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 二品 善現啟請分()
          2003.
7.19.   6(之3)     張玄祥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三)名詞解釋(續)

3.偏袒右肩:

「偏袒右肩」:須菩提代表大眾起來請法,他起來請法的動作如何?出家人有三種衣服,一種是工作服、睡覺服裝叫小衣,一種是中衣,它是披的,把左肩蓋起來,然後右肩露出來,所以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露一膊,略稱偏袒,要請法時中間那一層蓋著左肩,右肩露出來,即披著袈裟時袒露右肩,覆蓋左肩,原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禮法,佛教出家眾,因為世尊本來是婆羅門教轉修正法,所以很多禮節或很多的咒語有時都是婆羅門教的東西,他認為可用就繼續用,只是解脫道這個部份只有佛法才有,其他的宗教很多顯教咒語或是禮節都是共用,合十、合掌這個也是婆羅門教的禮節,「合掌」佛教的出家眾還是沿用,就是說比丘拜見佛陀或問或長老僧眾的時候,都要偏袒右肩。

此種禮節源自於印度做勞役者須偏袒右肩,以從事拂床、灑掃庭院或擦拭大床,你要用拂塵去把飛塵抖下來,有時候工作的時候,就要偏袒右肩,那就是做勞役的事情,要又引用到對禮節的恭敬上,「偏袒右肩」簡單的說就是我要來服侍你,來聽你的使役,聽從你的命令。

4.右膝著地

「右膝著地」:把我們的右膝蓋跪下去,當然跪下去腳趾會彎,不是腳板伸開伸直,跪下去五個腳趾觸地,腳板向後,右邊屁股懸空,左腳是整個腳掌放在地上,膝蓋直直的立起來,這樣可以想像他的身體有一點要向右邊彎下去,因為左邊的腳是直立的,這個動作就是用在請法上。

右膝著地還有三種意思:(1)有所啟請之意,(2)用於悔過之意,(3)授受之儀式。譬如說世尊或出家眾等要賜給你什麼東西,你要接受的話都要用這種右膝著地的方式來接受東西。在中國比較少用,在南傳佛教的泰國或是斯理蘭卡都是這個樣子,這裡的右膝著地是表示啟請說法的意思。

5.合掌恭敬:

「合掌恭敬」:雙手合十,兩掌合起來,雙手合十有什麼作用呢?在這裡講的跟我們所用的不見得一樣,我們要了解它的來源。合併兩掌,舉在胸前,此時並集中心思,頭彎一下,表示對你的尊敬。有時候我們在時空不允許下,太匆忙之間,看到師父來了,就隨便的合掌然後就完了,若師父注重禮節時應該停一下,接受你的注意,有的師父,你行你的禮,他走他的路,根本不太愛管你,你尊敬他也好,不尊敬他也好,他都無所謂了,這樣不太好,既然有人對你合掌,對你做恭敬動作的話,師父應該要稍為停一下,讓他把意念表達完。

合掌本來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節,佛教徒所沿用,不是只有印度,泰國、斯理蘭卡(錫蘭)等附近的小乘佛教一樣沿用這個禮節。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可能是他們的習慣,所以分別使用兩手的習慣。左手不清淨,右手清淨,那兩個掌合在一起,就是不垢不淨,我們修行到一個境界,就要突破這種觀念淨垢的觀念。

《大般若經》裡面就一直在講這個觀念,常、非常,淨、不淨、或者生死、涅槃、或者一連串的名相對待語文字,剛開始在修行的時候較偏於好的一面,如果你修到菩薩境界的話,就不應該永遠都要學習好的,對於不好的有惡感,這樣你就會偏向一邊。譬如說你學習空觀可以得到自在,然後你執著空不放,執著空後,當有相時就很討厭;執著有相時就討厭空相,這種都是有偏頗,所以我們修行到最後要求空、有不二的中道觀,就不要執著淨、不淨,合在一起了。印度人既然說左手是不淨的,右手是清淨的,兩手合在一起就代表不淨、不垢,這是我們佛性要回到不淨、不垢合而為一,這樣的話,你修行的層次就高了。

剛開始我們都修好的、清淨的,戒律嚴格,一到菩薩或大菩薩的話,他不是戒律的問題,只要能使眾生得度,用什麼方法都好,要有這種心態的話,你就是大菩薩,而且做了以後不要有後悔、不要有懺悔的心,這樣才是一個大菩薩,後面的《大般若經》一直在教化你這些觀念,當然大菩薩有所做為,都是為眾生的,不會為自己而去造業。

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之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之面目。有好、有不好,這是最真實的。我國以拱手(兩個手抱起來向你晃一晃),表示恭敬也有祝福的意思,印度是以合掌為恭敬。若用於法,中亦返本還源,入於非權非實,如果清淨是實,不淨是權宜措施要入淨之途,那世間相本來就有空、有,本來就有淨、不淨,本來就有有相、無相等等的,你能事歸事、理歸理,把它們契合在一起。

6.希有世尊:

「希有世尊」:希有梵語 accarya謂事之僅有、難逢之意,尤指如來之示現,及其一代教法均示希有。我們學生或徒弟對師父抱著恭敬心,這種恭敬心要從心裡面發出來,不從表面發出,表面好像說做得很好,但是心裡面都沒有那種非常誠意的心態,這樣做起來就有一點格格不入,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徒弟很多人每次請法或是嘴巴動不動要說出「希有世尊」。

世尊是如來的十個名號之一,稱呼得常誠悅誠實,講的人很誠心,當然世尊他是空掉一切的,本來就是無所謂,你叫他什麼稱呼祂也不會怎樣,你如果尊敬,表示你請法很尊重,所以他會把什麼東西都講出來。老師看徒弟也一樣,你如果表現得非常尊敬,而且是從心地裡面表現出來;有的人是表面已而,因為心不在這裡,心也不是對著你,只是說既然到這裡來,要表示恭敬,有時候心裡面不是很謙誠,因為修行的人心跟心都很敏感,那一個人心地清淨,心地善良,心地對著你,大概多能知悉。有的人是靠嘴巴,有的人是有心,有的人是有嘴有心,很多人心地層次不一樣。有的人是嘴巴沒有、心也沒有,那個根本都是很難搭調,很難互相搭起媾通的路的。

看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請法的人一定對他很尊敬,我們看到有時候,那個人嘴巴甜一點,當然釋迦牟尼佛有什麼東西都會搬出來。須菩提就講希有世尊,「希有」是世間裡面很少有的,在這時間、空間裡面,只有一個佛,過去佛已經過去了,當時世尊是那時唯一的佛,他入滅的時候,過了五億七千多萬年,彌勒佛才會下生,所以這個中間就是沒有佛的時代。

很多以前親近過釋迦牟尼佛,有時候你在作夢中,夢到很多法是釋迦牟尼佛教的,或者是修心中心法,修得很如意,有的人手印一結就會,有的人結了半天就是不會,有的結得很熟悉,其實這些人以前世尊在的時候,都是有跟隨過祂,所以你會對這個心中心法很熟悉,有時候作夢也會用,會有以前經歷過的事,現在第八意識心田裡面。

世尊在這個娑婆世界裡面,當時是只有他一個,所以是世間少有的,只有一位,有的話是過去佛,還有未來佛,過去的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所以只有他一個。所以對事來講稀有是難逢之意,尤指如來之示現,其一代教法均是稀有,表示非常難逢僅有的意思。

又如阿難尊者在楞嚴頌中說:「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有時候你看到楞嚴頌就有一種希望,我一定要修一大阿僧祇劫才能開悟嗎?從初發心到開悟,如果以釋迦牟尼佛這樣一層一層的往上修的話,要一個不可數的時間才能夠開悟,但是因為現有《楞嚴經》,世尊示現了,所以有《楞嚴經》為依據,還有其他的經典可以依據,你只要很認真的用功,依經典認識自性,當生應該就可以成就,所以不歷僧獲法身,不一定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夠開悟獲得法身的。

故佛陀有「希有大法王」之稱,佛陀被稱為希有,有四種希有之意,即:

(1)時希有,謂佛陀之出世,非曠世所常有,要卅幾劫中才示現一次。一劫是16,800年,在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以他的法身清淨產生化身在弘法,但是在末法時期越不用功,這些人道行越來越差,能夠體驗世尊法身清淨能相應的越來越少,因為一個人要能夠開悟,才會由祂來指導,這樣子就更少有了。所以大菩薩或者地上菩薩要佛來教導,地前菩薩這些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等這些賢人,有時候他要教導也教導不來,只有委請觀世音菩薩,其他的金剛薩埵,或者密教裡面的這些菩薩來教導;所以他的出現是非常稀有,這是時間上面講的。

(2)處希有:每一銀河系是一個小世界,虛空中有三千大千銀河系,也就是每一個銀河系有一個佛剎土世界的話,就有3x109那麼多的世界。每個世界除天界以外有四大部洲,有千百億的小洲,這些小洲都沒有人類,只有這四大洲有人類,再上去為欲界天、色界天,這是時空上的空間。

四大部洲裡面這四個地方都有人類,為什麼佛陀祂只有示現在南瞻部洲,不生在其他的部洲呢?就是因為南瞻部洲的人,德行好的時候是特別好,可以活到八萬四千歲;人壽越低的時候,德行越差,當人壽平均到十歲的時候,人的德行是最差的時,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打來打去,爭來爭去,到處都是戰爭,所以平均壽命很有限,只有十歲。

釋迦牟尼佛也好、未來的佛也好,只出生在南瞻部洲,其他的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等這三洲,佛都不出生在這三洲,這四大部洲的人,除了南瞻部洲以外,其他三個地方福報不錯,死了以後還會生天,沒有像我們這個德行差的時候,人壽減少,行為亂七八糟的。

我們知道有些佛剎土世界裡面根本沒有女人,清一色的男眾,所以你可以想像沒有男女就沒有生育的問題,像動物一樣沒有善惡道,連畜生道都沒有,所以就沒有什麼小畜牲,清一色都是菩薩、阿羅漢、聲聞等,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德行比較差,所以男女具足,還有六道,別的地方根本沒有三惡道,就像西方極樂世界,根本就沒有三惡道,那是阿彌陀佛化現的極樂世界,不是果報感召的世界。所以我們要了解為什麼說:「希有世尊」,在所有世界裡面,四個部洲有人的地方,只有南瞻部洲有,所以是稀有。

還有一個希有,是別的佛世界,他們因為德行好沒有三惡道,所以講經說法很簡單,只有講一乘佛法,出生在娑婆世界之世尊、佛、如來,他們都要分段的權宜設施對四眾宣講三乘,然後導入一乘佛法,所以出生在這邊的人,功夫要好一點,智慧要高一點,當然佛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來都一樣高的,但是你要去教導那些壞學生,教導那些比較笨的學生,要能夠讓他們成就時,這就是要種種智慧都具足,才能來教化他們。

(3)德希有,佛陀乃具無量的福德,福德都具足叫二足尊。在三皈依時要唸:「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以福跟德都已經圓滿具足,這是德希有的,沒有一個阿羅漢、菩薩具足福德圓滿,所以不能講希有。智慧無量,世間智、出世間智、出出世間智,一般的智慧跟修行上的智慧都具足,才能說智慧具足。譬如說:佛因為當世要成佛的時候,從初發心開始打坐,經歷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證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他都有經歷過,覺得不對,這樣還是沒有解脫的知見。

所以他就再回過來再打坐,六年之間沒有洗過澡,剛好牧羊女供養他羊奶乳糜達六個月之久,使他恢復健康,從此不再修苦行。羊奶當時婆羅門教來說是葷的,修行人不能吃的,因為世尊太慈悲,有人供養就接受,不接受表示不接受她的心意,所以祂就接受牧羊女的供養,為了這個供養,服侍他的五比丘包括他的親叔叔,看到這個樣子,就說:「你破了戒,我們跟你道不同了!」就不再理他而回到鹿野苑去了。

釋迦牟尼佛慈悲心重接受牧羊女供養,羊奶米糜喝了,營養補充足了,經六個月後,體力充足,智慧無量,就走過尼蓮禪河來到離苦行林約6、7公里處的菩提伽耶(Buddh Gaya)一棵高大菩提樹下,安金剛座而後上座,在第一週的第六天夜晚,夜睹東方明星就證悟了,後來另發六週在附近,思維因果、輪迴的道理,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間,完全證悟了一切道理,產生了無量的智慧,不是只有世間的智慧,他可以通達所有虛空界,一切世界的眾生因緣、果報,他都能夠了知,所有十方世界,每一世界、佛世界他都能了知,所以修行的境界也好,觀一切眾生的心,因緣果報或觀十方虛空一切世界等他都具足這種能力,神通無量,福德、智慧、神通以他為最尊貴無人能比,他的果報就是這個樣子,可以說德希有。

(4)事希有,以大慈大悲的心來度化眾生,又具足善巧方便,現種種身相,演繹無量法門,能夠隨眾生根機來說一切法,是剛初學的就跟你說善法,如何修戒,如何守十善戒,起碼可以生天;是小乘根基的就跟你說小乘法;是大菩薩根基的就跟你說大菩薩法,也就是遇什麼根基就講什麼法,讓所有不同根基的眾生都能夠得到利益,所以實為希有佛陀一代所作。

希有殊勝之事情都無量無邊,如果光看希有世尊表示祂僅有,但是仔細分析下去,時間、空間、德行跟他弘法的這種智慧都是世間所希有的,這就是我們要了解的「希有世尊」

7.善護念諸菩薩:

「善護念諸菩薩」:為什麼要護念諸菩薩呢?善於憶念保護諸菩薩眾,地上菩薩也好或者還沒有成就以前的八地菩薩都還是在學習,隨時隨地都在學習,除非外道、貢高我慢的這些修行人,不受佛的教導之外,隨時佛陀都在攝受你。你到那一個境界,就會很奇怪出現某一種境界來使你更進步,學習進一步的法,不是從頭到尾都是修這個法,菩薩修幾年以後,總是要有一個轉換點,除非你不進步。真的是不退轉的話,證到阿鞞跋致是不退轉位,之前時時刻刻都有諸佛、菩薩在護念你,當然你心中也在憶念諸佛、菩薩,看到佛像時心就歡喜,一天不看就不行,所以要來佛堂瞻仰,心清淨就會感召佛的心,好像跟你在一起一樣,所以你如果憶念著佛,佛陀就會以身、語、意三化來護念你,來教化你。

心不開有時候祂教化你,你也搞不懂、不知道,所以佛只是教化地上菩薩,地上菩薩有什麼現象呢?就是他心已開,心開的話心徧滿虛空之間,世尊一個意念給你,你馬上可以接受到。如果你起了煩惱心,忽然一個念來「放下」,就會覺得我為什麼想這個無聊的事呢?放下!然後忽然間又想到一個掛礙的事情,又聽到一句話「隨緣」,隨緣就不會再執著,簡單的半句、一句話,就可把你的心打死,有時候你會以為是自己學的、自己起的,事實上不是你自己學的,有時候佛祂法身雖然不動,但宇宙之間或其他世界裡面那一個修行者都是在祂的心中,他隨時在護念你,並促使你進步。

為什麼須菩提尊者會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呢?」表示他隨時感召諸佛、菩薩的護念。他代表大家起來發問。佛陀普通是語化及意化比較多,因為如來法身是如如不動,發個心意即能化導眾生,所以以意化最多;如果要動嘴的語化,不管意化也好,語化也好都是心聲,如果是真的,虛空中耳朵真的能聽到那是語化,大部份都是意化比較多,你心感到有人講話,這個還是以意念感覺,如果一個心開的人,語化也好、意化也好,沒有什麼差別,反正聽到的都是心意念,轉成你的意念,叫你這樣,叫你那樣。

如果真的是你用耳朵聽到聲音,就像禪宗二祖還沒到達摩祖師那裡之前,天天修行打坐用功,有一天頭部腫了起來,頭蓋骨起了窟窿,頭痛得要命。第二天以為是什麼身體毛病,就跟師父講,請師父幫他處理,結果虛空之間就來一個聲音「勿動」---不要亂動,這是氣通到頭部,所以頭蓋骨拱起來,這是好現象!不是出差錯造成的,不要動它,然後叫他往南走,那裡有位聖人等著他。

他師父說往南是不是嵩山?因為他們是在河南的北部,往南就是嵩山少林寺那邊,那時還沒有蓋少林寺,只是達摩祖師找一個山洞在裡面修行,於是二祖就往南走,真的找到摩祖師那裡。

虛空之間有時候,如果德行好,修行到一個境界,隨時都有諸佛、菩薩給你意念,給你語音。佛陀不得已才用化身來教化你,這個還執著有相,因為有一些常常會看到什麼佛相、菩薩相或是那一類的,因他執著有相,不得不用化身給他看,因為此等人心眼還沒有打開,所以就讓你的眼睛可以看一個佛、菩薩是什麼相,這是對比較淺基的人才用化身,不然都是用意念最簡單來教化。意念可以飄到無限空間,化身當然化一個身到你面前也很快,但總是要有一個化身的動作。

所以佛陀常以身、語、意三化來護念、來教化諸菩薩,當然不是只有白天,晚上也來教化,晚上出一些考題來考你,貪、瞋、痴、慢、疑等有什麼毛病,有時候考你有沒有淫慾心?在睡夢之間給你淫慾的這種夢境,你有沒有警覺,有警覺就考及格,沒有警覺就迷糊了。或者考你瞋心,或者是什麼心,常常幻化在夢境之中考考你,所以是隨時正面的、負面的都是在教化你。

有些人為何不受佛陀護念,因諸眾生不憶念佛故,你心不想佛,他要教你也沒有辦法,所以佛陀也沒有辦法護念諸眾生。為什麼你信佛好像很簡單,但別人要信佛好像很困難,都是走到外道去了,在外道那裡繞來繞去,叫他信佛,他就沒有因緣,這就是果報,沒有種佛教的種子,所以要他去接觸佛教很難,但很難並不代表說未來世他就沒有望,有一世他會有善因緣,也會走上正路,一切都講因緣。

此等眾生不受佛教化,但有其他菩薩、諸天、護法神等保護佛教徒,既然你不能受佛護念,是一般的十信、十住、十位根基淺者,都是由菩薩、金剛護法神、天神來保護,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不開,行為還不是很好,德行也不是很高,還在哇哇學語的樣子,從幼稚園學起,這個時候護法神在保護你,所以只要你是佛教徒,就有護法神來保護你,除非正式成為菩薩,開悟以後,那就是受佛陀善護念的菩薩。

很多經典裡面在講,世尊常常在護持諸菩薩,諸金剛護法神祇,末法時期那一個人修那一部經,你們就要怎麼樣去護持,都是有一個自告奮勇的護法神出來說,那個誦了那一部經,他就要讓他有所成就,讓他得到好處,所以他們之間就會有自告奮勇的護法神來護持這一部經,這與佛陀說善護念諸菩薩是不同的。

8.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梵 kula-putra)、善女人(梵 kula-duhitri, kula-dhita)是具有善根能守戒律的男女。《勝鬘經》中強調善男子、善女人之條件有什麼?是心地善良嗎?不是心地善良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捨離我執、我意,至心歸命於佛者,如果我執還沒有滅,我的意念很強,雖然會做善事、布施,但是這樣子還不能稱善男子、善女人。

有些經典裡面除了講菩薩摩訶薩以外,有時候又稱善男子、善女人,這中間大略有一點區分,如果是全部講菩薩摩訶薩那就講菩薩摩訶薩就好,《金剛經》裡面都講菩薩,很少講到菩薩摩訶薩,《大般若經》裡面都是講菩薩摩訶薩、大菩薩。《金剛經》這部經是對根基比較淺的人所講,所以初基的菩薩跟善男子、善女人都要修《金剛經》,這裡面所謂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經捨離我執、還有我意,至心皈命於佛的人。

故善男子、善女人亦謂有皈依佛、法、僧,信受五戒、菩薩戒者,均可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雖大乘經典中,佛陀對菩薩有時稱「善男子」,但本經文中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應是已發菩提心。什麼叫做發菩提心呢?上次已經講過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發菩提心後有五個階段要去做,發心是一回事,只是種了因,我要去修佛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起,這只是有因,還沒有果,既然發菩提心,再來要修心,就是把你內心的垃圾拿掉,這是第一階段要調伏煩惱,如果沒有調伏煩惱,你怎麼`再往上走,所以第二階段就是要調伏煩惱。第三為煩惱調伏後即是得明心菩提的階段,再來是證得出到菩提,即得小乘果位,斷煩惱了,這是第四階段,最後還得用功再證得如來菩提,這是最後菩提道的。下面還有更多的有關發菩提心的正式說明。

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佛陀有時稱善男子、善女人,但起碼要有發菩提心,有受過戒的,有皈依的,故當言初機未修得果位之善男子、善女人者。還沒菩薩位階的,不是只有修善行就是善男、善女人。

9.諦聽:

梵語 cravana,為受持經典之十種法行之一:我們常常說我要受持某一部經,要受持《金剛經》或者持誦《金剛經》,持誦不是只有唸而已,受持有十種方法都是受持裡面的,即從心中專心明白地聽聞佛法,稱之諦聽。有關另種受持經典之方法即:

(1)書寫經、律、論,使其廣為流通。《金剛經》裡面講的,你如果能夠書寫經典,功德無量;如果你再能講四句偈或《金剛經》給人家瞭解的話,功德比你用了幾個須彌山或恆河沙的七寶去供養,其福德比更多得無量無邊,所以有形的寶貝布施供養,不如你用無上的佛法去給人家解說,讓人家能夠脫離煩惱成為聖人,這個是非常殊勝的功能。

現在科技很發達,電腦和印刷術進步神速,經典的流傳也相形的廣泛,每一個網站都數集很多的經典,科技帶來佛教的興盛,佛教經典那麼廣博,但光說不練也沒有用的!所以懂得佛法就要去做,做是最重要的。

時下有二批人在說,大家不懂就來討論,不懂的人能討論出什麼東西來?講到明或三明,「三明」是在講神通,他們說三明是菩薩三地之三明地,很多觀念都是錯誤的,沒有深入經藏,又沒有一個真正對佛法懂的人來指導,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搞得不清不楚。不過很慶幸,他們很認真的問,是不是佛教經典亂抄?抄得他們看不懂,其中有人問了一句「不共妙觀」他搞不懂,佛的十八共法也沒有一個叫「不共妙觀」,是他人亂創造的。「不共」是佛跟其他的菩薩、聲聞、緣覺有不共有之法,其他天眾更不用講了,是修到如來菩提境界時,以下的人修不到的,即叫不共。

《大般若經》裡面有佛十八不共法,只有佛才有的,其他聖人或賢人是修不到的,改為「不共妙觀」怎麼觀呢?既然講到妙觀那只有講到明,天眼明、宿命明,這是眾生所沒有,天眼明與天眼通有不同,宿命明與宿命通有什麼不同?漏盡通與漏盡明有什麼不同?漏盡通是有煩惱種子,但是起來不受煩惱影響;漏盡明是根本沒有煩惱種子,是完全清淨的自性。

談到這裡他才說,這不是菩薩的明嗎?根本都亂扯,所以經典若看多了,左右能夠看得懂,你就不會被一些野心家亂篡改,這邊抓一句,那邊抓一句,把它搞得外行人不去看正法經典,因為被這些有心人搞得迷迷糊糊的,更沒有善因緣去看到正法的經典。

跟他們講六結使,他們很用心,大家都知道六結使就是動、靜、根、覺、空、滅,那是對一個人來講,或是對一個修行到那一個層次的人才會有六結使的毛病?其中有個男生很用心,他說凡夫才有動、靜二個毛病,你要跟他講根、覺、空、滅,他們沒有那個毛病,因為他們沒有修嘛!怎麼心會發神通?根會發神通?沒有!眼根可以異見,耳朵可以遠聽,鼻子可聞到異香、臭,雖然沒有香、臭的味道但你可以聞到,有時候又可聞到屍味,或是動物死掉的味道,這裡沒有動物死掉,怎麼會有動物的臭味,一定是非人冤枉死掉的才有那種味道。

這些五根沒有修到一個境界就沒有這個現象,凡夫沒有的,當然我們講的凡夫是一般的凡夫,世尊在講的凡夫是指所有天界(含)以下的都是凡夫,因為還有輪迴,不管修得天壽有幾千億年,也是一樣都是要再輪迴的,這都叫世間凡夫。還有一種薄地凡夫,這是指三乘共十地之一的薄地,因未究竟故,也稱為凡夫。三乘共十地者即指: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於此薄地中,三乘人見思惑觀空,斷除欲界九品惑中之六品,由此欲惑輕薄,故稱薄地凡夫,此與小乘之斯陀含果約略相同。

我們一般講的是不修行的凡夫,只有動、靜兩個毛病,他對動有一點知覺,可以控制而靜下來,體會到靜的毛病,根、覺一定要禪修後打坐破了色身才有「覺」之心,覺是用心去感知一切境,沒有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起性用,這是無色的境界。你若證到空、滅這兩個結使去掉,一定是個解脫道的人,一定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才有空、滅的這種境界,所以不是沒有修行就有這六結使,都因沒有現出來,怎麼知道結使的存在。

回過來講經典,現在是很快了,功德也很好,你書寫要書寫真正佛教的經典,不要到外面隨便拿一本善書就書寫,就抄寫就送給別人,有時候你會因而造業,因你不知裡面所講的是對、是錯,很多剛開始沒有佛教理念經驗的話,常常會這樣做。

說要發心嗎?我要做善事,然後有人在助印,有時候會有外道的書,內容不清楚,你以為出錢就好了,出錢是好,但是會得到互相的業力牽引,所以這個業報你也有一份,傳輸不正確的觀念都是有罪業的,所以不如不要去傳。也就是要書寫就書寫正式的佛教經典,要流通就要有正式的經典流通,不然就是要有修證的人寫出來的,不會引起爭議的,人家看起來每一個都法喜充滿,百分之一百的人讚同的,不要寫出來後一送出去就有一半的人說對,一半的人說不對,兩隊人馬在打對台,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這種書就不要去助印。

(2)供養,乃尊敬有經典或有佛塔之所在。經典都要放在最清淨的地方,有經典在就有佛在,好像今天誦《金剛經》一樣,有《金剛經》就有佛在,好像有塔廟在,所以就有天神、護法神要來供養你,我們佛像座位後面有一部《金剛經》,經在就有佛在。

(3)施他,指為他人說正法,並施與經典而教化之。你先受持《金剛經》,有一點成就,有一點體會後,你要把它說給別人聽,教化別人,這也是受持的另一種意思。

(4)披讀,自開經典讀誦。自己因緣成熟能讀何部經典,就要能讀這部經典,並能從中得其法義。我們能讀、喜歡讀某部經典,這是當下您最需要去理解的。讀一部經典過一段時日後,也許您又要想去讀另一部經典,那就順緣去讀誦。但《金剛經》是一部去除障礙、消業的無上經典,最好能一直誦到一切業障都已消得差不多為止。

(5)受持,指受納教法,憶持不忘。經典讀是讀了,你要把重點抓出來,要領納進來,要接受世尊的教導,然後憶念它不忘。有人常說我不懂《金剛經》是什麼意思,那我讀它有什麼意思呢?有意思的!你開始讀它,然後讀了一個月、二個月、一年、兩年..,裡面的文句慢慢的熟悉了,就慢慢的會記起來,有一天你碰到了那一個境界,譬如你打坐之間跳一個出來魔境,你就會很緊張,忽然間腦筋裡想到《金剛經》裡面有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虛妄那我為什麼要把它當真呢?您就有定力產生出來。

誦經要慢慢的誦,也就是慢慢的薰進去阿賴耶識裡面去,然後會慢慢維持不忘,那一句會對你特別受用,你就永遠不會忘記,以後碰到困難,那一句話就會跳出來,或者有意無意的你就念出這一句話來。如果冤親債主天天在修理你的話,你沒有法力,就修忍辱法,讓你修理好了,沒有關係,但是我內心一直在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唸著唸著,唸到冤親債主會煩,為什麼呢?因起心動念它也知道,所以你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很快就會過去,本來它很用心在施法,結果給你搞得他自己也心慌意亂,它那個有為法的力量也就沒有了,兩、三天後它就沒有你的辦法了。

佛法很多,最高段法---無上 法,就是能如如不動面對一切境。但沒有功夫的話,就要用呼口號,你學到什麼佛法就拿出來唸,最間單的,只要能突破異軍的都是好法,像剛剛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或者你在胡思亂想、打妄想時,你就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直唸,強迫你自己不再胡思亂想,這些就是你所學到的經典的受持。

(6)開演,指為他人說教法,使其起信解。開演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但是在私底下,對初學的人、有因緣的,或者你的親戚、好友想要聽,你也可以多少講一些給他們聽,但是你講法要小心,不要違反因果,講得不很貼切的話,有時候果報你還是要自己受的,所以不要扯到因果,你要講因果要講得清清楚楚,不要說沒有關係,怎樣又怎樣,在某種情形之下,有人是有那個因,但是果是起不了作用,你自己要搞懂才能夠去談到這些,不然這些就少去講,你可以講一些你懂的道理。譬如說如何克服心病,如何克服身體的毛病,如何克服什麼..,你說那部經典讀後非常自在,我碰到什麼問題,讀這一句話可以心安,你也可去做做看,你也可以這樣講給他們聽。

當然一部經典,每一個人所了解的都會不一樣,除非你真正悟了以後,瞭解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的原意是什麼,不然我們開始學的人,今年跟明年的意念會不一樣,智慧會不一樣,每一年都在進步,每一年都有不一樣的體會,因為你的視野越來越廣,知識越來越龐博,然後能融會貫通,加在一起你就知道原來這一句是在講什麼,所以這些智慧,開悟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會,也要經過一、二十年的磨練才能夠把所有世尊講的道理搞懂一點點。

(7)諷誦,指諷誦、宣揚經文,使他人產生喜悅,誦讀經文。宣揚一部經典的好處,上面已稍為講過了。現在要告訴您們,誦經的要點,誦經時注意經文是必然要做的事,但在誦經時同時可以練寶瓶氣,使身體的氣機能更充滿,所以誦經正確的方法就是要去留意呼吸。最好的方法是吸一口氣後,一直讀誦經文到有句點時才換氣,這樣讀法,會使身心都能過得到好處的。

(8)思惟,指思惟佛陀所說之法義。就像你學到那一句或一首偈語,你要去思惟,祂講的是什麼道理,慢慢去想,聞、思、修入三摩地,聽人講或看經典,然後自己想,這部經為什麼要這麼講,這樣講是什麼意思,用你自己的意念來了解它,今年所了解的與明年所了解會不一樣,跟後年的了解也不會一樣,因為你的智慧越來越高,程度越來越好,以前所講的、所說的你會慢慢的去修正,因為你經過思惟,經過色身上的體驗或心裡的變化的體驗,你會徹底的了解,哦!原來這句話三年前我以為是怎麼樣,現在感受不一樣,會比較清楚一點。

(9)修習行,要去學習、要去實行,如果光唸誦不去在心地上用功,不去做修心的功課,那就沒有真的受持,只修習佛陀所修的法,大家說《金剛經》我已經誦了幾年了,但有沒有如實地去做呢?所以我們今天的課就是在講:「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主要不是在誦,誦己經誦了,但要如何來修行,有的誦了那麼多年,沒有體會說要怎麼來修行,。

剛剛有提過的幾句話,你碰到什麼問題,就抓那一句話出來用,其實所有的經典裡面的每一句話,就像我們講過的釋迦牟尼佛的一生,要吃飯就有那麼多可以學,我們有沒有學到?學是學了,學了半吊子,還是沒有學好,要吃飯不好好吃,今天身體不舒服就說這個菜怎麼這麼難吃,一味性不見了,身體好的時候,什麼都好吃,生病的時候就會挑東挑西,永遠沒有辦法學好,我們知道後就要改,盡量能夠自己去做,這就是修習行。

10.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梵語 anuttara-samyak-sambodhi,簡單講就是發菩提心,你要學《金剛經》從初發菩提心到如何調伏煩惱心、到如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一步一步的上來,整部經裡面以這個心為主,要怎麼來做,就有布施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金剛經》裡面沒有講到精進波羅蜜多,沒有講到禪定、持戒波羅蜜多,其他的布施、忍辱、般若波羅蜜多,這三個講最多,因為是對善男子、善女人、菩薩講的,所以他們應會精進,是每天都打坐。另過去就已經受具足戒,所以沒有再講這些,但是在講積福德,在講忍辱,修無相觀,在講如何用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什麼意思?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譯為發求無上正等正覺或發無上正遍知之心者。「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三」是正,「藐」是遍知,菩提是覺之意。有時候翻譯為正等正覺,遍知一切。此菩提心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圓滿之意。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如果那一個佛悟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就沒有大小之分,沒有說你先悟就大,後悟就小,只要到這個境界的話,就沒有大、小佛相。

菩薩跟佛還不能相比,聲聞、緣覺還不能跟菩薩比,一個是有定沒有慧,一個是有慧沒定,這兩個都不能相比,但只要能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覺的話,定慧相等,智慧無量,所以他是無上的。談到正徧知意即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正遍知無所不知,正的、不正的都能夠知道,所以無所不知。

在菩提道路上有五種不同體悟菩提道者,就是你發菩提心後,要有五個層次的修證,發菩提心只種善因,我要上求佛法,下化眾生,要求無上正等覺之心發出去,但還沒有做,還沒有果報之種子,只是「因」先種下去,但果報還沒有發,所以這五階段你要認識,以後修行就要經過這五個階段。

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海中發心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只有發菩提心而已,如果你現在發菩提心,還沒有去修行,就是發菩提心。此是因中說果。因為你發菩心是因,但沒有果,你沒有證到,還沒有開始去修,所以沒有果,也就是因中說果,沒有真正的果,有一個目標放在那裡,你要去做,這果是什麼?可以說是證到正等正覺的果,但是你只有發心,還沒有去修行,發了心以後就要做。

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服諸煩惱,降伏其心,把你的煩惱斷掉,把你的心掛礙什麼都能把它擺平,這叫伏心菩提。當然要斷煩惱,要降伏其心就要用智慧,這智慧就是菩提,又叫伏心菩提,用你的菩提智慧來斷掉你的煩惱,來安撫你的心,安撫不了時就疏導的,甚至用罵的、用呵責的,這個心有好幾個層次,看你隨時要用什麼法治它。如果你說在煩惱什麼,跟這個有什麼關係,別人的事情,你在煩惱什麼呀?他就不會再想了。

如果你是自己的妄想,你就罵它,它就不想了,但有時逼心逼得太緊的話,它會心酸會哭;罵不了的話,就用騙的,那是沒有關係的;要不就用疏導的也可以,過幾天就沒事了,你現在不要煩惱了。

學到什麼法都可用上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用?有位傳同學她很會用,在她的報告中,她說罵也罵了,騙也騙了,最近她在修證上又有一點境界了,她現在當下沒有記起來就會忘記了,這是二地菩薩的煩惱---「失念」。「失念」就是當下沒有記起來就忘了,她是很用心在修她的心。這是實例給大家做個參考,不管用什方法,就是要用智慧去調伏你心,看你的心在掛礙什麼,這就是第二階段的伏心菩提。總之要行諸波羅蜜多,度到彼岸的法門。波羅蜜多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你要用那一個法去做才能使你的心安下來,當修到有一個樣子時就進入第三階段。

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過去、現在、未來之法,你沒有境界,就沒有進入內心去,所以就是沒有開悟,就看不到過去,知不了未來,你對現在還是迷糊,當下大家雖然在一起,但有的人起了不正常心態,起了造業的心,你就看不清楚,這些就是沒有明心菩提,心不明,就沒有辦法觀三世一切法。

有一些人,我為什麼不太理她(他),因為他們都在外面亂搞,不是破壞法爾的名聲,就是講法爾的閒話,這些人都是嘴巴說在修,說心中有法爾,其實所談都在造業,在破壞法爾名聲。我不用去聽到什麼話,只要看我的心對他有一點的不耐煩,我就知道此人在外的行為有虧損。這是覺性,你自己的菩提性就有此能力,這個就不要神通也能知曉。

只要把你的煩惱心調伏,把你的心清淨下來,你就可以進入明心菩提,就可以觀過去、未來一切法,可以看每一個人的心,是成熟不成熟?是善、是惡?是邪或是一時迷糊,或是本性難移等種種毛病,所以心明了你的菩提性就現了,就可以觀很多事,當然觀歸觀,但不能亂講,擺在心裡面就好了。

所以諸法明心菩提得後,本末、總相、別相,能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得到諸法實相是心清淨。心清淨都不能再執著了,不是你懂得很多就到處亂講,因為一入實相就沒有執著,所以不能去執著,他人來就來,不來也是一樣,來了也是一樣,這是心清淨沒有執著,對於好、壞人或是一時迷失的人都一樣,但是你要修到煩惱沒有,才有明心菩提,心不清淨常胡思亂想就是沒有這些功夫。

明心菩提本來是佛性具足的,要不要去求?不用的!佛法告訴你什麼,叫你捨棄一切煩惱、垃圾,捨得不能再捨的話,就得到你本來具有的佛性,那就有明心菩提的功用,就能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等量,籌量完了、分別完了,你不能去污染,你還是要清淨不受影響,得到諸法實相,實相是空相,能不著、不黏!這樣是為得到般若波羅蜜多的行相。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管你懂了無量無邊境界,但最後還是要能以無所有、不可得觀它,有所得就著相,著相就不是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禪宗講不即、不離,是有境不離,有相不離,但是也不即,不去抓它,抓它就有心病了,心不清淨,講了那麼多般若波羅蜜多,它一直告訴你說一切法、一切境、一切所感知的所有不可得,這樣你心才會自在,懂了很多,但是什麼也沒有去說、不去執著,一執著就有懂,一執著就沒有明心菩提了,又迷糊了。

外道有沒有這個能覺知的能力,有!但是他沒有辦法得到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以就沒有般若波羅蜜多的形相,他把一切境、一切事當真,說我感知的事情說得很準,然後就依他的個性習氣去跟人家修理、去找人家麻煩,如果心不清淨,還做法去害他,這不是我們佛法要修的,佛法是能知、能覺,但要住於無相,清淨到底,一切都不粘,這是最重要的。

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方便力是什麼?因為我們從明心菩提之間知道很多事情,你要怎麼不去執著它呢?或是我要斷掉我內心的不清淨,像第二個調伏菩提,這個煩惱、心亂調伏不了,就要有方便力去慢慢斷掉它,已經得到明心菩提以後,你還要有方便力去度眾生。

譬如說我學的就是這樣,你一定要跟我這樣,我學的是無上心法,教只能教這一門,那也不行,因為有的人根基差點,是有善根的,要修善法;有的根基是修世間禪定,有的根基是修小乘的料,有的根基是修菩薩道的,那麼多不同的根基,你不能說我這裡只賣一個東西,其他根基來的人我都沒有辦法,那也不行。

一個悟道的行者,什麼人應都能度化。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叫調御丈夫,意思是說什麼人都能讓其成就菩提道的。一個已經得到了明心菩提以後的人,什麼料子來都可以讓他成就,不要說這個一定要跟我這樣,要變一下就不行。

方便力用在方便之中,一個一個慢慢讓他成就,所以般若波羅蜜之中,要修自己來講,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下子做不到完美,那就分段去做,這也是方便。方便就是要用般若波羅蜜為眼目方便去做,就是到最後用般若波羅蜜去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功夫,做後也不要去執著,所以不即不離,在不即不離之間做不到就要用方便法門,慢慢去讓他走到最後的目標,就是要斷一切煩惱法。

這樣經明心菩提到出到菩提後,能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得薩婆若(一切智)。只有釋迦牟尼佛才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我們雖然還沒有,但是你要修到「出到菩提」的話,就要有這個功夫,不然就是還沒有究竟,還在前面的第二個伏心菩提,不曉得要搞幾十年,真的要用功!老同學跟我的,最早的也有廿幾年了,要不也有十幾年或五、六年了,這個心有沒有調伏,如果沒有調伏的話,發菩提心第二階段的伏心菩提境界還沒有達到,還有煩惱,那更不用講明心菩提了。

為什麼色身境界有,心不能清淨?這樣是不能說有果位的。為什麼不能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所接觸的塵境都能無礙?這些伏心菩提、明心菩提都還沒有做到,那出道菩提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這是很高層次的修證。但是我們要懂得,得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正、逆什麼境來,他都不起心動念相應,要看得自在,聽得自在,什麼都好,才是得出到菩提。

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發菩提心後就要瞭解菩提心要有五個層次的修證,我要修這五個階段才能成佛。自己摸心看看,我現在修到第幾個層次?第二個伏心菩提有沒有通過?如果沒有通過就要趕緊用功,要調伏你的心,不要有煩惱心、五蓋心、無毒心,不要有眼、耳、鼻、舌、身五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看了這個不順眼,聽了這句話不爽,那你第二個伏心菩提都還沒有到,明心菩提怎麼辦?下面還有三、四個在等你走,所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你懂了它的意思就要去修心養性,不能光說不練了。

11.云何應住:

此句經文有兩翻譯版,有云何應住、應云何住兩種版本,《金剛經》翻譯本有六個版本,此翻譯意思一樣,只是唸得順的話,應該以鳩摩羅什翻譯的比較好唸,他是翻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住什麼呢?指行者修禪定時,令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者,這叫做住,共有九種心要住,經典上沒有講這些。我們現在提出來說明。

(1)安住心,即能將心安住於某對象。如果你心不安,以後要教四念處,明天開始要先教四念處,那你心要安住在那裡?那個覺知之心要住在那裡,譬如說你呼吸的時候,肚子凸起來、凹進去,你的覺知就要觀照肚子凸出來、凹進去,這樣可控制你的心不會胡思亂想,所以心就安住在肚子的起伏上面,或者安住在呼吸上,氣吸進來到丹田,呼從鼻子呼出去;看呼吸長或短,你要去觀住它,安住在呼吸上,這叫做安住某個對象,不要讓你的心胡思亂想,要用一個東西,怎麼去安住它,我們禪宗講的心繫緣在那裡,如果你不去觀這些,你心繫緣在小腹,或是在命門或那裡都一樣的用,讓他不要胡思亂想,這就是所謂的安住。

(2)攝住心,即當心念對外在對象起作用時,能令心念速返回本心。也就是說要用一個意念把心攝受回來,如果心打開來的時候,這個心很敏感會去攀很多的緣,親戚、朋友的事情,常常去執著它們,沒有你的事你也會去想它,想它是你執著的本性,管自己的事情都管不了,還去管別人的事。你知道別人三天後要發生什事情,好事、壞事這跟你有什麼關係?你自己本身都沒有辦法解決了,還管到別人,很多人就是這種心,所以這個時它在想你就要把它攝受回來。把它抓回來,如果我現在在數息,忽然間想到明天要幹什麼事,然後就去胡思亂想,想了半天,忽然說我想那些幹什麼?現在是在打坐,把它抓回來,這就是攝住心,把心攝回來。一般而言,能抓妄想心回來的就是第六意識心,因此意識很強而有力,可以控制第七意識的妄想執著。

(3)解住心,當分別解知心對外在對象起作用時,就是解住心。你開始要對一件事情去分析、去想的時候,就要把它抓回來,不要再去分析,不要再去胡思亂想,開始要起分別,解知心要開始分析、開始想時,要能管得住此心。大家喜歡用腦筋,打坐就打坐,不要去想網路上的事情,想這個要怎麼做,這個要排在那裡?這不是在打坐!要攝住你的心,打坐就要好好的打坐,這是我們常常犯的毛病。

上座以後什麼都不想,下座要用的時候,拿起來文思就來了、智慧都來了,要有那個能力,所以說面對要做事情的時候提起來用,用完了便放下,不再去思考做得如何。

昨天台中有一位網友打電話來,他每一次有問題都會打電話來問,他說:「現在好像什麼事情都無所謂,太太說你為什麼變成這麼消極呢?什麼事情都不緊張。」我說:「為什麼要緊張?你這樣是對的!」事情你想,不是說可以想出一個結果來,你不緊張就是你的心清淨,這樣很好,打坐、不打坐都心清淨,等到我要做這個事情,專心一致做下去的話,文思或腦力激盪馬上什麼事情該怎麼做就一直出來,方法出來了,做了三、四小時就結束了,做完就放下忘記了,回家吃飯以後就不想,你不要叫我想辦公室的事情,想要寫文章的事情,我都忘記了,這樣才對。

禪宗講的是拿起就用,用完放下就不想它了,不要再去想剛剛我想的那個好嗎?剛才想這樣要不要再修正,這些都是多餘的,所以你要有這個功夫,就是說解住心,開始要分別心起,要去分析要做什麼的念頭起時,要趕快抓回來,不要想了,要能令心速返。

(4)轉住心,即停止解知心發動,而樂於安住不動者。將心安住後產生一種安樂不動的心,一般人就是喜歡動、靜中去執著,動的已經不執著,回過來就是喜歡靜的,一喜歡靜下來,就執著這個靜了。另又好像法喜充滿,我喜歡這種靜,這樣也不對,這就是六結使裡面犯了第二個轉住心。在清淨之間,打坐就是這樣心安寧靜,這個好嗎?這不是好,這是過程之間一個現象,你不能夠永遠住在這裡,有這個境界你要了解它,轉住心已經能住心,讓心安定下來了。

(5)伏住心,即久入禪定而生厭時,能速令折伏。你進入禪定的時候,有時候定久了,反而產生厭煩,我都不起心動念,這樣一直定在這裡,心會想我在幹什麼?要把這種心調伏住了,你反而會生起厭煩的心,把厭煩的心調伏掉,不要再讓它繼續說對你這個禪定力有一點認為不以為然的樣子。

(6)息住心,即內心動念時,能速令念止息。我們修心中心法很多在這裡就沒有辦法止下來,因這已經進入第七意識的妄想了,看到眼、耳、鼻、舌、身五根對外境的、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境心都不動了,但他已經慢慢進到第七意識了,第七意識的心動執著第八識的種子會起心動,那是不動而動的念,那個時候你要感知,要讓它停止下來,讓這個念頭不要動,一般都是沒有辦法;如果開悟的時候,那個念頭之強、之多,根本壓不住的,那個念多且旺,甚至於是無量無邊的拋出來,你也看不清楚那一個是那一個,所以要壓也壓不住,這是在講普通的初地菩薩的境界。

(7)滅住心,當貪愛心起時,能速予滅除貪愛心。修行時對於境界的貪愛,貪愛的心滅掉,你的心就住了,起了那一種貪愛,修行中你會貪愛說我要去買什麼東西?大概不會!最難的就是淫慾心起,在修行之間淫慾心起來的時候,怎麼去把它壓伏下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當有個覺知心,如果觀照到色身反應,這是你的習氣一部份,活動到你的色身的變化,你理智強的話,可以觀你的陰部局部,好像兩個人有兩個心,一個覺知的心,一個是肉體反應的心,你看著它,一看它不跟它想應;如果會一直發展下去,就是你的心跟它起相應,所以才會迷糊掉,你有這種覺知心起來的話,可覺照它,它慢慢就會息滅此欲心。

有位同學看了一本書,書中說有一位女孩子在山裡面修禪定時,有一回進到這種貪愛心起來的時候,因很難耐,但不能去做,也沒有對象好做,就要去找個對象來做,所以她就從住的山上一直跑到山腳下,當到山腳下時,這個淫慾心已沒了,為什麼?淫慾心是氣集中在局部,所以才會有這個念頭,她這樣跑時,身體的氣都可以圓滿的佈滿了整個身體,所以這個慾念反而沒有了。沒有了就調過頭又回到山上再去打坐,但這種現象重複發生了三次。其實講起來她也沒有智慧,有智慧的話,就用智慧去觀,身的反應跟我跟心是兩回事,就不會受心的影響了。

怎麼去觀它?好在她這樣跑到山下時,沒有找到一個人,若找到一個人就壞事了,給她抓住的話,現在講來是強暴,所以修行難就難在這一關,這一關是經脈通過肝經,肝經通過生殖器,男、女都一樣,理智不強的話,就會被這個蓋過去,修行真正的功夫,有的人比較沒有智慧就一直忍,忍到氣通這整個身體就發脹了,那一點要通不通,是一個關鍵,所以這個貪愛心起的時候,如何能夠調伏它,安住它,要看你的智慧,理智強、覺知強,覺知強你就可以觀它,滅除貪愛的心。

(8)性住心,當諸多妄念停止作用時,了知心之本性本來明淨,而自然安住。這是進入本性,本性本來清淨,本性本來不會起心動念,沒有因緣來,它就永遠安住在那裡,所以有的人一柱香沒有一個念頭,沒有可以掛礙的念頭,也沒有因緣,也沒有妄想,所以性住心,這是好現象,你要了解它,不知善不知惡,當下在打坐之間,那裡有個覺知心,那個就是性住心的現象,自然安住。

(9)持住心,累積禪定功夫之結果,自能安住禪定,自然行善止惡。累積禪定功夫以後,不是只有在打坐之間,自然就能安住在那種定中,對外在的人、事、物自然就有定力,然後對一切的善法很喜歡去做,一切的不淨法自然排除拋棄不會受它的影響,這是持住心。

大略講一下,你要如何來做到這九個心住,能夠做到就是以安住其心了。須菩提問世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九個目標要這麼來做?世尊開始就在講你要怎麼做,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這些四相,就不會想這些,你就沒有這些心。(待續)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