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8-12)
               --
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3.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上文經言:「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若是有人一見《金剛經》所言義理,信心升起,隨緣去信受、實行,這樣讀誦受持不起懷疑、忤逆之心態與行為,其福報已大過一日三時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者,或是無量百千萬億劫,都以身布施者,對於《金剛經》起信者,其功德是無量、無邊地大,這是無庸置疑的。

何以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那些以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者,為何有人一聞《金剛經》信心不逆,就能讀誦、受持此《金剛經》,然後其福德就是那麼殊勝?本段我們當要先來認識此經功德多大,一切修行包括人間善行(五戒)、下劣天善行(十戒善行及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色界禪、無色界定善行(廣修禪定、去除五蓋心─貪欲蓋、瞋恚蓋、惛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是謂於法猶豫而無決斷,因而蓋覆心性,是稱為蓋。)、聲聞解脫涅盤善行(依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等得脫離三界輪迴)、菩薩無量智慧生得善行(發菩提心,成就大慈悲心,求未來要成如來佛)

這是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的經典,也就是如來為那些發願要成佛、成如來佛者而說,所以能見此經者信心不逆,其功德當然是很大,當然是殊勝無倫比。因為一有人發願要學大乘教,願成為最上乘教行者,未來有一世就能成如來佛,一成十號具足的如來佛,就能救度無量無邊之眾生,拔眾生之苦難,虛空宇宙間各個有緣世界,及其世間中之眾生,皆得受益,所以其功德當然是不能用世間一切福報、果報法來相比喻的。

有人能見此《金剛經》經文後,覺得那麼殊勝,是很好的法,會生起喜歡的心,那您到底發了菩提心了沒?怎樣才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當然是指先要「誓度一切眾生」,這是原則性的宣示、宣告,也就是發願而已,因您這時還無有能力度眾生,所以發了願求:「要度盡一切眾生」後,依各個人的修行層次,大略還是要經「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最後盡未來際才能得「無上如來菩提」。

所以不管您是前世有修佛法、或修外道法,或現在才初發心修行,只要是發菩提心,宣示要度一切眾生者,那麼就要依各個人的背景、程度與心靈層次,開始做適當的修行。各個人的背景、程度與層次,是與過去世之因果有關的,所以發菩提心後,不管您程度與層次高低,都要用《金剛經》義理來修持。所以世尊說本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再來說一般人發菩提心,可能有下列原因,契經云:

(1)有諸衆生受行外道,不樂外典顛倒説,故發菩提心。

(2)或有衆生住寂靜處,内善因縁突發,故發菩提心。

(3)或有衆生觀生死輪迴之過,而發菩提心。

(4)或有衆生見惡、聞惡,急於遠離,而發菩提心。

(5)或有衆生深知自身貪欲、瞋恚、愚癡、慳嫉,爲呵責故,而發菩提心。

(6)或有衆生見諸外道五通神仙,而發菩提心。

(7)或有衆生欲知世間有邊無邊,故發菩提心。

(8)或有衆生見聞如來不思議,故發菩提心。

(9)或有衆生生憐愍,故發菩提心。

(10)或有衆生愛衆生,故發菩提心。

 

不管何種原因發菩提心,既然發菩提心後,是能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為究竟,累劫具足方便智故,行菩薩道後,始能究竟菩提果。眾生為何要發菩提心?契經云,眾生發菩提心,可為二事故發菩提心,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財物。也可以為繼續前世佛法修行,就能自然發菩提心,即為自己不斷絕菩薩種姓,也意欲要斷眾生罪苦煩惱。再自觀無量世中,自己受大苦惱,不得利益,只有自己發菩提心,才能脫離苦惱。再觀想雖有無量恒河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所以我當自己發菩提心來自度,因有佛說法,就度與否還在自己,不假他人,所以佛陀僅說法,讓您能懂得解脫道理,然後自己思惟、得悟自己心靈的脫困,所以說成佛還得靠自己。

既然發菩提心了,就要知悉自己的根基,若是出家眾已受具足戒者,是為成就聲聞解脫知見者,有些已成就聲聞乘果位者,所作皆辦,圓滿四聖諦或十二因緣觀或卅七道品,完全斷除貪瞋癡三毒而成就果位者,這些聖者已成就阿羅漢道者,能入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者。但如果此比丘僧於此時發菩提心,也就是發大乘心、發無上乘心者,即是要轉成修習菩薩道,度一切眾生,這樣往後即能內證菩薩道,而外現聲聞比丘之形者,則此種人可稱為菩薩比丘。

若因此比丘今生證聲聞極果雖能入涅槃,但依經典講說,祂們住入涅槃後,阿羅漢於兩萬劫後,辟支佛於一萬劫後,還是得要發菩提心,走入菩薩道,因菩薩道乃是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既然每個人遲早都要成佛,就是已成聖者聲聞阿羅漢、辟支佛亦不例外,所以欲成佛之時,必先行菩薩道,這樣有朝一日,聲聞眾還是要發菩提心,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早發、晚發都是要發菩提心的,那又何必要先入涅槃呢?

再談若有已出家比丘、比丘尼,今生未能成就高階聲聞道果,而欲發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雖未究竟聲聞果,則轉而學習六波羅蜜,即是修六度萬行,圓滿自利利他行,欲成就佛果之道,這樣也是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即是學習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教法。

反觀此時之末法時期之初學者、外道人、或迷入邪道、歪道者,今生有幸能見《金剛經》,更應依其經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先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觀一切法虛妄,行布施、忍辱、般若波羅蜜法,行無為法,斷自己習氣心病(初學者)、轉入修除內在妄執自性真如功用(外道人)、或去邪歸正學正法、戒律法、無為法、實相觀、中道觀等知見(邪道、歪道人)

上述各種人都應該發菩提心,已做善業有成就者,更當要發菩提心,已得人天果報因者更應發菩提心,已得聲聞乘道果者更應發菩提心,或已是發菩提心,今生又來人間度眾生者,更要繼續發菩提心。所以有下列狀況者,就當要發菩提心,契經云:

(1)   一者作諸善業,二者作已不失,當發菩提心。

(2)   一者為勝一切人天果報,二者為勝一切二乘果報,當發菩提心。

(3)   一者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惱,二者為得無量大利益事,當發菩提心。

(4)   一者過去未來恒沙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觀菩提是可得法是故發心,當發菩提心。

(5)   一者觀六住人雖有轉心猶勝一切聲聞緣覺,二者勤心求索無上果故,當發菩提心。

(6)   一者欲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二者欲令眾生解脫,外道等所得果報,當發菩提心。

(7)   一者不捨一切眾生,二者捨離一切煩惱,當發菩提心。

(8)   一者為斷眾生現在苦惱,二者為遮眾生未來苦惱,當發菩提心。

(9)   一者為斷智慧障礙,二者為斷眾生身障,當發菩提心。

 

所以不管您受惡業報苦,或已修行中,或無意中,當您讀到此《金剛經》時,趕快要發菩提心。有能力度眾生者,即可以開始度眾生;無能力度眾生者,趕快修心養性,早日悟得菩提,也能早日開始度眾生。當然發菩提心度眾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個人自修容易,一人吃飽全家飽,一人成就全家成就,一人證悟全家證悟,一人心淨即可自得菩提。

或有人能帶弟子做一些法會、或帶弟子做些人間善事,徒弟們都很願意跟著他()去做。若真是要帶人真修行就很難,尤其是一個僧團樣,大眾日日生活在一起做修行事,就會顯示出各個人的習性,折磨力、磨合力就很強,帶者、被帶者都要能容忍,所以這樣度眾時就顯得問題多多。若一個人已得心清淨,開始要帶領弟子一起修行,同體大慈、無緣大悲之故,只要是前來就是有緣,都得跟他們共修、共生活,徒眾習氣、心病、執著性,不能與您同進展時,心力耗損是很大的,當然要度眾就是困難多多。所以很多修行人就會自思惟,自己解決自己心性就好了,還是不要去管其他人修行、得不得度。還有若有和合僧團一起,要能一天打坐幾個小時,禪修一次要幾天,修心養性時又管住這個心死死 的,好痛苦耶,大眾心出狀況者無量無邊,不然何謂是眾生?

自修容易,發菩提心容易,真要度眾難就難了,廿幾年前,有個機緣得知中部一位出家師父,好像修得還不錯,應可以帶居士眾修行,我與一王姓同事,即前去登寮拜訪,請他出來弘法利生,但是他卻推說能力不足、福德不足,即被回絕了。不久此年紀不高的出家師父,也選擇早早圓寂,入圓寂入涅槃去了。涅槃是多好的事,有誰願意發菩提心出來帶眾生真修行,廣度眾生,眾生難度呀。度眾生不是講講經、說說法、放放生、做做善事後,各自回家了就沒事了,若這樣不會有全體一起生活的糾葛,也不會顯出各人習性,每個人心有千千心,忍一日可以,忍一月準會出問題,所以願意獨居而修的出家眾多,要叫他獨當一面,行菩薩道就較難耶!

就是有人說是發了菩提心要度眾生,但是對於眾生,少談直指人之心地、習氣中,讓他們能認知唯識六、七識妄執性,來求得改變他們的習性。所以有些人只求要能日日積福、修一些人間或下劣天福報,這種零零星星做些善事,也算是在行菩薩道。但這是末法時期的悲哀,我們總不能像世尊一樣,讓有緣跟隨者,一聞佛法,即能深入心地,即斷諸習、微習,早日即成道果。

話說回來,不去管別人怎麼樣做度生事,今生我們有幸聞得《金剛經》成佛之大法,我們當要知恩、報恩,所以當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要光做些善事。若發菩提心時,立大誓願,作如是言:「若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當大利益一切眾生,當要安置一切眾生於大涅槃中,復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則名為自利,亦名利他。」

是故初發菩提心者,則得名為菩提因緣、眾生因緣、正義因緣、三十七助道法因緣,攝取一切善法根本。此等初發菩提心法對於菩薩而言,名為大善,亦名一切眾生善根,能破一切眾生身口意等三業諸惡。一切世間所有誓願,及出世間所有誓願,無有能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如是誓願發菩提心則無勝無上。

當您發菩提心後,更能體會《金剛經》文義,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您會越來越深入《金剛經》甚深義理中,慢慢開顯無上菩提智慧,最後真的能利己利他,盡未來際當得成佛。因《金剛經》是本母(m2t4k2),一切佛都從此經悟出,您要成佛也不例外,所以要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才能真正受教,真正悟得《金剛經》真實義。

 

4.「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發了菩提心後,就要開始做「伏心菩提」的修行工作,不是發了菩提心就好了,說留待下一世再來繼續修行,不要有此心意念,您下一世能生何處尚未知,怎能期待下一世再來修行。今生有幸讀誦《金剛經》,就要趕快來受持,受持其實講來就是趕快斷惡、修善、去妄執心、去諸微習,培養自性(svabhava)讓其清淨。發菩提心後是確立菩薩種性,一個菩薩行者若能發菩提心,則得名為菩薩摩訶薩,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修大乘行,是故初發菩提心,即能攝取一切善法。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修行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發心,終不能得;是故發心即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本。菩薩摩訶薩見苦眾生,心生憐愍,是故菩薩因慈悲心故,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能習三十七道品;因三十七道品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發心名為根本。

契經云:一個人要行菩薩道行,除已發菩提心外,當要行菩薩尸羅(śīla,含有戒行、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等諸義),是故發心名根、名因,名枝、名葉,亦名、亦名,亦名為種子。菩薩心生發菩提心後,到底能畢竟不畢竟?畢竟者,乃至今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退失;發菩提心後學佛不畢竟者,有退有失。退失有二種:畢竟退、不畢竟退。畢竟退失者,終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能推求修習其法;不畢竟退失者,求菩提心,修習其法。所以發菩提心以後,即有五事要趕快進行: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瞋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愍心,五者勤修精進。

親近善友:先說親近善友,即親近善知識,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善知識教授知識以訓誨,同行者知識以策勵,外護知識以資養,三者俱備,方能成就其功,故稱善知識。大家都知道,要依善知識學習,但末法時期,哪個是善知識、哪個是惡知識,甚至於是邪魔歪道知見,無智慧者怎能分辨?又名師易尋,但明師難找,只有自己小心經營了。

何謂善知識?簡單講是能知一切佛法,有人來參問,都能幫他化解疑慮,施以無畏,並能指導修行,這種人是知道要報佛恩者,本質心地柔和者,不好諍辯者,守戒律嚴謹者,不會去惱怒眾生者,更不會去毀謗僧俗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出家人要先背誦的伽陀(偈語):「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出自根本一切有部毘奈耶第31),也有人改寫成:守口攝意身莫犯,不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其中兩句是一偈,「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出自《法句譬喩經》)。所以真正佛弟子,不管出家眾、居士等,都當依教奉行,不得違犯。還有善知識,更不會去求名聞利養,或販賣些非學佛法有關之世俗人所需的,此些物品當然是不如法的東西。若是真善知識,僅是默默為佛教奉獻,施捨眾生法財、物質外,還要大家來修心養性,求得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以實際行為來報答佛恩。

有善知識,更有大善知識,善知識、大善知識等義,少有見佛說,此義僅見於《佛說大乘金剛經論》裡頭,此部經流傳不廣,不在大正藏本中,亦不見於他藏裡,我們所擁有的《佛說大乘金剛經論》版本,是藏於廈門羅浮山朝元洞中。《佛說大乘金剛經論》主角除世尊外,還有一個要角是文殊師利菩薩。此經是文殊師利菩薩為大眾問佛有關《金剛經》裡頭的名相解釋,譬如說《佛說大乘金剛經論》(註:也有人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經名)經文裡頭解釋的名相,有如(1)何謂金剛心─即陀羅尼名金剛心。(2)何謂金剛經者─金剛經者金剛即喻自性,經者喻自心。(3)何謂四句偈─四句偈即是修行人的進道功程,權分四級,號四句偈。一曰空身(一得即證須陀洹果),二曰空心(一得即證斯陀含果),三曰空性(一得即證阿那含果),四曰空法(一得即證阿羅漢果)(4)云何四生、云何五眼、云何無餘涅槃、…,等等名相。文殊師利菩薩代大眾問佛之《金剛經》名相,佛都一一加以解說,以前《金剛經》四句偈讓多人誤解不能明了,在此經中四句偈就有詳盡解說,並述說修行過程,此四句偈非常非常重要,還不知道此等義者,要入法爾網站上去學習,才不會走錯修行路。

請看經云,何是善知識者?《佛說大乘金剛經論》云:「佛曰:善知識者,心性柔和,戒行專精,心無貪妒,物無愛戀,心行平等,意無憎愛。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總持,好心與人,不求果報。行門清淨,無諸過失。說法論義,皆合經意,具足此行,名善知識。」

依此經文已把善知識說明得很清楚了,若是有人心性不柔和,還好與人諍辯,數說己高他低、毀謗四眾,無有戒行專精,又貪世間名聞利養、意有憎愛、…,等等心病者,準非是善知識,後學行者當知要遠離了,不要再親近受害了。還有,有時真善知識是不見得真能遇到,所以《摩訶止觀》卷四下經典提到較常說的善知識之意,云學佛有三種善知識如下:

(1)教授善知識:指善巧說法。或即教授之師。其人內外方便,通塞障礙,皆能決了。

(2)同行善知識:指行動與共,相互策勵。或指修行之人互相策發,切磋琢磨,併心齊志,如乘一船。

(3)外護善知識,指從外護育,使能安穩修道。或指營理所須以助修行之人,或有外侮而能扞禦。

 

若一個人已有些許修證境界與經歷,苦不知修道前程若何,入於迷惘中時,就要能有幸親近到真「大善知識」,此大善知識能對執空者破其空,對於執有者破其有執,最後走到實相觀、中道觀,然後能指導後學走入「陀羅尼門」殿堂,走入悉曇總持法門之路。不然此修行者是會走很多的冤枉路,甚至於依附邪魔、歪道,迷失善根而不自知,如一走入魔道,則萬劫不復矣!古德云:「寧願百世不悟道,不願一世入魔道。」修行人一入魔道後,就是以後能發菩提心,要成佛時則要花七百大阿僧祇劫;而未誤入魔道行者,發菩提心後,最多也如世尊一樣僅要花三大阿僧祇劫而已,即能成如來佛,所以行者不得不謹慎而行。

那何謂是「大善知識」呢?《佛說大乘金剛經論》云:「佛曰:復有智慧出眾,福德超群,無所不善,無法不識,為人天眼目,作佛法棟樑,掌佛祖權衡,作法門領袖,開正門道,塞邪魔路,紹隆佛種,續慧聯芳。以心印心,流傳不絕。大機大用,大願大力,此名真正大善知識。」

此等大善知識,定是菩薩再來,福智雙者均能超越群倫,也能降伏諸魔外,把正確的佛法解脫道流傳世間。對於善根具足者,大善知識能給與真正印可,使此佛法流遠不斷,法脈綿延不絕,其利益眾生願力亦廣亦大,不僅只限於蓋寺廟等硬體設施上有成,也要能在軟體上、正法上、解脫道上、密法上,做出決定性的貢獻,這樣即是紹隆佛種,塞邪魔路,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善知識。

依此經文所言,大善知識者應懂得一切人天佛法、亦知曉聲聞法、菩薩法、金剛密乘法,通達大小二乘、顯密二教,成為人天眼目,提供修行者超出三界法要,教導眾生發菩提心,當然此人是佛法棟樑,有能力能紹隆佛種,教導出佛法龍象,使真正佛法綿延不絕。

斷瞋恚心:再來說斷瞋心,這是真的在做伏心菩提工作了。瞋恚為煩惱之異名,瞋恚能令人發激怒之情,蓋覆心性,妨礙禪定,故以蓋喻之,名瞋恚蓋。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舉出,瞋恚心有三種發相的機緣如下,修行者修禪定時,有如下三種瞋恚之發相,即:

(1)非理瞋相:修行者修禪定時,瞋覺突然而起,不問是非道理,無故而發瞋恚,障於禪定,是為非理瞋相。此處是指行者於禪定中,心念起以前往事可瞋事,緣此而發瞋怒心,若不能當下警覺,安住此心,即失菩提智,陷入煩惱法中。

(2)順理瞋相:修行者修禪定時,為外人所惱而生瞋恚,猶如持戒之人,見非法者而生瞋恚,此瞋雖順理,然亦障於禪定,是為順理瞋相。一般初修行人,因自己六根不淨故,心尚不能包容萬相如太虛者,才會以自己持戒嚴謹,亦要求別人一樣持戒清淨,不然一見、一聽即發瞋,還自有一套道理,說發怒有理、理直氣壯,所以說是順理瞋相。

(3)諍論瞋相:修行者修禪定時,執著自己所解悟者為是,而以他人之所行所說為非,以他人所說不順於己,即起瞋恨,亦障於禪定,是為諍論瞋相。犯這種毛病者,不是佛法懂一半,就是不學《金剛經》之般若智;或者誤解世尊所說道理,所以易犯諍論不休之毛病。此等人實不知佛法於己要杜塞心思,對外境要包容涵容,讓六根入六塵而不動。若是一個善知識,心地柔和能接納異議,因祂知道各個人修行層次,其所言未究竟、處於何地,因能知其修行境界,所以不必開口講是非。[1]

要能不起瞋恚心,有五事當要隨時警惕。經云:「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心,五者觀諸眾生如一子想。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

隨師教誨者:徒弟等當以空無心隨師教導,師父嚴厲管教時能無有怨言。若無此種認知,不是有強因緣之故,實難依止某師受教長久,所以法師法眷雖多,有時親屬無幾,此是無有強緣、多緣者故。師教誨主在指導徒弟之心,不能執著於某一對象,眾生之妄想緣取三界諸法,此乃一切煩惱之根源。蓋凡夫之人,妄想微動即是犯攀緣諸法;妄想既有所攀緣,則善惡已分;善惡既分,則憎愛並熾;由是,內煩眾結,外生萬疾,不能成就道業也。

生憐愍心:對眾生生憐愍心者,既然發了菩提心,記得要度一切眾生,唯目前功夫有限,不能即刻實現,但對於眾生受苦,當有憐憫之心起,經云憐愍心有七相。據《菩薩善戒經》卷八如法住定心品載,菩薩於諸有情起七相憐愍,即:

(1)無畏憐愍─指菩薩於諸有情,以無畏力,起憐愍心,隨順眾生身、語、意三業,利益安樂。當然菩薩要利益眾生,要能不怕一切辛苦或身心所感召之苦惱,始能發起此種無畏憐憫之心。若菩薩一出手幫助眾生,自身心常有與眾生相同之業感,所以遇此境界,當要能自我調理,才能說是有菩薩心懷。

(2)真實憐愍─非煩惱愛故,菩薩於諸有情,如法憐愍,利益一切,而終不以非法、非律、非賢善行勸化有情,乖違於理。菩薩憐憫眾生是理智的,不是盲目的,所以不是光施憐愛之情,應將佛法說明清楚,讓他能自悟解脫煩惱,這才是真憐憫。

(3)不愁憐愍─指菩薩於諸有情,慇懃憐愍,隨其所宜,發起一切饒益事業,而心無憂悔。此處菩薩能讓眾生無愁飲食、苦楚,若是有能力時,當施以食物、財物等,所以經云,菩薩不應吝惜資財,以清淨心來布施。

(4)不求憐愍─指菩薩於諸有情,不待求請,而自起憐愍,為作利益。菩薩能自動自發地去幫助眾生,自己食物、財物能無求即捨、即給,是真布施。

(5)不愛憐愍─指菩薩於諸有情,無愛染心而起憐愍,廣饒益於他,不祈恩報,亦不希望當來之果。菩薩能以般若智施捨一切所有給眾生,不要記憶給什麼給多少,更不必是宣揚開來,這就是無愛染心憐愍布施,也是無住相布施。

(6)廣大憐愍─指菩薩於諸有情,起憐愍心,至廣至大,雖遭遇一切不饒益事,寧可自身受苦,終不棄捨,令其安樂。菩薩道難行,眾生欲望無窮,當盡量以憐憫心來施與法財、物帛,眾生受後不受教,亦能無瞋為是。

(7)平等憐愍─指菩薩以如上種種憐愍眾生功德相狀,普於一切平等饒益,無有分限。菩薩布施要能以平等心施與,不要有分別心施與,菩薩於法、於物都能平等供養、布施一切佛、眾生。
 

勤修精進:精進vīrya,音譯作毘梨耶、毘離耶。又作精勤、勤精進。是指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義,於修善斷惡、去染轉淨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蓋精進為修道之根本,行四聖諦、十二因緣觀、卅七道品─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等修心養性基本善法。然後菩薩道者其精進應是做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十波羅蜜(六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等十波羅蜜)之行。

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舉出七種精進,即:

(1)得現法樂住,

(2)得世間法,

(3)得出世間法,

(4)得資財(福德資糧)

(5)得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6)得解脫,

(7)得菩提(般若智)

 

又《菩薩地持經》卷二力品,亦舉出四種精進之功德力,關於精進與精進波羅蜜之別,諸經論中說法不一,精進有所執著是聲聞種性,精進而不執著任何法要,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此處則指菩薩為證佛道之精進。

再來談談「受持、讀誦、廣為人說」,能進入「方等經」修行之居士行者,應該是已受三皈、五戒、菩薩戒者,若是僅是喜愛讀誦《金剛經》,還沒有皈依、受戒,這樣還是外道行者,可能犯有盜法之嫌,所以應速去皈依、受戒。若是比丘、比丘尼已受具足聲聞戒,已超越專注於阿含道修持,目前已兼習方等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此等出家眾師父應已發菩提心,欲行菩薩道了。

此等受持、讀誦《金剛經》人,若是菩薩戒居士行者,是當然已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要度一切眾生的菩薩。而出家比丘、比丘尼已受具足聲聞戒者,是今生要成就聲聞果、辟支佛果位者,要求證入涅槃者。若比丘、比丘尼等已成就或未成就聲聞乘道果,想要發菩提心轉入修菩薩行,此等比丘、比丘尼當發菩提心,之後也是要開始讀方等經、般若經,這時候的比丘、比丘尼,則稱為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古代印度出家修行是為比丘、比丘尼,是等比丘、比丘尼眾定要成就涅槃道的、脫離出三界的人,除非已成大阿羅漢,才有轉化為菩薩之可能,《解深密經》就是在教化此等大阿羅漢成為菩薩的教理。

在中國佛教史上所謂比丘,也兼具有做度眾生之事,所以中國稱比丘、比丘尼為「菩薩比丘僧」、「菩薩比丘尼僧」。因此以中國地域來說,菩薩不一定是優婆塞(居士男)、優婆夷(居士女),也有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等,因此等僧眾除不托鉢外,也在做弘法利生的工作,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佛教裡,才是這樣的情形存在。

未證得三三昧前,比丘、比丘尼、居士菩薩等諸行者,都是依戒律而修,前者250戒、348戒,後者34(6重、28)。這是修行人基礎工程的作業,做不好時就學不到《金剛經》真正義理。菩薩要入菩薩藏,所謂菩薩藏 bodhisattva -pi6aka乃詮釋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等之大乘經典,如《般若經》、《金剛經》、《圓覺經》、《楞伽經》、《解深密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皆含藏菩薩修學之法。《解深密經》云:「菩薩云何應當修學?…,由五種相,應當修學,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這是《金剛經》、《般若經》課程範圍,菩薩要認真修學。

一般居士得先受五戒 pa#ca 01l2ni,此是為在家男女所要受持之五種制戒。即:(1)殺生,(2)偷盜(不與取),(3)邪婬(非梵行),(4)妄語(虛誑語),(5)飲酒。我國古來以五戒配列於仁、義、禮、智、信五常,復以不殺配東方,不盜配北方,不邪婬配西方,不飲酒配南方,不妄語配中央。

再來居士菩薩當然還要去受菩薩戒,得戒師當為您說菩薩戒是什麼戒律,您就要怎麼去守這個戒。守戒就是在做「伏心菩提」、「明心菩提」的工作。受菩薩戒是受什麼戒?依《優婆塞戒經》、《在家菩薩戒本》,言優婆塞戒主要是六重、廿八輕戒,合共為卅四條戒律,若您沒去受過戒,提示其內容如下:

有六重罪:

(1)殺戒、

(2)盜戒、

(3)大妄語戒、

(4)邪淫戒、

(5)說四眾過罪、

(6)酤酒戒。

另有廿八輕戒:

(1)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2)耽樂飲酒戒、

(3)不瞻病苦戒、

(4)見乞不與戒、

(5)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

(6)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

(7)不持六齋戒、

(8)不往聽法戒、

(9)受僧用物戒、

(10)飲蟲水戒、

(11)險難獨行戒、

(12)獨宿尼宿戒、

(13)為財打人戒、

(14)殘食施四眾戒、

(15)蓄貓貍戒、

(16)蓄養畜獸不淨施戒、

(17)不蓄三衣缽杖戒、

(18)做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

(19)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

(20)非時非處行欲戒、

(21)商賈不輸官稅戒、

(22)犯國制戒、

(23)得新衣不先供三寶戒、

(24)僧不聽說法輒自作戒、

(25)在五眾前行戒、

(26)僧食不公分戒、

(27)養蠶戒、

(28)行路見病捨去戒等廿八輕戒。
 

還有菩薩摩得勒伽(m2t4k2本母)有此四波羅夷法(pārājikā,斷頭、極惡、重禁之罪)

(1)若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2)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悋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3)若菩薩,瞋恚,出麁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杖、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捨,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4)若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

諸大士!已說四波羅夷法。若菩薩,起增上煩惱,犯一一犯,失菩薩戒,應當更受。
 

當然菩薩復有五事要學,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妬心,五者觀諸衆生如一子想。另外,子對親要能盡誠順命供養,此善行即是孝順、孝養。佛經中,不論在家、出家,勸孝之文甚多,如孝子經謂,親之生子,懷胎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故孝順是大善行,光此一善行即能死後生天界。《梵網經》卷下謂,孝順乃至道之法,故以孝為戒。《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謂,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人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故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與供佛之福等無差別。

談到受持、讀誦如上,要修心養性,我們再分幾種概況來說明,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者,原則上講起來,修行者每個人都要先自修,受持、讀誦《金剛經》得利後,理解了《金剛經》後,才能開始為人講《金剛經》,但因緣不同,就有下列不同的概況:

(1)未開始修行就接觸到《金剛經》者,此種人深愛其義理,是過去世已供養千萬億佛,才能在讀誦到《金剛經》,就法喜充滿、依教奉行,悟力大增。但此等人於今生接著就要先去皈依三寶,去佛教寺廟受戒,開始依戒而修持,再依《金剛經》裡之布施、忍辱、般若等波羅蜜來繼續修持,這樣才是真正佛弟子,不然就是犯盜法戒。

(2)先已受三皈、五戒、菩薩戒居士,打坐、禪修,修得有成後,心已能安住,再順緣能讀誦到《金剛經》,然後懂得實相觀、中道觀真正《金剛經》大乘義理,得證空、無相、無作等三昧初住,這樣才能開始為大眾宣講《金剛經》,居士菩薩行者若證得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初步住,即是修心養性有成,當然《金剛經》義理徹底了悟,即能深入淺出地闡述此《金剛經》深義給後學。

(3)比丘、比丘尼出家眾等,若依《阿含經》經典與具足戒等律儀而修,已實證得聲聞四果位,有些人大多即想入涅槃,入寂滅為樂境界。若此等人深入經藏,見聞方等經、般若經、金剛經,也知道大乘佛法之殊勝,捨小乘有性教,入大乘無性教,最後則能轉入金剛菩薩道,即能避免兩萬劫住入涅槃時間,這種人是上述所說的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

未有成就但已發菩提心之小菩薩,出家、居士等眾度眾生是很辛苦的事,難免身心都得受煎熬,但為行菩薩道,無願無悔地實行菩薩道道行,始是報佛恩。但不能諱言的,也有很多出家眾,喜愛涅槃為樂,不從事於度眾生之事。據聞有一比丘僧,轉入菩薩道,成為菩薩比丘後,終日為眾生事忙,忙到自己罹患胃癌,當自己得知有病後,即想要入涅槃,惟其徒眾不願捨離祂,即自作主張堅決地把祂送到醫院裡做手術,但手術後出院,此聖者拒絕服藥,最後當然就是瀟灑地示滅了,因留殘此假肉體度眾生時,已是力不從心了。所以說修小乘解脫道好修行,自己可以快速成就,而修菩薩是累劫修,菩薩道難行,菩薩道雖難行亦要行,這是菩薩願力所致也。

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居士等菩薩,在體悟般若經、金剛經深理後,即能開始講經說法,為大眾開顯大乘法要。一個人若無實證的功夫,講起《金剛經》來,就不能契入佛陀般若教義深理中,所以此等人可能僅在名相上分析、解釋,這樣對於後學的心性改進,是無有大助益的。

若有人能開講《金剛經》般若真正密義,依佛陀教化大乘義理、深理而說,來教化諸末法時期的修行人,讓他們於修行過程中,不要執取一切法、不要執一切境界、不要執一切真如性用,不要執取小神通及任何心用,這樣即能直取菩提解脫道果。因世尊講說,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者,是無一法可得,要成就無上菩提者,是無一法可用,大乘行者就是要這樣去修持,才不會走入天道、邪道、魔道中。

對於能說《金剛經》甚深義理者,如來神通無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有此等真正能講《金剛經》者,此種人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已經成就了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了。因為您已能依真正成佛的道理,講解給後學知道,讓他們種下了菩提種子,讓他們能有正確知見,也能脫離煩惱障、所知障,也能避開怪力亂神之事,不會再誤入三有(欲、色、無色界)中,能不住九次第定中,能超越十背捨,十遍處、…,等等一切法,讓後學可以走入真正的佛道,並於有生之年,幸能實入陀羅尼門殿堂,以後當能大利益群生,也能有一世得一切智、道相智,以後某一世當悟得無上正等覺。如此有一人成佛,當度無量無邊眾生,當然其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殊勝。

以上菩薩善於智慧行,是未來要成如來佛的,成了如來佛就能弘化一佛剎土三千大千世界及一切世界之眾生,所以《金剛經》是入菩薩道者要成如來,成十號具足的佛陀之教科書,如此就知道讀誦、受持、廣為人說此經,其功德是這樣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有邊等等不可數之功德了。(待續)

  (2007.05.27.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