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守意經》
-- 佛門正法數息觀(9)(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七、數息得定,當行隨息
《安般守意經》云:「佛有六潔意,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後二者「還」、「淨」是依果位而言,而「止」、「觀」是修心的法門,「數息」、「隨息」是修身為主的法門。經又云:「有時從息得定意,有時從相隨得定意,有時從止得定意,有時從觀得定意,隨得定因緣直行也。」
數息、隨息是六潔門
(天台宗謂六妙門)中的身心連結的修行,故初學打坐時,當從數息得定意,行者能因「數息」得長息或快息,定意已得,當學習「隨息」也能得定意。若「隨息」能得定意,則行者呼吸當入綿綿不絕之境,氣感由是當發生。隨之的法門則是「止」、「觀」,此二法門是心地法門。行者色身氣感一發生,則氣將入腦中,當引發妄想法塵境,此是第七意識心妄執八識法塵之妄執性堅強,故有妄念會生起。此時的初步妄想念,行者能以「止」的方法來抑制其心念,因是微弱的妄想念,故行者能以第六意識心提醒自己不要妄想,此時之方法即是「止」。
當行者打坐時日更久,色身的氣感更旺時,氣入腦部黑漆桶中,誘發八識心田中的法塵現起,此時行者用「止」的法門已止不了此飄揚法塵,故行者只能以「觀」的法門來鑑照此等法塵,在觀照中學習住境不生心,學習無礙智觀一切法虛幻不實。
當行者修學有成時,原有體性會顯露,即將要還本返原,行者要想讓佛性顯露之法門,是謂「還」,還到清淨自性的一面。而證得空性顯露時,遇法不黏、無礙時,即證得清淨體性,此即所謂的「淨」。
1.隨息法要
《修行道地經》數息品云:「數息已定,當行相隨(意隨著息)。譬如有人前行,有如從影隨行,修行如是。(意)隨息出入,無他之念。」另頌曰:「數息意定而自由,數息出入為修行,其心相隨而不亂,數息伏心謂相隨。」
若行者初行「數息」法已能得定意,也就是說打坐中,一個妄念不起,能專心於數數目上,此時則應該要轉為「隨息」之功法。當然「數息」用功時間的長短,依人而異,有的可能很快就能進入「隨息」的法門,業障較重的可能就沒辦法,還是要用數息法來強化自己的定力。當「數息」做得順心如意時,當是轉成「隨息」的時候。
「隨息」其做法如何?行者還是要記得以正精進地呼吸,一口氣有多長定要吸滿,再將內氣吐盡,只是在一吸一呼間,心守著息,心跟息上上下下。當氣吸滿或吐盡時,當下不再數一、數二。如此,其他的用功方法,極像了數息法中的工夫。
《坐禪三昧經》亦云:「已得數息,當行隨法斷諸思覺,入息至竟,當隨莫數一。出息至竟,當隨莫數二。譬如負債人,債主隨逐,體不捨離。」
故行者當知,數息得定後,當以隨法(隨息法)來控制您的思路,當出、入息至竟,莫再數一、數二。此時行者的隨息是以入出息為一息,蓋因意相隨息故,不用著意去數息也。
2.妄心初住境界
行者一入隨息法門,本性初與妄心分離,粗心初住,惟妄想心念,偶而生起。未開悟行者,尚不宜觀心,蓋此心尚屬妄心故。惟可由它覺知自己習氣,當妄心動即覺,宜用制心止治之。亦即所謂「止」於外而「觀」於內者,若妄心久久始生起一次,起即覺知而滅,此可謂粗心住。
八、數息、隨息交互功用行法要
1.吾人息之長短
(1)年少者入息長:蓋以小腹呼吸,其距離肺部較長故息長。
(2)壯者入出息等:呼吸動作退至胃部,其距離肺部減半故息中等。
(3)年老者出息長:以胸部呼吸,吸氣不多,反出氣長故息衰也。
2.數息、隨息交互功用行
(1)數息欲疾,相隨欲遲。初上坐數息主在攝心,當隨氣短而速控之;隨息意安穩,當緩慢使入息相。
(2)有時數息當安徐,相隨時當為疾。若行者數息入息相,當安祥緩慢數之;若亂意起攝受不住,相隨時宜速速為之。
(3)數息意不亂,當安徐。數息亂,當為疾。行者在數息時,若意不他往,當配合氣息安祥數之;若數息時,亂意起,氣息已變短,當速速隨短息而數之。
(4)相隨意不亂,當安徐。亂意起,相隨當為疾。隨息時,意不亂,當安祥將心隨著長息;若隨息中亂意起,即氣已短,心隨息當速速為之。
3.安般守意法門當得十六種殊勝境界
本文開頭即已將修數息、隨息法門,就能得色身的突破,氣息的掌控,心靈的淨化。故《安般守意經》云:「數息能除兩惡,獲得十六種殊勝境界。」而十六種殊勝境界是行者修行過程中,身與心的種種變化,已在前詳述,今在簡而列述如下。
(1)自知喘息長:因心緣息,心不散亂故,久之丹田成形,行者覺得似有一管,由喉頭伸入小腹中,連結入丹田,此境成,息愈來愈長,行者可自知之。
(2)自知喘息短:因小腹胞中(丹田)氣瀰漫小腹周圍,而未入他經絡,故行者呼吸,似球灌滿氣後,再進氣有困難,故呼吸變為緩慢而短,行者可自知之。
(3)自知喘息動身:因小腹拙火升起,內氣轉入奇經之脈,脈不通欲通之際,致身體震動,此乃意動之相,行者自知之。此時宜放鬆色身,告誡自己勿助其動,調整或緩慢呼吸,可突破此境。
(4)自知喘息微:因部分經脈已通,內氣前行似無阻礙,呼吸綿綿可進入微細似有若無之境界,行者自知之。
(5)自知喘息快:當呼吸入微時,氣隨循經脈前行,遇未通待通之經穴(尤以心輪為甚),因內聚氣不足,氣壅不前,當引發快喘息以調適,惟喘息快非正常,行者自知之。
(6)自知喘息不快:行者逢喘息快時,宜意守小腹,放慢呼吸或暫閉氣數十秒,放鬆色身,待呼吸能恢復順暢後,微閉息即可突破穴道,隨著呼吸又進入正常速度,行者自知之。
(7)自知喘息止:行者數息得定後,全身充滿內氣,再引入絲微外氣,即可轉成無量內氣,短暫間不須再呼吸,故喘息止,行者自知之。
(8)自知喘息不止:待有新經穴脈絡開引,內氣形成不具足,當再誘發呼吸以補其氣,故至此境界息止、息不止,交互功用,行者自知之。
(9)自知喘息歡心:行者數息、隨息得定,突破色身束縛,入心之覺受,因息止,定生故,心生歡喜(喜受),行者自知之。諸法本幻有,何喜之有?
(10)自知喘息不歡心:行者數息、隨息得定,入心之覺受,因內氣入頭部甚深部位,誘發根本煩惱起故,心生不歡喜(憂受),行者自知之。惟知一切法均妄而不實,何煩惱之有?
(11)自知內心妄念不實喘息自知:行者內氣,入頭部甚深部位(禪宗謂黑漆桶),引發諸多妄念,謂自心現妄想之相,經真心實相鑑照,均非實有,行者自知之。
(12)內無所復思喘息自知:行者內心自現妄念息而不生,末那意識審慎思量心不起,令內心脫黏內塵影事,無所復著,行者自知之。
(13)棄捐所思喘息自知:行者已知諸法無常,知心本寂,捐棄一切思想,讓心大死一番,讓禪定力堅固,行者自知之。
(14)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諸法無常,本因緣而生,緣滅法滅,如是認知,不再厭惡而棄心之所思,世間森羅萬象,坐觀成敗,行者自知之。
(15)放棄軀命喘息自知:色身依靠喘息而生,識神執此五根,息才可以繼,一口氣不來,識神離軀體,是謂命盡,如何在命終時捨命,行者自知之。
(16)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生死事已知,道業已成,空體寂滅已知,若此逃避,是謂自了漢,有違世尊再造之恩德,為繼佛慧命,利益群生,當發菩提心,不放棄軀命,廣作佛事,圓滿菩提,行者自知之。(
完)
[ 《安那般那守意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