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續4)
2003.8.2. 第 6 講(之6)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續)(五)如何依本經文修行(續)
2.「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續)
(3)明心菩提---在伏心過程中對世間相已能了知,對諸佛法及世間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體性,末者心有所執而成世間相。心一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能瞭解,然後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亦得畢竟清淨心,此後以般若智度到彼岸,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發菩提心以後經過修心養性,即能進入第三階段,在伏心過程之間對世間相已經能夠了解,對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等這些塵境不受它左右,所以用佛法來對世間法,知道我們要修的是什麼?我們的本來是什麼?我們的習氣毛病等枝節又是什麼?本著空無的心來面對一切境界,外在的跟內心的一切境界能夠讓它清淨,在使我們的心進入世間相以後,對世間法的總相、差別相都能夠了解,然後依般若波羅蜜多法而修,即能得到諸法的實相。
所謂「實相」:就是以空無的體面對外境,雖然有其境,但可以把它看成無相,也就是說要以如實的體面對外在如實不空的境,而能夠如如不動,這樣子就是所謂的實相。
《金剛經》裡面也講:「實相者非相也」,能夠把外在的境看成不是境,你自己的心能夠清淨、不黏,所以最後得到畢竟清淨心,當然這個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基點,般若波羅蜜多即指用無所有、不可得的心來面境修,對境能若相應、若不相應,對境能不住而非不住,任運自心讓其清淨、成熟。上面所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般若波羅蜜多,行者都能照這樣慢慢來修行,最後就可以度到彼岸,這個時候所獲得的菩提叫做明心菩提。
先明心才有智慧來斷煩惱,像菩薩地第三地是明地,又稱發光地,心能發光明,就像我們的明心菩提一樣,心清淨以後就有智慧了。發菩提心之後,開始修行,修到了有一個境界了,就是第三層次的明心菩提,但菩提道還沒有獲得,所以要繼續進入第四階段,至此就是有一點境界叫做菩提道,也叫做出到菩提。
(4)出到菩提---當得明心菩提後認真修行,即能開悟自心,悟後真修時,以方便智、願、力波羅蜜多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羅蜜多中的方便力,但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多,如此斷滅一切微細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進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是為第四菩提道路。
第四菩提是已得智慧像火焰一樣,以智慧去除無量煩惱,廿隨煩惱、六大根本煩惱,然後可進入「出到菩提」階段,所以第四階段菩提大概已經修到第四菩薩的位階---見道位,得到明心菩提以後認真 再修行,即能開悟自心。心地沒有一個根本究竟修證的話,是不能得解脫的。雖然是沒有完全把微細的習氣斷掉,但起碼要有一個基本能力來控制自心,不讓妄心隨意發作出來,如此法身即能夠活起來,這個時候是悟後才開始修心,當然微細的習氣都是潛伏在我們黑漆桶裡面,悟後修的是微細的習氣,上面的明心菩提階段是修比較粗的習氣。
雖然在這個期間,妄心是微細,但是起心動念行者都應可以警覺,有什麼心還不清淨,所以這個時候要轉內心習氣,要滅自心的法執,都是在這個階段進行,也可以說真正修行是在這個階段。打坐用功,色身沒有突破,看不到我們的妄想心,就沒有辦法真正用功。心打開來以後才能真正修行,那悟了以後,再以方便智與願智、力智來度到彼岸。
我們在明心菩提時,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解脫道,六波羅蜜要各別修、共修、互修,來成就菩提道。開悟的行者要以十波羅蜜多,所以說加上四波羅蜜多--第七是方便波羅蜜多、第八是願波羅蜜多、第九是力波羅蜜多、第十是智波羅蜜多。這些都是以般若波羅蜜中得到方便力,一下子做不到修心清淨,所以我們就有方便、階段性的去達成,雖然是以般若波羅蜜方便智慧去達成,但也不是去執著般若波羅蜜這個法,我們知道般若波羅蜜是無所有、不可得,是對一切法能不即不離。抱著這種心來面對一切境,順、逆、善、惡、對、錯,要抱著「無所有」的心,而面對修行所現境界如生死、涅槃,四禪、八定、九背捨、十徧處等等的境界,以「不可得」的心態去處理,有修有證卻把它看成無修無證,這樣就是行般若波羅蜜,這樣才能夠不落於空,也不落於有,不然你會執著而沉迷於三界中。
譬如說你守戒,一直執著戒要清淨,反而變成一種執著,所以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就很自在的,隨時隨地的能夠去面著境界,這樣就沒有順、逆、善、惡這些分別心,這在《大般若經》時,都是在講這個般若智慧,所以用這個就可以斷掉一切微細的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在前面執著的一切善行,一切的戒律,或者是精進的用功,或者是修忍辱法,打坐..等等的,但是達到一個境界以後,你就把它看成有用功好像不是在用功,有守戒好像不是對戒非常的執著。布施完了就不在意,沒有布施也不會覺得有罪惡感,這樣在順、逆之間,在空、有之間才沒有掛礙,這種才是真正在行般若波蜜的智慧,也就是《大般若經》裡一直在闡述的道理,所有境界都能夠不去執著它,這樣你就可以進到不動地的菩薩位階,然後就進入智慧無量的善慧地,第十個菩薩位的法雲地,可從你心裡面產生一切法,有所說眾生都能夠信服,所以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雨潤諸群生。
十地菩薩就不得了,十方虛空可以來去自如,可以見十方一切佛,當然已證得無生法忍,這位階也可以出到三界的薩婆若智,「薩婆若」就是一切智,像釋迦牟尼佛得到的一切智、一切道相智、一切相的智慧,祂什麼都知道。一切修證上的過程狀態就叫道相智,祂也能知道,等於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個境界叫做出到菩提。這個名稱有一點難以理解,「出」:出現的出,「到」:到達的到,出到菩提是第四階段的菩提,此階段行者算是已有解脫知見了,也就是我們說的小乘的菩提道路終點。
(5)無上菩提---出到菩提能於得菩薩道後,更於如來地中,斷微細、極微細等煩惱,能得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並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最後證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等,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無上菩提。
自發菩提心以後到此階段是真的要成佛了,就要進入菩薩道的如來地─無上菩提,從初發心到剛開悟的階段就要發一大阿僧祇劫,從伏心菩提進入第四期的出到菩提修行也要花一大阿僧衹劫,第四階段開始到最後成佛又是一大阿僧衹劫,第四階段中從不動地然後又到無上菩提又要花一大阿僧劫,所以不是說發菩提心後,馬上就可以成就,發心是一個成佛的開始。
第五最後一個菩提道路就是無上菩提,在無上菩提的追求上,我們要進入如來地,然後斷微細、極微細的煩惱,煩惱分很多種,有一般沒有修行人的煩惱、微細煩惱、微微細煩惱、極微細煩惱等四種。你為什麼不能有神通變化呢?就是因為有一絲一毫的微塵在,而使你沒有辦法得到一切神通變化,所以當你斷掉微細、極微細煩惱之後,就可以得到三身,在開悟的時候就有法身,但是素法身還不是很清淨,開悟的時候,法身就會活起來,但是因為你心還有很多的煩惱,所以法身雖然活起來,但素法身還不能用。
什麼叫「法身」?就是一個空無的真如體,這個真如體它如果清淨以後,可以隨著眾生的心憶念就能發出應化身,也就是說佛法修的跟外道的不一樣,但是說不一樣也是過程之間而已。如果受陰盡的時候,就有一個意生身發起,意生身是動念時才有,我一個意念想到那裡,它就有一個意生身會到你所想的地方去,這是意生身。
但是應化身是證得心淨者,能隨眾生憶想而現出應化身。一個眾生憶想佛、憶想菩薩,祂們就有一個化身出去,這就叫做應化身,被動地應緣化成一身才他往。修到五地菩薩才有一個應化身;化身無量,那是要到十地如來地的境界,這種大菩薩才有千萬億化身,有千萬億的人在同時憶想祂的話,祂就可同時化千萬億個身出去,這是應化身。
「報身」:每一個菩薩都有一個菩薩的報身,就像證得如來地者就有如來地的報身,甚至於天神也有天神的報身,這個就是你修行的果位所現莊嚴一個報身。佛教在修行上言,可以得到法、報、化三身的話,是說修行有初步的成果,如果你的應化身有千萬億,那就是大菩薩或是佛的境界了。
但佛教要修的是智慧,一切煩惱要用智慧度到彼岸。度到彼岸就會有智產生,最根本的四種智慧就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等四,先分別說明如下。
(1) 妙觀察智:
如果你調伏了第六意識以後,妙觀察智就起來了,所謂妙觀察智就是你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意等六根就可以觀察到外在的人、事、物,你具有一種超人的感覺及觀察。
譬如說你的眼睛看到一個人,他心是不是心清淨,你用眼一看他的臉就知道,清淨的臉看起來就很透徹,像清水見底一樣,你說這個人現在修得不錯;有的人臉看起來是糊糊的,根本沒有修行;有的人是有修行但碰到障礙時,障礙就現在臉上,這些從分別智(差別智)就可以產生妙觀察智,所以妙觀察智就是行者能不要強執著、分別時,你的六根就具有此等功能。如果你的分別心很強的話,妙觀察智起不來,第六意識是分別的意識,你心分別得太重就起不了妙觀察智,也就是說你的心迷糊掉了。若用意根來觀眾生心,他是有修行或修得好不好,都能用心來衡量,當你的心射過他的身體,並沒有障礙,表示此人心清淨,修得無相、無妄執。反之,這個人讓你的心射過去,就像一道牆一樣通不過,這樣就是他的心地不淨。如此,體會後就要不動聲色,不能讓人來知道你所體會的,若說出口代表你還有法執,這樣怎能解脫。
妙觀察智為什麼起不來?因為你看到這個人他的習氣怎麼樣,你就馬上反應不喜歡,這個人顯得很好,你就喜歡了,外境的善、惡跟你的心起喜、怒、哀、樂想,那你的妙觀察智就起不來,所以你要對外境,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都要能夠順眼、順耳,沒有你自己的主觀意念,這樣你的妙觀察智才能產生,所以這個是跟修行有關的。唯識學所講的第六意識清淨的話,就有妙觀察智,如果你有所見、聞等,那妙觀察智就沒有功用,所以說「妙觀察智見非功」,這個見只是用眼睛來代表,聞也是,見、聞、嗅、味、觸、心等這些太強盛的話,就沒有妙觀察智。
(2)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來自於第七意識的調伏,我們的心常常在分別順、逆、善、惡種種對立的境界,所以如果沒有把憂、喜、苦、樂的心平等化的話,你就沒有能力觀眾生平等,觀一切法平等的智慧,也就是說平等性智起不來。平等性智建立在法法平等,所以說「平等性智心無病」,沒有病就代表說我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的,無善惡想、無憂喜想、無苦樂想,天氣熱能夠忍受,跟天氣冷沒有兩樣。這樣就能夠慢慢的去破掉你對一切境界對待觀念的話,才有平等性智現起。
生病是大家所不喜歡的,但你沒有不喜歡的心,你覺得生病跟身體好的時候沒有什麼兩樣,坦然去承受那種生病,這樣病不病兩個是平等的,心沒有喜怒的境界產生,那你這樣的話,憂、喜、苦、樂都能夠平等心來觀它們,如此對世間事沒有特別的喜愛,也沒有特別的不喜愛,這樣平等性智就建立了。
平等性智建立的話,心就沒有病了,那有什麼好呢?就不會被一些眾生或冤親債主或是天魔、鬼神、魑魅、魍魎等來作弄你。我們大部份心都有病,所以才會著魔,才會執著某一個境界,然後外在的客邪就會趁虛而入,所以我們要特別去建立「心無病」的狀態,心無病你就能建立憂、喜、苦、樂等覺受都是平等觀,你這樣生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特別過得好,沒有什麼過得不好,很平淡!平淡就是偉大,你能夠這樣的話,是修行的最高境。
(3)大圓鏡智:
第七意識妄執滅的話,再來就是要進入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有分好幾種,如果是剛心清淨的話,可照一切眾生因緣,外在一切有形因緣、無形因緣,你都可以了解;如果有四禪或阿羅漢的境界,心可以鑑照一千大千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的層次而已,他可以鑑照宇宙之間一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世界,也可看到這些世界裡面的所有眾生的過去、未來等八萬劫之間的因緣果報、恩恩怨怨的關係,這是大圓鏡智的一部分。
佛的大圓鏡智才是完整的,可以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可觀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眾生一切因緣果報,從無始到無終,他都清清楚楚眾生的因緣、果報關係,所以大圓鏡智是依每一個人的修行境界而有不同的解釋,如果把「大」安上去應該是講佛的境界,如果「大」不安上去或者是只有圓鏡智,我們一般禪宗祖師大德,他能夠看到眾生來來去去,能夠體會周圍之間的因緣,但這些都還是小神通,都 還成不了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要如何產生?要待性清淨後!所以說「大圓鏡智性清淨」。自性清淨是所有的微細、極微細、極極微細的習氣煩惱都要斷掉,看你斷多少,就會產生多少的功用。譬如說我們一般在修行或是禪宗祖師大德在修的,不能夠修到能觀照一千大千世界,只在我們生活起居之間,所接觸到的人、事、物的因緣果報他都能夠清楚,或者隨眾生使用什麼法,有的人是害人,有的人是施有為法,作法去害人,那起碼都可感覺,都可以化解,這些是雞毛蒜皮的小智慧,跟聲聞、菩薩的圓鏡智,佛的大圓鏡智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末法時期你修到小小圓鏡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大圓鏡智要清淨才能夠產生它的功用。
(4)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又稱作事智,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菩薩有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總稱為成所作智,依五識心成辦一切神通變化之能事。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都盡量不去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意識,因為它們會跟第六、第七意識共同造業,現在第六意識調伏,第七意識清淨了,所以回過來再去利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意識產生的作用,就會產生神通變化,你想什麼?它就成就什麼!這種智慧也是跟大圓鏡智一樣,要性清淨以才能夠回過來用前五識產生的神通變化。
以上佛弟子要學習的四智,在因位中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是永伏第六意識及第七意識而得。這樣性清淨後才有大圓鏡智產生,大圓鏡智可以說是靜態的鑑照的功能,因為它可鑑照三千大千世界,可以鑑照所有世界十二類有情、無情眾生的因緣果報;成所作智是動態的神通變化,他可以從清淨阿賴耶識化現一切化身,隨緣應化,也能從這個世界飛到其他的世界,從這個佛剎土一念之間飛到其他的佛剎土。這些都要大菩薩他們才有的成所作智,像我們世間禪的五神通是屬於小神通,但得這四個智慧成就的話,就有無量無邊的十方世界來去自如的功能,這是我們修佛法要去追求的四種智慧。然後得無上菩提就能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五眼中的肉眼大家都具足的,受了光及距離的限制,所以就看不遠。
「天眼」:是可以看得遠,可以看到天上、人間、地獄,甚至於可以看到一千大千世界。天眼還有天眼通與天眼明之別,依經文所說,天眼明是不必起心動念,十方世界一切都在佛的心中;天眼通是起心動念才現起那個境,也就是說天眼是沒阻隔的,不會被一個牆壁、被一座山所阻礙,可以看天上、人間、地獄的天眼,但是先決 條件是要起心動念境界才會現,沒有起心念心中不會現那個境。而天眼明是佛於不動念中,一切世界、眾生都在於佛心中,因佛已能無礙,故不執著這一切現象。
「慧眼」:係指智慧之眼,為二乘所證空理之眼,了知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稱慧眼。因其照見諸法真相,故能得解脫知見。《大智度論》言:「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
因修習到空證的人,他的智慧特別銳利,如果你沒有證到空,智慧都是像葛藤一樣,都會演變成一種煩惱,糾葛來去。須菩提尊者慧眼第一,為什麼須菩提尊者慧眼第一呢?因為他悟空第一、解空第一, 所以他的智慧無量,這種智慧包括世間智、出世間智跟漏盡通一樣的,他無欲無諍,不會跟人家諍辯,因為沒有執著了!你怎麼講,講對或講錯,對他來說都沒什麼關係,不會去執著,空掉一切相,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慧眼是我們第一個階段要去修的,沒有天眼 倒無所謂,但慧眼一定修。
要修慧眼,當然要先把色身打開來才能證到真空,那時用的智慧也好,用你的空性也好,就可以得到漏盡,這時所有的業力就黏不上你,你如果沒有心清淨的話,業力來心就起病,若是你心有毛病的話,業力來就抓住你有毛病的地方作起文章來,你有瞋心就讓你生氣,你還有貪心,它就製造一些貪心的境界讓你貪,如果是對因果報應不是很清楚,行為犯觸因果時還搞不清楚,所以這些智慧從空裡面就產生出來,該怎麼做,該怎麼化煩惱,你都能自在應付。
「法眼」:空證到了以後,再進一步就是回有,空是一個初階段的修行,證到空以後才再回返進入有相,從空到種種因緣會產生一切法,這時法是真的。為什麼以前心念都不真呢,那都是依我們的習氣在想、在執著,所以當然不真。證到空的人碰到因緣,他內心起了一個念頭,那個念頭是真,所以一真為真,一真法界你沒有證到,都是你的妄想掛帥。現在念清淨了,無念就沒有因緣,因緣來你就會隨因緣起念頭,你從念頭之間就知道很多的因緣現象,這個時候所起的心念,我們叫做以客觀的體所現的境界,也就叫做法爾現象。
我們道場名稱叫做「法爾」,法爾是一個空無的真如體,遇到因緣所現起的心意念,善觀此心意念,你就知道什麼事情在進展,這種法眼對一切法相都能夠清清楚楚,這個比慧眼更高一點,所以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神通? 祂不必神通,祂心裡面都是清淨的念,感召因緣所現的念頭,講出來就是這樣子,所以祂是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講出來的都是真真實實的,為什麼真實呢?因為祂證到空體,所以心裡面無所執著,映照一切境緣它會現,甚至於問祂什麼,祂都可以隨心所欲的,不必用神通觀什麼就可以講出來。
這都是心,只有心才不受時、空的限制,如果你用有相或是有為法,都會受時、空的限制,也就是為什麼世間禪定的行者,他可以修證到天眼通,也只能觀一千大千世界,不能觀到三千大千世界,因為他還有見的限制,所以用眼跟用心的境界是不同的。
「佛眼」:有的人說佛眼是前面四個眼都具足的話就是佛眼,其實佛眼是有更大的視野,是天眼者視野再擴大的成就者。剛剛講的天眼可觀一千大千世界,要起心動念後才能觀其境;佛眼就不必這樣,佛眼不必要起心動念,只要心清淨的時候,所有的十方世界都在他的心中,所有的十二類眾生有情、無情都在他心中。
為什麼成佛可以容納十方虛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因為祂無礙,祂對什麼事情都無礙,眾生的好、壞、善、惡或者是清淨、污穢,對祂來講都沒有掛礙,可以包容一切,所以 祂所看的是更廣大的世界,容納的是更廣大的眾生,所以佛眼除了具足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以外,祂的觀照範圍是更大的。
無上菩提一得,除有五眼外,還具有六神通。一般世間禪可修到五神通,阿羅漢也可以修到五神通,但是修佛法的人要加一個漏盡通,漏盡通就是煩惱沒有,因為你斷了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斷了第七意識的根本思量的妄想執著,所以面對一切境不被它 黏,一切業力來,你就不會被它栓住,這樣就是漏盡通,也是我們修佛法最重要的課題。
你可以沒有前面的五神通,但是一定要先修到漏盡通,其實在修漏盡通的過程之間,他心通一定是有的,他心通有你卻可以不被他左右,所以才會斷煩惱,這是斷攀緣的心識。至於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這個都是要去修,如果你進入行陰區宇的話,就有宿命通了。破了色身的時候只是歡喜地的菩薩,第三階段的明心菩提以破色身就進入第四出到菩提,那個階段氣充滿了整個身體,起心動念說要飛,真的身體就會飛了起來,因為這個時候氣充滿了身體,再加上你的心意念的帶動,所以身體會飛,這就是神足通。
神足通比較容易去修,但現在末法時期,修這個也沒有什麼好,一定要先修到漏盡。剛剛講的他心通,一定會心通了,因身體窠臼突破,大家同一心,所以眾生的心你能夠了解。當然他心通也有不同的層次,很多人頂多是打通色身,只是對他人心裡面想什麼,他可以了解,真正的他心通是要連螞蟻、蟑螂牠們的心裡想什麼都要知道,連螞蟻見面時在說什麼話,都要能夠了解,這才是真正的他心通,不是只有知道這個他人的心,現在在想什麼?現在在幹什麼?不是這麼簡單的。
在《大乘理趣般若波羅蜜經》裡講到五神通的時候,就很具體的說明,雖然講到六神通,還加上一個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剛剛天眼明稍為提過了,天眼通是起心動念才可以看到那個境,譬如說你要看第二天的忉利 天宮玉皇大帝,你想!忉利天宮就現起來,玉皇大帝現在在做什麼,你可以看得到。天眼明不必用,所有的十方世界都在他心中,十方眾生有情、無情都在他心中,所以天眼明是佛的境界,天眼通是世間禪四禪天的境界,或是阿羅漢也有的境界。
天耳通:就是耳朵發通,一切眾生的語音他都能夠了解,天上、人間他都能夠通。
宿命明與宿命通不同,宿命通只是一般四禪天的天神或是阿羅漢,可以知道八萬劫前後眾生的因緣果報;宿命明是釋迦牟尼佛才有的神通,祂對十方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無情類眾生的因緣果報都能夠清清楚楚,沒有時、空的限制,從無始以來祂都了解,你要問那一個人那一段事,他都可以告訴你,這就是宿命明。
接下來要說的是漏盡通與漏盡明的不同,漏盡通是阿羅漢證到的,也是八地菩薩證到的漏盡通,已沒有煩惱,但是心裡面還有不清淨的種子在,只是對那個種子起現行的時候,可以不受它的左右,也就沒有煩惱心。
佛所具有的漏盡明是心已沒有不淨的種子,起心動念是白業,也是清淨業,所以心裡面沒有什麼污染業,這是真正的漏盡明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講三明六通,三明是只有佛的境界才有的,一般四禪天神除了五神通之外,阿羅漢有具足六神通。
最後我們佛教徒要追求的是一切智慧,所以證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這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所擁有的,你問祂什麼,祂無所不能回答的,一定每一個都跟你講得清清楚,這種智慧就像文殊師利菩薩教化出七位菩薩成佛,祂有一些還是搞不清楚。所以釋迦牟尼佛所講出來的,他都會相信,我們說這種就是無礙智,沒有妨礙他來認真聽佛所說,就像我們聽佛法一樣,聽了你就相信,表示你對某人所講的佛法,沒有障礙你可以去接受,這就叫做無礙智。
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翻成中文的經典,才覺得他的智慧無量,祂的講話、所知道的事情,神通方便..等等都是我們不可想像的,所以說具足一切智慧。
道相智來說,修行過程中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他都搞得清清楚楚,修行上的境界,祂也清楚,所以我們知道修行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八背捨,九次地定,十徧處…,然後加上後面的三三昧、陀羅尼門或是三摩地門,一切的修行境界,祂都是過來人,都修證過,所以祂也都了解。
我們修到目前是什麼境界,也許是上一世修的,今生要接下去,或是今生開始修行回到上一世所修的,再連接起來,我們沒有辦法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段,每一個修行境界階段性地都經歷一趟,這種智慧跟修行上的證悟都很清楚,祂講出給我們了解在什麼階段修行會怎麼樣,所以像《楞嚴經》上世尊所說的五十種魔相,只是一個基本而已,色、受、想、行、識這五十陰魔能夠度過去的時候,就不會落到天道、魔道或是小乘的行者,五蘊滅盡那才是開始要真修菩薩道,修我們剛剛講的第四出到菩提,甚至加上現在講的第五階段的無上菩提。
所以說佛法你懂了過程以後,就不會常自我肯定,修到一點點身體的變化,就自以為了不起了,修到一點點的智慧就辯來辯去,好像要辯倒別人才甘心,這些都是我執、法執很重的人,都是井底之蛙。看了釋迦牟尼佛這些名詞解釋,你才知道我們實在太渺少了,所以要虛心的去學習。
這一段解釋名詞就說到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發菩提心只是一個發心菩提而已,發心之後就要去調伏你的內心,然後得到明心菩提。然後再開始修行,修得有一點境界了,甚至於開悟了,才能修到出到菩提。然後再進一步修行,才進無上菩提。這些都是一層一層的修上來,所以常常在講的發菩提心,或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要怎麼樣,現在你了解了發菩提心,就是要走這五個階段的修行路。
我們有的人是到第二階段,有的人到第三階段的開頭,能夠到進入第四階段是已不得了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包括在家、出家的大概也不會很多,在由第三個明心菩提進入到第四個出到菩提的就了了無幾了,為什麼這樣講呢?
到八地菩薩也才到第四個出到菩提裡面的一階段,出到菩提的八地菩薩就可以自己做主,因為他可感知十方虛空,甚至於如來心裡、法界的一切咒語,不必人教他就可自己說出咒語來。有這個能力者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普庵禪師,他會說普庵咒,沒人教他,自己從內心裡面體會出虛空之間的緣,自己講出的普庵咒,所以要到八地菩薩是不簡單的。動不動就說我成佛,我做祖..,那個是無知之徒,智慧有限,沒有看經典,沒有了解整個修行過程會是怎樣的。
3.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請法者恭敬心很夠,說法者讚嘆請法者的心也不能少,因為什麼因緣你站出來請法,說法的人也要順這個機會讚嘆他,釋迦牟尼佛常常這樣,你真是了不起呀!你可為末法眾生提出這個問題...等等,褒獎一下提問者。
須菩提的問題是:「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尊者是這麼問,現在釋迦牟尼佛就說:「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你所問的問題我現在為你解說。」世尊雖然已經是世間希有的世尊,德行、智慧、神通無量,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對徒眾請法還是要囋嘆有加,不會說:「唉呀!你連這個也不知道。」他不會這樣說的,能夠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不見得是不知道,因為有一些都是代末世眾生請法的,有些是 在法會裡面有一些人不懂,哪位菩薩他感知了,他就會自告奮勇的提出來代問,這種現象很多,不一定是他不懂的。因為須菩提尊者是悟空第一,他當然了解般若波羅密多經典精要所在,但是他還是代替大家來問這個法,所以這部《金剛經》還是以他當主角來問。
在這段說明請法者很恭敬,但是被請法者也要尊重請法者,囋嘆請法者。每一段經文深入的去研究的話,就可以讀出它的意義,不是只有表面上這些文章的意義而已。
有的請法者是知而故請,祇為未知眾生而請,不會說這個我已經知道了,不用問了,感知在法會裡面有人不懂,他也會提出來問。你知道,但是還有智慧較低者,修學較淺者,還不能知道佛法真實義的,所以有時候還會有菩薩、大菩薩、大比丘代眾生請法,或有代末世眾生請法的。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們參加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不管修行境界高低,每一個人都可以悟得無生法忍,因為有佛的加持力,所以不管再笨的人,一接觸到佛陀說法,聽佛所說法都可以了悟,都能證得無生法忍。現在末法時期,佛已經入滅了,所以佛把真正教化眾生的工作都交給這些大菩薩,尤其是觀世音菩薩,《法華經》裡面的主角都是觀世音菩薩。或交給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的大菩薩。
除了登上地上菩薩者,已經開悟的菩薩才由釋迦牟尼佛親自來教導,因為釋迦牟尼佛自己曾發過願:「那一個人登上地上菩薩的話,祂會用身化、語化、意化來成就他。」為什麼呢?因為他起心動念地上菩薩都可以感應,就可以接受他的教化,一般地前菩薩沒有這個能力,因為他們心還沒有打開,都還是在研究怎麼用聽講的來修心,在聞、思、修上一步一步的在學習。這樣世尊是沒有辦法跟他們溝通,就請這些大菩薩去教化剛發心的眾生。
有時候世尊知道眾生今天的因緣該講什麼法,該講什麼經,他也會用他的神通力,請那一位菩薩出來代問,這是透過他的神通力來達成問答。所以看經典的時候,經文前面請法者會先囋嘆說:承蒙釋迦牟尼佛的加持,現在我站起來會發光、會說偈語、..等等。這都是釋迦牟尼佛神通力的加持,由這個可以了解很多事情,法會都是釋迦牟尼佛在背後導演的,因為他了解眾生的心,需要什麼才要講什麼法,由誰來發問最恰當,他都清清楚楚,所以我們看這一段請法者有禮而請,說法者說法前讚嘆請法者,如此感覺道場內非常的祥和,有利上下互動及氣 氛。
4.「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如來以善巧方便,攝受諸菩薩或是一切菩薩眾,以殷勤的語言付囑諸菩薩眾等,如來對於菩薩眾的攝護不是一生一世而已,而是發菩提心後千萬億世,都是由佛所護念,所以說是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你要了解!今生有幸一定要去受菩薩戒,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的戒都不滅;如果只受五戒的話,今生完了,五戒也就完了,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的,既然受了菩薩戒,盡未來際不管是千萬世都是由諸佛攝護,所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他不是只有今生今世才是這樣付囑、攝護。
你如果是地上菩薩的話更能感知,很多時間當你妄想起來要進入煩惱時,馬上就有一個念頭過來叫你放下,不要想這些,或者是很簡單的一句話飄來,你就說:「對呀!我怎麼要想這些呢?為什麼煩惱這些?沒有意義呀!」如果你的心沒有打開的話,外面的心意進來你也無覺的,也就沒有辦法受諸佛、菩薩給你的攝受,給你教化。既然這樣就要有一個老師,天天在你身邊叮著你,耳提面命的跟你提醒,這就是戒律。
善根比較不具足的初修行者,又是剛來上課的人都是待不下來 ,如果有一個禮拜不來上課,有的人就散亂了,有的人就像斷了線一樣,不能來就不能來,為什麼善根不具足呢?因為沒有經過長期的共修,祇來聽一次、兩次課就斷了,每一次上課都能夠到的人,大多是善根具足,有一種原動力,每個禮拜要來熏習一下,大家共同在一起,心靈互相的交流,這樣就有一種力量讓你保持精進心。
若登地菩薩的境界,諸如來隨時都可以起一個念來教化你,你不必去道場,不必去那裡聽課,在家裡隨時都可以修,觀心就是在修,另外隨時都有諸佛、菩薩在攝受你,在給你提醒。你若起了一個煩惱念的話,祂馬上一句話過來,你就清清楚楚的知道該怎麼做,普通都是叫你「放下」,不要執著這些有什麼用,你馬上想,對呀!我想這些幹什麼呢?煩惱這些事情也沒有幫助,所以當下一念就沒有了,這種最直接的教化都是如來所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的,真的是這樣子,不 只是經典講一講表面的文章而已。
現在雖然佛已入滅,但祂隨時都在攝受護持這些受菩薩戒的,尤其是有一些境界的、打開色身的。所以真正開悟的人,他不會走錯一步,不會去犯戒,不會去拋頭露面,不會去嘩眾取寵,都是默默的在修這個心,讓他的心能夠淨化再淨化。雖然有時會有一絲一毫的煩惱現起,馬上就有諸佛、菩薩的念來了,叫你怎麼做,沒有給你一堆的大道理,只有剛剛講的一個或是兩個字,「放下」、「不要動心」之類的話。
平時常告訴你們,偶爾也要想到課堂上所講的法,心還沒有打開時,碰到一個障礙來煩惱起,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突然間想到老師上課時講過一個「三日後看取」的公案,那我三天以後再來看一看事情怎麼發展好了,現在不要看、不要想,其實三天後就沒事了。所以在沒有色身打開以前,要從聞、思、修裡面去學習 記憶一些所得到的佛法,真正的地上菩薩隨時都接受如來的護念,如來的付囑,這個你們要了解,有沒有到了那個境界,你自己最清楚,如果沒有到那個境,就沒有辦法體會如來是怎麼來善念諸菩薩,怎麼來付囑諸菩薩。
每世能在菩提道上往前推展一點,都是受佛的護念、攝受,我們會誦《金剛經》,是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千萬億的佛你以前都禮拜過的、都護持過的,所以今生才有此功德來誦《金剛經》,繼續來修《金剛經》的經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菩薩道上一直往前進,剛剛我們講發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了以後隨時都是在修心,這一世修到那裡,又來輪迴人間,又繼續修下去,所以那一個時候,開始接觸佛法,那一個時候又接續上一世所修的那個境界,那個時候今生推下去又進步了一點點,但有人又退了一點。
我看很多同學,上一世修得還不錯,色身的變化、心理的變化..,什麼都有,今生一碰到色身起了氣機,接觸打坐,學習安那般那沙地法門時,就有無量的真氣產生,氣很旺的時候,他反而起了害怕心,這些都是繼上一世所修的,但今生無明種起,所以有的就是退轉了,有的當然是在往前走;不管是往前、往後都是在菩提道上一直往前走,當然也一路上都受佛的護念、攝受。
佛陀攝護眾菩薩,此恩比每世生我的父母恩更要深遠、博大,父母是因緣和合,當然也有好幾世的因緣,今生的父母也許是你前生的兒女,不是永遠都是你的父母,所以大家嘗互為六親,有的時候我當媽媽、爸爸,有的時候當兒子、女兒,有的時候當公公、婆婆,等諸類都離不開這幾個因緣在轉來轉去。
有一點宿命通的話,或在夢境裡面也可以知道一些大家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在的親戚裡面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以前跟你什麼關係,現在的兒女跟你什麼關係,現在的另一半跟你又是什麼關係,潛意識裡面有時候會現出來,這都是我們一直在輪迴的根本,業力牽扯的結果。
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結的緣也是一樣,他也是每世都在攝受我們,讓我們一直在菩提道上往前走,當然也有走錯的時候,天神打鼓也會差出錯,所以一句話、一個念難免會栽根斗,又墬落到畜生道、惡鬼道..,或是輪迴到那裡去了,但這沒有關係!菩提心永遠都還是在的。有一天你從惡道那裡壽命盡了又來出生做人,還是開始繼續在走修行的路,所以我們要認知菩提道是很長遠的一條路,是生生世世永遠沒完沒了,三大阿僧祇劫要去走的,但是不能不走,發了這心就不能不走。
當生若已開悟的地上菩薩,就能感知佛、菩薩的護持、攝受。開悟就是打開色身,怎麼打開色身呢?就是你的心可感知虛空的一切因緣,虛空有菩薩來了,或是有眾生了,或是..,剛講的你可以知道別人的心,可以知道什麼事情,很多的未來雜七雜八的事情,這代表你心已經開了。沒有這些的話,心就沒有打開,有的話就是打開了。另外還可以跟身配合來驗證,身體是不是經脈都通了,固定時間正經、奇經規律似地在運轉,氣走過穴道的現象也可以體驗到。
打開色身之後沒有修空的話,你就有無量的煩惱,所以「覺」是地上菩薩的分水嶺,但是無色界的天神---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他們也有覺,但是不修六度或者不修十度,所以他們就沒有辦法修到空,修到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不能修到空、有無礙的現象,所以他們沒有辦法脫離三界,差別就在這裡。
一個當生開悟的地上菩薩能夠感知佛陀的三化---語化、意化、身化 。語化、意化這兩個最多,意化跟語化很難區分,有時候語化也會變成意化用意念來感知。「語化」是真的從虛空裡面傳話下來,舉個實例,二祖在達摩祖師之前跟隨了一位師父修行,在那裡打坐修行時,有一天晚上頭頂突然長出了好幾個包包,整個頭蓋骨凸出來,整個頭部非常的痛!這是氣通影響頭蓋骨的結構,你如果注意看的話,真正有修行的出家人頭蓋骨都變得亂七八糟的,像上悟下本法師他的頭蓋骨破了好幾個洞,這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
此時二祖就向他的師父說這種現象,並要求師父跟他治療處理,這時候虛空中就傳來一個聲音:「不要動!這是好現象,這是一個身體的變化,不要去治療它。」接著此聲音要二祖往南行去找某位聖人,於是二祖就往南走,剛好是嵩山,達摩祖師正好在嵩山的洞裡面修行,二祖就在那裡服侍達摩祖師。這是空中發話,是誰發的呢?不見得是釋迦牟尼佛,是菩薩或是護法神?不知道!這是語化讓你耳朵可聽到。
大部份菩薩或是佛都用意化比較多,祂起了一個意念,你馬上感知那個意念,因為我們大家的心都是同樣的心,如果你心開、某甲的心也開、某乙的心也開的話,他起心動念,大家互相的知道,他心通就是這麼感覺的。當然諸佛、菩薩起了念叫你放下,你感覺了意念就起了「放下」這兩個字,唉!對呀!剛剛我在煩惱這些幹什麼呢?「放下」是用意念來教化你。
「身化」:是對比較初基的人用的,為什麼根基比較淺的人要用身化呢?因為讓你看一下佛化身的樣子,你才有信心,其實地上菩薩修的是空觀,祂法身是無相的,因為祂自己都無相,也就跟無色界的眾生一樣,沒男女之相,是具中性的。有很多人搞不懂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常常在問這個問題,觀世音菩薩沒有男、女相,祂是中性的。修行者一到破色身進入無色界的話,就沒有身根了,只有一個意念,只有一個空的體,他要化男生就化男生,要化女生就化女生。在我們中國女生比較受歡迎,所以觀世音菩薩在中國就是化女相,但在西藏的話,很多的觀世音菩薩是男相,所以不能強說觀世音菩薩是男的或是女的,他是個空、中性、無性的。
剛剛講到法身是清淨的、是空無的,他要化什麼就能化什麼,所以成所作智成就的話,隨意可以化千萬億身,觀世音菩薩可化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跟你講話,講了半天,當你一轉身過去,可能祂就不見了,這些都是成作智去化的。有很多人要看到一個東西才相信,說世間有鬼、神,佛、菩薩有時就會化身給你看,所以化身是對根基比較淺的人,為要讓他們產生信心而化的,但這是有點危險的,因為諸鬼神、魔眾等亦能化成菩薩、佛等,如果無知者常要見相執相,那就很危險,可能著魔而不自知。
地上菩薩大都可以心靈交流、心感,譬如說你今天心情特別好,看佛像覺得祂對你微笑,這是你的心清淨,沒有掛礙,相對的你就覺得前面那三尊佛像對著你笑;如果你感冒或心情不好,你看佛像就沒有像以前一樣的對你笑,這是你心境轉,祂就轉,是你自己的心。用心來感知,虛空之間的一切,你看的一切花朵、樹木,甚至於石頭,你心意如果清淨的話,看這些都是有佛性的,你會感覺它們也有佛性,這是用意去感知的,所以菩薩或是佛陀教化眾生要以語化、意化、身化去教化。
地上菩薩能體知佛陀以成所作智引領菩薩眾等,令入聖教量成熟解脫道。聖教量是我們對釋迦牟尼佛所說經典的尊稱,因為要成聖人的教化諸法,不是一般修世間禪定的人能讀到的。世間禪定行者頂多也只有賢者的境界,沒有辦法解脫,解脫只有聖人才能,所以叫做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佛等是聖人,佛所說的法是讓我們來學習解脫道,所以佛的三化教化我們,或是引領菩薩眾來教化我們,讓我們成熟、讓我們得到解脫知見,最後能脫離三界,所以我們心深處生起感恩的心。
讀到這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不是讀完就完了,我們要想說祂為什麼要那麼善護念我們呢?善付囑著我們呢?這麼做、那樣做?我們了解以後應該生起感恩的心,報佛恩的心,但是最大的感恩不是說用香花、水果的供養,最重的是以清淨心來供養,要發菩提心,要去利益一切眾生,要去度化眾生,續佛慧命,這才是最大的報佛恩。
也就是說有此感恩的時候,當然要先成就自己,要發勇猛心,要能續佛慧命,要能廣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自利利他,這樣把你所知、所學到的東西,講給別人聽,把你的經驗告訴別人,讓他們能夠度過摸索的過程和境界。
我們網站上的文章,應教授已經把《心中心相貌---佛心決定》整理完,他說:「老師!現在接著要整理什麼?」我說:「你看呢?」應教授說:「問題小參這一部份很重要,因為很多人學打坐發生問題都不知道去那裡問,問題小參裡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和境界,對大眾會有很大的幫助,應該先整理這部份。」我說:「好呀!你就整理。」
十牛圖我們也講完了,五十種魔相再一次就結束了,那五十種魔相也講完了,還有其他的公案,公案是有很多,要把它們編成無量的書,他選來選去就是選到問題小參,現在他在校正編排中。所以你們也是一樣,以後有成就了,就要盡力的去報釋迦牟尼佛的恩,報恩不是只有一些供養,其實已經成佛了,還吃什麼呢?阿羅漢都不吃不喝了,還受你的什麼供養?佛不會受你的香花、水果的供養,他是不需要,我們最大的報恩是行菩薩道,多找一些人修行,多教化一些人讓他們也能修行,這個就是我們最大報佛恩的心,這是我們從這句話「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化成行動體會他怎麼來做,然後我們怎麼來報佛恩。
5.「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釋迦牟尼佛講入正題,但是只有「應如是」代表式地講出來而已,只講開頭而內容還沒有講,我們從這裡面可以學習到什麼?要怎麼來做呢?先認識一下「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一個開頭,還沒有總綱,應如是---這麼做、那樣做,但怎麼做還沒有講出來。
「若發菩提心之善男子、善女人不如是住、不如是降服其心。」又會落得什麼下場?我們首先不看它正面的怎麼住、怎麼降伏其心,如果這麼做會怎樣,很多人發了菩提心,後來不是真的能依著發菩提心的願去做,障礙就很多,發了願但是習氣毛病還在,說是在修行又不認真的去斷內心的毛病,根本的功夫都不練,當然諸佛、菩薩就沒辦法攝受你,因為你的心亂七八糟,我們沒有這麼來做,這麼來降伏其心,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呢?
若發菩提心卻不能斷「極欲」,就會斷其善根。極欲就是極端的欲望,斷善根者即「一闡提」,梵語叫icchantika,還有很多種翻譯,一闡底迦、一闡提柯、或是簡稱闡提,不管怎麼樣,翻譯的人他喜用簡稱就用簡稱,喜歡把原文列出來就用原文,反正我們已經將梵文字寫在這裡了,不管他怎麼翻譯,你都知道他在講什麼。其實「一闡提」這句話常常被拿來辯論,什麼叫做「一闡提」?完整的話叫做一闡底迦,也就是斷善根的人。古人常提一闡提底迦的人有沒有成佛的希望?就有很多人在那兒辯論,有的人說已經沒有善根了,怎麼成佛呢?有的人說眾生皆有佛性,怎不能成佛?...。
搞了半天還是辯來辯去,沒有結論。後來在《大般若涅槃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剛好提出來解釋,所以此經文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大家對這句話的辯論才比較少一點,因為有時候參了某部的經典裡面有一些疑問,我們不能解說,其實在另外一部經典上有解說,只是沒有被翻譯成中文,我們搞不懂而已。還沒有修到空的人就喜歡在那裡辯來辯去,把那些辯論的時間、精神拿來好好的把內心清淨才是最真實的,不要在那裡耍嘴皮子,那是沒有用的。
「一闡提人」此語原意為「正有欲求之人」,這個欲求是很大的欲求,不管是性欲的追求、名利的追求、貪念的追求、..等不正當欲望的追求,我們可以譯說是斷善根者或信不具足或是極欲或是大貪、或者是沒有成佛種性,這些都是用意思將它翻譯過來,那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示,就是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叫做一闡提人。如果你發了菩提心,但卻不去做調伏自心的修行,反過來追求那種種的欲望,又放不下這些欲望的話,你就是斷善根的人。
《入楞伽經》裡面對闡提解脫有二說:(1)斷善闡提:對一切善根斷掉的人─一闡提者來說,本來就是缺解脫的因,因為他沒有種解脫的善因,所以他根本沒有善根的緣,他不要說是成佛,連成為天神的份都沒有。(2)另一個是大悲闡提,什麼是大悲闡提?就是他已經是有菩薩種性,或已經是菩薩了,但是為了度眾,他不入滅,他的心讓他執著一些善的欲望,有因就有果,這樣就會再留在世間,所以有一些菩薩是清淨的心來的,有一些菩薩是故意搞一些不清淨的心來感召輪迴,但是他的菩提心還在,所以他還可以出生做人的時候,再繼續度眾生。這兩種人一個是真的斷善根的一闡提人,一個是大悲或是菩薩闡提人,這兩種我們都要了解一下。
在《大莊嚴論經》裡面也有兩種說法:(1)有性闡提,有成佛種性的斷善根的人,借助佛的力量還是可成佛的。(2)無性闡提,是沒有成佛種性的斷善根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成佛。這樣講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當初你也是從沒有善根開始,在那一世突然發起善根,斷掉以前的不善根,這種在輪迴之間都是起起落落的,不可能說一個人迷失了就永遠迷失,只是說無始劫以來很久很久沒有善根,但有時候剛好碰到一個因緣,發起了善根,也有這種可能。所以《大莊嚴論經》這麼講也好,或者是《入楞伽經》裡面佛陀講的這兩種人,大家在那裡辯來辯去的。
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裡面說有立斷善根闡提、大悲闡提和無性闡提三者之說,斷善根的一闡提或者是大悲闡提在上面已經講過了。無性闡提就是沒有成佛種性的闡提。斷善根闡提乃屬有性闡提一類,在這裡就產生了矛盾,斷了善根的人他為什麼還有佛性呢?佛性本來大家都具足的,因為不管是凡夫、下劣眾生、或是一大惡人,他們本來也有佛性的,只是他們的壞心眼太多了,把它給蒙騙了,有一天他也可以得到佛性,所以他是有性闡提,是屬於有性闡提者。
古德云:「一闡提發心至難」,是說已經斷善根的人,要他發菩提心是很難的,因為他沒有善心,很難是很難,但總有一天他可能會發菩提心,這是有可能的!若有天生之盲人難以治癒,故喻為生盲闡提。好像天生的盲人一樣,天生就看不到,這種人怎麼救呢?沒有辦法治療,所以像這樣的話,有的人就說 沒有辦法發善心成佛的就把他看成生盲闡提人,這樣兜了一大圈。
古時候有位道生法師主張「闡提成佛」之說,道生法師跟翻譯《金剛經》的鳩摩羅什法師,大家還記得這兩位法師,是當時翻譯經典最重要的兩位台柱,一位是土博士,一位是西藏外來的博士,鳩摩羅什法師是新彊車勒人。
道生法師主張斷善根的人也可以成佛,當時遭受到很多人的批評,大家辯來辯去,已經斷善根怎麼可能成佛呢?他要發菩提心就很難。所以道生法師的主張受到很多人無知的抨擊,一直到曇無讖法師譯出《大般涅槃經》以後,道生法師這說法才慢慢的被接受。
《大般涅槃經》裡面在講些什麼呢?佛說善根是善根,佛性是佛性,兩個根本沒有關係,你們在扯什麼?看經典講的才搞清楚,這部經不翻譯的話,大家就在那裡辯來辯去,世尊講的就算 數,世尊在裡面也講了:一闡提斷善根者,是斷其菩提心,但是不斷其佛性,佛性並沒有滅掉。剛剛我們講的眾生不管是高等、低劣都具有佛性,為什麼斷善根的人就沒有佛性呢?大惡人有一天也有向善的機會,總是因緣成熟了就會轉,所以他佛性不滅的,也就是一闡提斷善根的,是斷其菩提心,要發菩提心很難,但佛性不滅,既然佛性不滅,所以有一天他就有可能會發菩提心。
經文中曾分別將佛性跟善根的不同,作了一些解釋。經中有一位迦葉菩薩問佛說:「一闡提斷善根有佛性沒有?」這不只是在中國被討論,在古時候的印度也對這個問題提出很大的疑問,世尊告訴迦葉菩薩說:「佛性不是善根,佛性本來不善不惡的,佛性本來是自在如如的,像我們阿賴耶識所種的種子有善、惡性的分別,種到阿賴耶識裡面去的時候,什麼叫做善種子,什麼叫做惡種子?本來自心是沒有分別的!只是你殺了這個人,以後你會被這個人殺死一次,有這種的種子而已,什麼叫善、惡?所以佛性不是善根,善根裡有內有外,佛性無內無外遍虛空;善根有分大善根和小善根,佛性無大無小,這兩個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呢?所以一闡提斷善根,但不斷佛性,既然不斷佛性,何日起善根就會學佛、成佛,所以他有一天會成佛,在《大般若經》裡面看到這一段以後大家才了然大悟,不再爭辯了。
所以我們發菩提心是很重要,但是你發了菩提心不去修心養性,就無法在發菩提心的初階段進行第二階段的伏心菩提,第三階段的明心菩提,第四階段的出到菩提,第五階段的無上菩提,你就不會這麼一段一段的往上修行,所以為什麼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要「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不「如是住、不如是降伏其心」,你就會退心、退轉,所以發菩提心以後,我們 不但要學習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並認真修行。這是我們讀到這一段經文所要了解的。
6.「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二品的最後一句話「唯然,世尊!願樂欲聞。」這是須菩提看到世尊這麼講了,他就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非常的願意且非常的樂意來聽,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開示。」
世尊在開頭時先說個總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對已發菩提心者要怎麼安住其心,要怎麼樣降伏其心,這些細節以後陸續說出來,但總綱裡講要這麼做、那麼做,至於要怎麼做沒有講出來,但是須菩提已經先應答了,請法者即回應世尊說:「是的!世尊!我們非常樂意且願意想要聽聞。」表示我很想認真聽,不是請了法以後問題就完了,要聽不聽的樣子。
須菩提尊者自己和在法會的大眾都很願意來聽,表示請法者對於所謂法的渴望與求知之情,不是請法後,說法者已答應解說,請法者自己就無心聽講,或不經意的聽,甚至走來走去、跑來跑去,這樣是不對的,對請法者是不尊重。
有時在我們的課堂上聽法者出現心不在焉的樣子,你可以知道這個人善根還不具足,有的人一跟他談到佛法,他不是打呵欠就是打瞌睡,你就知道這個人真的還沒有善根,本來大家在談天,一談到佛法,他就想睡覺或者是打呵欠,甚至於說:「我有事先回去了!」這是因緣尚不具足,這也是轉識成智的一種觀察。
你有沒有妙觀察智?以現在課堂上所講的《金剛經》為例子來講,有的人一聽到《金剛經》或是講到重要的地方,他就打瞌睡,有的人一聽到這個經文,兩個眼睛就睜得大大的,你就可以知道那一個人有善根,那一個人沒善根,那一個人的水準已到這裡,可以看得出來的,這是你的妙觀察智,不必神通,神通不必用到,神通只是知道一些現象,我們可以不用神通也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反而神通還不如妙觀察智。
個人的業緣很難去管,你有心拉一個人來聽法,我們有很多同學對朋友說:「法爾的法很好,你要去聽聽!」好不容易把他拉來了,聽了一次,聽不下去,因為他沒有從頭薰習起,水準不夠,所以聽不進去,第二次就不來了;有的人來到道場,一聽道場一打坐,一坐要兩小時,聽經還要像打坐一樣一坐就要兩小時,所以就坐不下去,因此就不來了。很多都是沒有因緣,或因為因緣還沒到吧!
如果是善根具足,你能夠來的話,就需要發勇猛的心去學習、去多聽,這樣聞思修才能夠學到三摩地(正定),才能夠真的對整個經典了解。有的同學很用心,課堂上的每一句話,回去很用心,都再研究作筆記,然後再把錄音帶放來聽;其實你讀經典很多都是大同小異,只是講來講去翻譯的人用法不同,語句不同,學了一部經,好好把它學透了,這樣你對佛法差不多都會有一個概念了。
像現在我們講的名相解釋,從這裡面就可以學習到很多,我們一般人不會去接觸這些名相,出家人才會去接觸這些名相,你瞭解了這些名詞後,就能夠觸類旁通,人家講到那裡,你就可聽、可以接受。不然的話,突然間冒出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你搞 了半天這些是什麼意思,現在你已經了解了,回去要多看看,菩薩的幾十位階是什麼樣子。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只有講名相,因為是對大菩薩講的,大菩薩因為有幾千萬世都在薰習這些名相,所以一聽就知道,而我們是開始修習的,或是才開始學的,很多新名詞,為了解釋這個名相,它的裡面又有新的名詞,為了解釋這個新名詞,它的裡面又有一個新新名詞,光是翻字典就翻不完,所以越搞越糊塗。現在科學越來越進步了,什麼佛學大辭典的CD片很多,用起來很方便,所以查起詞典又方便又便宜。
現在學佛法照道理來講是最好的時候,學一部經,當然裡面講的是大學的課程,我常說修善行是小學生的課程;開始學打坐、數息觀,然後身體有一點氣機,可以看到什麼,這是初中的課程;接著開始有一點世間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再加上一些大乘的經典觀念,就進入方等期,你就有高中的程度了;方等期學一點點以後就進入般若期,這個講大般若智慧,就是已經是大學生的程度了。
今天你所聽的《金剛經》是在《大般若經》裡面第五七七卷,是對大菩薩及初發心的菩薩講的,《大般若經》裡面只有第五七七卷是對大菩薩及初發心者所講的,其他的部份都是對菩薩摩訶薩在講的。
所以為什麼《金剛經》會特別拿出來呢?因為學習的都是大菩薩、小菩薩、初發心的人,所以唸到經文最後是說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表示說這部經聽眾是跨好幾個層次的,初基的人來學也很好,有境界的人來學也是很好,這是在說修般若智慧怎麼來得解脫,有境界當然有境界的修法,沒境界是修我們內心對外在的執著怎麼去斷除,內心的一切妄想怎麼來了斷。世尊先說:應如何住,應如何降伏其心,以後世尊慢慢就會開始講其內涵。(2003.08.02.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