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7-5)
               --
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三)、名詞解釋(續)

5.非相

非相者即是指無相,無相梵語animitta,無形相之意。animitta是由animitta合成,nimitta是由…而產生,a是無字義,a加上nimitta是不由…而產生之法,所以要觀成無相、非相,有這樣的觀法是實相觀,能做得自在是謂證實相。《大寶積經》卷五云:「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處闡述一切諸法無自性,本性為空,無形相可得,故稱為無相。北傳《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記載: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為證無相。

再下來解釋這個非相義,我們說實相,有一個法在那邊,你要觀它非相,非相者即是指無相,無相是沒有一個相嗎?也不盡然,字義上來看是無形相,為什麼世間一切法菩薩看它都無相,而我們凡夫的眼裡看來都有相,因為你執著,所以無相會變有相;有一個實質的無相,有一個因緣產生一切法,你觀它實相,這個實相就是無相,就是非相。

無相梵語animitta,無形相之意,無相我們想當然跟這個有相之對待之稱。animitta是由animitta合成,nimitta是由…而產生,a是無字義,a加上nimitta是不由…而產生之法,不由---產生的法,這有兩個現象,一種不是用我們自性面對因緣所產生的法在講,是你八識心田種子所現起的法,你第七意識去執著它,這種情形當然是要觀成無相,你不能依此妄想,這種實相當然不值得你去看,因為是沒有因緣故;另一種是有因緣的緣起法,那因緣來時,我們自性應緣所產生的法,這個法雖然是真實的,但是你要觀它無相、非相,這是從修證解脫的角度來講。

一樣是妄想,一個是你從自家庫房裡所產生的,另一個是有外在的因緣,去勾引你自性應緣所產生的法,前者是煩惱法,你當然要觀空,不要讓它起煩惱;第二個有實質的因緣法,你自性應緣產生了這個法,你要修解脫實相觀,就要觀它無相、非相,做不到時怎麼辦?做不到,就要唸佛。因為你一直有一個心要跟它相應,有一個心要觀進去、有一個心要煩惱起來,這是因為你心還不淨,心還不淨,就離不開善境的執著想、惡境的逃避想,這兩種想就讓我們沒有辦法觀一切相無相。道理懂了,一時做不到也不妨,就慢慢去做;但重點在於你夠不夠警覺?當你面對這個境,你如何像阿羅漢能「無有恐怖」想,當有一天你面對生死境界時,你有沒有自在觀?死就死吧!就當脫去一件衣服,反正今生就到此為止,這樣就是沒有恐怖的心面對死亡,這樣你就實際觀到死亡,這就是無相、是非相,做不到這樣,你有這個因緣現死亡現象時,你就只有唸佛,求得心安祥,自力不夠就要靠佛力,智慧的解脫知見建立不起來,只有求菩薩,你有憶念菩薩、憶念佛,你唸佛,心自然慢慢可以放下、看得開。

這種要觀成無相、非相的這種道理,你懂了、做到了,實相觀就建立起來了,你就有辦法觀這個實相為非相或無相,你要了解修行的境界不同,有這樣的觀法是實相觀,這是延伸上一次所講的實相觀的道理。剛剛舉的例子,面對生死關頭,你看死亡,只是一件必然要面對的事,噢!大概時候到了!不會去煩惱,沒有恐怖的心,能做到自在,這就是見到死亡的實相觀。最後死不死還不知道,但如果你的心眼打開了、你有般若智慧的話,慢慢你就能體會,本來就具足這種解脫一切煩惱束縛的能力;如果心眼沒開,你的能力使不出來,都是以凡夫心在對一切境,那就有恐怖心,就會起顛倒妄想。

什麼是顛倒妄想?抵抗這死亡、不讓它發生,要逃避它,這些都會讓你產生顛倒的做法,散漫的妄想,讓你起煩惱,如果你用般若智慧,觀這個死亡是無所有、不可得的話,那個死亡於你也起不了作用,就怕你的般若智不具足,沒有辦法面對這個死亡、超越這個死亡,你當然就會胡思亂想,想要怎麼對治躲避?該死就會死,你自在的去面對它,反而不一定死。話說回來,你要去思維:如果我不去好好修佛法,對生命也不好好愛惜,也沒有用我的生命為眾生的離苦得樂做奉獻,這樣我留下來有什麼用?芸芸眾生那麼多,少我一個也沒差別。如果你說你留下這個肉體,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為他們分擔一切苦難,那你這個願力大了,自然就能夠看開死不死,不會起顛倒妄想,可以得到究竟涅槃。

《心經》裡面哪一句話最重要,我不知道,你們自己選擇。但「心無罫礙、無罫礙故,無有恐怖」,沒有恐懼、怖畏的心,就有些阿羅漢的樣子,當然阿羅漢的境界還要有五神通、漏盡通,如果沒有證到五神通,就不是阿羅漢,但是,你可以師法阿羅漢,面對一切境沒有恐怖,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面對不如意時,沒有恐怖,面對一切重大事情,不要起恐怖心,要坦然以對,換一個說法也可以說是沉著應戰。怎麼沉著?沉著,就是不用心,不用一法、不用一個有為法去對治,不用一法去面對那個境,這樣就是無為法,這些都在講實質的非相、無相,離不開你心地的這些法。

不由----而產生的法,你要觀它,不管有因緣、沒因緣,你都要觀它非相、無相,有這樣的觀法,就是所謂的證實相觀。所以經云:「實相者,非相也」能做得自在,就是證得實相;如果知道,做不到,那是見道,見到這個非相的道理、實相的道理,但是,你還沒悟道,沒有悟道,就是你心還不淨,習氣毛病一大堆,還沒有悟道,所以做不到實相觀

《大寶積經》卷五云:「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大般若經》都在闡述性空;唯識,在闡述性空之外的相宗,一切性產生一切相,性本空,那相也是空;《解深密經》就在講三性三無性、三相無相。唯識,偏重於相的理解,般若或中觀,偏向於性空闡述。中觀指觀空有不二的中道觀,直接從性上面去著眼,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大寶積經》這裡在講般若期的佛法,自性本來是無性,你今天在唸svabh2va 0uddha,自性svabh2va,就是sva我,atman也是我,bh2va產生是自性,自性可以產生一切法的,能夠產生一切法的自性,本來就無性,因為本來在空裡面,應緣產生自性,本性空,自性無性

「若空無性,彼則一相」,你要求解脫,所以從自性上去觀一切相,只有一相,這個相是空相;如果你要求神變、心用,唯識宗裡的這些行者,你就依空起用,從心裡面去化一切相,你就會產生神通變化。這裡在講性空緣起,在求解脫,所以要觀性本空,所以你觀它只有一個相,這個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有法無執,無相就是非相,無相不是沒有相,是你看它(相)不受它影響,這就是所謂無相。

《大寶積經》我們接觸的不多,西藏密勒日巴大師,就是誦這部經悟道的。《大寶積經》好厚一本,它的內容概括很多,一般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佛說入胎藏會的那一部分。這裡是在講大乘的解脫佛法,它也講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以無相故,故得清淨」,如果你心清淨,才做得到觀這個實相為無相,如果你道理懂了,做不到觀這相為無相,常常妄想先行,沒有辦法客觀的觀這個實相為非相,這當然得不到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如果從理地上來觀,一切法無性、一切法是空,你為了求解脫道,就要這麼來認知,空、無相,彼即不可以相來表示,於是回到空。

有的人為什麼心裡面感知了什麼事卻能夠不執著?因為他觀它空、無性,管它真的、假的,跟我沒關係,業力就發揮不起來。你初步要求得解脫,要觀一切相非相,如果觀一切相非相,對你來講很難,那你就觀自性本無性,它雖然應緣起的法,你也觀它是空,有這種不執著一切法的能力,你才能夠觀自性本空,這樣心裡面對於因緣所產生的一切好壞諸法,即使生出了什麼煩惱,也是一時半刻,你不會被繫縛太久。你要以空無的心面對這個境,你不跟它相應的話,慢慢這個境就轉到好的方向去了。如果你做不到,就用一些有為法幫自己,打坐、唸佛、修法,都可以,看你當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能夠不採取一切法,那更高段,反正我不執著、我也不去調理這個身體,讓它這麼去磨。這一段道理,其實每部經講的都差不多,只是使用的文句不同而已。

此處闡述一切諸法無自性,如果有自性的話,這個自性應該永遠都在那裡,不會因為有因緣來了,這個法才生,因緣滅了,這個法就沒有了。這個自性是因為因緣來,才產生這個自性,這是從空之間產生這個自性,怎麼可以說它有?如果有的話,應該永遠不會消滅掉,為什麼緣起這個自性才生?所以本來就是一切法無自性,本性為空,如來藏的佛性,含有空如來藏跟不空如來藏這兩個功用,不管空本來就是空、不空還是空,其本性為空,這道理你要這麼去了解。

了解以後就要去證,如果你內心有很多的執著,那你就沒有辦法做到空,因為你的我執很重,我相放不開,就做不到所謂人空、眾生空、壽者空。我們道理懂了,本性為空,無形相可得,如果有形相可得,那就表示你起心動念因緣所產生的法,你應該抓得到,但是你抓又抓不出來,表示無一相可得,雖然你可以感知、雖然你也許可以感到心起心滅,甚至於你可以看到影像、看到光明什麼的,這些都是因緣所產生的法,你真的要抓它抓不出來。以後你在迷糊時,想到我今天說的,你去抓抓看,念頭你抓得出來嗎?抓不出來!影像你要想它,它也滅了,可以抓出來嗎?抓不出來!這些本來就是無相,是因緣幻化而成的,無形相可得,故稱為無相。

北傳《大般涅槃經》,大者是mah2,般就是pari之音譯,有完全、殊勝、遍滿、圓滿之義,涅槃是nirv25a,大般涅槃義作大圓寂講。佛入大般涅槃境界,此境界是什麼?是入無餘依涅槃,佛陀已無有餘身(此世是最後身),無有微微餘習,因已淨盡,所以能以法身淨無相遍入虛空界,這就是所謂大般涅槃。一般聲聞雖能入涅槃,卻還有餘身,有神我身,所以不能入大般涅槃。此在佛法弘揚裡面,早期的阿含道,主要求自解脫的阿含道,偏向原始佛教的聲聞解脫,這些佛法都是往南傳,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泰國,這些都是南傳的小乘佛法;北傳佛法從龍樹菩薩發揚大乘以後,就慢慢往北傳到西藏、中國,跨過韓國、日本,這是所謂北傳的《大般涅槃經》,其師子吼菩薩品記載:「涅槃無色相」。涅槃就是我們寂靜的心,那個本體的心,不管有相、無相,本質上都是無色相,不管有聲無聲,本質上是無聲,香、味、觸也一樣,這個無色相、無聲相,不是真的沒有 影像、聲音,是叫你用涅槃寂靜的心體去面對有色相,你就有能力觀它無色相,什麼影像、聲音你都可以不看進去、不聽進去。

涅槃寂靜的人,對一切外塵境都可以做到這樣,有生起一切相、「生」相,一切法開始發生時,因緣起自性,要產生法當時,就產生「生」相,生然後「住」相,住相後,因緣變易為「異」相,待它滅了,是「滅」相。另外還有一個男相、女相,《大般涅槃經》裡講到有十種法相,即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如果在涅槃時,你應該證這些相為無相,故說涅槃為證無相。

為什麼把有相說無相?要觀實相為非相,這是在第十四分裡提到的,實相者即是非相。你慢慢的了解,在般若期時,我們現在學的《金剛經》就是空有不二的實相法印,你要培養自己能夠對一切法觀它為實相,如果還做不到,就要從空證起,不管真的有相、無相,我就是一概不理,絕對的觀一切法為空。這樣練了幾年以後,可以大小、順逆事情都不讓你心煩惱時,你要再回過來觀「實相觀」,可以開始體會一下這個因緣的法,面對這個法你可以自在的看一下它,但不會影響到你的心,你不看它也可以,心裡面那個自性,它會去處理,不是用你那個思考的「我」去做事情,那是辦不好的,因為那是我們凡夫透過思慮在做事情。

佛性有覺知,它要怎麼去應緣,哪個時候該採取行動、哪個時候按兵不動?你祇要能隨心性之緣,順著它,自然無所不辦,這樣做事生活不是很簡單嗎?有那麼辛苦嗎?修法也是一樣,順著我們的自性就有意想不到的神力會發生,你要相信你自己,越不用一切有為法,越能產生你內心的能力,如果你學了一些有為法,會障礙你的自性心用,佛性起不了神通變化。你要學《般若經》,就要先學空觀,再來修無相觀,無相觀就是實相觀,觀它非相,是為實相,這樣訓練好了,你最後一定要學唯識,從內心幻化一些有為法,來協助眾生,讓他們離苦得樂,或入陀羅尼門,以佛三密加持身來利益眾生,那才有一點菩薩的味道。

 

6.第一波羅蜜

先說「第一」之義,梵語 paramatā,以質量言,有優越、最高、無上之義,即傑出、卓越、極度、最高之義。若以次序言,第一之意明顯為一切數字之始,義為明列第一。

故此句經文第一波羅蜜者有五義,一者諸波羅蜜出現次序為第一,布施波羅蜜稱第一波羅蜜;二者聲聞乘人以行戒為第一波羅蜜,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得解脫;三者為波羅蜜行之最者,稱行法第一波羅蜜,是為忍辱波羅蜜,經云無我得成於忍;四者究竟能達到波羅蜜行者,是為般若波羅蜜,所以依究竟義講,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五者各個波羅蜜在成就佛道上都不能缺,所以各個波羅蜜法都是第一波羅蜜。

經云:「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為第一波羅蜜」,這裡面有兩個意思,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第一是什麼意思?先從第一的意義來說明。此處第一波羅蜜,我個人認為有五個意義,第一個以波羅蜜出現的次序為第一。我們有三波羅蜜、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總是有先後出現的次序,一般六波羅蜜中第一個是布施波羅蜜,所以布施波羅蜜稱為第一波羅蜜;第二個意義,對於小乘聲聞乘來講,他不布施,他是修持佛戒律,聲聞、阿羅漢由戒生定,由定而生慧得解脫,他少行布施,布施是菩薩道的第一波羅蜜,聲聞乘人以行戒為第一波羅蜜,他們以後如果轉入大乘的話,再反過來從布施波羅蜜做起。

為什麼布施在菩薩道的六波羅蜜裡排第一呢?根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羅蜜經》言,因為它最容易做,故名列第一。叫你持戒你可能守不好,但是叫你拿錢出來幫助別人、供養出家眾或諸佛菩薩,你舉手之勞即容易做到,只要捨去貪心就做得到,或者去當義工布施勞力,如果發了心也不難做到,而法布施就比較難一點,你要懂得佛法才能夠講法施,除了有心還要有能力,另無畏施那就更難了。一般來講菩薩最容易做的是財布施、力布施,甚至口布施,就是讚嘆他人功德,讚嘆人家的善行、功德,讚譽你煮飯煮得很辛苦,功德很好,或出錢出力之功德很好。我們不要抱著忌妒心、扯後腿的心,這樣讚嘆人家所作所為,也是隨喜功德。

第三個意義是第一行法之最者,就是行為上、修行上來講,質量上是最高、最大的,是為行法的第一波羅蜜。以六波羅蜜來講,行法上的第一波羅蜜是什麼?可以究竟達到彼岸的,就是忍辱波羅蜜!《金剛經》裡講要斷四相,初為斷我相、我執,當先從忍辱開始修起,然後得成就安忍波羅蜜,如果你沒有忍辱行,你的我執永遠沒有辦法斷盡。雖說六波羅蜜裡最重要的當然是般若波羅蜜,但一般人沒有經過忍辱的修行,沒有智慧培養,沒有發菩提心,如何能達到彼岸?菩提心是要讓你不執一切法、內心的妄想習氣要斷、對所修的一切境界都要能離、不要去執著。菩提是覺、是智、是知、是道義,廣義言,即能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所以覺者不離一切法,你的我相沒有斷,四相沒有離,要怎麼究竟覺?覺不了!

所以執著眾生相,去搞鬼神通或去跟鬼神打交道,是沒有辦法解脫的。修菩薩道的人,自修忍辱法、無為法,不去執著眾生相。要先滅我相,才沒有人相、眾生相,你心裡面能感覺眾生,也不要當做有眾生在,至於可以看到另類眾生的人,就比較麻煩一點。教你視而不見,這種沒有真正開悟的人,都是用見性在看鬼神、菩薩,永遠都是著相;地上菩薩好一點,看不到,他是用心感覺,心感覺比較能夠把它看成沒有,這樣才能夠去掉人相、眾生相,你先空我相,才能夠做到空人相、眾生相;要空我相,行法第一也就是要修忍辱。忍跟忍辱,這兩個意思不大一樣,後面要花很多時間,在講這個最重要的忍字。你要了解行法上講的第一波羅蜜就是忍辱波羅蜜。

《金剛經》裡面所講的「無我得成於忍」,而諸波羅蜜究竟能到波羅蜜行,要能達到究竟波羅蜜的,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能夠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觀一切相是實相、是非相,不去執著它,像我剛剛講的你看到鬼神,你能夠不理它,把他當成沒有相,這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就是發菩提心。不把它看成一個相對的相,不隨之攪和起舞,這樣就能夠自在、能夠解脫。

般若波羅蜜是指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是修行過程之間一直要用的法門,但這個智慧,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你要學習不理它、不管它、不執著它,叫你聽到一句話不要去執著它,偏偏你就做不到,放任自己去胡思亂想,這樣連一點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都沒有。在六波羅蜜、十波羅蜜裡面,這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的;然而沒有忍辱波羅蜜,就做不到般若波羅蜜,因為你還有一個不甘願的心,如何能夠客觀的面對一切法?般若波羅蜜是我們要得到的一個最重要的解脫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口頭講出來的,是要實際去證得的。如果你能夠面對一切境都不執著,有這個智慧,你自然就能夠超越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超越一切法的執著,這就是在究竟能夠度到彼岸的最重要的一個智慧波羅蜜。

依究竟義質量講,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因般若波羅蜜是六波羅蜜的眼目,叫第一波羅蜜。你想,小乘的聲聞乘為什麼可以跳過布施,悟到解脫?他直接持戒修心養性,不一定要去行布施,就可以修到解脫,因為持戒持到最後,不戒而戒,沒有持戒的困擾,心能夠自在,如此也是有波羅蜜的智慧,只是他偏向執著空的一面,這樣不圓滿,這般若波羅蜜只做到一半,不執著有相,但執著空相,這是聲聞乘人的一種毛病,空掉我相,但是,沒有空掉法相,執著空也是執著一種法相。般若波羅蜜能夠完全做到的話,你對於空和有,一定都不會執著,過程之間發生什麼事都能夠不去執那個相、那個法,這是第四個在行法上最重要的般若波羅蜜。

就第五個義意而言,每一個波羅蜜都能夠擺在第一,你說一定要這麼次序修上來嗎?不一定。每個人的根基智慧、過去世所修的,不一定要從哪裡開始。最初基的人行布施最簡單,他不真修行、不打坐,只布施,他可以做;如果智慧高一點的、上一生修得不錯的人,什麼都不做,持戒、禪修,以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他也可以得到禪定力,也可以得到般若智慧。從禪定入門也可以,從精進波羅蜜或者從忍辱波羅蜜、從持戒波羅蜜、從布施波羅蜜下手都可以,不見得每個人一定要按六波羅蜜的次序去修,《大般若經》裡面講可以同時修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甚至於六個一起修的波羅蜜,可說是俱行波羅蜜,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眷屬波羅蜜,這樣來講的話每一個波羅蜜都是可列第一。

雖說這一生不一定要從布施開始,但是你要行菩薩道,還是要跟人家結緣。很多人修到最後很怕跟人家結緣,不要人家供養他,如果福德夠倒無所謂,或者道緣清淨,知道佛法是什麼,你可以講經說法利益他人,但不一定要受人供養,這也可以;除此之外,怕跟人家結緣、有瓜葛,這是沒有菩薩精神,菩薩以後哪一世要成佛、要度眾生時,不跟人家結緣,沒有人供養你,你不欠人,人不欠你,各個保持距離,這樣你要度誰?

因緣很奇怪,要看當時發心,有時候反而是壞人最先得度。像歌利王殘害忍辱仙人一例,這忍辱仙人衪發心,如果我未來成佛的話,第一個先度惡心的歌利王,這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前身,其實他也有好幾世跟釋迦牟尼佛有因緣。菩薩在因地時,碰到了壞人反而發大願先度他。你說這樣不公平,我對你這麼好,你沒有先度我,反而先去度壞人?但換個角度來看,壞人就因為扮演壞人的角色,才能夠測試菩薩到底修得好不好?修到哪個境界?在成就佛道的重要時刻,這所謂的壞人還是扮演一個關鍵角色呢!

第一波羅蜜,不是簡單的以次序說是布施波羅蜜,這是以各個角度來說明波羅蜜的義理。當然釋迦牟尼佛,當初講第一波羅蜜的意思,也許可以講了很多道理,我是以這五個方向來跟各位說明。

「波羅蜜」義:次談波羅蜜之意義,本經第一次提到波羅蜜是經名,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波羅蜜多梵語為p2ramita,意為完美、完善、優點;宗教上有完德、完美人物之意。波羅蜜多真正意涵為確實認知佛所說之義理,並已證得此義理就稱為波羅蜜多,意譯為度到彼岸。

波羅蜜是什麼意思?《金剛經》剛開始就出現布施波羅蜜,說要無住相布施,那時候我們已經說明過波羅蜜的意思。而第一次提到般若波羅蜜,這是須菩提尊者請問世尊要如何來名此經?釋迦牟尼佛說,這一部經要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們要以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受持。波羅蜜的梵語p2ramita,本身的意思就是完美、完善、優點,如果宗教上的意義就是完善的德行、完美的人物,能夠做到內心完美、外在不執著,總結一句話,就是度到彼岸,般若波羅蜜是用智慧度到彼岸。為什麼講度到彼岸?分開字義講p2ra就是彼岸,mita可以說是節制自己行為,這樣就能度到彼岸。

六波羅蜜中,每一個波羅蜜法(p2ramit2)的意思,就是正確實認知你要修的是什麼法,認知那個道理後,還要加上確實能夠做到,如果知而不能為,那只是見道,不是悟道,要確實認知佛所說的義理,並已證得此義理的,才能夠叫做波羅蜜。如果你只是懂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是這些個道理,但是不去做或者做得不夠,這都不能叫波羅蜜。例如同樣布施,你沒有空掉布施的功德,那就不叫波羅蜜;同樣是持戒清淨,但是沒有空掉持戒的果報,你可能升天去了,這樣也不是持戒波羅蜜。也就是說,在究竟能夠達到彼岸的法門上,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的,你做了很多事,卻沒有做此事想;你經過了很多境界,卻也沒有執著任何境界想,這樣才是做到波羅蜜,結論就是已度到彼岸。

一般人解釋波羅蜜就是「度到彼岸」,「度到彼岸」是一個結果,但不是波羅蜜的過程。般若波羅蜜的意思就是認知佛所說的每一句名相的道理,這就是見道;見了,這道路怎麼走,譬如須陀洹要修斷三結、斯陀含要修淡薄三毒、阿那含要修斷五下分結、阿羅漢永斷三毒,去除五上分結,你看到經典這麼講,原來方向就是這麼修的,不是在修鬼神法,搞一些怪力亂神的,這樣對解脫都沒有用的。斷你內心的習氣,才有果位,得了以後也不能執著,一執著就不叫做波羅蜜,一執著就沒有般若波羅蜜。世尊在世時的修行者,聽到世尊這麼講,有的人當下可以悟到阿羅漢,有的人過一陣子後悟得,他懂得道理了,修正自己的心,然後做到了,就得到了、證得了,得到又不能有得到什麼想,這才是所謂般若波羅蜜,就是你證到所有各個波羅蜜裡最重要的,般若波羅蜜您現在做到了,也不必般若波羅蜜想。波羅蜜也可以這樣解釋的,最後以度到彼岸來講。

 

波羅蜜多有三種、六種、十種等說法,三種波羅蜜說法者是法相宗所稱,該宗依《解深密經》等將布施等十波羅蜜就能修持之能力分為三種地位,是稱三波羅蜜。即:(1)波羅蜜多,指地前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於初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微弱,不能伏止煩惱,常反被煩惱所伏,而煩惱時常起現行,稱為波羅蜜多。(2)近波羅蜜多,初地至七地之菩薩於第二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漸增,不被煩惱所伏,而能伏止煩惱,然故意現行煩惱以度眾;以此而故意修行,非任運無功用之修行,稱為近波羅蜜多。(3)大波羅蜜多,八地乃至十地之菩薩於第三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轉增長,能畢竟伏止一切煩惱,而永不令現行,稱為大波羅蜜多、摩訶波羅蜜(mah2 p2ramit2)。

再來深一層討論波羅蜜之義,有幾個不同波羅蜜意義,波羅蜜多有三種、六種、十種等說法,每一部經依它的意義,闡述不同的內涵,在《金剛經》裡面,六波羅蜜中只提到三個,在一般的大乘經典講波羅蜜提到六波羅蜜,這是地前菩薩修的,在某些大乘經典講到十波羅蜜,這是對地上菩薩說的,地上菩薩是開悟的人,開悟不能只有修後面的方便、力、願、智波羅蜜,前面的六個波羅蜜,還是要隨緣去修,就有十波羅蜜。

真實波羅蜜義有三種說法者,這是法相宗所稱,該宗依《解深密經》等經典,將布施等十波羅蜜,就能修持之能力分為三種地位:(1)波羅蜜多,(2)近波羅蜜多,(3)大波羅蜜多,是稱三波羅蜜。

剛剛我講的修行有次第,還沒有開悟以前、初學的,在法相宗依《解深密經》所講的,稱為「波羅蜜多」,指地前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於初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微弱,不能伏止煩惱,常反被煩惱所伏,而煩惱時常起現行,稱為波羅蜜多。第一個很初淺的波羅蜜多稱法,此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是指地前三賢位之菩薩,於第一個阿僧祇劫所修持的,地前菩薩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是華嚴宗也好、法相宗也好,他們所承認的三賢,他們不把十信位看做菩薩,十信位也真的不是菩薩,因為十信位住最高的是阿羅漢、辟支佛,他還沒有入菩薩位,比較大乘經典所說,他們不承認這些阿羅漢是菩薩,十信以後的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位階的是地前菩薩,這是在第一個在阿僧祇修的,就叫「波羅蜜多」。

再來地前菩薩是修「波羅蜜多」,何以叫修「波羅蜜多」?修十波羅蜜,修布施等十波羅蜜,但是他們修的力量太微弱,有時候我們看經典都覺得很慚愧,我們很執著某些東西;譬如你不執著錢,好,那是身外之物,但是,你執著身體,叫你布施身體,你捨不得,這就是所謂的地前菩薩布施很微弱的意思。像我們以前講過釋迦牟尼佛,衪可以布施肉體給老虎吃,某一世衪的前身,也可以割肉餵食的父母,像這種布施我們是做不來。在行菩薩道愈往後的菩薩,他修波羅蜜的力道愈強,三賢位的對這些修十波羅蜜的力道太弱:布施,做了又有點反悔;持戒,持了又開方便門;精進,三天精進五天休息;老是障礙重重,沒有那種大行,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這樣難怪在這邊浮浮沉沉的這裡法相宗講的很清楚,你修波羅蜜多,修是有在修啦,但是力道太微弱了,沒有那種大精進力,所以不能伏止煩惱,常常做了後,反過來被煩惱所降伏,這個力道太薄弱了,煩惱事現行,這個時候才叫初級的修波羅蜜多。

再來稱為「近波羅蜜多」,初地至七地之菩薩於第二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者,稱為「近波羅蜜多」。第二個阿僧祇劫開始修的,開悟的地上菩薩,他修波羅蜜叫近波羅蜜多,也就有一點沾到邊了,但是,還不是真正有大威德的「波羅蜜多」,總是已經靠進了菩薩的關卡,這是開悟的地上菩薩,到七地遠行地菩薩之間所修的。我們知道,開悟後到八地菩薩之間要花一大阿僧祇劫才修得到,阿僧祗是不可數的微塵數的劫,你從開悟以後,修心清淨,斷掉內在污垢,離垢、心明、然後智慧現前、極難勝地、現前地到遠行地等等的內心清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但是,這初地到七地之間,他們所修的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力道慢慢增強,這之間不被煩惱所伏,其勢力漸增,而能伏止煩惱。

要斷掉煩惱,最重要在開悟以後,為什麼開悟之前的地前菩薩,斷不了?他心沒有打開。像禪宗行者心一定要打開,心不打開,觀不到心裡面微細的煩惱,怎麼修?你心打開時,應什麼境,起什麼煩惱心,當下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看到此妄心緣起緣滅才能修、才能轉它。黑漆桶沒有打破的,觀心要修都是馬後炮,事情發生了才起懺悔,我不應該這樣、我不應該那樣,為什麼?因為你只有一個心,永遠都是煩惱妄心掛帥。

地上菩薩開悟以後才好修行,因為他可以直接看到這個心,它要發作,他可以用心眼,眼睜睜的觀著它,不讓它發作、不隨它起鬨,它發作不起來,這樣,你當然可以降伏自性煩惱,煩惱只是在內心裡短暫翻攪一下,影響不了你真正的心,即使天大的、你看不開的事情,頂多幾分鐘就放下了,比方你被人倒了幾十萬、幾百萬的會,如果地上菩薩的話,三兩分鐘就化解掉了,沒什麼放不下的;反之,地前菩薩的話,那就糟糕了,可能好幾個禮拜都沒有辦法睡覺,把我養老的本都倒掉了,在那邊天天煩惱。兩者差這麼多嗎?就是差這麼多

地上菩薩是從心地裡面去觀它,一覺即轉,不必去哄它、疏導它,當下如如不動;如果是地前菩薩,煩惱起來了,還要思維一番,也許我過去世欠他的、也許考驗、也許怎麼樣,想半天就為了讓自己的心自在一點,自己哄騙自心一番,還需要多作這些個手續,其實這都不真實,這就是為什麼地上菩薩一定要開悟沒有開悟,你的那個執著、煩惱、知見,沒有辦法放下;道理懂了,但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身體沒有成就、打坐打不來,氣機誘發不起來,當然沒有辦法進入開悟的境界。

菩薩能夠斷止煩惱,然故意現行煩惱以度眾。這個是菩薩更進一步修行,你可以斷煩惱,但是你不是永遠不讓心起一切法,你反而可以利用這種空證,用心法去利益眾生。阿羅漢他們是儘量不去起這個法,要學空觀智,求得解脫;地上菩薩,他一方面可以轉煩惱,另一方面從無中化有,生起一切法,去利益眾生,利益眾生完後,又用般若波羅蜜觀它,剛剛做了什麼?利益了誰?忘記了這樣的話,不是永遠不去用一切法,煩惱法是你起心動念產生一切法,你不起心動念就沒有成就任何事,起心動念,事情就依你所想解決了,你怎樣想,事情就怎麼轉,真不可思議,菩薩的心就是這樣,他就是故意讓煩惱法起現行,讓它去成就一些利益眾生的事,這就是菩薩證空,但不怕有,可以從心裡面去產生一切法來度眾生。

以此而故意修行,這樣修有別於修空,是故意用眾生來磨練自心,或者用一些心法來利益眾生,又或者是利用一些障礙你修行的眾生來修。剛開始你不理大眾,很怕跟這些眾生有瓜葛,如果你有一點成就以後,你就有能力降伏他們習氣,如果因緣許可的話,你也可以跟他們攪和,然後降伏他們習氣,這也是故意現行煩惱、故意生起心意念,這是菩薩修行的一部份。非任運無功用之修行,這種修行不是要修開悟、修空觀,是要任運自心,讓心平和,讓心不執著一切境,讓它運轉歸入空,這是任運;無功用行,不執著一切法而自然清淨。這是更進一步的修行,不再永遠守住空寂,故意現行起心法來利益眾生,不是為你自己,為你自己就太離譜了,為自己那是凡夫。這種階段境界的修行稱為近波羅蜜多,如果你有這種能力的話,就已經接近真正要度到彼岸,你認知了,也做得有點樣子了,此時所修波羅蜜,那就是「近波羅蜜多」。

何以叫行波羅蜜為「摩訶波羅蜜多」?法相宗依《解深密經》所講的叫摩訶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此是八地乃至十地之菩薩,於第三阿僧祇劫之間,修布施等十波羅蜜,其勢力轉增長,能畢竟伏止一切煩惱,而永不令現行,故始稱為「大波羅蜜多」,這是真的永斷一切煩惱。小乘的人於初阿僧祇劫,剛開始先斷煩惱;大乘的人於二阿僧祇劫時一邊修斷煩惱、一邊利益眾生;到第三阿僧祇劫時,波羅蜜的力道強,他就可以做到所謂的「大波羅蜜」,最後大乘經典常常在講的摩訶般若波羅蜜(mahā-praj#a-pāramitā),因為這是十個波羅蜜的眼目,也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如果每個波羅蜜都做到最完美的、不讓你起煩惱,這就是摩訶波羅蜜。這三不同波羅蜜意境,是法相宗的說法,依修持的能力、 波羅蜜力道的強弱而言的三種層次。

(2006.06.17.講於法爾)

 


[ 《金剛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