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1-13)
               --
八品 一體同觀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解釋名詞()

11.若干種心()

 第五十五─云何剃刀心謂唯如是依止<lb n="0600a08"/>
剃除法者,剔除鬢髮是離俗出家相謂此<lb n="0600a09"/>
人心但作是念,我已剔除俗相,令惡法不得<lb n="0600a10"/>
復滋,更何所求當知此心最惡,以自作分限<lb n="0600a11"/>
故,能剃所有能剃所有善令惡根不得生當念一切賢聖<lb n="0600a12"/>
所應斷者,所謂無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乃名真出家也。藏典云:剃刀心,指以剃除鬚髮等之出家相為滿足之心,此心能障礙淨心。對治之道,當念一切聖賢所應斷者,乃無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始為真出家。

何謂剃刀心謂唯如是依止<lb n="0600a08"/>
剃除法者,剔除鬢髮是離俗出家相謂此<lb n="0600a09"/>
人心但作是念,我已剔除俗相,已現出家相了。出家剃髮時,戒師教您要自觀身上有三十六物者,此等都是煩惱之代表。三十六物指構成人身之三十六種要素,三十六物分為外相、身器、內含三類:

(1)  外相十二物,髮、毛、爪、齒、眵(眵─ㄔ,眼屎)、淚、涎、唾、屎、尿、垢、汗。

(2)身器十二物,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

(3)內含十二物,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則列髮、毛、爪、齒、塵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臟、熟臟、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膿、血、腦、汁、屎、溺等三十六種。

《南本涅槃經》云:「見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故「不淨觀」,即是觀三十六物不淨(自體不淨)。如果你有剃刀的心,就像這樣依止戒師,剃除一切的表煩惱法,這裡的髮應該是有點頭髮的髮,如果引用於修行上的法,我們要剃除鬢角的鬚或頭髮,如果有這種心的話,表示要離俗出家現那個出家相了。但這個人是有這個念,因為我已經剃除世俗的鬢角啦!頭髮啦!世俗的相而破了

這樣子後應令惡法不得<lb n="0600a10"/>
復滋長,重要者是自此之後,要令不好的心意,不會再重新滋長,出家後更何所求,少欲知足就是修行了。如此還有什麼要求什麼物質享用,進一步求淨心而已,或再做什麼學戒律事。已經是把世俗的相,鬢角、頭髮都剃光,已現出家相了,心也像這樣能清淨於世俗之法了,那還要做什麼呢?惡法不會再現,你要提醒自己,後面有講,當知此心最惡最不好的,這個心是最壞的,輪回是它,解脫也要用它,以自作分限<lb n="0600a11"/>
自己要懂得作種種分類,好的法要行之,惡的法要捨之,然後這樣作種種限制後,就是在作修行哩。

惡的分類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六根本,能剃所有鬢毛、頭髮後,善於令惡根心性不得再發生起。怎麼把所有善心用於惡根性上,也要來剃除諸惡習。見賢思齊,希當念一切賢聖<lb n="0600a12"/>
所應斷者,我都要學習來斷除惡心習因為善根是很好,你要修聖賢法,對於惡法當然要斷除。前面都在講斷惡的,已經是好像是出家人一樣了,把鬍子、頭髮都剃光,也要把心裡不好的相也拿掉,惡法都去除,會再生嗎?

這裡講的就是你要善令惡根性不得生,當念一切賢聖<lb n="0600a12"/>
所應斷者聖人是善惡不是絶對全部乾淨俐落斷掉,祂的心在善不執善,在惡不作惡,但也不會完全避免惡,這種是圓融的心態。所以,前面的第一段修行,專門在做善事,培養善根,為什麼到後來惡的東西都拿掉,善根令它不得生惡,如果善根不令它生起惡,注入這種阿羅漢反執絶對的空,這樣就不會做善事了。

菩薩當然心不住善與惡,斷惡為先,但你也要去做善事,做了後不要罣礙,善根讓它發起,但不要太執著,如此才能慢慢學到聖賢法,那所應斷的是什麼?所謂無明住地三毒之根,

無明住地avidyāvāsabhūmi,是指一切無知之根源,為五住地惑之第五。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為我法二執中之法執。乃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故稱無明住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云:「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

五處先理解「五住地惑」!「五住地惑」是指五種住地之惑,又作五住地煩惱,勝鬘經》云:即見、思、無明之煩惱有下五:(1)見一處住地、(2)欲愛住地、(3)色愛住地、(4)有愛住地、(5)無明住地等五種區別,稱為五住地惑。此五種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又能生煩惱,故稱住地。

《大乘義章》卷五本釋之:

(1)見一處住地、一切見住地惑─是指三界之一切見惑,為五住地惑之一。眾生以我見為本而起之種種「見惑,稱為一切見住地惑。又作見一處住地惑。以其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故稱住地。此惑屬迷理之惑,亦為五住地煩惱之根本。了斷此惑,始易入見道。故即身見等三界之見惑,入見道時,併斷於一處。

(2)欲愛住地─即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而著於外之五欲(色、聲、香、味、觸)之煩惱。修惑則分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三種,並別立無明為無明住地,而以無明住地之力最大。

(3)色愛住地─即色界之煩惱中,除見、無明,捨外之五欲而著於一己色身之煩惱。

(4)有愛住地,即無色界之煩惱中,除見、無明,捨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煩惱。有愛住地,又作無色愛住地。指無色界之思惑。為五住地惑之一。無色界之煩惱中,除無明、見外,捨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煩惱,稱為有愛住地。愛,指貪愛,為思惑之一種。蓋思惑通於貪、瞋、癡、慢四者,然以貪愛潤生之義最強,故以「愛」表示思惑。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故稱為住地。

(5)無明住地─即三界一切之無明。無明為癡闇之心,其體無慧明,是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有一說是淨心地,即初地。入此地者,實際上已證一分真如,離無明住地之惑,從而對菩提淨信希望。
    五住地惑中,唯識家主張前四種住地惑為煩惱障之種子,後一種為所知障之種子。天台宗則以見一處住地為見惑,第二、三、四為三界之思惑,總稱為界內見思之惑,二乘人斷之而出三界。第五之無明住地即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別,經四十二位斷盡之,離二種生死,得證大涅槃。

又云,眷屬無明住地即枝末煩惱,為釋摩訶衍論卷四所用之名稱。大乘起信論將無明(即煩惱)概分為根本煩惱與枝末煩惱兩種,根本煩惱為吾人心識之真如海中最初一念起動的微細心相,枝末煩惱則為自根本煩惱中所生起之枝葉染心,今稱眷屬,係相對於「根本」而稱。蓋根本無明,其力最大,能固持枝末煩惱,且為枝末煩惱所依住,故稱「根本無明住地」。

然枝末無明亦稱為「住地」者,凡有三因:

(1)於枝末無明中,有微細惑與粗強惑相望之惑品,以微細惑甚能固持粗強惑,且為其所依住,故稱住地。

(2)又微細與粗強二惑亦能彼此固持,相互依住。

(3)枝末無明乃依住於根本無明之法,故就所住地而言,亦得立住地之名。

修行中根本無明是要斷,或住在三界夷地裡三毒貪瞋癡它的根本,根本的煩惱法是三毒,三毒引申大一點就是五蓋心,五蓋心就是貪、瞋、癡、慢、疑,貪、瞋、癡、慢、疑的根本就是無明,所以加起來就是六大根本煩惱,令善根不生的話,聖賢法要斷三毒的根

出家後不專心辦道時,對治之道,當念一切聖賢所應斷者,乃無明住地三毒之根,若能剃此,令妄想不生,始為真出家。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如果能令三毒斷盡,這樣才是真正的出家。如果是一個現出家相的人,把鬢毛、頭髮都剃光,離俗家而真正出家,把惡法也斷盡,就以為ok了。若是他沒有深一層進入斷除根本的三毒,表面上出家好像好一點,但是沒有究竟。

這個無明住地的三毒之根,就是講最原始原始微細的微細的毛病,如果你能做到像這些賢聖斬除心地裡的三毒,才是真正的出家。有的人不現出家相,也真正能做到斷三毒,這是真出家;你是現了出家相,而能做到這樣,更是真真的出家。不要說粗習氣斷了,也現出家相,什麼都ok了,這樣不求上進,剃刀剃一半,這在講表面的鬢髮問題,不要剃表面的鬢角、頭髮,以為這樣就出家了。剃刀要剃到心地裡去,無明三毒都要剃除。

若能剃<lb n="0600a13"/>
此令妄想不生,一點點的不清淨心都不起,如此才是真正出家,剃刀是剃頭髮,頭髮一剃就出家,但沒有剃心裡毛髮。反過來講,如果一個人頭髮不剃,剃到心裡去,剃光了妄想不生,也可以說是真出家。古僧大德云:「身不出家,心出家」,大部份的人,身出家,但心不出家。問題就在這裡,佛法其實不是說在家,出家的專利,你要成佛道,成佛當然一定要出家,如果成菩薩,在家出家都一樣,如果要成阿羅漢也一定要出家,菩薩還有餘習,猶存習潤生,但祂有智慧,可以講經說法,以後要成佛,今生不成羅漢佛,這樣去行菩薩道,剃刀的心和出家不出家是有關連的。

 

第五十六彌盧等心─云<lb n="0600a14"/>
何彌盧等心?謂常思惟心高舉為性者,如須<lb n="0600a15"/>
彌山高絕眾<gaiji cb='CB00123' des='[/]' uni='5CEF' nor='' mojikyo='M008093' mofont='Mojikyo M102' mochar='4ECF'>峯,</gaiji>無能出其上者此人心亦爾,<lb n="0600a16"/>
常以高舉為性乃至師僧父母等所應尊敬<lb n="0600a17"/>
處,皆不能下意,猶如高幢不可屈撓若欲撓<lb n="0600a18"/>
之要必當折,終不改其常操以忍辱謙卑,於<lb n="0600a19"/>
一切眾生作大師想,為所對治

藏典云:又作須彌等心,指自視高絕一如須彌山睥視群峰之心;謂行者常思惟如須彌山之高絕,無有能出其上者,乃至對師僧父母等所應尊敬處,猶不可屈撓。對治之道,應忍辱謙卑,於一切眾生皆作大師想。

何謂彌盧等心?是高貢我慢心,每個修行人多多少少是有貢高我慢心,若自認為自己修行境界如須彌山一樣高,就會障礙悟道,或不會深入研討佛法。此處須彌盧梵字之沒有寫出來,應是sumeru,須彌山相等的心,略作彌盧山(Meru),意譯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積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為印度神話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觀沿用之,謂其為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為中心,周圍有八山、八海環繞,而形成一世界(須彌世界)。

修行人有須彌山相等的心,那是什麼心?須彌山有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水面往下又有八萬四千由旬,總共有十六萬八千由旬,一由旬大概有四十里,一里六百公尺,是無量高大,是娑婆世界所有的山裡面最高的,你說我們看不到,當然我們看不到,在另一個時空裡有這個山。

和須彌山等高的心是什麼心?謂常思惟心高舉為性者,這個心態常常放得高高的,標準弄得很高大,這種是熏習後變成一種自性,自己有如<lb n="0600a15"/>
彌山高絕眾<gaiji cb='CB00123' des='[/]' uni='5CEF' nor='' mojikyo='M008093' mofont='Mojikyo M102' mochar='4ECF'>峯,別人都比不上自己</gaiji>。因須彌山是最高山,其他的峯沒有比它高。須彌山有九重山圍繞,七重香水海,圍繞著它。這次上網的「尊勝陀羅尼」解釋,有講到須彌山最高是八萬由旬,第一道是金山四萬由旬,第二道金山圍著它的變二萬由旬,再往過去是一萬由旬,再過去五千由旬,再過去二千五由旬。這麼諸山一直遞減,減到最邊緣的第七重,第八重就靠近海面,就是所謂的鐵圍山,就是地獄所處的地方。

自認為高故無能出其上者,須彌山是絶眾峯,沒有人能出其上,此人心亦爾。人如果有這種心態,就是須彌山等心,好像他是最行的,如果修行人有這種心態,一方面是沒有智慧,經典看得不多,有點能力就認為自己不得了了。

今天陳大德轉一個mail過來,有一個××的師父,說他是釋迦牟尼佛,然後他下了追殺令,說現在所有的宗教都是魔教,然後要追殺他們下地獄,如果反抗就要下地獄,殺無赦,意思大概是這樣。真的!這就是著魔發神經病,沒有辦法耶!修行修到這樣,師父也是這樣嗎?我想不會是真正的師父,也許是在家的人,說他是釋迦牟尼佛,定著魔了。

如果你有說:我最行、最高,就有須彌山的心,常以高舉為性的人。常常有貢高我慢心,把自己抬得高高的,乃至師僧父母等所應尊敬<lb n="0600a17"/>
處都得意忘形了。父母親、出家師父,老師等也反過來要尊敬你,因您皆不能下意。不會把師長、出家師父、自己父母,看在眼裡。對他們低下一點頭都不行,你說我是出家了,出家當然比較偉大,福德有是沒有錯,但你要想一想,父母還是父母,雖然他有時叫你師父,沒有錯,你要想他俗家的相,有時要顧慮一下,這種貢高我慢心的人,他是高高在上,父母是父母啦!師長是師長啦!出家師父也沒有他行。

猶如高幢不可屈撓,高高的幢不能低下,若欲撓<lb n="0600a18"/>
之要必當折。如果要它彎一下,一定會斷折兩節了。能柔軟的彎一下嗎?幢旗怎麼可以彎曲,一定會斷掉的。如此高慢心,是修行的大障礙。有此心的人始終不改其常操行。平常一慣的操性及行為,市勿易改的。反正他心裡就是這麼認為,貢高我慢心的人,以為他很行。為什麼很行?因為他不懂佛法,懂了佛法,心有貢高我慢心,就是不對的惡心所,把心性舉得高高的,又沒有那種功夫清淨心,自以為是,很多人無知都是犯這樣的毛病,看他沒有修行嗎?倒有一點,但他自己以為自己很有修行,常常看不起別人。

像這種人你看了就知道,如果你有須彌山相等的心,你要怎麼辦?要以忍辱謙卑心來對待所有人。修忍辱法是《金剛經》講的三個波羅蜜之一,最重要的這一個,能忍辱才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會常常想你多行,修得多好,你是如何了。當然忍辱以外,要真的有功夫,也是要謙卑,有功夫的人,本來就是很謙卑,像有出家師父,有一天來,你對他頂禮接見,他也對你頂禮回禮。哦!這個出家師父,你和他頂禮歡送,他也和你頂禮,我說師父!你不要這樣啊!我是白衣,不能這樣呀!他反說:哎唷!彼此彼此心知就好。

像這種出家人,同時又是七、八十歲了,真的他就是大修行人,您以為誰有什麼亂七八糟的靈通就是修得好?不是的,此師父已無四相了,多了不起呀!有的出家衣服一穿,真的很有威嚴,走起路來也很莊嚴,不理師長、父母、…,當然他也對,但不能有貢高我慢心,威儀是威儀,一般的禮節,還是要表示謙卑。你懂了佛的境界,就會很謙卑,因為你所學的可能九牛一毛都沒學到,有什麼好貢高的,要說神通也沒有五神通,六神通更沒有,你要說無量神變,也變不出什麼東西,末法時期沒有什麼大人物了,因為眾生福薄,這些大菩薩都埋隱不現。有一些人,弘法是弘法啦!盡力而為,末法時期無奈啦!

有此心要如何對治?以忍辱謙卑,於<lb n="0600a19"/>
一切眾生作大師想,為所對治<lb n="0600a19"/>
一切眾生作大師想。把每個都看成是大師父,普通一般講大師都要修要須陀洹以上,才為稱為大師,須陀洹是阿羅漢的初果而已,有什麼難的,知道後就知這個是很難了,要斷身見、去疑心病、沒有禁戒取見、不能發脾氣,要瞋心沒有,這樣才是須陀洹果。若是常常發脾氣,一定沒有入流,不是你自己講了算,你說自己大師就是大師,你要懂你是在哪裡?如果用這種知見打分數,做到勾一下,勾一下,到最後什麼都不是,身體病痛都看不破,第一個身見沒有破,打坐腳都痛,腳痛沒有破身見,疑心病長起,疑神疑鬼,有也疑心,沒有也疑心,怎麼有什麼果位,別人如何看不開,六塵不能無執,所以沒有初果。

所以今生要有個須陀洹果就不錯了,可以被稱為大師或上師了,這是末法時期啦!如果世尊在時,那時大師當然是釋迦牟尼佛,這不能相比啦!謙卑忍辱對一切眾生,把他看成大師想,都是聖人,雖然沒有成阿羅漢,也是一個聖人,像常不輕菩薩,看到每個人都要恭敬他,和他作禮:哦!你未來會成佛,我現在和你禮拜。這種心態是對的,不要說你差太遠了,一句差太遠,有的人就要和你變臉了,我已經修了多久,你和我說差太遠,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修得不錯,不要有這個心,末法時期再怎麼修,心都不會清淨,道理可以懂,不見得心會清淨,微習還在。最近拜佛時,不知怎的就自動在最後句心言:一心恭謹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一切眾生平等禮敬。

世尊在時,有個婆羅門去挑釁、找世尊麻煩,對世尊言:聽說瞿曇(Gautama指世尊)是不對人禮拜的,包括出家婆羅門長老、國王、貴族與任何修行人等。世尊說:「我已成佛,若有人受我禮拜,當頭破七分。」從此經文得知,除非您已成如來佛,不然我們當知不要有彌盧心,貢高我慢心,不然就是障道法,障礙我們修行,故《金剛經》云,要廣修忍辱法,始能度到彼岸。

 

第五十七海等心─云<lb n="0600a20"/>
何海等心?謂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者,譬如<lb n="0600a21"/>
大海百川歸之吞納無限此心亦爾,於一切<lb n="0600a22"/>
勝事,皆歸之於己謂嫌餘人無有比者,常自<lb n="0600a23"/>
持如是眾多所長,自受用此而住前心務高,<lb n="0600a24"/>
此心務廣故云與海等同也行者覺知已,當<lb n="0600a25"/>
念三賢十聖等,無量大功德海,展轉深廣,自<lb n="0600a26"/>
剋心行曾未得其塵渧,不應起大慢之心也。藏典云:海等心指自視深遠廣博一如大海吞納百川之心;謂行者於一切勝事,常歸之於己;猶如大海,百川歸之,吞納無限。對治之道,應常念三賢十聖等之大功德海。

何謂海等心?常如是受用自身而住者,常自認為己心如大海,能容萬物,但僅指能受淨水、淨物,不受污物、死屍,也可說是好的都是屬於自己,不好的事物都推給別人,有此等心者是具有海等心。譬如<lb n="0600a21"/>
大海百川歸之吞納無限,心隨時依你要用而用,自己就產生受用身體,但於你能受用一切法時,是要有選擇的,大海是能容納百川,所有水流全部容納,如果你有那種智慧,當然是好,百川流來的水,全部接受,如果你有這個心,大概有海等的心。問題在於「於一切<lb n="0600a22"/>
勝事,皆歸之於己有一些比較殊勝的事情發生了,都說是我的功勞,都是我做的,都歸於己,你容納好的事,全部歸你。

不是修行時,修行到度量大,而接納百川,如這樣當然很好。但「於一切<lb n="0600a22"/>
勝事,皆歸之於己」,謂嫌餘人無有比者,這就是負面的稱為大海。修行中、行菩薩道中,有什麼殊勝的事,就是說我最行,其他人沒什麼可以和我比。常自<lb n="0600a23"/>
持如是眾多所長,常常自己自持我有很多長處,而且我都能自己受用,可以講:好的就是你的,別人比不上你,常自己依附著說,所有那麼多的項目,都是你最行,也能受用,這種心態就是和海相等的心

有時我們無知時,也會以為持咒為人為大家辦好了事情後,就以為是此人行,實不知這是佛菩薩的功勞,若信眾無知這樣認為還無所謂,若是當事的法師、師父都自己這樣認為自己行,那也就是犯了這個「海等心」。密教裡不是說依佛菩薩身口意三密加持而成辦一切佛事,這那是辦事的法師之功勞,應該歸功於諸佛菩薩才對,信徒大家也要有此等認知才好。

前心務高,<lb n="0600a24"/>
此心務廣。若談到上面有須彌相等的心是廣高的,而此心是你有什麼好處都攬在自己身上,這就是務廣,故云與海等同也廣納百川,與海相等,好事堆在自己頭上,多多愈善。如果自己有實際能力,用自己心通力成辦佛事,這樣也還是要謙卑,有時也真是菩薩、諸佛等加持才能辦好事。若真是自己心力所造也不必講,人家看得懂也好,看不懂也好,不必去標榜。若真沒有標榜自己行的心意,就沒有這種心海等心。六十個心那麼多要修斷,如果是修禪宗,很難分得那麼細,反正一個心都打死了,哪裡有這個心、那個心?世間人就是有這麼多的心態,所以才講比較切實一點,讓大家了解。

如果看後此六十心後已警覺了,我有海等心,那要如何來處理此等海等的心?<lb n="0600a25"/>
念三賢十聖等,無量大功德海,展轉深廣過去、未來、現在等三賢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菩薩、十地如來等等,祂們具足無量功德來利益眾生,若有佛事成就了什麼?也是諸佛菩薩的威德所成,你不懂時,所以才把什麼好處的東西,都拿來做標榜,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如果你懂得佛的功德海是什麼,您就知道要成就一切佛事,都是如來以各種不同角色來成辦的,不必攬為自己功勞。

像你有聽《解深密經》的課,這種海等心就起不來,隨便哪一樣,你都做不到,如來十八種圓滿功德,二十二種別德,都是成辦一切事者。不要講佛啦!就講阿羅漢十三種功德相,你能做到哪一項?那菩薩有十種功德相,你又能做到哪一項?這些聖人所做功德海裡,都是修那個德行所建立的,你有沒有?你沒有的話,你還有什麼須彌山相等的心存在,或海相等的心現起,不必要標高自己心性,也不必要務廣己力。所以要常念諸佛、菩薩等功德海,念念這些聖人,你就會知道要謙卑。哎唷!祂們實在是修得太好了,真的九牛不及一毛耶。你不想這些諸佛菩薩的功德相,就會自己認為自己真的是那麼偉大?

我常講無知就會覺得自大,因為無知,井底之蛙,所見天地有限。如果有一隻青蛙,牠說牠是最大的,再怎麼大,因為只有一隻井裡蛙,如果跳出來外面,才知世界是那麼大。那個巴西牛蛙來說,自己體積也不得了了,怎麼那麼大,青蛙怎能比。沒有比較,就不知道同類就有比它大的,所以你看多了,你就知道,佛菩薩祂們的功德海是這麼樣,不要自我膨脹了。我們末法時期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能耐

當然你認為諸菩薩的目標我們知道了,我們自己修,展轉也會深也會廣,過程之間,要<lb n="0600a26"/>
剋心行曾未得其塵渧。修行中要克制自己的心和行為,不要還沒得到心清淨時,有點能接納百川多少的水,不必好像覺得很偉大,要知是菩薩、佛等的教導,不應該起大慢之心也自己知道別人的功夫是這麼樣就好,你沒有這個功夫也應很清楚,你就是自己知道有什麼功夫,也沒有什麼慢心可以發起,若更高的修行,不行就不行,人家為什麼行,因祂是真菩薩,祂具足那些功德海,有什麼神通變化,心怎麼清淨。但我們都沒有,沒有就不要比,貢高我慢心就起不來了。

 

<lb n="0600a27"/>
第五十八穴等心─云何穴等心?謂先決定彼後復變<lb n="0600a28"/>
改為性者譬如完堅之器,後若遇緣穿穴,無<lb n="0600a29"/>
所堪任此心亦爾,初時多所受持,後稍穿漏<lb n="0600b01"/>
或初發心受戒時,具足無缺,不久漸生漏<lb n="0600b02"/>
法,同於已敗之器,法水不停,凡如此例,皆名<lb n="0600b03"/>
穴心也故行者常令所為之事皆有終始<lb n="0600b04"/>
知性多變改,最能障礙。堅固菩提心<lb n="0600b05"/>為彼對<lb n="0600b05"/>
。藏典云:穴等心指易於隨緣動亂、改變初衷之心;謂行者初發心受戒時,皆具足無缺,未久漸生漏法;猶如穿漏之器,無所堪任。故對治之道,應了知性之多變,而常令所為之事,皆有始有終。

  何謂穴等心?謂先決定彼,後復變<lb n="0600a28"/>
改為性者。起先對於某事決定要這樣子,後來又改變心意,變來變去,以這種為自性的熏習,就是有穴等的心,譬如完堅之器,剛開始是非常完整而堅固的器具,後若遇緣被穿洞穴後,就無<lb n="0600a29"/>
所堪任者。有人剛開始決定一事,或修一法,如一完整器具,變心後如器具稍為進展一點,又踫到另一個因緣,此音緣把堅固完整的器具打了一個洞,那怎麼還可以用?這個穴,不是洞穴的巢穴的穴,就是一個破洞,器具本來完整能用,把它改變有破洞時,不是正常形狀,已被打一個洞,就破壞它原來的功能,當然是不能再被用了。

此心亦爾,初時多所受持這個心開始,發勇猛心,多所受持,發意做何事、修任何法,本來剛開始是好好的,一遇因緣來攪和,就要變心了,如同器皿破一個洞一樣,以後就穿洞漏洩了<lb n="0600b01"/>,所以就無衝勁繼續做下去,或繼續修某一法了。先前有決定何事,但往後又很快的漏氣、穿幫,意思就是心意剛開始是很用功的在修持,但後來出現很多違犯戒律上的問題,煩惱過錯就一直出現,原來完整器具被打個洞一樣,就不能再使用了。

有如初發心受戒時,本來具足戒律儀無缺,不久漸生漏<lb n="0600b02"/>
。俗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出家人剛受具足戒時也一樣,剛發心很勇猛出家受戒,當初是戒體堅固,當然有如法納受戒體者,無作戒體堅故,故能守護戒體,心地清淨不犯。若行者也能少欲知足,就比較能守住大小戒律。若是出家受具戒而不能少欲知足,野心還多多,難免會盛器本完好,後來破洞就多多,怎能堪用。所以受具足出家戒者,要五年學律,要能戒律守得好,只有少欲知足一途。若是已在行菩薩道時,就要能稍為方便,但也不能成為隨便,大小戒都犯著。慢慢的產生很多不清淨法了。

北傳出家眾是受三壇大戒的,最後一壇是受菩薩戒,菩薩基本精神上是不違犯戒律,但菩薩是能方便行事,但初二篇也都不能犯,犯者是已斷頭或待手術急救。行菩薩道者,小戒不犯是很難,如有法會時,要能午前飯食是不打可能,所以就要隨緣方便。這和以前我講的,你要知道如何看待不思善、不思惡之心地,若能善惡都不執著,尚可以釋懷,若不能釋懷,心地就有犯戒感,怎能不執著此微細戒,也要能懂得何時可開緣,何時應遮止。菩薩遇此等律,學習能不執著,不執著也不是說,一定可去做壞事,這是要用智慧來分辨,理解戒律主要的目的、精神在哪裡?因菩薩不是要當生取證果位,菩薩是望如來果,如來果不可能得於今生,故有留惑潤生意行菩薩道之說。

如果今生要成就阿羅漢果,心地稍為有一點點睱疵,如若毀戒、犯戒,那已得阿那含果、或阿羅漢向等行者是有五神通,此時五通就起不來。聲聞乘易修,認真守住身口意業不造惡,讓三業清淨不動,即能得阿那含果、證阿羅漢果,所以古代聲聞戒易持,成就道果者多,然後再轉修大乘經典,即能證入八地以上之菩薩位。

但末法時期眾生修行難修,去佛滅度只多一天,成道機緣即減一分,現已去佛滅2552年,要證個阿羅漢果已不可能,若是能出家修行,入山勤辦道業,也僅能成就愛欲斷之羅漢,連三達智(宿命通)都已不可能了。所以我們轉修菩薩道,要知道菩薩戒律也難圓融,是必然的,修行者不要無知、犯貢高我慢,未得謂得,未證未證,說什麼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等就少說一點了。所謂「明心」者應已見道跡,得四根本法─煖、頂、忍、世第一法,得六根入六塵不染著了。若有人六根尚不淨,強說什麼已「明心」,睜眼是說瞎話。明心者繫想在明,心無錯亂了。若有眾生「本從不明,心識為行」,何能說明心。心若要明,即要能不顛倒想,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才能說真明此心了。

以前有一個國王,供養一個婆羅門國師,他是有神通,修得不錯才有五通,每一次來皇宮是用飛來的,然後國王就要接駕,祂飛飛飛,到時要下來,不是像輕功一樣,可以自然點地,飛飛飛要下來,都是由國王把他接住、抱住。

後來有一天,國師約好要來,但因國王剛好有事,沒辦法接駕,就叫他女兒接國師。結果婆羅門國師飛來後,國王女兒就去接,一接觸到女生身體,哎呀!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女生肉體,被她這麼一抱,感覺就是不一樣,心裡就起了這麼一絲、一點點異樣的感覺而已,就這樣神通就沒有,神足通已失去了。當要回去時,已不能飛走,他還好靈機一動,說:今天不用飛的回去,順便看看這裡民俗風情,大搖大擺的走出宮廷去了。這個完整器具的心,本來也有靈通的,但只要有稍為有一點睱疵,心力就起不來了,這裡講的穴,是心被打洞一樣,一個心破洞如盛器破洞後一樣,同於已敗之器,法水不停已經破壞的容器,加法水進去,法水就會流掉,心通力也沒有了。

以見道跡為首要目標,以這個當目標來修行,你要守戒很清淨,與要得智慧是互相衝突的,戒律嚴格是要修自己,如果和很多大眾攪和,有時多少都會心現出不清淨,有意無意之間都是已犯戒。像上個星期,阿雅在為我把脈,有位出家法師也坐在旁邊,他心血來潮,說:我也要把脈。那把脈怎麼把呢?他說:你不要摸到我的身肉,摸袈裟上面,再按我的脈搏,他問說:這樣行不行?阿雅說:行。開玩笑說:說不用了啊!牽一條線就可以知脈相了。是開他玩笑的,法師他心裡在想著戒律,我們居士可自在啊!什麼男生、女生,只要心無邪思即可。但南傳、北傳的戒律都是嚴謹的,出家人就是要這個樣子,你說:哎呀!你這個人怎麼那麼執著?他就是這麼執著,執著才能成就道業,這我們要了解。

修行者沒有穴洞的心,當然是很好,足得讚歎!凡如此例,像有這種例子,是為穴等心,把一個好好的容器,打個洞,就不能用了。故行者常令所為之事,皆有終始。若是受具足戒者要常習戒法,了知戒法、戒體、戒用、戒相等,然後好好守護,才能成就道果。

如何對治?又若自己<lb n="0600b04"/>
知性多變改,若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心性常會變來變去,這最是會障礙自己修行路的。這多變的心意,要如何來對治?就是要堅固自己當時發願的菩提心,穴等心最能障礙的道法,就要用堅固的菩提心來克服。若有人心性常常變來變去,就要堅持戒律來防其變來變去。初修行者為何要去受戒?因要能「以戒為師」來修,最為簡潔利落,身口業不淨,就要依戒而修持,身不違犯眾生身,口不讓眾生起煩惱,如此即能導至最後意業也清淨。

菩提心是離相的心,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心,我們學菩薩道是要求無上菩提之心。若菩提心不能堅固,修習上就有困難,這時可以少活動,若是心地不淨,修行無結果,謝絕外緣,閉門自修菩提心之體性為何?《大日經》住心品謂,如實知自心,即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

所謂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此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求往生淨土者,亦須發菩提心,有生之年行菩薩道,因經云不能以少福德而生彼土。《無量壽經》謂,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

《大般若經》云,不能住在淨戒波羅蜜上,堅固初步菩提心,和菩薩圓融的堅固菩提心,這又不一樣,你們要打妄想的,好好去想一下,事情沒有絶對是對是錯的,當然經典是這麼說,鼓勵初學的人,如何建立真正堅固菩提心。《大般若經》云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又不能住在六波羅蜜上,怎麼去做,看你的因緣。

 

第五十九受生心─云何受生心?謂諸有修習行業,<lb n="0600b06"/>
彼生心如是同性者,如人由白黑業受善惡<lb n="0600b07"/>
由所作種種雜故,受彼彼無量差別身<lb n="0600b08"/>
心亦爾,所修諸行,皆欲迴向受生,當知得果<lb n="0600b09"/>
亦兼善惡也故行者當念甄擇善惡,除去不<lb n="0600b10"/>
善,純修白法就此善中,又復以慧更去<gaiji cb='CB00308' des='[-+鹿]' uni='9E81' nor='' mojikyo='M047591' mofont='Mojikyo M109' mochar='4F75'></gaiji><gaiji cb='CB00432' des='[*]' uni='945B' nor='' mojikyo='M041010' mofont='Mojikyo M108' mochar='7CBE'></gaiji>。如是次第,乃至<lb n="0600b11"/>得成純一、清淨、醍醐妙果,是<lb n="0600b12"/>
所對治也。藏典云:受生心行者欲其所修諸行皆迴向於將來「受生」之心,稱為受生心。然以此心修法行事,得果亦兼善惡,故欲對治受生心,行者當甄擇善惡,除去不善,而純修善法。

謂受生心?諸有修習行業<lb n="0600b06"/>
彼生,如是同性者。你修習哪種行業,哪種事業,就會生起那種心,此心如是就同一性者。心和自性變成一樣,性和心一如,心已經養成這種行業所生起來的自性,如此心性等於是合一,這裡的「合一」是不好的,做哪一行,幹久了就講行內話,所做所為都是那種行為、心思,如人由白黑業受善惡<lb n="0600b07"/>
做善業是白業,做不好的業是黑業,做白業有好的果報,做黑業有黑的果報,做什麼行業隨此而生,這是因果的道理,所以所謂業感即是如市而成,染法熏真如成性也就是如此,有人修成一特殊真如性,有人熏邪惡心念入真如性,如此真如被熏就成為邪真如,待緣即發會起業用

由所作種種雜故,因為做了很多事端,受彼彼無量差別身,所受果報就有很多,成就很多六道差別相。你做一樣事就有一樣的果報,做千樣事就有千樣的果報,做萬樣成萬種緣,我們無始輪迴就是如此而成就。今生造了多少業,每一種都有一個業,都會有無量差別身,不是今生所造的業,全部加起來,一下生決定一個,不是,下一生只報一項,你做了善事,下一生升天。例如說,你做了一千件事,果報已現扣了一後,還有九百九十九個業在等著你,每一樣都有一項的差別身,黑業白業所造的因果報應。

<lb n="0600b08"/>
心亦爾,此心也是像這樣,所修諸行,皆欲迴向受生。所修行的功德,當然亦離不開果報,迴向希望生哪裡的天、那裡的淨土。我們一般迴向,都是迴向法界冤親,迴向得菩提智慧,所以稱「迴向菩提」,這個還好,有離相無執解脫智慧,就能不受生。如果你希望能升天,哪一天啦,生什麼淨土,就是有這種心態,能得生天或淨土。我們學佛者當知因果,當知得果<lb n="0600b09"/>
亦兼有善與惡也。你所得的果,也是有善、有惡,依善惡對於所結之緣行善惡報。故行者當念甄擇善惡,不要胡亂作為我們自己要謹慎的選擇是善是惡,除去不<lb n="0600b10"/>
善,純修白法不好的不要造,要造業就要造好的業,就此善中而修

如何對治一生中所造種種善惡業呢?如是次第乃至得成純一清淨醍醐妙果是所治也。就此善中又復以慧更去<gaiji cb='CB00308' des='[-+鹿]' uni='9E81' nor='' mojikyo='M047591' mofont='Mojikyo M109' mochar='4F75'></gaiji><gaiji cb='CB00432' des='[*]' uni='945B' nor='' mojikyo='M041010' mofont='Mojikyo M108' mochar='7CBE'>鑛,除惡習不造惡業中,依善行種種中用智慧力,加以揀擇,當然要選一純淨、清淨、醍醐之妙果,選最好的果報來實現</gaiji>修善之間,要用智慧把不好的,粗的惡習去除,造新善業的新善果,去惡習能除舊惡業因,修善除內心惡不能偏廢,<lb n="0600b11"/>
如是次第而修。最後選一個最好的去成就,例如說做了一千個好的事,然後全部讓它隨業受報,乃至得成純一清淨醍醐妙果。造了那麼多的善業,最後只要求如來無上菩提,這樣就對了,不要造了千萬業,隨千萬處千萬生去受報,把它總結歸入一項,成為純一清淨醍醐妙果。不要造了那麼多善業,每一次出生一個地方,一個身體果報,那就很累了。

除惡以盡,還要選擇一純一淨果醍醐妙果來得到,但此果殊勝怎能一世就成就呢?不可能的,所以要依菩提心行菩薩道,將今生行菩薩道功德迴向如來無上菩提,這樣就等於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我們今生已掛了號、註了冊,未來有一世當得成佛,這是我們學佛的最大目標。

 

第六十</gaiji>猴心謂猨</gaiji>猴心,梵本缺文,阿闍梨云:<lb n="0600b13"/>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心者<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之性,身心散亂常不暫住<lb n="0600b14"/>
行人亦爾,其性躁動不安故,多所攀緣,猶如<lb n="0600b15"/>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放一捉一大略言之,眾生盡然,今就偏<lb n="0600b16"/>
盛而言也此中以不隨動散之想,繫緣一境,<lb n="0600b17"/>
是所對治猶如<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若繫之於柱,則不復肆<lb n="0600b18"/>
情蹺躑騰躍,是所治也。藏典言:指行者之心散亂,猶如猴之性躁動不安。故對治之道,應以不隨動散之想,繫緣一境;猶如將猴繫之於柱,則不復肆情騰躍。

    何謂</gaiji>猴心?躁動不安份,身體常變動者,只因心散故,是為猨</gaiji>猴心經云:「躁跳如獼猴,心晝夜隨欲,莫聽隨所便。不滅其心者,身不得休息。猴子心性好動,蹦來蹦去,跳來跳去,在樹上抓來抓去,爬來爬去,從來沒有一時的安靜。修行的人也像這樣的話,說有在修行,一個心卻是散亂的,所以身也不停的奔波。有的修行人更忙碌,一下子這邊今天法會,一下子那邊環保、綠化、一下那邊放生,搞得很忙,說在修行,不如說是在行善

行人亦爾有在打坐的修行人,若有點猨猴性的話,自己身體會起靈動,比手印、動身體、旋轉身體等等,甚至於畫起腳來,此人<lb n="0600b14"/>其性躁動不安故,多所攀緣。這種大概是攀內在緣,過去世有修行,就是修此類的東西,所以人一入潛意識中,種子就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再起現行,如此疏於防範,意念一失覺,即能比手畫腳來了。若練另類氣功者,有鬼神氣加持,人就會馬上得氣,也會進入動功一類的行為。這些也是太攀緣故,只是此攀緣是攀外緣,此種攀外緣者更危險,因無覺時即著魑魅、魍魎、毘那夜迦等,死後與它們形成一類。

修行人是在修這個心,緣不必攀太多,迴光反照自心,有用的攀一個或二個就好,不要到處攀緣,猶如<lb n="0600b15"/>
<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放一捉一,猨猴放一個又會再捉一個,捉一個、放一個,交替不停,永遠無法安定下來大略言之,眾生盡然,今就偏<lb n="0600b16"/>
盛而言也簡單來講,眾生都這樣只是末法時期這種現象就比較嚴重,就這一部份拿出來討論。

要如何對治呢?此中以不隨動散之想,繫緣一境。修行人要讓身不要亂跑,只得控制此心不要胡思亂想,身心綁在一個境界上,是所對治,就這麼來對治。你要是說有很多道場,你還在選擇,不曉得哪個道場好,選好了後就固定在那裡。固定在那裡就是選對了嗎?不見得對,但到時候你還會再跳,像職場跳槽一樣。有的智慧高的,一下子就是因緣俱足,找對路就找對路,然後繫緣在一境上,身不亂跑,專心於攝心而修行。如此這般,<lb n="0600b17"/>猶如<gaiji cb='CB00338' des='[-+]' uni='7328' nor='' mojikyo='M020525' mofont='Mojikyo M104' mochar='613E'></gaiji>猴若繫之於柱,要跑是跑不遠的,在一短距離的半徑裡活動。獼猴被綁一個柱上子,是不會亂跑,頂多在範圍裡兜圈子。則不復肆<lb n="0600b18"/>
情蹺躑騰躍,綁住的獼猴,跳是可以跳,繩子的距離範圍跑跳碰,在那裡晃蕩、晃蕩,不會跑得太遠,行者能繫緣在一境上尚好,最後連一境亦不必繫緣,那就有成就的。

佛法是專修解脫道的,也是專治此心散亂的,從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等法,都能治心不散亂,若能不思己事,不憂己事,不願求己事,有何事能讓人思慮?除非行菩薩道行者,有時得用此心來利益群生,其他時間大都可止心不動,人善思則亂意。

謂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業。思亦是令心運動為義,猶如獼猴。論典云:此善、不善、無記等三異故,有三種別。

根境識和合生令心觸境,以能養活心、所為相,若是順樂受等差別有三。

謂希求,作事業隨順。精進謂我當作如是事業。作意謂能令心警覺,即是引心趣境為義,亦是憶持。曾受等此有三種: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七有學身中(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家家、一間,未至預流初果者)無漏作意名學,阿羅漢身中無漏作意名無學。一切有漏作意,名非學非無學。

謂能於境印可,即是令心於所緣境無怯弱義。

謂令心於境明記,即是不忘,已正當作謂事業義。

謂令心專注一境,即是制如猨猴心,唯於一境而轉義。毘婆沙者作如是說:如蛇在筒行便不曲,心若在定正直而轉。

謂於法能有簡擇,即是於攝相應成就諸因緣果,自相共相八種法中(聞慧,如實知苦,知苦諦;如實知習,知習諦;如實知道,知道諦;如實知滅,知滅諦;是名聞慧具),隨其所應觀察為義。

謂於境令心為相,亦名分別思惟,想風所繫動而轉,此法即是五識轉因。

謂於境令心細為相,此法即是隨順意識於境轉因。

思、觸、欲、勝解、念、定、慧、尋、伺等,以上九法不違犯,即能治獼猴之心動,安住此心,也能止此身不動。 

上記之六十心,皆係由我執所生起之分別妄心,能離七顛倒想,即能空自心性。七種顛倒事理之妄見:(1)想倒,即非理之想。(2)見倒,即執妄邪見。(3)心倒,即妄心邪識。(4)於無常常倒,即於世間無常之法而起常見。(5)於苦樂倒,於世間之諸苦而起樂見。(6)於不淨淨倒,於世間之不淨法而起淨見。(7)於無我我倒,於世間之無我法而起我見。

行者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蘊無我心」時,即可斷除此世間之六十心,遠離我倒所生之三毒,此稱「越三妄執」。於佛教所說一切煩惱迷執中,此六十心相當於小乘聲聞所斷除之見惑。又《大日經疏》卷二云:「然此六十心,或時行者本性偏多,或由行道用心發動先習,或一時雜起,或次第而生。」上引之中,「本性偏多」係指如猴心之散亂偏多,或多貪、多瞋等之偏多;「發動先習」指如天心、阿修羅心、龍心、女心、自在心、歌詠心、農夫心、舞心、室宅心等之分別妄執;「一時雜起」等語,則謂六十心或同時生起,或前後次第而生。真言行者若能於一切時留心覺察而斷除此等妄心,即可自然得順淨菩提心。禪宗、淨土宗等何嘗不是如此。(待續)

 (2008.04.20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