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安那般那守意經》
                      -- 佛門正法數息觀(7)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四、釋安般功用行(續)

(一)、內外意妄想來源

1.釋數單雙數所起妄想過失

經云:「數息亂者當識因緣所從起,當知是內意,一息(數單時)亂者,是外意過,息從外入故。二息(數雙時)亂者,是內意過,息從中出故。三五七九屬外意,四六八十屬內意,嫉、瞋恚、疑是三意在內,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是七意,及餘事屬外也。」

2.解釋

行者在打坐中數息時,若當入氣數單數時亂意起,可知此亂意起自外來干擾,也可說是第六意識攀緣外境起分別意的妄想。反之,當行者數息數雙數,也是吐氣時亂意起,行者可判定此亂意應起自內緣或第七意識緣第八意識的種子起妄想。

何謂外意?何謂內意?經云: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七意,都會對直接造過的業起思慮,也就是對外境造業而生起妄想念,故屬於外意,大概發生在吸氣的時候較多。而嫉、瞋恚、疑等三都是因造業過後,思慮心起,加上您的習氣有嫉、瞋恚、疑的種子,故會誘發出此等妄想,行者在禪坐中有此三意者是內意生時,大概是發生在吐氣的時間較多。

(二)、長息得息相,短息得定相

經又云:「數息不得,有三因緣,一者罪到,二者行不工(方法不對),三者不精進也。入息短,出息長,無所從念為道意。有所念為罪,罪惡在外不在內也。數息時,有離意,為喘息(呼吸)長;得息為喘息短(呼吸似有若無);不安行息為長;定為短(入似有若無息相);念萬物為長息;無所念為短息。(數息)未至十息(因妄想而斷)壞,復更數為長息(因心亂故重數而不定)。得十息為短息(入空無、止呼吸),得息為短,何以故?止不復數故(呼吸似有若無);得息(相)亦為長,何以故?息不休(息綿綿不斷),故為長也,喘息(呼吸),長自知,喘息短自知,謂意所在為自知長短,意覺長短為自知,意不覺長短為不自知。」

2.解釋

若行者修數息法門時,數息方法不能做得好,是有三個原因,一者是罪業發起,二者是方法不對,三者是精進心沒有。若行者數息時,數未滿十息即亂意起,不能再數息,這是攀緣心強,不能順利完成數息。此種行者最好改成禪坐中唸佛,以消其業障,待後再行數息法。

真正打坐禪修,要做到入息短,而出息長,且心無所從念,這樣才叫做禪修,才符合道意。若所有起心動念,其罪惡是在外意之因緣,而不在內緣也。若行者在做數息法時,其心念能離意不起,那行者的呼吸就會顯得長而綿綿不絕樣,此謂得息相。得息相後氣灌滿色身,呼吸會轉為短,甚或入似有若無呼吸狀,此狀雖未真禪定空相中,但已得道意。若處此狀況身心又起不安時,息又會變長,顯示前氣用盡,故又要長息來補氣。故由上述所述,行者當知,所謂禪定應要有息短或呼吸似有若無之境界。若行者心又攀緣念起世間萬物,呼吸又會變為長息,進入息相中。若在長息的境界後,氣又盛旺遍佈全身,在氣不能勉強入身後,即再入短息或呼吸似有若無的境界。

行者若數息未至十息時,是謂息壞了,亦即心念跑掉去思念其他的雜事了。若行者能警覺把心攝受回來,專心於數息,即能又進入長息的境界,但因長息故還不能進入定中的境界。反之,若行者在做數息法時,能一功行中數滿十息而心不他移,心空無所思,僅心觀著息不放,即能得短息,即呼吸短或似有若無,行者此時因呼吸快止而不能數,故會現出短息之相。另外,當行者得息相時,其呼吸會形成細而長的呼吸相,為什麼?息不止,息綿綿不斷地進出,故說呼吸異常地長也。

行者在打坐禪修中,當體會呼吸的長短,呼吸變長,綿綿不絕,細而長時,自己要能知道。若呼吸因身體內氣佈滿,呼吸慢慢變短時亦要能體會,甚至於息止不呼吸時,也要能知道。如此,心意所在能自己知道呼吸的長短,意念亦要能覺知呼吸的長短。若行者於打坐禪修中,意念不能體會呼吸的長短變化,那就是修行不能自我掌控,自我了解修行的境界,這樣是不好的。

 

五、安般守意法門─調入出息

《雜阿含經》云:「釋尊一時於祇園精舍,語弟子:『諸弟子,修習出息、入息之念,如此,身不疲,眼不患,觀樂住,能覺,不被惡樂所染,如修出息、入息法時,可得大成果、大福利,如深入禪定,能得慈悲心,斷迷入正。』」

由上段經文得知,要能身不疲,眼不幻化諸異事,心能安祥,也能隨時警覺,不被禪定中不正當的娛樂所迷惑,定要在打坐禪修中,從出入息上下功夫。如此就能得大成就、得大果位,也能入甚深禪定,對諸境不惑。最後能發慈悲心,引導眾生入不迷之途。至於世尊所說出入息如何來調?我們再回到《安般守意經》來看出入息如何調控。

1.息的四相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云:「息有四事,一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有聲為風,無聲為氣,出入為息,氣出入不盡為喘也。」

2.解釋

一般而言,息可分成四種相,剛初學打坐的人,因丹田沒有培養起來,當然沒有深長的呼吸,此時的息僅有風出入鼻孔,故稱為風相。當行者的丹田似有點成形後,吸入空氣的風相就會轉變成氣相,氣相即是空氣較能被行者控制而成有點能量的態勢,不像風相時的空氣只像風鼓打風樣的進出而已。息相發生於行者丹田成形後,氣可綿延不絕的進出丹田,不是只在肺部進出而已,此時的息相是深而長的氣,稱為息相。若息相久現後,氣灌滿色身經絡,要再灌入時就不可能,如上述會成為息短或息止。在息止長久後,內氣耗盡時,丹田契機會轉弱,此時內氣不足,造成氣中斷連結不上,會使行者出現喘氣的樣子,此種情形稱為喘相。呼吸進出有聲可聞者是為風相;若進出無聲者是為氣相;氣出入喉嚨、丹田間無滯者是為息相;氣出入喉嚨、丹田間,吸未滿即吐,吐未盡即再吸,是謂氣出入不盡,此種情形是為喘相也。故行者當喘相發生即一口氣未吸滿即吐又吸,此乃內氣不具足,

遇此境行者宜立刻吸口氣後閉氣數十秒,當可再誘發丹田內力,即可恢復息相。故行者遇此喘相時,宜吸口氣後閉氣,以寶瓶氣方法再誘發丹田的契機,即能再進入息相,呼吸增強且長而有力。

另舉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云:「息調凡有四相:一者風,二者喘,三者氣,四者息。前三者不調相,後一者為調相。風相者,坐時鼻中息,出入覺有聲。喘相者,坐時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氣相者,坐時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息相者,無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

智者大師說明中指出,風、喘、氣三相為不調相,第四息為氣調相。進一步指出風相者,在打坐禪修中,呼吸時出入有聲可聞。喘相者坐中呼吸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此點與世尊所說明者似有不同,世尊把喘相放在息相之後,即短息時間長後,會造成內氣不具足現象,內氣不足時,即會發生喘息相,提出供讀者參考。所謂氣相者,坐時雖無聲亦不結滯,但氣出入不細也不綿延不絕。息相者坐中無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不絕,若存若亡,似有若無,此時行者資神安穩,但此境界也祇是初禪境界而已。

智者大師亦言,習禪者,若守風者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惟守息者,則有待漸進修習而得之。初習禪者,每為妄念紛飛,思緒不止所苦,故初習禪者,宜先由安般守意法門開始,以控制粗心,並促使小腹氣源成形,始能早日獲得息相,打坐才有進境。(待續)


[ 《安那般那守意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