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8-3)
               --
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三)名詞解釋 ()

6.

劫梵語 kalpa,音譯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大智度論》謂劫有二種,一為大劫,二為小劫。諸經論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小劫、中劫同為梵語 antara-kalpa 之譯,大劫則為梵語 mahā- kalpa 之譯。鳩摩羅什譯之法華經中,皆稱小劫,而法意所譯之提婆達多品中則稱中劫;二者皆同為 antara-kalpa 之譯。《立世阿毘曇論》以八十小劫為一大劫,《大毘婆沙論》以八十中劫為一大劫;此等差異,均可視為antara-kalpa 之異譯。

劫,如果講到極長、極久的時間,印度都以劫來稱呼,劫梵語 kalpa,音譯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由於佛教是在婆羅門教後興起的,因此很多曆法借用他們的名詞。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如果不以劫為單位,算起來就會是很大、一長串的數字;另外這劫還有其他的定義概念,每一部經典講的不一樣,以時間來講,我們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是初劫,每百年滅一歲,這麼由八萬四千歲遞減至人壽十歲,這是第一劫;而第二劫開始,由人壽十歲慢慢增加到八萬四千歲,再由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這又算一劫。劫初等於是一半時間而已,劫末也是一半,中間這個劫,中劫,指的是過程,從人壽十歲到八萬四千歲,再由四萬八千歲減到人壽十歲,這麼來回一次的過程為一中劫,這是在中劫時才會發生的。初劫只有一個,是人類道德水準最高時,壽命可以到八萬四千歲,這叫初劫,末劫也是一個,到了人壽十歲時,沒有就沒有、破滅就破滅了,扣掉這初劫跟劫末,這中間遞增、遞減,一來回就算一個中劫,一個中劫,這麼算起來有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84000-10)x 100 x 2,其他還有不同的說法。

《大智度論》謂劫有二種,一為大劫,二為小劫。諸經論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如果講小劫、中劫、大劫是指時間的長短大小,如果講劫初、劫末跟劫中,則是在指人壽的狀態,從八萬四千歲到十歲,從十歲又回到八萬四千歲,這是中間劫裡面的一個劫。小劫和中劫梵語同為 antara-kalpa 2ntara-kalpa之譯,其意思是在內部的、中間的,所以,以梵文來講,同樣是antara-kalpa,但翻譯的人可以翻成中劫(中間之劫),中間之劫是一劫,一劫也就是一小劫,這樣意思就不會搞混了,不然您會問為何小劫、中劫都一樣。有時候中文列出中劫,你可能以為中劫跟小劫不一樣,或認為也許中劫的時間比小劫長,其實以梵文來講是在講同一件事,都是在說剛剛講的,人壽從八萬四千歲到十歲(減劫),十歲又回到八萬四千歲(增劫),這一趟來回一趟時間即稱一劫,或稱一小劫,或稱中間之一劫。不知道為何當時的譯者要再列出一個小劫來?小劫和中劫講的都是同一回事,人壽由八萬四千歲遞減到十歲,再由十歲遞增回八萬四千歲,這一個來回減增時間稱為一劫(小劫或中劫)

大劫則為梵語 mahā- kalpa 之譯,這是梵文的不同。鳩摩羅什譯之法華經中,只稱大、小劫,沒有什麼中劫,他都以小劫來稱,而法意大師所譯之提婆達多品中則稱中劫,這中劫指的不是時間,而是人壽增減的過程,劫中減增之時間的中劫,以意取名稱。翻譯不同,觀其原梵文是一樣的字,二者皆為 antara-kalpa2ntara-kalpa 之譯。《立世阿毘曇論》以八十小劫為一大劫,如果是從八萬四千歲到十歲,再由十歲到八萬四千歲這樣算一劫的話,如此來回八十次算一大劫 ;另外在《大毘婆沙論》中則以八十個中劫為一大劫,但是一中劫怎麼算呢?相信這是源自於經典中antara-kalpa一詞的異譯,中劫也好、小劫也罷,其實以梵文來講都是一樣。這裡主要是提一個觀念,中劫,不是在劫初和劫末以外的一段時間,而是人壽由八萬四千到十歲,再由十歲到八萬四千歲的過程,這麼消長一來回算一中劫,藉這個機會,把印度的時間觀,向大家做個介紹。要去印度旅遊,大概三月分以後就不能去,因為開始熱起來,大熱、進入雨季後,慢慢小雨、大雨、小寒、大寒分成這幾季。

 

蓋「劫」字原表時限,其中雖有多別,但長時之「劫」常用於說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壞過程。《大毘婆沙論》中,分劫為中間劫、成壞劫及大劫等三種,《俱舍論》等分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依《大毘婆沙論》載,中間劫亦有減劫、增劫、增減劫三種:減劫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之間;增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之間;增減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再從八萬歲減至十歲之間。此三種劫在說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別,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劫為減,第二十劫為增,中間十八劫為增減劫,各中劫之時量皆相等,此乃因最初減劫中有情福勝,故下減較緩,最後增劫中有情福劣,故上增亦緩,中間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間有緩有急,故此三劫時量相等。以上為小乘之說。又依《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故不必如《大毘婆沙論》所說之三種劫,即以各中劫為唯一之增減劫。另如《優婆塞戒經》所說,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還至十歲,如是增減滿十八返,稱為中劫。

劫,梵語 kalpa,談到時間很長時,就會用劫來表示,常說阿僧祇、不可稱、不可量,這些數字都是天文數字,既然要了解《金剛經》,藉這個機會把印度的時間跟空間搞清楚。你未來要成佛道,終究會出生在印度,根據經典,每一個要成佛的人一定會出生在印度,因為印度是地球的中心。印度,由喜馬拉雅山直接對下來的南邊,一個省以內等於是地球的中心,你哪一世要成為佛,都要去那邊出生,如果你只是要求得解脫,不一定要出生在印度,因為很多地方都可以接觸佛法,出生在台灣、大陸、日本也好,只要過去世有熏習佛法的,你在哪裡修都一樣,但是如果在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時,你想要跟衪學,你就要出生在印度,因為到時候的交通不會像現在這么發達。

古人心地清淨,道德水準高,神通無量。反之,近代人科學發達,卻道德水準低落沒有神通?這是相對的,因為心地清淨就有真神通。反之,科學發達,物質富裕的時代,誰去修這個心?當然就沒有什麼神通可言。心靈和物質常常是對立的,物質如果太發達,心靈能力多半就會埋沒。你們是否會覺得奇怪:現在人壽平均七十五歲,醫學這麼發達,在遺傳生物工程學上有很多新突破,人口卻這般老化下去,理應每一代都愈活愈久,將來為什麼會人壽僅有十歲?這是因為將來的人惡事做盡,互相殺戮,也許彼時的人類是被自己所發明的武器屠殺滅亡。由於殺業太重,才會平均人壽僅有十歲。

講到三劫,我們要開始解釋人類的自我毀滅,第一階段人類毀滅後,要等過一段時間,人類才又開始衍生,這個劫,是時間比較長的劫,地球毀滅之前它會先起水災劫,再火災劫,最後起風災劫,就把這地球滅掉。我們地球不是永遠的,一切的物質、形相都是無常,一定會滅,也包括我們這個地球,它也是一合相,一合相,為什麼不能觀它為一合相?因為它是假合而成的,你不要觀它有一個實相,實相者應不壞滅,如果觀它實相,那你《金剛經》就學不好,《金剛經》剛開始就叫你不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然連這個相都沒有了,那一合相,也是不能觀有,如果你觀有,你就是執著有相,執著有相,你就解脫不了。

「劫」字原表示「時限」,時間不管再多,都有一個限量,只是把範圍擴大來講,其中雖有多種分別,一小劫跟一中劫的梵文都一樣,因為在人壽十歲到八萬四千歲,然後八萬四千歲再退回到人壽十歲,這麼一來一往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這是一中劫,也有的人翻作一小劫,中文看起來雖不一樣,但梵文是完全相同,因為這個中不是指尺寸大中小的中,這個中是中間的中、過程的中,是指於劫初、劫末之外,中間這一來一往的時段,稱為一個中劫,也翻譯為一小劫。這是一個時間的限制,但長時之「劫」常用於說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壞之過程,這就是下面所要講到的世界要滅或者人類要滅,都有劫數。我們常講在劫難逃,在劫逃難是個人的業在劫難逃,人類的共業也是在劫難逃,於在劫難逃發生時是在人壽十歲,之前它會連續發生三種劫,分別是刀兵劫、瘟疫劫、飢荒劫。

有一部大乘的《大毘婆沙論》中有解釋劫的觀念,《大毘婆沙論》是集結菩薩討論問題的一部論述,為什麼大乘菩薩要演譯這些問題呢?因為佛陀教導眾生都是直接講名詞,對於還未成就菩薩道或阿羅漢道的,不見得懂這些名詞,這時就要藉這些菩薩來從頭仔細的說清楚、講明白,世尊不講這樣,如衪直接講四禪八定,哪四禪?這時菩薩就為你解釋四禪及其境界,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三天,再加一個無想天,所以四禪有四天,這樣全部加起來四禪有十三天。十三天的境界跟心地清淨度又分別如何?

《大般若經》裡也是這樣,一個名相交待出來,後續誰來說明?大菩薩跟你說明。《大毘婆沙論》裡有講到,把劫分為中間劫,成壞劫及大劫等三種,我們世界成住壞空,成是一個法的起緣,滅就滅了,在成跟滅之間是地球存在時,也就是中間劫,成劫跟壞劫,所以成住壞空等於三大劫。

另外《俱舍論》也是唯識宗之根本論著,《俱舍論》多在解釋唯識宗的名詞,《俱舍論》等分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依《大毘婆沙論》所載,中間劫亦有減劫,減劫就是從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這麼減減減,減到人壽十歲為止的這段期間,我們現在就處於減劫中,如果說平均人壽七十五歲,每百年減一歲,還有六千五百年就減到人壽十歲,人類會毀滅掉,也許人類是毀滅於自己所發明、創造的武器─就有刀兵劫;反過來講增劫,就是從人壽十歲每百年增一歲,再增長到八萬四千歲。這又有一個問題,你不是說人類全部毀滅了,那為什麼有還有人、有增劫?如果人類真的是全部毀滅的話,有經典講,是光音天的天神來人間,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有的人不喜歡爭戰,這些人躲在深山裡面,或修行或避禍,有少部分的人躲過這些劫難,像「桃花源」裡的這些人雖身處人壽十歲的世代,他們倒是可以存活了下來。

原本人壽八萬四千歲,壽命會短,都是犯了偷、盜、淫、妄,經典裡有講,當人類起了偷心時,人壽已經到了四萬歲時,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循規蹈矩,不會有偷竊的心、佔貪別人便宜的心,這種道德水準維持了四百多萬年,等到人心開始不古時,盜心初起,這時人壽四萬歲,到了人壽二萬歲時,繼續瞋心再起,這又過了二百多萬年,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壽命的增減,跟你的道德水準劃上等號,你不要說這是必然的,該減就要減、該增就要增,是因為整個時代的人心地不清淨了,才會進入滅劫;增劫,到最後大家開始反省,我們不能再犯瞋心了,不再互相殺戮,人壽開始增長到二萬歲,再戒去偷盜,人心更清淨,壽命更延長到四萬歲。增滅、減劫之間心地法門相連繫就是這樣,是跟你心裡面的毛病息息相關,減劫是成反比,增劫是成正比,這個觀念要建立。修行修得好不好?看你內心清淨多少?相對來說清淨的好,現在的人可以活到一百多歲,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活到一百多歲?這個人過去世一定修得不錯。有的人,為什麼一出生不久就夭折?這是他過去所造的業。

減劫、增劫、增減劫等三種:減劫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之間;增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之間;增減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又從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之間。此三種劫在說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別,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劫為減,第二十劫為增,去除這兩個以外,這中間十八劫為增減劫,一中劫就在講這十八劫裡的一劫。各中劫之時量皆相等,各中劫裡面的十八個劫時間、區段都要相等,此處說的一中劫,跟剛才講的,開始時跟最後那兩個劫只有一半時間,第一跟第二十去頭去尾只有剩下一半,第一劫為滅八萬四千歲這中間只有一半,第二十劫為增,從十歲到八萬四千歲,那也是只有一半,中間十八劫為增減劫,各中劫之時量皆相等,如果時間平等來講的話,共有十八個相等的時間,把頭尾分開來,變成二十劫、二十中劫。

此即最初減劫中有情福勝,剛開始減劫時,八萬四千歲的人他的福報比較好,有情福報比較殊勝,減劫進展較慢,從八萬四千歲降到四萬歲時,這中間緩慢的在降,為什麼?每個人的道德水準都很好,不會犯貪瞋癡這三個毛病,所以壽命減的比較少,故下減較緩,最後增劫中有情福劣,如果你從十歲要增到一萬歲、兩萬歲人壽,有情他們福報比較差,比較差,人壽就增得比較慢。譬如叫你們不要貪心,這個貪心要規範好久,大家都沒有貪心了,壽命才往後增一點、增一點,一直推上去,故上增亦緩,中間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間有緩有疾,加權平均大概都一樣,故此三劫時量相等。

以前我們講劫時,很簡單帶過,現在為什麼要講得那麼仔細,讓你再深入了解這些複雜的名詞包含什麼意義。八萬四千歲要降到四萬歲時,因為他們德行很好,減壽的時間很緩慢,待到增劫,不好的德行已經形成了,大家不要犯貪、不要偷盜,一百歲要到一千歲,這中間很緩慢的增加壽命,不管怎麼樣,加加減減平均下來,十八劫的中劫之間都差不多一樣。故此三劫時量相等,有的減得慢、有的增加的慢,有的增的快、有的減的快,這一來一往大概時間都差不多,因此三劫之時量大約相等。

以上為小乘之說,小乘就是南傳所依經典所說的時空,它用劫來說明這一種現象。又依《瑜伽師地論》,這是彌勒菩薩所說的,《瑜伽師地論》有一些內容,衪是引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譬如說裡面有兩節,就是《解深密經》裡的內容,把它放在《瑜伽師地論》裡。上《唯識》時已經告訴各位,《瑜伽師地論》都是在說明,修行者的心地跟他的意識心是什麼變化?應該有什麼境界?這個《解深密經》裡面提出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性論說,這是唯識宗裡最基本的理論,遍計所執性是凡夫;依他起自性是凡夫也有、但是,凡夫依他起自性因緣法以後,又加上自己的妄想、習氣、毛病,所以煩惱無量。聖人到這個境界,依他起性,他不會去抓那個境,他就可以得小乘自我解脫;圓成實性,如實的映現十方眾生因果報應,但不受它影響。這有才可以照,你說你破了無明、沒有煩惱,理論上來講,沒有煩惱你應該可以照到遍十方一切佛剎土眾生跟一切世界,你可以嗎?阿羅漢只照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們娑婆世界這個銀河系以外,再加上三千大千的銀河系,阿羅漢就這樣而已,時空已很大,以外的呢?以外的,他看不清楚,如果真正以佛的圓成實性,它是有世界就現,除非沒有世界,虛空之間到底有多少世界,都可以現在佛的心中,這種才是叫有明世界,要破無明,不是你講一講就可以破,你要用你的境界來證明你是真的破無明了。一般來講多半是破內心的煩惱,還沒有完全破無明,你真正破無明應該有像佛的這種能力、大菩薩的能力、八地以上菩薩的能力,這些聖人都可以觀十方一切佛剎土,並了知十方一切佛剎土裡的有情、無情眾生,其無始無終時空之間的因緣果報悉知悉見。成佛那麼簡單嗎?我們道理懂了,就會很慚愧,連九牛一毛都學不到,怎麼學都沒辦法趕上菩薩們的境界,何況是如來?所以,不要貢高我慢、要謙卑、多看、多聽、多思惟、多學習。

《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說,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剛剛小乘是頭尾沒有增減,所以全部加起來一來一往有十九個等劫,如果把頭尾拆開來的話,變二十劫(頭、尾與中不等劫),現在大乘經典跟這些菩薩所說的有點不一樣,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故不必如《大毘婆沙論》所說之三種劫,劫初、劫末、中劫,即以各中劫為唯一之增減劫。另如《優婆塞戒經》所說,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還至十歲,如是增減滿十八反,一來一往就是返回,有增有減叫做反,稱為中劫,這跟小乘所講的是一樣,是為異說。

 

中劫中定有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稱為小三災。關於三災出現之時限,有不同之說法。依《大毘婆沙論》載,於各中劫中之減劫,人壽每減至十歲,三災即出現。刀兵災者,是時人心瞋毒增上,相見即興強猛傷害之心,手所執者皆成利刃,各逞兇狂,互相殘害,經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者,繼刀兵災之後,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輒命終,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時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後起饑饉災,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此饑饉,人多命終,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中劫中定有刀兵災,在這一往一來之間人壽十歲時,有的講人壽四十歲、五十歲時,就要出現刀兵劫,有的是說快完時三個劫一起來,也有的說四十歲時出現刀兵劫,幾十歲又發生什麼劫,每部經典講的不一樣,所以刀兵劫、瘟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稱為小三災,為什麼稱小?小跟大怎麼分?世界要滅的那個三災,才是大災難,水淹、火燒、風吹,水淹時,滅掉我們的初禪天,其後火再燒,順勢燒到二禪天,風吹,風把三禪天以下都吹掉了,我們地球當然是包括在內,地球滅、初禪天滅、二禪天滅、三禪天滅,除非你修到四禪天,三災便不及你,你很有希望等到下一次另一個地球再出生,我們四禪天以上的行者都是處風災頂,風災吹不到的頂上,其他人修到四禪天以下的都會被毀滅掉,當然這毀滅的時間要很久以後的事情,我們還有一千九百九十六位佛要出世,每一位佛弘法的時間還要正法、像法跟末法時期加起來,我們以世尊的弘化距離來講,當然不見得每位佛的弘化的時間一樣,但可以這麼推測,起碼有五億七千六百萬年,你看這時空有多大?我們還有快一萬多億年,你大概那時候已經去天上或者淨土,如果你證到非想非非想之天,你的天壽有五百三十七兆年,那什麼幾萬億年也算不了什麼,還在你壽盡前毀滅掉,所以你不要去煩惱這一些,趕快修自己比較實在一點。

關於三災出現之時限有不同之說法。依《大毘婆沙論》載,於各中劫中之減劫,人壽每減至十歲,三災即出現,三災同時出現。刀兵災者,人心、嫉妒心、瞋心很重,以後掌政的這些國王,心地不好,打仗的機會很多,相見即興強猛傷害之心,手所執者皆成利刃,各逞兇狂,互相殘害,經七日七夜方止,這是刀兵劫時,七天七夜不知殺了多少人。殺戮過後,水源空氣受到細菌、病毒污染,開始災病就來了,有說瘟疫劫,這裡講疾疫災者,繼刀兵災之後,非人(鬼神)吐毒,為什麼非人會吐毒?人心既然不古,那些非人先作亂,每個國家都一樣,如果這個國家要起災難的話,那些鬼神會先來作亂,你的心如果能夠感受到虛空之間的眾生心,你就會覺得不安祥,你修行夠好,可以用心感覺現在周圍的氣氛,如果氣氛不好,表示已經有那個在蘊釀,你們凡夫鬧歸鬧,很多出家師父們、居士們,都已經在那裡啟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的讀誦大法會,或是水陸大法會,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些大法會?因為他們先知先覺,已經預感國家將要動亂了,鬼神已經不安分了,所以他們開始要作法會求佛菩薩加持。台灣有一個好處,就是佛教徒很多,出家師父也很多,大家很願意布施去作這些事,所以總是遇到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我們這樣也過了幾十年。

確實也是這樣子,你修行要去感受到眾生心,人還沒有亂,鬼神已經先亂了,那種迷漫的悶氣,你要有所警覺。你若是會看命,不會轉命,是沒有用,佛教徒不看命,看心,有所感知趕快就去作法會,大法會功德無量。修行到一個境界,用心去感鬼神,鬼神看到大部分的人道德行為都不好,在朝、在野、一般平民都是這麼亂七八糟,他會就吐毒,在我們看來就類似禽流感、SARS這種病毒感染。我以前看一部外國片,背景大概是14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它當然不是演鬼在吐毒,但它以一股黑色的氣來表達,這股黑氣沿街掃過去,進到每一戶家裡,每一家就都有人生病。那次的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根據估計,當時中世紀歐洲約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黑死病。你說病毒傳染,病毒我們眼睛看不到,但是它從哪裡來?都是鬼神吐的毒。

在經典裡也曾講到吠舍離發生瘟疫、乾旱,阿難尊者憂心忡忡,就問世尊吠舍離這個地方發生瘟疫要怎麼解決?世尊就講《佛說卻溫黃神咒經》,它裡面叫了七種鬼的名字,要在咒裡唸這七鬼的名字,讓它們退退退。阿難尊者提問當時,釋迦牟尼佛在靈鳩山下的竹林精舍裡,釋迦牟尼佛是慈悲,但慈悲也不能不請自來,佛教是講因緣,這個國家有難,國王都不來請,沒有因緣衪也不會來,就像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坐在那裡,你不去唸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衪也不會尋聲來救苦,因為你沒有造因緣,起碼你唸衪的名號,有緣衪才來。

後來吠舍離的大臣就建議國王,在王舍城那邊有一位聖人叫釋迦牟尼佛,衪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國王就派人去請釋迦牟尼佛來,有請就有緣,有緣衪就來了。釋迦牟尼佛一到這個國家,腳一過恆河踩到他的國土,天就開始下雨,乾旱好久不下雨才會瘟疫生,這時天降甘霖,之前他們請外道來作法祈雨都沒有用,為什麼沒有用?這要講到因果,當時這個國家的人民道德行為一定很不好,共業才感招這個乾旱、瘟疫。釋迦牟尼佛慈悲,來了就先下雨,後進到王宮,國王就請問衪要怎麼來化解這個瘟疫?

釋迦牟尼佛說你只有請藥師琉璃光如來來化解,難道釋迦牟尼佛不能化嗎?非也!有經典要出世的因緣,釋迦牟尼佛要在這邊講《藥師經》。雖然藥師琉璃光如來在東方琉璃光世界,你讓衪有機會到娑婆世界來結個緣,你們誠心唸《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號,衪就可以化解這個災瘟。國王和眾臣便沐浴、建壇場,唸《藥師琉球璃光如來》,唸了不久真的藥師如來出現空中,出現以後就發光,慢慢瘟疫就消除了,這是藥師琉璃光如來出現在吠舍離這個地方。接著下來,事情解決了,瘟疫控制了,釋迦牟尼佛就在那裡告訴大家,為什麼藥師琉璃光如來,有那麼大的威力,可以治這瘟疫病?開始講衪過去發的願,《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就是在吠舍離這個地方講的,這是《藥師經》說法因緣。

經云: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輒命終,你只要碰到就沒救,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那時候,只要有哪一個非人生氣噴出毒來,你用什麼藥都沒效。有時候你說什麼問題用什麼藥很有效,哪個人同樣有這個毛病,你介紹他用那個藥,你用後治好了,他卻不見得會好,每個人的業力不一樣。疾病來說是業,業重不重才重要,如果這個人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看似症狀相同,吃同樣的藥卻不見得會有效,還是在個人根本的業力,國家業力也是一樣。到瘟疫來時,是什麼病毒、要用什麼藥,一時都還搞不清楚,像現在H5N1這個病毒很厲害,也不知道是哪一個非人來吐出來的毒,還是誰在研究生物細菌所搞出來的,不知道。過去一般的瘟疫大概都是這樣子,時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止。在疾疫災後起饑饉災,人心不古,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此饑饉,人多命終,這饑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剛剛當刀兵劫打了七天七夜,殺了不知道死掉多少人。現在這個鬼神出來吐毒,連續發生七個月又七天七夜。這瘟疫開始以後,就不下雨,這飢荒劫就發生了,這飢荒劫是龍王造成的,龍王看人間殺戮失德,他也出來懲罰人類,長達七年七月七天七夜都不下雨,難得下一滴雨,真不可思議。

龍的威力不得了,龍一水就可以讓我們四天下成災,西方的龍是有腳、會飛、會吐火,真正說龍的樣子,要像中國的龍比較像一點,雖然也有腳,但不是用腳來走路,是飛龍,如果你的心能夠映現出來它在吐水,那一定將要下雨,因龍心大悅,一定會下雨。如果人類道德水準低下,它很生氣,七年七月七天七夜都不下雨,這樣怎麼不飢荒?所有的植物都枯死了,土地乾旱了,也沒有水喝,動物也死了,人類最後也滅了。人類的毀滅是在這這小三災,除非你修證到仙道,躲在深山裡面打坐,不用吃飯,吞嚥自己的口水、液津,不要說可以撐過七年,千萬年都可以躲過,此外其他一般人大多會死亡。

以上是疾疫小三災,又稱三種中劫,中間每一來一往之間要發生一次的災難。你說經典這麼寫,真的會是這樣嗎?其實很多民族都有史前洪水之說,例如蘇美人,西元前三千年中東地區的古老民族,從現今伊拉克的沙漠地區所出土的蘇美人(Shinar)的楔形文字的泥板上,就記載著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傳說,在遠古時代地球曾經發生一場覆天蓋地的大洪水,當時僥倖存活下來的極少數人告訴他們的后人,因而代代相傳。聖經中也有大洪水毀滅人類的說法,當時存活的只有諾亞方舟上的諾亞一家人,以及帶上船的家畜動物。

印度也都有洪水之說,也是有人事前備船及糧食存活了下來,印度生還者的子孫繁衍成印度人的祖先,《摩奴法典》( mānava-dharma-s9tra)一書也由此傳了下來。有生就有滅,有消就有長,以因緣法來看,人類的繁衍及毀滅其實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當然這是非常長時間的一段過程。人壽一來一往到人壽十歲時,發生這小三災,人類就階段性的毀滅,沒有毀滅的就是那些修仙道的仙人,他們已經成仙了,不吃不睡都無所謂,不必依靠人間的水、食物就都可以活下來。

 

上舉小三災,又稱三種中劫。若依《大毘婆沙論》所說,一劫中三災並起,則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災。若依《立世阿毘曇論》所說,於別劫中次第起一災,則第一劫為疾疫劫(rogāntara-kalpa),第二劫為刀兵劫(śastrāntara-kalpa),第三劫為饑饉劫(durbhiksāntara-kalpa),以至第十九劫為疾疫劫。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壞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合為八十中劫。壞、空、成三劫中雖無減增之別,但由於其時量等同住劫,故準彼而各有二十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一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

如果一劫中有三災連起,則在劫中(二十劫中的劫)各具小三災,到十歲那時候,一定要發生一次小三災。上舉小三災,又稱三種中劫。若依《大毘婆沙論》所說,一劫中三災並起,則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災。若依立世阿毘曇論所說,於別劫中次第起一災,則第一劫為疾疫劫(rogāntara-kalpa)、瘟疫劫,第二劫為刀兵劫(śastrāntara-kalpa),第三劫為饑饉劫(durbhiksāntara-kalpa),以至第十九劫為疾疫劫。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壞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成劫有二十劫、住劫也有二十劫、壞劫也有二十中劫、其間都沒有世界形成時又有二十中劫,這樣加起來,合為八十中劫。壞、空、成三劫中雖無減增之別,但由於其時量等同住劫,故準彼而各有二十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一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從這個世界毀滅到另一個世界發起的話,這中間要有八十中劫,如果一劫有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要八十個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我們地球就毀滅了,接著,這中間大略好幾次的毀滅,最後真正地球毀滅後,再另出生另一個星球起來。

 

壞劫時,器世間壞,有火、水、風等三災,稱為大三災,以別於前說之小三災。其中,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風吹猛焰,初禪以下悉被焚燒。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其次第初以火災壞滅七回,再以水災壞滅一回;水災之後復有七火。如此水災滿七次,更起七火,之後起一風災,第三禪以下器世界均被飄散。總計有八次七火災,一次七水災,一次風災,即所謂六十四轉大劫。以故,初禪以下之器世界,每經一大劫即遭一次破壞,第二禪則每經八大劫遭一次破壞,第三禪則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壞。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三災所壞。故初禪大梵天之壽量為六十中劫,即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第二禪天壽量八大劫,第三禪天壽量六十四大劫。此中一大劫稱火災劫,七火災劫稱水災劫,七水災劫稱風災劫。 

在講壞劫時,器世間壞,有火、水、風等三災,稱為大三災,上面講小三災,每一劫,增減劫時會發生人類毀滅的小三災,大災則是世界要毀滅時,以別於前說之小三災。其中,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我們中國有后羿的神話,太陽太多了,他用箭射下來只剩下一個,跟經典所說並沒有什麼大不同。有七個太陽,我們活不了,太熱了,七個日輪,會起火災,火災依據經典講要起七次,會燒到初禪天,把初禪三天都毀滅掉,風吹猛焰,初禪以下悉被焚燒,初禪三天就是梵眾生、梵輔天、大梵天,大梵天王是護持佛法很重要的一個角色,在世界要滅亡時,出現七個太陽,這把火燒到最後初禪天都被燒掉了,燒掉以後換水災來,水災由雨霖而起,沒有下雨怎麼會有水?水災要下雨,下雨不是下普通的雨,是豪雨不息,龍王,不可思議一滴水,就可以讓我們這小世界到處成災,它只吐一滴水,整個地球都要下雨,雨露均霑,但如果吐好幾滴水,那我們這個地球就受不了,會成水災。

這水災起時,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沒,二禪天多高?夜摩天以上,依空而居,我們如果再想到地球跟虛空之間的關係,我們沒有這個概念,你要去看大乘經典,底下是地輪、再往上是水輪、風輪最上,這都是金輪在底下撐著,金輪可以撐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地球,我們現在看的,是用衛星去探照,但衛星看不到,好像地球底下沒有什麼在撐著,其實這些我們用一般的眼睛看不到的,就像你上到月球去看,也沒有用,即使有什麼,你用肉眼、用儀器也探照不到,像鬼神,你能用照相機照到嗎?你用世間發明的東西,去照月球有沒有天神、有沒有皇宮?照不出來!有月亮就有月光童子,有太陽就有日光童子,有童子,就有菩薩、有佛,但我們一般人看不到,除非你有向道,心無明破掉有明現起,就可以有神通映照到,欲界六天或色界各天,哪一個天宮、哪一個天主菩薩、哪一個天神,都可以映現出來,釋迦牟尼佛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因為我們心不淨,心不淨所以看不到,但看不到不代表沒有。我們要依據釋迦牟尼佛講的,衪是如實語,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因為衪依衪所知、所見跟我們講,我們看不到,但要相信。

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風要起時,一定要高氣壓、低氣壓不同才會產生風流,這風一動時,互相拉扯,造成哪裡會起颱風,哪裡不會起颱風,颱風等級有多大,路徑要怎麼走,這現在好像都可以預測出來。依據經典講的,風災起時,由風的互相拉扯、互相維繫,大力拉小力,形成風流,這風現時,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為什麼大三災時,世界要毀滅,地球毀滅、初禪天要毀滅、二禪天毀滅、三禪天毀滅,當然欲界六天也要毀滅,除非你修到四禪天,你還可以在四禪那邊定住、安住。

其次第為初以火災壞滅七回,再以水災壞滅一回,這裡講火災一次;水災之後復有七火,水災之後,再起七個火。如此水災滿七次,更起七火,火災七次來起七個火災,之後起一風災,第三禪以下器世界均被飄散。總計有八次七火災,一次七水災,一次風災,全部吹散三禪天以下之邊界及世界,即所謂六十四轉大劫。轉,看到佛教印度專有名詞的轉,轉,就是一個單位再乘以自己的單位數字,兩個加乘起來就是一轉,我們講倍數,阿僧祇乘以阿僧祇,就是阿僧祇轉,這裡我們講六十四轉,就是64 X 64次的大劫,一劫又是八十中劫。

以故,初禪以下之器世界,每經一大劫即遭一次破壞,第二禪則每經八大劫遭一次破壞,第三禪則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壞。這裡又給我們一個概念,當我們這地球要毀滅時,這初禪天的人還沒有毀滅,他還要等幾個水災來、火災來,幾個大劫完了,初禪天才被火燒掉,再來過一段時間,這個就是壞劫,地球壞掉了,為什麼還要等?空劫,就是這個天界還沒有滅,還存在那裡,天神的壽命比較長,人類先毀滅、地球先毀滅,初禪天還在那裡,但是,還要經過時間慢慢過去以後,再來一個火災,再燒。第二禪天經八大劫再遭一次破壞,第三禪天六十四大劫以後遭一次破壞,六十四轉,還要經歷64 X 64大劫以後才毀滅掉。色界中,你要64 X 64大劫時,三禪天以下全部都被破壞掉,這樣說起來,不是世界毀滅,世界即沒有了,天界同時滅,不是的,是地界毀滅,天界還在那裡,再經過一段時間,再來一個火災,最後把所有的初禪天滅掉,來一個水災,過多久再來一個水災,把二禪天慢慢毀滅掉,最後來一個風災,把三禪天全部吹了,這樣才是整個我們修行,有境界、沒境界眾生,全部都沒有了。空了以後,進入空劫,二十劫以後,另外又冒出一個星球出來。這看起來好像時間蠻久的,但時間的起點不一樣,可能這個地球滅,也許另一邊地球又起來,這是很複雜的因緣法,不是絕對的一對一,這不是我們智慧可以觀的,佛可以看清楚這一切。

唯第四禪不為三災所壞。故初禪大梵天之壽量為六十中劫,如果世界初成立、銀河系初成立,天神們就修到這個境界去初禪大梵天,六十中劫之間,它會被毀滅掉,如果你從六十中劫中間生天進來,被毀滅時,你的壽命還沒有盡,那怎麼辦?壽命還沒有盡,其它的星球會感招你的因緣,把你帶到另一個星球去,你不要去害怕世界毀滅,宇宙之間每個個體都不增不滅,這邊毀滅了,業力的感招你就又感招到另一個星球去,怕什麼?你在地獄,這個世界毀滅了,你這地獄報就完了?沒有,你的地獄報還沒有盡時,這世界毀滅了,我們這須彌山有七重山,到第八重時就是鐵圍山,鐵圍山就是地獄的地方,地獄毀滅,須彌山滅,然後你就感招到其它有緣的地方去,但還是在地獄裡,因為你地獄的壽還沒有盡;同樣的星球,如果六十中劫,剛好劫初時你修到進入天界,六十劫滅,你剛好在那裡滅,如果你過了三十中劫後,才升到初禪天,你還有三十中劫的壽命,你會感招到其它的地方去,相等的境界去,宇宙中間的所有眾生不增不滅,你不用煩惱,你不是第一次來地球,也不是最後一次在地球,你是在十方世界這麼來來去去,《金剛經》講的,你不是對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你已經在無量千萬億佛所種了善根,你說我們地球才出現一千零四個佛,哪來千萬億佛?因為你過去在所有虛空的佛世界,不知道呆了多久,要擴大你的視野,要觀出台灣、出世界,其實我們都在宇宙之間的十方虛空裡不知繞了幾趟,現在做人繞到這邊講中國話,也許曾經繞到別的星球講外星人的話。你看大乘經典,講到大菩薩十方國土來去自如,我們是不行,我們是業力感招,去那裡,身不由己。你不要怕地球毀滅了,很怕死。四禪天,六十大劫是即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把空劫,中間過渡時期二十劫,世界滅跟世界還未生的時間扣掉,第二禪天壽量八大劫,第三禪天壽量六十四大劫。第四禪天,此中一大劫稱火災劫,七火災劫稱水災劫,七水災劫稱風災劫。你要仔細去推敲,因為你第一次來了火災,然後又水災,又來火災,這麼幾次重複,一大劫是火災劫,七次火災稱為水災劫,七次水災劫是一次風災劫。劫,在印度當作大數量的時間的堆算。


   又積大劫之數為十百千,乃至積數至阿僧祇,則稱一阿僧祇劫(
asajkhyeya -kalpa),累積至三,稱為三阿僧祇劫。但其時量之計算復有多種異說,《大毘婆沙論》列舉四說,一說如前,一說積中劫至阿僧企耶為一阿僧祇劫,一說積成劫,一說積壞劫。《菩薩地持經》謂劫有二種,一者日月、晝夜、時節、歲數無量,故稱阿僧祇;二者大劫無量,故稱阿僧祇。

一阿僧祇劫(asajkhyeya -kalpa),即不能去數的數字,積大劫之數為十百千,乃至積數至阿僧祇。阿是不,阿僧祇,阿僧祇到底有多大?可數的數目最後一個就是阿僧祇,阿僧祇,再上去就是無量,阿僧祇X阿僧祇就是無量。無等、不可思、不可量、無等邊,一直自己乘自己自乘上去。累積至三,稱為三阿僧祇劫,如果,簡單我們用次方來講的話,就是3 X 1057  那麼多時間。你從初發心到開悟,一大阿僧祇劫,從開悟證到不動地、菩薩八地時,一大阿僧祇劫,然後從不動地證到如來佛時,又是一大阿僧祇劫,這是釋迦牟尼佛修行的時間,是三大阿僧祇劫。

三大阿僧祇劫是3 X 1057  那麼多,你去算一算有多久?但其時量之計算復有多種異說,《大毘婆沙論》列舉四說,一說如前,另有一說積中劫至阿僧企耶為一阿僧祇劫,也有說積成劫,成,就是世界成立的那一劫,剛開始時是一個阿僧祇劫;有說積壞劫,為阿僧祇劫,成劫的積中劫,成劫到壞才算一阿僧祇。而《菩薩地持經》謂劫有二種,一者日月、晝夜、時節、歲數無量,不可數,所以說無量,這是簡單的、模糊的說法,反正不可數,1057  到底有多大?沒有去算,反正是一個阿僧祇;另一種說法是很大的數字,不可數的數字,無邊無涯,大劫無量,故稱阿僧祇。

  (2006.12.31.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