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17)
--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忍辱波羅蜜(續)
三十二忍: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舉出三十二種安忍,即:
(1)無貪、(2)不害、(3)無熱惱、(4)無瞋、(5)無恨、(6)無念、(7)無諍、(8)不染欲境、(9)能護自他、(10)順菩提心、(11)無分別心、(12)不著生死、(13)順業果、(14)身清淨、(15)口意清淨、(16)堅固不退、(17)言說自在、(18)無遍計、(19)自覺聖智、(20)將護彼意、(21)修四梵行不隨禪生、(22)於人天樂得自在、(23)相好圓滿、(24)梵音深妙、(25)滅除諸惡、(26)遠離慳垢、(27)除斷嫉妒、(28)捨諸怨賊、(29)近菩提分、(30)離諸不善、(31)樂處寂靜、(32)獲諸佛法。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是《大般若經》裡後面的幾品,在五百七十八品講布施波羅蜜、五百七十九品講持戒,五百八十到五百八十三這幾卷講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些人就特別把這六品摘取出來翻譯,翻譯的經文就叫《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它的內涵跟一般地前菩薩或小乘所修的波羅蜜不一樣,所涉及的知見更微細深入。在這一部經裡列舉了三十二種安忍,為什麼不講忍辱,講安忍呢?因為菩薩已經能夠自在的去忍一切順逆的法和境界,能夠超越最後的境界忍、善境界的執著、心通力的運用、或真如性的不可思議的能力,這些都能夠超越,這是安忍。
(1) 無貪:這是很一般的貪,無貪即能安於現象,無貪則心安理得。貪也稱欲、愛,由此而產生貪,梵語lobha,rāga;或abhidhyā,欲求五欲:名、色、財、食、睡等而無厭足之精神作用。亦即於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愛著心,引生五取蘊(色、受、想、行、識)而產生諸苦。據《瑜伽師地論》載,貪係由取蘊(事貪)、諸見(見貪)、未得境界(貪貪)、已得境界(慳貪)、已受用之過去境界(蓋貪)、惡行(惡行貪)、男女(子息貪)、親友(親友貪)、資具(資具貪)、後有及無有(有無有貪)等十事而生,經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貪。《俱舍論》將貪分為四種: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可修各種不淨觀以對治之。 貪通於三界,其中,欲界之貪,稱為欲貪,為十惡之一;色界、無色界之貪,稱為有貪,其性有覆無記,此有覆無記能障覆聖道之染污性,然因其過甚輕,作用極弱,故不會招感果報。
(2) 不害:對眾生不要有害心起。不管他對你好或不好,即使是你的冤親債主,你都不能起有害心。我常講,沒有功夫的人被欺辱了,比較好忍,因對方拳頭比你大、個頭比你大、職位比你大,你忍了。但如果你智慧高、心力強,甚至有一些神通,這時你能忍嗎?像忍辱仙人有沒有神通?衪有。衪為什麼不用神通去對付加害他的歌利王?因為衪要修忍辱、修無生法忍,所以衪要忍一切逆境。如果你修得不好,生起一個與之對抗的念頭,和對方比拼念力、定力,這沒有辦法成就佛道。你在修忍辱法,不能夠有害心,明明功夫比對方好,也不能有害心,這種不害忍,要去學習。
(3) 無熱惱:熱惱,大部份是指男女間的愛慾,這個慾望衝動起來時,煩惱就來了,空它一下,消了又沒有了。修行在欲根沒有斷以前,偶而都會來這麼一下,身體變化引起你的熱惱,你有沒有辦法用清淨心去忍,如果你知道怎麼去忍它的話,慢慢地這熱惱也會消散。對於真正修行人,這也是確實的考驗,如果你不能度過這一關,以後所修的都是魔業,沒有把淫欲心斷掉,任你有什麼超能力,其實也跟魔沒兩樣,魔的神通變化不輸於未究竟得佛或菩薩,但他心不清淨,淫欲心不斷,這在《楞嚴經》裡的五陰魔相講得很多了。自然無熱惱心是究竟,若是身體氣機經局部引起的,要能知把氣導順,觀想尾閭穴,把氣導到督脈後,自能化解欲根的作用,究竟心不得就要用方便法,導氣過生殖器是方便法。
(4) 無瞋:如果一個人已無瞋恨心,起碼已有須陀洹的境界。如果你瞋心還很重、恨心還很重,嫉妒心還有,那就很糟糕,我們一切的無明都起自於瞋恨心、嫉妒心,瞋心、嫉妒心不斷的話,佛法基本四果最低的須陀洹果都沒有得到,更甭提後面其它的。要包容別人、包容你的敵人、甚至愛你的敵人,不要有瞋恨心,就算一時做不到也要慢慢做,總得有個開始。很多人修了很久的佛法,為什麼還是老樣子?因為對自己太好了,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就是那樣,捨不得勉強自己、違逆自己,去改那個瞋心、恨心。
(5) 無恨﹕恨upan2ha,原意為束、捆、扎、把、長靴、長統靴。恨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恨即指對忿怒之事永遠不忘,乃結怨之精神作用。俱舍宗特指由污穢心(不善心與有覆無記心)所起之心所(小煩惱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係隨煩惱之一。據《順正理論》卷五十四所述恨與忿之差別:「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說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說名為恨。」故知恨雖不如忿怒之猛烈,但餘勢極強,歷久不滅,這可和瞋心一起解釋了。
(6) 無念:無念,即無妄念之意,就是對一切法不執著,不是沒有念頭,是沒有第二念。也指意識未存世俗之憶想分別,而符於真如之念。無念被視為八正道中之正念。《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載,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此即修行之妙法,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傳心法要》亦謂,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六根、六塵、六識),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此心便是靈智。此外,俗稱失策、遺恨為無念,此無念則為無正念之意。一般修行上根塵相對、一念了知以後,沒有再生起第二念的分別想,就是在練這種無生法忍。剛開悟的人心很敏感,可以敏感到一對境,從有形到無相生出十幾個念頭來,這種情況下,你叫他無念,怎麼無念?剛開始都是這樣子,你要修回到跟凡夫一樣,修它個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修到對境都不起心動念,修到異能沒有了,或者有而不在意,如果你太愛攀緣,就沒辦法修無念。《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是講高階菩薩的境界,所以不是在講沒有念頭,而是講你在心有超能力的境地時,怎麼修到無念?心淨,不去攀緣,就可以無念。
(7) 無諍:無諍ara52,音譯阿蘭那。諍,即諍論,為煩惱之異名。無諍智,即能令諸有情不生貪瞋癡等煩惱之智,唯有阿羅漢及佛具有此智。無諍三昧ara52-samādhi,是指住於空理而與他無諍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須菩提尊者最通解空理,故於弟子中所得之無諍三昧,最為第一。《金剛經》云:「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無諍為能令諸有情不生貪瞋癡等煩惱之智,並具有止息他人煩惱之力;唯有佛及阿羅漢具此,為其他有情所不能及之殊勝德力。為學無諍不要去諍辯任何事,世間法沒有一個對錯,只有因果現象。你們不要只看到表面文章就爭來爭去,這個人這樣寫、那樣說不對,什麼叫對、什麼叫不對?他寫的是他認知的境界,你要是懂得比他多,也不必去跟他計較,如他講的不對,有因緣就開導開導他,沒有因緣又與你何干呢?不要去諍辯。須菩提尊者就是第一無諍阿羅漢,他什麼都能接納、什麼都好,因悟道了,沒有什麼可諍辯的,這無諍法忍是我們要學習的。這佛法怎麼修,從名相上就一目瞭然了。外面的人修得了什麼神通無量,這個無瞋、無恨、無念、無諍有做到嗎?如果沒有,他說他修得多行?都騙人的﹗因為不懂佛法在講什麼,佛法不強調神通變化,佛法都在講我們內心這些毛病,講無生法忍有無。
(8) 不染欲境:這比較容易理解,欲chanda 或 rajas,又作樂欲。意謂希求、欲望於喜愛者。是希望所作事業之精神作用。說一切有部指從一切心起之作用,為大地法所攝。唯識宗則謂,心捕捉對象係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從一切心起,僅係對願求對象所起之別境。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善欲為引起精勤心之根據;惡欲中之希欲他人財物者,稱為貪,為根本煩惱之一。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種:(1)五欲,愛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者,稱為五欲;被愛著之五境,亦稱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對財、色、飲食、名、睡眠之欲,亦稱作五欲。(2)六欲,對色、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細滑、人相之欲,即為六欲。(3)三欲,於六欲中對形貌、姿態、細觸之欲,稱為三欲。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都是因慾望而起,用俗話言欲有名、色、財、食、睡這些慾望,自己偏重哪一個?自己心裡有個數,知道了就要特別小心。比方有貪吃的毛病,看到什麼都覺得好吃,就要在吃上頭特別警醒,規定自己每餐只吃七八分飽,每道菜不挾第二次,要這麼訓練自己,避免染欲。自己要反省,到底主要毛病在哪裡?再特別針對這個毛病去對治。
(9) 能護自他:保護自己,是成就一切法忍;保護別人,你要學習一些功夫,分擔他的業障,從中你可以去學習一些法忍。能護自他的功夫可不是憑空得來的,為什麼菩薩道可以成就佛道?就是因為你愛護眾生,你想保護他們,讓他們離苦得樂,這時你也要付出代價,在付出代價的同時,你就學習到法忍、學習到安忍,這是由護己的修證延伸到護他的修證。你自己的修證,也許業障比較少、進步快些,已經學到一點法忍,但是你要有菩薩心去管別人的苦難,不畏障礙,學習保護他人所發生的法忍。
(10) 順菩提心:順著菩提心走路,菩提路大略有三,分為聲聞、緣覺、無上正等三種菩提。(1)聲聞菩提,指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緣,心得解脫者,稱為聲聞菩提。(2)緣覺菩提,又作獨覺菩提、辟支佛菩提。指善男子善女人自發菩提心,而不教他人發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經義,亦不廣為他人解說,以此因緣,心證辟支菩提。(3)無上正等菩提,又作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菩提。是指善男子善女人自發菩提心,亦復教他人發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來者及不來者,悉皆恭敬亦生隨喜,如此解脫自利利他,為多人利益、安樂故,稱為無上正等菩提。如果光有慈悲心,沒有智慧,成不了佛。很多人常常講發菩提心,究竟什麼是菩提?菩提是對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真如性的功能,你都能夠觀它無所有、不可得,這就是菩提心。得菩提心者,覺悟一切法虛幻不實,不為順逆境界所惑,不執一法,隨順其菩提心而不迷失。如果你的妄想習氣太重,執著世間相修行的善境界,你就不是隨順菩提,而是順著你的業力,那就沒有辦法修這三十二忍。
你發了菩提心,就對一切法不執著。菩提就是般若智慧,什麼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執著的智慧。能夠不執著,就能順著它。我們的自性本來不執著,但我們的習氣偏偏要去執著,你順著你的菩提覺性,不執著,那就對了;你的妄想要執著,你的菩提覺性不執著,你順著菩提覺性去走,妄想鬥不過你的菩提覺性,這法忍就成了。一個念頭起來,你不去抓它,那是菩提性,你去抓它,則是你的習氣,如果你的習氣強過你的菩提自性,一直要發作,那就沒有隨順你的菩提心。我們本來有一個覺知的佛性、本來有一個能夠不黏一切境的覺性,你時時順著它,久而久之,自然與你的妄想習氣毛病分道揚鑣,靠到隨順菩提心度到這邊來。
(11)無分別心:分別心,讓我們無法擺脫一切法的執者,你對自己人,自己的親朋好友特別照顧,對沒有因緣的,如果你有分別心,就起不了大悲心,沒有辦法產生悲心去行布施。要成就《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所說不是只有內,還有外,外是包括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六塵,沒有分別,不起善惡想,還要把一切眾生都看成一體,即使我們沒有宿命通,也可以這麼觀,所有眾生大概過去世,多少都跟我們有些因緣,縱非親如父母子女,多多少少也是六等親以內,你這樣去思維觀察一切眾生,你就能破掉你的分別心,就能一體平等的對他們起悲心。
聽經聞法後要思惟,檢討自己現在還有分別心是不是還很重?如果是,你要思考如何把這個分別心打破?除了親朋好友或有緣人以外,如何對無緣眾生生出悲心?要修安忍,就要破你的分別心。分別心,主要是來自於第六意識的心很強旺,第六意識的識心強,你就對外境,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所了知的外境,依你的習氣去起分別,立好壞;無分別心的話,你平等性建立了,這菩薩境界就有一點樣子,否則,是沒有做到安忍的心。
(12)不著生死:生、死跟涅槃,那也是分別,你如果說我喜歡涅槃,不喜歡生死,那就是還有分別心。如果你是菩薩已證得涅槃,面對生死你也不會害怕,這就超越畏懼生死、執求涅槃的境界。為什麼很多阿羅漢自己解脫,不喜歡再來人間或在六道裡輪迴度眾?因為他還害怕生死,他希望永遠解脫。而菩薩不畏生死,也不愛涅槃,這有什麼好處?你要了解菩薩就是要學成佛,成佛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就是起大悲心、大慈大悲的心。成佛,不是無所事事在那兒寂靜涅槃,是要救度六道的所有眾生,既是菩薩,不要怕生死,你要從內心去修證六波羅蜜,觀一切法,生死也是一個法,無所有不可得,菩薩有時候也示現在下三道中隨緣度眾。
像釋迦牟尼佛累劫修菩薩道,有一世出生為畜牲道裡的兔王,這隻兔子因為過去世有修行,所以會講人話,除了跟同類溝通以外,衪還可以跟人類溝通。有阿羅漢修證到有神通,可以跟兔子講話,這沒有成就的阿羅漢還向這個兔王請益學習。菩薩一直在六道之間頭出頭沒地度眾生,這麼磨練是要得到一切種智、一切智慧,如果不是好幾個阿僧祇劫這麼磨練的話,不會成佛。你要學菩薩道,就不要害怕生死,在不生不死之間是學不到智慧,你不懼生死,在六道之間來去,可以學到很多的智慧、大悲心的發起、不著生死的法忍功夫,這些都是未來成佛的資糧。
(13)順業果:業果,業,指善惡業;果,即由業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報。由業而報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稱為「業果法然」。此外,業與果乃彼此相接相續者,業為因,果為報,因果接續,無窮無止。修行要能隨順所現的業果,心平氣和去承受,這就是順業果。你既有菩提智慧,就能夠順過去所造的業,所產生的業果,能夠坦蕩蕩的面對,沒有逃避的心,這就是逆來順受。但是,對於所造的善業,你如果順著它的業果,就不能解脫,因為你沒有學到無生法忍。對於過往前事如今所現的果報,你可以去順業果,過去無明造了什麼業,現在這個果現起來時,不管順緣、惡緣都有它過去的因果,如果你的心不淨,習氣一堆,自然會怨天尤人;你要求安忍,就要去忍這個境,如果你抱怨不平,就沒有安忍的心,沒有學到忍辱。你雖沒有神通、宿命通能夠觀前因,但是,起碼你懂些因果,知道過去一定有什麼因,現在才有此事件,木既已成舟,你就順著這個業去轉,毋需心煩,因為一切有為法皆無常,無常、苦、空、無我,你要用無我的心,去順這個業果,學無生法忍。
順業果,如果是好的境界,譬如要升天了,你最好考慮考慮,講大乘佛法或者小乘的解脫道,未免迷失,都儘量避免往生天上,如果你已經證到菩薩,那又另當別論。你證到初地菩薩就有可能去當四天王,證到二地菩薩就可能去當忉利天主,三地菩薩則為夜摩天天主,這些天主也有其天壽,時間到了還是會死亡,但因為你是去度這些天神,跟度人道的眾生一樣,六道來去不拘。釋迦牟尼佛在菩薩到成佛的過程中,曾為每一天的天主,除了天上人間,還到畜牲道、鬼道、地獄道去化眾,此即菩薩所為。如果你還沒有這種能力,要先求自我解脫,內心要清淨。今天講的三十二種安忍,都在轉你的業,碰到業果來時,你要隨順它,順它,一方面不會再造新業,二方面心裡會坦然些,畢竟此乃我先世所造之業,我要忍,做到安忍。
(14)身清淨、(15)口意清淨:三業tr15i-karm25i。(1)身業,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為身惡業;若不殺、不盜、不淫,即為身善業。(2)口業,又作語業,指口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等為口惡業;若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綺語則為口善業。(3)意業,指意所起之業,有善有惡,若貪欲、瞋恚、邪見等為意惡業;若不貪、不瞋、不邪見則為意善業。此外,另有非善非惡、無感果之力的無記之身口意三業,亦即三業清淨。身不清淨,就是身體有病,你覺得很鬱悶、很痛苦。身清淨,另一個意義是不造身業,守戒要嚴謹,不犯殺、盜、淫這三個身業,那身就清淨了。要求三業清淨,首先要讓心清淨,心清淨,口便不會喋諜不休、沒有遮攔,犯了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的毛病;清心寡言,就能學得到安忍,能安忍,自然戒律守得嚴,持戒精嚴了,身就清淨自在。
要讓心清淨,就在於你有沒有辦法安撫內心的習氣,把它轉過來?前幾天有人問,如果犯了綺語、拍人馬屁,有什麼果報?拍馬屁讓人高興,不是很好的事嗎?言不由衷,不好﹗即使沒有下三惡道,以後講出來的話,即便是真的,人家也不相信,這是口業。
你要三業清淨的話,把這七個戒守好,殺、盜、淫三個身業加上四項口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你守這個戒律,口業清淨了,安忍、忍辱波羅蜜就能做到。不要犯大妄語,妄言境界,修道人沒有什麼好講的,何況末法時期修一個果位不簡單;兩舌,不是利益眾生的、不必要的話不必去講,什麼話聽在耳裡就好,不要再去過口,如果你還加油添醋的,這是造業;不惡口,儘量不要去講傷害人、讓人不高興的話,你讓人生起惡感或是對你起了恨心、忿心,不但造業還結惡緣,何苦呢?不綺語,讚嘆他人不是問題,但是要誠心的讚嘆,不要有口無心,心口不一的就是綺語。如果你誠心的讚嘆他人的功德善業,經典上講,你所得的功德不下於他,看到別人布施供養,功德無量,我們隨喜功德讚嘆,要是你的心意夠的話,你未來所得的果報跟他不相上下,這是出於肺腑,不是拍馬屁的話。身要清淨、口意清淨,這先要斷內心習氣毛病,如果不斷,這身口業三業怎麼清淨?這也是屬於要修的安忍。
(16)堅固不退:我們如果懂得佛法就知道,要不退轉,不是那麼簡單的!要到十住位的第七位,才有位不退轉。阿羅漢還會退轉,因為他沒有到十住位,如果阿羅漢轉到菩薩道的話,他還會退轉,阿羅漢定力夠、自我解脫夠吧?阿羅漢兩萬劫以後一定會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時就會退轉,為什麼呢?因為你一接觸到眾生,眾生業力重,煩惱很多,造成你自己應接不暇,有時候就起了煩惱。我常常講行菩薩道,要有智慧,你既然要度眾生,就要有相當的智慧,否則度不了他們,反而被他拖下水去,反而墮落。
到十信位的話,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到十住位第七位,才位不退轉,之後行不退轉,是要到開悟以後,你菩薩道的這種道行才不會退轉。修行很難,在沒有被考試之前,還不知道。許多人讀經典,譬如《金剛經》、《大般若經》或者《解深密經》,讀了很多理論,但還是不知道怎麼修行?這時你不如去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本緣論,衪的故事都在講衪因果報應的道理。譬如不退轉,無始劫以來衪在修菩薩道,已經到了心不退轉。到登地菩薩是行不退轉,到八地菩薩才能做到心不退轉。你清楚了這三個不退轉的境界以後,就知道既然這裡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理是空,趣是趣向空,這六種空的波羅蜜的法門,一定是菩薩或大菩薩的境界,因為他們是達心不退轉。
我以前講過這個故事,這是在講佛的報佛恩。為什麼佛的福德那麼大?第一個一定要有孝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孝心,他可以成就阿羅漢,但是成不了菩薩、成不了佛。你要行菩薩道,第一個一定要有孝心,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敬愛,你要去度誰?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有一世是一個小國國王的七歲兒子,名須闍提,祂的父王有一個叫羅喉羅的兄弟,把祂們的國家滅了,衪的父王帶著祂的母親和祂出逃,還不到目的地就斷了糧食,衪的父王叫妻子背著小兒子走在前面,他在後面舉起刀子,想把妻子殺了,吃她的肉活命。
小王子看到父王揚起刀來,就問衪的父王要做什麼?祂知道父王的意圖後表示,你要殺母親來續我們的命,即使你殺了母親我也不會吃她的肉,不如以我的肉,讓你們維持生命,那是衪發起最大的孝心。後來祂的父親沒辦法,就聽他的話,割下了三斤肉分吃,到最後祂快死了,衪要衪的父母親棄祂逃命,這種孝心感動了釋提桓因,就是玉皇大帝,祂下視人間,什麼善行都瞭如指掌。釋提桓因便化身猛虎下來,假意要吃這個剩下沒有幾兩肉的小孩。因為釋迦牟尼佛無始劫以來都在修菩薩道,衪就對老虎說你要吃就吃,反正我也快死了。這時釋提桓因就現身問祂,你後不後悔割肉餵親?是否怨恨你的父母親殘忍?衪回答不會,我一點瞋心、恨心都沒有。
這安忍修到最後就是這樣子,安忍不是只在忍耐自己的習氣毛病,修到最後就會產生很大的慈悲心,現在這個慈悲心是對他的父母,衪願意割肉續他們的命。衪告訴釋提桓因,我這個肉身差不多快死了,如果我沒有瞋心、恨心的話,我就會復原,生出新肉,血變白。講完後,真的衪身體的肉又長出來了。菩薩都有神通變化,更何況是累劫修的菩薩?所以為什麼衪才七歲可以講出這些話來。釋提桓因問道,你那麼有孝心,未來升天好不好?須闍提搖頭,升天我沒有意願,我要成佛,未來我要能夠成佛,成無上正等正覺。釋提桓因告訴衪,無上正等正覺要受很多的苦、修很多的安忍、忍辱,你能受嗎?衪說再苦我也要受,我就是要成佛。釋提桓因很感動,就要求衪,你成佛以後,第一個要度我。這個釋提桓因就是憍陳如的前世,以此因緣,他是第一個聞佛法者,當年釋迦牟尼佛講四聖諦,第一轉時就是對憍陳如講的,當然,憍陳如和釋迦牟尼佛的因緣不只這一世,祂們之間有許多世的接引的承諾。
你多看些因果經、本緣論,就會發現這些故事兜來兜去離不開因果,人與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都是因果,釋迦牟尼佛度的這些人,都是以前跟衪結下的緣。你要修到菩薩道,要學心堅固不退轉,不是只有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心要不退轉,因為所有位住,都是要依心而住,心不退的話,才是堅固,你要修到菩薩八地,心才堅固不退,這《大般若經》都是對菩薩在講的,你要堅固不退的這種安忍心,內心沒有煩惱,善惡皆不執取,才能夠堅固不退,菩薩度眾生,眾生難度也要度,不退轉。
(17)言說自在:你智慧多了,不該講的話自然不會去講,能夠利益眾生的則言說無礙,說的都是開解他人的真理,不會造成他人的煩惱。菩薩言說,大家都法喜充滿,你看釋迦牟尼佛,衪每一次的講經說法,每一位眾生聽了都是法喜充滿,各登隆位,有的證到阿羅漢果、無生法忍、有的證到不退位等等。菩薩既得安忍,開口言說自在,眾生也心聞自在,不會有聽完後不以為然的人。
如果你講的法,造成別人的煩惱,或是批評他人、扭曲經典,沒有依無常、苦、空、無我的觀念來講,也沒有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為樂這小乘的三法印來講,更沒有依大乘的實相觀、實相法印來講,可能是你知見不夠,經典讀的不夠,證的道理也不夠。你既是理趣六波羅蜜裡面的所謂菩薩,前面讓你修的這些煩惱法做到了,你自然就能夠言說自在,如果不在乎時間的話,可以無量演繹佛法,智慧愈高,一部經演譯的時間愈長。經典裡世尊曾說過,如果要講一個概念,微塵數的世界、幾劫的時間都講不完,菩薩有這種無量的智慧言說自在,自在是心安,智慧眼開了,就能夠滔滔而談,言說自在。
(18)無遍計:無遍計所執性。《解深密經》闡述一切法從三性而起,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遍計所執性就是凡夫性,凡聖的區別就在於遍計所執性,聖人他不執著,沒有遍計所執性,他是解脫了;依他起性,當然凡夫也有,然而於聖人,則是真正的自性,應緣而起的心法;圓成實性,我們自己的圓成實性,唯成佛者才能現起,從空之間應緣產生有、從空之間映照觀十方一切世界、從空之間映照眾生一切因緣果報,這就是圓成實性的佛性功用。
這裡,你能夠自然安忍一切境的話,一切的執著沒有了,我執、法執沒有了,當然你就沒有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的這種毛病的自性,你如果還有的話,就要學習去斷,不要眼睛看了什麼都很執著,哪個對、哪個不對,對他人的所作所為,常常不以為然,甚至憤世嫉俗,你這樣遍一切塵境而去計度、去執著,是離無遍計、離安忍十萬八千里;大部分學習佛法的人有自我驚覺性,沒有遍計,但還有少少的計度,這樣也還不夠,要不斷提高心的清淨度,讓不平的心愈來愈萎縮,才能夠有安忍的境界。我們前面講的十七忍,這些菩提智慧、平等性、涅槃生死無別、因果業報等概念,如果你都能夠自在的面對,身口意三業清淨,自然就沒有遍計所執性,若是切實修到此,你應該已經無遍計所執性,於是自覺聖智就發起來。
(19)自覺聖智:你有安忍,就有善的現象,善的現象,不必執著天界、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覺性,聖就是解脫,不偏不倚的了知一切法的境界,你自己都能夠知道,就像《金剛經論》裡所講的要空性,空性,是你明心以後,自性應緣,在你的空性應一切因緣時,我們空自然能夠了解、能夠懂,懂了以後,你有菩提的心,不會去執著它,這就是自覺聖智的智慧。這智慧不能用言語來形容,只能自己體會,你的自性、佛性,它自己應緣之間,你感覺它在動,某事在進展,當然產生智慧、懂了很多事,你也不能夠去執著,一執著,又進入遍計所執,不去執著,才能夠依他起自性應緣或者圓成實性應緣,才能證得自覺聖智。這就是你學到安忍波羅蜜,所得到一個善境界的智慧,當然這種智慧和一切種智又不能相比,一切種智是佛的境界,但你起碼可以自覺、自知,自己的佛性正應緣,有什麼事在進展?哪件事可以做、哪件事不可以、不需要做?這只能自己體會,如果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你用你的妄想心去做事,自己的主觀意念還是很重,那當然是修得不夠,自覺聖智的智慧起不來。
(20)將護彼意:修到菩薩境界以後,沒有一件事情是為自己而為,都是為了別人,為利益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為滿足眾生所願。這意就是心願,意願,當然眾生的意願有懷好意和不懷好意的,對心懷鬼胎的,身為菩薩的你要慢慢轉他。有時候我們看佛經,真的很讚嘆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就如天竺四祖的優婆毱多尊者,他有佛的智慧,但對於佛的慈悲也自嘆弗如,認為把自己的慈悲智慧與佛相較,猶如毫毛比須彌,無法相提並論。
不管眾生順你、不順你,你都照護眾生的意念,讓眾生不起煩惱,這才是將護彼意。要做到將護彼意,首先你要斷自己的執著好壞分別想,才有辦法容忍相左、甚至衝突的意見。你如果還嫉惡如仇,分別這個人是壞心眼,這件事不公不義,那你還不夠當菩薩,菩薩是即使明知這個人心不好、嘴不好、這件事有偏頗都沒有關係,只要他不起煩惱就好,每個人只要有心認真修行,總是會進步,明年總會比今年進步。菩薩有安忍的心,就能夠容忍眾生諸意,將護彼意。有因緣你就多度他些,沒有因緣你就保護他,讓他因緣成熟。
(21)修四梵行不隨禪生:四禪八定裡面的四禪就是,從初禪開始就進入梵行,而欲界六天,是魔跟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所管轄的,如果你能夠超越欲望,斷去淫欲心、種種欲望心、瞋心、愚癡的心,就進入梵行、清淨行,依心地而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境。修四梵行不隨禪生,生什麼呢?生心﹗你修這四禪,可不要隨這四禪境界生心,也就是不要去執著你所修證到的境界,對於你修證到那個真如性所產生的境界或心念,你不要去執著它為真,否則就沒有辦法度過心裡面的安忍波羅蜜。前面都在講心不清淨的修行,後面這裡就出現四禪八定,講修行的善境界,同樣的,你都不能執著,一執著,就沒有安忍,你就得不到菩薩的無生法忍或者是《金剛經》所講的實相觀。
(2006.09.10.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