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12)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7.忍辱波羅蜜()

(2)伏忍、柔順忍、無生忍等三忍:

據天台宗所言,通教三乘與共之十地中,第一乾慧地之菩薩為伏忍,第二性地之菩薩為柔順忍,第三八人地為人即忍第四見地之菩薩名無生忍。

伏忍:在前面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出現過,是哪些人在修這些忍功呢?據天台宗所言,通教三乘,通就是通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所共修的叫通。通教三乘與共之十地中,十地從乾慧地一直到最後的薄地、菩薩十地、如來十地總共有十位階,這跟菩薩十位不一樣的名稱。

(1)乾慧地(śukla-vidarśanā-bhūmi);

(2)性地(gotra-bhūmi);

(3)八人地(astamaka-bhūmi);

(4)見地(darśana-bhūmi);

(5)薄地(tanū-bhūmi);

(6)離欲地(vīta-rāga-bhūmi);

(7)已作地(krtāvī-bhūmi);

(8)辟支佛地(pratyeka-buddha-bh9mi)

(9)菩薩地((bodhi-sattva-bh9mi)

(10)佛地(Buddha bhūmi)等三乘共十地。

 

柔順忍:第二性地之菩薩為修柔順忍,第三是八人地,人者即忍,第四見地之菩薩名無生忍。學過了伏忍、柔順忍後。第三地開始,就學無生忍。三乘共十地的第四見地,見到要修行的道路,是指四聖諦之義理。但是,還沒有清淨,所以他要修無生忍。如果你不是進入菩薩初地的話,你要修這個心很難,只有一個心真妄如一那更難。修到初禪境界還好一點,起碼有覺知心,能觀照妄想心、習氣,如果你這兩個心都還沒脫離,你再怎麼修也沒有辦法進步,都是以你的妄想心修,妄想心怎麼修?你不可能自己拿刀砍自己的頭,不可能!你要有兩個心,一個覺知心、一個妄想心,真心覺知現才有辦法去砍斷妄想心的頭。所以要想辦法讓你的覺知心跟妄想心分離,真偽分離,才好修行。否則就是你唸了幾百部、幾千部的《金剛經》或持誦百萬遍咒語,如果這個基礎功夫不得力,就談不上真修行。為什麼密教的咒動輒要唸上百萬遍?就是要讓你熏到腦筋裡面去,讓你真妄分離、真心現出來。

這一段是告訴你到第四見地要搭配這四個忍法,第三地八人地跟第四地見地的菩薩要修無生法忍,即第五地後的菩薩無生法忍都已經得到了,因為這跟菩薩十地的分法有些不同,這邊還是在修,跟三賢位柔順忍一樣也在修。

 

三無生忍:為法相宗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所立的忍法。無生忍,為無生法忍之略稱。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稱為無生法;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稱為無生法忍。蓋菩薩觀諸法自性空,入於見道初地,而了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是為無生法忍。據《瑜伽師地論》記載,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可得如下三種之無生忍:

法相宗、唯識宗這些名稱都是屬於有為法的宗派,法相宗講三性,這三性,是從《解深密經》裡頭來的,無生忍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性而立,叫三無生忍,為無生法忍之略稱。如果你依遍計所執性來學無生忍,就是得到了六塵無性遇法觀其不生,當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接觸外塵境,沒有主觀意念的好壞念頭想,這樣你就沒有遍計性所執了。這第一關學的就是要斷這個遍計執。如果面臨六塵不能夠斷,你總是有許多自己的看法、執著,跟凡夫一樣,這樣再怎麼修,就算有一點福德,也還在欲界天,沒有禪定力,要求解脫道,是不可能的。

對於遍計所執性,修到讓它不起一切的心相應,如果做到了,就是證得遍計所執的無生忍。說來說去不都是在講相同的東西嗎?你們能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得無生法忍。這已背得滾瓜爛熟,就是不想去做,現在世尊在第十四分已經解出忍辱波羅蜜的內涵,你就要去依此用功,轉遍計所執性成無生法忍。

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稱為無生法,我們的佛性是圓成實性,也就是大圓鏡智,行者具大圓鏡智,就能有靜態的神通。圓,如佛、大菩薩,往外可以觀十方一切世界,可以了知十方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若是阿羅漢則可觀三千大千世界,範圍縮小了,阿羅漢可以知道八萬劫以內眾生的因緣果報,這是圓;成,就有一切法從無中生有產生一切神變,叫做成;圓成實性,就是依實際的空性,能夠產生圓成佛性的力量,這圓成實性,只有佛才有開顯,也就是一般撐的如來藏;我們雖有圓成實性,但不能開顯而出,修得好一點就只有依他起性,遇緣自性起用而有無生法忍就已經很不錯了。

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一切法,當因緣來時,有生、有滅,但是我對空體而言,這個因緣是不生、不滅。在有生有滅與不生不滅之間,我們唯有遠離生滅的那一頭,才能回到真如實相空的這一邊,能夠做到就是有無生法,證得就有無生法忍智;這種忍,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真實的境界就是說你內心如果沒有罣礙,有一個因緣,產生一個念,你用心、用意念感知了,這個念在你心中起,你知道一個念頭起來,但知這個念頭不是你的,是外來的因緣的念,你知道這個念頭在講什麼,這念頭一閃它就滅了,滅了,你也不執著,你不會再去起一個念回想剛剛那個念是什麼,你當下不久就忘了,這才是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你能夠做到這樣就是無生法忍智;如果你用心通,感知一個念頭起滅後,你還是遍計所執,它在講什麼跟什麼?真這樣嗎?我要怎麼預防?那你再怎麼修還是凡夫一個,你沒有無生法忍智的功夫。有無生法忍的功夫,就是真正的智慧,安住於空理而不動。法,起滅是必然的,因為因緣起一切諸法,在起諸法之間,你沒有妄想遍計所執去相應,這樣就可以遠離生滅。

蓋菩薩觀諸法性空,菩薩還是要觀,這是比較低階的菩薩,如果剛剛講的無生法忍智證得了,這種高階菩薩不必觀,什麼空不空?本來就是空,我無遍計所執相應,法起法滅我了知後不加以執著,就是這麼簡單,這是大菩薩、上上根機的;如果你了知了以後,這個心也起來了,在動第二念、第三念的當下,你警覺了,不行,我不能動心,我要觀諸法性空,像這樣還需要有警覺,但因定力不夠,這是見道的初地菩薩在修的無生法忍。

開悟的人,首要修的就是這個無生法忍,所謂執杖牧牛就是像這樣地牧。你開悟自心性以後,你的心通虛空,眾生心跟你同一個心、眾生體跟你同一個體,面對這些心的拉扯糾纏,你怎麼觀它為空?因為你不行、還不熟悉,你要用你所學的佛法,觀諸法性空,不要去執著、放下放下,要提醒自己遍計所執性很強,要去掉一切的執著,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練習,慢慢牧牛,當你熟悉了,無論它是好是壞的法,你都能讓它自起又自滅,這樣才能夠自在。

這裡見道指初地,此見道僅知四聖諦義理,未親證得,所以應該講入道,因為開悟的人,是在入道位,以修證的境界來講,第四地菩薩燄慧地時,祂才是見道位,祂有能力看到未來的目標,他的智慧燄烈如火,可以滅掉自己的煩惱,所以第四地燄慧地以後,才能夠進入現前地、遠行地,這麼地地往前走,三僧祇劫遠不退轉。我是喜歡用入道,有人寫的是見道,見道一般來講在聲聞道之見道。菩薩道裡面應該己經是第四地燄慧地,這裡跟你們交待一下。

而了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一切法,因緣起滅、起滅是有,但是,我空性對這個境,沒有遍計所執的話,就能夠遠離生滅相,用思惟的心去了知,一切法畢竟不生;不生當然是空,生就是因緣起滅的法;生,不可說是那當然的,生、不生不可說,有生,你以空對它,了知一切法畢竟空。前面的生,用後面的不生來觀它,那兩個都不可說,這種組合你去思考,能夠做到,就是有無生法忍智。

能夠以不生來面對生,這定力比較強,以空性面對生滅法的生滅,你就可以自在離這個生滅相。如果生,用不生放在後面,空放在後面,你讓它起滅,這樣你還要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遍計所執,這是我們的空性要讓它顯露,不要執著這個生滅法。你要這樣慢慢的練習,才能成就無生法忍,一個是究竟法、一個是生滅法,你要懂得它在講什麼。據《瑜伽師地論》,這是彌勒菩薩編寫的,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依、圓等三性,就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性這三性,可得到下面三種不同層次的無生忍:

 

(a)  本性無生忍:又作本來無生忍。謂菩薩觀遍計所執之體性都無。

本性無生忍,這從佛理地來觀一切法性無性,所以說無生,又作本來無生忍,謂菩薩觀遍計所執之體性都無。生等於沒有生;你有習氣毛病,犯了,等於沒有犯,你才不會有罪惡感,有罪惡感,你還是凡夫,因為你還有遍計所執性,等修到聖人的境界時,要利益眾生,要從圓成實性、成所作智之間去起神變幻化,這時如果起心動念中,還是沒有遍計所執,神變的力量就起不來,這和修解脫的境界不同;修解脫的話,儘量觀無生法,不去跟生滅法相應,但你要利益眾生,就要反過來,從空性之間、圓成實性裡去化成一切,在做的過程中要觀沒有人在做,要能夠自在,因為你所有作為都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現在講修無生法忍,你從理地上去觀本性本來無生的話,那遍計所執性的體也是沒有,你從這一點切入,你可以去否定你所有的行為,雖然我做得不完美,但是,我認知是這樣,慢慢有一天我可以做到這樣。

 

(b)  自然無生忍:謂菩薩觀依他之諸法皆為因緣所生。

自然無生忍,就是我們講的依他起性,我的自性依來的因緣,起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性、心性與之相應,在相應的過程間我又不跟它有遍計所執,任它緣起緣滅,這是自然無生忍,阿羅漢境界就到這個境界。你學遍計所執性觀它沒有,但是,你還有無量的執著,你要修證到沒有,還要再走,慢慢走,走到自然無生忍、依他起性,就是四句偈所講的空心,你令入自性,讓真性主行,之後遇境似有,並沒有妄想相隨,感知這個境有起滅,但是,沒有你接著發作下去的胡思亂想,這是真性主行。真性主行的境界,就跟這裡講的自然無生法忍的境界一樣,這是菩薩觀依他之諸法皆為因緣所生。

如果你可以這樣觀,你就可以回歸到你的心裡去看這是什麼因緣,你自然的自性,應那個緣所產生的依他的性,感知了,你不要有遍計所執,你要當作沒有這回事,你才能夠像諸佛菩薩一樣,天天坐在那裡,無所不知,但是,無所知;是知道了,無所知,就不會去講,你要學的就是這個、這麼簡單的事情,嘴巴閉不上又喜歡講,你就成不了菩薩,因為你沒有做到自然無生法忍。

 

(c)   惑苦無生忍:又作煩惱苦垢無生忍。菩薩證知諸法之實性為真如法性,安住於無為,不與一切雜染相應,而本自寂靜。

惑苦無生忍,迷惑痛苦,文字上來解釋,又作煩惱苦垢無生忍。菩薩證知諸法之實性為真如法性,邪真如,它遇到邪因緣,它就起它的法性;性真如,它遇到善因緣,它起了法性,不管它什麼真如性,諸法產生時,你都能夠安住於無為,能夠安住於無為,什麼迷惑不迷惑,你都不會迷惑,什麼痛苦不痛苦,你都不會覺得痛苦,有污垢你也不會覺得它是污垢,《大般若經》到最後告訴你戒不戒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圓覺經》也講了守戒亦不愛,毀戒亦不憎,這不是鼓勵你去犯戒,但是證到菩薩,依圓成實性要去利益眾生時,正、逆行為都隨緣示現,你很難去裁定對不對,菩薩內心沒有什麼對、錯,他只有慈悲心度眾生,只要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這樣去觀的話,一切安住於無為,不與一切雜染相應,祂有這種豁達的能力,祂證知諸法實相、真如法性以後,對自己,去煩惱、去痛苦、去污垢,對眾生,祂還是可以用一些法,即使有時候是不清淨法,當然不會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但是菩薩在做不做之間都安於無為,不與一切雜染相應,而本自寂靜,這是另一個角度在講三無生法忍。

 

《成唯識論》云:「此三忍在不退地,即初地已去、證三性時,得此三也。

《成唯識論》裡說,「此三忍在不退地,即初地已去、證三性時,得此三也。」剛剛講的本性無生法忍、自然無生法忍、惑苦無生法忍,這個在初地已去,「已去」就是以上,去掉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的這三性,證得這三個,這是法相宗在討論的三無生法忍。

 

四忍:

《思益梵天所問經》是佛為網明菩薩與思益梵天等諸菩薩說諸法空寂之理,其提及四忍。忍,即菩薩之智於理予以忍可或安忍之義,亦即菩薩修行時,面對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恨心,或遇苦難而不動搖信心。若能證悟此四忍之真理,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

《思益梵天所問經》所提到四忍,是佛為網明菩薩與思益梵天等諸菩薩說諸法空寂之理,其提及四忍。忍,即菩薩之智慧於理地上予以忍可或安忍之證悟來做到的智慧,安忍、認可一切的法,你能夠安忍面對順逆、善惡等諸法,不起一法相應,這就是忍,也就是菩薩在修行時,面對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恨心,或遇苦難而不動搖信心。苦難,菩薩沒有苦難嗎?菩薩心通虛空一切眾生,身跟眾生同一個體,有沒有苦難?連維摩詰居士這位未來佛、補處佛,他都要示疾,何況是這些菩薩?所以苦難是一定有的,但是不能動搖、退轉。

不動搖、退轉,講起來好像很簡單,要到八地菩薩心才不退轉,要到初地菩薩才是行不退轉,要證到十住的第七位才是位不退轉,前面這兩個都是方便說。這裡所講的,你有沒有遇到苦難而不動搖信心、不退轉?這證到七、八地菩薩的境界,因為他悟到空才有這個能力,這裡是在講心不退轉、不動搖信心,講這個心,不是在講位。若能證悟此四忍之真理,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即使你過去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你能夠證到這個境界,證到這四種無生法忍,你就悟得解脫,你就不會再罣礙了。哪四個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無滅忍、因緣忍、無住忍。

 

無生法忍:忍可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無生之理。

無生法忍,忍可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無生之理。你已經做到了,可以讓你的自性應一切因緣,但是在因緣之間,你可以體會到自性本來空寂、無生的道理;這不必觀,已經做到了,如果你還在柔順忍的階段,你要提醒自己要忍要忍,有一個空性,這個法它是跟你沒有關係,這麼提醒,不對,已經忍可了。

 

(1)  無滅忍:忍可一切諸法本來不生亦不滅之理。

無滅忍,你有能力面對那個法時,就不一定要滅掉它,讓它自然心起自然心滅。有時候,有些修行人,心還不得大定時,他儘量不讓它起來,好像不好的相要起來,最好不去看,這種心態就是沒有無滅忍。你好、壞都任它起滅,你只有清清淨淨的用自性空,忍你自性空對那個境,生滅生滅,不必想去滅它,可忍一切諸法本來不生不滅,你不必去滅它,這是空有不二修證的過程。第一階段要修絕對空,管它真的、假的,因為你心還不清淨,我不要知道是真的、假的,那是觀所有法皆是虛幻,到了這個階段的菩薩要有能力自然看它,任它在你心中自起自滅,修無滅忍。

 

(2)  因緣忍:忍可一切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本來無自性之理。

因緣忍,忍可一切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沒有你的妄想、沒有你的遍計所執,你心清淨了,有因緣來,你就生;沒有因緣來,你不起一法,不生,然後有因緣讓它因緣起法,自生,因緣滅了,法也滅了,自滅,你都不去加以阻擋它,但是,你也可以讀它,這過程有因有緣,一定有法。忍可一切諸法由因緣而生,如果沒有因緣而生的法,那是你的妄想習氣,並不是這裡所講的境界。這裡講的是心清淨的人,有因緣來了,感召心意,起了心法,起了心法以後,他讀知了,這個念過去了,它就滅了,滅了就沒了,這過程之間是因緣所生,本來無自性,既然無自性,剛剛所體會的那個念也不必去在意。

 

(4)無住忍:忍可一切諸法本來無住之理,且心不住著而無異念相續。

無住忍,上面講的這三種法忍,你都能自在無罣的做到的話,你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忍法,忍可一切諸法本來無住之理。有所住,是你習氣毛病還在,才會住,如果你習氣毛病沒有的話,回到空性,這四種無生法忍其實只是一個,名稱不同,意義其實只有一個,境界不同才有四種之分。

忍可一切諸法本來無住之理,且心不住著而無異念相續,沒有你的第二念、第三念相續,先體知無生法忍,然後因緣法,是依他起性,因緣來了,依他起性起了心法,你沒有遍計所執性,這法無所依,有所依的話,才有第二念、第三念,你就有無量的妄想接續其後。無住忍法,它起因緣,下去,因緣滅了,你感覺到,不必執著它,這是已經自在的人心起自滅,沒有一法去分別這個念好、不好、要接受還是逃避?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裡面講的就是這個境界,無住忍。

這四個法忍,如果你全部做到的話,因緣來了,你就有能力依他起性,起了法性,圓成實性,觀照它,然後沒有一個妄心執著,沒有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妄想念相隨,這樣你就清淨自在無罣,這是靜態的一種解脫的修證,就是要這麼修。 (待續)

(2006.07.23.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