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2-5)
            --
法界通化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如何用金剛經來修行()

(2)等無間緣,謂心、心所之生起係由前念引生後念,念念相續,無有間隔,此說與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識宗主張八識之體各自有別,故各自產生前後無間之相續關係;小乘則認為異識之間亦可互相形成等同無間之相續關係。

今天看第三頁的大乘所說的六因四緣,第二個項目等無間,等無間緣是說心跟心所之升起,係由前念引生後念,念念相繼無有間隔,這個說法跟小乘大致相同,但是大乘講到八個心,如果一個人,六、七、八識同時現起時,這種等無間緣便不能說明,明明嘴巴在唸經(第六意識的作用),腦筋還有個念頭在飄,各飄各的,各唸各的,這根本不是前念後念的問題,如果第八識再開發出來,無始劫來法塵現起,更是亂飄,有的你不去觀照它不知道,有的觀照到現在第七意識中,第六意識不加以分別,這個不會很執著,這是很複雜的,你說前念引後念,是講一個心,如果二個、三個心同時現,這個很難講。

惟唯識宗主張八識之體各自有別,故各自產生前後無間之相續關係;小乘則認為異識之間亦可互相形成等同無間之相續關係。

惟唯識宗主張八識之體各自有別。重點就是這句話,這句話跟小乘行者講不通,只有一個心,哪裡有其他心,因為祂們進不到第七、八識去,小乘修行人或地前菩薩,修來修去還是在第六意識修,無法修到內心真正的第七、八識。我前幾堂也講,如果你心打開,八、七、六識之間互相依緣,都看得很清楚,而且很慢,所以剛開悟的人,不大喜歡講話,講話都慢吞吞的,早期電視上某些大德,大概都這樣,要死不活,講話要講不講的,就是在那種狀況,但也不是永遠都這樣,若永遠這樣,就沒進步,等到捨棄一切境界,還是回到凡夫身,這時不是只有第六識,六、七、八識還會各別現起,只是沒像以前那麼不自主亂飄。

八識之體各自有別,故各自產生前後無間之相續關係。第六識嘴巴在唸經,第七識也可以讀第八識法塵現在心中,第八識如果能進入觀行陰區宇,微細又各自有前念後念等等不同,所以它說各自產生無間的相續關係。

小乘則認為異識之間亦可互相形成等同無間之相續關係。互相是不大可能,哪個異識比較強,哪個異識就放棄,比如說我們自性在唸佛、持咒,第六識觀它,唱心中心咒、阿彌陀佛也好,唱累了,想睡覺,不想聽了,你不要唱了!用講的它不聽,你一定要找一個什麼事情來想,引開它的注意力,這樣第八意識就消失了,回到第六意識,比較強的念頭,這樣它才安靜。有的是太累了,它唱它的,你睡你的;有時你不累,但想睡覺,唱的另一個心覺得煩,是安寧聽起來很安詳,如果太安寧,聽起來又覺得煩,你不要唸了,要睡覺了,心各別妄想是有啦!但有強弱,第六、七識最強,第八識最弱,修行就斷第六識較強的分別心,第七識善打妄想、思維、審慎思量、規劃、設計,這些心放下、放下,比較能進入第八意識,第八意識沒開發起來,就是沒有念頭,有覺,如果連覺也不覺,那就無所事事,變得空寂。開發出來就很熱鬧,法塵現起,飄啊!飄啊!飄了好幾年,飄到不隨便飄,就有一點空相現起,這句話有一點問題,你要進入那個狀況,要討論八個心,小乘只能認識六個心,因為第六意識起和見聞覺知等等心之間的作用,很少去看深一層,雖然可以看到宿命通,看到什麼,但沒有看到根本,所以大乘菩薩才可以看到第八識法塵,因為看到法塵,才可以修不受它影響,真假都好,對修行比較實際,所以說法執滅,一定要修大乘,修小乘只有修到我執滅就不錯了,法的執著沒有辦法,他執著空,沒有辦法相容一切法之間不受它影響,這種功夫他修不到,所以為什麼,小乘叫小乘,主要在於境界上、心地上,皆有不同認知,跟修行境界上不同的體悟。

等無間緣,是上面說的善惡平等、起法平等,修行就在管住這些,不要打妄想,業力起也不受它影響,至於因緣法起,或真的業力起,要觀它不相續,如果相續就是凡夫了!或者相續後能不受影響,那是聖人。相續有兩種狀況,一是第一念真,再來相續的是假,一是第一念真,第二念真,一切幻相也是真實法,那是神通部份。神通可以觀一切因緣過程現在心中,是等無間現。凡夫是第一念真,後來看不清楚,就自己加上自己的妄想,他也是這樣相續無間;聖人不動妄想,一件事前後過程會現種種念,這種念也是相續不斷,只是聖人讀了整個過程、故事,但不執著、不恐怖、不害怕、不歡喜,所以祂們可以懂得很多,這是聖人的境界,我們修行也是要修這個,對境能接受,不打妄想,這就是修行的重點。

上面說的妄想習氣、因緣法不滅,你都做不到客觀觀一切有緣的因緣法,所以聽因緣果報,你要去善思維凡夫的境界,半聖人的境界,聖人的境界跟菩薩、佛的境界不一樣,修行不懂境界就會胡說八道,如果沈不住氣又喜歡亂寫東西,有時會誤導別人。昨天來個mail,有個人講法身如果現起,會摔死,我都看不懂,法身會摔死?怎麼摔的,不懂又喜歡聽人家胡說八道又亂問。法身無形無相,怎麼會摔死?他想,法身是一個身體,有身體就會摔死,人家跟他講的,還講了一大堆道理。還聽說一個人打坐到法身起,怎麼看不到了,也沒有佛,沒菩薩,也沒有眾生,問那是什麼境界?那是氣壓到腦筋,什麼都不起,他說那是空,什麼都沒有,是法身的境界,真是胡說八道!修行講心也是這樣,搞不懂,有時沒到那個境界,寫來寫去寫不到重點,寫不出真實樣子,心到底怎麼樣,搞不清楚!唯識難就難在這裡,你要自己去體會,沒有境界就體會不了,這些菩薩所寫的唯識法,大乘的法,你如果沒到那境界,就只是一些名相的堆砌,講不出心是什麼樣子,所以然講不出來。所以大小乘認知不清楚,有時就容易爭辯,修得不夠好就喜歡辯,大乘菩薩看你不懂就不再跟你講,小乘的沒有看到真實法,還硬是扯有。

(3)所緣緣,凡心、心所之對象成為原因,而令心、心所產生結果之時,心、心所之對象即稱為所緣緣。唯識宗特分為親所緣緣、疏所緣緣兩種。如成唯識論卷七所說:「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疏所緣緣。」此乃小乘未談及之深義。

第三個所緣緣,能緣的心識和被緣的境,不管來自於內在的因或內在的緣而起,內因、內緣都是胡思亂想,或第八識現神通,觀外在因緣,現在心中,第七識認知,第六識分別,也是可以產生內在所緣緣。講到因果報應,有人、事、物,因緣成熟就來了,能緣是我們的心、習氣、業力,所緣的是外來的人,包括時間、空間,包括內心過去的心,和他過去所結的恩恩怨怨,產生一連串的互動,互動就是所緣緣產生的動作。

所緣緣,凡心、心所之對象成為原因。心是自己,心所也是自己的習氣,心是真心,心所是妄習,心是覺知,心所是外在人事物,都有其因,沒有其因,就像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的,有因緣一定會相交,相交就是所緣緣產生作用了。

所以既然心、心所之對象就是原因,則令心和心所產生的結果,這過程之間要產生所緣,一個能緣,一個被緣。所以心、心所之對象即稱為所緣緣。我們覺知的是能覺的心,所覺知的是外境或內緣,這些都是所緣緣。上回談到,所緣緣能不緣,就是羅漢、菩薩境界,有所緣不緣,不緣就是不執著,不抓那個境,不管善惡境界,你不去抓它,所緣緣就起不來,修行就在斷所緣緣的力道,還沒有解脫的人,或是不是真正學佛法的,就很喜歡隨緣去所緣,然後產生很多修行上的能力,有這個能力,還是所緣緣,沒有斷所緣緣,怎麼解脫。唯有佛法講不執著、放下這種般若智慧,所緣緣是講它的現象,不讓所緣緣產生真正所緣緣的功用,這就是學佛法要解脫的。

唯識宗特分為親所緣緣、疏所緣緣兩種。親就是直接的關係,就像你和誰有恩恩怨怨,這是第一個,但親因緣中又有很多旁邊的助緣,或間接的因緣,這些就是所謂疏所緣緣,比較次要的,繞一圈的。比如說人家直接找上你,請你幫忙,一定有親因緣,這個人有苦難,透過另一個人介紹找上你,等於是間接因緣,有緣,但不直接,有間接媒介來促成所緣緣。

如成唯識論卷七:「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我們的自性是能緣的體,因為一切法從緣起,能產生一切法的是我們的自性,svabhava自性,sva是自,bhava是生起,生起在中文翻為心性。若能與緣體不相離的話,是見分等內所依託,你要懂這句話要先懂唯識裡的見分,我們眼耳鼻舌身都有一個見分,五識各有見分,見是接觸到所緣緣的境叫見,接觸所緣緣的境會產生相,稱做見,見只是一個代名詞,聞覺知也是一樣,眼睛用見,耳朵用聞,鼻子用嗅,舌頭用舔,身體用觸,這些都是見分,面對塵境,色聲香味觸,會產生相分。

所以是見分等內所慮託,第八識見分遍虛空,依修行人的程度,佛的第八識見分是沒有障礙,遍虛空一切世界,菩薩、大菩薩也是一樣,只是小一點而已,小菩薩和阿羅漢,也許可以見三千大千世界。剛剛講的那個小朋友,打坐入到一個境界,什麼都不見了,死掉說不見,他不知道法身現起遍虛空,所以無所不見,不是什麼都不見,這種見分,依你內在清淨度,開顯出其能見的範圍,因為我們看不到,表示心不夠清淨,所以不能遍虛空盡法界都看到。

你所看到的,第八識看到會產生相分,所以你所看到、所緣緣都是相分,第八識的見分,看了外境,或看自己過去阿賴耶識裡的東西,會產生相分。以相分來說,第七識也有一個相分、見分,所以看第八識所現的相分,產生第七識的思維,產生自己的相分,第六識也有見分,見第七識的相分,產生自己的思維,每個識都有見分、相分,見分、相分,第八識的能緣所緣,第七、六識也有,前五識也有。

慮就是思慮,產生思維。託,為什麼用託,因為沒有直接接收到所緣,只有第八識是真的,前五識和六、七識,都是依託而起相分,所以用託。真心才能見,其他都是互相轉來轉去,依託起緣或所緣,人死時第七識沒有了,第六識、前五識也沒有,造業和能見的真心(第八識才是真心),其他的識所起的見或相分都是依託而起。不要說我眼睛看東西,好像眼睛看到,那是錯誤的,是第八識看到:第八識(能緣),看到外面的境(所緣的境),然後第七、六識轉,眼識依託八識現影像,眼識直接緣八識現出一個影像,眼識認知這是什麼人或什麼境,這是依託狀況,所以依託的是真心,八識現起的影像,被前五識所託,依託再現起,會胡思亂想的思慮,這是六、七識。

所以見分等內所依託,佛法難就難在依託這個字詞,如果你不懂它在講什麼,搞不清楚。你說眼識在思慮,眼識怎麼會思慮,眼識可以想嗎?不行!耳識可以想嗎?不行!眼識可以認知外境是物質形相,耳識認知聲音,它不會想,會想的都是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審慎思量,你會分別、審慎思量是依託八識所見產生的相分,在想、在思慮,這個是在依託。前五識它是依託第八識本心所現的境來認知:如果八識裡有影像,眼識來認知;八識裡有聲音,耳識來認知等;所以幾個字裡面,就很複雜的在說明唯識八個心的交互作用,這就是互為所緣緣。

大乘佛法講:識之所緣,剛講八個心,每個心所緣的,唯心所現,大乘佛法這幾個字,你懂了就知道心是什麼樣子。識之所緣,唯心所現,所以第八識映現到外太空、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一切世界,是第八識心所緣外境所現的境,這個被六、七識、前五識所緣。前五識所緣是依託它現起境,六、七識所緣為依託它來胡思亂想,變成思量,一切都幻化不實在,只有第八識所見為真,其它都是胡思亂想。所緣,接收那個境,如果是聖人,接收了境,不會再胡思亂想,境就是境還有什麼好想的,東西就是東西,人就是人,眾生就是眾生,有什麼好想的,只映現其境,到此為止,不再思慮。見分所見是相分,不再依託,不再轉六、七識,不再轉前五識,看就看到了,因為它是真心所現,這裡面是很複雜的,大乘佛法講到八個心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

應知彼是親所緣緣,只要是真正的,沒有透過彎曲所面對的,是親所緣緣。第八識才有親所緣緣,因為第八識是真心,所以看外太空、外世界才看得到,然後現在心中的,是第八識見照到後現起的相分,現在你的心中,這時被六識、七識、前五識所用,那是比較有距離的因緣,叫疏所緣緣。

若與能緣體雖相離,能緣的體有點距離。第八識是能緣的體,它是不相離,第八識就第八識怎麼相離,就是本心,六、七識跟它就相離,前五識跟它也相離。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一切依第八識的相分,來起思慮,起依託現那個境,這應知彼是疏所緣緣,繞了一圈所產生的影像、念頭、因緣。所以只有第八識真心才能直接緣一切外境,或直接緣阿賴耶識裡的因果輪迴的種子,這是親所緣緣。所緣緣後又執著為真、執著為假,就是六、七識轉換思慮分別,前五識轉換聲音、影像等等的法。前五識不會造業、思慮,只會依託現其境,聲音來,第八識接收到,耳識認知它是聲音、什麼聲音,依託再現。依託再現已經是疏所緣緣,不是直接的,前五識和六、七識,皆依第八識相分所起的法來作為所緣緣,第七識能緣的心,緣第八識所緣的境;第六識能緣的心,緣第七識所緣,來自於第八識的境;或前五識緣第八識,面對外境所緣的五塵境(色、聲、香、味、觸),這些都是疏所緣緣。大乘的所緣緣,都是在講心和心之間的關係。上一節所稱的所緣緣,都是在講心和外境的關係,因為第六識只有一個心,因為看不到第七、八識,只有一個第六識。第六識和前五識之間,又有一點分別,大概都是對外境人、事、物在講,大乘佛法的所緣緣,我們所認知的親因緣和疏因緣。

(4)增上緣,亦如小乘所說,指上記三緣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條件。惟此緣範圍甚為寬廣,如小乘所說之六因,悉得攝入此中。

增上緣,亦如小乘所說,指上記三緣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條件。第四個增上緣,就像小乘所說的,指上記三緣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條件。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這三個以外,只要有法升起,不在這三個内的,皆屬增上緣。

惟此緣範圍甚為寬廣,因為大乘講是跨八、九、十識,這因緣很複雜,所以說寬廣,所以增上緣把小乘所說的六因,下面所說的六因全部包括進來,都屬於增上緣裡的東西。我們講六因時講到種子因、能作因、相應因,這些每個業力都是所產生動能、靜能跟因、緣等等的關係,全部落在增上緣上。

我們學了好幾堂課的因緣,六因四緣,四緣又分大、小乘,不同心識的認知。大家有一個概念,能緣是真心在緣,所緣是外境跟內在因果的種子,之間所現一切過程,聖人是可以控制它,要相應最好不相應,凡夫是隨緣一直讓它相應,為什麼?習氣太重。喜歡就做,不喜歡也做,有所做就成就業,所以一世一世這麼一直迷糊的輪迴,懂因果要學習控制,光懂沒有用,怎麼去控制?盡量不去相應,或者智慧越來越強,不相應一切法。

2.

梵語 puny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夠獲得世間、出世間幸福之行為。阿含經將善行分為出世間無漏梵行(清淨行)與世間有漏福德二種。福德即指布施等行為,係成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福報的福,我們說福德、功德總稱為福,在梵文來講puyapu an ya ,觀世音菩薩破地獄觀音說na ra ki an dhina ra ki an dhi,這是第三句的第五空音,第五空音接五句個個字,都能成大空音,還可以接九遍口音,所以ya是九遍口音第一個字,也是可以成就大空音,你要唸pu an ya是悉曇,你要唸梵文就是pu nya,悉曇跟梵文唸法不一樣,要稍微懂。這次去美國,莊教授問了一個問題很好,悉曇和梵文有什麼不同,悉曇是要成就的,要成就心要柔軟,心柔軟唸起來就很柔軟,所以會加一些柔軟的音、隱密的音,pu an ya,如果唸梵文、英文這麼唸就很奇怪,pu nya

福有時又做功德,有功德就有福報,有時又說福德,一般來說德偏重個人行為的規範,守戒律就在修我們的德,福是布施、幫助別人、有利於眾生、或供養諸佛菩薩,由祂們賜福加持所得到的福報。我們說佛是福德兩足尊,祂的福是最大的,大到很多人依祂吃飯,德是祂最完美,因為所有習氣毛病都沒有,該還的因果也沒有,為什麼會是最清淨覺,就是因果的因都沒有了,一個人如果修到過去所造的一舉一動,要還因果的因都沒有,才是真正清淨。

你可以想像多困難,每一世累劫修菩薩道,很少再造新的業,盡量修忍辱、修忍辱,修忍辱是修自己,不會再和別人有瓜葛,別人有見怪是他的事情,忍辱菩薩祂永遠都是控制祂的心,不會主動煩惱別人,只有被別人煩惱,這種最重的造業,比較不會發。兩個吵架,你都不吵,吵架是因,吵的時候,我不吵,以後果報現不起力道,修行就是要斷過去的因,那是一半,所謂斷是內心不執著就是斷,這樣做到阿羅漢而已,如來所有的因都還光,是真的清淨,不是控制的,是真的都沒有,欠債一條都沒有,這樣做到最清淨,所以為什麼祂的德圓滿,就是這樣。我們看《解深密經》,了解佛的功德這麼圓滿,十二種自性清淨,這是福德。所以福德、福德,還是有三不等,天有天的福德,阿羅漢有阿羅漢的福德,辟支佛有辟支佛的福德,菩薩有菩薩的福德,只有佛是最圓滿,才稱為福德兩足尊。

福德,指能夠獲得世間、出世間幸福之行為,你做了善行,幫助了別人,升了欲界天,是世間幸福的行為,天上的享樂都是非常殊勝,如果你所做的福德,是因打坐、修行、規範自己的心、自性稍微清淨,就有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但還是沒有解脫,還是世間福德,這個比修橋補路布施,升欲界天的人還要高,他們可以升色界天、無色界天,如果修解脫道、阿含道,得到解脫,就有出世間的福德,祂們的幸福是心安詳,不是果報多好,不是多吃多喝,只是內心清淨安詳,所謂涅槃的境界,辟支佛又比阿羅漢好一點,菩薩祂在此世間,福德不是說很好,但祂看得開,祂在世間裡,以出世間的智慧,做入世的菩薩行,祂也覺得很幸福,所以你做什麼福德,就得什麼果報的福德,這些都是世間、出世間幸福的行為。

阿含經將善行分為出世間無漏梵行(清淨行)與世間有漏福德二種,指引到修行寂靜的經典--阿含經,他將善行分為出世間、無漏梵行,修自己、修解脫、沒有煩惱、沒有淫慾心、沒有貪吃、沒有種種的貪欲,這才是清淨行。有個貪就不行,貪淫慾更不行,貪吃、貪錢也都是貪,還是不清淨。梵就是什麼都無所求,清淨行,世間有漏福德兩種,有漏就是還有輪迴,不完美的福德,所以修橋補路,幫助別人,這些都是世間福德,屬於有漏法,可以升欲界天。

如果你不安住這個心,學出世間無漏清淨行,便無法得解脫,如果你做了世間有漏福德,重要的是要觀其無所有不可得,福德即非福德性,不求世間有漏福德,那就是菩薩。前面是阿羅漢,後面是凡夫,你做了凡夫的福德,又不執著這個世間福德,做到出世間無漏梵行,有這種大乘般若智慧,那就是菩薩福德。

福德即指布施等行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行為都是福德,如果修方便、願、力、智等等波羅蜜法,也是在修福德。

係成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如果你只會布施,或修橋補路,照顧病人,這些出錢出力的布施行為,都是升天的善因。若出世間的無漏梵行,是修自己德行、守戒清淨、管住心、無有欲望,同時可以做世間有漏福德不執著,這樣是最好,菩薩就這樣。

部派佛教將眾生繫於三界(世間)之業,分為福、非福、不動等三業,而以福業為招感欲界善果之因。此係將「福」限定於世間之一例。大乘則將六度之行分為福、智二業,而將以智慧為體之行為以外的一切,稱為福業,且視之為成佛之因,此乃通於出世間之福的一例。

部派佛教將眾生繫於三界,眾生之所謂眾生,就是三界眾生,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世間所造的業,分為福、非福、不動等三業,有一種是有福報的,有一種不是福報,有一種不是福,也不是非福,不受報的叫不動業,這三種。福業為招感欲界善果之因,這三個不動業,福、非福、不動業,而以福業感召欲界善果的因。此係將「福」限定於世間的福報,如果出世間的福報,就不會感召欲界天。

大乘則將六度之行分為福、智二業,何謂福?何謂智慧?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波羅蜜,如果修得好就是智慧,如果修得不完美就是福德。何謂好、不好?修布施是福,但不執著布施的功德,就是智慧。不修福又不行,修了又有天報,怎麼辦?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執著,這就是智慧。

六度都一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一個法,每修一個法,一執著就有福報,持戒清淨就有天報,尤其在家居士,修五戒最少得人身,好一點的可以升天,修菩薩二十八戒,有的放不開所修的福,因為以後是升天的。福和智這兩者分別很重要,大乘菩薩是要修福沒錯,但不要執著福德性,《金剛經》談了好幾次,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說福德性。須菩提問為什麼菩薩不貪著福德,一貪著就會有福沒有智,會受天報。

將以智慧為體之行為以外的一切,稱為福業。何謂智慧,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你離開這個體,執著一切有為業報,就是福業。每個人不一樣,求世間福報,有的人根本不去做,不去做也沒關係,你就修自己的德行,因為你有做沒做,最後還是要觀空,如果有做觀不了空,那就受世間果報,升欲天,這是只有福沒有智慧。阿羅漢在修,那有在做什麼福業,頂多持戒,祂們不從事生產,不從事賺錢事業,只有持戒、打坐,這樣當然也有福啊!不執著就直接證阿羅漢。

每個人觀念不一樣,有的拼命做善事,有的根本都不做善事,專打坐修行,這和個人觀念有關,這牽涉到自己潛意識因緣,我們學佛法隨緣布施,沒有布施也不必煩惱,反正做了跟沒有做一樣,用智慧觀它,無所有不可得,所以做不做都一樣。但是你要成為菩薩,最後成佛,你不做福業就不行,所以我們說要和眾生結緣,多行布施,六度都要做。

布施是修跟人之間的關係,持戒是修自己,不會煩惱到別人,持戒清淨便不會讓別人煩惱,不會侵犯到別人,如果自己精進心修行,也不會干涉到別人,如果忍辱就和別人有關係,也可以說沒關係,六根清淨就和別人無關,六根不淨就和別人有互動,就有關係,雖然在忍辱,遇到境才會忍辱,如果有境和你沒關係,那是你自己在煩惱,個性,看這個不對,看那個不對,聽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是你自己的問題,外境本閒是自己在分別,忍辱是忍自己的心,如果別人加諸在你身上的污辱、逆境,那才是真正修忍辱波羅蜜。打坐有境界,有什麼現象,還是不要執著,最後產生般若智慧,觀前面五個所做的善行不是善行,這就是智慧。福智這兩件事都要做,光做福,沒有智慧就升天,光做智慧不修福報,便成不了佛,如來道業無法成就。

此乃通於出世間之福的一例。你要求解脫或成佛,都要福,但智慧也要。

 

觀無量壽經亦將生於淨土之因的修行分為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亂時所修之善)與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散善又分三福,係根據十六觀之最後三觀所說,與九品之往生有關,故稱為二善三福、三福九品。三福即:()世福,世間之道德。()戒福,佛所制定之戒律。()行福,大乘自行化他之善根。

觀無量壽經亦將生於淨土之因的修行分為定善與散善。散開散亂的善,什麼叫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亂時所修的善。把心集中在一件事上,不讓心胡思亂想,不讓心散亂,所修的善行為定善。何謂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日常是五花八門,隨緣有種種的心,到外面做善行都是這一類的。如果坐著觀心,集中一心,來修斷妄想、習氣、煩惱的法,是為定善,定善才有出世間的機會,或者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機會,如果隨緣修、幫助別人、修橋補路,這種日常生活的善心,是為散善。

散善又分三福,係根據十六觀之最後三觀所說,無量壽經裡的大乘法,觀無量壽經不是說淨土法門都是唸佛,是教你西方淨土怎麼觀,是要禪定的,沒有禪定觀不起來,教十六種觀法,最後三觀所說即是三福,跟九品往生有關。往生淨土分為九品,九品蓮花是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三共九品。每修一觀,在九品中是哪一級,所以九品和往生有關,不是唸唸佛就怎麼樣,同樣去西方極樂世界,有上等上生,也有中等生,也有下等生,境界不同。故稱為二善三福,二種善,定善、散善。

三福九品。三福即:()世福,世間之福報。世間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的道德。()戒福,是佛所制定之戒律,在家菩薩二十八戒,出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修滿俱足不犯了,就是阿羅漢。阿羅也要修,不是戒律守好就好,阿羅漢沒有修到六神通,就不是真阿羅漢,現在沒有了,這是小乘的。

()行福,大乘菩薩自行化他之善根,就是所謂菩薩行之行福。世福是布施、修世間禪定,所得到世間道德。戒福以戒律嚴謹而證得阿羅漢道,是小乘的修行者。行福是以行菩薩道來建立善根,自行化他。我們的自行不是主要的,自利以一定由化他而來,化他會有自利,化他不管是行為或心,用心化他,學到心法,用語言化他,增長智慧,能講得佛理圓融讓人家懂,起碼自己要懂,才會講得清楚,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講,有一些很微妙的,為什麼講經說法,突然間靈機一動,這個靈機一動怎麼來的,也許是菩薩或佛在引導你,讓你講一些你過去從來沒想過的事,或者有想有做過,但是不會用在適當的比喻中,無形中講講講,突然渲洩而出。講出來以後才發現,以前都沒有連結在一起,增加你的智慧。我們說講經說法,有時不是你自己在說,有時是佛菩薩假藉你在說,旣然佛菩薩假藉我們凡夫在說,祂在引導你,講的時候,你從裡面也在學習,怎麼我會講這件事,你會去思維,原來是這個道理。

化他在菩薩行裡來說,好像不是只有對人好而已,對自己更好,我們還有說不輕眾說法,不是在聽講的人就差一點,不見得,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經說法,那些大菩薩都在坐,祂們懂,也有神通,某一些佛所說的道理,不是全部懂,起碼也懂八九成,如果全部懂只有再來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祂過去是正法明如來,已經成如來,祂的悲心太重,不入佛涅槃,乾脆現身再行菩薩道。

菩薩是主動出擊幫眾生,佛祂是法身清淨,你想祂,祂才化一個身來幫你,被動協助眾生。菩薩觀芸芸眾生,哪一個善根成熟,哪一個有難,該怎麼救度,是用有為的心,注意怎麼去做,比較主動。我們說菩薩唯一的煩惱是怎麼度眾生,怎麼沒有把眾生度完,不會煩惱股票跌了沒,現在又四千點,或者煩惱明天會怎麼樣,沒有飯吃,不會煩惱這些,只會煩惱哪個人善根成熟,今天要怎麼幫他,哪個人怎麼樣,有善根怎麼遇到這個劫難,菩薩都想別人,不會想自己,這是大乘,利他的時候。

所以,沒有利益,沒有自己目標,有所求的去度眾生,這才是真正大菩薩。小菩薩我未來要成佛,所以要先度眾生,因要先利他才能自利,自利後有智慧,才能成佛,還有一個目標在那裡,還是有所求,講起來還是心有病,有所求。比較大一點的菩薩,就慢慢的不會去想,要不要成佛,成佛那麼遠,想它幹嘛!三大阿僧祈劫那麼遠,不要想就是做。我們從這裡學福報,有定,修禪定、定心,把心置一處,不散亂的,這種善,包括剛才說的戒,有戒就有定。散形的散,是日常生活看到這個可憐就幫助,看到那個沒人照顧就去照顧,看到地球被污染就去撿寶特瓶,這些都是日常心所修的善,各有福報,你起什麼報,世間的福報,或戒福,或是行福這三種。

至於慧遠等則認為十六觀全部為觀(智業、定善),以三福為福業,主張修福智二業即可往生。但善導認為,三福為正因,九品為正行,三福與九品均含攝於散善,故三福乃無法修觀之劣機(能力素質低劣)的往生修行。日僧源空則認為三福與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

至於慧遠等則認為十六觀全部為觀。有智業及定善,你能觀一定有定,一定心眼有點開,不然觀不起來,有的別人可以看到,為什麼你看不到,除非佛菩薩不讓你看,所以要看大家看,佛就有這個能力,現哪個境要給誰看、不給誰看,如果大家要看,就讓大家看,如果要給誰看,只有給那個人看。我們修觀,你要能觀得起來,心眼有點開。

以三福為福業,世福,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天的道德,戒福是佛所說的戒律,不管是居士戒、出家戒,修了就有福報。第三個是行福,這三福為福業。慧源大師是淨土宗,講十六觀性,主張修福智二業即可往生。修福就是修三福,修智慧就是觀一切無所有不可得,才能往生淨土,如果修福沒以般若智慧觀它,可能就升天去了,不是別的天,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天。娑婆,我們娑婆叫soha,為何叫soha,順便上悉曇,是sahasaha後面碰到ha的音,所以轉成o,所以變成soha,有時候我們搞不懂,為何有時翻成soha,悉曇字梵字又是saha,又唸成娑婆,soha

你做了世間的福業,甚至於戒福,如果沒觀空的話,就出生到欲界天,甚至於色界、無色界天,所以一定要有般若智慧,不執著善,一定要往生淨土,這樣才會往生淨土。

但善導認為,善導大師,台北有個善導寺,是為了紀念他的。三福為正因,世間福要做,不要執著,戒福也要做,不要執著,菩薩行也要做,這三個是它的正因,做多少決定九品中哪一品,所以是正行,正行就是正報,有因就會有果報。如果三種都修,一定是上品上生,或上品中生,或上品下生,其實上品都是開悟的,開悟的人才能真正行菩薩道,開悟的上品生的,是往生常寂光淨土,永遠光不滅的,寂是寂寂然的、不動的,不攀緣世間,其實這個娑婆世界也有,不一定在西方極樂世界,一般唸佛的人,沒有開悟的,就是中品,上、中、下生,所以要不要禪淨雙修。沒有禪淨雙修,搆不到上品生,唸佛只是嘴巴唸,有什麼用,一定要能打坐起觀,就有機會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不然一般泛泛之輩唸佛的,頂多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這個去了還要留學,受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教化,中品上生還要1劫,才能證到成就道業,就是開悟自性;中品下生還要11劫,116800年,用凡夫世間算,你還要留學幾千萬年。

有的淨土祖師大德,常常鼓勵人家往生淨土,這當然很好,如果光唸佛就可以怎麼樣,這就有一點誤導人家,如果要去那裡留學幾千萬年,不如在這裡趕快用功,觀世音菩薩就在這裡,我這裡有千手觀音,能夠感動祂,讓祂覺得這個人不錯,讓他今生有成就,何必等1劫、11劫去留學,在這裡就可以成就菩薩道,就是不用功。

不用功是為什麼,如果你上班不用功,我也不能講你,如果你沒上班、退休了,也不用功,不知道在混什麼,這是福積得不夠嗎?還是障礙多?自己多思維啊!多思維自己這個因到底是什麼,來障礙你,如果是親因緣,親的冤親債主,你的家人就是親冤債主,能放下就放下。當然是比較私心,但是你不先成就,天天搞這些,你自己也不成就,兩個一起沈淪,何必呢!所以一個人往上爬,一個人沈淪,你有成就再來救他,所以你們這些退休的,稍微積極一點。

下品,為什麼會下品,經典講就是有造五逆罪的,今生若犯五逆罪,雖然唸佛也不可能去中品下生,就是下品,頂多中生,上生不得了,到底去哪裡?哪裡都有淨土,普陀山也是淨土,西方極樂,那是外館,西方極樂世界分了一個外館在普陀山。所有的聖地大概都是淨土,有的不能去西方極樂,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準聖人,都是心性很好的,你犯了五逆罪,怎麼去那裡,沒有下地獄就不錯了,所以就方便,方便有餘土,在我們娑婆世界有一塊淨土,讓你去那裡,也不能說不好,分別心重說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好,娑婆世界的淨土就不好。九品正行就是九品裡,你到底是…,造了福是福,你到底要求什麼,所以你真正修行的規範,決定你到底生哪一品、哪一生?

三福與九品均含攝於散善,日常生活的善行,不是說三福,你選擇哪一福,一定要怎麼做,有時候很難,三個其實都要修,不要修菩薩道就什麼都不管,戒律還是要守,世間福還是要做,隨緣而做而已。所以說要包含散善、世間散、日常善。故三福乃無法修觀之劣機(能力素質低劣)的往生修行。為什麼你會修三福的散善,因為你無法禪修,修觀,觀不起來,根機比較低劣的,無法修觀、劣機的人,要往生所修的法,就是這三福。講起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不要行菩薩道,這裡講是要修,不是光唸佛就一定往生,很多人說一門深入唸佛就好,如果沒有成就,當然唸佛已經很吃力了,你要唸得有成就,你就唸佛還要去行菩薩道,這三福才俱足。戒福是一定要的,世間的善行也要去做,這兩個做了,沒有去行菩薩道,你要往生…,因為淨土宗也是大乘,這些祖師大德,祂們講經說法,是不是光唸佛就好,就往生了,我們沒有仔細去研究,這些都是祖師大德在講的,善導大師說的。

日僧源空則認為三福與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方法是造福或者修九品,兩個很難分別,但方法不一樣,如果依經典看九品怎麼分,怎麼去修,其實裡面也包括三福,三福不能去除九品分類,九品蓮花又有分仔細的,你做什麼得什麼果報,升到哪一品。

修福業而得幸福,稱為福因福果。又由於布施予僧伽,即可得福果,故作為布施對象之僧伽,有生福德之意,遂稱僧伽為福田。此外,供旅人及貧窮者所使用之宿舍,稱為福舍(punya-śālā,音譯奔攘舍羅)。

修福業而得幸福,稱為福因福果。又由於布施予僧伽,是sañgha不是僧伽,和合眾,過去修行人都和合在一起修行,僧伽不一定是出家眾,只要有一個團體,在做修行的工作就是僧伽,因為過去一起修行的,幾乎都是出家眾,所以說僧伽就是出家人,其實翻中文是和合眾,布施給修行人,給叢林,修行的,可得福果,故作為布施對象之僧伽,有生福德之意。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有人供養祂,祂馬上唸,一切布施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福德最大。如果你供養到佛,福德不得了,不然就供養僧眾,這福德也很好,所以能生福德之意。因為你供養僧伽,就生起福德,所以把僧伽當作福田,你要得到福,把供養僧團這動作當作一塊田地一樣,你供養它就有福報,而且這個福報是最好的,隨緣啦!有機會趕快供養,但有所得的供養就不好,無所得隨緣供養,無形中就會增福報。

此外,供旅人及貧窮者所使用之宿舍,稱為福舍(punya-śālā,音譯奔攘舍羅)。旅行的人無家可居,給他居住,貧窮的人沒有地方住,給他居住,這樣也是在積福德,這是世間福,故稱為福舍, Punya是福śālā是宿舍、房舍,Punya-śālā隨時都有梵文,要記一記學一學,也許你做了世間福報,要升初禪天,梵天王就講梵文,你就鴨子聽雷,聽不懂,不要去欲界天、色界天、初禪、二禪天,如果你有智慧就不會受這果報,反正我哪裡都不去,如果光會做福報,沒有智慧觀空、無所有不可得,可能就去初禪天,人家講梵文你就聽不懂。

3.實─實有

指具有恆常不變之實體。即自體為實際存在者,稱為實有。佛教以真如法性為實有;反之,無實在之自體,依因緣和合而生之一切諸法,稱為假有。實在論realism)為一種本體論之哲學見解。認為抽象名詞所代表之抽象性質或關係(共相),為真實之存有。以形上學與認識論而言,實在論與唯心論立場相反。唯心論認為只有心(意識)為唯一之存在,一切客體物質(萬法)皆繫於吾人之精神、思想、觀念等作用而得以存在,故又稱為觀念論;實在論則主張客體世界原本存有,並不賴於吾人之認識即已自存。

 

實,有沒有實有?這裡講實有,福德有實,便不是福德,經文是這麼講的,所以實是指具有恆常不變之實體。世間有沒有永遠不變的實體?只有一個空,空才是永遠不變的,其他有形有相皆無常,有為法無法即如此,所以福德若有實,便不稱為福德,因為那個有世間福報,你受報後就完了,因就滅了,沒有了。如果要有個永遠的福德不滅,那就回到空,你越不執著越吃不完,福報越執著,也許一下就受完了。

自體為實際存在者,稱為實有。世間一切有相、色相,用世間人眼光是實際有,其實那個有是分秒都在變化,我們沒有神通、法眼觀一切相的變化,其實都在變化,如果有一天打坐,打坐到可以看到身體的細胞,尤其眼睛的細胞,眼睛的細胞有的東西進來,有的東西出去,每一秒都在變化。過去在學生化,一個就是輻射物質,碳用輻射照射,碳是第十四種金屬,用輻射照射照射後,它就標記這是已經有輻射污染,現在是講污染,其實是做記號,然後給動物吃下去。動物的胃開始消化,腸道吸收,血液流,流到哪裡,流到肝臟裡面,流到身上,流到什麼,這時間多久?進去多久,然後被分解又跑出來,都可以測出它,每一秒身體都在變化,所以這個時候的張三這一秒,下一秒是張三的另一秒,不是當時的個體,何況我們一年多一歲,那個是太久了,每一秒都在變化,所以我們肉體是在變化,像這桌子也是在變化,你看起來好像沒變,它表面都在變化。如果讀物理的,中子、電子什麼在裡面繞繞繞,隨時都在動,這個都是表面的實體,其實都在變動,沒有一個永恆。

佛教以真如法性為實有,法性是一個…,說有東西又沒有,說沒有東西,因緣來了它就起法,你說你在哪裡?又沒有,但人家駡你,馬上冒出火來,你就發作發出來,你要找它冒火的原點在哪裡也找不到,很奇怪!這是過去熏習進去的。所以法性隨因緣如實反應即真如法性,真正如其本來。妄想習氣也有真如法性,就是邪真如,我們要的是真正如如不動,有因緣來照它現法,但不相應,這才是真正的清淨來性,佛教講真如法性是真有這回事,會輪迴是法性有點污染,所以會輪迴,聖人法性是清淨的,會映照,會因緣起法,但不會執著,祂永遠是清淨的法性,差別就在這裡而已,所以講實有是真正的法性,你說它有嗎?有樣子嗎?又沒有,所以是空性。

反之,無實在之自體,依因緣和合而生之一切諸法,稱為假有。剛剛講空性、真如法性,要看它是沒有,但有因緣來卻可以產生法,所生之法是為假有,因它是無常,緣滅法就滅,所以你說有,但不能認為真有,所以安一個假,為什麼說假有,如果真的大家一體都真嘛!為什麼聖人可以不真,這沒有道理,凡夫就真,因為凡夫執著心很重,這樣就不真,因為凡夫才認為真;聖人有是有,但不執著,所以是假有,有的話,是相對於真有、空性來比較,所以安一個假。說有是怕你會抬槓,給以安一個假有,說有要你拿出來看,又拿不出來,所以是假的。

所以內心應緣所起的法,有念頭、影像,但要抓又抓不到,所謂抓它是拿出來,你內心好像有,但又抓不出來,所以是沒有,說有,我看到,好!那安個假有,因為你拿不出來,你又說有,我也相信,但這個有是假的,這樣實有和假有,安這兩個對立名詞方便說明,如果修行已經有境界,就不需去了解這些,如果你要行菩薩道,不懂這些,一直說怎麼樣,人家聽不懂,曲高和寡,講太高深,人家不懂,講真如法性如何如何?講了半天,對方也沒體會過真如法性,實有是什麼樣子,假有又是如何。

實在論realism)為一種本體論之哲學見解。有實有,在世間裡實在有的人,修行人來講就是短視,沒有真正修行,認為世界那麼久不滅,你說它沒有,因為他看不到世界毀滅,他說實有,你也不能否定他,若大菩薩、佛,已經預知世界存多久,不管多久,總是一個時間,最後因緣滅了它會滅,他就不會講實有,是因緣和合假有,因為隨時都要滅,隨時都在變化,這種有是不真實的。

 

(2008.12.21 講於法爾禪修中心)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