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10-1)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名詞解釋(續)

10.授記

授記成佛之種類甚多,《大乘莊嚴經論》大別為:人與時兩種差別授記:(1)人差別授記,就授記時間於發菩提心之前後而言,有未發心授記、已發心授記;就授記者是否顯現於受記者面前而言,有現前授記、不現前授記。(2)時差別授記,係依至成佛期間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為有數時授記、無數時授記。

 

受記成佛的種類有很多,大部份以人、時間不同來授記,《大乘莊嚴經論》裡提及:

(1)   人差別授記:依人不同境界當然不同。就授記時間言,發菩提心之前後而言,   有的在還沒有發菩心以前,有的是發菩提心後授記,有未發菩提心授記,已發心授記,這是發菩提心的人或未發菩提心的人授記,就授記者是否顯現於受記者面前而言,有現前授記、不現前授記,就個別來講,有的人發菩提心授記,有的人沒有發菩提心也授記,有的當面、面前授記。

(2)   時差別授記:時間(時差)不同,依至成佛期間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為數時授記及無數時授記,後面進一步說明。有的說發菩提心以後,一定會成佛,時間早晚啦!積極一點的,每一世行菩薩道,當然就會提早,有時進展得慢,也會拉長時間。

 

又據《大日經》所載,授記佛果完成,是為完全授記,稱為無餘記;而授記未來能滅盡諸障,是為不完全授記,稱為有餘記。

下面又有幾種不同授記法,據《大日經》所記載授記佛果完成,是為完全授記,如果授記你一定會成佛,未來會成佛,名字叫什麼,在哪個世界成佛,成佛世界叫什麼,住世幾劫,度多少人,佛正式授記,稱之為完全授記,又稱無餘記。授記未來能盡諸障,只有斷種種煩惱、迷惑,並沒有說一定會成佛,那就是不完全授記,稱為有餘記,還有些沒有做到的,功德不圓滿。

 

《首楞嚴三昧經》舉四種授記,即:(1)未發心而與授記,諸佛世尊觀眾生根機之利鈍,於具有增上信之人,則令其發菩提心,而為授記當得作佛。或謂有眾生往來「五道」,彼諸根猛利好樂大法。佛知此人過若干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發菩提心,乃至得菩提,遂予授記。

《首楞嚴三昧經》舉四種授記:

(1)未發心而與授記─今生還未發菩提心,若生值佛世,佛予你授記,諸佛世尊觀眾生根機之利鈍,以具有增上信之人,則令其發菩提心,而為授記,當得作佛。今生值佛雖然還沒有發菩提心,但佛給你加持,讓你產生增上信,這樣你就會發菩提心,佛就給你授記。發菩提心是什麼,第三品講的,要調伏自己的心,調伏自心並非直接從自己心地調伏,要度盡一切眾生。因為在菩薩境界,自己的心和眾生的心,其實沒有兩樣,盡量度盡一切眾生,當然度的是和你有緣的眾生,所謂度盡不是把所有的眾生都度光,這樣釋迦牟尼佛自己把他們全部度光就好了。一般講和你有因緣的人,又或者你要成佛的那一世,他特別尊重供養你,根基也不錯,所以度他,沒有直接因緣也會度啊!比如說來請益,給他開示后,他就悟道,有因緣的慢慢總是會聚合在一起,度他這是當然的。

發菩提心是發度眾生的心,要學習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發了後要調伏自己的心病,自己的個性習氣、毛病要斷,心不明讓它明,得到初步的解脫,再繼續修能夠證到如來菩提,未來某世正式成佛。或謂眾生往來五道,五道就是把阿修羅拿掉,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一般學佛還不究竟,都是在這五道裡輪迴,他諸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猛利,就是非常銳利。五根銳利,不管看人或聽話、鼻子聞香、嘴巴舌頭嚐東西味道、身體接觸外境,意根心念都有非常好的境界,稱之為猛利。眼睛看人,這個人是好人壞人、心地清不清淨都知道,一種根的利用得善利。修行到一定境界,諸根銳利,銳利之間要放得下,不要去分別,不然分別後又起煩惱,與眾生結惡緣,這樣猛利反而是不好的。修行到五、六根猛利之時,好樂大法,喜歡度眾生的法,大法就是大乘菩薩法,一邊學習自己清淨內心,一邊把所知所學教導別人,讓大眾受益,這是好樂大法。

佛知此人過若干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發菩提心,這個數字很大,好幾個百千萬億,阿祗已經是1051 次方,第52個位置,代表時間久遠,你還在五道裡在載浮載沉,現在才發菩提心。佛祂知道未來的因果,你會成佛,很久時間後你會發菩提心,乃至於得到菩提,所以給你先授記。為什麼未發心可以授記你未來會成佛,若是根基較差者,讓你起增上信,會發菩提心,如此給你授記,更差一點的在六道裡輪迴,但諸根猛利,喜歡學習大法,佛亦予你授記,因爲時間的久遠,所以祂只會講一個籠統長的時間。一般如果比較確定,祂會講幾劫以後或幾阿僧祗劫後一定會成佛。

 

(2)發心即與授記,諸菩薩善根成熟,誓欲度脫一切眾生,與眾生共發菩提心,誓願同成正覺,而蒙佛授記。或謂適發心而與授記,即說有人久植德本修習善行,好樂大法,有大悲心,普為眾生求解脫道,此人發心即入菩薩位。此等人適發心時,諸佛即與授記。

第二種是發心就馬上你授記,有的聲聞乘轉菩薩乘,當下發菩提心,此輩根基是比較成熟,諸菩薩善根成熟,誓欲度脫一切眾生,與眾生共發菩提心,誓願同成正覺,而蒙佛授記。這是善根已經成熟,值佛世時,那些徒眾都是受過佛的授記,或是剛剛發菩提心得以授記,有人過去久值德本,修習善行,過去樂於助人,幫助別人,佈施金錢、勞力,好樂大法,有大悲心,悲是非加一個心,心不在定中境界時,就是會很煩惱。眾生煩惱多,你對他的煩惱感同身受,安撫他斷除煩惱,使其離苦得樂,這就是悲心。悲心大不大,就看每個人的發心,像釋迦牟尼佛祂的悲心最大,一切眾生煩惱,祂都想辦法讓他從苦難中走出來。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眾生在煩惱?因為他不學佛,不安份,起煩惱心,所以不能接觸到佛光的普照,佛光隨時在普照,碰到障礙不要胡思亂想,盡量回到空性,就可以和諸佛的光明或法身相應,就可以感受到祂給你智慧、安詳、無畏。一般人沒有這樣想過,不要講一般人,就是修行人也是一樣,遇到障礙、病痛來了,都是會想障礙、病痛,不會想到佛菩薩。

二祖王驤陸上師全集裡提及,有病痛的人,不要天天想病痛,放下病痛,放慢腳步,生活悠哉悠哉,做一些養生功夫,這就放下煩惱心,煩惱心愈放下,愈可以得到智慧,佛光照進來,你才能接收。若你有病就想病,有煩惱鑽進煩惱心裏面去,無法承受佛心光明,佛是大慈大悲的,你的煩惱就是佛的煩惱,要試著放下清淨去接受佛光,希望大家多注意這方面。遇事不要想事情,盡量把心擺平放鬆,這樣佛光就會普照,您才有智慧,您才能得到安詳。

這個人如果久植德本修習善行,好樂大法,具足大悲心,普為眾生求解脫道,佛法和外道不一樣的就是解脫三界輪迴,非只幫人做善事,那還在基礎的功課,幫人解除金錢、生活的煩惱,這些都是基礎的功課,你不做就沒有因緣,好樂大法,發大悲心,也不求解脫道,不會把所獲得的解脫道教給別人,所以要先得到解脫,把過程所學習到的經驗告訴別人,讓眾生也來求解脫道。

如果你拜了一位上師,這個上師不是真正有修行的境界,你再怎麼修總會比他低一點,這樣你的程度就會更低。我常想那為什麼不直接拜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當本尊,超越人的指導呢?基本指導,人的層次是可以的,但得要是過來人,如果他自己沒有足夠的體驗,對於怎麼擺脫心裡的煩惱及業力的糾纏都不清楚的話,只是教你唸咒、持偈語,唸半天也沒有什麼進展,所以要自己有一點成就,才可以普為眾生求解脫道。像這種人發心就進入菩薩位,為什麼呢?因為他久植德本,過去世和今生已經做了很多好事,喜歡大乘菩薩法,有大悲心,自己悟得解脫道,也為眾生求解脫道,這樣的人是已入菩薩位。諸佛即與授記,發心授記,這樣的人剛發菩提心,佛就為他授記,表示他今生授記以前,已經把很多準備的功課都做好了,佛就跟他授記。

 

(3)  密授記(隱覆授記),此人修行精進,固當授記,但恐其自聞授記,則志滿而不復更發精進之心;如不授記,復恐眾人生疑而謂此人修行精進,卻不蒙授記,故佛以威神之力,密為授記當得作佛,使他人聞,不使其自聞。

密授記也就是隱藏對他不公開授記,此人修行精進,固當授記,但恐怕他自己知道被授記了,心滿意足,我未來會成佛,志滿而不復更發精進之心,有的人一聽到哎唷!成佛有望了,就懈怠了,不再精進幫助眾生行菩薩道,這樣影響他未來成佛。如果佛不跟他授記,他這個人這麼用功,行菩薩道,為什麼沒有得到佛的授記未來會成佛?如不授記,復恐眾人生疑。但如果跟他授記了又自滿,有可能不再精進,像這樣的情形,佛就會秘密給他授記。

故佛以威神之力,密為授記當得作佛,隱密的授記,使他人聞,別人知道,不使其自聞,就是他自己本人聽不到,這在佛的神通來講,是很簡單的事情。同樣講很多話,別人都聽到了,就是當事人聽不到,或沒有聽懂,常常發生這種事情,就是我講話也一樣,我講了很多別人都懂了,就是他不懂,很奇怪!不懂就是不給他聽,大家聽了很清楚,就是他聽不懂,或者沒聽到,或者打妄想疏忽了。

佛有這個能力,在《首楞嚴經》裡剛開頭就講,很多弟子都有私心,說:哎!我要做一個獅子座,請釋迦牟尼佛來坐,不要別人知道,專心供養,結果很多人都有這個心,自己找來獅子座,也看到釋迦牟尼佛坐到他的獅子座上,他很歡喜,但是他看不到別人的也有佛坐在其座上,只看到佛坐供養的獅子座上。每一個人見到的情景樣,都只看到自己的獅子座有佛坐,看不到別人的,所以就皆大歡喜,其實佛是平等平等,都是能滿足眾生的願。

所以密授記對佛來講是太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要講話給誰聽,誰就可以聽到,不給他聽他就聽不到,就像你打禪七,哪一個佛要示現給誰看,就是那個人可以看到,別人就看不到,為什麼要給他看,要提起他的信心,鼓勵他,讓他覺得我修得好像有點精進,所以可以看到佛、菩薩,有些人需要這麼鼓勵,所以示現。有的人不必要啊!心裡不執著有相,反正心感十方虛空一切佛的法身都在,心感最重要,這種人不必現什麼相給他看,秘密授記也就是這樣。因為怕他聽了以後要成佛了就懈怠了,反正我是一定會成佛的,慢慢來不急。現在這麽用功,不給他授記,別人會疑佛法,他那麼精進,怎麼佛給別人授記,沒有給他授記?所以就秘密授記。

 

(4)  現前授記,諸菩薩成熟出世善根,得不動地,即時蒙佛授記。或稱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有菩薩久集善根,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則於眾中為其現前授記。

當下在你面前和你授記,諸菩薩成熟出世善根,你已經證到解脫,離開三界,起碼已阿羅漢境界,轉入菩薩道,菩薩修習到內心清淨,脫離三界,得到八地不動地,八地不動地已經是大菩薩,這時當然要蒙佛授記,而且不必那麼久,馬上能得到佛的授記,未來會成佛。或稱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先證得無生法忍,然後佛馬上現前授記,你未來會成佛,名字叫什麼,在哪個世界,世界名是什麼,住世多久,度多少眾生,直接為他授記。

有菩薩久植善根,無始劫以來都在修善行,聚集善根,所以一切法已經可以得到無生法忍,這個忍,心上插一把刀,還可以忍得住,這是真正無生忍。修忍的人,心清淨了,任何逆境對他來講,都可以安忍,這種就是無生法忍,所有順逆、善惡,種種一切法,都可以不動心,稱為無生忍,這種人當然學習神通馬上會發起。

無生忍是解脫的境界,心地清淨的程度,已經快接近圓滿,還沒有佛的最清淨覺,得到無生法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則於眾中為其現前授記,不怕提前曝光,為什麼呢?他已經證到無生法忍,也不會懈怠,因為他已經功課做到最好,所以當下現前,在大家的面前公開的和他授記。

授記有未發心、已發心授記,有些功課做得很好了,但怕他知道授記又懈怠,所以秘密和他授記,最後一個根機成熟證得無生法忍,所以給他公開授記。每部經談到授記,都有不同的內涵,所以我們盡量把資料收集起來,讓大家了解,上面講時間、因人不同授記,這裡講發心、不發心,發心是發菩提心,或者功課做好了沒,功課不做好,又怕你懈怠,所以秘密授記。功課做好了,無生法忍證得,不怕你退轉,你也不會退轉,就公開授記。

 

《寶雨經》則舉(1)現前授記、(2)不現前授記、(3)祕密記等三種。《大智度論》載有現前、不現前二種授記。《舊華嚴經》離世間品載十種授記,又同經亦明示十種自知授記法。菩薩瓔珞經卷九無著品載如來大眾之中菩薩授決,就覺知、不覺知而分成八種;於法華文句卷七上詳釋之。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如來性品有速記、遠記二種,前者為發速願,故與速記,後者即為護正法者,故授遠記;於法華義疏卷八詳釋之並說通記、別記之異。

我們剛剛講的授記在《寶雨經》《大智度論》裏也有提到《舊華嚴經》離世間品指出有十種授記法,離不開上面所講的。又同經亦明示十種自知授記法,佛授記你也自己知道,菩薩瓔珞經卷九無著品載如來大眾之中菩薩授決,授決就是授記,就覺知、不覺知而分成八種,要讓他知道,就是覺知,不讓他知道,就密授記。

三種、二種、十種、八種,很多不同的授記情況。法華文句卷七也有詳述這些授記情況,有興趣想知道更多的人,去網上搜尋都可以找到。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如來性品有速記、遠記二種,所謂速記就是發速願,很快的願力,願發的越大,然後非常精進用功,當然成佛就快。以前有八個太子出家修行,每位都成佛,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都是,八個太子中最後一位成佛的是彌勒佛,其他七位太子發願成佛勇猛精進,成佛快,剩下彌勒菩薩就比較悠哉,心愉悅快樂,不特別用功,所以成佛就慢,八人中祂成就最慢。

後面這個遠記,後者即為護正法者,故授遠記,比較久遠,像上面講的千百萬億阿僧祗劫,到底多久,不可想像。另外法華義本疏,解釋《法華經》的,詳細解說通記、別記,通記是個個都會成佛,別記是成佛的名字叫什麼、國土在哪裡、世界叫什麼名稱、要度多少人、住世幾劫,這些是個別授記。如果能夠講的那麼細的話,這個人成佛就很近,如果只是說未來會成佛,就像你們,你們每個未來都會成佛,那未來是多久?千百萬億阿僧祗劫後,這就是比較通盤的授記。

經典裏如果那個人被指名授記,所有相關項目都講得清清楚楚,那這個人成佛就很快。如果對你說你未來會成佛,那你一定會成佛,但是哪個時候,還跟你發心和用功的速度有關係。有人說一發菩提心,就已經註定未來會成佛,這中間的遲速依什麼來分別?就是精進心夠不夠,度眾生的心強不強,碰到困難是否勇往直前不退縮,還是退到天道裏休息一下再來?這些都影響成佛的時間。每個人的道心很重要,有的人比較嬌生慣養,耐不住痛苦,看到同學有的很積極,禪四參加,禪五也參加,又預計禪七要參加,這種人就是一心精進;有的人說:哎呀,我已經試了一下了,其他讓你們去吧!我休息一下,這種都影響未來成佛時間。所以自修重要,度眾更重要,菩提心是著重在度眾生,希望大家能有機緣親上第一線接觸眾生,度眾生。

 

授記之條件,《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載有國土名、佛名、時節、劫名、眷屬、正法存續期間等六項,然諸經所記,廣略不同。授記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現微笑由面門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請問微笑因緣,以為發端。

那一個人俱備何種條件,佛才會他授記?《大乘莊嚴經論》講有國土的名稱,有成佛時的佛號,那一個時間?那一個劫名?一般在無量的時空之間,都以劫來論計,幾劫以後會成佛,眷屬有多少?所謂眷屬就是過去和你有因緣的,像釋迦牟尼佛,祂布施一千次的肉體,給老虎或其他人,吃祂肉這些動物,就是和他有緣的。過去世如果不像釋迦牟尼佛布施堅定,你會走別的路,講經說法也好,或者修一些善行幫助別人,這麼結善緣,所結的因緣,未來都轉變為法眷,修行上的團體。釋迦牟尼佛每部經裡講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都是過去世和祂有深因緣的,比如說五百隻鶴,這五百隻鶴,後來聽祂開示,當世出生做人,成阿羅漢。另有些人帶多少弟子來歸皈祂,滿足一千二百五十人,永遠都是這些人。

因緣就是這樣,過去結的因緣,就是未來要度的對象,如果你很怕和人家結緣,你要度誰?有的法師,你要供養他,他不要,但出錢蓋醫院,好,多多益善,直接和結緣,不要,但拿錢幫助別人,和別人結緣,我管不著,一念之間影響未來的菩薩道和成佛。所以很多修小乘的人都有這種執著,怕和人結緣,因為一結緣,有時我修功德給你分擔一點,或者業力大影響到自己身體,這是知見上還不是很完美。所以要跨入發菩心度眾生,眾生就和你結緣,以後要度他,變你的眷屬,所以眷屬有多少,當然我們看到是人的眷屬,經典講的幾千萬億非人層次,不可限量,那個才多,天上的天神、天龍八部、鬼神,都是眷屬,不是只有人的層次,你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固定的,有些因緣祂度了多少,當下一個國家、整個世界有多少人?過去和大眾結緣的程度,決定未來成佛要度的到底多少人。

正法存續期間,正法就是只要聽聞這個法,馬上證得最少解脫,就是阿羅漢。正法時期,世尊講本來一千年,也就是在世尊入滅以後,當然還沒入滅以前八十歲,三十六歲成佛,四、五十年弘法,入滅以後還是正法在,有修有證可以得到解脫道的,在正法期間都可以證得果位,但因為祂接受大愛道尊者,祂的姨媽,女性出家修行,所以正法時期從一千年折損到五百年,差別的五百年就變成像法時期,所以像法時期由原本的五百年增長成一千年。但有世尊堅持要比丘尼遵守八敬法,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又維持在一千年。(註:八敬法又稱八敬戒、八尊法,是(1)尼百歲禮初夏比丘足─雖百歲之比丘尼,見新受戒之比丘,亦應起而迎逆禮拜,與敷淨座而請坐。(2)不得罵謗比丘─比丘尼不得罵謗比丘。(3)不得舉比丘過─比丘尼不得舉比丘之罪,說其過失,比丘得說尼之過。(4)從僧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學法女)學戒畢,應從眾僧求受大戒。(5)有過從僧懺─比丘尼犯僧殘罪,應於半月內於二部僧中行摩那埵(mānatva,除罪一種過程)(6)半月從僧教誡─比丘尼應於半月中從僧求乞教授。(7)依僧三月安居─比丘尼不應於無比丘處夏安居。(8)夏訖從僧自恣─比丘尼夏安居畢,應於比丘僧中求三事以自恣懺悔。)

正法不正法住期間得修證者多少差很多,正法時期修證成阿羅漢的很多,正法時期以後禪定是有境界,但修行有成的人大爲減少,到了末法時期是看到佛法爭辯不休駡來駡去,最終連佛法都不講了。法的消滅是必然性的,若用因果觀來看是很正常的,那一個人成佛,他的福德有多大,住世的時間就有多久,像阿彌陀佛成佛已經一劫,一萬六千八百年還在住世,祂的壽量不死,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發心來娑婆世界幫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正法住幾劫每個佛都可以預定,因為祂有神通,知道你未來成佛,正法存續多久,像法存續多久,末法存續多久,多久以後佛法就滅,佛可以看到無始無終時間的種種因緣果報,所以祂可以預定授記。

以下六項全部俱足為完全授記,國名、佛名、劫名、眷屬、正法存續期間、時節,時節就是何時成佛。比如說釋迦牟尼佛修了六年成佛,彌勒佛修三天,所以祂以前悠哉,有祂聰明的地方,《彌勒下生成佛經》裏釋迦牟尼佛就講,祂只出家修行三天,馬上證得佛道。觀世音菩薩没話講,已經成過佛了,是正法名如來,所以阿彌陀佛早上入滅,下午觀世音菩薩就成佛,那更快了,這就是時節、時間,授記的人都要講清楚。

然諸經所記,廣略不同,大略來講有一點點不一樣,同一件事,有時並非一成不變,都在變化。授記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現微笑由面門放光照十方世界。佛發光都有它的意義,如果由腳底發光出去,由腳底進來,那是講地獄道的事情,膝蓋、腳底、心臟、嘴巴、耳朵、頭上,種種的發光代表不一樣,就講的不一樣的事。如果講光出去後繞了三圈,再進入嘴巴,是要講阿羅漢的境界,某件事情、某個人,最終一定以阿羅漢境界結尾。像釋迦牟尼佛講《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是因爲善住太子的因緣,唸這部經可以延長壽命,馬上化解三惡道,祂講這部經時佛光繞三圈進入嘴巴,這就已經預知善住太子結尾是證阿羅漢,解脫的境界。當然最好從頭頂入,頭頂是很好的,辟支佛或是菩薩境界。從心窩或者膝蓋,代表不同的結局,也許是人,也許是別的什麽,佛發光進出,代表它不同的意義。現在是從面門發光照十方界,其次上座弟子,上座就是大弟子,請問佛為什麼微笑,為什麼發光,是何因緣。

最近常常在講,有慈不夠大,有悲不夠大,菩薩可以看到哪個世界哪位佛在發光,不知為何發光,便問佛,佛就說你們有慈但不夠大,有悲不夠大,所以看不到光由何而來,哪位佛在發光,為什麼發光,不見真神通,就是我們慈悲心不夠大,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啊!慈不夠大,就再慈悲一點,忍不夠大,就再多忍一點,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才會進步,不然聽歸聽,境界一來脾氣照樣發,不會進步。

 

又關於為何授記,《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六舉出三種原由,即:(1)菩薩多修功德,證得法性,故授記。(2)修證階位較淺之小菩薩,其成佛之種性尚未決定,時或生疑,為去除其疑,堅固其道心,乃為之授記。(3)令欣求佛果者見此授記,欣己當來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記。

發光事件開始,接著就會講授記的事情,又關於為何授記,為什麼要授記,到哪個時候才授記,《金光明最勝王經疏》,舉出三種原由:

(1)   菩薩多修功德,證得法性,這當然要授記,前述公開授記、現前授記。

(2)   修證位階較淺之下地小菩薩或地前菩薩,其成佛之種性尚未確定,時間有懷疑,除其懷疑,到底他會不會成佛,為了早一點安他的心,堅固其道心,故先予以授記,未預知何時成佛但先安你的心,你未來一定會成佛,他就會積極用功。

(3)   令欣求佛果者見此授記,別人不修行,或少修行,看人家授記,未來會成佛,他也趕快發起善心,當然可以得到成佛的授記。

釋迦牟尼佛把所有眾生,從小學生帶到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講阿含道、方等經、般若經、至陀羅尼門等等的法,到講《法華經》就大量的授記,把他們帶入方便法,進入一乘佛法時才授記,或者佛要入涅槃就授記,都有其時間性,找適當的時間點來做這些事。

 

談到二種授記時,即無餘記與有餘記二者。

(1)  佛現前授記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是有國土、眷屬等,稱為無餘記。

(2)  若言告某甲眾生,汝於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稱為有餘記。

何謂無餘記,又佛對諸弟子當來成佛之國土劫數及稱號等了了而記,稱為無餘記。有餘記,就是還有習氣毛病未盡,所以沒有完全和你講清楚說明白,尚餘有無明煩惱者授記,會成佛是會成佛,但哪個時候,名字為何,沒有講清楚。

(1)    佛現前授記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來一定要十個名稱具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樣才是正式成佛。如果方便得到九地以前之如來,還不算真正成佛,如果成佛的六種內涵都講地清清楚楚,那是無餘記授記。

(2)    若言告某甲眾生,汝於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當得成佛,稱為有餘記。如果告訴某甲眾生,你未來會成佛什麼時候成佛,罪業盡了,習氣修清淨,心地柔軟,就會成佛,到底哪個時候,不知道,沒有講清楚,就是有餘記。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講授記,懂了很多內涵,佛名、時間、國土等内涵有講清楚沒講清楚之種種授記法。

(2007.10.21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