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2006.05.20. 第 16 講(15-5) 張玄祥 居士 講於 法爾講堂(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五)如何依經文來修行(續)
6.「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裡講兩件事,一個是有形的身命布施;一個是增長慧命,受持四句偈,自己懂了《金剛經》或四句偈後,再為他人解說,也增長別人的慧命,這個福德相當的多。在《金剛經》裡,這個說法、這種觀念,前後已經出現過好幾次了,為什麼一直重覆?因為太重要了。大菩薩講一次就懂了,初學者或根基還未成熟的,要一再叮嚀提醒,這樣才能夠一次比一次的更了解、更注意。
修菩薩道行者,當以布施為主要行法,但縱以恆河沙等身命行布施,其功德雖多,仍不如以讀此《金剛經》,並能確實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等,或懂得經義後,發心為他人解說其甚深道理之功德來得多。
「道」,要搞清楚,是一條通達哪裡的道路?修菩薩道行者,要走菩薩法門。又譬如阿含道,就是一條修無上心法,能夠自我解脫的道路,中間有很多修行的過程都是要讓心清淨,你做到了,就得到阿羅漢果,得小乘的四果位。所以「道」只是一條讓你行走的路徑,你要了解該怎麼走?過程有哪些階段?
而菩薩道是要求得如來菩提者,是要證到佛果位的路徑。修大乘菩薩者,第一個當以布施為主要行法,但縱以恆河沙等身命來行布施,或是以前所講的以恆河沙等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供養諸佛菩薩或其他眾生,如此所得的功德,還是不如讀《金剛經》,確實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等,或懂得義理後,發心為他人解說此甚深道理的功德來得多。
講經說法,法布施本來就很殊勝、福德多,要修阿含道,講《方等經》跨大小二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講《阿彌陀經》,都是講經說法,為什麼講《金剛經》、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的福德又能更多呢?因為《金剛經》是真正讓你成就菩薩道的最基本的德行,學習到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學習到如來的實相觀,這功德才殊勝。何以殊勝?因一個悟道菩薩就能利益眾生,可以使他們也一樣悟道,然後再更多人行菩薩道,這樣壹燈點千萬燈,當然功德是無量無邊。
下面這一節所要講的,是什麼叫實相?前面很多法門都跟你講了,而這些實相,就是把「結果」告訴你們,實相若修到時是什麼境界、狀況!
既然要以《般若波羅蜜經》稱呼此經,就要以此經的無上義理來修持。此經的重點在於無執一切善法,所以菩薩度無量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想,能離四相、離色布施相、離聲香味觸法布施相、離身相,離福德相、離四果位相、離世界相、離微塵相、離卅二相,甚至於離一切有為法,始能悟入清淨法界,成就無量三昧與總持門,得自性身、法身、受用身,變化差別轉。
既然釋迦牟尼佛以「般若波羅蜜」來稱呼此經,就要以此經的無上義理來修持。無上義理,就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而此經的重點在說無執一切善法,惡法當然是不要去做。聽《金剛經》的人,已經超越阿含道,阿含道是在修內心的不清淨、執著,無論是你今生養成的或過去世熏習的。其實大家都是累劫修下來的,從一個人今生的毛病就可以看出過去修得好不好?譬如一個人今生脾氣好,不會亂發脾氣或是與世無爭,這是累世修出來的,因為他看多了,比較放得下,這不是今生馬上就能夠做到;二方面我們難免今生又熏習一些毛病,譬如出生在一個富貴家庭,父母鐘愛、溺愛,養成你一些毛病,分別熏習的毛病比較容易斷,那種與生俱來、還沒有斷盡的毛病才難斷,修行就是要拿掉這些心病。
既然在修行,難免都會有體會,會有什麼現象、境界,還沒有就是未得個入處。這時也是要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照之,不執一切善法,所以菩薩度無量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想,能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最主要講的能離四相,能夠做到離四相,就沒有我,能無我,就能做到離四相完整,就能夠住實相。當然剛開始還沒有做到離四相以前,你要先能離色布施相、離聲香味觸法布施相,做了什麼善行而不要執著;離一切有身見的相;離一切功德、福德相,成就很多功德而不去執著它;離聲聞乘四果位想;你還要能離世界相,擴大視野能夠觀我們這個世界或他世界而能無執;離微塵相,不要去玩這個微細相,將大化成微塵相之執;能夠觀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也不要去執著,始能離卅二相完美相;總結一句話,要離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相,在修解脫的過程中都要能遠離無住,是則名為實相觀。
佛法是在學什麼?你叫我什麼都要捨,捨到最後還有什麼?得到什麼好處?什麼都沒有嗎?離,捨掉一切法,沒有執著,就能恢復到清淨如來自性時,你這個自性,可以從自受用身感召一切功德相,他受用身可以生起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的智慧,這不是我主觀的要去與眾生和合,是被動的利生,如果我主動和合就是有為法攝受;眾生如果是憶想如來、菩薩,那祂清淨的法身,會被動的與其融為一體,這是修到心清淨後的能力,之所以諸佛菩薩可以化身千萬億的原因。你在修行過程之間不執取一切相,就回復到法界如來的自性、法界清淨一體,眾生憶想你,你就可以與之相通、融和在一起,就是和合一味事智。還要什麼有為法要用?不必要!你只要保持一個心清淨,某甲憶念你的話,你就可以跟他心相應,某乙憶念你,你也能以他受用心相應,功夫高的話,不用起座,同時有千萬億人憶想你,你也可以有千萬億的化身或清淨體性與之相應,利益他們。
《金剛經》還在講這些離相,離了相以後有什麼好處?就在建立清淨法身這裡。你要學這種最後的佛地,衪的心境,不用有為相,從無為、空之間,來利益眾生。即使有千萬億人想你,你也可以跟他們相應,你的心清淨,與他們和合了,對他們煩惱也好、解脫也好,自然就水到渠成。初學者當然剛開始可能腳步站不太穩,身體有點不適應,自性說能定,又有點受影響,說不定,倒也還能安住,就在這過程中這麼磨練。為什麼自心能夠安住?以前學習的定,慢慢能夠穩住陣腳;為什麼不定?因為扛眾,如果一個人憶念你,那還簡單,好應付,如果同時有十個、二十個人在憶念你,超過你的忍受範圍、超過身心能控制的極限。然而極限可以突破,就這麼練,練到同時可以應付五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能力愈來愈強,小菩薩慢慢變成中菩薩、大菩薩,即使千萬億眾生同時憶想,你也可以自在的化現,種種的無量三昧就現出來了。
我們學《金剛經》只是在建立這個基礎而已,沒有這個基礎,怎麼去學諸佛菩薩的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這種智慧顯不出來,你也沒有機會體驗到。要到這個境界,你才能體會到為什麼諸佛菩薩有那麼大的能力?因為衪已離四相、離一切相,才能遍應所求,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如來更不得了哩。你要學習這個實相觀,就是要回復到自己心清淨,一切過程之間所修的境界,都要把它放下,要遠離一切法、遠離一切有為法。真正佛法,沒有在講有為法的,不講有為法,到最後怎麼能利益眾生?清淨自性和合眾生心,他們就可以得到不可思議的受用,心可以去掉煩惱、身可以慢慢恢復健康,當然過程中難免要醫生治療、難免要吃藥,但慢慢就可以恢復身體的健康。你在修證這樣的境界,才能體會諸佛菩薩的捨,為什麼要捨?捨了又得到什麼?法界清淨時,衪有什麼能力?道理懂了就要去做,實修後始能悟入清淨法界,遍應眾生祈求,你自在的清淨法界或一真法界,或者真如法性,自然就會應一切緣,成就無量三昧與總持法門。
真正佛法,就在學這個,離這個非佛說!《金剛經》講離相,就是要培養你最後去學如來地的那種神通變化、心能應化的基礎。你有種種定後,種種真言、法門都會現起,為什麼諸佛最後都能說咒語,咒語是恆河沙諸佛所說,根據經典記載八地以上菩薩就會有自己感應的咒語,這個咒語代表你修證的一種心力,心的能力,眾生唸你這個咒,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馬上現,你就跟眾生合一,利益他們。你如果成佛,應該也會說這些咒語。修行到最後要利益眾生就要用咒語,為什麼用咒語?因為根基淺薄的眾生,沒有辦法自己解脫,沒有辦法自己讀誦、受持《金剛經》,求得自我解脫,他們有煩惱或者身體不舒服,就教他們一點咒語,每一個咒語都是諸佛菩薩的心力,你真心的唸就有用、有效,就能跟諸佛的清淨自性相應。
咒語太多了,不是我們現在學幾個咒,就說這是在學密教,不是的。這總持法門,境界愈高,心通虛空,就可以接受諸佛說過的咒語。八地以上的菩薩境界實在太高不可攀了,可以悟千萬億總持門,你要修到菩薩境界或者如來境界,你自己就會宣說咒語。剛開始當然不是你自己會講,是諸佛如來為你加持、授給你,你才能夠從虛空之間接受到,記得下來;你接受多了,修到如來境界,就自己也會講了。你看經典常常提到,佛在過去世在哪一個世界,或是哪一尊佛宣說什麼咒,佛祂聽了以後都不會忘記,他自己也都能講述,這就是總持法門。沒有無量的三昧定,你就進不了總持門,總持門就是要心清淨者始能入,才能夠源源不斷的記很多咒。這個眾生是什麼根基、適合修什麼法比較好?你就教他那個法。所謂上師,都要能觀眾生根基,懂很多咒,分別給予眾生指導。
成就總持門,最後得自性身、清淨無相的法身、受用身,隨緣應機而變化差別轉。受用身,分自受身與他受用身,諸如來或諸菩薩,修到心清淨以後,法身現起,衪會有自受用身感召衪的佛淨土、感召衪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現起,這層次不是聲聞乘、天道眾生可以觀察到的,就連菩薩也不清楚佛的清淨佛剎土到底是什麼樣子;另外一個他受用身也叫應化身,是給十方一切眾生、苦難眾生用的,他們憶想佛如來,如來法身就應化一個身給他,眾生他們可以利用這個身來得到好處。
這是《金剛經》修得不錯了、離了一切相以後,所要學習經歷的境界。有的人打妄想,學佛要幹什麼?解脫!解脫要幹什麼?寂滅為樂,無所事事很快樂?不是的。其實修到如來境界就愈忙,因為衪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四無量心。衪在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而又沒有在度。為什麼?因為法身清淨,入虛空,一切有相、無相中,眾生有需要、憶想衪,衪就化一個應化身給他們,如來的境界就是這樣。如來,為什麼如來?要如實的悟道以後,衪就以衪的本願力去度一切的眾生。變化差別轉,隨眾生因緣,要應化什麼就隨時變,要化身就化、要語意教化他,就變化語發出,隨因緣去救度,這是《金剛經》之後的方向與境界,讓各位稍有一點概念。
(2006.05.20.講於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