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1-10)
--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解釋名詞(續)
11.若干種心(續)
第三十九羅剎心─云何羅剎心?謂於善中發起不善者。如人見為善事,皆作不善意解。佛說造諸塔廟得無量福,而彼反作是言,由此故橫損無量小虫煩擾施主,將何所益,當受苦報發起,謂如是等不善心生起也。是中但以觀功德利益不念彼矩,為所對治。
何謂羅剎心?謂於善中發起不善者。因為羅剎(rāksasa)的心是不好的,有點搗蛋的心理,對於修行人,羅剎喜歡來障礙他,或是修善中自己起不善的念,這些都是有羅剎的心,或被羅剎等所影響而不自知。
羅剎種種人如見人為善事,皆作不善意解。很簡單、單純的人,看了人家做好事就是好事,但羅剎心者他會把它當不好的來解釋。佛說造諸塔廟得無量福,羅剎心的人就會想,而彼等人就會反過來作是言,由此故橫損無量小虫煩擾施主。因蓋廟就要找人挖地,結果會害死很多螞蟻、小蟲等一大堆,也困擾施主,每個人都要出錢了,這樣有何益處呢?將何所益?造塔是善行,害死了無量小蟲,就是不善,這種事情怎麼可為呢?善大小,惡大小之間,是不能有能力分辨。
像現在有團體放生的也是一樣,有人看人家放生,就有人說這個是放死,不是放生,因放了以後會,環境有的不同,它們反而會加速死亡。人家做善事,把它想成是不好的事。造塔廟橫損無量小蟲後受苦報,如是等不善心生起也。有這個心常常唱反調的心就對了,一個人做了什麼好事,他講這個話有沒有道理,當然是會有點道理。但他不知道,造一個塔,他的福報多大,傷了小生命,當然也是有問題,但這是小事情,可以用超度法、大乘佛法先救助它們,這樣不是兩全其美?!
造佛塔廟,依佛所說造無量福報,你造了當然功德很大,如果你會超渡小生命,那就沒有什麼罣礙,學陀羅尼門、儀軌等,能將這些小生命先超渡,然後我要來造塔,這樣他們就沒話講。一般沒有這種能力的話,給他們講得心亂,經潑冷水後心反而亂七八糟。
對於此等心起,如何來對治?怎麼決定該不該蓋廟,怎麼來對治這個心?是中但以觀功德利益不念彼矩,為所對治。哪個功德比較大?哪個利益比較大?你造了功德大,所犯的小過錯有,功德可以蓋過傷害小生命的障礙,也就是說你在一善一惡之間,當然善是要大善,取捨該不該做,一般正常人不會想那麼多,盡量避免傷害小生命,如果可以的話持持咒,將把牠們超渡,像你去繞塔,怕踩到螞蟻,要先持咒,出家人每個人下場以前都要持咒,持咒時之中所踩到的小生命。一般人蓋個廟,不會去想到這種小事情,如果有人在挑撥,沒有定力的就會被說得不安穩,你要做什麼事,第一念善你就去做,不要第二念讓人家講了以後就心慌意亂,到底好不好,要不要去做,你要有定力,該做就做,想功德利益比較大的,可以蓋過小問題的,有羅剎心者可以這麼來對治。如果自己第一念發善,第二念又說不行,害死很多小生命受傷害,不行不行,這樣就不做了,這裡告訴你從觀功德利益上去想,不去想那些反面的事,要麼就能用救度法解決。
第四十刺心─云何刺心?謂一切處惡作為性者。猶如棘叢於一切處多所損妨,令近者不安。此心亦爾,若行善事如大施等,既作已便生追悔之心。若作惡事竟,復自思惟亦懷慚懼,是故常懷惡作,動慮不安。此中對治法,若有犯速務懺除,勿生悼悔。所為善事,應自思惟,生慶幸心。
刺心者是謂一切處惡作為性者。惡作kauk4tya,是唯識心所(心之附屬作用)之一。與「悔」同義,有惡作行則要懺悔之義。惡,即厭惡;作,即所作。即厭惡所作,於作惡事後追悔之心。 惡作若用在戒律中,即戒律中之突吉羅(du=k4ta),指身體之微細惡行,就是不好的行為、失威儀,有時亦包括口舌之微細惡行,惡作分有語惡作、行惡作。
俱舍論卷四對惡作一名提出三種解釋,其一謂緣惡所作之事而追悔,稱為惡作,即於能緣之追悔上立所緣境之名;其二謂追悔係以惡作為所依而生,故在能依之追悔上立所依之名;其三謂追悔為惡作之果,故在果之追悔上立因之名。此三解中,惡作之「惡」皆讀入聲,其義皆為追悔所作之惡。但惡作之性並非必為不善,不論善或不善,凡屬不合情理之所作,皆稱為惡作。
已經養成不好的惡習性時,在一切小地方,都會產生不好的心念,然後就去做了,這種人就是有刺心。到處去防礙別人,猶如棘叢於一切處多所損妨,到處障礙人家,令近處者不安。例如竹子或某一些植物莖葉上都有長刺,刺都是一叢一叢,你要走過去,爬過去,它都會刺痛你,防礙到你。如果你有這種刺心,靠近你的人,想和你相處的人,都會覺得怕怕地心理不安。如果你心有不詳和,常常有刺心,無意、有意中講出來的一句話,就把人家刺一下。如果手腳不乾淨,人家走過來你就和摸觸他一下,打捏他一下。這種刺心的毛病,有些小孩子就有這種人,他不安份,一個人好好地走過來,就要和他打一下、捏一下。我們大人可能不會動手,就愛動嘴巴,嘴巴講一句,損他人的話,使靠近你的人都覺得不安穩。此心亦爾,有這個心的話,也是一樣。
另外,若行某些善事,好像已做大善事,大布施的事情一樣。但既然作了大布施已,便生追悔之心。做了大好事、大佈施後,反而起後悔的心。正如《大毘婆沙論》舉惡作四義─即:(1)追悔已作之惡業,(2)追悔已作之善業,(3)追悔已作善業之未滿,(4)追悔已作惡業之未滿。此處是追悔已做之善事。
這個經典講,如果不是你自己做了佈施而反悔,就是有魔在障礙你,給你念頭,比如說你捐了一百萬,剛開始很心甘情願,很歡喜心的去捐,然後捐完回來就後悔了。哎呀!一百萬太多了吧!如果當時只捐五十萬就差不多,也是一樣捐助啊!追悔已作之善業。同樣都是捐助啊,有這個心,十萬塊也好,怎麼會捐到一百萬,開始起追悔啊!這概括在刺心裡。
若想得太多不安,就是有魔這樣障礙您,你做了善事後,祂馬上就讓你起後悔的心,你說有後悔心又怎麼樣呢?我已經捐出去了啊!但因為你起後悔的心,果報就不一樣,剛開始歡喜心佈施,果報是很好的。你有這麼一後悔心念起,也是有果報呀,但經典有的講,果報現象是你有賺入很多錢,但是卻有捨不得花的理,因為你被錢框住了,這就是說錢很多,賺了或是存留很多,自己還是生活很節儉。
世間人眼光來看,我們會講:哎!這個人不錯,哦!那麼富有,吃還是米飯配醬瓜,幾千億錢卻捨不得吃好一點,三餐還是稀飯配醬瓜,這種人是很好,富還能節儉。這不是很好、正常現象,因這種人過去是有佈施,佈施完就起反悔,所以果報照樣受有錢報,但卻不能過一點享受生活。你的親戚朋友應多這種人,有的人賺錢很容易,錢一直進來銀行,但這邊的手把錢也很容易這麼花出去,對周圍的人,有緣無緣都很大方布施,送也送了,請客也請了,這種人就是有正確福報,你該得多少就有多少,也甘願再佈施給人家。
如果有人一生中錢都一直進來,自己卻省吃儉用,甚至於太過份了,你在節省什麼?已經那麼幾千億的錢財,都捨不得花一點點,僅放在銀行裡,放銀行的不是我們的錢。這種現象經典有講,是過去世有佈施,但佈施以後有反悔心生。如果有這個心,這裡講也屬於刺心,做了大佈施以後反悔。
那做了壞事呢?若作惡事竟,復自思惟亦懷慚懼,如果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自己再想一想,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恐佈,是故常懷惡作,動慮不安,這正是追悔已作之惡業。自己刺自己的心,造了惡業一直害怕,動慮不安。善事也是自己破壞掉,惡事又自己造成自己心不安,此等都屬於刺心。
那如何來對治呢?此中對治法,若有犯惡作速務懺除,勿生悼悔。如果有犯了不好的事情,要趕快懺悔,趕快去除此罪惡心所。我們在做懺悔時,真正的懺悔,就是不要再犯為真懺悔。不管你犯多大的惡作,都沒關係,但要知道趕快懺悔,懺悔到心安理得,也就沒事了。懺悔到這種念頭在心中起,自心覺知也感到很自在,不會懷有恐懼感,也不要再掉入懊悔的心裡去,我做善事當然比較好一點,不要去追悔,已經出去就出去了,做壞事,快刀斬亂麻一樣,趕快懺悔,然後發誓以後不要再犯,這樣你心就安了。所為善事,應 自思惟,生慶幸心。如果做了好事,常常自己想,哦!好在有做了這個好事,好在我有佈施,好在有怎麼樣啦!做了好事,不要說想我當初怎麼要做那麼多,做那麼大,不必要,你要讓自己有清淨心,這是有關刺心方面。
第四十窟心─云何窟心?謂順修為入窟法者。謂諸龍阿修羅等,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多有神仙諸藥,能得長壽自在。行者或念彼中多有美女,端正同於諸天,可無夭逝之憂,五欲自恣。或念留住彼中,可得劫壽,見未來諸佛,皆是窟心也。當念如法修行,可於此生見法明道乃至成佛,不應抂路稽留,念此世仙之法,是彼對治。
何謂窟心?謂順修為入窟法者。順緣修學無意間讓心進入一個窟洞裡,把心塞到一個洞窟窿裡去,幻想些美麗境像。居於窟洞中者,就像龍、阿修羅等類,得這些果報的眾生,祂們都是居住在海內、海邊、地下之處,有些山洞,海底有哪個深深的窟窿裡,能居住於此,這就是窟心。
當然修行人雖在一個山洞裡,處山洞中修行,但是心還是要能開闊,不要順緣修入此窟心中。如果是你的心量都窄狹窄狹,好像一直往窟窿鑽進去,果報搞成像龍、阿修羅一樣,有這種果報因,就會起想:耶!在這個地下海底窟窿裡,都有神仙,有種種藥草,或植物性的藥,動物性,礦石性藥材,能得長壽自在。故於地下海底深邃的窟窿裡,能得這些東西。有很多神仙想要得到這些藥,若得到這些藥,就能長生不老。但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是可以活得久一點,長壽自在,這個窟心是怎麼造成的,後面再解釋。
修行者或念彼中多有美女,端正同於諸天,此修行的人不修離欲心,而幻想說:哎呀!阿修羅不錯,出生做阿修羅眾,女人是非常美麗的,男生當然很醜陋,常常想要美女的話,阿修羅的女孩子,祂的臉相是很好看的,和天女沒有什麼兩樣。生阿修羅道,可無夭逝之憂,祂們是沒有夭折,天壽多久就多久,不會中途死掉,而且五欲自恣。
五欲者pañca kāmāh,又稱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是專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情欲。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慾望,對於色聲香味觸,你都可以自己滿足自己,你要吃什麼,嘴巴想吃什麼,祂就可以現起東西可以吃,常常這麼想,動這個念頭。
或於禪修中,念留住彼中,可得劫壽,不是念阿修羅美女,起碼阿修羅祂們的壽命都算劫的,一劫16,800年,見未來諸佛,皆是窟心也。想說能活這麼久,可以看到未來的佛,這些也都是有像窟宅之心,侷限在某一點思維。我們修行就修行,把心清淨就清淨,不要去想這些未來的果報,得到什麼,或長得美啦!要長壽啦!把心量侷限於某一種範圍上。窟窿心是把心塞在窟窿裡面,心不會寬廣,心不會自在,窟心者以得少為滿足,幻想些目前已之的美好事物,不加發勇猛心求上進。
怎麼來對治它呢?念如法修行,可於此生見法明道乃至成佛,不要想未來,今生就好好用功,希望今生能起碼開悟,乃至成佛。你說怎麼可能成佛,是有可能的,如果用功方法對,是有可能,積極的去用功。有時在菩薩善導善誘,和你講你今生可以成佛,認真用功,大家都很用心的用功,就可以成佛,此佛只是覺悟的佛,不是真的成如來佛。
能「見法」者此處以小乘言,言所成的佛,指「知見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以大乘密法言,行者口誦真言,修真言行,然心中了知,此真言雖從緣起,而實無作,從本以來本是法界,無生無滅,非淨非染,法體如是,但以方便而自淨其心;然後又能了知真言之體即同於法界,亦同於大空,自然能得無相三昧。認真依此修學而通達種種法門與世間、出世間事乃同一法界,不可分析使成別體,即能得悉地見法成就,深得法喜,住安樂行,現法樂住。以其與法界無二無別,亦無增減,故無妨礙。是說為成佛。
行者若能真證得淨菩提心,滅除煩惱業苦,入初地位者,稱為初法明道,這又是更高一點的成佛境界。此明道又作心明道、初法明門。是指行者初發心時,觀照無相之淨菩提心,覺自心本不生之實相,其心淨住,生大慧光明,普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如此說法亦是初步成佛。又能如依《大日經疏》言:「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者,入佛智慧,有無量方便門。今此宗直以淨菩提心為門,若入此門,即是初入一切如來境界;譬如彌勒,開樓閣門內善財童子,是中具見無量不思議事,難以言宣,但入者自知耳。」
如此成就初步「佛」的樣子就簡單嗎?我們已講了幾年《金剛經》,但您們有些人天天還在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吵來吵去,我相又不斷,《金剛經》開頭第三品就講了,講到現在還在講,就是習氣去不了。平時倒好像沒有我相,一到有選舉,要選國家領導人,問題就來了,父母不和,夫妻吵架,朋友不相容,老師和學生也要諍吵,所以哪個時候可以考驗一個人,到底看得開,看不開,真的無我相?不去管你這個心,平時講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很簡單,等到真正事情大條時,就迷糊掉了。
當然講此生能見法明道,乃至成佛都可以,問題是「見法」大家會見,聽那麼久了都知道,那「明道」嗎?就明不了道,所以就無法成佛,當然理念和願力,有時非絶對的,不過身體如何把它折磨得讓它氣通,就比較好修行。一個人把身體束縛都打開以後,自然就會管住這個心,從源頭抓住這個心,都能讓它不起心動念,智慧明朗,不會迷糊,哪個該做,哪個不該做,是很清楚的道理。
但就是修行人,為什麼還是搞得那麼多意見,人人都不一樣,表示有些人腦筋清楚,有些人腦筋不清楚,什麼是清楚、不清楚。有同學說:老師啊!談佛法我是沒有辦法贏你,但世間法你要看我的!什麼叫世間法,世間法是說他的觀念比較對,那是您的知見。當然世間法你怎麼看都是對,世間法本來就是這樣,沒有絶對的對錯。懂佛法的人,世間法不見得會比你差,因為見世間相都能不動心了,這種是最好可以應付世間事的法。但真修行還是要講最好把身體束縛打破比較能修得快。
雖然這裡解釋都是善無畏大師所講的,這是梵文翻過來的,此生能見法,能明道,甚至於能成佛,那不如先把身體束縛打開,束縛打開以後自然可以觀這個心,起碼可以成初步佛了,不是不可能啊!不管是哪個人根基不好,根基不好你用比較好的法,像現在的密法,狣阿字觀是基礎,從觀狣阿字開始修起。昨天講義你們先看了沒有,狣阿字觀是基礎,能夠把狣阿字觀,觀到真正發起它的功用,你再觀下去,接第二步現三昧耶形,第三步的法,便能修得比較快,最後現起本尊垂跡加持身之佛、菩薩。所以,密教裡根基比較差的人,是要好好依法如此善修,會有比較快成就。顯教的理念很龐雜,當然是好啦!但適於大智慧者,不是具足一些智慧的人,有時講是模擬兩可,似是而非,要做到更難,還是從身體上開發出光明,接著斷內心習氣,這六十心就是我們要斷的對象。
不應抂路稽留,不應該在路途上待下來,休息停留,為什麼要停留?念此世成仙之法,去思念仙道的人,都是要活得久一點,是能活得久一點,但其實還是會死,所以不該去學仙道,連升天都不太好了,何況是學仙道呢?天神的享樂,比世間的仙道要高得多,仙道當然啦!氣旺,身體飄飄然,仙是會飛啦!但生命還是受限制,沒有比天神還好的,為什麼是選仙道?你說仙道起碼肉體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就死掉、毀滅,因為此等人執著這個肉體,所以要吃藥啦!練什麼丹啦!鞏固肉體不速死,可以活一劫、二劫、三劫,幾千萬歲,幾萬億歲,這些都敵不過天壽,天壽很久遠。所以該死就死,如果你的果報能升天,那也沒辦法,但最好前面這一句很重要,今生能「見法、明道,乃至於成佛」。
今生能辦成道就辦了,趕快去做,不要再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或者修一些迂迴路。當生積福德當然是很好,有時回想過去,做了哪些善事。比如說做義工,因為您去做了義工,然後才會接觸到真佛法,才會接觸到正法、解脫道。不是說做義工不好,做義工只是建立你的修道資糧,結了善緣後就要進入修行路上,一上路就要趕快修行,不要從頭到尾一直在做什麼義工,做到七、八十歲了還要做義工?那不是很浪費時間嗎?找對路就要好好用功,甚至義工也可以辭掉,給別人去結這個法緣,不要佔著位置,人家新來的要做都不行。
我從來就沒做過義工,當然這是過去的因緣,因你做了義工得到好處了,你要趕快加緊用功,如果時間不允許,能一邊修行,一邊做義工是好,就怕你拿捏不好,不能管制自己,時間分配不好,把原來要打坐修行時間忽略了,不能決心貫徹修行,這樣就見不了法。見了法,就無法明道,有明道了,要能成佛?當然說的比較快,要成佛是不可能的,但這裡提醒你,今生就要「見法明道,乃至成佛」,要盡量去做。用這種心態修行,不要說要修仙道,吃什麼藥長壽不死丹,除這種心態來對治窟心。
第四十二風心─云何風心?謂遍一切處發起為性者。風性散亂由不住故,此人心亦爾,於一切處遍種善根,謂於世間、外道、種種天尊及三乘諸行中,皆令有分。而作是念,如多種子於一切處遍之,會有成者。當如是風心也。當念石田不毛,虛費種子。當求良美福田、膏腴之處,專意耕耨所獲必多,是彼對治。
何謂風心?是人先是到處飄蕩,各道場跑來跑去,永無法止於一處、一境。云何風心?表示飄搖不定的心。剛剛講窟心,是把自己心塞在小窟洞中,不再往前發展。此處風心者,謂遍一切處發起為性者。這個人自心想到處去看看、法法學一學,哪個道場去沾一下,順緣修入自心、自身遍一切處,到處發起是為自性。
這種人一定是個廣結善緣者,是吧!這邊道場也去一下,那邊也去一下,這個團體也去一下,每個地方他都要示現一下,到處攀緣,好像結的緣很多,但風性散亂由不住故。你心一有風的特性,東邊飄到西邊,西邊飄到南邊,南邊飄又到北邊,天天這麼飄來飄去,有這種自性八起時,這叫作有風性心,這樣的人之心是會散亂。如果修行人,這麼修法,一定修不來,修不成正果。你今天接觸這個團體,他們是這麼做,明天接觸那個團體,他們是那麼做,四天接觸四個團體,心性在四天裡都在改變,怎麼可以安住這個心?
有的人說以前沒有在法爾時,在哪個道場都待過了啊!也許以前還沒有安定下來,這邊走那邊走,走了很多道場。來到法爾以後,那裡都不去了,定在此一個地方。當然這個人的風性是沒有了,心不會再散亂了。如果在一個地方,隨時可以滿足你的修行境界,其實真的不必跑很多道場。會跑很多地方的人,他在這裡學習,學到一個水準,該學的都學滿了,再下去主持人已無法滿足他的需求,可說他修行的程度已經與主持人相同,或許高過主持人了,這樣還再待下來幹什麼?當然要再參訪,再找一個新的道場,這是必然的。
就是各宗教間也是一樣,你說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都是神教,沒錯,剛開始他們是要望彌撒、禱告,及做善事,因緣成熟時他想要進一步滿足他自己心靈超越,追求更高的境界時,這時光禱告就不能滿足了,因光禱告,光聽一些很淺顯的欲界天界道理,他已不能滿足。他一定要能自立其心,要自立、自主的人,一定要反對自己心裡思想,反對自己的習氣,要能逆向操作,這就要用到佛法,佛法難就難在這裡,要逆向操作自己心意念,不通商量。
剛剛講的見法、明道、成佛,其實這裡面包含了一種打破你心的窟窿,然後也要打破別人的窟窿心,能夠打破別人心的窟窿,當然就是要教導他,也是突破他自己。所以,佛法其實講起來很簡單,一直在突破、突破,突破自己的心理,突破別人的心念,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但這樣做後是可以得到真正解脫,你自己主觀意念,客觀佛心,一句面對的事情,就很自在的面對,不會有煩惱。
現在若開始要修密法,更是要這樣,以前修顯教是很自由地除調自己的心病,我現在開始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人,這個心態,要如何讓他修得有成就?當然我講課,你們每個人聽了就要能吸收,吸收多少,是你的事情,若這樣會用顯教的法那更好。在密教裡修法就不是這樣,密教是一點法門很簡單,講破了事情是很容易做,講破就沒有什麼高深,而顯教講那麼多,這個心啦!窟窿心,風心,什麼心,你要是有,有要改要花二、三十年去修呢!自己修是土法煉鋼,而密法要勞動佛菩薩等三密來加持你,也許方法對時一個月就能成就。
我常常和你們講,一般學密教法的人,為什麼要服侍、供養上師,有錢盡量做一大堆的供養,我想是有它的道理在。但上師不是表示要錢,他要那麼多錢幹嘛!你看您有沒有誠心誠意,犠牲奉獻,為法能捨掉很多財產,有的把整個家產賣掉,僅追求一自己要的密法都有,我們當初想來無量供養都是不可思議的,為法捐盡自己的財產。
講到現在有四十一種心態,往下還有十九個心也都一樣,可以自在的跳躍過去,不會犯這些心的毛病。現在要講凡所有心,世尊都能知道,把它細分成那麼多狀況。以前我們不會想到有這麼多心,心就心嘛!為什麼要分那麼多個,懂一下這些心態也不錯。你有什麼心,所有師父都拜光,沒有一個道場沒去過,沒有一個知名的人物,您沒去見過,這就是有風心啦!
有的人修行境界、層次,已比他師父還要高了,當然心地德行沒有師父的好,是沒有錯,你要講修行過程之間境界,你可能體會的比他們多,因為出家師父修持戒法成阿含道,他們的心定如如,雖未達真阿羅漢境界就沒有六神通,但他心性很自在,若得個須陀洹果,光這一點就可以當你的師父了。師父只要得個初果,就可以被一般人稱為上人、大師、…。另居士行者,也些自己身體上學得變化很多,如果出家眾沒有這種體驗,是無法教導你的。
古代中國學者參訪,道場住持之禪師,知您學到哪裡,如果不能滿足學人他的境界,師父會要他去別的地方參訪,這種是不私心的師父,道德很好的,見哪個另外的師父與學子契機相應、對盤,走的路和他走的路一樣,他就可以叫他去跟新的師父學。如果你們走的路和我走的是一樣,當然我可以教導你,如果你沒有走對我的路,我也幫不上你,愛莫能助。只能告訴你要修心,身體遇到狀況要怎麼化解,這些還是可以教你,但你心若趕不上,不能一直猛勇前進,是愛莫能助,因前頭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的。
繼續講─風性散亂不住,此人心亦爾。如果我們人的心,像風這麼飄搖散亂不定,這是風心,於一切處遍種善根。見那個地方好就插花一下,修行、供養都好,團體插一手,共修插一腳。謂於世間、外道、種種天尊及三乘諸行中都是要插一腳。世間法,外道法,種種天道法,是欲界、色界天境界,很多人都是有外道種子,您我大概都有。有很多人在外面這些不是正當團體裡也都繞過,這倒還無所謂。若是你的福德已經超越他們的水準,您一定會轉向,哪一個人喜歡去找一個比我不好的人學,有些不是團體的團體,就要小心,不是可以亂進去攀緣的,能進就出不來的是一大堆人。
若是世間、外道、種種天尊、三乘法都要插一角,皆令有分。有的是因緣的關係,剛剛講的,因為你沒有智慧,所以人家講說此人很有名,有些什麼通啦!有些什麼異能了,你就要去學一學,當覺得不對勁,就趕快跑,這些也是過去的因緣與習氣。如果你有這樣的心,而作是念:如多種子於一切處遍灑之。像很多種子,撒到一切地方,每個地方都能生長起來,應會有成者。有這種處處插一腳的,當如是者是有風心也。
這樣講起來,處處插花仔、到處學,有沒有真的有所成?不知道啦!因為你心雜亂了,怎麼會有所成。有時會起懷疑,這邊聽的道理,和那邊講得不一樣,那到底哪個才對,你又沒有智慧分辨對錯。如果智慧高的話,哪裡是你可安身立命的地方,你自己是很容易選擇的,如果你過去世有佛的因緣,冥冥之中你會覺得我為什麼會這麼走,怎麼會跑到一個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道場,其實這冥冥之中就會有佛菩薩在安排。你要相信命運的背後,都有一隻手在引導你。日本有位大禪師講,胡適先生是國師,他研究結果說《楞嚴經》是偽經,結果我們這位日本大禪師鈴木大拙禪師(1870~1966A.D.)說,一個人都搞不懂命運背後主宰者是誰,怎麼有資格來談佛經是真是假!這是祂批判我們的國師之語。你要是懂得一切是因果道理,冥冥之中都會有菩薩幫你安排,你今生能皈依佛,發願世世行菩薩道,每一世自然時間到了,就會走入佛法的領域來,這是冥冥之中佛菩薩的引導。祂既然可以觀眾生心,當然也知道你的果報因緣成熟了沒,該來了嗎?該來自然就會到。
那有風心者,該如何對治?當念石田不毛虛費種子。種子可以亂撒,但如果撒到石頭很多的田地上,種子怎麼也長不出來芽來。你要選擇一塊好的田地,不要在石頭上栽種子,當求良美福田膏腴之處。若談到福田,最大福田就是佛法僧三寶福田,這種地方去栽種最好。佛法僧三寶好,但每個人修行層次又不一樣,看你要選哪一塊,依你的因緣。選了良田,福田,把種子撒下去後,你就要專心,不要三心二意,好好地耕耘,耕耘不是對外,對你這個心地,一個好地方,好場所,你可以聽經聞法,然後要把它用到心裡,用到腦筋裡,教你不要太執著,不要執著我會,會了就要能做到。
第四十三水心─云何水心。謂順修洗濯一切不善法者,如水性清潔。雖暫為諸垢所污,澄之則淨又能洗除垢穢。此人心亦爾。常欲發露垢惡,懺洗三業眾罪,以見此垢、此淨,我如是行,則能障礙淨心。但當觀心實相,了從本來垢法不生,自能除一切蓋障,是彼治行也。
何謂水心?順緣修入能知洗濯一切不善法者,就是有水心。有水心者適度清淨則佳,常執有垢要除,有淨可見可得,這樣沒完沒了,就會障礙淨心。此種人知觀心修行,就是順著因緣修除一切的不善法,要把它洗掉,這樣做是沒有錯。道理沒有錯,但你也不要太執著,變成一種執著斷惡心就不好了。如水性本清潔,什麼東西都要弄乾淨,水雖暫為諸垢所污,澄之則淨,又能洗除垢穢。
如果你能隨時隨地,都能警覺到心起心滅心,都是污穢事物,在禪宗來講,如果心眼打開了,就進入這個境界。怎麼洗除心垢?也不是真洗,就是管住你這個心,把它綁住,這不是很簡單,這時修行是很簡單的,沒有一般人修妄心那麼辛苦。管制這個心,因為心開氣通,心都是在你控制之下,起心念只有兩個字時,你就覺知而管制它,故起不了完整的句子。這樣要煩,惱煩不起來,要妄想,妄想不起來,要做什麼事都沒有下文了,心已被管制了,這是自然洗濯的。
開始修行的人不可能像這樣修法,所以你要找內心一個執著點去放下,來洗濯一切不善法,就是最不善的法要除。小不善的、微細過要到阿羅漢四境界時,還是要學習放下。這代表初機學佛的,心裡面有我執、法執要滅的,此等不善法都要去除。如果你有這個心,就是水心,這個心本還不錯,總是出現一個比較好的心。有這個水心,怎麼辦呢?常欲發露垢惡、懺洗三業眾罪。你這個水心,常覺地把污垢找出來後,你就說要懺悔,它清洗身口意三種罪業,如果你這個心強,就是有水心。我們學佛法都要去洗這個心地垢染,問題是你不知道,哪個是不好的心。
如果貪瞋痴慢疑等這些心有時,我們無形就會流露出來,以見此垢,若沒有則見此淨,我如是行,就地把它清乾淨。我要如何來如是行,看到污垢就拿掉,看到污垢就去除。一般人沒有辦法做到這樣,已開悟的人就有辦法,起心動念之間,把心管得死死的,這就是執杖牧牛。不管你要起善念、起惡念,隨時都可以控制,控制得好,心清淨自在。如果有外來的惡念,障礙念,你也可以自在面對它,不用法可以自在的面對它,這樣不是很安詳嘛!學禪定、學佛禪,就是用在這個地方,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你要自己回想,我心裡有什麼看病,反向操作,我剛講學佛法要反向操作,你太執著,你的念頭,說除垢是對,對,對,這樣一定會出問題。像夫妻之間,他的作為和你的主觀意念不一樣,有違你就說錯,一個說他對,不個說她錯,當然兩個要吵架,如果你都不在意這些對錯,全部放下放下,你有不正當的行為就知轉過來。我有不正當的執著,把它轉過來。這樣夫妻之間,是沒有什麼可以吵架,相敬如賓,相敬如賓也好,相敬如冰也好,都對啦!
修行人就是這樣啊!有什麼熱情,不能太熱情,相敬如賓,相敬如冰,一起修行。如果還在吵架,就是自己不懂習氣在哪裡,夫妻比較熟啦!比較不會那麼在意,你要改進就難了,已經習慣了嘛!像我有時候講話很大聲,自然就大聲起來,生氣了嗎?也沒有生氣啊!就是講啊!如果要生氣,就怪腦筋不靈光,所以講起來話就大聲,這個是簡單的事情,怎麼不會?其實也沒有什麼生氣的,有時小孩子就會說不要吵架。其實也沒有吵架,只是大聲一點。小孩子不喜歡大人講話很大聲,大聲就以為是在吵架。如果夫妻之間都能夠沒有瓜葛,大概修得差不多,因為太熟了嘛!很自然會流露出自己的習氣、毛病。
最好把那一半當成菩薩,這麼態度對他的話,其實你就成功了。男生難免都有大男人主義,只要能把太太當菩薩,對菩薩恭敬她,以前她幫你做什麼,你回過來幫她做什麼,你的改進就是你的成功。修行有一點成功,所以回去要稍微閉門思過一下,但太過於思過,則能障礙淨心。現在是衝過頭,覓自己過錯、習氣太嚴謹,反而會障礙清淨心。像水心也一樣,每件事情都要洗濯洗濯,常念洗濯,就會變成一種障礙你清淨心。你說洗濯心垢不是好嗎?是很好,但每件大小污穢都要洗,馬上洗好,這樣你會變成神精兮兮地,它說這會障礙清淨心。此是垢、此是淨,我如是能分辨清楚地修行,過分這種心則能障礙淨心。
所以佛法有一個叫「方便」,我知道我有這個毛病,怎麼來洗除?不是馬上洗,馬上就乾淨,如果是衣服就好了,拿來洗洗就乾淨,但心的這種污垢,是要千錘百鍊,像被我駡的人,不是駡一次,駡了好幾十次,你說最近沒有聽到在駡。楊大德有沒有覺得怪怪的,老師最近都沒有駡我,是不是忘記我的存在了。他的心如果放下,不胡思亂想,被駡的機會是很少的。所以,內心知道自己習氣是要,但不是一次就會拿掉,怎麼拿掉,要一次、二次的境界來磨,磨之下你可以安住,表示你真的是清淨。到底要怎麼拿捏?沒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再想,沒有緊要的人事,能不用心想就不要想,讓心回到清淨,有事時要想還是要想。
這裡說有「水心」要如何來對治它?如果你時時刻刻說要把我的心一直要清淨,造成一種心裡障礙,怎麼來對治?但當觀心實相。實相者無所執著,是為實相,實相者是觀心念外境都無相,或有相不執著,或觀它為無所有、不可得,了從本來,垢法不生。我們講《金剛經》也是在練習這種實相觀智慧。第一次觀心馬上被迷糊進去,再第二次觀心就不被迷糊進去?是沒有那麼快啦!第二次成就是太快了,要第千次就會好了,第千次再觀就不迷糊下去。
如此從佛理來講,你心本來就垢法不生,你要去造業造不起來,因為念頭已淡薄,不會有很強的欲意,自能除一切蓋障。重要是要學這實相觀,實相觀從本來垢法,這麼去觀,讓它不生,除掉一切蓋障。最重是五蓋心─貪瞋痴慢疑,來對治你的水心,意思是什麼,不淨而淨,這個習氣觀它,它在冒,不會去做,如果還會去做,那習氣還很重,還很衝動,還很熱情。
每個修過心中心法者,自己都會感受到,以前看不開的,現在可以看開了,以前很熱情,現在不熱情,冷冰冰的,超然看世間事,如果還是很熱情,那心都不及格。就是學實相觀,千回百練,心有污垢沒有錯,但不要太緊張,不會一下子就能拿掉,有些觀念可以馬上轉,有些習氣要一下拿掉,是拿不掉的,如果真能一下子拿掉的話,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很願意拿掉,有的修了一、二十年,你說他不拿掉嗎?要啊!就是不知道要怎麼拿,第一個實相觀都沒有學到,我相沒有去除,所以學不好。
第四十四火心─云何火心。謂熾盛炎熱為性者,如火性赫奕躁疾。此人心亦爾,若造善時,須臾間能成無量功德。造惡亦少時成極重業。此中治行,應思惟猛暴之心多所敗傷,以柔和慈善之水方便令滅。而熾然善事務令恒久,是彼對治。
風心、水心如上。此處是火心者,是謂熾盛、炎熱為性者。人的脾氣如火性,赫奕躁疾。這種人就是心衝動的很,有常衝過頭的心性。有火性的人,個性比較急,動作積極、躁進,對任何事急功好義也是這種人,修行人要愛出風頭的,此人心亦爾,修行人有此火心,則猛暴如火之心。具此心性,則造善時,須臾間能成就無量功德,造惡亦少時即成極重惡業。此種人若要造善事時。須臾間能成無量功德。若是要造惡時,造惡亦僅是短時間即成極重業,這就是有熱情的人,能成大好,亦能成大壞。如果熱心過度的人,要成就一件好事,時間是不久的,便馬上可成就無量功德。反之,如果造惡業的話,糟糕了,一點點時間,就造極重的業,這種火爆性格的人,也有好處,也有壞處。有的人熱心的做善事,然後自己出錢還沒關係,還要出力去拉人家來做善事,當然有些團體,是靠這種人在支撐,在擴大勢力,所以發展很快。但如果他是幫助造惡業的,也是會造極重、極大的業。
要如何來對治此火心?其對治之道,應思猛暴之心多所敗傷,宜以柔和慈善之水令滅,惟令熾燃善事長久不息。處在這火心中之人,你要想一想,個性太勇猛,講話太口直心快,這樣是會造成傷害自己,同時也傷害別人。
初步總結─學習到44種心,已進入禪定之境界,所以得先學習一些四禪、八定等名相。以上地火風水、…等心都有了,地心是務農做田啦!契經云:心平等如地,心平等如水,心平等如火,心平等如風,心平等如空。高離掉舉,下無昏沈,而善安住,一切道行而得不動,名三摩呬多(samāhita)。三摩呬多意譯等引、勝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由前`除各心加行等,所引發的「定」之分位,亦稱為三摩呬多。《成唯識論述記》、《瑜伽論略纂》等所載,三摩呬多唯限於「定」,而不通於「散」;然廣通有心、無心,而以有漏、無漏之五蘊功德為其體性。
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靜慮(色界四蟬)、八解脫(八背捨)、三等持(三三昧)、五現見(眼觀內臟、白骨、通住今後世、不住今世住後世、`不住今世後世等五境),是為三摩底等四種。如是五種現見等至以何為自性?有作是說,以慧為自性,說如實觀察故。有師說,以三摩地為自性,說等至故。
先來說說四禪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禪定、四靜慮,指用以治惑、生諸功德之四種根本禪定。亦即指色界中之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故又稱色界定。禪,禪那(dhyāna)之略稱;意譯作靜慮,即由寂靜,善能審慮,而如實了知之意,故四禪又稱四靜慮、四定靜慮。此四禪之體為「心一境性」,其用為「能審慮」,特點為已離欲界之感受,而與色界之觀想、感受相應。自初禪至第四禪,心理活動逐次發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謂自修證過程而言,前三禪乃方便之階梯,僅第四禪為真實之禪(真禪)。
四禪能攝尋(覺)、伺(觀),喜、樂等諸靜慮支,為止(定)與觀(慧)並行者;以其最能審慮,故其義最勝。蓋四禪之差別,乃由所攝靜慮不同而分為四種。據《俱舍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等所舉,將四禪總分為三類、十八支(十八禪支)。三類者即指對治支、利益支、自性支。治支─又稱對治支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即:
(1)厭患對治─又作厭壞對治,首先深厭欲界生死之苦與煩惱惑業之集。
(2)斷對治─其次觀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以斷除煩惱。
(3)持對治─再次保持擇滅(以真智之揀擇力來斷滅煩惱)之得,令其不失。
(4)遠分對治─再觀四諦之理,以更遠離前所斷之煩惱。《大智度論》所載四悉檀之第三對治悉檀,詳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思惟慈心對治瞋恚,以因緣觀對治愚癡之法。
利益upakāra,又作饒益。略稱利、益。指隨順佛法而獲得之恩惠及幸福。分為自利與利他二種;自利他稱為功德,利他則特稱為利益。禪定中喜、樂、捨三受,隨地為利益支,順定用強故皆支攝。
初靜慮中尋(覺)伺(觀)二種是對治支,能斷欲界欲恚害等尋伺故。喜樂二種是利益支,由尋伺支治所治已得離生喜樂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
第二靜慮中內等淨是對治支,由此能治尋伺故,喜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後說。
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是對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後說。
第四靜慮中捨清淨念清淨是對治支,由此二能治樂故,不苦不樂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
自性支義─以如來、應、正等覺,勝德六義來闡述。所謂自性、因、果、業、相應、差別義,諸會真淨究竟理者。
顯自性義─即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超聖行海昇彼岸者。
顯因義─即謂佛菩提從一切種極喜等十地聖行無量無數大劫,圓滿修習因所生故,證得一切法自在者。
顯果義─即謂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及彼餘習,證得無邊希有功德無上三菩提果,於一切法自在轉故,善權化導不思議者。
顯業義─即謂以超非一切智境,神通記說教誡變現等無量調伏方便,導引可化有情令心界清淨故,無量希有勝功德者。
顯相應義─即謂超尋思數量,無邊種種難行苦行,所生無上大悲力無畏等功德法寶相應故,自他並利所依止者。
顯差別義─即謂如來受用變化自性身,如其次第自他並利所依故。
所依者,身義體義,無差別也。自他並利所依者,就勝而說,謂受用身自利最勝處大會中,能受第一廣大甚深法聖財故。變化身者,他利最勝遍於十方一切世界,能起無間,猶工巧業等諸變化事,建立有情所應作故。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於自他利並為最勝。
由證此身得餘身故,此三佛身是差別義。當知此中亦讚法僧功德。法寶者,自性因果等義所攝故。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故,庶令學者無諸怖畏,方造論端建茲體性。
十八支者─則指初禪所攝之五支、二禪所攝之四支、三禪所攝之五支、四禪所攝之四支,合共十八支。
「對治支」─所列者,指能用以對治(斷除),及由對治所達到之心理活動或狀態;
「利益支」─則係進入相應境界之主觀感受。如初禪雖已離欲界之惡不善法,而感受到脫離欲界之喜、樂,但仍有尋、伺的粗細分別之心理活動,尚須加以對治;至二禪時,尋、伺已斷滅,形成信根,稱為內等淨,由此所得之喜、樂,乃對此禪定自身之感受,故稱定生喜樂;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住於非苦非樂之「行捨」境地,以正念、正知繼續修習而產生離喜妙樂;四禪捨三禪之妙樂,稱為捨清淨,唯念修養功德,稱為念清淨,由此得非苦非樂之感受。
「自性支」─上述一切之活動及感受,均於心一境性之禪定狀態中進行,故稱之為「自性支」。
上記四種靜慮,以其自體而言,乃發起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諸功德之所依,故各皆稱為根本定(梵 maula-samādhi);對此而言,其加行(即入門前之準備階段)稱為近分定(sāmantaka-samādhi)。然初禪之近分定亦稱為未至定(anāgamya- samādhi),故四禪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禪之根本定仍有尋、伺之作用,故稱有尋有伺定。初禪之根本定與第二禪之近分定中間有中間定,稱為無尋唯伺定(無尋而僅存伺)。第二禪之近分定以上則總稱無尋無伺定。至於入第四禪時,因已脫離八災患(即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等八種能動亂禪定之災患),故稱第四禪為不動定。相對於此,四禪以下則稱有動定。
色界四禪天,乃修四禪者所生之處,此四禪稱為定靜慮;相對於此,彼諸天自然而得之四禪,稱為生靜慮。此外,據《大智度論》載,於佛陀弟子中,有一比丘雖以坐禪持戒而得四禪,然因生起增上慢,自稱「我已得四沙門果(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且謗罵世尊,命終遂墮地獄;以此因緣,被稱為四禪比丘。禪定通見於印度宗教史中,為各時代重要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禪定為最主要之行法,而於成道及涅槃之際,皆依四禪法而成之。又一般亦將此四禪與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由此當知四禪、八定非等於四果,有四禪、八定可能連初果須陀洹都未得,故務必不要錯認境界。要能有四禪八定,當要知修入八解脫道,始有佛陀所說聲聞果位。先知悉四禪十八支之分類。四禪云何支分建立?謂初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覺)、二伺(觀)、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受、四心一境性。
了知似禪十八支後,可以仔細分別各靜慮中,所證得之內涵,參考問題如下:
問:初靜慮有五支─一切初靜慮皆有五支耶?答:不染污有五(支)。染污無五。無何等?答:無離生喜樂(初禪,已離五趣雜居地)。
問:何故染污喜,於染靜慮不說支耶?有說:此文但應說無樂,以輕安樂,染中無故。若作是說,彼「不染初靜慮」具五支,「染初靜慮」有四支。有說:此文即是,但說無樂,由此樂從離生故,喜相應故,名離生喜樂,是故此文不言無喜。有說:「染靜慮」中,雖亦有喜,無支相故,不立為支。若作是說,「不染初靜慮」具五支,「染初靜慮」唯有三支。
問:一切第二靜慮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無四。
問:無何等?答:無內等淨。
問:內等淨是信。信通染污、不染污。何故於染靜慮不說支耶?有說:此文應說無樂,以輕安樂染中無故。若作是說,「不染第二靜慮」具四支,「染第二靜慮」有三支。有說:染信名不信,此於染中,雖有無支相故,不立為支。若作是說,不染第二靜慮具四支,染第二靜慮唯有二支。
問:一切第三靜慮皆有五支耶?答:「不染污」有五,「染污」無五。無何等?答:無正念正知。
問:念慧皆通染污中有,何故不立染靜慮支?有說:此文應說無捨,大善地法染中無故。若作是說,「不染第三靜慮」具五支。「染第三靜慮」有四支。有說:染念名失念,染慧名不正知。此於染中雖有無支相故,不立為支。若作是說,「不染第三靜慮」具五支。「染第三靜慮」唯有二支。
問:一切第四靜慮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無四。
問:無何等?答:無捨念清淨。
問:念通染污,於染靜慮何故非支?有說:此文但應說無捨,大善地法染中無故。若作是說,「不染第四靜慮」具四支。「染第四靜慮」有三支。有說:染念名失念,不名念清淨。此於染中雖有無支相故,不立為支。若作是說,「不染第四靜慮具」四支,「染第四靜慮」唯有二支。此中有作是說,諸染靜慮皆不立支,而唯說無喜樂等者。隨明了義說,謂初靜慮離生喜樂,有離生言故。第二靜慮內等淨,有淨言故。第三靜慮正念正知,有正言故。第四靜慮捨念清淨,有清淨言故。此皆於染明了相違故偏說無,而實染中一切支皆非。有說:隨勝者說,謂初靜慮出欲界重苦,利益支勝。「上三靜慮」於勝妙離染對治支勝,是故於染靜慮隨勝者說無。然其餘支,於染靜慮亦不建立。
以上細數四禪十八支相,後當學八解脫法,不學八解脫,無出世間智可得,不得出三界,故無有聲聞果位可得。八解脫astau vimoksāh,依八種定力而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又作八背捨、八惟無、八惟務:
(1)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為除內心之色想,於外諸色修不淨觀。
(2)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心之色想雖已除盡,但因欲界貪欲難斷,故觀外不淨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為試練善根成滿,棄捨前之不淨觀心,於外色境之淨相修觀,令煩惱不生,身證淨解脫具足安住。
(4)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盡滅有對之色想,修空無邊處之行相而成就之。
(5)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棄捨空無邊心,修識無邊之相而成就之。
(6)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棄捨識無邊心,修無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7)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棄捨無所有心,無有明勝想,住非無想之相並成就之。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厭捨受想等,入滅一切心心所法之滅盡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禪與第二禪,治顯色之貪,第三依第四禪修淨觀,皆以無貪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無色之定善為性,第八依有頂地,以滅有所緣心為性。又初二者各分為二,第三分為四,合謂八勝處。欲學佛禪,當知四禪中各禪之支分,以為分別定境所得。
往後當修學三三昧trayah samādhayah,又稱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種三昧,三昧,禪定之異稱。依《大乘義章》載,心體寂靜,離於邪亂,稱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為三三昧,無漏定為三解脫門。三三昧之分類有下列四種:
(一)《俱舍論》所論之三三摩地。即:(1)有尋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覺有觀三昧),係與尋伺相應之等持,為初靜慮與未至定所攝。
(2)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係唯與伺相應之等持,為靜慮中間地所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又作無覺無觀三昧),係不與尋伺相應之等持,由第二靜慮之近分,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攝。
以上,心之粗者稱為尋,細者則為伺。
(二)據《增一阿含經》等說,即:
(1)空三昧(śūnyatā-samādhi),即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為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觀諸法為因緣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
(2)無相三昧(animitta-samādhi),即一切諸法皆無想念,亦不可見,為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之十相,故稱無相。
(3)無願三昧(apranihita-samādhi),又作無作三昧、無起三昧。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之;能緣彼定故,得無願之名。
(三)《成實論》所說之三三昧。即:
(1)一分修三昧─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
(2)共分修三昧─修定亦修慧,為世間三昧,在煖等法之中。
(3)聖正三昧─入於法位而能證滅諦之三昧,稱為聖正三昧。
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煩惱。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脫性;又以定慧一時具足,故稱聖正。
(四)《法華經玄義》所言之三三昧為:(1)真諦三昧,破見思垢。
(2)俗諦三昧,破惡業垢、塵沙垢。
(3)中道三三昧,破無明垢。
(2008.03.23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