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佛心經》
          十持心─修覺地「心中心法」的戒行
(6)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前言

這一班來自很多角落,發大心要修覺地心中心大法,初發心是不錯,但是在這以前所修、所接觸的法,如果是外道法、甚至邪法都要放下,不要再去想這些,修無上心法,正等正覺是沒有法的,不要抱著過去那套,要求心中心得無上密法,這樣的話會使你錯亂,這個心中心法本來第一個心,可以說是我們的覺知心,第二個心就是無相空無的本體,所以要能夠用這種心法,自己從內心起,以後持咒的時候,你的心就能夠與佛心相等,像開頭講的就有佛的智慧、佛的力量、佛的慈悲心,在修法過程之間,當然你們還沒有正式修,不要操之過急,有的人這邊問咒怎麼唸?有的人那邊請什麼法?這些都不必要;貪法也是一種毛病,就是會不重法,修密法如果不重法,就容易出毛病,表示犯了貪,貪、瞋、痴、慢、疑第一關都沒有滅,起心動念想不正當的取得,不正當取得會生問題,那怕很簡單的,大藏經中都有,沒有正統的授權去修這法都會出毛病,因為心地不正,這已經犯了前面所講的,不能夠不去求一切不正當所得到的,以前所講的都離不開五戒十善。

你們這一班預計明年農曆二月以後就要灌頂,自己要先準備好,相信還有幾位沒有戒惡食,也就是還沒有吃素,捨不得還想吃眾生肉,有的是已經受過菩薩戒,但是沒有再有往上的心,是退轉了,這些德行要隨時去補充,自己的德行是上一世修來的、今生培養的,也有今生再補充的、再求到的資糧,修法過程之間不能起瞋心,《佛心經》中講的要是佛性中起瞋心,造成世界浩瀚,世界眾生都會受影響,如果你還有瞋心的話,是不適合修這個心中心法,尤其是想用這個法,去做不正當的事那更糟糕。

在修法過程之間,難免會氣入腦筋部位,產生種種魔相,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理它,不能當真,如果由你起心動念起的,那罪惡重大,因為你貪、瞋、痴、慢、疑都放不下。如果是你感受到的,本身要攝受回來,不要動了感情作用,修行最怕就是受陰魔相,沒有禪修的經驗,常常會犯這個毛病。很多參加禪七、佛七的人,修到最後的數天時,引動了內在的心魔,會有很多感情作用,有的痛哭流涕,好像對諸佛菩薩感恩不盡;有的對親情放不下,種種的感情觸動,就會痛哭流涕,這就是一種受陰魔相。修禪的人都有這種經驗,要馬上把它攝受回來,處於不動之中,就是第二持心所講的常攝在心,修法中要常攝在定,修法要修行、住、坐、臥之間常攝在定,因為我們阿賴耶識執著在那個境,那怕所看到的是什麼境,有時候你沒有經驗會害怕、會喜歡或會感恩,這些都是一種魔相,不要去執著它,要放下,放不下要攝受回來,專心的念佛,一句佛號可化很多境,很多境界你執著它就有,不執著它就沒有,心地不淨的,常常造成十方虛空也不淨,如果修法的人比較用心,會感受到這些不淨,會造成身體的不舒服,或產生感情作用,這些都要攝受回來。

有時候修法感動可流淚,不能流鼻涕,流的就是我們內在跟諸佛菩薩無形中的相見,好像看到父母一樣,會觸動潛意識裡的覺受及感情作用,這是難免的,我們還是凡夫,菩薩都還不究竟,還沒到像諸佛大菩薩,見順、見逆、見惡、見善等都無所謂,我們放不下看到或感受到諸佛菩薩會流眼淚,而流鼻涕是世間境界,動了真感情,眼淚鼻涕一直流是失常著了魔相,禪七、佛七中很多這種人,沒有經驗的主持人會說讓他去哭個痛快。有禪修經驗的人就不能讓他哭,要他攝受回來,常攝在定,一念轉,什麼境都沒有了,什麼感情沒有了,什麼厭惡的心、瞋恨的心、感恩的心、慈悲的心,都是虛假的,都是潛意識的,不必去執著那個境。來自不清淨道場的人,要去把心地洗滌乾淨,不能常影響本道場清淨,影響別的初修的人,這是一種障礙,所以把所接觸到的、所學的不正的法都要放下,洗心革面專心修空,不要去執著有為法,如果執有為法,就不適合修心中心法。

 

二、第八持心解說

八、勤修心:於一切所有,莫生偷竊。斷非理惡,莫行諂佞;於佛法要,護如己命,乃至良賤,莫存二心。

「於一切所有,莫生偷竊。」

第八個勤修心,剛剛講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心不清淨引起,很多都是接觸外道所致,鬥爭心、比高下心、不知法究竟、執著一切境為真,所有這些都是不清淨,都對修正法有影響,所以每個人的心地,都要使它清靜,不再執一切法,既然要修心中心法,要放下其他的一切,「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是《金剛經》裡面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正法,法門無量,但是每一個法,修了以後都要放下,何況無始劫以來我們接觸一些外道法,外道法要放下,正法也要放下,那心要怎麼修,「於一切所有,莫生偷竊。」有的同學安不下心,心中心咒要怎麼唸,手印要怎麼結?還沒有教你的法,沒有通過正常管道得到的,都是偷竊,從大藏經裡面看到的,就可以修嗎?

外界非佛弟子,未皈依佛陀及受佛教戒律之人,您就不是真佛弟子,若無灌頂或皈依三寶、受持五戒、菩薩戒律者,取得佛菩薩等咒語,自學密法、密咒,是造「行偽獲罪」,其死後果報當入地獄受苦,地獄報完後當出生為畜生道。《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經中佛云:「汝等金剛,今於此會聞祕密之法,汝等金剛聞持咒方法,速先誦大輪金剛陀羅尼神咒。汝不持此法門者,一切諸咒縱令有驗,猶有行偽盜法之罪,滅度之後當落地獄,受罪苦已當落畜生道,行偽獲罪如是。」所以網路發達會使您無知而造業,佛子不得不知,非佛弟子更要小心,不要亂造業還不知。

未經灌頂修法會有大害,舉個實際例子,某大學有位學生,看到《佛心經》在網路上很流行,太殊勝了,每一個人看了都喜歡,喜歡它不管抱著慈悲心也好,要神通也好、要有無量的能力也好,都會喜歡這心中心法,他自己就開始修了,第一次他打電話過來,說他供養十七顆舍利子,前幾天看了黃色A片錄影帶,心不清淨,舍利子跑掉二顆,剩下十五顆,他打電話過來說:「這十五顆舍利子,我不能放,送給你們道場。」我不置可否說:「隨你便!」過一星期他又打電話來說:「其實我是要懺悔,我不該看大藏經,自己修心中心法,當修心中心法手印一結,就全身發冷。」心不正,魑魅、魍魎、鬼神很容易卡身,像心地不正、喜歡神通的人,都會接受到那些邪魔外道,那些導師、上師、無上師都是假的,有正知見的從來不想去,也沒有那個念頭去跟那些人,那些都是邪因、邪緣,有邪因就有邪緣,就會湊在一起,會接觸到不正的法,要先反省自己的心地是否不正。他早已發生問題不說,第二通電話才說真實事情。當然有因緣打電話來,就要替他處理,佛法就是那麼微妙,第二通電話他就好了,我叫他不要再修,魔境就沒有了。

密法都有護法神守護者,要有人正式傳授,正式受灌頂才不會出差錯,不會有貪、瞋、痴、慢、疑的毛病,不會表現在你德行虧損上,外面有名的外道、假上師用佛教的名義,不管出家不出家,所做所為都是倒行逆施,表面上看起來不錯,底子裡都亂搞,修正法的人什麼也不講,什麼通也不說不講,有通就是著魔,有人喜歡亂講,不知道著魔了,還當作神通,十二條經絡與任督兩脈能自行運轉起動,那種境才是真的,如果沒有此境界,那是鬼神附身,不是氣旺能夠看到這個,看到那個就是神通,不要把錯誤的境界當境界,不要把沒有修到的當境界,很多人常把能夠看到什麼當自己功夫,那是魔相,沒有修怎麼會有這個,以前修的也是錯誤的修,所以一定要經絡通,任督兩脈轉河車,十二條脈要能轉動,所現那種境界才是真的善境界,用幾句咒語,就能看到什麼,而經絡都不通,通的只是一些氣,有沒有自動流轉呢?所以無知會自大,不了解自己是真的還是假的成就。

在座的有此毛病要澈底的懺悔,能見的要使它看不見,否則障礙重重,對法為什麼不能偷竊,正法應正心正意、誠心誠意去求。如禪宗二祖為求達摩祖師的法,寧願斷一隻臂,當初達摩祖師看他不夠資格,或業障深重,所以沒有一下接納他。很多人想修心中心法,尤其喜歡修密的都喜愛修心中心法,心中心法是修顯教二十年左右,才能去求的法。愚法師的慈悲開放,到底是好不好,既然已傳三代了,讓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法,那要尋正統管道心地純正去求得,才能去修這個法,沒有傳承我們就不要去修,我從不修密法,跟密法無緣,會念大悲咒、六字大明咒,但是還是喜歡念佛、喜歡禪的無心,無心中眾生有什麼苦難,起心動念就OK了,要修什麼法,都是為了方便度未來大眾。

對法看到那一個法好,要去找那個系脈的人去求,有灌頂才修,剛才講某大學的那位學生,後來參加第二次的灌頂,以前沒灌頂前,坐下去心慌意亂坐不住,灌頂以後才能定下心好好的修法。所以大小法,除非簡單公開的,像六字大明咒,二祖王驤陸上師所答應不用灌頂可以修,前幾天一個mail過來,說修六字大明咒,氣不走正脈,走左腳到底是福還是禍,對還是錯,就是說要正統的修密法,如果沒有一個正式的儀軌,或到正式道場去修,有時鬼神、毘那耶迦也可化成佛菩薩來幫你,很多人以為修了一、二坐就可看、可聽,那是鬼神通,要特別注意,要能看就能看到這個世界及其他世界,不能只是眼睛光圈改變而已,看到鬼神、菩薩,是真是假都不知道,不能當真。

有為法最簡單的就是念佛,不必偷竊,只要皈依就可以唸,有的沒皈依也可以唸,問題是能不能唸進心裡,唸到遇到障礙自己佛號就起,唸到煩惱來時自己佛號就起,或在夢中夢到異境,或魔境時,自己就會升起佛號,所以《阿彌陀經》是無人請法時,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是為末法時期眾生所說的,最方便法門,阿彌陀佛自己發四十八願,那一個人持誦他的名號,他就有義務使你心清淨,化解一切障礙,普通一部經都要有所請法,因緣成熟釋迦牟尼佛才會講,《阿彌陀經》比較特別,沒有人請法世尊自己宣說,這是為末法眾生留一個方便法門。

所以不管修什麼法,到最後都要歸於一句佛號,念咒念到十年、二、三十年有成就,最後還是要歸一句佛號,不管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或者那一尊佛,抓住一句佛號,每一個法師不管多有名氣、多有修證,到最後還是勸你修淨土法門,這才是最真實的。淨土法門要不要偷呢?不必偷,一句佛號大家都會唸,沒有什麼法不用偷,這是比較通俗一點。

其他有沒有可以偷的,就是生活行為方面,一切莫生偷竊,這是講偷盜。剛才講貪法,現在講貪東西,在道場走動的人應該知道因果的道理,尤其偷道場的東西、或偷道場裡其他同修的東西,那是罪加一等,你看所有懺文,水懺、梁皇寶懺也好、什麼懺都一樣,懺本中都有提到,凡偷道場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很不好的,所以既然在道場走動,不要有偷竊的心。在外面有沒有偷竊?在你的生活起居上面,常會發生不是偷的偷,比如辦公室裡的一隻筆,一個信封、一張紙,求方便就拿來使用,犯了偷這也太嚴格了,這不是對法的問題,是對你心的問題,人在神經最耗弱的時候,或在要死亡時都是最敏感,一切所作所為有罪惡感的,都會冒出來成為一件執著的事。

舉一個例子,以前我一個部下同事,我們實驗室裡管實驗的技師,告訴各位蒸餾水不能當飲用水,不要拿回家去喝,那蒸餾水是自己做的,用蒸餾器蒸出來的,但我們這位同事,平時也有幾次拿回去,這有什麼關係,反正是公家的東西。有一天他為了參加升等考試有壓力,太太突然心血來潮,開了一間美容院,錢投資下去生意不好,又要考試種種壓力來了,就發神經病了,人在發神經病時,就像要開悟一樣,要死時也一樣,什麼雞毛蒜皮、不良行為等心都會現出來。他來跟我懺悔說:「主任!我很抱歉,我不應該拿蒸餾水回去用,又不該怎樣、怎樣。」我說:「那是小事沒關係。」平時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在修行到緊要關頭、或在要死亡時,就會變成有問題,要不要守戒清淨,要不要使心無掛礙,這是守戒的道理。

所以各位在上班之間,最容易犯的是侵占公家的郵票、信封,或緊急要用時的一張衛生紙,衛生紙算什麼?那麼微薄,沒有跟人家講就拿去用,就是偷竊了,為了預防心理的罪惡感,所以一切所有,莫生偷竊,不偷竊就要跟人講一聲,不要什麼都不講就取用,一張衛生紙算什麼?當然放在廁所裡的衛生紙是供眾用不必講,但是別人放在外面,又不是你的拿去用,就必須嚴格要求,避免以後修到最緊要關頭時心不正著魔,以前犯的偷竊、偷蒸餾水、偷一張衛生紙,有什麼大不了,到時候就有很大的問題了,那時雞毛蒜皮事都會變成天大的事,變成腦子裡一直掛礙著這件事,剛好被魔所利用,所以會胡思亂想。

佛教守戒都是預防在心靈最脆弱的時候能自在,如果從來沒做過偷雞摸狗的事,那你心就坦蕩蕩的,你的冤親債主就沒有下手的機會,不會拿以前你做過的事來做文章,讓你心生起罪惡感,讓你心非常的惶恐,懂得戒律就是這樣。很多人沒受戒,要去受戒,德行不好的從五戒開始,有心受菩薩戒就去受,菩薩戒受不了,會有障礙,其實不把障礙當障礙,也是可以突破,受戒代表德行,點三點戒疤代表清淨幾許,表面上看起來點戒疤沒有什麼用,但代表修行德行比別人好一點,不是那些怪力亂神能力好一點。佛法只有講德行,什麼通都是魔相,《楞嚴經》看了沒?這些都要超越,沒有超越就是沒有走過色陰魔相,受陰魔相、想陰魔相更不必講,第一關都沒通過,還講後面的,所以修行境界要懂,不要自我肯定。

要修心中心大法時,對戒要更嚴格,偷竊人家名節,還有不該有的男女之間關係或念頭,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想在道場交男女朋友,要交男女朋友到外面去找有緣的,道場是清淨的,不是在結緣的,中國有句話「好兔不吃窩邊草」。來到清淨道場是修行、修心的,不是來談感情的。還有有些心地不正的,會去偷人家的心意念,想想人家就是侵犯人家的清淨,你有沒有想到這麼嚴重的事情,這麼嚴重嗎?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嚴重,知道就知道嚴重性,所以修心地法門,心不清淨怎麼可以修心中心法?上次師父灌頂時,只對四位出家師父灌頂,你們都在座,畢竟還在磨練,自己要警覺,不要有去偷的念頭起來。

「斷非理惡。」

斷非理惡,什麼叫做非?像我剛剛講的,大家可能認為不非,好像大家都這樣嗎?這是一般凡夫的觀念。就像為什麼不能吃暈,勿食惡食,外面的人叫他修行不修行,吃素不吃素,說:「只要不害人就好了!」但天天在害人都不知道,天天講人家閒話,犯惡口、犯兩舌、犯綺語、犯妄語,這是不是惡行?因為在六道中輪迴他沒有這種觀念,這些也是在造業。要修心中心法水準要高,德行要好,修心要自己修,不是菩薩來保護你,很多修行人智慧不夠,要菩薩來保護,不要有煩惱,不會去做大錯事,但小事不斷,你要修心中心法是求佛地、覺地,要自立自主,不能動不動求菩薩,要自我規範、自我反省,道德水準要高。

斷非這個非層面是非常大,要想講一句閒話,是不是對,我們每天到道場要吃飯,飯做得好不好,講好或不好都是動念,批評到別人都不對,要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不是要外在環境來配合你,修自己沒什麼話可講。有一天你自己當家,要管理這些大小事就要管,而我們現在是在修行時,盡量要閉嘴巴,起碼斷掉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不妄語,少講話境界才會高,喜歡講話,人家問也講,人家不問也講,在高層次可看出一個人,到底好不好,講對,對別人有幫助,還好,講不對使別人造成困擾,自己卻以為什麼都懂。

舉個例子,王同學請假二、三週回去澳洲,他很熱心為各位裝了一個麥飯石的淨水器,有人拿水去喝了說這水能量沒有什麼好,講是無心的,造了很大口業還不知道,這水不是講能量,是講含溶氧量,溶氧含多的話,魚在水中游的很自在,如果溶氧量少魚在水中會死。人體細胞也一樣,喝進去的水含溶氧量高就和空氣吸進的氧一樣有用,為什麼有的人同樣的吸空氣但進不了血液,因他肺部有問題,紅血球有問題,身體體質血氣運行不好。

所以少講話就不會犯錯,最近勞累舌根發燙,幾十年以來,大小事都是自己解決,就是這舌根發燙沒有智慧,想不出一個方法,就是喝這個水好的,這說是肝火又不像,心火吃心火的藥沒用,所以一些東西不懂不要亂講,懂半調子也不要講,對外面的東西我從不信,為什麼會相信這個,試過覺得不錯,要試很簡單,拿一個六百CC瓶子裝水,放桌上幾十分鐘,它的溶氧氣泡會停在周圍,溶氧很強不是一般淨水器可做到,不得不信服這位發明的先生,他不識很多字有此智慧,真不錯。

心地法門要求自己非常嚴格,就怕你在要開悟時,精神恍惚時,雞毛蒜皮的過錯現出來,把他當做是罪惡,那將怎麼辦?指導者會很受累的。所以,哪種根基才能修大法,守戒清淨又能好好修六度波羅蜜的前面幾度,大家要聽《金剛經》,《金剛經》會講什麼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最後的,最好要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修起,持戒就談到「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天道的基本德行,要修心地法門,但是不貪的水準要到那裏?不動公家一張紙張、一張郵票、不貪公家時間,十幾年來我都守這個原則,公家時間不作私人事情,這樣的話,才會渡過這段心靈最脆弱的時刻。

守戒律就是在應付那緊要關頭要用的,不要為那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來著魔被魔毀掉,魔會利用這種心結,這種犯戒的心,來把你毀掉,大壞事你不會去做,殺人放火的事,也不會去做,犯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天天犯,你有沒有去考慮這些。有的人講了但做不到,這也是問題,沒做到不要講,講了就要做到。講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為什麼不講大戒呢?因大戒你不會犯,受戒時戒師都會講,現在要修心中心法要拉高層次,起心動念都要管住這個心,心管住嘴巴就能止住,層次都要提高,不要在進入最敏感時出差錯,會起貪心,尤其那時心有靈通起了色心,看那個女孩子漂亮,起心動念她就來了,那不是造業像吃飯那麼簡單。

所以修心中心法是高水準,為什麼在密教裡面修二十年顯教道理才能修這個法。你們今天有幸未來要修這個法,熬過半年就可以修,灌頂歸灌頂,修歸修,不成就照樣不成就。為什麼不成就,就是剛才講的這些沒做到,前幾期沒有講這些,只有從你們這一期開始。因為我看破了這些外來的人,沒有一個是真修行的,心地比以前修禪的同學差很多,貢高我慢心很強,每個人都自認很行、神通無量,但那些通都是鬼通,如真通可以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可看到幾千個世界,可以觀眾生八萬劫這些眾生因果報應,否則不是真通,這些都是魔通,鬼神附身灌氣,才有這個通,沒有氣的話,這些都沒有,所以那個是真、是假,一看就知道,這裡是正法道場沒有這些。

理惡是要怎麼調理不對的惡行,斷非偏向於心,惡就偏向於行為,行為上有什麼差錯,離不開戒律,離不開上面所說的這些要求,如果未來要修心中心法,這裡說的十持心做不到,就是灌了頂也會不了了之。以前有一個第二期同學,外來修密法的,寫報告時口氣很大:「這個法很好!我相信我修這個法一定會開悟。」等等這些說法,有時候在課堂裡,我會講修密的都不修行為,只會唸咒求菩薩灌氣,所以就德行來講,修密法比修禪的差一截,當然有成就的密法上師除外,這是我的平心之論,因為修禪是直接觀你的心,心的起心動念、是非都管的清清楚楚。有位修密同學他聽了很不舒服,在報告裡反駁,心地瞋心還太重,怎能開悟?只會尊重他自己的上師,不尊重來此道場的老師,如果不警覺,這種慢心無形中會障礙道行。

莫行諂佞。

諂者諂媚心或行為,佞者指有口才但心地不正之人。《大般若經》裡面講,六度裡面也講,禪宗公案裡面也看過,心不正就有巧偽,有巧偽就有心病,有心病在修大法修到緊要關頭時,就會亂心,所以修心中心法不要有諂媚,不要不講真心話,真心話怎麼講?由你心來講,不用嘴巴來講。心怎麼講,修禪或修無上心法什麼的,若不能從心地去了知一個人,這個人不配當禪師。為什麼有的人我叫他不必來,我不必去看他在外面做什麼壞事,我就叫他不必來,有的人做了壞事還在這道場,我雖然嘴巴不講,但心對你其實是不太同意,你自己錯了都不知道,我不便講,但當我講出口時,都是很嚴重的事。

二十幾年來被我罵的不出三個人,那都是嚴重的錯誤。要用心來跟我講話,不是用嘴巴來講話,修心地法門也是一樣,從心裡面去尊敬跟你灌頂的上師、指導你的老師或出家師父,不要去講些諂媚的話,如果能當你的老師、上師、師父,他們都有一套,只是他們不明說。有的看你程度差太多,也不能講你不能來,因為公眾場合,那一種法門都要隨緣。更不能輕初學,不能有上、中、下根之分,只要你來而能用功,人家一個月學會,你要花三個月才學會,那你要用功,這是你的事,不能叫你不要來,既然有機會來表示因緣還不錯,那就要多用心。

所以莫行諂佞,對同修之間、同學之間不要開玩笑,不要說一些好聽、拍馬屁的話,有口無真心,對外面的一些官員也不必去諂佞,修行人跟外面的官員本來就不相干,修行人去當官一定當不好,要當官就不能講修行,不然就不會把國家治理好,一定會搞得亂七八糟,除非是有德行,用一些有德行的人,不然國家就亂了。

於佛法要,護如己命。

再來怎麼修心呢?每一個法都有它的要點,不管你喜不喜歡,為什麼你不喜歡,因為你走過了那一段路,比如我們修菩薩道,不要誹謗小乘的四聖諦、十二因緣觀、三十七道品,說修那些作甚麼呢?「我們直接從心地下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好了!」因為你以前曾修過小乘,現在有心要修大乘心中心法,那是你已經走過那一段路,如果你把大藏經全看完的話,懂得佛陀在講什麼,就知道從初發心到成佛,我們都在這成佛階段裡的某一點,現在你跑到前面,對小乘法不會很喜歡。

譬如我不喜歡密法,上次修六字大明咒時,有同學看我怎麼在比手印,我不會比,那是某位菩薩在比跟你們加持,我不會去毀謗密法。小乘法有同學很喜歡,特地到泰國或斯里蘭卡去短期出家,我不能說不對,因為適合他的根基,在那學回來教我,我覺得不錯!昨天的經行與上週的經行,就是他教我的。他一說出來我就知道重點在哪裡?好處在那?我再加以修正,加入觀音法門,就有了這個經行,真正小乘經行就是一步一步觀著腳行走,攝受你的心在走路、行動間,這樣在修行。八萬四千法門都有它的好處,有些人無知一直在罵小乘,沒有去把大藏經搞懂,沒有把世尊的心地弄清楚,還要毀謗小乘,說大家要修大乘。若您知道佛法毀滅時,都是因無一小乘行者守清淨戒,才導至佛法毀滅的;不是因您會講經說法,弘揚大乘而使佛法就不毀滅。

本法師也是一直勸一些師父出來弘法不要光自修,自修是自度自我了結,為什麼不出來弘法。我們不能反駁他們,因那個師父修到小乘的境界,叫他度眾生,他本身自救都有問題,要怎麼度眾生,度眾生要有智慧,修佛法也一樣要智慧,智慧要靠讀大藏經,就知道那一個法好不好,再不好的法,只要戒律清淨,沒有走入邪道就是一個法,所以不要任意誹謗。

前面講的,於佛法要,護如己命。懂的、不懂的,都要護持。懂的話要講一套給大家聽,人家會信服;不懂的話不要去跟他抬槓,越跟他越抬摃,他心理感受越壞,越會增加對佛教的怨恨心,那可不必要。佛的法要通的話什麼都通,一般人說一理通萬理徹,真的是開悟的話,心證到不胡思亂想,就會有智慧,讀大藏經,不管任何一經都會講、都會通,沒有開悟的,什麼經都不一定通。

上一期有個同學讀了一百多部經典,在報告中寫出來,我批示:看太多都是心意識的想法,沒有實證的認知。真的通了只要看一部就通了,除非是小乘、大乘、天道不同範圍的經典,範圍不同但看了還是會通,所以佛的法最好要懂,我這個人要求完美,要求上課時有關方法、道理、手段都要交代,為什麼要這麼做,道理在哪裡?要怎麼做?這些講清楚了,您學了以後才可以去弘揚佛法,去行菩薩道後,才會真正了解。

有的人不一定開悟後才在弘法,沒開悟也在弘法,那也是菩薩,菩薩有智慧但沒定力,這種人也在行菩薩道,也不能說他不對,只是某些人就會聽他的法,而有高境界的就喜歡聽某一些人講的有道理的法,所以不能說哪一個對不對,只是每一階層喜歡聽誰講那一種法就好,不能講他不好,也不能說那個法師講的太淺了,佛法除了講華嚴境界以外,什麼叫深?什麼叫淺?各法師講的都是佛法,「不要理它」這句是不是佛法,只要有利人生的都是佛法,禪宗講的「活在當下」,這兩句話好像不太一樣,其實還是一樣的。用很美麗的名詞名相講出來就比較高深,用簡單的話講「不要理它」,這些同樣都是佛法。

別人修行怎樣你不能毀謗他,如果修行境界很高的不會去毀謗人家,只有半吊子才會去毀謗別人,說人家修的不對、沒有開悟,有開悟沒開悟放在心裡,何必去講,講出來是毀謗他人,犯了惡口,自己犯戒都不清楚了,還講什麼開悟不開悟。

所以我們自己對佛法要清楚,還要護如己命,不要說這與我不相應就無所謂,你通的話你會去學習它,經典上講的,你現在修大乘,小乘法可以不必去證,但是要學習。譬如說四聖諦,你早已越過那境界,但有一天你要講經說法,人家問你四聖諦是什麼?您要不要去懂呢?所以還是要去學,但是不要去證,有一天要成佛那一世就要全部去證。釋迦牟尼佛那一生要成佛時,從初發心開始所有修行境界都要證一次,所以才能講的頭頭是道,我們是在初發心到成佛過程的某一點上面,這一點是你喜歡的,現在要修心中心法,就是在大乘佛心這裡,這裡要去學要去證,其他的往上搆不到,往下可以去研究,讀一讀把道理搞懂,要懂小乘或天道的道理,讀一讀大藏經就會懂的。

「乃至良賤,莫存二心。」

有一些法看起來不像佛法,看起來有點邪邪的,尤其是密教方面,但你不能毀謗它,有時候密教喜歡弄什麼藥,講起來這屬於婆羅門教的,釋迦牟尼佛還是方便而說,或者是後來密教興起的關係。佛滅度後五百年密教興起,為什麼密教興起?因為正法越來越少,有些菩薩不得不化成密教菩薩來教化密法,密法是利用佛菩薩力量來讓你感應,所以就有金剛密乘出來。大藏經裡面也有這些法,如果你覺得好像不是佛法,那什麼叫作佛法?連天道都是佛法,為什麼密乘不是佛法,所以都是佛法。尤其顯教道理搞通後,就會進入金剛密乘中,體知佛、菩薩的密法,世尊常說顯教菩薩接觸到密乘時不要驚怖。

有時釋迦牟尼佛告訴你不能算命、不能去占卜、不能去卜八卦,但是有時候菩薩度過這些修行境界以後,他就是要去用這些,不然怎麼方便去度眾生,所以修行時不要去用這些,怕你搞不懂半調子、分心,真的有修、有證的話,什麼法都能知道,就可以去用,這樣沒有所謂好或不好的佛法,只是能不能用,該不該用的問題。

所以我們對一切佛法,心中心法很好,念佛法門也很好,禪宗行者好像智慧高人一等,都好!什麼法都好!如果修心地法門能了解的話,其實良賤就有分別,如果有一天你覺得本來諸法都法法平等,如第一持心所講的於心平等,於心平等就是法法平等,法法平等那有什麼良賤!只要你懂得那個時候該用,那時候不該用。像我從來不替人看風水,也不會去學風水,如果同學覺得房子怪怪叫我去看,我就憑直覺,跟他講要怎樣怎樣,為了要解決他的問題,有時候還是要方便,世尊說不要搞這些,是講你修菩薩道不究竟時,不能去玩這些有為法,玩這些有為法的話就不要想修大法。

譬如你玩醫藥,還沒修法就去玩醫藥等於是去當醫生,你修行就修不好。所以有為法、無為法、無上心法或什麼法都有其階段性,有其必然性,懂的話你不會去毀謗,只是那個時候誰該用,你該不該用,不該用就不要去用。像有人已學到中醫,又要來修心中心法,那怎麼辦?為了生活就要方便,看你的心怎麼去平衡,那是各人的修行問題。像要上班又要修閉關的法門,大修行時要閉關,福報不夠不能閉關,不能閉關要在人間修、辦公場所修,那要有很大的智慧,那要有超智慧。

閉關是修內心對一切境的感覺做去除工作,在關外修除了內心世界外,還要修對人事物的種種感知境界,修成那成就更大更好!為什麼?你知道每一個人的心又不受他左右,這不是要更有智慧才行嗎?總之要勤修心,這是對心地法門來講的,如果還作不到修心,起心動念還無法作到可以觀照它的對錯,就要從守戒做起,沒有受戒的要趕快發心去受戒,由菩薩來見證你,真正發心學佛法,沒受戒不像正式的佛教徒,持咒、持印都是行偽盜獲罪,也就是盜法罪。

修心意猶未盡,有的學佛一、二十年,念佛也好久,要怎麼修心、修行不知道,不管修密、淨、禪也好,就是不知道怎麼修心,有些人921大地震造成心理影響很大、很深,刺激進到第八識心田中,如果今生不去掉的話,永遠是一個種子。以前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怕黑暗,一到晚上熄燈即害怕,後來研究的結果,是上一世被關在黑牢裡關太久,古代的黑牢沒有燈,都是暗暗的,所造成的種子永久存在,看到暗就怕,修行就修這個,心裡有什麼害怕的,乘著今生未往生前就要把它去掉。

第二要怎麼修,每個人習氣毛病很多,有的偏向於貪、瞋、痴、慢、疑的某個毛病,所以每一個人都有毛病,犯貪、瞋、痴,有人無聊時會勾引人家的心,這也是貪,跟人家沒關係為什麼要想人家,這種人心不清淨修法無益,你很會修法,到最後用這個法來害人,不是益人。所以,沒有悟到空,不要去修什麼有為法,尤其是修密法,如果修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希望菩薩加持灌頂,無可厚非,不要修像外面有些外道,修些亂七八糟的符咒法,劃符還用稻草人害人,這都是外道邪法,是在造業不是修心中心法,如果修心中心法還有這些種子,是造魔業不是要成佛道,是背道而馳。

所以心不清淨不能學大法,連小法都不能學何況大法,菩薩道是給眾生無畏,你們已受戒也好,沒受戒也好,你們是準菩薩,學心中心法要行菩薩道,菩薩是眾生有病,要幫他生病,眾生心不安寧要使他安寧,不是製造不安,用一些亂七八糟的言語行為讓人心不安,這不是菩薩,菩薩是你靠近他就覺得安祥,煩惱也沒有了,一通電話打過去,他心的恐慌就沒有了,因為你的心清淨,心沒有執著,他能吸收到你空無的自性,而得到安祥,這才是菩薩。

有為法在修心中心法前要放下,不要去玩這些,如果還繼續行有為法,就不適合修心中心法,因為心中心是無為的,是要跟佛心相應、相印,佛心相應,以空無的心來持這個咒,就無所不能,有時候是很難的,否則要修心中心法怎麼進去,要學心中心法又不捨以前所修的法,在密法裡心中心法是最高層次的,要學最高層次又不捨得以前所學的初級、中級密法怎行。

禪宗行者不喜歡密法的,禪宗是修到菩薩道以後,進入陀羅尼層次前,那是在學無量波羅蜜,之後就是要學真正佛心的陀羅尼門,那是真正高級的密咒,像心中心咒一樣,你們已學的,如果用在修行無可厚非,有些人接觸不正當的法,不管有沒有出家,在佛教來說,都不是正行的師父,動不動就要用心法,高興也用,不高興也用,高興用心法度人,不高興用心法整人,這種怎麼解脫,修心是把整個心空掉,什麼都沒有了,不會害人的。

對自己內心的習氣毛病要破除,對外面的人事物跟我沒關係的,不要亂攀緣。看到東西好的想要,看到女生長漂亮的也想要,這樣怎麼修行,人家長的漂亮是以前恭敬諸佛菩薩來的,人長得美的可以看,但不能動心。所以修心要懂得如何修,如果以前學的放不下,有的人學卜卦、八字、算命。上個月台北醫學院有個學術討論會,別人講,我也講,有人在講方位對自己氣場的關係,我上台試一下真有那麼回事,但是有什麼用,對解脫沒有幫助的,您要練到磁場好不好,我都能自在。

裡面有人講方位和磁場關係,找一個人出去講屬那個方位,然後坐好以後,手舉起來兩個人壓不下去,再找另一方位,氣較不足人家就可把他的手壓下去,我不信邪也下去試一下,方位不對,人家壓下來確實有點抵不住,坐對方位,抵抗外來力量就比較強,坐對有效果,稍微偏一點就不同。這在世間法是如此,但在解脫法又是代表什麼?不足為取!我坐東、坐西、東南都自在,我有氣沒氣,心起碼都自在,所以我們了解世間法是如此,要求解脫,不要太相信世間的東西才能解脫。

我常生病,生病也覺很快樂,不要弄得神經兮兮的,今年向東、明年又換位向南,後年又向西,那像神經病一樣怎麼修法,修世間法的可以用有為法,我們是修解脫法,要用無為法,要認清不要搞世間這一套,不然怎麼修心中心法,修禪不在五行八卦,一個人修證到空,什麼法對他都沒有用。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折服很多外道,外道很會用心力、用咒語施法,最後都被世尊收伏,服服貼貼的,為什麼?因釋迦牟尼佛是用空無的心,空無的心你要找它找不到,沒有把柄,心中心法第二個心是空的,要學習到空,才能夠產生第一個的有為心,那力量就大了,此心非一般的妄想心裡的心。如果有聽過唯識學,第二個心是證自證分,第一個心是自證分,這二個名詞都很深,這二個在佛道裡面才能去感受的,在菩薩道還不能去了解。所以修心以前學的算命、看命都要放下,有的以這去騙人,算命是騙人,如你真會算自己不就發了,自己不是成就了嗎?這是外面一些人在謀生,騙一點錢吃飯,所以要學的技術是幫助眾生,不是算命、看風水,有這種毛病的人要轉,有的人比較保守,每一個人毛病不同,這是以後要修的。

修心不知自己病在哪兒,有人在填報名表,會漏掉一些資料如生日、地址等不寫或填公司地址,一個小動作就可知此人病在那裡,害怕別人會傷害他,因外面世界太錯亂,常利用這些資料去害人。反過來講,心正什麼邪法都起不了作用,真正碰到有人要害你,持大悲咒就好,大悲咒持的一心不亂,作法想害你的就反射回去,害不成人反害到自己。前天看台灣傳奇,請道士作法要去害小孩,驅五鬼進到他身體裡面,人的命不是你想害就害的死,有貴人或天地間護法神相助,小孩害不死,那五鬼跑回去找要害人的人,這是因果報應,所以修法的人,尤其女孩子要虔誠唸大悲咒,不管有形、無形在干擾都可化解。

如果你有禪定力的話,就是要把心定下來,有為法離不開心力的戰鬥,就是念力而言,用功方法能增強念力,到處學法、學咒不必,用心唸咒幾十萬遍,唸到幾十萬遍以上就進到腦筋裡去,要用就能發揮威力。但用在害人上,果報一定是無間地獄,用在幫助眾生那是第二層次的法,最高層次是不用心能夠化一切眾生的苦難,那須要用什麼法?心中心法是無相,心空,證到羅漢境界,您不用去靠近他,他心空無的力量您能感受到,一切業障也就沒有了。

為什麼要守戒,就是在你心靈最脆弱時,不要讓所犯的毛病變成種子被抓住,我同事因拿一瓶蒸餾水回去用,就在心裡留下一個偷的念頭,小事會變成大事,何況是大事,連偷蒸餾水都會使人神經兮兮、神經錯亂,那害人的人不是完蛋了?果報地獄不必經閻羅王審判。修行人不知道因果是什麼?不要修了!還修什麼!有修沒修都離不開因果,修禪修密都一樣,離不開因果,修那種法門去助人與人無畏,使人沒煩惱給人不生病,那是菩薩境界,如果修密法貪名利,沒錢持咒,錢就來,驅鬼神去影響別人,只是為了自己享受,這樣不是修行人。

其他都是生活上小毛病,喜歡吃酸甜苦辣也是一種毛病,不要讓這些毛病成為必然的習慣,連這種心都要轉,這就是在修行,只要認為有一點離譜的都要轉。最重要修行有沒有產生兩個心,剛才講的那些毛病,有的自己看不清楚,你有沒有打坐、念佛、或念密咒,菩薩有沒有加持讓您有兩個心,一個妄想心起,要害人的心起,要做什麼壞事的心起來時,另外一個心可以警覺、了知,如果連警覺的心都沒有要怎麼修?如果一個人的心只有一個,要怎麼修?「我的想法就是我。」念咒、念佛唸了幾十年,打坐禪修幾十年,連初禪都做不到,初禪就是有覺有觀,妄想念起來自己就警覺到在想什麼?同樣是自己為什麼可以看到我自己在想?同樣聽到一句話,人家講你,那個感受不舒服,瞋心要冒起來,你有沒有警覺?沒有警覺的就讓他發出來:「好!你給我記住,我給你死!」回去就作法害人,不學密,你還沒有法,去學密很危險,所以六祖講:「心不清淨學法無益。」

因為你還承受不了外界對你的剌激,順逆都不能接受,動不動想整人。老上師在大陸常被考,因為人家說他有修證,有些外道甚至修密法的,說有什麼通的,常去考驗他。在書上他有講到,他修得好不好有沒有開悟,何必你去印證,自己修自己證。開悟的人不會說自己開悟,成佛的人不會說他成佛,是別人認定他德行夠、折服他,不是自己講出來的。

如果你有兩個心,剛剛所講的這些毛病要去斷,起心動念都不對,何況有邪心、邪念,還想實際去做,還從嘴巴講出來,這實在太離譜了!尤其是在較高層次的道場,簡直是慚愧,教導不好!所以諄諄告誡大家的是要觀心,要成佛不簡單,要帶一個人好好的修行也不簡單,但是修的半調子被魔侵入的話,他就迷失了,成魔就很快,佛魔一線之隔,心地清淨覺悟,有壞念即覺:「我怎麼有這種壞念頭!我怎麼有這種邪心、邪術!」馬上壓下去,還沒有真正覺悟起碼有警覺,有的人連警覺都沒有,讓它去發展就變成行為,變成動嘴巴,那不是入地獄如射箭,有所作就有所果報,那怕你修密法或什麼法也一樣,要受報,修的好就不用受報嗎?釋迦牟尼佛成佛還要常常在受報,其堂弟調達就是一例。

懂因果的人就很尊重因果,像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為什麼還會生病?因果出現的時候,祂就要示現生病的樣子,但是內心很清淨的去生病,沒有怨尤的去生病。所以,有一次世尊生病,為什麼會生病?這是以前造的業感召的,就有一個人來照顧祂吃藥。後來世尊成佛這一世,一位比丘生病,世尊的弟子要去照顧,世尊教他們不要管,世尊要自己去照顧生病的比丘,為什麼?因為不知道在那一世,世尊生病時這個人曾照顧過世尊,所以這一世這個人生病了,雖然是世尊的弟子生病了,世尊還要親自去照顧他,這就是因果,世尊親自服侍那位比丘湯藥,便溺等事,所以做什麼事都是有因有果。

只是我們無明沒有宿命通,不知道這一件是這樣,那一件是那樣,搞得不清不楚,所以修心就是要回到本來,認識這些因果的道理。以前不好的因緣這一世知道了,慢慢化解,以前的善因緣,可以互相的扶持,互相的鼓勵往佛道上去,不要有這些心的毛病。

心虛也是一種毛病,有人報名表寫一半也是心虛,上次師父帶藥來每人一粒,有人不敢吃,就是心虛怕被害,《成實論》中講:「疑師,不能敬順。」懷疑這位老師、師父,你的行為就不能順從他,對師所說的話如耳邊風,所以到這個道場要學心中心法,對師父甚至是我,如果看不順眼,不能心跟心相應,那你學心中心法會有困難,因為你心裡面就不正。

第二「疑法,不能成。」懷疑這個法好嗎?「乃至良賤,莫存二心。」這個法好,那個法不好,有疑的話,修什麼法都沒有用,不會成就!再來是懷疑自己,「疑自,非學時。」我可以修這個法嗎?我有能力修這個法嗎?疑法不能成,就是學不起來,疑自,非學時。

所以修行人真的要坦盪盪,不能疑師、疑法、疑自,如果有這三個疑問,最好不要繼續學,有問題,學了也白費功夫,所以心中心法,不管人家怎樣,你自己心要正,心正的話什麼邪來都不用怕,釋迦牟尼佛可以吃毒藥卻不會死,因為祂心中沒有一切法,三毒清淨,什麼密咒、毒藥都毒不死。有一個人那一世和釋迦牟尼佛處不好,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那一世,此人就想害祂,假裝邀請世尊來家裡受供,跟他兒子兩人去請世尊,卻想謀害祂。

世尊有神通,沒有馬上點破,要隨因果去發展,他們在半路上挖了一個坑洞,裡面插了竹子,上面鋪了一層偽裝的草皮,要世尊走過去,想不到世尊走到那裏,那裏就變成蓮花!沒發生問題。第一關沒害死,到了家裡要上供,菜飯都準備好,毒也下好了,下在飯裏面。然後世尊開示講因果、講道理,講到讓這個人痛哭流涕,很懺悔,又不敢講飯裡有毒,開始要上供了,他說:「世尊!這碗飯不能吃,我去換一下。」世尊說為什麼不能吃?他說裏面有毒,世尊說:「沒關係!我照吃。」那位供主嚇一跳。只要貪瞋癡三毒都淨了,是毒不死此人的,當下都可以吃,那些和世尊去的比丘飯也吃了,也沒有被毒死。若要害人的話,只要那人心地清淨、三毒清淨,你害不死他的,如果不是他慈悲,反而會害死你自己。

所以修法很複雜,修來修去沒有一個法好,只有一個法最好就是空無,這是佛法所要講的,要學就是學這一個。《佛心經》講:學這個印契,修這個法,不能起瞋心,學了不能傳給心地不好的人。有的人灌頂修法最後不了了之,為什麼?天地之間自有護法神守護,學不好就是學不好,這六個印那一印不能結印就不能結,不是灌頂修法每天一座、二座就可以成就,不要想得那麼簡單,諸佛菩薩眼睛你騙不了他,那一個心地好,那一個坦盪盪真正為眾生的苦難,發願要修大法,這也是因果。

所以,第一先發現自己心病在那裡?害怕的心是病,害人的心也是病,懷疑人家的心也是病,大病小病一大堆怎麼來轉,這就是修行,如果這樣能做到的話,心自然坦盪盪,走到那裡都跟聖人菩薩為伍,不會格格不入,只有表面在一起,心卻不在一起。

(2002.11.17講於法爾)


[ 《佛心經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