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26)
--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五)如何依經文來修行(續)
5.「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續)
要成天神、仙道、阿羅漢可修有為諸法,要修菩提道成為菩薩,就要能離一切相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發菩提心後,就要學習不住六塵境生心,於外塵境不住色、聲、香、味、觸生心,不住內心諸法(念頭)而生分別心、妄想心,不生任何心,學習「無所住而生其心」。
要成天神、仙道或者要成為佛法的阿羅漢可修有為諸法,修天神你的真如性用會發動,感召某一天、某一天界的境界,往生以後,有其因就有其果,你會感召生到那一天界去。仙道,也是求長生不老,可以修成十種仙道,《楞嚴經》裡所講的十種仙道,修仙道者,依他心的成就,可以活上一劫、兩劫、三劫、無數劫,但還是用有為法去修成仙道。長生不老,這個長生,不是佛法的無生,佛法的無生就是不死,長生還是會死;阿羅漢,心無我,但是他也能夠懂得自性真如的性用,所以還是修有性之法。
總歸一句話,這三種人都是修有為法、無漏智的。一般人更不必講,但凡起心動念都是有為法,這種有為法不是在修,都是在造業,是在結善惡因緣,更不必講是要隨業流轉了。
只有修菩提道的這些準菩薩,或已是登地菩薩,未來要成為真菩薩者,就要學習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從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做起,繼而內心起念、起像、起覺知、起種種因緣都好,都要能離這些相,是以內外皆離。要修離一切相,要先發願,有一個目標,要修無上正等正覺,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藐samyak就是正等,三菩提sajbuddha就是正覺。你發心要成就未來的如來菩提,就要能離一切相,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樣發了菩提心後,就要開始學習不住六塵境生心,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面對外塵境色聲香味觸跟內心分別的法,都不應該生心。生心跟不生心差別在哪裡?生心是你覺知了以後,會產生主觀的想法、判斷,產生很強的分別心,這叫做生心;看到一個人做某件事,你有很多意見,很多意見就是生心了,你都沒有意見,那才是不生心。有人問,一個人老沒有意見豈不是跟木頭一樣嗎?沒有錯,木頭都是會沒有意見,但是,你的覺知比木頭還要強,因為木頭你要碰它,它才會響、才會有反應,我們的覺知,透過六根可以知道很多事情,什麼都了然於心,但是不會再想,不會再去起分別,這和木頭是有所不同的,這是第一階段的成就。
你對外境不要生心,聽到了良言惡語、聞到了香臭味、舔到了酸甜苦辣、接觸到軟硬堅實,內心起了好壞分別,一覺,就要放下,不要繼續再想,這樣發菩提心以後,就要學習不住六塵境生心,要趕快做到,除了上班對著工作要負責的事,一些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要盡量客觀不生心,這麼去做、這麼去修你自己,這邊若沒有決定性的成就,你不要去講後面的離四相之類的話。我們很難有如釋迦牟尼佛般的大悲心,我們頂多可以做到財布施,但沒有辦法如釋迦牟尼佛般捨身命布施,祂才有這種大悲心。有一天我們修行修到那個境界,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起來了,那真的是大菩薩了;現在我們這些心起不來,我們即便有布施心,但總還留一條後路,我有一百元,我布施五十元,留五十元可以用,老是抱著留後路的心,所以成不了大菩薩。
我們和釋迦牟尼佛實在差太遠了,我們要反省,雖然我們沒有那種菩薩種姓具有的大布施,但是至少我們要知道,聖人、佛,衪們怎麼做?我們差那麼多,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發願,一切的因緣來自於願力,所以這時候就要發願,要修解脫時,尚不能發願,沒有錯,但是,你已經要修無上正等正覺了,要進入大菩薩境界,你就要發願。要成佛,不能捨願波羅蜜,不得不要發願。你要去思考,這些聖人他們為什麼未來會成佛?我們今生有幸聽聞佛法,為什麼還是覺得好像很遙遠?還是沒有一個積極的心?不單你們,包括我也一樣,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世尊一樣,發一個我要布施肉體一千、一萬次的願?這種心怎麼起不來?不想在佛前起這個願,這是種子不夠堅實,因果的動力不夠銳利,講起來還是緣起法,沒有起那個願,緣起就沒有動力。
從鹿野苑緣起,跑八大聖地、九大聖地,其實,懂緣起,你要神通很簡單,要宿命通緣起偈一唸,觀想某人與某人之間的因緣,可能就會現起法相來,就看你心清淨到什麼程度。法,你能體會多少?你有幸聽到了,又不想去做,做了也沒那個效果,這是你心不淨。我沒有藏私,知道什麼法都已告訴你,你學多少是你的事情。你要學習對六塵境不生心,對外塵境不住色聲香味觸生心,這五根對這五塵境,內心一定會覺知、分別,對於內心諸法所起的念頭、感覺,無形中的感覺,那是我們自性覺知最真實的感覺,這個人心好、這個人心不好,這不是念頭來的感覺,而是你覺知的心、無心之心的感覺,感覺了就不要再生心,更不要有行為的反應,知道要當做不知道,不要說這個人心地不好,我跟他保持距離,甚至於還去向別人說是非,這樣就是修得不好、心地有問題,這樣就是住心感而生心,自己感覺了什麼,然後心裡就起分別,這就是生心,這就是心不淨,沒有辦法離四相生心。要知而不覺,諸佛、菩薩在修、在講的,知道了這個事,但不能住覺,覺了以後想去說,那更離譜了。
對於內心的起念,不要住這個念而起分別心,要這麼去仔細分析你覺性的能力,當它對外境人事物的現實起了法,你有沒有去加以分別?好的你就高興,不好就覺得蹩扭、甚至於要逃避,這分別心起,妄想心就起,因為你有好壞分別,於是妄想就來,想要怎麼做、想要怎麼逃避、想要怎麼擷取,這都是妄想。每個人都要練,練到覺知當下不起心動念,過了以後也不要再想,不要再生任何心,修行就是這樣子,要學習經文這句話「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是「應生無所住心」。應生無所住心,因為現在是開始在學,「應」,你應該這麼做,因為你還有這些毛病,所以才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那你就要這麼來做,怎麼做?「應生無所住心」,做到了,才能「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話味道是有點不同的。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已經做到了。我的心、這個有法的心,已經有能力不被外塵境和內心所起的法黏上,這時我可以用我的覺知感知內外境一切現象,而此覺知是無形無相的感知。譬如你見到一個人離神了,識神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你覺知了,你如果生心去問他,你怎麼了?生病了還是受驚了?這樣就是沒有自在;他沒有來問,你就當成不知道。每個人的業天天都在改變,會走失就會回來,今天不好,不代表明天也不好,世事無常,在無常、有常間你要學習自在,這也是在修行。有些人比較熱心,聽到熟人、好朋友、同修現在比較不如意,在業障之中,也許就很關心,也許就坐不住,很想去探討,就沒有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心。讓每個人都去磨練一下,不是一定要把每個人都照顧得好好的。釋迦牟尼佛神通力廣大,為什麼衪不照顧好每一個人,讓他們去成就?成就在自己,釋迦牟尼佛只是告訴大家,法就是這樣,你要不要成就?要,你要自己去做,去做了就會成就;如果如來手這麼一揮,大家都成就,那不是很簡單嗎?這種成就不牢靠,沒有從內心裡千錘百煉出來的成就,大概都是假的、會退轉的。
由忍辱仙人的例子我們知道,要經過印證,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是自己講了就算了,連菩薩都會來考驗你,如果你沒有隨時在接受菩薩的考試,那你還不算是一塊料子。今天這麼考,明天那麼考,要解脫的人,真的是要有破斧沉舟的決心,一點避重就輕的心都不能有。修解脫道很難,諸佛、菩薩、魔都不能動我的心,只能動我的身讓我生病,但是動不了我的心。天塌下來我還是自在如如,這是解脫道的行者風範,你看禪宗的祖師大德,行為怪異,不通人情,唯其不通人情,才能夠把心安住;痛,痛我就忍耐,哪個修行人不痛?生病,生病就吃藥,用自在無礙的心、不起心動念的心去治療。佛法告訴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生了千千萬萬個心,這樣是看什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如果要修行,要超越業力,一切賢聖,都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要如何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於五根上只能用眼、耳、鼻、舌、身根,來接觸色、聲、香、味、觸等塵境,正當其時不要有分別心,這是最高的「無所住而生其心」境界。未臻此境,則退而求其次,心起分別時,了知其塵境,僅此而已,不再起思慮、妄想心。以眼為例,如眼見物像,當不加以分辨了知,若心有分別,亦不去思慮所見物像之好壞,此即「無所住而生其心」。
要如何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以人的層次來講,五根上只能用眼、耳、鼻、舌、身根,來接觸色、聲、香、味、觸等塵境,接觸時或之後,但不生心,我一直在重覆,跟你無關的事情,你這五根接觸到五塵境不生心,不去理會它,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嗎?你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一顆心總是按耐不住,不吐不快?有分別心,就是有好、壞想,不插上一腳就不痛快、這樣怎麼不生其心?要能做到沒有分別心起的話,那就進入最高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一時做不到,退而求其次,若心起了分別,僅止於了知其塵境,如此而已,不要再起思慮,思慮一起就起了妄想心,這樣就沒完沒了了。不起思慮,這樣就是在修行。世間事要做,工作不做不行,那又另當別論,要做就好好做,一心提起來專心把這件事做完,做完了,就放下,就忘記了,這是來無所黏,過無蹤跡,這也是在修斷煩惱、斷業力黏上來的階段。
「諸法從緣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滅,是大沙門說」,你要去思惟,沒有緣它怎麼生?諸法因緣生,怎麼生?被動生?主動生?眾生業力生?接觸五根所現的六塵境,怎麼樣才能夠做到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僅止於了知其境而已?這你要去做,做不到的要去思惟。以眼睛為例,我講了很多次了,眼見到物像,不去加以分辨了知,看就看了,不要看進去,若起了分別心,譬如看到一個人,就分辨這個人是男、是女,這是第一個分別,性別確定了,又去看這人長得好看、難看?第二個分別心又來了。第三個分別加你的妄想,好看,這個人我喜歡;難看,我沒有好感,就不要理他,離他遠些,你那有麼多心眼幹嗎?我們人很敏感,這個人不喜歡我,我感覺得出來,不是我不喜歡他,是他不喜歡我,他現在雖在我旁邊,我還是要趕快走開。你為什麼要走開?你走開幹嗎?因他不喜歡你,你就站在他面前讓他不喜歡,要有這種定力,這樣你心才沒有病!你感知這個人不喜歡你,你就要躲開,那你是不戰而敗,敗在哪裡?敗在你自己的心病,逃避就是心不淨。人家不喜歡你,跟你有什麼關係?只要佛、菩薩喜歡你就好了。你為什麼要每個人都喜歡你?每個人都喜歡你很麻煩,光攀緣就攀不完了。
修行就在練心,心沒病,就自在無礙,這樣不是很簡單嗎?用坦蕩蕩的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掌控全局,也就是面對一切境、一切人、一切事,用空無的心就可以化解。你太怕事,反而有事,你不怕事,事情慢慢就會轉了,就是這麼奇怪!
這段總結,很簡單,告訴你五根對六塵,不要住於其上,「應生無所住心」,這句話多背幾次,以後要起心動念、分別時,告訴自己「應生無所住心」,不要再想了;對這個人起分別了,「應生無所住心」不要想下去了,管他好人、壞人,都不要想了。
6.「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學習「應生無所住心」以後,反過來世尊告訴你,心不是永遠不住,你總是要辦事情,如果心真的有必要有所住時,怎麼住?初步解脫有了,進一步進入有為的解脫,「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這就是我要用心力時,在起用之際,你不要住在那個心思上面,這不是人跟人之間的交戰,這是我要有所作、有所辦時,該做什麼就做,自然去做,做完就算了,不要把做這件事當做一回事,更不要去邀功,這些心都不能有,這樣就是非住。
世尊先告訴你,六根住六塵應無所住,現在回過頭來告訴你,你不是永遠都無所事事,你還是會做事,做事時菩薩心不應住於所行,現在提出布施,所以是不應住色布施。同樣的道理,不應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不是阿羅漢,菩薩是要去度眾生的,度眾生之間就是心有所住,才能做事,做事時,不要有真正的罣礙,有在做就好,做完就好了,做得好應該的,做不好也不要去懊惱。譬如做法會,如果你心空法了,做完了法會,你可以知道這一次做得怎樣,這一次大家做得法喜充滿,法喜充滿又如何?應該高興嗎?這是很平常的,不在意得失,這樣就是非住。「若心有住,即為非住」,若心有住就是要辦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對六塵境有住的話,一定有某些事在進展,在進展之間一定要非住,非住就是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樣才能夠自在。否則過程之間難免會曲折,有時候有大障礙,有時候比較順利,總總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你住於其上,你的心就煩惱,生出一堆不必要的心,這是有所住,這個有所住是心不正常的住,不是你用有為法在做事的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生心。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我的心有住、有在布施,但是心不著在布施上,這是「若心有住,即為非住」的意思。為什麼這麼做?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般的外境、跟你沒關係的境,你觀它非相、空,不要執著;跟你有關係的因緣牽扯,你要觀它「一切相,即是非相」,不受它影響;你在執行的事情,要觀它「一切相,即是非相」,這樣心雖有住,但是因為不著,所以你也自在。這和我上一段所講的,跟我沒關係的五根對六塵,我不要住於其上是不同的,兩者層次不一樣,一個有所作、有所辦,一個是沒做事無聊的去生心,沒做事的你不要去生心,起心動念分別都是妄想,那不對,這樣永遠沒有辦法修得好;正在做事的,作辦之間你都沒有做事想,過程中的好壞也不去在意,反正我都在做,如來告訴我們一切諸相,要觀即是非相,有相要觀它空,能夠做到就是實相觀。
如來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你在布施,布施有一個對象,對象是眾生嗎?眾生。你不要把他看成是眾生,如果把他看成是眾生的話,你就沒有做到「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你沒有把他看成「一切諸相,即為非相」,一切眾生,你布施的對象,你對著他不要有可憐想,布施給眾生時,很自在的去做,不需要生悲憫心,不需要有這種心態,有的話,這只是小憐小憫。曾有網友說,他以前看到弱勢貧窮的眾生,都有一種慈悲心,心很不安,好想幫他們,他講慈悲心,這個不是慈悲心,應該說是有善根、有善心、有同情心、有悲憫心,但不是慈悲;真正修到慈悲的人,應該如如不動,看到有人該幫就幫,幫完了,做完就完了,不會有負擔的心。
真正菩薩的悲心,一定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符合這兩個條件,才是慈悲心。慈悲心,你要有能力去幫他、度他,解決他的病痛,這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更不得了了,有緣、無緣都要幫他,跟你過去沒有因緣的,你也要幫他。這麼說來是每個人都要幫嗎?非也!是對於有善根者,希望力爭上游、能夠學佛法、吃素或作功德者,你就要好好去幫他。這是因,沒有因,怎麼幫?談到這個很有意思,諸佛、菩薩的能力那麼大,為什麼不用祂的手揮一下,讓每個人都得度?這還不簡單嗎?為什麼苦口婆心講道理給大家聽,讓大家去悟?因果、因果!他是惡因、惡緣不給你度,你怎麼度?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心不向著你,怎麼度?他沒有善根、沒有種善因怎麼度?菩薩要度,看到這個人還不錯或是這個人今生或過去生跟祂有因緣,所以要度他,要度他也要製造一個事件讓他去發個善心,最簡單的是唸佛。
你唸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很高興,好,有因緣,逮到機會了,我可以尋聲救苦。你平素連一句觀世音菩薩都不想唸,衪怎麼來救你?沒有善緣,管道沒開。菩薩雖是大悲也要瞭解因緣,不然那些痛苦的眾生全部都度了,所有人類都要度光、六道也都要度光了,有可能嗎?因果不是這樣的,緣起法也不是這樣子的,好好去思考緣起的道理,自證緣起。很多法,都離不開因緣果報、過去世的緣起,集一切過去因緣所現的因,苦是今生所現的一切苦果,你要去唸法身緣生偈,去斷一切不好的因,才能修到解脫道。
這一段從剛剛消極的對外境不起心動念,回到進入積極作辦一切事的階段,當下要離一切相,觀它「即是非相,是為一切相」,你起心動念在做事時,有一個對象,要觀這個對象不是對象,一切眾生不是眾生,辦完了就忘記了。
行者修「應生無所住心」時,初階段或許做不到,若遇境起分別心,甚至於起思慮心、妄想心,自應提起正念,一覺即能離相,一離相即能以一覺知心觀照諸塵境而不再生心,如此讓有住心帶入非住心,僅留有一覺知心(真心),亦即在個性、習氣淡薄時,就能做到非住心,僅以覺知心認知其境,而無妄習相應。
行者對一切境修「應生無所住心」時,第一階段可能還做不到,如果佛法那麼簡單,能夠一講就懂,那你起碼已經是阿那含、阿羅漢的境界了。我們不是聖人再來,內心不淨,也沒有到三禪、四禪的境界,觀念有,道理是懂,但心不淨,習氣轉不動,怎麼去做?遇境起分別心,因為做不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才會遇境起分別心,甚至於起思慮心,分別善惡、好壞、利害得失,有利要怎麼去擴大其利,有害要怎麼去逃避其鋒,不斷胡思亂想,這個時候要警覺,不警覺就會一直迷糊下去。警覺了,就要好好提起正念。什麼叫正念?正念是還有一個念在那裡嗎?不是!正念無念,正念是有覺而無念,用覺知的心,覺知是靈覺、靈知,斷言語、絕念頭,這是真心、是第八意識的真心樣子。
你開始胡思亂想,不管是第七意識或第六意識的分別,你警覺了,這警覺就是我們第八意識的本心,你醒過來的那一剎那就是正念,什麼念都沒有,妄想也沒有了,只有一個覺知。我剛剛在妄想,現在沒有,知道這沒有念的是誰?我能感覺沒有。你怎麼感覺?你不是只有一個心嗎?怎麼感覺?還有!你還有另外一個心!如果你能再把它放下,正念不見了,什麼覺知?什麼妄想?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那就真妄合一了。所以正念是與妄想對立時所現之心,有覺知就一定另外還有一個不真實的東西,你才會是正念提起。
正念提起,其實你還在用覺知觀它,讓自己不要想,暫時壓死它不想,這樣也還是不究竟,修行到最後就是心要合一。剛開始一個心,這一個心是渾沌昏昧,是妄心作主駕馭的心;後來變成兩個心、無數個心,這時有覺有知,還是有一個頭,有頭就可以被砍掉,也就是《圓覺經》裡所講的;慢慢再修,修到正念跟你的緣起心念合一時,真妄合一,又回到一個心,從那時起,起心動念一真皆真,一真皆真就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境,所以不能去在意念頭起滅,那你懂它嗎?會懂。念頭起、念頭滅,你沒有看到?有!有,但不要去在意。
很多人念頭起來就迷糊了,看一看它,真的嗎?真會這樣嗎?這事情要真的是這樣,我該怎麼辦?我可以這麼做嗎?這麼做能解決嗎?開始妄想分別起來,就沒完沒了,一假皆假。為什麼念頭來你不能馬上警覺?念頭起來,看一看它,知道了,正念覺知,過兩分鐘,剛剛起什麼念?想不起來了!如果你思慮心、妄想心攪和進來,熏久了,你就會記住剛剛起了什麼念頭。念頭起,你看到了,不理它,沒有意義的事情,一閃即逝,兩分鐘以後你就忘記了,有知等於沒知;比較有意義的事你會記得,然而該來的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何必去罣礙呢?怎麼做到非相?三個字,不理它!佛法,說難,為什麼人家聽一句偈語就悟道?說不難,我們搞了十幾、二十年怎麼還不通?要去思維,我們毛病犯在那裡?
大部分人很喜歡去思考這個心,被妄想牽著鼻子走猶不自覺,這是犯在沒有警覺,這一覺起不來。其實只要一覺,就能離相,念頭起,自然念頭滅,過一陣子你就忘記剛剛起什麼念了。比方說,起一個念頭家裡在燒房子了,你不痛不癢,火燒房子就讓它去燒,你反正就不當一回事情,過一陣子就忘記,剛剛起什麼念?如果你們念頭起,真的嗎?把它當一回事,趕快打電話回家,偏偏家裡沒人接,到底是真的、假的?趕快坐計程車回去看一看,結果到家一看,什麼事也沒有。為什麼你這個覺起不來?你就是怕,怕不好的事發生,所以一考就考倒了,天天這種考試題目很多,考不過,追根究底就是自己的心性沒有辦法自在,老是抱著一種趨吉避凶的心態,你怎麼就沒有辦法像祖師大德那麼坦然,燒就讓他去燒?每個人自有他的福報,你擔心再多也是無謂。
一離相即能以一覺知心觀照諸塵境而不再生心,你有覺知心,一離相,那個覺知心,觀照念頭的起滅,起滅完結了,你不再追加妄想下去,不再生心,這樣讓有住心帶入非住心,僅留有一覺知心(真心),這是要當個性、習氣比較淡薄時,你才有辦法做到。念頭起,你馬上就離相,念頭滅,剛剛那個念頭是什麼?忘記了!剛剛舉的那個火燒房子的例子,才兩分鐘你就忘記了,從來沒有生起要去查查看的念頭,如果這麼大的事情你都可以放下,什麼事情放不下?一個人內心的習氣、毛病,能不能豁達,都跟你累劫修的智慧有關。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非人或外在的這些眾生,傳遞一個念頭進來給你,你一覺或甚至於連一覺都不必覺了,觀它起、觀它滅,過了不再去想,好像也就沒事了,剛剛那個別人的念起念滅,不是我在想,我知道是別人在想,我不關心他胡思亂想些什麼。佛菩薩要成就你,就是這麼磨練你的,你不知道自己隨時都在接受考試,那些都是考題,要考你最罣礙、最煩惱的地方,最放不下的那一塊。
面對一切境,有心,你要帶入無心,有覺要帶入覺而不住。當然這是講得容易,但其實是要到你的個性、習氣很淡薄時,才能夠做到。那為什麼人家很容易做到?因為他心眼開了,因為他的個性、習氣,從累劫修到這一生時,已經比較淡薄了,習氣淡薄就代表有智慧,所有一切法真真假假起來時,他根本就置之不理,這樣你怎麼考他?你起了一個念頭要考他,他連看都不看你的考卷,如如不動,這樣你要怎麼考他?我們修「應生無所住心」時,就是要練到這個樣子,要做到以覺知心來認知這個境,又不以妄想習氣去相應,這樣就能自在、達豁!(待續)
(2006.11.05.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