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20)
--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10. 瞋恨
梵語 pratigha 或 dvesa,又作瞋恚、瞋怒、恚、怒。音譯作醍鞞沙。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為三毒之一。係指對有情(梵語sattva﹐一切有情識之生命)怨恨之精神作用,於俱舍宗屬不定地法之一,於唯識宗屬煩惱法之一。據俱舍論、成唯識論所載,對違背己情之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熱惱,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為瞋。又忿、恨、惱、嫉、害等隨煩惱,皆以瞋之部分為體,是為六根本煩惱(或十隨眠)之一。以其不屬推察尋求之性質(見),作用遲鈍,故為五鈍使之一。與貪、癡兩者,共稱為三毒(三不善根)。亦屬五蓋、十惡之一。
瞋恨,貪、瞋、癡是三毒。瞋心是最容易發作、也最難斷的,瞋火一起,所作的功德都付之一炬,這瞋心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瞋心,梵語 pratigha 或 dvesa,又作瞋恚、瞋怒、恚、怒,音譯作醍鞞沙,因為感覺不好,一定會發怒,瞋心起時,顯現在你的臉上,臉要變色、嘴巴要罵。心所,即心作用的一種空間(心的作用),心,有空間它才能作用,心所法;心王,八大心王只是感覺而已,要讓它發作,你一定要有習氣毛病,它才能發作,像忍辱太子,衪從來都沒有生氣過,因為衪累劫修忍辱法,已經沒有這些習氣毛病了,是以從出生那刻起就沒有哭過,這是心所。瞋,心開始發作,這個心起作用,瞋心現起,為三毒之一。
瞋恚,係指對有情(一切有情識的生命)怨恨之精神作用,怨一切的因果報應,恨心加重,沒完沒了,就像悉達多太子跟衪的堂弟調達(阿難的哥哥),為了一個女孩子累劫成仇,比文擂台,年輕瀟灑的梵志打敗了老醜但有學問的梵志,結果這個年輕的梵志就娶到漂亮的太太,這老醜的梵志心有不甘,發了毒誓,從今往後,我生生世世跟你沒完沒了,這是悉達多太子跟調達過去世的因緣。在釋迦牟尼佛這一世,他出生為淨飯王弟弟的兒子,和阿難是親兄弟,兩人都是世尊的堂弟。因為過去世的宿怨,調達這一世要破壞世尊的僧團,他想當領導人,另立僧團,並建立一些非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戒律,給世尊找了不少的麻煩,這都是源自於宿世的瞋恨心,這瞋恨心,很容易傷我們的道行。
於俱舍宗屬不定地法之一,沒有定義的一種法,唯識很簡單把它當成一種煩惱法,不清淨就是煩惱法。據俱舍論、成唯識論所載,對違背己情見,對於那些不稱你心、不順你意的有情眾生起了這種瞋恚心,使身心熱惱,我們一發起火來臉紅脖子粗,甚至血壓飆高,這就是熱腦,熱惱可以說是不清淨,有時候專指性慾方面,你要看到情色畫面,身體就開始發熱,心就胡思亂想,煩惱就來。真正修斷淫慾心的人,不管有沒有看到什麼,心都能夠自在清涼。
藏密裡有雙身佛像,有的人看到就毀謗它,說為什麼要做這種佛像?可為什麼你看到雙身佛像會不自在呢?為什麼要起排斥心呢?更細究下去,你這排斥心是不是掩飾淫欲心所穿的外衣呢?修斷淫慾,要做到無論是看到雙身佛像或什麼情色畫面,你都沒有起淫慾心,這樣才及格,否則你在彌留狀態時,如果有一個幻相起了這個境,那你不是迷失掉了?無論是瞋心也好、淫欲心也好,都要面境這麼去修,不要逃避,境界來不是不好,境界來是考你,你要有一些警覺,境界來了而不迷失掉才是及格,沒有感覺的修行,或者沒有境界來磨的那種解脫定力,都是假的。
玄機比丘尼天天在大日山石窟中打坐修行,自己一個人,有一天她覺得不對,因為自性本湛然,為什麼一定要隱於寂靜處獨自這麼修呢?不是應該鬧、靜都要能夠自在?於是她去參訪雪峰禪師,兩人對話,雪峰問她打哪裡來?大日山來。大日山日出了沒有?日出指開悟了沒有?她答:如果日出將融卻雪峰。禪師問她何名?答玄機。既名玄機,一日能織多少布?她答:寸絲不掛,可以講什麼都不做,也可以講我心赤裸裸都沒有罣礙了。禪師邀她參堂去,她認為自己已經被印證,已經及格了,不料才走了幾步,雪峰禪師就來考她了,他說,大德妳的袈裟著地了,意思說你的袈裟拖曳在地,她一時沒有警覺,馬上回頭看了一下,看這一眼就糟糕了,應緣,定力不夠,著地就讓它去著地,既是寸絲不掛,應該赤裸裸都清淨了,任何煩惱都黏不住你了,怎麼還管它著地不著地?人都是這樣,講比較簡單,做起來又不一樣了。修行就是如此,你說你解脫了,解脫要一個境界來磨看看,菩薩、護法神製造一個境來磨,什麼毛病現出來了,你才知道原來我還有這些個毛病,要趕快對症去修。
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為瞋。又忿、恨、惱、嫉、害等隨煩惱,皆以瞋為體,這些隨煩惱,即使不是全部,至少有部分是以瞋心為體而生起的。你會忿忿不平、起怨恨心、起懊惱心、生起嫉妒心,甚至於生起要害人的心,產生這些煩惱的根本原因,很多時候是源于瞋心,如果一個人如果沒有瞋心的根,這些煩惱就生不起來。瞋心是六根本煩惱之一,這六根本煩惱是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以其不屬推察尋求之性質(見),瞋不是可以用腦筋去想的,它躲在你內心裡面,你有沒有去觀你瞋心起滅的現象?外境拂逆你的心意,你心裡不以為然,這個瞋心冒起來時,你有沒有思考?沒有。瞋心是不經過思慮,不用推察,只有當你修證到有覺有觀時,才能夠觀照到它,你以超然的心看著它,不隨之起舞,它沒有根,慢慢就下去了,要到這個時候,才好修行。又因為這個瞋心的反應比較遲鈍,故稱為五鈍使之一。瞋心跟貪、癡兩者,共稱為三毒(三不善根)。亦屬五蓋、十惡之一。
瞋恨唯屬欲界所繫之煩惱,於色界、無色界則無,其他貪乃從喜愛之對境所起,反之,瞋則從違逆(不順心)之對境所起。瞋恨為修學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經論中常誡之,如《大智度論》:「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佛陀曾言斷一趁瞋,許汝證須陀洹果。
「無瞋」即對境不起害心,為對治瞋之精神作用,屬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宗善心所之一,與無貪、無癡共稱三善根,又為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之體。
瞋恨唯屬欲界所繫之煩惱,欲界眾生還有瞋恨心,世尊講斷一瞋,許你證須陀洹果,你只要把瞋心斷掉,你就有須陀洹果、初果,阿難跟世尊那麼久,世尊要入滅時,阿難才證到須陀洹果,他多聞寡行,喜歡聽講、不認真去修,所以才證到須陀洹果。我們去涅槃城那個地方,右邊那個相就是阿難手嗚著臉哭泣,因為他是得須洹陀果的人還會哭,證到阿羅漢果的人就不會哭,心如地堅,不忍心見佛入滅的,就自己先入滅圓寂,須陀洹果的人,要沒有瞋心,才是須陀洹果。
須陀洹果已經在二禪的境界左右,欲界裡才有這種瞋恨心,於色界、無色界則無﹔而貪,乃從喜愛之對境所起,反之,瞋則從違逆(不順心)之對境所起。貪欲心,你看了、接觸了喜歡,喜歡就想佔為己有,反之,這個瞋心是因為不如你意,跟你的心不相合而開始。瞋恨為修學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經論中常誡之,一定要戒,如《大智度論》:「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非常堅固、非常難破;諸心病中,第一難治。」最難處理就是這個瞋心,瞋心要滅,先是心要柔和,心柔和就沒有瞋心。心柔和,眼耳鼻舌身面對境,就能照單全收,你不會去說這個對、那個不對,分別心不起,無論是順我境、不順我境都好。
「無瞋」即對境不起害心,像忍辱仙人,衪有能力可以修理歌利王,衪為什麼不做?因為衪在修忍辱,不能有瞋心、不能有害心。無瞋為對治瞋之精神作用,屬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瞋跟無瞋是對立的一個法,也是善法,唯識宗善心所之一,與無貪、無癡共稱三善根,又為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之體。你沒有瞋心的話,你自然可以對眾生起慈悲心,這慈悲心能夠無量,那就是大慈,沒有這瞋心,就是我們起慈悲心的體,要起大慈心、大悲心,你不是去發起你的大慈悲心,你反過來要去斷你的瞋心,把瞋心斷了、無瞋,那你這個慈悲喜捨這個心才會發起來,大慈、大悲的心是從這裡起來的。
11.真語、實語、如語
真實語之義。與「真言」同。又如來隨自意說,毫不妄曲,真如一實,故稱真語。
真語、實語、如語總共講五個,不誑語、不異語者,釋迦牟尼佛衪所講出來的話,不是隨便講的,有這五種語言,衪講出來包括這五種語言,包括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五種不同的語言?
真實語之義。與「真言」同。這「真言」不是指咒語,是指真正的話,依如來自己的心意說的,隨自意說,毫不妄曲,不是妄語、不會曲解,真如一實,故稱真語。 真如不也就說實際的話,真正的話。真就是不假、不虛妄,事實是什麼就講什麼。現在的社會很多人不願意講真實的話,怕被批評,怕事實講出來會被罵,所以就不敢講﹔再差一些的是黑的講成白的,或避重就輕、選擇性講話,這樣都是不真實的,如果你守不妄語戒,就都要講真話,什麼事就坦誠講出來,不要怕人家責罵、見怪,要嘛!就講真的,否則就不要講!
這對佛來講,沒有什麼方便的謊言;菩薩要方便,因為功夫不夠、神通不夠、智慧不夠,有時度眾生,半哄半騙的,如果神通力夠的話,不必用這些方便。另外,如果你守不妄語戒守的好的話,你講出來的話,未來都是真的「鐵口直斷」,即使你覺得好可怕,怎麼講出來的話都是真的?想最好不要講了,不講也不行,很多時候,你潛意識裡面佛性阿賴耶識,它知道事情就是要這麼去進展,它當下有意無意隨緣,一口氣就要講出來,這不是你刻意要做的,但後來結果果然也真是如你所言。
佛,衪是真語者,衪有神通,衪可以觀到未來,衪知道什麼就講什麼,講出來當然都是真的﹔我們看不到,但我們有見性,所以雖然有時候會預先作言,但是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講?我們人的層次跟我們佛性的層次不一樣。我們說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第三層次的空性,雖然明心,沒有煩惱了,不再被這些污垢所迷惑,但是,你神通變化這個自性在運轉時,你看不清楚,所以要講真實言講不出來,雖然隨便講出來了,也是真實言,但是不能如佛般預知過去的事、未來的事。釋迦牟尼佛衪講出來都是真實的,衪的神通,可以觀無量劫的過去未來,沒有時空的差別,什麼因緣而產生了哪些事?誰又跟誰有什麼樣的因緣?衪都太清楚了,當然講出來都是真實言,這是真實言的意義。
實語梵語 satya-vāda,即真實、不妄不異之語。指佛或修行者所說之話語。《金剛般若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在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中,論及口之四善行時,將實語(巴 musā-vādī-veramānī,離妄語)與軟語、不綺語、不兩舌三者共舉;同經卷十二清淨經中,將實語(巴 bhūta-vādī) 與應時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等五者並舉;卷十四梵動經中,則將實語與知時之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等五者共舉。
實語梵語 satya-vāda,vāda,vādī兩個字都是一樣的,就是說、說話,也就是實際的話,即真實、不妄不異之語。比方說修行,剛開始修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我們不要執著,有了一些境界,不要去講,而不講,也就是沒有講實話,即便講得含蓄一點,也不是實話,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解脫,儘量不要去執著你有什麼能力,因為你也不清楚這能力是真的還是假的,等到你佛法大概全部了解了以後,該講時就要講;知而不言,不是實話,你懂了,不教別人或者只教一半,這也不是實話。
你有所證又不敢講,不是實話。譬比開悟,地上菩薩才是真正的開悟,如果地前菩薩開悟只有心眼開,沒有心通力,沒有那個心通十方虛空一切因緣的能力,但是你心開的話也好修行,因為因緣太複雜,可以讓你感受到很多不可思議的因緣,你正好對著這個因緣來修證你內心的執著,學得一身的解脫能力,解脫是這麼來的,要你的心能夠擺脫十方虛空所感召的一切因緣,能夠做到,才是真正的解脫,這是要真正境界來磨,你懂這些,有時候該講就要講,不知道的,境界未達的,不要好高騖遠自詡證到什麼,無知亂下定論,這不是真實言,不是實際的話。
你懂多少,講多少,如果懂了不講,那也不是真實言,如果不懂瞎掰,那更不是真實言,那是妄語,大妄語,這些在《金剛經》裡面提出這些話,為什麼五個層次都不一樣,好好去思惟一下。指佛或修行者所說之話語。《金剛般若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實語,在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中,論及口之四善行時,將實語(巴 musā-vādī-veramānī,離妄語)與軟語、不綺語、不兩舌三者共舉並列。
軟語,同樣一句話,含有慈悲、溫柔的心念,讓人聽進去,不會覺得不順耳,就是軟語;實際依你了解的情況所說的話,這是實語;不講拍馬屁的話,這是不綺語;不挑撥是非,不兩舌,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但是,不再對第三者過口,不去造成別人之間的誤會或事端。現在很多新聞記者都犯這兩舌,拿著今天某件事情去問某甲,問完後,又去問某乙,某甲這麼說,你有什麼意見?再大肆宣揚,播報幾十次,吵得沒完沒了,這是標準的兩舌。
修行人,聽到什麼止于此,到自己的耳朵為止,不要再去講,你要講,要講真實語,真實語,要是一字不漏的轉述那些話才是實語,偏偏我們人說話總喜歡加油添醋,即使是好意也不對,這不是如實語。又或我們因為記憶力的關係,即使講的當下自己認為講的是實語,但我們沒有佛的無忘失法,過目不忘,最後證實講錯了﹐如此亦非真實語。
長阿含經卷十二清淨經中,將實語(巴 bhūta-vādī),bhūta nama vāka mābhadāt,這裡bhūta就是真實語、實際的,或者實際存在的,與應時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等五者並舉,哪個時間應該講什麼話、實際意義的話、利益眾生的話、讓人解脫的法語,或是講紀律戒律方面的律語,將此五語並舉,無論是講佛法的話、紀律的話、利益眾生的話、經典的義理,或應時語,這都是實語。你講佛法的真正義理,離不開實話﹔有利眾生、或行菩薩道的話,當然不能講妄語,講佛法、轉法輪、講解脫道的法、小乘的法、或菩薩道的法等等,要以不同層次的真實語告訴聽眾,戒律,包括方便的戒律和實際不能違背的性戒,都要如實的去說,這五種語言跟實語,其實要合起來講,這是長阿含經裡所說的。
卷十四梵動經中,則將實語與知時之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等五者共舉。其實意思大同小異,止非就是不要挑撥是非、胡說八道,不要加入閒話把事態擴大,﹔知時之語跟應時語意思一樣﹔利語、法語、律語是相同的,義語這邊沒有指出來,然而真正義理的話,是不會引起人家非議的,這些名相意義大同小異,是經典翻譯上的出入。
顯密二教於此說法略有不同,在顯教中,謂所說稱於實,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應者為實語;《華嚴經探玄記》:「如言起行,故云實語。」密教則以說真如之言為實語,即釋摩訶衍論卷二所說五種語中之第五種如義語;《大日經疏》:「真言,梵曰漫怛,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
顯密二教於此說法略有不同,在顯教中,謂所說稱於實,又如言起行,必須要言行能相應,才稱為實語。你說了這個話就要真正的去做到,至少開始去做,這樣才是真實話﹔光說不練,或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就不能算是實語。《華嚴經探玄記》:「如言起行,故云實語。」若是光說不起行,就不是實語。除了言行一致外,這還包括了世間人修行的境界,真正如其本來樣子的那種法才叫實語,真正自性感知因緣而講出來的話,才是真正的實語,這不是一般凡夫透過妄想所講的話,是要有修行才能夠講出來的。這個其實很難,我們凡夫妄想打得多,實際做得少,或者有心要去做,但是因緣不成熟,所以很難做到實語。佛,衪的神通可以觀十方三世一切因緣,衪講出來的話一定會發生,所以當然是如實語
密教則以說真如之言為實語,即釋摩訶(大乘)衍論卷二所說五種語中之第五種如義語,解釋這個大乘衍論中的卷二第五種語言中的第五種如義語,實語就是義語,這邊講的意思有點一樣;《大日經疏》:「真言,梵曰漫怛,即是真語,這裡的真言跟顯教講的真實語不同,這個真言是指陀羅尼。陀羅尼,就是把佛法冗長的解釋濃縮成非常簡短的幾個字,讓人去唸這幾個字音,譬如法身緣起偈,這有關因緣起法的道理很多,可以闡述出一大篇的論,但把它濃縮成四句話,「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沒有因起不了緣、起不了法,因緣滅了,那這個法也滅了,法生、法滅,你要懂這些道理,是大沙門說。把所有緣起法,用這四句話簡單概括去唸,這就是咒語。
這裡講的密教的真言,就是漫怛,真言裡面有時候也講事實,譬如「我所祈請,皆悉如願」,這個我們把它用中文唸出來,聽起來就很簡單,類似道家裡面的急急如律令。這種請哪一位天龍八部來幫我們加持,化解什麼災厄,也是真言﹔另外還有一種明,明就是vādī,這個講起來也是,譬如把恆河沙加持成金剛沙,請佛的名號,稱唸摩尼寶珠、蓮花,把光明轉成你所希望的一切,把這些個字兜唸在一起就是咒語、真言。持咒一定要懂它的意思,不懂,有時候唸的音都不對,如果是大菩薩,你唸錯祂也可以懂,祂自己來加持你,或是趨役這些天龍八部來幫你﹔怕的是如果不是菩薩自己來,你又唸得不如法,再加上很執著有為法,以不清淨心來求、來唸,有時候招惹一些鬼神或魔來冒充菩薩,你還搞不清楚狀況,像我就曾經聽過有人唸大悲咒唸到大悲水冒煙,誰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唸咒的危險就在這裡。
你要唸如來咒語,就不要執著,《金剛經》就在破解你的執著,建立你的實相觀。你持這個咒,做這個法,做完就放下,不再去研究它,更不要有強求的心,這樣以清淨的心去念真言,就算哪裡不如法,也不至于出大差錯。不要追求怪力亂神,以為有反應才是有效,鬼神也可以顯現靈異,你要執著眼前的異相,就很容易著魔。這是在講真言,密教裡面這一段實言就是真言,唸真言也可以成就一些法。
如語即真實不虛之言說。指如實之語、如法之語等。金剛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
如語即真實不虛之言說,就是如實,指如實之語、如法之語等。真正如其法,真正如其事,本來就是這樣子的。金剛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談到「如」這個字,你要懂得各個境界,初禪的境界如何?你要能講得出來,必須要經過初禪的境界。經典講初禪有覺有觀,大家都這麼了解,但是,如果你只有一個心、一個妄心,你怎麼去體會什麼是有覺有觀?唯有過來人才能講如實語。
以修道來講,各個境界,你經歷過才能把事實講出來,才能敘述得很傳神,如果你只是看經典,拾人牙慧,講出來的東西是隔靴搔癢,不是如語。這個如語者,一定要懂得很多境界,懂得很多過去的、未來的因緣,這個如就難在我們沒有宿命通、沒有天眼通,經典上講,一個佛剎土有三千大千世界,佛是如實語講出這個事實,我們有善因緣的、有無礙智的,佛講的,都會相信﹔如果是初學的人或者過去世不是佛教徒的人,初次看到佛經一定會起懷疑心,會打妄想,真的是這樣嗎?我看不到,哪裡有那麼多世界?有科學可以證明嗎?可能就不相信。
佛所說的如實語,你懂得愈多就會知道,以佛的能力,與我們所理解認知的範圍相較,實在是天差地遠,然而這並不代表,超越我們想像與理解的事就不存在。譬如有一天,你真的經絡全部打開時,你要飛是可以飛得起來,那時候,你才知道仙人、阿羅漢,他們沒有地心引力,在虛空中飛來飛去是真做得到的。
科學證明不來這個神足通,你本身要有那個體會,你才能相信。如果你全身的經絡都通了,氣充滿經絡時,你要學神足通很快,躺在地上,身體自己都一直要往上浮,就像在水中似的,你要它飛,它馬上飛﹔你說空有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馬上沒有東西,沒有東西就飛了,佛法不可思議就在這裡。當然身體要有成就、心要有成就,你就要相信諸佛的如實語。要講出不虛假的如實語,境界要懂得多,過去、現在一切都要懂得多,以佛智慧之大、定力之深,衪講的話都是如實語。
(2006.09.24.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