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8)
--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三)名詞解釋
8.有法
梵語 sarva-dharmā`,又作萬法。現代語稱之為存在、一切現象等。其義有二:(1)指一切有為、無為等萬法,而與特指有為法之「諸行」含義不同;此係較為廣義之用法。(2)指一切現象界之諸法,包含心、色上之一切萬法,然如「涅槃」等無為法則不包含在內。本經文只有法係指有為法,不包括無為法在內。
有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等稱,有為法外還有無為法,無為法也是一個法,有法就概括有、無兩法,不用一法也是法。一切法,包括自己內心要修行的種種法門,菩薩度眾生的種種法門,如來無為之間現有為相,化六道眾生,都是一切法,這裡面有很多的層次,今天額外再發一張講義給你們,講述「三十七道品」。有法,梵語 sarva-dharmā`,又作萬法。現代語稱之為存在、一切現象等,這裡面沒有談到無為法,其實法,其中也包括無量的無為法。
其義有二:(1)指一切有為、無為等萬法,無為法也是法,為什麼無為法也是一個法?因為本身無為不動,無為之間自性會現,應緣之間產生有為法,這非常奧妙的,你修到哪個層次、體會到哪一個境界,不是字面上的解釋就能夠清楚的,今天花一點時間在這方面跟各位說明一下。而與特指有為法之「諸行」含義不同,有為、用有法來說明,但內涵還是有點不一樣;此係較為廣義之用法,有法。
(2)指一切現象界之諸法,現象界包含心、色有相,有事實上的物質形相,有心起滅的法,一切萬法,這包括一切現象界,然如「涅槃」等無為法則不包含在內,這是比較狹義的解釋。本經文有法係指有為法,不包括無為法在內,這裡世尊講的不能用一法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菩薩祂也在用法,用了等於沒有用,小菩薩他是自己修,以種種法來修,智慧不夠,學到什麼就拿來用,學到什麼,試著去度眾生也是一樣,度眾生的體會,這樣也是法,那樣也是法。
有法全稱為有體法,為「無法」之對稱,指存在或實有之法。唯識家認為現在十八界之法有體性,故稱有體法;無為法亦含攝於有體法中。反之,過去、未來及龜毛免角等法無體性,故稱為無體法(無法)。《北本大般涅槃經》云:「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有法全稱為有體法,由自性清淨空體產生的法,因為有體,應緣就會產生法,本體不動就是無為法,它是「無法」之對稱,指存在或實有之法。唯識家認為現在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之法有體性,有實法現在法界中,有實法就有體法,有體才會現法,故稱有體法;無為法亦含攝於有體法中,他也有感覺,他有應緣的能力,只是他不動。反之,過去、未來及龜毛免角等法無體性,故稱為無體法(無法),過去已經過去了,你的起心動念回想都是虛幻的,未來還沒到,你沒有宿命通,可以觀未來眾生要做什麽事、現什麼果報,都不知道,所以,一切都是幻想的,一切猶如龜毛兔角不存在的法,這是非量、是第七意識的妄想,稱為無體法、無法。
無體法,不要去動心意念、不要去執著,有體法,要能夠安住不動、不要應緣,菩薩應緣中又要能夠慈悲喜捨,到最後用捨來收尾,慈悲喜都是代表法,捨,是攝受回來,住於清淨平等,無有罣礙,慈悲喜捨用捨來收尾,不管做了什麼、沒有做什麼都要自在,這些包括有為、無為,一切法。《北本大般涅槃經》云:「本有今無,本來是有,但,現在沒有,就是過去了,本無今有,以前沒有,今生有,這是今生造的;三世有法,無有是處。過去、現在、未來,你修大乘法就要觀空一切法,如果有法,那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你說有法可得、有一法可用,那就是無有是處,非佛說。
既然講十八界一切法,我們從四念處看,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這三十七道品的前面三個法,是小乘的法,相當於幼稚園、小學的基礎法,我們研究《般若經》已經到大學的程度,爲什麽還要回過頭來看三十七道品?因爲你們有些人觀念不清楚,所以再回頭來複習一下,就像我們講菩薩的境界,為什麼要去講聲聞四果?因為你聲聞四果的根本能力都做不到,腳跟都站不穩,如何進入《金剛經》、《般若經》?
四念處是打坐的一個方法,是所有修行一定要做的,非常重要。世尊要入滅時,舍利佛請阿難不要哭了,去請問世尊,佛入滅以後,要怎麼教新同學修行?佛說用四念處指導他修行、打基礎。四件事裡第一件最重要的是修行,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正勤,善心不起,讓他起;已起善心,讓他增長;如果你善心起不來,不想去幫助別人,不想布施,這善心不起,就像阿羅漢不動心,有做、沒做善事都一樣,是沒有錯,但是如果你不去積福德,你根本也證不到阿羅漢,所以初學的還是要布施,布施是積你的福和德。而談到布施,能力夠佈施錢,沒有錢就佈施力,沒有力就出嘴巴讚嘆諸善事,人家做了好事就讚嘆人,不要在那裡潑冷水,你讚嘆人家,出嘴巴也有功德;如果已生惡念,讓它斷掉,未來惡念,最好不要讓它起,這四個,隨時都要警愓自己。
四正勤有時稱四正斷,指:(1)斷斷,努力使已生之惡永斷;即於所起之惡法斷之又斷。(2)律儀斷,努力使未生之惡不生;即堅持戒律,慎守威儀,不令惡起。(3)隨護斷(防護斷),努力使未生之善能生;即於無漏之正道隨緣護念,令其生起。(4)修斷,努力使已生之善增長;即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長而自然斷除諸惡。以精勤行此四法能斷懈怠,故稱四正斷。據《大毘婆沙論》載,以此四種皆能正斷不殘留,故稱四正斷;前二者係指斷煩惱障,後二者則為斷所知障。而四正斷乃四善根位之中,主要為煖位所修習。一個人修到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位,至煖才有點無漏智慧現起,可見此是多重要的法。
四神足,又稱四如意足。係由欲(欲求)、心(心念)、勤(精進)、觀(觀照)四法之力,引發種種神用而產生之三摩地(samādhi正定)。
(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想達到神通之意欲力發起之禪定。又作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神足、欲如意足。
(2)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心念力發起之禪定。又作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念神足、念如意足。
(3)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由不斷止惡行善力發起之禪定。又作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意足、進如意足。
(4)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由思惟佛理之力發起之禪定。又作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得正定之人觀三摩地能成就神足等通,世尊於《涅槃經》中對阿難尊者言,得四神足之人能註世一劫或減一劫,何況已證如來果位者呢?如是連說三次,阿難尊者因被魔掐住脖子,說不出請佛再駐世說法的話,所以魔就出現要求世尊入涅槃,而世尊也就答應,隨即法身入滅,色報身業力現起,所以腰不能直起走路,要阿難尊者掺扶著走到拘尸那羅去入涅槃。所以四神足人已是仙人,可活一劫之久,或減一劫。一劫時間有多長?婆羅門教認為圓滿時是一百七十二萬八千年,佛教的說法,約是一萬七千六百多年。
現在要講的是有為法裡面,世尊所講的五根跟五力,欠缺前面這些基礎修行的話,你這五根沒有辦法立就這種功夫。五根是什麼?是信、進、念、定、慧,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
(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
(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
(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
(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信根、信心,信心是信三寶、信四聖諦、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觀等等一切法。先講信三寶,你說我很信啊!我看同學,學佛十幾、二十年,你要講他沒信佛也講不過去,但你說信佛,認真信也未必,對佛沒有真正的了解,為什麼不了解?你沒有聽到《佛地經》、《解深密經》你不知道佛的威德,你起不了信仰。信,不在平常,要到你落難時,是否對三寶還是信心堅定,才看得出來你有沒有真正的信。
對三寶的信仰,比你學的法還要重要,你對佛菩薩、師父、佛法的信心到哪裡,你的功德就到哪裡,你看他不過如此,那你的功德也不過如此而已,你的信心是拜你的福德之賜,福德夠就不要變來變去,堅信三寶,一定要信心堅定,不要一有問題就去算命、就去找鬼神,佛都救不了了,你找鬼神就能救嗎?《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部經,跟《藥師經》一樣,是為將死之人延壽,造了地獄因,會入地獄的、下三惡道的,你誦了這個咒,就可以超越。上回在悉曇研究班教你們,醍醐不是很好嗎?醍醐之法不是給上智慧的人用的,上智慧的人,是看經典、修打坐,就可以自我解脫,不必去用到陀羅尼,既然你要行菩薩道,要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所有大、小都要能夠救度,那只有用佛的陀羅尼,當然你悲心起不來,就不想去學咒語,我自修都來不及了,我還學咒語去度別人?
菩薩慈悲喜捨,功夫到哪裡?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境界到哪裡,這些都是有為法,都是有法,你要怎麼去用?你有五根,真正信心堅定,就有信力,五根、五力,力者即是力用,能破惡成善。五根,拿掉根用力接上,就產生五力:
(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
(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
(5)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你信不具足,就沒有力量;雖然解釋名詞講五力是智慧高的人所具有的能力,沒有錯,那我智慧較低怎麼辦?智慧雖低但是福德累積夠了以後,建立了信根,自然就有力。累劫修的菩薩,不用信根,他就有信力,因為他知見正確,他不會去找鬼神、算命、卜卦,牢牢抱緊佛腳、菩薩的腳。有信根,產生信力,一個人精進,信根就是精進根,這個精進心夠不夠?有精進心就有精進的力量,這兩個基本有了,念,這個意念就安住了的,念根、念力,就產生定慧,有智慧才能擺開業力的牽扯。沒有慈悲喜捨,你這菩薩就當得不稱職,為什麼?我們說慈,慈愛的心對眾生,讓眾生高興,菩薩就要學這個,悲心,就是非心合成之字,非心就是煩惱心,眾生煩惱、痛苦,你能慈悲解除他的痛苦,讓他得到快樂,如果你沒有慈,不給他快樂,就是沒有悲,不斷除他的煩惱,你這菩薩是當假的。
我從前有個心態,我自己也懺悔過。早期我看到一個人心地不好、行為不好,心裏面就不能接受他,當然我不會在表面上罵他、講他,但是,心裡面總是有疙瘩,老覺得這麽簡單的毛病,你怎麼就是轉不過來?這個應該這樣做,那個應該那樣做,你怎麼就是不會做?就只從旁冷眼旁觀,有點放牛吃草的心態,一則是當時自己的心如如不動,二則也覺得對方實在是差太遠了,三則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自己走出來,為什麼我可以,你不可以?以前我這個觀念很深,是不夠慈悲心,現在不一樣了,你們是智慧太差,我若要等你們自己想通了,有能力轉了,要等到什麼時候?我為什麼不能夠跟你們講清楚說明白,把你們的毛病講出來?如果你們接受,那當然最好,否則你們要生氣就生氣,要見怪便見怪,因為你們無明,轉不過來,既然你們走不出來,我為什麼不和你們講清楚呢?
從前我這是沒有大慈悲心,如如不動看著你們走不出來。菩薩非如此,菩薩看到他有煩惱、轉不出來,就是要幫助他。當然調御丈夫能力,只有佛才有,那我們怎麼辦?學慈悲喜捨,不要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了,只是慈悲喜捨就做不好。後來我覺悟了,該講要講,每個人習氣毛病看在眼裡都知道,要等你們自己改過來,要等到什麼時候?浪費你們的時間,也浪費我的時間,如果講開了,你們聽了不痛快,反正我捨性在的話,我也不會有煩惱,本是無所謂,如果你們聽了以後能夠馬上改過來,那也節省你們在那裡瞎子摸象,弄不出個所以然。
定力跟智慧,智慧不是看人家的毛病看的很清楚就是智慧,智慧是遭受逆境時馬上能轉,為什麼你轉不了?因爲潛在的習氣很重。依經典講瞋心重的人就淫欲心重,淫欲心斷了就瞋心斷,怎麼會跟淫欲心有關係?你看過文殊菩薩講的淫欲咒沒有?心平氣和沒有瞋心時,淫欲心沒有,貢高我慢心也沒有,並非你表現的很謙卑,就好像沒能力,不是這樣子,你愈謙卑就代表你對諸佛菩薩愈恭敬,就代表你的心愈清淨;反之,你愈覺得高人一等,其實你就愈自卑,你的心就愈不淨。信、進、念、定、慧,當然有定不起念,便無所謂心安置的好不好,然而有智慧的話,還可以進一步的擺脫你內心的執著。
今天我講到有為法,這是菩薩境界,行菩薩道助人,最後一定要進陀羅尼門,你看,你就算能為人治病,擔人業力,今生能夠救幾個人?如果你把一部經典咒語校整好,讓它大量流傳,利益有需要的人,你看能夠救多少人?無量無邊。你要做的是這個,這是慈悲喜捨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境界之別。慈悲喜捨和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差別在哪裡?為什麼佛可以加一大字?慈悲喜捨有大小,加了一個大,你說我要布施,布施怎麼沒有好處?為什麼沒有解脫?就是沒有大,沒有般若智慧「無住相布施」,所以做了很多的善事,放不開,還是沒有好處。講忍辱,《金剛經》講那麼多次忍辱波羅蜜,你說有忍,是有忍,不夠忍,忍得不夠大,如果你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照單全收,忍,安忍,大忍,忍到沒有忍的那種心在,怎麽不會成就?慈,讓對方、讓眾生、包括喜歡、不喜歡的人都高興,你出言不遜讓人起了煩惱,有沒有慈悲心?修得好嗎?修得不好,所以,你要不惱諸眾生,去掉貢高我慢心或爭強的心,若瞋心一起,就火燒功德林,你說真的那麼嚴重嗎?因為,你心不開,不知道嚴重,瞋心震撼虛空,十方虛空震動,佛大菩薩當然無覺,覺而不住,小菩薩覺了以後還要調伏一番才能息此虛空之瞋心。
你要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用慈悲心去看待一切人,菩薩的法,要讓眾生歡喜心,讓他歡喜,這是慈;悲心要解除他的煩惱,衆生有什麼煩惱,你要解除他們的煩惱,看到衆生成就或者哪個人智慧開展了、走出來了,菩薩的高興就在此。
談到喜,你要學菩薩,眾生能夠解脫值得歡喜,其實嚴格說起來值得歡喜也不對,你的心怎麼可以動?最後回到捨心,捨,就是平等平等,沒有什麼憂傷、也沒有什麼高興。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以後,都沒有動心,我慈悲喜了以後也沒有動心,這是小的,小的不動心就是小菩薩的慈悲喜捨,大菩薩、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做完以後連絲毫感覺都沒有,平等平等,哪裡有什麼眾生可度?度了誰?一切法,離不開你修自己的法,離不開菩薩自修又度眾生的法。當然,這也包括最高層次的,佛化無量千萬億化身,有化等於沒化,但是這個境界太高了,此時不懂也沒有關係。
從理地觀有法係為空,謂一切諸法皆非常住而係本來空寂,與「一切皆空」之義同。即一切現象,由原因、條件之相關性與相對性而彼此依存,然其本身並無獨自之實體可得。若以現代語稱之,則為「一切存在皆無任何實體可得」。
從理地觀有法係為空,理地上,這是空、自性無為,當然理地是空,謂一切諸法皆非常住而係本來空寂,你看短暫之間因緣起的法,它不會永遠都這樣,就像你生氣,你生氣也有時間性,就是給帶到下一世要再生氣,也是兩世,給你生氣一百世,也就是一百世,最後還是滅了。你修行當下它就滅掉,你不修,它就一直住習,恩恩相報、怨怨以償,雖是如此,到最後也終有盡時。這裡講理地就是短暫的法,都會變空,本來就空寂,這樣去觀它,與「一切皆空」之義同,一切皆空,自修時、解脫時,就是這麼觀一切皆空,你如果有這種第一階段的解脫觀念,觀一切都是空,違背修行路的執著,你不順著它,你把它觀空、把它轉過來;反之,如果你就是怎麽樣都空不了、轉不了它,那是業力強,業力那麼強,就要懺悔,瞋心會下三惡道,五逆罪會下地獄,其它的十罪下三惡道,要小心!如果你不能夠把它斷掉,轉過來,要觀空、觀空,一切皆空,不要隨業轉,真的轉不過來時要拜懺,什麼懺都可以,或者修持《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此經講到未來的果報,其咒語跟《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陀羅尼經》之一切如來心的咒語一樣,都是可以破解未來下三道的因緣。《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陀羅尼經》因爲日本人翻譯得多,所以大家比較熟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流傳較不廣,我們已經把它整理出來了,這兩部經都很殊勝,修持任何一部都可以破解未來下三道的因緣。
即一切現象,皆由原因、條件之相關性與相對性而彼此依存,有因就有緣,緣就是條件,這兩個相關、相對性,如果你不跟它相對,跟它站一邊,它就起不了作用,如果,要成業報的話,就對立,彼此依存,然其本身並無獨自之實體可得,你說我們的自性清淨,為什麼會去受報?是因為你過去種的因,跟哪個緣成熟了,這些都是無實體的,你把它看成有這回事,當然,執妄為真,當然就去受報了。若以現代語稱之,則為「一切存在皆無任何實體可得」,如果你要講求空、講求理地、講求解脫,不去行菩薩道的話,你第一個要做到這個階段,你沒有去行菩薩道,用一些有為法,現一切法,做了以後,還是觀它空,不會去執著它,這樣才是第一階段認識真正的佛法。
大小乘對諸有法義理有異說,小乘以色、心諸法皆依因緣生起,故一一分析而至畢竟空,遂說諸法皆空。大乘則從因緣和合之立場而說明諸法皆無自性,亦即以「當體即空」之義來闡釋諸法皆空之理。大小乘對諸有法義理有異說,大小乘對於法、有法,他們的解說不一樣,小乘以色、心諸法皆依因緣生起,故一一分析而至畢竟空,遂說諸法皆空,這是用理念、用思考的事情,你有《大般若經》所講的十八空,你用這麼思惟,就像十二因緣觀一樣,你從後去觀,不來受生,不來受生就不要有,不要有就不要取,不要取就不要產生愛(受),有愛心當然會去取,你要解脫,觀內空,內心起的心念頭都不真,當然是空;外空,你所看到的物質形相,看起來好像有,其實你要抓它、要怎麼樣都沒有,內外空,這樣一層一層分析下去,總共有十八空理,到最後畢竟空,這是小乘的修行人,因為他沒有打開心扉,如果打開心眼,根本都不必講這些分析、不用分析,直接觀空性與心起心滅,一切起心動念、一切應緣的心念、一切有為法的心念,短暫有,過了就沒有,這樣觀不是簡單明了嗎!
大乘則從因緣和合之立場而說明諸法皆無自性,功夫練好了,起心動念真真假假,因為你在求解脫時,不想動心,一個心守得死死的,靈通力也不夠,等到你搞清楚了,原來佛法就在講個,實相觀,那自性自然開放,讓緣生緣滅,你對緣生緣滅的法,懂了,又不去執著,你要去學這種能力,懂了很多事情,但又不當真,如果懂了很多事情,再加上你的習氣進去攪和,那就糟糕了,這時你不懂還好,懂了,反倒增添很多煩惱。如果心不清淨,懂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你講出來,有時候反而憑添一些糾紛、煩惱。
亦即以「當體即空」之義來闡釋諸法皆空之理。當體,就是我們的自性的空,自性它會現起因緣的法,不管怎麼現,它當體都是本空,因緣所起的法,短暫無常、無實性,還是空,你要這麼去認知它,到菩薩境界就要這麼去懂,菩薩就可以依心意念跟你的自性,你可以感知這個人、那個人好不好,感知以後,你要觀它當體即空,也不會煩惱,你的心意念不受它影響。
我們講到這段有為法,自修也好,菩薩度眾生的法也好,或者大菩薩或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境界,當然這些也都是有為法,大菩薩、佛衪們很自在的去玩這些法,我們要去懂它、學習它,內心不清淨怎麼斷自己的習氣,沒有慈悲心,要怎麼去發起自己的慈悲心,你有沒有去度眾生的心?你不起慈悲喜捨的心,你就不是菩薩。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衪看到十方虛空發光,當然衪知道誰在發光、為什麼發光、在哪裡發光,這些大菩薩還不清楚,金剛菩薩也不清楚,祂們就問佛,這個光是哪裡來、是什麼因緣發這個光、是哪位佛發的?因何我們看不到箇中因緣?佛回答,你們有慈心,但是慈心不夠大!你們有悲心,但是悲心不夠大!有喜心,喜心不夠大!有捨心,捨心也不夠大!所以看到光,不知道誰發的、不知道為什麼因緣;你有了忍辱心,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爲你的忍辱心不夠大!你有忍辱,不夠大!你有布施,福德不夠,沒有大布施!你有般若智慧,小事情可以看得開,大事情轉不動,這就是般若智不夠大!
我們還談不上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我們修行,先以慈悲喜捨的標準來自我要求,你自己反省我為什麼會氣別人?我沒有慈心!我應該讓他高興,如果他罵了我會高興,那就讓他高興,有什麼不好呢?你為什麼沒有悲心,不能解除他人的煩惱痛苦,你沒有同理心嗎?他己經很煩惱了,他心裡面已經有問題了,這個人又跑來吃飯幹什麼?天天又來白吃,看了就不痛快,你憑什麼不痛快呢?你讓他沒煩惱、有飯吃,來這邊吃飯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有這種心態的話,你這個悲心不夠,大家都來吃不是很好嗎!人愈多愈熱鬧,為什麼你會有這個心?你要反省反省。喜心,法喜充滿,當然很好,但是,你是讓眾生離苦得樂、有高興的心,你才高興,而不是自己法喜自己高興,自己有什麼可高興?如果你還在為自己家裡的事情、自己的事情高興,那還不是菩薩,那你戒疤是白點的,都還給菩薩、還給佛去了。
我們說「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可是如果你不惱人家,人家來惱你怎麽辦?你不可再惱回去給他,修行就是這樣子,菩薩學這種慈悲心,我希望你們不要光說不練,上面講的有為法,等於是給你們復習,在迷迷糊糊之間,給你們點一下。我要一個一個看,看看哪一個人還有些什麼毛病,我以前看在眼裡不講,這是不夠慈、不夠悲,該講還是要講。講了你,你心裡不必有疙瘩,我是無所謂,我是很自在的,我是事情講完了就完了,你自己不必覺得彆扭,我這事情被老師罵了,我覺得很丟臉或怎樣的,你也要自在,罵你,是要你改,你改好了,我就很高興,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當下就空掉沒有了,如果你不再反射回來,我早就忘記了;如果你瞋心很重,一、二個禮拜都在那裡翻騰攪和,那麽虛空之間我一定感受得到,那是你自己在攪和,不是我跟你在攪和,你瞋心偏虛空,我怎麽會不知道?
無論用有為法修自己或者利益眾生,用了法以後,你要觀它空,過了就完了,無所有,不可得。你們不要小看三十七道品,不要說這個道理太淺,我都懂,懂了做不到也不叫懂,如果真的都做到了,我剛講的信,有沒有堅定對三寶的信念,如果有的話,以後碰到生死關,該往生就往生,也許菩薩認為你留著沒有用,換個身體再來會更好。有同學寫了報告,看了一段公案,有一個人做了很多的善事、供養很多的僧眾,結果年紀輕輕就死掉了,旁人不懂因果,為他抱屈,他做了那麼多的善事,為什麼英年早逝?就寫了「佛語不準」四字,放在死者身上,這個亡者,死了馬上去投胎,投胎為一位太子,太子的身上就有「佛語不準」四字,這時旁人才知道,原來死不是不好,只是因緣果報再換一下,現世他所做的善業,都是未來世報。所以生生死死看開一點,今生把握時間趕快修,如果你也不修,只是光說不練,年紀又大了,一身病痛,那不如早一點往生。我都想過,如果有一天我不能為佛教工作,那就入滅了,不要浪費這些米糧,這是我的觀念。
有為法,不管是修自己或者行菩薩道或者是要向大菩薩學習,這裡都跟你們交待了,自己要好好去思考,不要光聽,聽來聽去空、無,光說不練有什麽用?要做,聞思修,聞,聽到了,思,有沒有去思維?如果懂了卻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你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找到答案以後,就要去改、去轉、去修。鼓勵你們,要跨出去,沒有慈、沒有悲、沒有喜、沒有捨的心,你要去學習。不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在那裏打坐、念佛,為什麼沒有慈悲喜捨的心?有的人是有,但是如同佛對這些大菩薩所講的,你們有慈心,但是慈心不夠大!有悲心,悲心也不夠大!有喜心,喜心不夠大!有捨心,捨心也不夠大!所以你不了解神通變化、十方虛空的現象都不懂,因爲你的心不夠清淨,你沒有為眾生付出,所以很多法不懂,沒這智慧,你要有大神通變化,你就要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這是相對的,你種多少因,就得多少果,你到底修了多少,心清淨了多少,就得到多少的神通變化,多少智慧。
(2007.09.30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