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8)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6.第一波羅蜜()

7.忍辱波羅蜜

忍辱( k=ānti),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意譯有忍辱與安忍兩者。忍辱用於行法之初,未得無心之忍,所以稱為忍辱,即用有為心,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法,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修忍辱法要含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對一切諸法。若能以無為心自在忍辱於一切法而不生心,此即是所謂忍辱波羅蜜,可以翻譯成安忍。

忍辱也就是有一個不平的心時,用忍來克服,是為忍辱;如果你沒有什麼不平、不甘願的心,那就是安忍,比忍辱的境界更高,安忍到最後偏向對法的不執著。忍辱是忍些什麼?主要是與眾生之間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你內心的執著,我的執著、法的執著時怎麼去忍,我們後面會說明。忍辱用於行法之初,開始修行、地前菩薩也好,地上菩薩初地、二地、三地都在用這個忍辱,是用於行法的開始、未得無心之忍時,你還沒有得無心、還沒有得到空時,你還有我的執著、法的執著時,要用這個忍,所以稱為忍辱,即用有為心,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法。

現在我的執著還很重,與眾生因緣,在還沒有清淨時,你讀《金剛經》,就越有這些逆緣來障礙你,障礙是一般人講的,其實我們修持《金剛經》的人要了解,所有的逆緣衝著你來時,其實是在消你的業障,你要有所理解。《金剛經》裡提到,《金剛經》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有人誦這部經心會狐疑、狂亂,那就是他過去的業,應墮三惡道,好在今生誦《金剛經》,這些障礙是來了,這些障礙有的是過去的因緣,有的是你的業力感召,有的是冤親債主挑撥周圍與你有因緣的人來攪和,這時你要換一種思維,想他們是在消我的業障,因為你的執著還很重,你要儘量忍,忍習慣了以後,被罵、被冤枉了,你都覺得無所謂,那就慢慢進入到無心忍,無心忍就是練習超越對空無的執著,對善境界所產生的一些神通變化的執著,這些你都要去忍,不要去執取,去執取又犯了法的執著。

忍,有對內忍、對外忍、對善境界忍,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苦惱有時是語言、有時是行為,甚至有時是心,你的心如果愈修愈敏感的話,隨時都能感知週邊的人,依外境的變遷所現的心態,哪個人心迷失了、哪個人心不清淨,你都可以知道,但就算您都清清楚楚的,你也不能去講些什麼,你不管他們現什麼心,恭敬心也好、我執心也好、我慢心也罷,你都要住安忍中,安忍不去講,如果講了就是不安忍,你還是忍不住你自己的心,還會發牢騷,這就沒有做到最後的安忍。

初學的人,你心眼雖然沒有開,有時候心也很敏感,我現在跟某人好像不太對盤,你選擇逃避,跟這人起了爭執以後,最好不要碰到他,甘脆就避免碰面,這不是眼不見為淨,這就是被您打倒了!同時兩個心都不清淨,又有一個因緣來便起了衝突後,也就放不開,你沒有去突破那個困境,這樣就是自己退轉。你要修到心有所感,又能不去執著,這就要忍,初步就是修忍辱法;堪忍外在的污辱、惱害等法,也就是凡加諸於我們身心的苦惱,無論是來自冤親債主,或外道作法,你都要去忍。當然最好是不必忍,功夫高就不必忍,身體不自在你就用方便法,或是修法打通氣脈,否則你身被控制,心就會亂。至於已經成就的人,身被控制,心也不會亂,那種才是真的自在。無為法!外在的障礙,三、五天、一個禮拜、至多一、兩個月好不好,不可能永遠障礙你,你修無心、無為法的話,勝過一切有為法。

修忍辱法要不忿怒、不結怨,事情發生當下,最好不要發脾氣,發脾氣一定會搞砸,不忿怒,忿怒你會失去理智,本來沒什麼大事,你一忿怒,這兩個心又攪和起來,因為你們的心都不清淨,不像祖師大德祂的心清淨,應緣發作,脾氣發歸發,吵完了也沒事了,他的心、無為的心,不在意這些事情。徒弟的心比較有為,層次比較低,雖然表面上熱熱鬧鬧地發作了一場,但事過境遷後,這兩個心也不會繼續相應下去,因為師父可以轉徒弟的心,最終它也會歸到清淨。

在修行的第一階段,儘量不要發脾氣、不要發牢騷,最好連話都不要講,你心不淨時,講的話都很傷感情。有時候個人境界來了或者道場有障礙來時,那個修得不好的,就沉不住氣,一定先發難,耍脾氣,隨性惡口,本來平常歡歡喜喜在做的,一應起緣來惡言一堆,這樣功德都沒有,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善事,脾氣一發,壞話講盡。不要忿怒,這忿怒是修行最大的忌諱。你如果覺得修不來,我習慣了,我喜歡講、喜歡抱怨,第一步就要打破你不平的心,你會忿怒就是你心有不平,為什麼不平,人家都能平,為什麼自己不行?就是你沒有修忍辱法。

第三個忍辱波羅蜜很重要,你看在《金剛經》裡面,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布施,真正修到心裡的就是忍辱,精進、持戒都是早期在修的,要度到彼岸忍辱最重要。不要結怨,就是脾氣發了,那要怎麼辦?發了就發了,不要去懊惱,如果你是上等修行人,根本不要當一回事。如果你心有不平,對方也不平,你甘脆打個電話去道歉,不要跟他結怨,因為你一個心柔軟下來,對方沒有辦法,就是你有理、沒理,對方也沒辦法生你的氣,你要擺低姿態,不跟他結怨,如果你無明跟他結怨,下一世兩個怨結就愈來愈大。不是說你的心不與人結怨就好了,要對方也不要懷恨於你,像釋迦牟尼佛與調達尊者,衪不跟調達尊者結怨,但調達尊者每一世都找衪麻煩,因為調達尊者的怨心比較重,最好兩方都不結怨,那兩個都會有成就。

你現在修忍辱法,不結怨,你就要用忍辱去觀逆境,如果你在禪修,事情過了就不要再去講,連道歉都不必,但是對方如果修得差一點的,這個心放不下,你就打個電話去致歉,讓他高興一下,他也怨不起來,你本來也沒有什麼怨,這樣就好了,這裡面的學問很大,成就、不成就,就在這裡。瞋心,為什麼擺在前面要去斷?有經典講:「斷一瞋,許汝證須陀洹果」,你斷了瞋心就可以證到須陀洹果,瞋心算是最容易斷的,《菩薩戒經》裡講,瞋心很容易斷,你不去斷,這比貪心沒有斷的人罪還要重,貪財、貪欲、貪什麼,這是人根本的無明,很難斷,你做不到還情有可原,但是容易做的,你不去做、做不到,那不是該打屁股嗎?

居士,娶了太太、嫁了先生,要斷淫慾沒有辦法,怎麼辦?現在沒有辦法斷,可以待機而為,但總是要斷;然而,斷瞋心很容易,瞋心是你自己的東西,跟別人沒有關係的,比較好修!難做的,你做不到,那是當然,你做得到就是大菩薩了。

修行,要先了解自己毛病的輕重再下手。不要說發脾氣沒有什麼關係,要數落人家、發人家脾氣,這個心不能懷惡意,如果你不度別人、不為他好,你何必去囉唆他?當然就是要幫他,要幫他就不能懷惡意,這就是忍辱。修忍辱法的行相,一是不忿怒,二是發生過後也不要去跟對方結怨,不要懷惡心、惡意,這就是忍辱。不要當下我忍了,但是心裡面恨得咬牙切齒,那你這算什麼忍辱法?這樣不叫忍辱法。忍辱,就是於對方無忿無怨,沒有不平的心。

若能以無為心,自在忍辱於一切諸法而不生心,此即是所謂忍辱波羅蜜。對一切法,不管是順的、逆的、善境界、惡境界,如果你都抱著一個空無的心,去面對那個境界的話,一切法不生心,那就已經度到彼岸了,用忍辱度到彼岸;如果你沒有把它空掉,還在那裡忍辱,就沒有到達彼岸,只是在忍一口氣,猶有不干;不當自己在忍,就沒有什麼可壓抑、可委曲的,不過就是發生一件事罷了!事情過了就是這樣子,因緣生,因緣滅,過了就沒事了,要抱著這種心,這才是忍辱波羅蜜。

波羅蜜就是觀一切法不可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一樣,我們在上次波羅蜜的解釋已經講過了,你認知了這個道理,懂了有正知正見,然後你確實做到了,這才叫波羅蜜多;如果你道理懂了,做不到,那就是還沒有到波羅蜜多,你能放下,能夠做到忍辱波羅蜜的話,就可以翻譯成安忍。這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就翻成安忍,《大般若經》裡面,從五百七十八到五百八十三卷這六卷,各一卷一品都在說明這六波羅蜜,這裡面的五百八十都在講忍辱波羅蜜多,此處忍辱波羅蜜都翻成安忍。你對法、對一切法、對順、逆諸境界,你都能不忍而忍,以一個沒有在忍的心去忍,這才叫做安忍。你被罵,笑罵由它、你被冤柱,清者自清,你被誤會,不求人解,不必去說什麼,對順境界也不去執著,那就是安忍,五陰魔相裡的種種善境界,你都不沉迷、不去取那個境界,那就是安忍,這是修行層次的忍法,是無生法忍。

 

佛法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以忍辱為六波羅蜜之一,乃菩薩所必須修之德行。經論中並謂「忍」具有為十利之本、諸佛神通之原、一切出家之力、伏諸惡、渡生死而至涅槃等功德利益。

佛法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小乘的佛法,其實沒有什麼忍辱不忍辱,小乘的阿含道,走到解脫道的阿含道,他只要守住戒律,心沒有煩惱,他不去與你生瓜葛,他把自己心守得嚴嚴緊緊的,道業就很容易成就、神通很容易發起;但是菩薩道不是這樣子,菩薩道要跟眾生應接攙和,團體愈大是非愈多、口舌愈多,這時就更需要修忍辱。《金剛經》講:「無我得成於忍」,一切菩薩以「安忍」來成就無我的基礎。你要無我,講了半天,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要怎麼做?先把這個忍辱法修好,一切無我法,得成於忍;什麼叫無我?沒有我的執著、沒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如果你總認為自己的觀念對、自己的意見最好,這主觀意念太強,你的「無我觀」根本修不來。在一個團體裡面,只要大方向沒有偏離,過程細節別人要怎麼做,就算方法沒有你的高明,也不必去說什麼,只要大原則把持住,當然戒律要嚴守,其他都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修忍辱法,大乘難修,難修才能累積很多的智慧,有一天才能夠成就如來菩提。大乘佛教特別注重忍辱法修持,以忍辱為六波羅蜜之一,乃菩薩所必須修之德行。經論中並謂「忍」具有為十利之本,一切基本、根本都是以忍這十種利益為主,諸佛神通之本原,你沒有忍力、忍功,你就起不了神通,神通是從心清淨而起,清淨無為之間產生的,如果你沒有忍功,卻有神通,那不是鬼神通嗎?那是鬼神跟你加持,你就有這種鬼通,那是很危險,可能是著魔了。

修行,你修布施、持戒、忍辱,修這個忍辱是最重要的,因為成就一切法忍,心才會真正完全清淨,是諸佛神通之原,一切出家之力,如果你現在聽了,今生能出家當然最好,如果今生出不了家,那下一世出家,要成就佛道時一定要出家,在家成不了佛道,但你可以累積智慧、可以行菩薩道。在家、出家都沒有關係,但是講到要成就佛道,就一定要離家,就算你聽得再多、了解很多佛法、功夫很高,還不如一個人出家,因為你在家使不上力,一方面你還會罣礙家庭、罣礙世法。你如果出家的話,因為有諸佛菩薩在扶持你,你可以專心辦道,如果沒有辦法現出家的機緣,只有隨緣在家修。忍辱可伏諸惡、渡生死,可以渡到涅槃的彼岸,忍辱有這些功德利益。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云,聲聞、緣覺二乘與菩薩雖皆行忍,其意大別,二乘所行之忍辱,唯為忍辱,非波羅蜜,菩薩所行之忍辱則特稱安忍波羅蜜,菩薩有能力行觀一切法皆空,始得稱為安忍波羅蜜,除此外則非為安忍。若僅存有自他或善惡分別之忍辱僅為忍辱,無此等分別則稱安忍波羅蜜。《解深密經》卷四之地波羅蜜多品記載忍辱波羅蜜之類別,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等三種。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云,這是《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八卷起的六卷,有人列出來另外翻譯,其實這是《大般若經》裡面的一段,聲聞、緣覺二乘與菩薩雖皆行忍,聲聞、緣覺他們也在學忍,但是,他們主要在修自己,三乘都是在修忍辱法,但其意大有別,大大的不同。二乘所行之忍辱,唯為忍辱,他只有忍自己,沒有把它觀空,就是心裡不舒服自己忍了,受委曲了,心裡面有委曲的感覺忍了,這不是真正波羅密多;波羅蜜多,就是說受到委曲了,我心理也不覺得委曲,受污辱了,也不覺得被污辱了,那些心都沒有,才叫做波羅蜜多。二乘所行的忍辱,只叫做忍辱,後面加不上波羅蜜多這四個字,這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基礎篇講義也有說明。菩薩所行之忍辱則特稱安忍波羅蜜,菩薩用智慧跟修行兩種並行,可以觀一切的忍辱法,裡面沒有忍辱的感覺,可以很安詳的去觀那個境,這做到了,後面才能夠加上波羅蜜三個字,叫做安忍波羅蜜。

菩薩有能力行觀一切法皆空,順要觀空,不會為順境所惑,《佛心經》裡提到六種毘那夜迦,是魔的一種,專門來讓你進入順境迷惑你,修行修到順境其實很難修,還債都來不及了,哪裡有那麼多順境?每一個大修行人都是逆境重重,只有那種毘那夜迦,他知道你的心態,求平安就給你平安,求升官就給你升官、求道場發展就讓你發展的特別快,你以為是佛菩薩的威力加持,但是如果來探討你所講的佛法,你講了半天都在講什麼通、什麼靈的,不是在講解脫的道理,這不是佛所講的,佛標榜小乘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為樂」,大乘佛法也講實相法印,實相法印對一切相,都能夠不受影響,觀其為非相,而你開口閉口講的都是好準、好神、好靈,你求什麼就有什麼,或都是這些怪力亂神,這哪叫佛法?連一點佛法都沒有。佛法哪有在求這些個?佛法是要讓你從內心裡解脫,內心要斷習氣,沒有什麼不平,外面要斷各種執著,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如意、不如意是外面的境界,我的內心一貫安詳自在,這才是真正的佛法。你用這種標準去檢驗一般道場,老是在那邊靈不靈、通不通、神不神的,搞這些,顯然就是邪魔外道。菩薩要有能力行觀一切法空,這樣才能夠稱為安忍波羅蜜,用安忍,心平氣和觀一切順逆法,內心都沒有這些善惡情見,這才是能夠真正度到彼岸的安忍,除此之外則非安忍,小乘的行者修這部份只能算是忍辱,不能叫安忍,也不能加上波羅蜜。

菩薩,若存有自他或善惡分別,此忍辱僅為忍辱,而非安忍,更不是安忍波羅蜜,無此等分別方稱為安忍波羅蜜。隨緣去做,運作完了,就放下,什麼好壞、什麼你我都忘了,這才叫做安忍波羅蜜。《解深密經》卷四,波羅蜜多品記載忍辱波羅蜜之類別,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三種。耐怨害忍,你要耐心的去面對怨恨你、傷害你的人,你能夠沒有忍的心去面對他們,隨他由他,知道這也是一種法的現象;安受苦忍,很安詳的去忍受種種痛苦,包括業力所生的痛苦,身體的痛苦、總總無常所引發的色身的、心理的痛苦,你都能去忍,別人認為痛苦,你不能認為痛苦;諦察法忍,法忍是對善境界的忍,能夠善觀察,不執迷於種種善境界。

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是對眾生忍,忍你的脾氣、毛病、執著,有好的境界了,諦察法忍,你不能去執著那種好的法,色界的種種善境界你要放下,無色界的種種禪定善境界也要放下,最後的八背捨、九處地定、十遍一切處,空三昧、陀羅尼門等等,地地高升的這些法,你都不能夠去執著它,這才是般若波羅蜜,也才叫做不即不離,能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也就是法忍。法忍的功夫建立在你內心完全清淨,初步先修逆境忍,對不好的境,你看它沒有什麼不好,內心清淨到一個程度了再修法忍,對好的種種真如性所產生的神通妙用,你也不去執著它,這樣也才學到無生法忍,諦察就是善觀察善了解,各個境界之間的行相,然後你不要陷進去,去執迷那個境界,多少體驗一下就好,體驗了,再超越它,不要沉迷於玩這個法,這樣你才能夠得到無生法忍。

 

行者行忍能生智,心能安住,堪忍侮辱惱害,稱為忍;於事理決斷了知,稱為智。此二者,小乘有部謂忍為無間道之觀智,屬因;智為解脫道之觀智,是果。成實、大乘則主張忍與智相通。以義分之,則始觀為忍,終成名智。

行者行忍能生智,為什麼行忍能生智?你能夠用忍功,就會回歸空,空性能夠產生智慧。為什麼稱須菩提為慧眼第一?因為他證空第一,智慧是由悟空而來的。一個人,如果內心沒有執著,能觀一切法空的話,他的智慧就很銳利,看世法就沒有盲點,很容易就能超越世間相,見到諸法實相;如果你內心空不了,處處為習氣、執著所制肘,你就不能超然地看待世法,你會用思考的心去煩惱,這就產生不了智慧,智慧是從空產生的,空力愈強,智慧就愈高,而空是因為你修忍辱始得到的。

後面要講到的三十二種忍法裡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忍逆境、忍不好的人事物,這是第一步要修的,修到最後你有內心的境界了或者一些異能,這些也要忍。忍能生智,你的心能安住,為什麼能安住?因為你的心沒有善惡、好惡的分別,一個心安定、有定力的人,一定不喜歡外顯,因為如果你對於內心的境界都能忍的話,外在的這些人事物,根本不值得誘發你心動。初步的忍,要心能安住,有的人太喜歡攀外緣,攀緣就難免喜歡講話,或者有些事情,也許基於善心熱心,看人家做得好像不如法,你就想去提點他,這就是你沒有安住妄習心,你還有一個看不慣、看不下去的心,如果是跟你沒關係的事,你都耐不住了,那跟你有關係時,不用講,就更安住不了。行菩薩道,難免會接觸一些冤親債主或一些無聊的修行人,有時會有來自外界的干擾,要讓你心不安住,如果你自己都安不住了,怎麼去度別人?等你有一天成為大菩薩,你可以去應緣度這些邪魔外道,現在只能先修安住這個心。

心能安住,講起來也簡單,你要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接觸外塵境,都要能夠自在,這是第一個階段的修行。不管看到什麼,好也罷,不好也罷,跟你沒有關係的,都看在心裡面,不必去講,這是心能安住。這很重要,只有四個字,怎麼安住?心能安住,堪忍侮辱惱害,稱為忍,要做到能夠忍耐人家給你的污辱、煩惱,甚至用心法害你,你都堪忍,能忍下來。這種用心法害人的害心,你修到一個程度時,要特別小心,對眾生不能有害心。如果你心眼開了,你感知外境的眾生,有情、無情眾生都好,你都不能起邪念、不能起惱怒、詛咒的心,因為心眼開的人,起心動念可能會起法用,你不要以為你生個「去死好了」的念頭,只是你一時生氣時,胡思亂想,你這種害心起來時,也許就成真。這堪忍外在加害於你的污辱、懊惱、害心,這還是對外,如果你內心有起法用的能力,你更要忍辱,不能起心動念,否則反過來你會害別人。這害心,你如果被欺負時,都能夠用忍辱法這麼去修的話,你才能夠成就,這就是無為法,真正的法門,修忍辱的人,一定可以悟到無為法,證得無生法忍。有為法都是初階的,進入菩薩境界都要修無為法,無為法就是要去忍一切,堪忍污辱、惱害,你真的要沒有瞋心,面對外境這些不懷好意的眾生,所加諸在你身上的,你都沒有惱害的心,這是第一層次的修行。

第二層次的修行,於事理決斷了知,這是對有為法,也就是事,對理就是我們的空性、自性空。你在對一切事時,在忍、不忍之間,你會產生兩個境界,一個境界是,也許剛開始還會起心動念,想逃避或者想做些什麼去預防外境的污辱、惱害,這些都算事相裡面的境界,然而閃避的話你修不好,你要正面迎之,修忍辱法,要回到理地的空,坦蕩蕩的面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境界。理事決斷了知,決斷就是能夠果決的去面對那個境界,清楚才能夠果決,境界來了,挨打時,不如意顯現在身、顯現在心,心有點定,那最好,但前提自己一定要有感覺,我怎麼最近身體不順,第一階段你要自在去面對這個境,心才不會亂。身體不如意,那也無所謂,忍耐幾天就好了,但是過程之間要了知有事情,不要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狀況。當然能裝迷糊也是不錯的,但是修行要知道事理,要決斷了知,清楚以後你可以裝迷糊,大智若愚,這是最好修忍辱法,但假使你什麼事情都不知道,那要怎麼修?

有因緣來時,大概什麼事與什麼人有關,這件事是來自於哪方面的,稍微了解一下,了解了就放下,這就是智慧。在決斷了知的層次上,人與人之間的事倒容易清楚,我前天跟某人不愉快,這一、兩天老是浮想聯翩,你就知道是這個人的原故;但有一些是不容易搞清楚的,譬如眾生因緣的關係,這個人病了,你跟他通個電話,他的病就會感受過來了,你就知道這個因緣是虛空來的因緣,你起碼要了解,了解了以後,你要用理地的空去應對它,不要執著一切法,不要在意,你愈不在意,事情愈能夠轉得動,你愈在意,要用有為法,第一你沒有修到忍功,第二對事情也沒有幫助,因為你愈亂,事情愈不能解決,你愈心空法了、身心自在,過兩天、三天事情就解決了,無為法的微妙就在這裡,這就是所謂的智慧。

於事理能夠決斷了知,稱為智。此二者,一個是從堪忍、污辱、惱害;一個是從事理決斷了知,這兩個層次是不一樣的。前者,你對外境的污辱、懊惱、害心還在乎,但是你能夠忍受它,這是你的內心還不清淨,才需要去忍受;後者,你了知因緣從何法起,你知道了,但不用有為法去相應,這就是你的智慧,一個是忍、一個是智,忍、智可以合在一起來講,也可以分開講。分開就是你還有心,所以要用忍;如果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沒有心了,那你可以用空性去面對這個境,你就有智慧,後者才能夠稱為智。

小乘有部謂忍為無間道之觀智,有部是小乘的聲聞、緣覺用的,世尊入滅後,《阿含經》集結時所建立,這些偏向於修有為顯教的聲聞、緣覺,認為有一個法可修、有一個性可證,他們就這樣形成一個有部派別,總共有十九、二十個部派,有部派,是最早成立的一個小乘的佛教教派。有部認為人為的無間道觀智,是沒有間斷的,直趨聖道而證的叫無間道。但他們修證過程中,還是有一個要觀的心,要做一個去觀的相對動作。小乘的行者,你叫他不用觀,直接用空性去應對外境一切法,他們做不來,他們一定要觀,而且他們修得好,大多有神通,可以用五通去觀,觀了以後,再忍,修忍辱法,這種先觀再忍,他還是有個心在忍,這屬因,還沒有成就,還是屬於菩薩在因地時候所用的法。

而菩薩呢?譬如《金剛經》講的實相觀,實相觀是覺而不住,什麼因、不因都不去觀照它、糾正它,境界來了,我心平氣和,能不執著一切法,這樣就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忍智;智為解脫道之觀智,這是不觀而觀,觀了以後不執著,就成為智慧,就不必忍了,因為你自然就能夠成就,這種菩薩已經證到空性,不必起觀,自然就可以產生智慧去應對不如意的事情,這是解脫道的觀智,已經得到了就是果。如果你還需要觀一切外境,還要用一個心去忍,這還是在心地的地前菩薩或者小乘階段在做的,如果到最後境界,根本不必去觀、不必去忍,很自在的可以應對那個境,這是果地菩薩,他已經得到了忍功。

大乘的成實論則主張忍與智相通,大乘菩薩來講忍功能夠做到,就產生智慧,其實智慧裡面就有忍的功夫,不忍而忍這種才是叫做智慧。以義分之,則始觀為忍,用你能觀的心去忍外境,這還是在觀,這是忍;如果你證到最後,事情來了,我了知了,我也不必去忍,這是我們的忍智,智終成名智慧。要學忍?還是學觀得智?其實是次第之別,並不是說你要智就可以得到,都要從忍開始。剛開始忍外在的逆境,這是比較容易的,接著忍內心裡面所有的善境界,不去執著它,這種忍功,愈往後面愈難修。其實說難修也不見得,反正你用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就不難,這忍跟智這兩個層次要分辨清楚。

 

據《法集經》云,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即:(1)能忍所罵,菩薩得「如響平等智力」,雖被人叱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如響,謂如空谷之答眾響。(2)能忍所打,菩薩得「鏡像平等智力」,雖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報復。鏡像,謂如明鏡之印現眾像。(3)能忍所惱,菩薩得「如幻平等智力」,雖被人惱害,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如幻,謂如變幻而不實。(4)能忍所瞋,菩薩得「內清淨平等智力」,雖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5)八法不動,菩薩得「世法清淨平等智力」,故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6)煩惱不染,菩薩得「集因緣平等智力」,故一切煩惱皆不能染。

據《法集經》云,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

(1)能忍所罵:這還是初步的,對外境,菩薩得「如響平等智力」,聲音平等,這聲音是大、是小、是優美、是吵鬧,如果你對聲塵沒有平等智慧的話,你就沒有平等心。你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學得忍平等,忍什麼?忍這個響,這還包括聞經說法,以一種平等心去對一切法,層次更大。現在第一階段,先忍外境的聲音,雖被人叱罵,而能忍受不生怨心,不加報復,這就是初步的修行,這樣才是波羅蜜,三輪體空,沒有一個在忍的我,沒有一個要忍的對象,也沒有一件所要忍的事情。被斥罵你也不會在意,如果你這個心是不平,有報復的心,就會有害心。

釋迦牟尼佛有一世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衪的身體,正節節支解時,衪都不起忍辱的心,衪是處安忍,不但沒有怨恨的心,連忍辱的心都沒有,更不用講要報復,衪最後還告訴歌利王,我如果成佛,第一個先要度你。為什麼因為在衪修行菩薩道時歌利王對衪最壞,沒有歌利王,也許不能測出衪的忍功到底有多高?為什麼歌利王的瞋心這麼重?他的瞋心緣自於他的妒嫉心,當他看到自己隨行的後宮佳麗,圍著這位修行人請教佛法,他的妒嫉心生起,但是修菩薩道的人,不能說這個人壞,就用害心報復他,或是用神通整他。菩薩真的是不起瞋心,你看道濟和尚,他度人時還會變一些順、逆境界,把這個人整治一番,才讓他歸向佛道;忍辱仙人不是這樣,你這個人就是個窮兇極惡之徒,但在我的心裡面沒有什麼壞不壞,因為我要成就我的道業,就算你把我節節支解了,我仍然不起瞋心,忍受,不以神通力保護自己,這種忍功,真的是能夠成就道業。

有人污辱你、有人斥罵你,這是你的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你不要怪別人,你要自己反省,要忍,我有沒有做錯,人家扮了黑臉隨緣責罵你,結果你不知自我反省,這表示你根本就不知道要修忍辱。也許你還有業障,可能要墮三惡道,你要趕快用功,不要去怪別人,《金剛經》如是說,否則你誦《金剛經》為什麼會受人污辱?這是你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你要趕快修,去掉內心的執著,不要生瞋心報復,就像忍辱仙人這麼修,很快就能成就。

菩薩能忍所罵,得「如響平等智力」,如響,就是聲音,謂如空谷之答眾響,你在空谷吆喝一聲,除了你自己的回聲,沒有人答應你。空谷答眾響,空谷自然接受你的聲音,你講什麼,它就如實的回給你什麼。有一個公案就是在講這種畢竟空的境界,南泉普願禪師跟徒弟講:「夜來好風」,昨夜風刮的好大,他的徒弟不置可否,隨他講「夜來好風」。師父又講了:「吹折門前一枝松」,徒弟跟著也講:「吹折門前一枝松」。這是什麼境界?這表示這徒弟心如如不動,並沒有起心動念,他只是聽到師父的聲音,跟著重複語句一次而已,並沒有思考師父在講什麼,就像空谷的迴響一樣。師父又換了個徒弟,依法炮製,另一個徒弟就問師父昨夜刮的是什麼風?要和師父聊起天來了。我們修忍辱,如果能夠以空無的心對待外境,人家辱你、罵你,你聽是聽到了,但不去生心思考,就把它看成是一個聲音,沒有反應,不必解釋,這樣修起來不是很簡單嗎?這是忍功的第一階段。

 

(2)能忍所打:聲音罵你可以不痛不癢,現在用打的,你還可以忍受嗎?菩薩得「鏡像平等智力」,就像鏡子一樣,漢來漢現,胡來胡現,眾生來就照,沒有什麼分別。如果你可以用這種平等智慧去觀對眼前的影像、眼前的眾生相,即使所現的是不好的相,這些鞭打都落在你身上,你也能夠看成是虛幻不實在;鏡像等於是說有相而沒有實境,看成是假的,就像釋迦牟尼佛被割截身體,衪都沒有起瞋心,更不用講要報復。修行,對這個要好好去體會,如果心裡面起了一個不甘願的心,你要馬上把它壓下去,如果一直會發勞騷、要詛咒人家,你要趕快調伏它,這表示你對眼前的人事、因緣果報的現象還不了解,你還不知道修行要修什麼?就是在修你被侮辱、鞭打時,你這個心甘不甘願、能不能逆來順受?

這個鏡像,謂如明鏡之映現眾像,是虛幻不實在的。雖然確實有人打你,你把它當成電視電影裡看到的情境,過去了,換下一幕就沒有了,就像鏡子現一切相般虛幻不實,唯有這樣你才能夠忍得住,當然最好能夠如如不動,正被打時也能夠自在,但這實在也不容易做到。如果實在做不到自在,你就用思維去自我開解:我一定是哪一世、哪個地方對不起他,現在得此果報,讓心安一點,因為你的心不能安忍,所以要自己安撫自己,這是退而求其次,雖然比不上如如不動的去對這個境,但在做不到時,瞋心、報復心要起時,要趕緊自我調伏。

有時你在受考時,諸佛菩薩會比較老婆心切,在旁給你一個念頭:小心不能起瞋心、不能起害心一起瞋心、害心,你這忍功就破了。如果沒有人提醒,有時你忍啊忍的,也許一不留神,瞋心就爆出來,這表示你的心已經壓不住了。修這個忍功,我們沒有像忍辱仙人那麼偉大,修得那麼好,但是要從心裡面去仔細體會一番,一切法由忍而得,無我也是從忍得到的,《金剛經》裡講,無我得成於忍,你為什麼我相沒有辦法破掉?因為你這個忍功沒有做好。

 

(3)能忍所惱:菩薩得「如幻平等智力」,如果別人講的一句話或者虛空之間一個念,讓你進入了煩惱境,你要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這樣你可以得到平等智力。你對所起的煩惱不去執著它真假,你就有這種平等智慧觀一切法,雖被人惱害,惱是對自己懊惱,害是他人用心、用法,甚至驅鬼神來加害,面對這些事情,對他惱害你這件事情,不要起煩惱、不用在意,更不用說要報復,而能忍受不加報復。

修忍辱,如果你沒有功夫,沒有能力使神通起心用,你修忍好像理所當然,但如果是像釋迦牟尼佛前世的忍辱仙人,已經有神通了,衪為什麼還要一刀刀地承受歌利王的割截呢?這是修成就自己,忍功就是這麼修的,有功夫也不用,來修這個忍功,佛法的重點在這裡,並非你學什麼法、學什麼咒就可以成就,要修忍功才可以成就,唸咒能成就什麼?沒有,因為咒語是諸佛菩薩的密語,即使你唸得有點心通了,跟解脫還是沒有關係,對解脫沒有幫助,你懂嗎?如果不是行菩薩道要度眾生,用方便法,唸這個咒,讓眾生建立一點修行的基礎,唸這些咒語要幹嗎一個修解脫道的人,他不能用咒語去求解脫,有些人心不清淨,你施什麼黑咒於我,我就回你什麼黑咒,這樣跟你鬥法,這些心態都是不對的,什麼鬥法你要起對抗心就沒有解脫。

能忍所惱,別人惱害我的,就觀它猶如夢幻泡影,你這個平等性智就證得了,這個有為法,我看成跟沒有似的,如夢似幻,我頂多三、兩天就沒事了,其間可以什麼法都不用,隨便它怎麼樣,也可以用方便法,綁帶綁著、磁能環放著、連環扣扣著,讓自己血氣通暢,我們雖然用方便有為法,但是,沒有動到心法,我還是心平氣和的忍受它對我的惱害,如此他害不死你,你也慢慢度過了這個逆境。這是方便法,沒辦法,我們沒有像忍辱仙人的功夫那麼好,可以鞏固自己的色身,但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能起害心、不要起報復的心。修忍辱法,對外在眾生所加諸於你的惱害,你能夠忍受,視它如夢幻泡影、幻化而不實在,這樣你就能忍所惱,沒有報復的心。

 

(4)能忍所瞋:無論是因為外境有因緣,或是有眾生用術法、用心法來障礙你,還是你自己內在的毛病,在這個瞋心要起來時,你可以忍之。開悟的人很敏感,可以立即看到這個瞋心在冒起來,心眼開一些的人也可以感覺到,但是沒那麼銳利就是了。當這不甘願的心在冒起來時,你要眼巴巴地瞅著它,不讓它有發作的機會,就像小偷想來你家偷東西,在你的前門後院打轉,你死盯著他,他沒有下手的機會就只好走了。你這個真我、覺知在這裡監看著你這個瞋心,如果你的真我有力,不會迷失掉、為虎作倀的話,瞋心就發不出來;如果你的真我隨波逐流、與之相應,等於是做了瞋心的基墊,這瞋心一有了根,就有力量,它就一定會發作出來。

修忍瞋就是這麼修,其實不限修瞋,修所有的妄心去除都是這麼修的。你把真心抽離出來,抽離了以後,你才知道你本來有一個清淨的自性,就是空體,長久以來,這個瞋心、妄習就依附著真心在狐假虎威,你現在有能力讓兩個心分離,用真心從旁監看著這個瞋妄心,不跟它相應,妄無所依,它沒有根就起而不來,冒到一半就冒不上去,勢盡了,也只好低伏下去,這個過程您能觀照,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你瞋心很重嗎?瞋心很重你要這麼去修,一般瞋心重的人,真心妄心合得嚴嚴密密的,比較難看到自己清淨的佛性,要慢慢去修;心眼開了的人可以直接這麼觀照它,我們一般人都會有瞋心,潛意識裡的這種毛病一定都還在的,你要這麼去觀,就會體會不平等的是妄習這一部分,空體、真我這邊它沒有妄習,那不就是內在清淨平等嗎你這麼三回、五回去千錘百煉,這清淨平等智力,就慢慢的顯露出來,這時再怎麼被人瞋呵,也可以很自在的忍受,而不生害心、怨心、這麼修菩薩道就可以得到「內清淨平等智力」。

 

(5)八法不動:八風吹不動,八風就是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這是蘇東坡居士跟佛印禪師的公案,東坡居士自認為打坐境界不錯,就寫了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八風就講這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他自認順逆都已不在意,他讓人把這首詩偈送到江南給佛印禪師,佛印禪師看了後,要考考他,就在詩偈上批了「放屁、放屁」四字,讓侍者帶回去,蘇東坡居士一看就跳起來,立即過江找佛印禪師,佛印禪師一看到他就哈哈大笑道:「既已八風吹不動,怎又一屁打過江?」修行講比較簡單,要境界來考才知分曉。

另外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有位師父說我不受拍馬屁,從來人家怎麼拍我馬屁,我都不動心,一旁的徒弟馬上拍他馬屁說:「是啊!師父,你真的修得人家怎麼拍你馬屁,您心都不動。」這師父就笑一笑,其實他已經受了他的徒弟幫他戴的一頂高帽子而不自覺。逆境好修,是明槍易躲,順境難修,暗箭難防。在忍功上,就可以看出這個人修得如何,所有一切法,用忍功應對,順境、逆境都要忍,八法不動,世法裡清淨,平等性智就現起,世間法裡的這些順逆境界,你都不為所動,不要人家稍微一拍你馬屁,你就得意起來。反之,人家一說你,你就認為受污辱了,隨時反省週圍的人給你的是什麼境界你有沒有很自在的去面對這個境修禪修好修就在這裡,你能讓這個心如如不動,面對一切境,管住我的妄想念不發作,得「世法清淨平等智力」,如果你沒有進入禪的境界,修起來是很累,知易行難,因為你沒有覺照的心,到時要發作還是會發作。

 

(6)煩惱不染:菩薩修「集一切因緣平等性智」,一切煩惱法,很多人修自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了,可以自在了,但一牽扯到家人、父母、小孩,他的心就會亂了。有時候諸佛菩薩祂會用你身邊的人來考你,你說你自在嗎?自己要生就生、要死就死,反正無慾無求,乍看好像修得不錯,祂就以你最罣礙的人來考你,你放不下你的寶貝兒子,就用兒子來考你,他有病痛、他成績不好、他交了壞朋友,這時你還能自在嗎?事情發生了,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但過程中儘量不要亂了心,菩薩要得「集因緣平等智力」,不是只有自己清淨就好,你周圍的人事物,跟你順緣的、逆緣的,你都要把他們擺平了,面對這種因緣、這種共業,你是不是也能夠很自在的去面對它?你沒有辦法出家,還和這批人是有共業,出家單獨修行很容易解脫,我們既然在家,處共業中你還要求解脫,你要有更高的智慧,不是自己成就就好,周圍親人所發生的大小、順逆事情,你也要能自在的去面對,保持清淨心,要讓你的心,不為一切因緣所拖累紊亂,這樣,你一切煩惱皆不能染,做得到,就證得了「集一切因緣平等性智」。

(2006.07.02.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