麼樣,對你壓力怎麼樣?你就無所謂,很多人很在意別人對我好不好?別人對我觀念好不好?別人有沒有在背後駡我?別人有沒有說我好不好?那麼在意幹嗎?這個我沒有拿掉,你永遠沒有辦法修,第一個我執要先滅掉,我執滅掉不要執著我的觀念、我的行為、我的所知所見是最好的,沒有所謂最好的;第二個是如何做到無我?做到無我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辱、處處忍辱。

忍辱有好幾個層次,第一個就是我聽了很討厭,但是在修行,我要修忍辱法,我要忍、我要忍,忍的心裡面有點悶氣,有的馬上反應到胃部,今天吃不下飯、今天胃痙了、今天胃受不了,因為心不舒服給它壓力,就會引起胃不舒服。譬如一隻小老鼠,把牠關在一個籠子,不給牠好好睡覺,在旁邊製造噪音,牠很快的!十二小時胃就潰瘍了。你們有胃病的就是緊張大師、就是看不開,裡面有一個我在,認為我被駡了、認為外面的壓力都衝著我來,受不了了!常常自我糾纏,自我糾纏就反射在身體上,再長期下去胃就不止潰瘍,剛剛講的是胃先發炎,長期發炎下去就潰瘍,潰瘍再下去就會癌症、癌變。

修忍辱法,剛開始還在忍耐、忍耐,有的忍得很痛苦,慢慢的會不舒服一下、馬上沒有了,要最後你講你的、跟我沒有關係;我知道我在駡人的時候,已知道他一定會駡回來,他不會正面駡過來,也有正面駡過來的,過來我就承受,因為我先發動的,這因果嗎!不是只能罵人,老師也會被駡,駡來駡去這是相對的,是哪一個時候被駡?不是當下我駡他、他就駡我,是以後哪一個境緣起來的時候,他就駡我,罵我了也要忍,我也沒有馬上說:「怎麼駡我?起碼我是老師呢!你怎麼可以駡我?」我也認了,因為以前我常常駡他,他也要駡我,要有這種心態,這是因果嘛!

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因有果,不是我罵你、覺得痛快,你駡我、覺得不痛快,不能這樣子,你已經駡人在先,人家駡你就要忍,很多人不了解這個因果,有時候看學生在駡老師,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駡老師?卻不知道他被我駡幾次了,因為我駡他,他當然要駡回來,只是在哪一個不一樣的場所,不一樣的場合他要駡回來;若是你在背後講我,我當然也要在背後講你,這是因果,有時候因果是很無奈的;要不要有神通?不必要!本來我不大想講某個人,但是今天就要講某個人的背後壞話,他不在這裡、講他不好,講了兩句話就知道這傢伙一定在哪裡先駡我、先講我了。

很多人不知道因果,或許沒有智慧、愚癡了些,不了解這種情形,有的人說:「老師!你不要講別人嗎?」「因為別人先講我,我現在才講他,修到這裡沒有辦法壓住因果,他講過我,現在才在這裡講他,他不講我、不會去惹他、講他幹什麼?」要了解這因果,修忍辱法就比較好修,你不去兇人家、人家就不會去兇你了,要滅掉我的執著,就從人與人、人際之間、同修與同修之間、夫與妻之間去忍,有時候夫妻最容易吵架,吵架好像吵得真的在吵,又好像不是在吵,因為太熟、太隨便了,講話稍微大聲點,不要不高興,也不要真的動氣,要修就這麼慢慢的去忍,忍到不必去忍的時候,有翻譯得比神一點說是安忍,安忍是非常安祥的去忍受這個境界,已經不起心動念了,那是菩薩的境界。

開始學菩薩道的都是忍辱,忍辱是還有一個心在忍,有的是忍得很憋,或是忍得一個氣在那裡氣呼呼的,還是忍下來了,那還是很差的!再進步一點的,心裡面冒了一個不舒服的念頭,然後就臉色一變,兩秒鐘或者零點一秒就沒有了,有眼識、能夠轉識成智的,一看這個人一瞬間馬上沒有不舒服了,他是有不舒服,但很快的就沒有了。有的人到最後,修到你駡他、或者聽到什麼事情,根本不痛不癢,好像與我無關,其實是在講我的,那是安忍的境界。

安忍的境界一做到就無我了,心中沒有一個我的存在,不要死要面子,你駡我,覺得是不給我面子、或者怎麼樣、怎麼樣,有時候我會駡你,被駡的時候更要去修,是不是如如不動?有的人當下就如如不動,回去之後三餐吃不下,這是後遺症比較強一點的,當下佛性在,被駡的時候都沒有動,回去以後愈想愈不甘願,今天老師為什麼要駡我?為什麼、、怎麼、怎麼?然後在那裡鑽牛角尖,一個念頭、兩個念頭,煩惱了半天、一天、兩天、三天,然後一覺醒來,我想這些幹嗎?駡就駡了,那是智慧差一點的。當下被駡了,回去煩惱起來的時候,馬上告訴自己不要煩惱、不要煩惱了、放下、放下,一覺是菩提、海濶天空,一迷糊馬上就進入胡思亂想,然後就悲哀、甚至於流淚、甚至於我在這裡呆不下去了、我不要再去道場、什麼的、、、,那這就是「我」的心還很重。

在修德方面,第一個守戒律、第二個修忍辱法,就可以做到德行完美,這兩個合起來就是福德門。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為福德門,有福又有德,慢慢就會培養出你的智慧,所以稱謂福德門、智慧門。我們有戒就有定,有定就會產生慧,當然這種定是世間禪定還是不究竟,因為在定中可以對一切外來的境,都不受它的影響,但佛法修的是起居生活之間都要有定,不是在禪定之間才有定,世間禪定都是一入定就幾千萬億年,非想非非想處天要有八萬大劫,這樣當然有這個定力,但是定力依時間的過去它會退失,若是把它改個方式,不要坐在那裡才有定,用智慧來產生定,觀你的起心動念不讓它生氣,或者把根本的種子滅掉,然後眾生過來的語言、攀緣或者心念,都能夠很有智慧的觀照它,而不受它的影響。

外觀眾生的因緣過來的心念或者語言、動作,內觀心裡面的起心動念不與它相應,不清淨當然還會相應,相應起來的時候馬上把它壓下去,慢慢這些種子就發揮不了作用。這種智慧是從這福德門來誘發出智慧的,我們所謂的資糧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是來達到開發般若智慧的一個法門,若是前面都沒有修,直接在那裡打坐要修智慧,是絕對沒有辦法的!佛教為什麼一定要講布施、布施?一方面要捨掉你的慳貪、執著、據為己有的這種心態,既然所有的東西、所有的什麼,都可以施捨去,我還有什麼貪的呢?這樣你就可以慢慢的一方面布施、一方面廣結善緣,這些善因緣哪一個時候會幫助你,不知道!今生也許沒有幫上,但是下一生或者下下一生就會幫上你,天天這樣供養諸佛菩薩與祂結善緣,你不要怕下一世會迷糊掉了。

很多人很擔心今生是佛教徒,若下一世再來人間,經過媽媽的產門,我又迷糊掉了,是不是喝了孟婆湯?有沒有這回事?不知道!喝了孟婆湯以後,上一世得事就忘記了?到時我又迷失掉了?我告訴你們不會迷失掉!其實我們的命運就與所種的因是息息相關的,拜觀世音菩薩、拜地藏菩薩、或者四大菩薩、或者諸佛,已經與衪種了善因,下一世再來衪知道你又來投胎了,衪知道哪一個時候,你應該走修行的路,衪就會來跟你安排。

誰知道我會去修行?誰知道我會走到佛教的路?我生下來就不太喜歡講話,父母親在跟客人講話,我就在那裡聽,從不發表意見,後來到現在不得不講了,在前面修行的那一段也沒有話講,大修行的時候講話很痛苦、不能講話,一講話就覺得很不舒服,但是該講還是會講,因為我沒有那個命、不能閉關,在生活、上班之間去修內心,這樣是很好,但是要很有智慧、心要如如不動能夠控制外境,也還沒有人敢欺負你。

當逆境欺負你的時候,要坦蕩蕩的去承受它,沒有這種要報復的心,這是忍辱,哪一個時候會走上修行的路?不知道!有的人是自動的,就這樣進入到一個修行的境界,有的人是病得沒辦法,走來走去就轉到修佛法的路上,當然有的時候會繞到外道去,找什麼鬼神道的去化解你的病痛,或者找到什麼外道去學一些法,到最後你的善根有菩提種子,最後還是會回到佛教這邊來;這是前一世、以前供養諸佛菩薩所結的因,為什麼要世世行菩提道?因為已經種了發菩提心的願、發菩提心的種子,是與佛已經結了這個緣,下一世再來不要怕迷失掉。有的人是身體不好、有的人是不如意,要求得心安才學佛,其實這就是一種命運在掌控你,有的人一出生下來就有謢法神在守謢,不讓他走錯路,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把他帶到修行的路上來,這就是我們以前所種的善因,在下一世裡面都會成就。

這個福德,像剛剛所講的一個是福德門、一個是智慧門,有福德夠了你就會慢慢的熏習你的智慧,佛法是在學習無上的智慧來得到解脫的,不是學一些有為法,學無為法到最後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薩波羅智。薩波羅智是一切相智,這是佛的境界,問衪什麼雞毛蒜皮的大小事情,衪都可以給你回答,這種智慧是累劫修下來的,心眼打開了智慧就來,心眼沒有打開,講經說法就是照本宣科,這講義拿起來就唸、唸,然後中間加幾個字。若是行者已經通了、悟了,看到一句話就可以天南地北的講,光一行字要講多的就扯不完,有時候就把它侷限在窄一點的範圍,要不然東南西北一講,沒完沒了。為什麼法師講一部經,錄音帶都是好幾百卷?有的人在問某位法師,在講《法華經》或《華嚴經》,怎麼那麼會講、講得那麼深入?有沒有深入,我是不知道,因為我沒有聽過;有人問法師,他是這麼回答:「也不知道,我是看了就講、看了就講!」這種潛意識裡面的智慧,不是去學來的,是自性本來就有的,當然講的不會跟別人一樣,有的人是依著這解釋名詞在演譯而已。

真的是自己了解了,就會依著當時所了解的情況,把它演譯成與修行搭得上線,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書,光寫他的言論,看完了不知道修行要怎麼做?我的經沒有?經典是對已經有修證的、或者什麼樣境界者在講的,講出來的名相、講出來的內涵他們都已了解了。但末法時期我們眾生沒有實修實證的經驗,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的人看到就悟了,為什麼我們悟不起來?不知道如何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舉幾個例子,在實際的心與外境、在周圍之間所發生的事情,這中間的關連,如何來安你的心?要再深一層的給你解釋,就可以很好去體會,原來這也不難、原來我這心地是怎麼樣?我還有什麼習氣?能夠控制這個習氣,應該可以擺脫我的執著、擺脫法的執著,而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或者碰到因緣的時候,也可以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沒有我的觀念,但是我有覺知,在覺知之間,就會產生無量的神通力量,去體會這一句話、這個人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心態?這些現象馬上從無所住之間,由你的智慧門產生,了解了他所講的意思,是在什麼情形之下講這一句話?這是你的智慧。無所住才產生起那個心,是你的智慧而產生起那個心,不是在這件事情上,是在判斷背面的因緣果報、或者背後的心態,去認知它背後的這件事情。

智慧門係指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的實相是無相,摩訶就是大,大般若波羅蜜是用大智慧度到彼岸,以此般若波羅蜜多為眼目行其他的五度,前面的一切五度不以般若波羅蜜為眼目,就會進入天道;這五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定要以無所有、不可得的心態,來觀一切所做的事情,這樣就不會落於有漏果報的這一面。

這般若波羅蜜,我們已經在般若波羅蜜的行相裡面講得很清楚了,是觀世間相,當因果報應來了,要觀它無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的,在修行過程之間所現的境界、善境界,把它看成無所得。無所有是對一般所接觸到的人、事、物,紛紛擾擾的、或者恩恩怨怨的這些、或者是起心相應的這些感受,這些都是要觀無所有。

對於所修證的境界,譬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甚至於四空處定的境界、甚至於八背捨、九次第地定、十遍一切處等等的這些善境界,你都要認為不可得,這樣就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一關一關的修上去,才能得到菩提的彼岸,不然你會死在天道、會死在仙道,或者會卡在魔道裡面去,這是不一定的;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義就在這裡,有所修、有所證,都要看成不可得,對於我們一般人世間的這些恩恩怨怨、因因果果的現象,看成是無所有,心起的意念也是無所有,這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以它來當作眼目。

故吾人欲成佛道當行六度,六度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這六度是我們要開悟、要成就菩薩道的,若要成就佛道就要有十度,後面第七是方便波羅蜜、第八是願波羅蜜、就會產生第九的力(力量)波羅蜜,第十是智波羅蜜,會產生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這樣就是以智慧來解脫。

若入於福德門,則一切罪業皆能消除,所願皆得。若得般若波羅蜜多當得智慧門,前面的福德門是可以消除業障的,因為布施、持戒,修忍辱法,消除你的業障,修到這些就可以得到福德具足。福德兩足尊是只有釋迦牟尼佛,福、德這兩個,世尊是已經滿足了,我們沒有辦法圓滿,所以才要修般波羅蜜多,如此就可以門。

《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須行不住色布施、不住聲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上面已經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講這些,最後不住一切法布施,就可以度到彼岸,這福德有多大?不能夠來講、不能夠用心來思量。

我們把這福德加以解說,在《金剛經》裡面,這福德也佔了好大的篇幅,因為有所作為都是福德,但不要去執著這福德,真正要去求這福德,福德是沒有福德性,沒有福德性是要觀一切福德都沒有,那種福德才是夠多,執著有相、有為的那種福德還是不夠大,世尊所講的福德是沒有福德性,沒有福德性這福德才是非常大,因為有無量大的福德,你才有辦法去修六度波羅蜜,才能夠得到般若波羅蜜多、才能夠度到彼岸。

(93.03.06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