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21)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12.誑語、異語

誑語梵語 026hya,欺詐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據《成唯識論》載,「誑」即為得利養而現矯德,以詭詐為性,能障不誑,以邪命為業。俱舍宗以之屬小煩惱地法之一,為實有之法;唯識宗則以之屬二十隨煩惱之一,謂誑以貪、癡之部分為體,係由貪、癡之一分而假立者,離此二者即別無誑之相用。

誑是欺誑,誑語,講的話讓人相信,其實是騙你的。語,026hya0a6haya組成,欺詐之意,欺詐是一種煩惱法,心所法之一。在《俱舍論》裡面的七十五法之一或者唯識百法之一,不管百法、七十五法之一,都把所有一切萬法概括在五位百法之間的心法、心所法、心王、心所、不相應法,然後再包括不定法、無為法等等,這是唯識裡面的名相,唯識把種種心病跟世間名相都列出來,所有名相都離不開唯識。

誑語,就是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讓你的心不靈、讓你的心起迷惑,然後相信有所得,這就是欺誑;真正講佛法的人,一定是破而不立,破解你對一個境界、一個法門甚至於對一切事情的執著,而密教教你唸咒語,唸咒語遂求滿願,那是有為法的境界,但有為中又有阿字義,故還是不能執著;而《金剛經》則是在破你的一切執著,講一切空,越過有為法的境界。

這裡講如來語有這五種善法,我們要向衪學習傚法,不去欺誑別人。欺誑別人,就是跟別人講一些背離解脫道的話,你若依言而修,就算能夠得到一些能力,成就名聞利養,也只是造有漏業而已,沒有解脫。修佛法,修到最後空,什麼都沒有了,由剛始的有帶入沒有,沒有做得到了,再帶你回凡、帶回到有,這個有是真有,有別於剛開始的有,是要你不要有斷滅相。

進一步的,據《成唯識論》所載,「誑」即為得利養而現矯德,為了要得到人家的供養,你投其所好,利誘人家,講一些怪力亂神的理論去吸引人,如果你真的能夠讓人家得到好處,解除人家的煩惱,縱使出發點是為了一己之利,倒也還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你根本沒有什麼能力、境界,卻為了利養而欺誑他人,那根本就是在騙錢。你有點能力、境界,為了成就名聞利養而表現出來,不是為了利益眾生,即便有德,亦是矯德,是偽飾、矯情,不是正確的現象。

以詭詐為性,詭詐,吊詭、欺詐,講不實的話。這自性本來沒有,有的話是真如性,是從空性而起的,但因為你累世去熏這個詭詐,你喜歡去講欺誑的話、欺騙人家的話,一次、兩次、無數次的這麼熏習它,它變成一種邪真如性,邪真如性它會發作,你慢慢這麼去熏它,熏得本來空無的、沒有習氣的這種空性,變成一種詭詐的依附習氣,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小孩子動不動就喜歡騙人,也未必是有什麼圖想,這是習氣使然。

你如果讓你的空性去熏習這種邪真如的話,能障不誑。不誑,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言語誠實平直,是謂不誑。這詭詐的邪真如會障礙不誑這個善法。以邪命為業,一個吊詭欺詐的人,自然是以不正當的職業去謀求生活所需。正命,是不違背正法的職業,而邪命,當然就是有違正法的行業,譬如殺生有關的行業,飼養、捕捉、販賣、殺害飛禽走獸,或者開賭場,讓人家陷入賭博的惡習,你來抽頭,這都是不正當的職業,都是以邪命為業。你喜歡欺誑別人,以詭詐為性,自然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會去從事不正當的職業。

俱舍宗以之屬小煩惱地法之一,為實有之法。這裡的有,是針對煩惱法來講是實際有,修行人看它不是實有;唯識宗則以之屬二十隨煩惱之一。誑是二十個煩惱法之一,謂誑以貪、癡之部分為體,你為什麼會說起誑言,讓人家心起煩惱?有時是因為貪。你貪圖他的什麼東西,才要欺騙他;又或者痴,不明因果、不怕因果,你才會用誑語去欺騙人家,這是以三毒裡面的貪、癡為體,係由貪、癡之一分而假立者,不是全部,是一分。離此二者即別無誑之相用,如果你明了因果,你不會起欺誑的心,如果你沒有貪念,你就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講一些詭詐的話,讓人佈畏害怕,所以離貪、離癡沒有誑語。

釋迦牟尼佛衪講的都是真的,衪說你唸《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果你唸了以後受人輕賤,或者有的人看了這部經後,懷疑不信或心亂不安,這是因為你的業力,過去造的業要墮到三惡道,你誦這部經,不好的反應出來了,你要有信心,繼續唸下去就可以克服了。《金剛經》威神的很,為什麼你唸得不神?不神,是你業力的關係。每一部經都是佛講的,衪也講了讀這部經有什麼好處,你覺得沒有好處,你要想到前因,譬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有講,如果你記憶力不好,你就依衪裡面所講的法去做,智慧眼就開了。有的人起了懷疑心,有這種可能嗎?有的人很相信,堅定不移去做。

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是不誑語者,你一直唸《金剛經》,幾個月、幾年以後,慢慢順了,業力還光了,這智慧就開始突飛猛進,讀起經來也會別有領會。《大般若經》都在對大菩薩講的,釋迦牟尼佛衪講前面這一段,你就要懂結論是什麼,譬如「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為第一波羅蜜」,何以故?你就要想,實相觀證得的話,用第一波羅蜜來轉你的心或者修菩薩行,但我們不要執著第一波羅蜜,這樣就是第一波羅蜜。實相觀,這裡面隱藏很多意義,你講到這表面的文字,你就慢慢想到衪在講什麼,這種智慧,你慢慢開發出來以後,你才可以解脫出偏空、偏有的執著,才可以回到大乘佛法的實相觀。從前叫你離四相,慢慢進入中道、實相觀,不一定要離四相,四相看著它,不要執著它也可以,然後,慢慢空有不二的境界就修到了,懂了這些,你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從不欺誑我們,只要你有信心。佛,衪所講的話都是真、實、如語,不誑、不異語,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異語者佛陀所說過的話,不因對象、時間、空間(地點)而改變,所答應的話,決無二言,是為不異語者。

異語者佛陀所說過的話,不因對象、時間、空間(地點)而改變,所答應的話,決無二言,是為不異語者。我剛剛已經講過登地的菩薩,講出來的話,譬如我們常常說古代和尚,不打誑語,講話算數,講出來一定做得到,這個是不異語者,這個在講做人的道理;如果以佛法來講,不異語者,這個真語就是永遠都是一樣的,到哪一個地方講,天道還是人道,都是這個道理。比方你要解脫,要解脫一定要修佛法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你要修菩薩道,要修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些話永遠都不會變。很多經典敘述的義理,當然比較著重某個地方就講詳盡一點,不是當時說法的層次所在,就簡略一點,但其實講起來,不會差異太大,更不會互相抵觸。這是有關於佛,衪所講出來的話,有五種真語不變的,你要相信衪,看經典,不要起懷疑心。

 

13.無實

謂虛妄不真或不辨別真實之意義,即指名實不符之錯誤見解。蓋「名」為能詮表事物之名言語句,「實」為所詮表之真實事相或道理;「能詮」與「所詮」本為諸法之表與裡,既不可截然而分,視為不相干涉之兩端,亦不可混淆真假,墮入名實顛倒或名實皆妄之荒誕見解中。如瓶體無實,乃成實宗用以比喻諸法無我之語。謂五蘊之諸法皆為假和合之體,而非如凡夫所思惟之有實體者。

無實,謂虛妄不真或不辨別真實之意義。跟一般的世間法的解釋,虛的當然沒有,或者起心動念所起的妄想念,包括過去你所種下的種子在起現行時,你也不能當它真,當真,你就會再去輪迴。第一階段你要修一切法沒有實際的,你過去殺了父母、殺了阿羅漢,或定中或夢中現起那個境界,你不必害怕,要觀過去的種子所現是不真,過去已經過去了,是虛妄、不真,就算是真的來,我也要把它看成假的,何況是我們腦筋裡面所種的種子?那種妄想,更是虛妄之最、更是不真。我剛剛講所謂真的來,譬如我過去殺了這個人,今生他出生做鬼神,他要來要我的命,那是真的來,真的來有這件事情,我為了求解脫,我也必須觀它不是真的,我不能去看它為真,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要讓你有解脫的能力。你不要說真,如果執著真,那你就是沒有辦法解脫這個煩惱,如果執著因緣,你心裡面起的這個念頭是真,那你就會依此去輪迴,修行就是這個樣子,境界要觀虛妄不實在。

即指名實不符之錯誤見解,這是在講世間人的知見,講到《金剛經》其實不應該再講這些,但是,我們離不開文字相,離不開一般人的解釋。我剛剛講的是是心地裡面的境界、實修上的境界,有這個名相跟實際不相符合的這種見解。譬如你的腦筋裡面現起殺人的種子,有實情嗎?實情是發生在幾百或幾千年前,即使近一點,可能是上一世,但上一世也是過去了,於此際而言它不是真實的。你心裡面所起的這種法相、影像,它是一個名,你去觀它,可以從中知道好像有一個人有殺人的行為,但這跟我實際的理解不同,因為現在我腦筋清楚,心情平和,既不是觀到的那個人,也沒有害心,所現起的都是妄想,因為名實不符。它是你心裡面所有的種子,你不要把它當真,第一個階段的解脫就要這麼去學。所有的法相都可以安在一個名相上,這個名相只是詮釋事物的語言文字而已,要修解脫道,就要觀所現起的境界或種子,名實不符。

蓋「名」為能詮表事物之名言語句,這語言文字,它實際有嗎?當然沒有﹗這個物相,譬如這個三腳架,你說有啊!這是一個名在這裡。實際是有嗎?如果你從色即是空、從因緣法去思考的話,為什麼會湊成一個架子?把它解體以後,它還是一個架子嗎?不過是幾根鐵條罷了,如此還能稱為三腳架嗎?甚至再於把它分解到質子、中子、電子的狀態,還是三腳架嗎?

這是小乘者的思考方法;大乘,根本不理你什麼架子不架子,反正我看等於沒有看,我不去思惟這個問題。小乘修行人,因為智慧比較低一點,難免有罣礙,所以要這麼去思維。一切事物只是一個名,你安它,它就有一個名相,這個名相是不真實的,就像我這個肉體,大家叫我張某某,如果死掉的話,這個肉體,還叫張某某嗎?這個不是真正的我,只是一個物件,不真實的、假合而成的一個身體,小乘要這麼去思惟,他才有辦法解脫;大乘菩薩,他直接觀,不需要去思惟這些。

「實」為所詮表之真實事相或道理,事實上,實在哪裡?不管能詮、所詮都是在講表跟裡。裡,實,到最後還是空;名相無實,有實最後還是空,也是無實,是以對待表相,妄想或者種子,牽涉到我們輪迴根本的這些種子,你都不要觀它為實際有一個相。你不執著,它就成不了一個種子,如果你執著它有,實際有一個種子在那裡,你就沒有辦法解脫,用觀空智,觀它一切都空的話,就看它無實。

但是,名跟實,表與理,在世間相裡面是分不開,不是說絕對沒有關係,但應該被視為不相干涉之兩端。哪個時候該視為虛、哪個時候該視為實?只我要修解脫的,在還沒有修成得到以前,我觀一切的人、事、物是不實在的,不管它有一個實際法相、有一個名相,這些都是無實;另一方面,當你該要思惟它無虛時,表明有一個名,裡面有一個實體,這究竟還是空,但是如果你已經有解脫知見了,你何妨去觀它一下、思惟它無虛?甚至你要從神通變化著手,你要無中生有的話,總是要有一個能量在那裡,不然你發不起來。

譬如你能觀佛像,我們這個釋迦牟尼佛的佛像,你看得太熟悉了,有一天你觀這個佛,這個佛像跟你的心合一,然後就送到某某人的面前,他看到的就是這個佛像,他不會看到你本人,這是你化的一個佛像,這是真還是假?你說無虛,對他來說,佛像現在他面前,所以是無虛;你心滅了,這個佛像也沒有了,這又是無實。對於真、假,你不要太在意,看是看了,不要太在意,誰知道它是誰化的?佛,衪不會現有相給你看,佛都在教導你無為、如如、空。有一些因緣讓你現有相,你看到,不必太執著。

講一些世間的名相,亦不可混淆真假,墮入名實顛倒,如果,你把所有的物相、影像,都安一個名在那裡,說實際有一個法,就會墮入名實顛倒,你可以客觀的看著它,但是不執著真,說它一定有,反正客觀的看著它,不加以分辨是真還是假,像方才講的有一個佛的化身到你面前,你看了,不要去想它的真假,不要感動,也不要排斥它,反正靜靜的看著它,如此不墮入這種名實的糾纏分別,你就能夠自在。

另外你也不要墮入名實顛倒或名實皆妄之荒誕見解中。名實顛倒,就是你執著它,實際有一個名、實際有一個實體,然後在那裡打妄想。名實皆妄,這是去否定它。這件事情有名或者有一個實際的相在那裡,你一直要把它說成假的假的,因為你修無為法,你害怕,排斥名相、法相,兩者都是不必要的,會陷入荒誕見解中。執著有也不對、不執著有也不對,最上策就是都不要講,心坦蕩蕩面對那個境,因緣滅它就滅,真的假的都好。

如瓶體無實,用以比喻諸法無我之語。瓶體無實是成實宗(小乘空宗)用來比喻諸法無我所舉的例子。這瓶子是因色聲香味觸和合而有,它和三角架一樣,把它分解下去,就成了玻璃片,甚至可研為粉末,對著這粉末,你還能稱它是瓶子嗎?它自身並沒有決定的體性,瓶不過是一個假名,然而因為諸蘊和合的不同,所現的分別相太多了,所以我們在這些分別相上各安立假名,有叫瓶子的,有叫車子的,有叫人的,有叫狗的,因其皆無決定的體性,只有名字、只有憶念、只有用,所以稱作假名。

謂五蘊之諸法皆為假和合之體,而非如凡夫所思惟之有實體者。從瓶子、從肉體、從世間所有能安上名相的一切分別相去思惟,有名,就有一個體,這個體層層分析下去後,這個名就改變了,三角架變為鐵條、瓶子變為玻璃片、某某人變成骨骸,原來那些名還在嗎?這個思維主要是要破諸法為實有之說,所以說諸法但有名字而已,唯其存在之意,故立名相,有名相就有分別、比較、憶念、執著,你要練習看一切法無實,就不要心裡去安名相,不要起心動念,不要有好壞分別想,如此,你可以破解世間的一切表相,否則,你修大乘佛法,有時候比較難做到實相觀。

 

14.無虛

有名無實是為虛,因有名故曰無虛,此謂世間之法唯有假名而無實體,然凡夫因癡迷而視其為實有,故依照世間一般之見解,於世法上設立假名,此稱為有名無實諦。又作世間世俗諦。蓋佛教主張因緣法,而反對世間有常恆不變之實體存在,故謂一切有為之法,皆為因緣和合假成,例如我、瓶、車等,皆係唯有其名而無恆常之實體者,可稱為無虛。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載,有名無實者,虛有假名,故說無虛,即如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諸種世法,皆屬此類有名無實之世俗諦。

有名無實是為虛,一個心法、一個名相,你起了分別心,就有名,名就是一種法的代表,表相,但是,這個名不會永遠存在,是你起分別,才有名。譬如,有一個人走進來,我看到這個人,看到,是因為分別心起,分別心起了後,我不要再進一步打妄想,止於心住不動之間,待因緣盡了,它就沒有了;從理地觀之,這個名相、事件、色相、人事物等等的境界,雖有名,但乃因緣和合而成之法,到最後因緣盡了,都會滅掉。從這個觀點來看,有名無實是為虛,觀它虛。

因有名故曰無虛。有名相在,有這個法在眼前,你安了一個名相分別心起,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又可以說是無虛。此謂世間之法唯有假名而無實體,世間一切相,我們最容易分別的就是色相,因為色相有真實的個體可見,但這也是因緣合和而成的一個個體,以後因緣盡了,也許時間要很久,但終究這個個體也會散失掉,一切有為法,都無常,一切無常法都不實在,因為它沒有決定不變的體性,都是因緣和合才產生的假相,所以不能觀它為有。真正有體的是空性,空性又本來沒有,如果你覺得聽起來很複雜,懶得去思考這些的話,也可以,反正你就抱著如如不動的心面對一切境,自然可以做到無實無虛。

然凡夫因癡迷而視其為實有,聖人跟凡夫的差別就在於:聖人起了分別心有了名相以後就打住,不再第二、第三念加以分別下去;而凡夫,執著這個心,對所起的法或所住的境界,執著為真。坐中出現了佛像,有的人就說我看到了什麼,另一個人也同樣看到了,但他就是不講,為什麼?他看做無實無虛,不必去講,這是心態的不同。後者有法起,他看因緣法,真也好、假也好,跟我沒有關係,若是你執著它為有,就有凡夫的心態。要求解脫,不是去否定一切事物不是真、不是去說它假,反正事情要發生都是因緣和合,發生時,凡夫執著為真,實際有那回事;聖人,發生過了,真正發生過,他也不在意真的發生過,要有這種心態,是為無實無虛的境界。

故依照世間一般之見解,於世法上設立假名,假名要成立是你去分別它,才有假名,如果你不起心動念,不加以分別的話,連假名都成立不了,我常常講菩薩跟小乘行者的境界差別就在這裡。小乘人,因為他實際執著有一個法,一個東西出現,他一定要安一個名相,這是人、這是瓶、這是什麼,但是接下來他不去想,他沒有一系列的妄想相隨,因為他解脫了;菩薩是有法起,祂根本當沒有,不去起分別。連想它是什麼東西,都不必想,這還是有修行程度上的差別。為什麼會有假名?一定是你動了心念,起了分別,否則不然怎麼會有假名?

此稱為有名無實諦。我們一般修行或者以聲聞乘的見解來看的話,一定起分別,安一個假名,但是,這種假名,要實際去分析它的話,因緣和合而現、因緣滅了它又沒有了,雖有假名,但無常恆不變的實體,從這個角度來說,便稱它為有名無實諦,又作世間世俗諦,俗諦,有別於真諦,第一義諦。蓋佛教主張因緣法,而反對世間有常恆不變之實體存在,學佛法要懂得一切法因緣起,小乘阿羅漢道,他修證這個緣起觀,自我的自性緣起,然後慢慢磨練緣起時,你不要去煩惱,我知道緣起、我知道名相,但我止於此,不再一系列的煩惱妄想相隨下去,這樣慢慢練習,就可以解脫。你要這麼去觀的話,若真正有恆常不變的實體,應該不滅,不滅的,是我們的空性,才算是實體,但若要你拿一個空性給我看,你也拿不出來,因為它是恆常不變永不滅,又沒有個相,我們這個清淨法身是無形無相的。

既然我們說世間諸法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故謂一切有為之法,皆為因緣和合假成,這個成是假成,不是真的,真成的話,要永遠不滅,才是真成,是假成,因緣滅的話,法就滅。例如我們剛剛說過的例子,我、瓶、車等,好像有一個實體,但是,只有一個表相,沒有一個實法,車子不會永遠都是車子、瓶子也是、我也是,因緣滅的話,這個車子壞滅了,不過是腐繡的廢鐵;瓶子,如果你把它摔成碎片,就算碎片存在,過個幾百年,也是風化掉了,時間久遠,不代表它會永遠存在,有形有相都會滅掉,沒有恆常的一個實體,我們學佛法,就在學這種觀念。

皆係唯有其名而無恆常之實體者,可稱為無虛。從真諦的角度來說,它說沒有一個實體會永遠會存在,所以稱之為無實;但從俗諦的觀點觀之,現在短暫因緣起法,現這個我相、車子相、瓶子相,而各有其假名,不能否定此刻有這些分別相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又可稱它是無虛。重點在於,不管是實、是虛,是真、是假,我的心都沒有負擔、煩惱。談佛法,你說無實無虛,如果你要求解脫自在,連無實無虛這等話都不必說,《金剛經》講完了,世尊說:「我有說法嗎?」沒有,講這道理給你聽,你聽了,懂了就好了,不要留住,不要再抓著名相不放,我們心能夠觀一切因緣起法,不起心動念去執著它,實相觀一切境。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載,有名無實者,虛有假名,這個假名也是虛的,故說無虛,因為有一個名在,你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實有嗎?也沒有。因為它假是因緣而起的,會幻滅的,不能說有一個實體。從世間法裡面來講,一定要安一個假名,大家才能夠溝通,但是,以修行來講,不能被這個假相所迷惑,要觀它沒有實際的體,這樣你才不會在世間相裡鑽牛角尖。

即如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諸種世法,皆屬此類有名無實之世俗諦。就像我們眾生、乃至火輪,火輪在轉時,好像有一個輪狀,其實是我們的錯覺,它中間是有空隙的;亦如同名句,根本就沒有實際的意思在其中,我們中國字比較不同,很多是由象形衍化而來,有些字形本身約略可看出其形象,如果像英文或者其它西歐國家的文字,都是用幾個字母以母音組合在一起,拆開來除字根、語根外就沒有意思了,這時,你愛怎麼叫它都可以,約定成俗,大家幾百、幾千年來叫著叫著就成了現今的名句,就像有些人的名字是菜市名,你在大街上大喊一聲,也許就有幾個人回過頭來看你,名句只是表相,類似這些世法,都是所謂有名無實,只有假名,沒有恆常實體的世俗諦。

我們今天解釋了無實,也解釋了無虛,無實無虛,對一切法來講,要觀到實相觀的話,要觀一切法無實無虛。你執著實有,那就是有為法裡面的,你永遠沒有辦法解脫。無虛,就是你所有的心,產生有為法時,你不要執著它沒有,或者你所感知的事情,不要絕對的否定它沒有,抱著一個平常心、中道觀去觀一切法,不要去執著有或沒有。這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解脫的意義,你認知這個因緣法裡面,有什麼事在發展,但是你要解脫,過去什麼事情我都不管了,我要解脫,所以我不去懂得什麼事情;另一個層次是有一天你證到,什麼事情都能夠照單全收,既然好壞都無所謂了,這個時候,你為什麼不能懂得一些事情呢?你懂了、知道一些事情,你不會煩惱,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坦蕩蕩去面對,這樣不是真自在了嗎?

你從小乘的基本一直修上來要解脫,到菩薩境界時,需要轉型,從否定一切因緣得到解脫,到現在要建立中道觀,用你的心力去感知很多事情。然而,如果你沒有能力做到不煩惱,如果你知道了不好的事情就心慌意亂,天天睡不著覺,那你不必來學這個無實無虛的道理,你還是乖乖的回去學解脫,觀什麼事情、什麼法都沒有,第一階段是先求解脫。

法也是有次第,《金剛經》從第九品的證四果以後,這四果就是離四相、不住色布施、離色身香味觸法布施,然後慢慢帶到現在這裡,跟你講實相觀。你要先得解脫,再來告訴你實相。實相,就是你的心可以了解、感知很多事情,但是因為你已經有能力住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能夠自在,好事不欣不迎,壞事不畏不拒。現在從法相、名相上去了解,我們今天講無實無虛,是為了要讓你了解你的心,對一切因緣所產生的法,哪個時候、哪個階段該觀它沒有、觀它無實?哪個時候、哪個階段又該觀它是實有、觀它無虛?法相不是沒有這回事情,但要知道它是因緣和合,緣起法起,緣滅法滅,你要觀它,最好是中道觀,不管是真、是假,是虛是實,反正我觀到了什麼,不起分別心,不去執著罣礙它,讓因緣自然去發展,能夠做到這種無實無虛的境界,解脫知見自然就會成立。

(2006.09.17.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