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20-4)
               --
七品 究竟無我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名詞解釋

1.發菩提心()

另《發菩提心經論》發心品載有四緣發菩提心:(1)思惟諸佛,(2)觀身之過患,(3)慈愍眾生,(4)求最勝之果。

另《發菩提心經論》發心品載有四緣發菩提心:思惟諸佛,因為看到諸佛神通變化、智慧無量,心生欽羨,而發菩提心,這個也是過去世有因緣,才會這麼想;如果過去沒有因緣,看到諸佛菩薩的功德、神通變化、智慧,恐怕起懷疑,不相信,說這怎麼可能;反之,你有順緣,你善思惟,諸佛菩薩的功德太好了,我也要發菩提心去學;再來,觀身之過患,這身體有無量的不如意、種種的過患,要怎麼突破?要先求解脫,因而發菩提心;再來為別人,慈愍眾生罪苦,所以你發菩提心;求最勝之果,你看諸佛這樣,你也要上求佛果,有這四因緣讓你發菩提。

 

《無量壽經》以「四弘誓願」作菩提心,四弘誓願者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無量壽經》裡面講了,你要發菩提心,也要發自利利他的四弘誓願,我們一般在懺悔後要唸的,就等於在發菩提心一樣,「眾生無邊誓願度」,你成佛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你有度眾生的心,這是要成佛的本意。要誓度一切眾生,自己的煩惱要先斷;「煩惱無盡誓願斷」,本身煩惱無量要斷;佛法的「法門無量誓願學」,小乘法、菩薩法、如來法或者世間禪定裡面的善法、九次地定等等一切的修行無量無邊,總歸八萬四千法門你都要學。你說我學那麼多幹什麼?你自利倒不用學那麼多,你未來要度一切眾生時,十八般武藝都要會,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會,有的人在修解脫時,當然不想學很多東西,我要觀空都觀不了了,我要空念、空煩惱都空不了,還學那麼多幹什麼,沒有餘力去學這些,但過了這個階段後,有一天你就會學。像我以前對密法、密咒也沒什麼興趣,一個大悲咒,背好久背不起來,到現在我反而很有興趣去考證、去記它,背的很快,所以到哪個程度你就該學哪個法,既然度眾生是未來的目標,你光抱著一顆熱忱的心,說要度盡一切眾生,拿什麼來度?度眾不是嘴巴講一講就好,你心裡面學到什麼無量法門,都要拿出來,辯才無礙也要能夠講,四無所畏,要施無畏給眾生,這佛的十種力量要不要學?要!

你們學一些比較低層次的法門,最後都要迴向。你有在看《般若經》,你要得到無上菩提,要迴向無上菩提;你要學菩薩道,你要迴向菩薩道,這是《大般若經》裡面教你的。你要度眾生,你天天迴向給眾生;你要求陀羅尼門,就迴向給陀羅尼門,以後咒語就學的快一點;你要學五眼六神通,你就迴向給五眼六神通,以後你就有五眼六神通,當然你要有相當的能力迴向,心清淨才有五眼六神通,迴向當種一個善因;你也可以迴向給九次地定,那些沒有解脫的禪定,你說我連這些禪定都沒有,你要迴向也可以;迴向給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也可以,你得到慈悲喜捨的心以後,你才可以迴向給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些大菩薩的、如來的境界之心量。《大般若經》告訴你,你要得到什麼境界,你就把修行功德迴向給那個特有的名詞,你就會證到那個境界。你說今生有可能嗎?不知道,也許你往生時,就有這些能力,因為那時候沒有肉質身體,神通變化都能來,想什麼就成就什麼,不是很自在嗎!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去了,去東方藥師瑠璃光如來的世界也去了。你們的知見要增廣,把你今生所修行的功德記得要迴向給它。

「佛道無上誓願成」,你們如果有學《解深密經》的話,大概都已經知道佛法要修什麼了。對於如來衪的功德及神通變化,也大概有一個概念,這才是真正的佛道,還有什麼法可以比衪好嗎?沒有,所以佛道是無上的,我們常唸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佛法學到現在,你們應該已建立了佛道的概念,如來的境界是什麼?你學佛法要怎麼樣才能成就?你學《金剛經》就是在成就,學,要怎麼成?《金剛經》告訴你很多法門,要先發心,度盡一切眾生,再來要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再來要修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禪定波羅蜜,布施波羅蜜要做到無住相布施,應無所住而生一切心,要觀一切法,實無有法,觀一切法,無實無虛,這等等的法釋迦牟尼佛都告訴你,你要去學、去做,要多思惟、多去做,不要光說不練,光思不行,我罵一次,你們才進步一點,這樣你累,我也累,因為我罵你你不甘願,你那不甘願的心,常常反射回來,我的心也要去接受一下,我也不好受。最後一個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種發心。基於「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而說四種發心:(1)信心,指對於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之心。以其為萬行之基礎,故又稱白淨信心。(2)大悲心,發白淨信心後更立四弘誓願,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3)勝義心,於諸教中選擇殊勝之真實,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4)大菩提心,決定捨劣擇勝之際,十方諸佛即現眼前證知,諸魔見此則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信大乘這些法的話,你就要成就發心,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解是了解道理,然後切實去做,這是解行發心;證發心,光解、光行,不證也不行,你解是解了,不去做就不行,你解了、也行了,如果不去證或者證一點、證一半都好,但凡不究竟的都要繼續用功,這三個發心很重要,信最重要,信成就發心。我有時候聽廣播,聽到有個心靈福德的節目,廣播主持人很讚嘆《阿含經》,說這是真正內修,真正的佛法,而大乘法都是外道執著法。學佛如果知見不夠的話,常常會犯戒而不自知。他本無惡意,只是知見受限制,就會犯毀謗佛法。他說觀心觀內心,內觀,觀五根修行、解脫,這是佛講的,沒有錯,他說大乘佛法都向外追逐,他不懂,這話一出口就無心毀謗了大乘佛法。其實佛所講的外道,九十六種外道,都是講婆羅門教的、修行境界不夠的、用真如性去培養異功能的人。大乘佛法也在修心,你離四相,不是在修心嗎?哪有叫誰向外去追逐?般若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布施波羅蜜,雖然對外,但是,主要還是在修內心,是內、外兼修,對外境不把它看成外境,還是在修心,離不開修心,只是菩薩要度眾生,為眾生而修自己。這點搞不懂,就會常常在造業,小乘說小乘好,內而小很好,大乘說大乘好,度眾生最好,你那個小乘是自了漢,罵來罵去,都是知見不夠,半瓶水晃蕩,懂一半。

我們知道《大乘起信論》是龍樹菩薩開始在闡揚大乘時所寫的「信」,大乘起信,對大乘法有信心,了解,然後去修持,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你有信成就發心的話,你會起直心,也就是沒有歪曲的心,安住在你的自性上所生的直發心都是真的,如果你不安住在自性清淨上,所講出來的話,都是你胡思亂想的心,此話不究竟,這不是直心。不經過思惟由自性所生出的心,才是直心,直心會轉境,希望講出來是有利大家,能夠轉境的;深心,是對眾生不放棄的這種心,像大悲心一樣,如果有悲心不生,不會長久的。深心,到底多深?沒有放棄,菩薩道難行,這個心永遠不放棄,不會碰到一點困難、一點障礙,當初發菩提心的這種心,就開始氣餒。這三種心是信成就時發起的。

基於「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菩提心論」裡面有講,發菩提心以後的行願跟最高勝義,最高勝義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但是,無一眾生可度,這是最高的勝義,就是把有為境相導入無為境界的,這樣你才可以進入三摩地、正定,對於度眾生,最後有度到、沒度到,不很在意它,如果真的很在意,那你這個定力就衰敗了,就沒辦法定,這違背菩薩道的本意;度眾生是沒有錯,隨緣度,有緣就度,人家不給你度時,你也就做到此為止,不要再去想我用什麼方法來補救、再試一次,不必這樣,有度到、沒度到都不要太在意,隨緣去做,這個隨緣很重要,一切講因緣,是隨緣。你能夠有行願、勝義,導入空,沒有一切相,哪裡有眾生可度?回到自己清淨的自性,住在正定之間、三摩地間,當然真菩薩還要保有不捨眾生的心,所以等待下次機緣又是免不了的。

基於這三種菩提心,而發四種心:

(1)信心,指對於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之心。以其為萬行之基礎,故又稱白淨信心,發大悲心,白是好的,清淨是無所求的付出,不要說我度你,要你來供養、回報、什麼好處的,有這個心都不清淨,發白淨信心或者你要立四種大的誓願。

(2)大悲心,發白淨信心後更立四弘誓願,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誓斷煩惱、度盡眾生、佛法法門無量要學、佛道無上要成,這就是你的行願心。

(3)勝義心,於諸教中選擇殊勝之真實,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什麼叫深般若心?很深很深的般若心,什麼都沒有,照見五蘊皆空,是最深,五蘊皆空,都空了,哪有眾生可度、不可度,就回到究竟空的意念,這是你學法,有為法要用,用完了,就要保持這個心,不然你會亂。

(4)大菩提心,決定捨劣擇勝之際,在修行過程之間,難免都要進步,一步一步往上走,把比較低淺的法,慢慢的放下放下,追逐更進階的,十方諸佛即現眼前證知,到你得到最高境界時,十方諸佛化身會現了,你修菩提心法,修到這個境界,諸佛菩薩來為你作見證,你有得到基礎、得到好處了,諸魔見此則退怯不前,你有諸佛菩薩現前來為你印證,諸魔看了,知道這個人有堅固的智慧、定力,還有不退轉的心,魔要障礙你,也沒有辦法障礙,他會退怯,你只要具足這些力量,你有空無的心、也有不退轉的心、利益眾生的大悲心,這些都具足,他沒有辦法阻礙你,你程度愈來愈高,所學的法門愈來愈多,進入陀羅尼門時,自然能跟諸佛的三心相應,會受用,障礙也會少一點。

其實有病痛也不是不好,只是表示你功夫還不夠,慢慢總是會過去,從痛病中也可以學一些忍辱波羅蜜、學一些法來化解、學一些智慧、學一些定力。亦作三摩地菩提心,有正定時,這種菩提心,像倒吃甘蔗,愈來愈甜,度眾生的力量愈來愈高,接觸的人愈來愈多,跨出去的面也愈來愈廣。先自修成就了、有定力了,懂得多了,你有正定的三摩地的菩提心才能跨出去行菩薩道。

 

以上四心雖一度區分,但本為一體,以至佛果間無須臾或離,此是為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稱有相菩提心;然以本來有相即無相,如虛空離一切相,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

以上四心雖一度區分,區分成四種心,信心、大悲心、勝義心、大菩提心,都各有不同的解釋,勝義心是空無的,這湛深般若波羅密,就是勝義心,不能用語言、文字,只要起心動念都要觀空、觀空,所以《心經》講,進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心念、境界、幻相,什麼都沒有執取,這就是勝義菩提心。這四種雖一度區分,但本為一體。法,只有一個空體,不同的程度、境界,相異的時空才會起不同的名相,我們修行也是一樣,還沒有究竟以前,講四禪八定、五分法身或種種法相,這些無非都是過程之間的分別現象,最後歸入空無,或者過程之間抓住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一切法空、無,這樣你才能究竟。

本為一體,以至佛果間無須臾或離,得到如來果境界的人,是如此,剛開始學的人也有這種本生的佛性,學一半的人亦是如此,沒有迷失掉你的佛性,只是你不認識它,或者你不認真去追尋它,把它找出來。此是為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你發了菩提心要度眾生,度眾生間也要學習智慧。自修、自行修行,化他,化他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智慧,化他所體悟的這種功夫,就是你要成佛的目標,如來要成為如來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現在能力有多少就能化多少。大菩薩能度、有能力度比較多的眾生,小菩薩就隨緣而度,大菩薩可以製造因緣去度眾生,有緣、無緣、善根具足,祂都可以度;小菩薩是隨緣,找上他的、有因緣就度,度他也是在自利,自利修學以外,才有能力度他,這兩事是相輔相成的,不是你說自修,然後利他就是付出,不是,度他,在你度人的過程中就可以學到很多佛法、心密法,甚至增長的你知見,別人發生什麼事、什麼狀況、如何解決,雖不是你本身的經驗,然而人家的經驗,也可以變成你的智慧,就像你聽課一樣,雖然你沒有真正的去體會到,但是,人家講了你可以吸收,然後可以得到好處,這也是依他的智慧,來變成我們自己的智慧。我們不是佛,佛有無量的神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衪不必學,衪知道前因後果,什麼事情都掌握在衪心中,我們學菩薩道,還是一邊自修、一邊化他、一邊學習,教學相長。

三密,就是身口意三密、諸尊的三密,進入密乘都是依身口意三密來成就一切法,身以手印為主、口即持咒、意念是觀想,身口意三密合一,歸入一境空,跟佛的法身相應,你持出來的咒、結出來的印就會利益一切眾生。剛開悟的人,他有一種能力,他的自性,起心動念就可以成就一切佛事,但是,我們的心到底還不是像佛那樣最清淨覺,所以心是可以用,但是,像刀一樣,砍了幾次以後會鈍掉、會有缺口,還要再磨,這就是我們定力不夠、智慧不夠,雖然有心利益眾生,還是會卡到一些障礙,你要度盡無量眾生,如果一天好多病人來掛號看診,對於這個看診,自己心、身都要付出,付出太多會受不了,所以如果自己修到一個基礎,空、無願、無相三昧時,就應該要學咒語、學手印,身口意三密與佛心相應,你就可以利益眾生,這樣仰仗佛力來度眾比較輕鬆。

佛法跟外道,有什麼不一樣?外道就是用心意念去用這有為法自性,《金剛經》在修無為,無為到最後要怎麼利益眾生?光一個無為的心,當然對悟到空無為的人,是受用;但是,還沒有悟到空無為的人,哪有辦法去受用虛空之間的空無法身呢?沒辦法,他不能,他煩惱多、妄想多、心不清淨,中醫言虛不受補,學佛而言執不受補,所以他不能見如來、不能體會如來無所不在,才要用這種三密去幫助他。你基礎的空學得以後,可以學一切陀羅尼門,無量無邊的咒語,哪一個咒,可以發揮什麼功用,到一個境界以後你就開始學這個。有同學問我要修解脫,學咒語好嗎?要修解脫時,障礙來了,你不要用咒語,不要用咒語去對抗,要自己解脫就不能用咒語保護自己,要用慈悲、安忍、清淨、無為的心去面對逆境;但是,當你要利益眾生,解除別人身心的痛苦時,你不必用心,你就用咒語、手印,這就是要行菩薩道所要修學的,每一主尊的三密都得學習。

咒語,學是學了,哪個時候該用,哪個時候不該用,跟你講清楚了,為別人都可以用,對自己都不能用,對自己逆境用空無的心去忍受逆境,這樣才能解脫;但是為別人就可以把你的所學用出來,就像你修了「心中心法」也已經幾百座了,都有一個基本的能力,可以去化度別人的困難,這是用佛的能力,不是你自己的能力,持咒要一心清淨,不能打妄想,持咒打妄想就不好了,就是作用力間斷,就沒有力量。三密合一不簡單,平時沒有障礙時,唸起咒來很靈光,有障礙時,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你能夠唸幾十萬遍、上百萬遍,嘴巴唸,不經過腦筋唸,嘴巴唸時,你都不動腦筋,你再怎麼障礙我,都障礙不到,因為一切咒音都以發音為主,所以虛空之間的語言都是聲音,不是音義。當然,音裡面有音義,四十二字母、五十字母都是一樣,各有它的字義,這是無上密義。持咒,要慢慢學咒、學印、學什麼壇法,都是要去度眾生用,這些叫有相菩提心,雖說菩提心不應該有相,但是為了要利益眾生,世間法三密,你還是要用,到了一個階段你就要用。菩提心是很客觀的看一切相,不去黏,有這種般若實相觀後,為利益眾生,三密你還是要去用,菩薩就是學這個,不然怎麼去利益眾生?自己解脫當然是空無、不執一法,這是自覺,你要覺他的話,你還是要用三密,當然講經說法讓人家懂,也是有相說法。

然以本來有相即無相,你不要太執著有相、無相在那裡辯論,有為、無為,有相是因緣化起,不管是度眾或者因緣,都是從無相中化起的,無相是永恆,無相中化起有相,它是無常,它最後會滅,所以不需要執著有相、無為,涇渭分明劃兩邊,修到一定境界後,該有相就有相,該無相就無相,由無相中化有相,有相中無執,兩者並無違背,要練到這個境界。如虛空離一切相,虛空卻又現一切相,你心空法了時,從心中可以化一切因緣的有無為,而無礙你自己本身的定力、空相,虛空之間可以離一切相,並非虛空之間沒有一切相,有,但,你可以跟離它劃分清楚,你不是我,其實它是從你心中化起的,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從無相菩提心,產生有相菩提心,從無相中化起有相,從虛空中包容一切化起的有相,如果這兩者能夠互相圓融自在無礙的發展下去的話,你就是無相菩提心證得,再現起有相菩提心運用,都能夠自在無礙。上面講四種因緣,講到中間這裡的菩提心再強化發菩提心的因緣。

 

2.降伏其心

心是citta 之意譯,音譯作質多,又作心法、心事,指執取具有思量、緣慮之作用者。要降伏者即是妄心,能降伏者即是真心、覺知。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者即是妄心(意、識),生其心者即是真心、覺知(),又稱無住心、非心。一般言心有三者:

降伏其心,這在第二品須菩提尊者提出來,一個發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心叫什麼?為什麼要降伏?以前沒有仔細講,到中間這裡要好好研究這個心到底是什麼心?心是citta 之意譯,音譯作質多,又作心法、心事,指執取具有思量、緣慮之作用者,用心的想,這裡的心不是我們心臟的心,這裡是我們腦筋思惟、能想的心。要降伏者即是妄心,你降伏其心,當然這個心就是妄想心才要降伏,覺知的心是佛心,不必降伏,它沒有妄想習氣,不必降伏,有降伏兩個字掛前面一定是妄想心,能降伏者即是真心、覺知,誰來降伏它?佛來幫你降伏?不是!菩薩來幫你降伏?也不對!是你自己降伏你自己的心,修行就是這樣。

別人來降伏你的心,是暫時你不行,祂來幫你一下忙,壓住你的心,那個不究竟;譬如你煩惱起來了,一直煩惱,佛菩薩看不下去,你怎麼煩惱那麼多?學佛法學到哪裡去了?我給你一個佛光普照,你就稍微清淨一下,不會迷糊掉。那是菩薩的加持、佛的加持,不是你的工夫,過一陣子你又迷糊掉了,所以我們修行最終還是要自己來,我常說衣服你自己穿上的,煩惱是你自己招來的,過去習氣也是你自己培養的,都要自己去脫掉、拿掉。你說我唸咒語就好了,唸咒語就可以去煩惱,咒語是佛菩薩製造一個環境,讓你去修自己,你要解脫還是要靠自己。譬如初級的人持咒,讓你氣機發起,這樣比較好修心,如果是要化解自己的煩惱,自己打拼出來的,才是你的,偶而佛菩薩來為你普照一下,你腦筋清楚一點,過了以後,你還是迷糊,這不行!聞思修很重要,迷糊時,要怎麼提起一念,真心覺知來截斷妄想心,這才是重要。平時,如果不去思惟的話,你一進入妄想心大於你的真心覺知的境地,會迷糊掉,這樣修行就比較困難。

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誰來無所住?真心覺知不會住在一切心上、一切境界上。應,是本來就應該這樣,你為什麼會有妄想心?因為真心覺知不夠開顯,沒有顯現出來,所以《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網友來問,這個心是什麼心?這裡面有兩個心,應無所住這個心,沒有講出來,這是真心覺知,應無所住時,你再生起那個心,這個心也是真心覺知,那你如果有所住的話,就是妄心,講清楚一點就是你的習氣,發生什麼事,執著那件事、那個人,你真心就不見了,就進入煩惱的境界,應無所住者即是妄心(意、識),不要住在妄心上,能無所住,當然是真心,應無所住這個心是不好的,有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這不是我們要進取的,都是妄想心,之中生其心者即是真心、覺知(),第二個心生起時,你當然對外境,對一切人、事、物覺知了,但是,能夠放得開,這才是你的真心,不要有所住,住後再來生一個妄想心,不會,如果這樣就是你修得還不究竟。既然應無所住於妄想心上,你就有能力、有般若智慧,觀照到你所面對的境界,不會迷糊掉,你要保持這個第二個心,真心生起時,你對一切境無所執著,真心是空是覺,沒有妄想習氣,能夠安住在那裡,又稱無住心,這種覺知真心是無住心,只有覺,不會在那個心法上去執著,叫無住心,也不是真的心,叫非心。一般言心有三者:我們在講心時,離不開三種現象,細分這個心如下。

 

(1)指心王及心所法之總稱,係相對於色、身而言,相當於五蘊中之受、想、行、識等四蘊。

(1)指心王及心所法之總稱,心王是你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總共八個,用數字來講八個識;心所法各個心王,所面對的那個境所產生的法,眼識,它是以眼根看到一切物相,所產生的心法,眼根看到這個人,產生這個人,所覺知的這個人,就是所謂心所法,這是第一念覺,如果第二念,心所法無量無邊,聖人,只有一個法,眼睛看到這個人,就是他可以知道、不加理會這個人,這樣就沒有所謂人了。而你不究竟,不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這個人是男、是女,我認不認識,我喜歡、不喜歡,在那裡打妄想,這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有了男女分別現心起就是第二念,有了這個人我喜歡、不喜歡就是第三念,有了我喜歡就多跟他講講話,不喜歡就沒話說,也是第三念、第四念無數的念,這些都包括在心所法裡面,心所法愈多,你的煩惱就愈多,心所法只在於認知,那是聖人的境界。阿羅漢他們住境不生心,如果你認知了、懂了很多又不在意,那是菩薩。法,包括心跟心所面對的一切法相,都是心,這是我們大概通稱,比較認識的。係相對於色、身而言,相當於五蘊中之受、想、行、識等四蘊。心,又包括感情覺受,受,憂喜苦樂的感情或者你喜歡動念頭的思惟,或者深層意識裡面的行陰,或者是前五識後三識六、七、八識,這些心都是屬於心王跟心所法,色法跟身法除外,都屬於心。一切法包括兩個,一個是色相,一個心法,這兩個概括一切宇宙現象,把色、身剝離開來的話,都屬於心。

 

(2)指心王,屬五位之一,相當於五蘊中之識蘊,指統一心之主體六識或八識而言。

(2)指心王,在講心王,屬五位之一,五位百法,心王、心所法,不相應法、無為法等等有五種、五位在唯識裡面講的,相當於五蘊中之識蘊,心王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一般第六、第七、第八意識,八大心王,心王指統一心之主體六識或八識而言,前面眼、耳、鼻、舌、身,其實它也是八個心王裡面的,但是,這前五識不會造業,它只會認知那個塵境,它不會有造業的功能,眼睛看到這個人、認識這個人,這樣而已,至於你對這個人的喜怒哀樂的感覺不會起,所以五識不算造業心王,真正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意識即是。為什麼前五識不算?因為前五識要加第六意識,才能夠分別、了知,如果眼睛看到一糰東西,眼識不加以配合第六意識去起作用的話,它不知道這是人,它只看到一糰物,所以第六意識分別意識加進去前五識才會起作用,前五識一般不講真正的業心。

那第七意識為什麼不能當心呢?因為它不是識,它是跨於第八意識間接而來的意念,它是非量,胡思亂想叫非量,沒有一個實際的對象來讓你認知,它因緣起的法,都是第八意識種子裡面所現的法相,第八意識的種子裡面的都不真實,過去的事情怎麼會真實?但是,現起法相時,第七意識執著,就會化成它的妄想,這個沒有真實的因緣法,叫做非量。而現量,心王能夠現實量知,就是第六意識跟第八意識這兩個,前五識它不會自己直接去作用,第七意識它是非量的,它是胡思亂想,沒有因緣它也在起那種心,這不是真實的。那麼八識不是說種子這些就是心,它有個能力可以去觀,超時空去觀十方虛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那是八識真正的心王,很多事情潛意識為什麼它都知道?因為它八識已經超時空的去認知那個境,我們凡夫的五根肉體還趕不上,不能知道,這是凡夫跟聖人之間的差別。心王,如果從八個裡面把它縮小範圍成為兩個,指第六識跟八意識,前五識不會獨自起思想、念頭,要透過第六識,才有分別,第七識是不真實的、它是非量的,所以,此心是不真實的,八識是聖人的境界,我們雖然有,不認識它,這兩個識,一個是凡夫境、一個聖人的境顯現出來的一種現象。

 

(3)對心、意、識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張三者為同物之異名。然在大乘唯識宗,三者各有其指。(a)心則指第八阿賴耶識,含有積集之義,乃諸法產生之根本體,故亦稱集起心,即阿賴耶識蓄積種子而能生起現行之意。(b)前六識稱為「識」,識為梵語 vij#2na 之意譯,音譯作毘若南,即了別之義、認識作用。(c)第七末那識稱為「意」,意為梵語 manas 之意譯,音譯作末那,即思量之義、即思惟作用。

(3)對心、意、識三者,常常大家在《唯識》裡面講的心、意、識,這裡再弄清楚,小乘有部,有部就是講有為法的這些團體,分了十幾部,就是懂了佛教一部份,就執著那一部份,分成好多派,有部他們主張三者為同物之異名,因為小乘的修行人,不承認有第七識、第八識、第九識、第十識,密教大乘講到第十個心,他們沒有辦法看到那樣,他們只能看到第六意識心起滅。譬如打妄想,我們常講妄想跟妄念兩個不一樣,妄想是第六意識的主觀意念,要想不想,你可以控制,第七意識心,它沒有辦法控制,因為第七意識,那是法塵在飄,不是它在想,是第七意識去抓到第八意識所現起的法塵,呈現在你的腦筋裡面,嘴巴在唸,你另一個心在飄,如果你內心在想一件事情,你唸經文就會出錯、吃螺絲,如果你一邊唸得清清楚楚,一邊念頭還在閃在閃,那個表示不是你的第六意識,是第七識去執取第八識的法塵,你當然可以去看它是怎麼回事,只是你認真看,你就會吃螺絲,唸錯經文了。法塵在飄在飄,小乘他們只修到第六意識,身體的氣機變化也只有到第六意識,身體的氣比較微弱,可以入定千百萬年,看到第六意識,所以,他們主張心意識,其實都在講一個

然在大乘唯識宗,三者各有其指,指的內容不一樣。

(a)心則指第八阿賴耶識,含有積集之義,化起、起現行的作用之義,聚集起來變成一種集合體,變成一種果報之因,乃諸法產生之根本體,阿賴耶識,是還不究竟的人、心還不清淨的人,才叫阿賴耶識,中文叫做無所不藏的識心,有時候也稱集起心,聚集起來,可以讓它依因緣起現行的心,即阿賴耶識蓄積種子而能生起現行之意,種子是你種下來的,累積累積一起,因緣碰到時,它就起現行,起現行就冒出念頭、冒出法相、冒出影像、冒出什麼、…,隨時會起,這是我們講的真正的心,這個心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儲存種子,你殺人的影像,它就存進來,它不會說它是不好的,它不會知道它是不好的,你做好事的影像存進來,它也不會講,這是好的,好、不好,它沒有分別,只是像倉庫管理員一樣,你送什麼東西來,我就把它儲存起來,它不會管你是好東西、壞東西,照單全收,過一段時間,它就起現行,產生因緣果報

(b)前六識稱為「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就叫做識,識為梵語 vij#2na 之意譯,音譯作毘若南,即了別之義,了別,清清楚楚叫做,別就是一、二、三是不一樣的叫,你看到這個人,知道這個是人,這是了,清清楚楚知道這個物相是人,至於是男、是女的,就要第六意識說是男、是女,已經分別再加進去,了別有認識作用,前五識加第六意識,一連貫的思惟,才有辦法認知物相、顏色或者等等的色身香味觸不同的塵境,如果你起內心的好、壞分別想,這個也是它的分別心,這是它另一個境界,不好的境界;聖人,只有到這裡,認知作用、了知作用、分別其境,這樣而已,不能再進一步了,進一步起念下去,就胡思亂想,把你喜怒哀樂的感情作用加進去,這是凡夫的境界。

(c) 一個心、一個識,夾在中間的就是意,第七末那識稱為「意」,意為梵語 manas 之意譯,音譯作末那,即思量之義,末那,也就是有一種用腦筋在思考,佛法言聞思修入三摩地,你聞是用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物境、塵聲,思就是這個心在思惟,想了以後要修,能夠起心動念思惟的話,就是第七意,你很會規劃事情,用哪個心?第七意識思惟的心,你很會設計、很會提出研究報告,怎麼去做研究,一步一步的很有邏輯性的去規劃下來,這種就是意在做的,即思惟作用。你學到心法,心、意、識這三個東西是不一樣的,識,可以說是心對物境的認知這一部份;心,是我們阿賴耶識輪迴的根本,它可以起法,也可以堆積,一大堆好壞的一切法,這個法它會起現行,意,就是思惟第七意識的,你思惟不是有意義、無意義的,它無中生有,都是第七意識的作用,它是非量。(待續)

 (2007.08.19.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