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8-7)
               --
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三)名詞解釋 ()

10.大乘

在《阿含經》,尊稱佛陀之教說為「大乘」。大乘、小乘之語,係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大乘佛教興起後,由於大、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一般而言,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在《阿含經》相對言,尊稱佛陀之教說為「大乘」。我們在還沒有究竟以前,常常會分別《阿含經》是小乘法,《般若經》是大乘法,《華嚴經》、《妙法蓮華經》是菩薩境界,其實已經在講心的《解深密經》來講,《阿含經》也是大乘法,世尊在講一乘佛法權分三乘。《阿含經》裡面的聲聞乘或者是辟支佛法,這些小乘的聖人,他們學的是有性教。有性教是在說真如自性它有什麼功用?初禪境界有什麼功用,二禪、三禪、四禪、四空處定有什麼功用?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有六神通,這些都是真如性用,有性教在教我們、讓我們知道真如有這些功能。到菩薩法以後,祂只是教你中道觀、實相觀,觀一切法是有,但你跟它不相應,你可以觀法的存在,卻不受它的影響,要有這個能力,才能夠解脫,這是圓滿的大乘佛法。世尊到後期都是在講這些道理,《金剛經》也在講這些,有性、無性教法當然都包括在裡面,但偏重於解脫跟圓滿的實相觀、中道觀,有一點是無性教,因諸法無自性性,也就是說你自性雖然有種種的反應,但是,要觀它沒有實性。

三性之遍計所執性是凡夫性,因為你對圓成實性或依他起性所起的諸法,會產生心裡面的毛病、執著,你的見解跟它相應,就變成遍計所執性,這是凡夫的境界;你眼睛跟聖人一樣照樣可以看、耳朵照樣可以聽,但是,看了以後、聽了以後,你多一層煩惱,不高興或者高興或者喜愛、厭惡,總總的毛病會現出來,後面加進去的這是你的凡夫性、邪真如所生。真正我們眼睛看、耳朵聽的這種真如性用,凡夫跟聖人都具足的,都有此佛性,只是我們多了一個遍計所執性。

《解深密經》也好,《金剛經》也好,告訴你要無住相布施、無住相的去學般若波羅蜜、無住相去學忍辱波羅蜜、無住相去做種種的善法,表示你做了,不要執著,此在教你無性、無性性,這在大乘佛法裡面講的,以佛所教的經典來講,衪沒有什麼大、小乘之分,只是在小學生時,講小學生的法,等到他長大了,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就要依適當的程度,屆時跟他講適當的法。其實在這條路裡面,衪是要教你一乘佛法,大乘佛法,不是教你《阿含經》初級的佛法就完了,以後沒有了。我們不要有文字相分別,什麼大小乘,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分,一個真正究竟的人,他不會去分大、小乘,他會了解小乘是要走到大乘的一個過路階段,如果你沒有小乘的基礎、修證,甚至於沒有戒律嚴格、解脫的知見的話,你光說你在行菩薩道,在講經說法度眾生,基本的解脫能力沒有,基本的戒律沒有守好,那都是假的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

大乘、小乘之語,係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大乘佛教興起後,由於大、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這些知見都是有偏頗。一般而言,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大乘佛教徒說這些原始佛教學徒,即大眾部或者上座部、…的教派之稱。等到經典結集以後,大概到佛入滅五百年後,才有大乘佛教的興起,從龍樹菩薩以後開始發展。若由部派佛教立場來看,他們稱大乘教好像不是佛所教的,釋迦牟尼佛在時,是有講很多大乘經。但有的人講得更離譜,說這些經典不是佛講的,他的佛好像就只有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好像不是存在的。

我們剛開始學佛法也是這樣子,一講到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一講到毘盧遮那佛,你就傻眼了,毘盧遮那佛是誰?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又是誰?搞不清楚,其實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都是同一個,很多密教的經典,會出現毘盧遮那佛,有時候又用報身佛的盧舍那佛出現,有時又是釋迦牟尼佛,在同一部經現出這幾個名詞,你會搞混了,以為是三個人,其實,所有的佛都是毘盧遮那佛衪所應化的,一段時間化一個佛,當然這個佛衪不是一化就成佛,化出來以後,累劫修菩薩道,然後最後有一世就成佛,搞不好你們哪一個就是衪所化的,以後哪一世也會成佛的,所以,我們不懂就不要去亂批評。但話說回來,你要能夠全部懂,你也不會去亂批評。大乘佛法,有時候釋迦牟尼佛衪是用化一個身去講的,你仔細看經典,可以看出蛛絲馬跡,如果不是佛,可以講出這樣的殊勝經典嗎?

有性教是阿含期的經典,只是在講戒律,講我們有性之用而已,沒有在講解脫後還有另一轉解脫的知見(空有不二),內容沒有把大家的修行過程擴大,去順便救度一切眾生。聲聞乘上去以後就是菩薩乘,菩薩乘最後要得到的就是如來菩提,你要得到如來菩提,你不去行菩薩道,怎麼去得到如來菩提?所有經典,大乘經典也是釋迦牟尼佛在當生所講的,或入滅以後衪的應化身再現所宣講,其實很多經典可以看得出來是衪的應化身所講。然而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沒有小乘就沒有大乘,有小乘沒有大乘你就只走一半,沒有什麼值得傲人的,所以儘量不要去互相批評。

 

小乘視釋迦為教主,大乘則提倡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小乘僅否定人我之實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實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脫為主要目標,故為自調自度(調指滅除煩惱;度指證果開悟)的聲聞、緣覺之道,又有說度人入自我解脫者為小乘。大乘認為涅槃有積極之意義,乃自利、利他,兩面兼顧之菩薩道,又有說度人入菩薩道者為大乘。我國及日本現行之佛教,均屬大乘。

小乘視釋迦牟尼佛為教主,因為《阿含經》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們說這是真正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其他的經典他們不承認,大乘則提倡三世十方有無數佛,事實也是如此。不是只有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這樣你的心量就大,一個佛跟十方三世一切佛有什麼不一樣?你看《大隨求陀羅尼經》裡面講的,一個佛的能力,不如十方一切佛那麼大,因為十方一切佛都是同一個心性,如果各別當然是相同、平等,一個佛的能力是很大沒錯,但定不如十方三世一切佛跟你授記。大乘佛法不是只拜一個佛,一下子藥師佛、一下子阿彌陀佛,小乘講什麼會有阿彌陀佛?哪裡有阿彌陀佛?小乘經典都沒有看到什麼阿彌陀佛,《阿彌陀經》怎麼沒有?

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可以知道,他是太執著,他執著他的,你就是跟他爭辯,他也聽不進去,這種人大概都是過去沒有修行,突然間接觸佛法,就開始修小乘,或者過去小乘沒有究竟,還得繼續修,今生如果喜歡大乘佛法的,過去世應該也修過小乘,今生有幸轉入大乘,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轉,這看他過去的因緣,諸法從緣起,如果他過去因緣還不是很具足,從小乘要轉到大乘,他會怕,為什麼?因為大乘佛法要去接引眾生,而且還要分擔眾生的業力,功夫不夠,沒有辦法去承受,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

小乘僅否定人我之實在性,小乘是要求解脫,人、我相是沒有了,他求我空觀;大乘進一步否定法我之實在性,諸法無我,這樣才能解脫,是圓融的解脫。每個人的知見,會造成他修證的境界不同,這是因果現象。小乘以自己之解脫為主要目標,故為自調自度(調,調伏煩惱,進一步要滅除煩惱,調伏跟滅除是不一樣,調伏是用石頭把草壓住,不讓草去發長,但是,石頭拿開草照樣還會發起來,調伏是不究竟的,就像沒有開悟的人,他潛意識的習氣沒有現出來,他覺得自己腦筋裡面空蕩蕩的,沒有東西了,就覺得我是清淨了,這種人的腦筋、黑漆桶被石頭壓住,現不起微細的習氣出來,等到你挖進去了或者把它打開了,它潛在習氣就會冒出來。

有的人說我怎麼愈修愈退步,以前看什麼都很好,不在意,都很歡喜,結果打破黑漆桶以後,你潛在的不甘願、不平的心還會冒起來,有一個人講一句比較離譜的話,你心裡就不悅,還會冒起來,冒起來不見得你會去發脾氣,但你會感受到,這句話很不中聽,然後瞋心就一直作勢要冒起來,你們自己去體會一下,真是這樣,因為你有一個覺知心去看著它,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眼看,你會看到心裡有火花一直要冒起來,你會有感覺,你知道修行就不會去撐著它,它底下沒有東西撐著,它沒有根,這個瞋心起到某一點就下去了,但你雖然沒有發脾氣、沒有發出來,你要知道你還有一個種子在那裡,這就是觀照、覺照,實修就是要這個樣子。

沒有進入到這個現象的人,修起來會是很累,你要不要修?如果是有一個不甘願的心、咀咒人家的心,你這個瞋心起來時,你以前沒有修行還好,不知道這個心的厲害,修行到一個程度了,心裡一咀咒人家,真的就發生事情了,殺人不用刀,用心就好了,這樣你還敢讓這個心亂動嗎?能夠這麼千百回的去磨練的話,到最後心空法了,沒有什麼種子會現起來,同樣一句話,過去聽了不痛快,現在你的心都不動,更沒有要咀咒、害人的心。你若是開悟了,登入地上菩薩,你有沒有能力?多少有一點能力,初地菩薩也有一點能力,心裡面咀咒人家,可能它就實現了;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衪的菩薩位階更高,以衪來講,衪雖然在苦行林修六年,也有五神通、漏盡通,衪開悟時,更應該要變什麼都可以幻化,佛法懂了以後,一個有能力、有神變的人,祂偏偏要修忍辱法,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回到清淨的自性,不去隨緣相應,衪在過程之間都一直修捨去一切法,我知道真如性用功能很強,但我不去用它;我知道有能力可以神變,你要殺我,我可以把你的刀變彎掉,你要砍也沒有用,甚至於我還可以發強風把你掃掉,確實祂可以這樣,為什麼衪不做呢?為什麼要讓歌利王來割截祂身體,是要修自己,沒有心性相應,要回到自性清淨,回到自性清淨以後,你要怎麼神變?佛也有神變,衪不用自性真如來起神變,如果衪是以真如性用去變的話,那衪跟他化自在天、化樂天的天神有什麼不一樣?他們也會變,會變,那就是佛嗎?不是,佛,就是回到覺悟清淨自性以後,衪都是用十方一切虛空如來所共有的咒語、所共有的手印,去產生神通變化的。

釋迦牟尼佛用手印,不像我們還要在這裡結手印,衪在腦筋裡面用觀想的,馬上印就結成,不像我們還要用手動一動,才結起來,希望有一天你也可以學到一觀想,菩提心印馬上成立,要用馬上能用。我體會佛衪的神通變化都是以咒語、以手印來成就的,從《佛心經》裡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哪一個印、哪一個咒可以成就什麼法,各別的如來的願力,當然是因果關係,像寶髻如來,衪的願力要度盡一切畜牲道的眾生,那是衪個別的願力,但是,衪不是只有懂這個咒語,衪當然也懂其它的咒語,十方如來所共有的咒語,像《大隨求陀羅尼咒》每個如來都會唸的,每個手印,心中心法的一咒六印,這六個印衪們也都會,用這些來產生神通變化,成就要做的事。

像維摩詰居士用第六印向忉利天主借天椅下來,給大家坐,《維摩詰所說經》的開頭就講,維摩詰居士向天上借天椅下來,給這些菩薩、阿羅漢坐,這些天椅太高了,都是幾百由旬高,這些證到阿羅漢果的,他不會神變時,就坐不上去,因為他心量很小,那些大菩薩心量大,你多高我都沒關係能上座。沒辦法!維摩詰居士就把它們化一下,讓阿羅漢他們坐上去。這經典裡有提到,衪是用第六印的如來語印去跟忉利天借天椅,你要修到最後,不要說已成佛者,若你能夠修到空、無相、無願觀時,《大般若經》裡講的,你就要進入陀羅尼門,要開始學咒語、學手印,如果時間還沒有到,你有心要做,也做不來,等到時間到了,你自然就會做。一個人修到空,修到解脫了,修到沒事幹了,再來要學什麼?學最精華的一個字,就可以演變成千萬億個密意,佛法,可以講給人家聽,也可以產生心力,濃縮成一個咒語,這些都是到最後菩薩跟佛的境界時,自然會學習到的。

調伏心地的毛病,不是暫時的壓住,要最後一定要滅除這個煩惱;度,指證果開悟,當然先開悟,才能夠證果,度有好幾種,因為河流有很多,度過一條還有一條、度過一江還有一江,度到最後有世就能成就如來菩提。就像你開始學,你難免對天報道理中修,你要去守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等,然後要開始學打坐,對於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甚至於四空處定,你還是要走過去,走不過去就卡在那裡,卡在那裡,果報時就到那一天去。所以不是說他們沒有在度河,只是度到三界裡面的小河而已,等到有一天你能證到阿羅漢四果境,度到自我解脫的境界時,其實裡面只是注重無我相的修持,其祂的法相,祂還沒有完全去圓融,祂們是屬於聲聞、緣覺之道,聲聞是守戒律,修心地清淨,這在第九品時已講過。

聲聞初果是須陀洹,要斷身見、戒禁取見、疑心病這三結使,祂就可以證到須陀洹陀果,然後再淡薄貪、瞋、癡三毒,就可以證到斯陀含果;再斷除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這五個毛病,比較微細的叫下分,下分就是微細的,是微細的毛病,就可以得到阿那含果,阿那含果就有五神通了。再上去能夠斷除五上分結,上是微微細、極微細的毛病叫上,是屬於色界劫,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現象,你不要被這些境界黏住,要用般若智慧觀它,你能夠產生有覺有觀,喜俱禪、樂俱禪、或者一境性,這些是四禪之間的境界,你都能夠捨去,我可以證知,但我不去執著它,最後把它捨掉。如果你的身體能夠超越自個肉體或者神我身,進入無形無相時,就只有一個心識,就進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空處定,這些境界你也要如法度過去,度過去,就是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不要執著,這是色界劫、無色界劫,或色界縛、無色界縛,再來就是除掉掉舉。

掉舉,一個心能夠通虛空的話,就可以感招十方因緣,不是只有人來你有感覺,不是,你的心有來沒來,照樣可以跨世界、跨時空的去感覺,這樣其實很煩惱,感知人的層次只要安住你的心就定了,沒有煩惱。等到你的心眼開了,你的虛空性遍虛空,虛空,總是會存有因緣,你會感應到,感應到以後,你要觀它不真,不真但又有這個因緣,你要練得像菩薩一樣,觀它是有這回事情,但是不受它影響,要實相觀觀它,如果能夠做到就沒有煩惱了。聲聞、緣覺到這個時候,也可以感覺十方因緣,感覺之間祂會起心動念去上下思維,如果沒有警覺用佛法去觀它無所有不可得的話,一直去仔細探討這種能力,又變成有性教裡面的真如性用,如果不知道學習菩薩那般,是有因緣,但我觀無所有不可得,能這樣就超越了。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你的掉舉心慢慢就減下來。開始身體突破可以感覺眾生因緣、或者讀眾生的心,這樣不是很行嗎,這樣是因為你還沒有超越,所以還有有掉舉心,沒有你的事情,你也去感應,不是你的因緣,你也去插一腳。你說我沒有插手,我只坐在這裡沒幹嘛,是你潛意識(阿賴耶識)去起用已插了手,為什麼去插這個手?是你的阿賴耶識還有執著性,放不開各中緣,看到、覺到了,就想要去管一下,出自正義感或者慈悲心也好,這些都是自己的毛病,因為還不究竟,難免都會到處感應,你要慢慢修,修到掉舉心沒有了,不感應了,能安住了,但這樣是無靈通力的解脫,還是不究竟的境界。

之後,你如果真正用五根六塵去接觸外境,你可以大概了知一下就好,不是全部感應,不會像以前剛開始那麼無聊的跨時空去感應十方虛空一切因緣,這樣自心怎麼能不亂呢?懂得愈多的人,心安不住,這樣當然散亂了,這種掉舉心,不是講心七上八下的粗掉舉,不要拿那凡夫的心來比,現已提高到聲聞、緣覺、菩薩的境界來講了,提粗的掉舉是講不通的。菩薩都能有靈通力,聲聞都有這種心通力,為什麼會安不住?就是因為祂們心太敏感了。

我們同學也有人,碰到誰有問題生病,他也生病,當然因緣比較近的,難免都會這樣,跟你不相關的,走在路上擦身而過你也會卡到,這就是你的靈性黏境還沒有淡薄下來,學佛法靈性不是愈高愈好嗎,學佛法學到最後要神通變化是用咒語,而且什麼事情都不要預知最好,有事情來再處理最好,這樣就很自在,未究竟涅槃者知道的多煩惱就多。大菩薩知道的多,可以不動心,小菩薩知道的多,心會亂七八糟,安不住自性的,安不住就不如不要知道,這些都是修行上很真實的事情,能夠走過這條路也不簡單,你要有很多來自經典正確的觀念,或是有過來人跟你解釋這個道理,若僅在文字上做功夫,永遠都搭不上修行的真實境界。

心的靈通跟你自性真如性用的能力,自調、自度,掉舉控制,掉舉控制再下來「阿羅漢向」,還沒有得到絕對阿羅果的向阿羅漢境界,祂還有一個貢高我慢心,這個慢心是五上分結的第四個習氣,這個慢字,因祂有神通力,知道很多,甚至可以見世界(指小世界,不是講十方世界),能神通來來去去,這樣的話,難免會有貢高我慢心起來,祂不知道貢高我慢心,也是我們一種心的病,這種貢高我慢心很難斷,明明知道誰修得比你差時,你只要想到這點,就有一個慢心起來,這樣你的平等性永遠起不來,有時候這種情況是很無奈。

譬如我們看到一個師父,照道理是要頂禮,這個頂禮好像很應該,像吃飯一樣自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為什麼拜不下去呢?為什麼不想頂禮呢?是慢心嗎?也許拜下去他會受不了你拜他,若他沒有成就的話,會折損他。大菩薩或者有果位的人您向他拜一下,這是理所當然。若您拜的人不是此果位境界,那他也許會很不好。我的皈依師常講,鬼神如果佔據了佛堂裡的佛像,你修佛法的人用五體投地拜它,它們會坐不住、會跌下來,因它的德行沒有辦法受得住佛弟子一拜,能受人一拜的鬼神,此人定不是皈依受戒的佛弟子。修行境界顯現在哪裡?顯現在你的戒律道德、清淨的心,若它們沒有真福德,它們雖有能力、有神通,鬼神都有神通,但你這一拜,它會受不了,他們會坐不住、跌下來,我師父是這樣地說過。你的道德行為良好時,雖然你有心要頂禮別人,有的人是會受不了。那現在你為什麼拜不下去呢?是慢心造成的?還是要避免這種不好因果的現象,這實在很難講。

再來是無明,是根本的無明,如果能夠不受十二因緣觀影響,這樣一直修回去的話,就是有明;我們潛在習氣毛病的話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再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病死、…,這麼一直緣下去的十二因緣觀,只要有一個無明心,碰到一件事,你就開始讓它因緣起法,一直緣下去,到最後去造業,然後成就生老病死。如果心如如不動對一切因緣,能夠不相應的話,那你就心明了,心明了,起碼有阿羅漢的真實境界。阿羅漢是要斷這五上分結,這跟前面的阿那含是包括初果、二果的毛病,只是粗習,根本無明沒有滅,到阿羅漢向,要斷的是這五上分結,這五上分結作到,貪瞋癡三毒永斷,永斷的話,他當然就是真實解脫了。

又有說度人入自我解脫者為小乘,大乘、小乘怎麼分?這位師父也在講經說法,他是大乘菩薩,但是,他跟你講《阿含經》、內觀、四念處,讓你學習小乘的解脫,這是導大眾入小乘法。所以有的人認為只要是把徒眾帶到小乘的路就是小乘,你能把徒眾帶到菩薩乘道路就是大乘。現在出家眾也有這種師父,他教你就是《阿含道》、內觀、四念處,把你帶到小乘的解脫知見上,如果這是基礎課程,那當然就沒有關係,你是這樣初步得到了自我解脫知見,然後轉成修大乘佛法,那此人就是大乘行者;如果是以小乘的自我解脫境界為依歸的,雖然他是在度眾生,其實可以說他是小乘行者。

大乘認為涅槃有積極之意義,涅槃不是只有自己心清淨、無為就好了,要進一步的去度眾生,講經說法讓他們離苦得樂之間,自己的心也可以住涅槃。在前面《金剛經》已經講過,你第一個要先知道怎麼去安住自心?你要發起度一切眾生的心,等到度了一切眾生度,你又沒有一個眾生可度想,如果你認為有眾生可度,那你就執著了,為什麼我做了度眾生的事,沒有說我在度眾生這種念頭,因為我的心永遠住在涅槃之間,我的心永遠恆一,永遠都在解脫的狀態,我做很多事情,等於沒有做過事,《金剛經》就在講這個道理,乃自利,自修、利他,我幫他做很多事,但是,我又沒有被他黏住、抓住,也沒有跟他比較親近,永遠都很自在,自在就是涅槃的境界。

若有一位施主捐了一兩億,有師父難免會對他特別的看待,這是還不究竟,很少人可以做到對捐一兩億跟一兩千元的信徒完全平等以對,就是師父可以做到完全的平等,捐一兩億的人他也會覺得不舒服,說我那麼護持你,你怎麼對我跟對他們一樣?信徒到底還是不究竟。像這樣師父本身沒能平等觀一切眾生,是沒有涅槃的境界,如果你在跟眾生行利他之間,所發生的一切大小因緣等事,能夠超越你的一般凡夫情見,這樣就是涅槃境界,你的心就能夠保持一個永恆的空性,不管怎麼做、怎麼轉,你都不會被抓住,菩薩是學這個能力,有的說不愛涅槃、不怕生死,講很簡單,你不愛涅槃,那你起碼在利益眾生之間,你的心還是要涅槃,如果不愛涅槃,那你這個心不就是亂了嗎?就跟凡夫心、跟世間禪定心一樣,當然跟聲聞、緣覺乘的心不一樣,因為他們空一切法,他們不去利益眾生。菩薩在入世間利益眾生之際,要有真正的能力,永遠住在涅槃之間,能夠玩法,但又不被法逮住,你能夠度眾生,又不被眾生的因緣網住,這是要有相當的修證,光講大乘菩薩是很容易當,如果我們不究竟,心沒有平等性的話,很容易陷入情見裡頭,這種情見是不警覺的顯現出來。大乘要有這個積極的意義,涅槃安心為主要,自利、利他兩面兼顧之菩薩道。

又有說度人入菩薩道者為大乘,你從小乘慢慢帶徒眾,經過不大不小的中間境地《方等經》,然後帶到大乘經裡面去學習,教他行菩薩道,並不是光跟你們講大乘經,就是在帶他們入大乘,要訓練他們可以獨當一面去利益眾生,而在利益眾生之間還不會被纏縛住,這種功夫做到,我說你是真菩薩,真的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教出來的弟子,都能夠這麼去做利益眾生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大乘,並不是講大乘經典,講《金剛經》就是大乘,會講《金剛經》的人一大堆,講的層次又不一樣,你也不能說他對或不對,他當時悟多少就講多少。有一位網友寫信來問,他看很多人註解《金剛經》,到底是哪一個人好?他有懷疑,有懷疑又沒有能力分辨。我說你喜歡看哪一本,且看得下去,表示你的程度跟這個人講的一樣,如果這個人講得很深,你看不下去,表示你程度還沒有到,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你程度上相不相應。深的,你看不下去也沒有用,淺的,你看得津津有味,你的程度就在那裡,沒什麼好不好!你在哪個階段,該接受到什麼法,冥冥之中就已經定型了。我國及日本現行之佛教,均屬大乘。

 

小乘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毘婆沙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論。至於大乘,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然以為不如大乘經之殊勝;而小乘教徒則不以大乘經論為佛說。

談到小乘教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經典,《阿含經》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戒律,講很多世間相,講過去很多人的因緣如何如何,四分律跟五分律都在講戒律,要成就佛道離不開戒律,要解脫也離不開戒律,佛講戒律不是講來給你守的而已,真正戒律是當你修到緊要關頭時,人家來考驗你,你不會出煩惱,戒律的用意在此。你天天守戒守得很嚴謹,但哪一天被考試,人家說你偷張紙、是犯戒,如果你沒偷,你心自然很自在,如果真的有拿過,犯戒了,糟糕,我拿過,犯戒了怎麼辦?當境界來考時,一連串胡思亂想心就起來,馬上你定力的防守線就崩潰了,這是很可怕後果。所以為什麼在修行還沒有成就以前,要非常小心的去守這個戒律?就是讓你在逆境、魔障來時,你的心能夠篤定,平時不行惡,半夜敲門心不驚。

開悟或者彌留時精神狀態都是很脆弱時,在精神狀態最脆弱時,要面對妄想、幻境,你都可以自在。我們這裡不去探討四分律、五分律內含,這個戒律經典還不能隨便看,只有出家眾可以去看,一般人不能隨便看,當然網路上什麼經文都有了,有的人不懂就點進去亂看,看了反而起煩惱,這樣也不能做、那樣也不能行,一般居士是要儘量去修心,有一些戒律是出家眾他們未來要成佛,要快點去做的,所以不是我們適合去看的。

毘婆沙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論,也是屬於小乘的經論,俱舍、成實都是比較偏向唯識,其實剛開始學禪宗、空觀的人,比較不喜歡唯識方面的經典,等到你懂了,我心動起念、心起動念,其實也是可以修到解脫的,這也是空觀裡面的無相觀。如果不讓你的心去胡思亂想,讓你的掉舉心去感應外在因緣,真的心動起來時,你起碼就知道現在有什麼事情在進展。問題是你知道以後,不要去執著、不要去講出去,很多人知道以後喜歡去講,以求名聞利養,講了,就代表還有法的執著,你沒有像諸佛菩薩一樣,知道很多事,但又什麼事情都不知道。這樣修到最後,你的心照樣可以動,知與不知之間都一樣不去在意,過去就算了,這樣你就很自在了。你懂不懂有什麼關係?真還是假有什麼關係?真也好、假也好,你都很自在。

至於大乘,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般若經》是在講中道解脫,《法華經》在講神通變化的,《華嚴經》是對菩薩講,那更是十方世界、華藏世界的道德行為所顯現的一種境界,這些都在講神通變化。另外中論、攝大乘論等論,都是屬於中道觀,中論就是中道,中道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一切法可以觀,但是要看它無所有不可得,這種智慧是要培養。

般若智慧,可大可小,大就是大事情、業障、魔障,你有能力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小事情、一句閑言閑語,你也觀它無所有不可得。有的人碰到大事情就沒辦法,這是每個人的般若智慧強弱之別,他是有點般若智,但是比較弱,所以小事可以看得開。如果你的毛病很在意錢財的話,你對錢財看不開,其它的都可以看得開。有的人是錢不要,就是情很重,你怎麼樣都沒關係,就是你不能背叛他,每個人的毛病都不一樣,你說他沒有般若智慧嗎?是有,顯現在他比較不在意的地方,碰到死穴時,他就看不開了。在你最在意的那塊心地上,就是最需要般若智慧時,你們自己想一想,自己的主要毛病到底在哪裡?

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然以為不如大乘經之殊勝,有優越感,如果有這種心態,就表示心還不是很健康,道理沒有搞懂,你說你是走到後面的修行境界沒有錯,他們是走在修行道路的前段,小乘的經典,對大乘來講實在是太粗淺了,注重在守戒律,其實沒有到解脫境界的話,戒律不守,你不僅是修不來,就是在中間就會被毘那夜迦幹掉了。毘那夜迦者,是當一個開悟的人,最會碰到的一種魔障,這是魔已不能進到這人的身體裡,它可以讓你頭部沉重,不想打坐修行,也可以讓你順著緣,聲名大噪,供養無量,徒子徒孫一大堆,讓你迷失掉道德行為,毘那夜迦有六種不一樣的順逆境界障礙你。真正修行者,他是不會特別要搞很大的聲望,甚至於失去原有修行的道德行為。著邪魔在度眾的人,看起來門徒是一大票,幾萬人跟著在跑,但哪一個人會有成就?真沒有成就。

對大、小乘,我們做一個比較細部的探討,你不要說大乘很優越,如果有大乘優越的心,代表你小乘的功夫練的不夠好,你的戒律守得不好,你還有慢心、貢高我慢心,向阿羅漢就有這個毛病。你說你是大乘菩薩,你怎麼可以有這個毛病?大乘看小乘三藏的價值不好,經、律、論不好,你一有看成不好的心,就是你心有病,世尊曾說對於佛所說的經典,不要有優劣粗細等分別想,希望大家小心一點,在大乘、小乘之間最好不要去分高下。而小乘教行徒則不要以為大乘經論非佛說,修小乘的說大乘這些都不是佛講的,這樣犯無知之病。

 

大乘所以殊勝之理由,《菩薩善戒經》所說之「大乘」,要義如下:(1)根據十二部經中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2)發菩提心(心大),(3)領解其教法(解大),(4)以清淨心(淨大),(5)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莊嚴大),(6)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時大),(7)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

大乘所以殊勝之理由,大乘說殊勝是很殊勝,但你做得到、做不到,又是一回事情,不是殊勝就是大乘,就是我喜歡,你要做得到。《菩薩善戒經》所說之「大乘」,大乘的它意義是這樣:

(1)法大,根據十二部經中之最上者毘佛略(vaipulya,方等)之教法,《方等經》是要跨入《大般若經》期佛所說的,是跨於小乘跟大乘之間的經典,它說這種法最大,為什麼最大?它不是只有小乘行者修的,它兼具圓滿跟中道實相觀,解脫跟利益眾生都具足,所以說有法大之要義。

(2)發菩提心,大乘菩薩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覺悟是一種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又是什麼?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你能夠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你內心所想的、業力所感招的,你都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甚至於你修行過程所發生的一切現象,你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你實修上要得的是這種智慧,這種智慧有什麼好處?最後你才能夠回復到你的「清淨自性」,不會被真如自性所現功能所迷惑。世間禪,不管色界、無色界或者天界裡面的善心天性,這些你都能夠超越,就是有般若智慧。因為每個境界都有它的真如性發起作用,這些真如性我們不要,我們要的是回到我們的清淨自性,沒有讓這些真如性去發揮作用,迷失去您自己清淨自性。你一回復到清淨自性、真佛性時,你要神變、要度眾生,就利用咒語跟手印,不要用自己的自性心力。學禪宗的人最喜歡用這個心力,這個心力,也是真如性用的一個體性,起心動念,用心意就可以成就度眾生。有時候常常被考試,看到這個人家境還不錯,一個念頭進來,叫他發心送錢過來,有這種念頭,趕快壓死它,已犯貪念心!護法神就會這麼考你。

所謂心大是指發菩提心,菩提心發就是我未來要得到如來菩提,如來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發菩提心就是要得到如來那種心地,如來什麼心地?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什麼法都知是不可得,你不要在過程之間,有性教之間的如來性心用之間去學一點、留一點,這樣都是不行的。我剛才講禪宗是用心,要人的錢是可以用心。但要利益人也可以用心,用「清淨」兩個字跟他掃一下,奇怪,他真的就沒有障礙了,這是禪宗人用心地去利益眾生。你這麼用用用,一天用幾次,你心性就會發鈍,禪宗就是講,這個刀用了還要去磨,怎麼磨?趕快打坐,那都是用我們的心力,所以會很累、很累。怎麼不用咒語?不用十方如來的咒語、手印,這樣不是很簡單能利益眾生嗎?藉衪的如來清淨體來用,這樣利益眾生,不傷我們靈性。你要得到如來菩提就是這樣,不在過程之間取一法,你知道我有這個能力能做這個事,但我不要做,或者做了像菩薩一樣,又不被黏住,那就沒關係,你可以學很多法,有的人只學一招,這一招很管用,天天練這個,練到最後就卡死在這裡。佛法你要懂它心性的功能,心力、心念,它都有它的功用,你可以懂,但不要執著它。

我常講,你學「心中心法」利益人,要用哪幾印、什麼次序?這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人得到的病,有沒有冤親債主,背景都不一樣,你說你怎麼知道如何用?修法下去就知道了。你用第四印就知道有冤親債主,要送冤親債主去往淨土,如果第四印轉回來又用第三印,也許在治他的病,也許是治自己的病,不一定。第一印,是萬印之王,行法前一定要奠基,第一印結了,如果轉到第二印,代表還有業障,是自己業障,還是對方還有業障,還是連冤親債主都有業障,還是你的苦主跟冤親債主都有業障,這些境地都有可能,反正你就用第二印消他們的業障。法,你是要懂,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只用那個法,沒有那回事情,你學了以後,從虛無之間、從空性之間,我們的阿賴耶識、我們的佛性,它自己知道怎麼去用,用了就忘記了,每一次的程序都不見得是一樣的,沒有標準順序,沒有這回事情。你學發菩提心也是這樣,你過程之間可以學很多的東西,但又沒有一個東西可以留下來,這就是般若的智慧。你發菩提心以後,你有般若智慧這麼去做,不要光說不練,沒有學到究竟的佛法。

你說大乘菩薩,一定要發菩提心才叫大乘。發菩提心有五個次序,第一個發了菩提心以後,就是要調伏你的內心,調伏內心就是第二的伏心菩提。為什麼伏心加一個菩提呢?伏心,是我要做的一個工作,要怎麼做?就是用我的菩提智慧,菩提,是什麼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要觀我的習氣毛病是無所有不可得,你起心動念這種習氣毛病,你不要被它牽著走,你可以看著它,我有這個毛病,心又在冒了,又來了,知道,但你要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是假的、假的,這習氣毛病是妄念、妄念,你不要被它牽著走,這伏心菩提是在第二階段做,如果能夠做到了,心就明了,心明不會亂起心動念、不會亂攀緣、應緣。明心菩提也是用你的菩提智慧來觀照你的明心,明心的人多少都有一種掉舉的心,感應眾生心、感應虛空之間一切的因緣的心,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你心是不明,有因緣來不明的就會散亂。

很多同學修到知道自己自性在動,但是,它在做什麼事我不知道,這心還沒有明,心若明了,就可以見性,見性你自性在做什麼,大概是跟哪一個人、哪件事有關,過程你都是清清楚楚,這種才是明心見性的人,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能夠有那個能力,就是明心菩提,這種人就有阿那含向的境界,若是具足五神通,那真是得阿那含果了。

明心菩提感應以後,你可以用菩提智慧照它,不受它影影響,那就得到出到菩提,要從煩惱的那一岸,出來到解脫的這一岸,出到菩提得到的人,就是有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阿羅漢、辟支佛你又要用菩提去照它,這種小乘的解脫是不究竟的,要用菩提去照它,你不要執著空、不要執著無相,這樣你才翻過這座山頭,繼續追求當是如來菩提,就會進入菩薩道之行。

最後是如來菩提,為什麼每個階段的名詞後面加一個菩提?就是要你不要死在那一關卡,你發了菩提心以後,你不去調伏,就卡死在那裡;有在調伏,用什麼方法調伏?用菩提智慧來調伏,如果你用不三不四的方法,外道法、打壓法,那不是菩提,菩提是先認清楚它,它就是你的個性習氣,然後怎麼跟它脫黏?後面都安一個菩提,覺性,覺悟的心,覺悟一切法,每一個階段,調伏內心習氣,調伏以後心就明了,心明以後還是要用菩提,不要被心明的境界迷惑掉,才能夠再超越,進入出到菩提,出到菩提還是要用菩提智慧、般若智慧觀它,才不會死在阿羅漢、聲聞乘的境界,才能進到菩薩的境界,最後有一世才能得到如來菩提,如來菩提是什麼法?一法還是都沒有!但祂有無量的神通變化,無量的神通變化來自於祂的陀羅尼,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進到腦筋裡來,是十方如來給的,也得到十方如來心相應,最後得到如來菩提。這第二個心大,大乘應該要發菩薩提心,所以是心大。

(3)解大,領解其教法,光看《般若經》、《金剛經》、《法華經》,你不懂它是什麼道理,有的解釋是解釋名相,並沒有解釋修行的境界,沒有解釋心跟它之間的關係,搞了半天還是有聽沒有懂。大乘經典都在講名相,為什麼講名相,因為跟你講名相,你應是大乘菩薩的話你應該懂,可惜我們不是以前的大乘菩薩,沒有從小乘這麼修上來,跟你講一個名相,你還要去問,到底這個名相是什麼意思?有時名相裡面還有一個名相,永遠被名相搞迷糊。若你是大乘菩薩,假設你應該是從前頭修上來,修到今生,你什麼名相都應該要懂,因為你們己經是過來人,應該世尊講什麼你都聽得懂。如果沒有,今生第一次接觸,得從頭再跟你們講名相的意思,這樣你才能懂,大乘菩薩要懂得大乘菩薩經典的教法,要了解,如果光會讀、光會寫,不去了解,或者了解了又不去受持,那也不行。

(4)淨大,以清淨心來做,佛,衪是最清淨,《解深密經》講到薄伽梵最清淨覺,為什麼加一個最?只有佛,衪的心才是最清淨,所以加一個最,衪的真如性不是一般的聲聞乘能有的,也不是一般的菩薩能比的,要到如來境界才是最清淨的,當然八地以上菩薩境界,是比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要清淨而有智慧。

(5)莊嚴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菩薩當然不去求福德,要求智慧,你如果心清淨了,自然福德跟慧德就會兼有,不用怕沒飯吃、沒衣穿。大乘菩薩當然以修智慧為要,智慧又只有一個般若智慧,很簡單,回到菩提性有般若智慧,這兩個具足就是莊嚴大,莊嚴就是清淨,莊嚴是福德兩足尊。

(6)時大,如果有福德、慧德的話,繼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你就會成佛,這個時間很長,時間點也很大,阿僧祇是不可數的一個數字,你要成佛的那個時刻,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另外講,如能修入如來菩提,入大般涅槃,那永離生死,才是壽命最根本的,所以佛性能入永恆,永恆是不斷的時間裡都存在,這樣才能稱為時大。

(7)具足大,具足為具備滿足之略稱。先從相說起,大乘行者可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得無上菩提能具足相好。相好是三十二好相具足,八十種隨好相又具足,始能稱得無上菩提。菩薩有三不等的一種相好,譬如三十二相你是具足幾項?有的人只有一項,只有轉輪聖王跟佛才可以具足三十二相,紋路很清楚的話,是佛的真三十二相具足。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裡,但其相紋路不清楚,還是有糢糊的現況,這樣就有分別了。世尊卅二相紋路很清楚,所以出家修行就成就如來道。如果世尊不出家修行,就會變成轉輪聖王,但因果就是這樣,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出家修行。如果卅二相紋路不清楚的,保證他是轉輪聖王的因果,成就轉輪聖王之位。轉輪聖王是統御我們這個世界的國王裡面最大的,威權力最高的,當然祂也是以戒律來教導祂的國民。而阿育王是四分之一的轉輪聖王,看祂統御祂的國家,威權也蠻大的,祂把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全部都收回來,原先八大國都分掉了,祂把舍利都收回來,然後,造了八萬四千個塔、廟去供養這些八萬四千個份的舍利子。

再來說法具足,菩薩道慢慢修可具足諸法,具足依義,可說有具足世間、出世間法、出出世間智,是能為眾生之所依。神通智慧具足三千,修菩薩道者能學習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尤其如來更圓滿具足,這是具足大。

以上七點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

  (2007.03.04.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