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5)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名詞解釋

2.降伏其心(

將心之主體與從屬作用分開時,前者稱心王,後者稱為心所。上記之六識或八識即為心王,心所乃指隨之而生起者,亦即細微之精神作用。此外,佛教對於心與物之存在,乃主張心與物為相輔相成之關係,不論任何一方皆不能單獨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係一種空無自性論,稱為色心不二。然自實踐之方法而言,則佛教特別強調心之主體性,故每被視為唯心論。

將心之主體與從屬作用分開時,心的主體跟它所附帶的作用,每個心有每個心的附帶作用,前者稱心王,心的主體就是心王,它的附屬作用,稱為心所,我的眼睛是根,眼睛不是眼識,只是如照相機的鏡頭,我們要的是底片,你照了之後所留下的,你眼識所認知的外境,看到人、看到物相,這就是心所,前五識只到這裡而已。眼識認知這個物相、耳識聽知這個聲音等等,這就是心所,而這個聲音好、不好,這個物相漂不漂亮,這是第六意識加進去才有的分別心。上記之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心的主體,它所面對的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它的心所。我們一般講心、心所法,心是指心王,心所法是指心的某一個作用。或八識即為心王,第八意識的心是真正的心,第六意識的心,除了認知了別以外,它還加了一大堆的分別心。心所乃指隨之而生起者,看了、聽了﹐接著下來,它看到什麼、聽了什麼,認知後,知道這是物相、這是聲音,繼之而起的,亦即細微之精神作用。你不認知就不起作用,你要認知了以後,尤其是心所的作用,就有比較微細的精神作用產生,每一個人精神不一樣,就產生世間非常熱鬧五花八門的一切法。

此外,佛教對於心與物之存在,乃主張心與物為相輔相成之關係,佛教於一般的唯心論、唯物論,都不入兩邊,你要能夠看空、有都不執著,有相產生心所法,不能執著它為真,甚至有時候連心王都不能看做是真。佛教主張心與物是相輔相成的、隨緣而發的,不落於心法或是物質,不論任何一方皆不能單獨存在,你說唯心論也不對,你說唯物論也不對,佛法不能跨兩邊。我們學《金剛經》那麼久,一切法從因緣生,產生法以後,面對它,你又不能執著它,你到底要站在哪一邊?哪一邊都不站,你站哪一邊就執著哪一邊,你要是隨緣在運轉,佛法你就沒學到。我不講空,也不講有,我不講心,也不講物,但是,我不否認它,因為這個因緣、緣起就是這麼在變化,學習在因緣法裡怎麼超脫出來,《金剛經》就是在訓練你這種能力。

故佛教既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你學佛學到現在,一切法是因緣起,沒有因緣起不了法,法要生起,還是要心,沒有心,就沒有物,所以應該先有心,才有物,世界要形成也是這樣。如果你像阿羅漢心都不動的話,雖然有因緣,起不了一切法相,你說到底是唯心,還是唯物?對於聖人來講,唯心也不對,唯物也不對;可對於凡夫來講,有心,因緣來了,他起法相,法相包括堅固的世界,你的肉體,這些都是法相。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學佛法,心跟物之間要搞清楚,對聖人來講,如果無心,就無物;如果凡夫有心,因緣來了,他就產生物相,這樣到底是先有心,還是先有相?於凡夫俗言,當然先有心,再有物;

那反過來講,最開始這個心怎麼來的?是因為你造業了,累積而成變成一個心,這個心,再碰到下一次的因緣,又產生物,這樣講的話,你講得清楚嗎?到底先有雞才有蛋,還是先有蛋才有雞?所以,我們佛法不落於這種戲論,因為,世間相就是如此,這一次的因,變成果,這一次的果又變成下一次的因,因果、果因、因果、果因,永遠都沒完沒了的在六道輪迴,你有沒有辦法超越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的,跳脫這種唯心、唯物論的窠臼,你才有辦法脫離這六道輪迴,學佛法是在學這個,如果你的因已經有了,心已經在了,因緣來要成就另一個個體,你要怎麼安住你的心,你要看心不是心,能夠心不是心,有因緣不是法,這兩個兜不起來的話,你才能解脫,執物也不對、執心也不對,對修行佛法的人來講,要有這種認知,學一半的的話,你就會偏向唯心論,你很執著物,像共產黨他就執著唯物論,他很討厭去講這個心,這都是偏執,佛教不屬於這兩者。

而係一種空無自性論,佛教非唯心、非唯物,是一種空無自性論。空是本來的,因緣起一切法的時候,法離不開三性而起,亦即《解深密經》所講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性無自性,而空是一切法生起的體。因緣起一切相的時候,無自性,因其無自性,所以會滅﹔有自性這個空,它不會滅,有自性會生法而已,它不會滅。我們佛法要認知空、無自性是這個,稱為色心不二,色跟心一體,而你不會去執著。這不是單只用理念去了解的,如果你由空之間,可以去化一個有相,從有相之間可以去容入空相,比方講你這個肉體可以把它變成讓人看不到,那已經色、心不二的修證。

《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好玩耍耍嘴皮子的句子,不是,像菩薩是要這麼去練,有色相、有因緣的境界,不要去執著,而在無色相,只有心的時候,可以從無之間再變一個相出來,要達到那種能力,那才是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對於現在在學解脫者,講這些都太高調了,但,事實是這樣,並非在理論上講空、有,有、空、色、心,心、色不二,不是只有這樣,你悟到多少,你就會產生多大的神變,如果光在理論上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做不到,沒有辦法,還沒有真正悟到色空不二,但是,我們學佛法,理論要先懂,懂了以後,你要怎麼去修證?慢慢去修證。

然自實踐之方法而言,要如何證到不執著心,也不執著因緣起的色相,則佛教特別強調心之主體性,因為有心,才會配合因緣產生一切有相,有相之間,因為它無自性,我可以觀它無性,或者有相之間,無常,它最後會幻滅,你這麼認知的話,佛法是學的差不多了,也可以做到,但是,我們是偏向於心產生一切法,在這部分著墨較多,故佛教每每被視為唯心論,其實真正佛法不是如此,不是唯心論,也不是唯物論。
 

咒語中常用之 h4d h4daya 之意譯,音譯作訶栗多(harida)、汗栗馱(hanrida)、肝栗大(kanrida)、干栗多、訖利馱耶、紇哩陀耶、紇哩娜耶。或譯作肉團心、真實心、堅實心,內臟、腸、腹,深處、核心,肺腑、心腸,胸脯、(女人的)乳房等等。原語乃具有心、精神、心臟等義之中性名詞。猶如樹木之心,為凡物具有之本質,為中心之(即處中者)心;又如萬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實心,即指如來藏心,而非具有思考作用之心(緣慮心)。據四卷《楞伽經》舉出,此心係指自性第一義之心。另據《大日經疏》卷四之說,則指肉團心、心臟而言。《般若心經》所說之「心」即意謂般若皆空之心髓精要。於密教,觀想凡夫之汗栗馱(肉團心)為八葉蓮華(即心蓮),而教人開顯自己之佛身,故眾生之自性真實心稱為汗栗馱。 

咒語中,提出另一個名詞,上回講到心,現在講心臟的心,常用之 h4d h4daya 之意譯,音譯作訶栗多(harida)、汗栗馱(hanrida)、肝栗大(kanrida)、干栗多、訖利馱耶、紇哩陀耶、紇哩娜耶。或譯作肉團心,我們心臟的心,剛剛是講腦筋,你發菩提心、智慧的心,這裡是講肉團的心,有時候又不是只有講肉團的心,它還把它當精神方面的心,真實心、堅實心,內臟、腸、腹,深處、核心,肺腑、心腸,胸脯、(女人的)乳房等等。原語乃具有心、精神、心臟等義之中性名詞,陽性是屬於聖人或者是公的方面,陰性是能夠產生一切法的,佛母、佛母,你不要看到佛母,就以為是女性,不是,能夠產生未來佛的這種法,就叫佛母,未來的咒語,能出現一位佛,它就叫做佛母,經典裡面很多的佛母,其實修行哪有什麼母不母,是母可以產生子,未來出現一佛,是母,不是女性的佛,中性是很平實的敘述那個現象,學悉曇要懂得陽性、陰性、中性、還有八大詞類,你看它的變化就知道,這個字是屬於什麼詞類,如此你要翻譯就比較清楚。 

猶如樹木之心,為凡物具有之本質,為中心之(即處中者)心;又如萬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實心,即指如來藏心,這是如來境界的人才具足的一個心,我們沒有這個心;就是有這個心,你開發不出來,也等於沒有這個心。這個心是什麼心?就是你法性無相生,就具足如來藏心,所以你跟它就一起,如其本來所具有的世間一切相都在你心裡,這樣你要什麼神通?,沒有什麼神通,但是,世間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都在你心中,你最清楚,起心動念你也知道,這個眾生怎麼樣,你都清清楚楚,這個如來藏心,不可思議的神通都在裡面。你聽了,阿賴耶識,第八識,就是凡夫跟半聖人具有的心;阿羅漢、菩薩,他們就有阿陀那心,阿陀那是清淨心,但是,還執著一個清淨,偏向於執著清淨,佛法不能偏於清淨,偏於清淨,他會執著空、執著解脫、愛涅槃。污穢、清淨,都不執著,包容一切,如果你修到如來藏的心,成就如來,這個時候,是最清淨的心,最清淨,容納世間宇宙虛空一切相都在裡面,這個神通變化多大!無所不知、無所不覺, 

而非具有思考作用之心(緣慮心),這個是第七意識,你會接觸到外境是緣,經過你的思想去思考,這個心不是如來藏心。據四卷《楞伽經》舉出,此心係指自性第一義之心,如來藏心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心,你是眼識看到物相,照了物相,就安住在那裡,你的耳識,聽到聲音,就住在聲音上,不會去起第二念、第三念加以分別,這是第一之心。另據《大日經疏》卷四之說,則指肉團心、心臟而言。《般若心經》所說之「心」即意謂般若皆空之心髓精要,我們《般若心經》會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就是般若智慧,你要學這個心,就要有能力去面對一切境界,很客觀的如實讓它現在那裡,你不會去執著它,這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皆空的心精髓、精要,也是《金剛經》裡面在講的用無為法面對一切相,這個智慧,就是般若智慧。 

於密教,觀想凡夫之汗栗馱(肉團心),密教會觀想這個心、心輪,它有產生八葉蓮華(即心蓮),而教人開顯自己之佛身,如果你的心可以幻化,就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我們一般人進不去的世界。三密之間,你如果心修的夠清淨,可以依咒語持手印,進入另一個空間,這要有相當的福德才能進去。世間相,你會想怎麼世界還有另一個世界,經典看的比較多的時候,我們依據經典來講,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內院在講經說法,根據另一部經裡面講彌勒菩薩現在另一個世界,衪在靈 鷲山帝釋岩,那一個佛淨土裡面,衪在那裡入定,哪裡有離開我們世間?沒有!很多經典在講,靈鷲山,雖然表面上當年的世界滅了,但是,它另一個世界還在,王舍城靈鷲山,靈 鷲山附近的五個山區,七葉窟也在那個地方,那麼要如何去拜見衪?有一個咒語,你認真持持,你去那邊,它就會現出樓梯,過一道關,一直進去,你就可以見到彌勒菩薩,衪哪裡有上天去?沒有,衪未來要成佛,衪離不開這個娑婆世界,這是密法裡很不可思議的另一個世界。 

就像我們現在在講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寶篋印陀羅尼經》,一個表相、一個寺廟,它毀滅了,但是,佛的三身還是在那個淨土裡面,雖則我們表面上肉眼所見的都已毀滅,其實並沒有消失,那部經就是講這個。這部經的殊勝就是佛的法、報、應三身都在裡面,你持這個咒,你供養這個咒或者經,就像一個真正的佛在裡面,非常的殊勝,這都屬於密教的範疇,你現在還在顯教的解脫都解脫不了,煩惱斷不了,你就進不到那裡面去,起碼心要有一個相當的境界,持咒語、結印,就可以進到那裡面去。觀這個肉團的心,化成八葉蓮華,叫人開顯自己的佛身,故眾生之自性真實心稱為汗栗馱,自性本來的那個真正的心,不是這個肉團心,叫做汗栗馱。
 

有關心之分類有:

(1)真心(本來清淨之心,即自性清淨心)與妄心(煩惱污染之心);

(2)相應心(與煩惱相應之心)與不相應心;

(3)定心(靜止妄念雜想之統一心、修定善之心)與散心(散亂心、修散善之心)等二心。

(4)貪、瞋、癡等三心。

(5)貪心、瞋心、癡心、等心(三毒之心並起)等四心;

(6)肉團心(心臟)、緣慮心(取對象加以思考之心;共通於八識)、集起心(阿賴耶識)、堅實心等四心。

(7)五心指心識覺知外境、對象時,順次而起之五種心。五心之中,率爾心多為一念,其餘四心則每每多念相續。即:

(a)率爾心,又作率爾墮心。率爾,即突然之意,謂眼識初對外境時,於一剎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運而起,故尚未有善惡之分別。

(b)尋求心,謂欲審知明了外境,即推尋求覓而生起分別見解之心。

(c)決定心,謂既已分別所緣之境法,則能審知決定善惡。

(d)染淨心,謂於外境生起好惡等情感之心。

(e)等流心,等,平等之義;流,流類之義。謂於善惡之法既已分別染淨,則各隨其類而相續不已;於善法則持續淨想,於惡法則持續染想,念念相續,前後無異。 

再來進一步講,有關心之分類有:

(1)真心(本來清淨之心,即自性清淨心)佛成就的就是這個心,有真心,凡夫就有妄心(煩惱污染之心); 

(2)相應心(與煩惱相應之心),這裡講心所法,與不相應心;不相應是真心,相應的心,就是你的習氣毛病,產生出邪真如的心,別人怎麼不會有煩惱,你會有?別人可以相應不煩惱,你怎麼不能?不相應,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根本不相應,就是阿羅漢的境界﹔第二種,相應沒煩惱,是菩薩、佛的境界﹔最後一種相應有煩惱,那是凡夫的境界,修來修去都在修斷這個相應的心,相應的心是什麼心?是你妄想習氣薰習而成的心,這個不是本來就有的,如果本來就有,大家應該都有,為什麼只有你有?像工廠出廠的樣品一樣,大家都具足貪瞋癡慢疑,為什麼有的心有貪、有的沒貪 ?有的人有瞋、有的人沒瞋?各個不等,因為每個人各自薰習不一樣的毛病。 

(3) 定心(靜止妄念雜想之統一心、修定善之心)與散心(散亂心、修散善之心)等二心。定心,有世間禪定的心,還有菩薩的解脫心,佛總總不同的定,以及可以得到真正不動的 首楞嚴大定這種定。定,有諸多不同的定,初、二、三、四禪的有不同的定,四空處定有不同的四空處定,阿羅漢、聲聞聖人有不同的定,每一地菩薩都有每一地菩薩不同的定,佛也有不同的定。定心,不管怎麼樣,就是統一不會胡思亂想的心,定在善境界上﹔散心(散亂心、修散善之心)就是亂七八糟、凌亂散漫的心,那不是真正定的心,修善不修定,做好事,只是心安一點,那種並沒有定,那不是真實的定,做好事,沒有殺人放火,你比較心安,夜半敲門心不驚,心不驚不是定,還是屬於散亂心。 

(4)貪、瞋、癡三毒等三心。這當然是妄想不真實的心,習氣的心,這裡面沒有真心。 

(5)貪心、瞋心、癡心、等心(三毒之心並起)等四心;你犯了貪瞋癡都有,那是等心,你犯了貪比較重,是貪心,比較容易發脾氣的是瞋心,不懂因果輪迴的是癡心,因緣果報來的時候,你看不清楚,也是癡心。這個因緣來的時候,你光會發脾氣吵來吵去,也不會去觀因緣,這就是癡心,要觀因緣,不要計較誰對、誰錯,論這些都沒有用,把這個心安住,我為什麼會發生事情?發生事情,發生就發生了,沒有癡心,明白因果,但是不一定躲得過,你還是要受報,受報的時候,你可以知道因緣來了,大家心亂,吵來吵去,你要想辦法安住這個心,如果你還不知不覺吵下去,就是癡心。修行很難,要先看清楚,如果看不清楚,沒關係,一直調伏你的心也對。最好是看清楚,能夠安住心,愚癡不是不懂世間的智慧,癡心是在講因果道理,世間的輪迴的現象,你都要懂,清清楚楚,若你沒有修到一定的境界,看不清楚,這就是愚癡。三個都犯了,就是等心,一般人大部份是這樣,你修行修下去,會知道貪要淡薄一點,貪有很多種,有錢財、有吃、穿、面子等等,不貪不是只有不愛錢,貪有很多種,只要你心裡面有一點想不要如何如何,有避重就輕的心態,都是屬於貪心裡面,這些都要拿掉。 

(6)肉團心(心臟)、緣慮心(取對象加以思考之心;共通於八識)、集起心(阿賴耶識)、堅實心等四心。肉團心(心臟),這是物質的,緣慮心,你因緣來了,你接觸那個因緣,起了思想、意念,就取對象加以思考之心;共通於八識,八個心都有,當然前五識要加第六意識,才會產生分別心,好、壞分別、思考,集起心(阿賴耶識)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因緣果報的因、堅實心等四心,堅實心是定心。 

(7) 五心,指心識覺知外境、對象時,順次而起之五種心。五心之中,率爾心多為一念,其餘四心則每每多念相續。什麼叫率爾?就是直心,禪宗講的「直心,即是道場」,什麼叫直心?面對境界不加思索,然後依你的心念如實說出,用通俗話來講就是一念之間,這樣就是佛性的心,而感招外境所起的念,你能客觀的去掌握它的話,你也會知道很多事情,就怕你什麼事情,經過思慮後再講出來,那就不是率爾的心。我們沒有釋迦牟尼佛的神通跟修養,衪修到最清淨覺,衪不會發脾氣,也不會應緣,我們雖然知道,還是要應緣,就像夫妻吵架一樣,知道有人在中間挑撥是非,當然這個人是非人,你看不到,但是,還是要吵,不應緣不行,因為我們修不夠,如果修的夠,他在那裡怎麼點火也點不起。夫妻,今天突然間覺得不舒服,一個小毛病就吵起來,其實有點心不平的時候,就是有外在因緣來了,有因緣來,你感知以後,又控制不了,你還是要發,發就是應緣,你應緣雖不好,不好也沒辦法,因為我們修的不好,只好事後再來收拾爛攤子,要怎麼收拾爛攤子?用無為法就可以收拾爛攤子,你不要再去分辨解釋,沉默是金,過一陣子因緣過了,就好了。 

修行,有時候,可以看出我們的習氣,我們哪裡修的不好,這樣也可以警覺,下一次就盡量的修正;你修到一個清淨的時候,率爾的心講出來的話,就是這樣子,有時候很可怕,因為講出來是不好的話。不好的現象要怎麼辦?代表那件事情就是這樣子,因為裡面那個它已經知道,它就這麼講出來,雖然聽了不好受,起碼知道事情嚴重,有機會去彌補。譬如身體有病,有病,就去看醫生,總是找一個解決的方法,世間事沒有不能解決的,看你信心、定心夠不夠?盡量的去做,就會化解。其餘四心則每每多念相續,一切的念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率爾的心是真心,其它的心,包括前五心是一個,第六、第七、第八都算一個,那真心是在第八裡面,真心裡的真心,那是率爾的心,把第八分成兩個,前五識一個,加上第六、第七,三個,再加第八裡面聚集現起一切因緣的那種只會應緣,現一切相的心,那也是心,也就是第八意識裡面的如來藏心或者陀那心或叫定心這個,另外一個率爾的心,總共五個。即: 

(a)率爾心,又作率爾墮心。率爾,即突然之意,謂眼識初對外境時,於一剎那所起之心,這也是率爾,耳朵聽到什麼所起的第一念之心,也是率爾的心;此心卒然任運而起,故尚未有善惡之分別 。我們講第一義諦心,就是講這個心。

(b)尋求心,謂欲審知明了外境,即推尋求覓而生起分別見解之心。也就是接觸外緣以後,再欲審知明了外境,要想知道這是什麼現象,去追尋,即推尋求覓而生起分別見解之心,這是最大的第六意識心,如果你什麼都沒興趣了,看也看了、聽也聽了,就不再去追逐,這就是第六意識被你降伏了,不在意。

 (c)決定心,謂既已分別所緣之境法,則能審知決定善惡。既已分別所緣之境法,知道了、了別了,聲音、境界,但是,有一個審知,什麼是對、是錯、是善、是惡,這也是分別,分別裡面再加上你自己的思量對錯,看多了,會分別、會思考,如果不會思考,它分不出善惡,事情是事情,它追逐那個事情,你決定是善是惡,要經過思惟。

(d)染淨心,謂於外境生起好惡等情感之心。這是我們一般具足一切習氣,好惡之情感的心。

(e)等流心,等,平等之義;流,流類之義。謂於善惡之法既已分別染淨,則各隨其類而相續不已;於善法則持續淨想,於惡法則持續染想,念念相續,前後無異。

等,平等之義;流,流類之義,流向你歸於哪一類。謂於善惡之法既已分別染淨,染是汚染、有果報的,然善法也有果報,也是染。你不要說染,好像不好,你做善事也是染,有漏就是染,有善報、惡報都是染;學佛法,不求善報、惡報的清淨,這是清法、白法,能夠分別染法、淨法的,則各隨其類而相續不已。染法,就是偏向於流入於染的這一邊,善惡、造業的這一邊;清淨法,就流入清淨、解脫這一邊。清淨,各隨其類相續不已,所以,你學清淨法、解脫法,愈學愈多,它相續不斷的積累下去,你就不會迷糊,不會一下子對、一下子不對,你流入染法,做了善事惡事放不開的話,你就一直在善惡裡面追逐。

於善法則持續淨想,你修善法,要清淨想,什麼叫清淨?不要執著它真、有、福報,這就是清淨想;你愛執那個福報,做什麼善事,想它的福報,那就不清淨,會受天報,升天去﹔於惡法則持續染想,念念相續,這個更糟糕,沒完沒了的各種邪真如會薰習而成,前後無異,要進一步把第六分別心降伏。當然,真心不必降伏,真心或者我們的識,面對的境界,產生的這些色聲香味觸塵境,你只要住境不生心的話,你也不必降伏,要降伏的是第六分別心,了知以後,善惡分別心很強、喜怒哀樂分別心很強,這都要去控制、要去降伏,甚至於聖人執著偏空、解脫的心、安祥的心也要去降伏,不降伏,你會得到涅槃境界。執著偏空,不能圓融你的佛性,這總是比較好一點,而不好的,你當然更要去降伏。

善法,不要執著,善事可以做,但是不要去執著.一執著你就沒有度到彼岸的智慧,布施波羅蜜,你要把波羅蜜加進去,布施了之後,就不在意、不要再想什麼,這樣才能降伏你的執著、為善的心﹔你修打坐,如果你打妄想的話,你可以降伏你這個妄想心,但如果沒什麼事情,你要降伏什麼心?不會有一個心要你降伏。這要等到障礙來了、因緣來的時候,面對境界,這時候,你怎麼去降伏?練的好,就是降伏了,不是無風無浪的時候,你說降伏了,等到被罵一下,那個心就冒出來了,這樣沒有降伏。

 修行,也不是只有你的習氣毛病,你還要應付外來這些有形、無形的障礙,有的是人的層次、有的是鬼神層次、有的是菩薩,菩薩要考你,你到底有沒進步?修了幾年了,有沒有進步?考一下就知道了,有沒有安住你的心?你去印度回來,有的進步、有的是退步,有的是不進不退,沒有逆境來考,不知道,不管好壞,我們要思惟,我到底有沒有管住這個心、有沒有降伏這個心?這樣你學《金剛經》才有意思。從第二品開始提出如何降伏其心,第三品世尊講要降伏其心,要先發 願度一切眾生,再來講要去四相,法都已經講完了,這些你要去思惟,現在是把進一步的心列出來,讓你去思惟,到底心,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哪一個是因緣所現的妄想、哪一個是因緣所現的、有法境界的法?那個是無所謂、哪一個是你放不下再添油加醋的胡思亂想?把這些分清楚,你以後就好控制了,最好你能夠面對一切境都不起心動念,那最好,阿羅漢都無所謂;簡單講,這個心,真心要讓它更慈悲、更柔軟,習氣毛病的心,盡量拿掉。(待續)

 (2007.09.02.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