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經》
心中心相貌--佛心決定(12)(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第十二心中心相貌
《佛心經》云:「第十二心者,深觀自身若有少慢自當加持,若有怠惰自當捨身,若有麤橫捨豪貴友,若有多慢自須調伏,若有多誑觀利刀境,若有多貪執火而居,若有多欲當觀臭肉,若行污穢先觀牢獄。若能如是者,是佛心中心法決定,佛心更無疑也,是名第十二心。」
「第十二心者,深觀自身若有少慢自當加持。」
本第十二個心中心相貌可說是一個總結,將上面所說的,比較不易做到或調伏者,世尊再重提示一下,故有很多與上述意思略同。
得心中心相貌者當有這第十二種佛心決定相,一者能深思觀照自己身體行為及心態,有沒有一點點的慢心,若還有一點點慢心在,當要能察覺,還是要再加以持戒破此行為。慢心障道法外,還會不得眾生心,因與人比高下,或謂證多證少,或謂證對證錯,或稱我正您邪,等等都是慢心所衍生者,故會引來諸多諍論。
行者當知慢心的升起,都是有比高下之心,有此心就無實相的空心可得,如此怎能得佛心,佛心者有如虛空,能容萬相、萬物,空者能生萬法相,雖生萬法而能不執取。若有慢心即是有微塵在,有微塵在怎能說是有修有證,當然無有心中心相貌,更無有佛心決定相,故佛說要深觀自身,若有少慢自當加持。大傲慢你可能沒有,但是小小的傲慢,你自己常常沒有警覺,要常恭敬別人,就像常不輕菩薩見人就拜,口稱您未來會成佛,我當讚嘆、頂禮。
同學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慢心。同學們有沒有反省自己是否有慢心?有慢心時就會表現在嘴巴的一句話上,或者是一個行為上。如果您沒有智慧,你不會去警覺,有智慧的你會反省你自己。譬如稱呼某某人,如別人這麼稱呼「師母」,但是我為什麼這麼稱呼「太太」?稱呼一個是內心接納而尊敬,一個是無心的不尊敬。一句稱呼尊敬與否,對被稱呼的某人並沒有什麼利害關係,也不會怎麼樣,只是代表你心裡面,有一種微微的慢心,你沒有去警覺而已。
這種少慢就會障礙你發起神通,五蓋、五垢不除的一個大毛病,當然都要去除。很多同學還有這種毛病,自己不會去判別、去觀照,所以你要深觀自身,有沒有一點少許的慢心?若有自當加以持心,好好的再修持,把它斷掉。
「若有怠惰,自當捨身。」
得心中心相貌者,得前、得後都不能怠惰,若怠惰就沒有佛心決定相。未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要勤於精進用功,求得無上菩提道;既得心中心相貌,當有菩薩心,能為眾生苦樂分憂,能為佛陀承擔家業。
若您未得心中心相貌就不能怠惰,當你懈怠心起來了,就不要去太愛惜這個身體,一定要好好修理它、讓它痛苦、讓它去煎熬,不要太愛顧你這個色身。當然也不能虐待得太過頭了,當懈怠心起來了,不虐待它就發不起精進心。
若您得心中相貌也不能怠惰,當要為眾生離苦得樂去捨身,讓您的身心去為眾生受苦難,好讓眾生他們離苦得樂。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若不得心中心相貌,悲心未起,自顧不暇,只能不怠惰地用功。當得悲心起後,眾生苦難病痛無量,只要有緣,只要對方福德具足,都要捨身去呵護,使他們能離苦得樂。
我們同學常說,覺得某人一來電話,或接觸到某人,對方身體的病痛好像都移到他的身上來了,有這樣的現象表示您心眼有點開了,問題是您能否捨身常去接受這種事實而不厭倦、害怕。要能捨身去接受這種事實,也要有能力去化解這種轉到自身的症狀,能這樣做的是得心中心相貌,也才有佛心決定相。若捨不得身心苦痛,或也沒有辦法去對治已移到自己身上的病痛,那也就沒有得心中心相貌,當然更沒有佛心決定相。
「若有麤橫,捨豪貴友。」
本句經文為「若有麤橫,捨豪貴友」,在大正藏中註處,把「橫」字改與「獷」字相通。當得心中心相貌行者,若因名聲搞大了,難免豪門貴友一大票,若能專事修心養性,為佛門積極做弘法利生事,這樣還無可厚非。但在前面世尊已提示過,得心中心相貌者要能不依附權貴。
現在若是依附了權貴、豪門,而且已有麤獷、蠻橫的行為出現在團體中,或所結的豪門權貴中有橫蠻行為時,當要斷然地捨離這些豪貴之友。能做到如此地步,才是得心中心相貌者,也才有佛心決定相。
「若有多慢,自須調伏。」
在未得心中心相貌時有多慢心,自己當警覺而須要調伏其各種慢心。慢者大略講是貢高我慢,恃己凌人的心理,也就是說修證上常跟人家比,就會有慢心生起,有少慢都不行了,更何況多個慢心。以前已提起七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卑慢、增上慢、邪慢等七慢。有諸多慢心,當自己警覺就要調伏。
一個悟心行者或禪宗行者,當能善於觀心,當對某人、某事有不正常的心態發起時,一覺而能調伏之,這也就是「執杖牧牛」的功夫。若是一個未悟心或者無初禪境界的覺觀心者,就不能觀得慢心起滅。總之,慢心起不覺而後知者,定要能用心調伏之;若是能覺者當下即要滅卻之,因您已有能力隨時觀心之起滅矣!
「若有多誑,觀利刀境。」
未得心中心相貌者,可能會起誑他人,說些話惱亂他人,或用心念騷擾他人心意念,此等行者都是屬於多誑之人,所作所為都是在造業,故要得心中心相貌者,定要能知之,且能警覺而不患。若有此心病,可把它看成利刀,能傷人也同時能傷己,如此意會後,當要斷絕多誑之言及行為。
如果你嘴巴講話很囂張,好像一把利劍一樣,講出去就傷到別人,我也有這種毛病,平時我盡量不講,但一講出來都是要害,因已經是看不下去了,或者是因緣時節到了,該講的就會講,講出來就看你的反應了,我是出於糾正你的心病,一旦你受不了,那是你的事情。
我們在修行,如果你有慢心就不好,慢心包括你對上的講話,你們很多人對師父、尊長講話,當然是恭恭敬敬的,也有很多人是比較隨便的,這樣子不好,不管她修得好不好,反正她頭髮掉下來,就比你要強多了,你就做不到,所以都要尊重。
有一些師父是不講的,他有心通你也不知道,他客客氣氣的、更溫和,你就認為他好像沒有什麼,這都不好。越沒有顯現、仙風道骨的、什麼都無所謂的,他已經沒有分別心了,你還看不出來?你要他這樣也好、要他那樣也好,到底是誰行?表示你不行!為什麼他行?因為他都無所謂,你要他這樣也好、要那樣也好,樣樣都好,不是沒有分別心了嗎?境界多高!一個師父讓你指使來、指使去、這樣好、這樣不好,你就知道他的境界有多高!沒有分別了。
你要修平等性智就是這樣,平等性智是第七意識的毛病已經滅了,他不講話,但是他的行為就表現他修證的功夫。是你沒有眼睛看不出來,你又沒有心眼去看他,那不是很糟糕?所以這種多慢要多調伏,當然這種多慢出在嘴巴、表現在行為都有,自己要常常反省,在誑妄之餘,你要觀那是像很銳利的刀一樣,利刀是可以傷人、砍人、殺人的,但也會傷害到自己,因為是因果的道理在呀。
「若有多貪,執火而居。」
未得心中心相貌者,如果你貪欲心還很強,就好像你居家拿著火把,或在睡覺中執火一樣,你睡著了,火把的火會把你燒掉了,怎麼樣?你還要修到哪裏去?所以我們要反省,名、色、財、食、睡等五欲,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我有何貪欲心,若有這些,知道後要一個一個斷除它,使您的心地清淨無垢,這樣才能夠進入佛心中心,不要有各種貪欲。
「若有多欲,當觀臭肉。」
談到貪欲,淫欲心對在家居士是一大考驗,修行人氣機旺盛,若根本種子的淫欲念不去,飽暖思淫慾,常常會患這個毛病。若您是一般的佛弟子,受戒後祇要不邪淫,並沒有犯戒。但要修心中心法,要得佛心決定者,有淫欲行為,甚或祇是淫欲念,都是不能得心中心相貌的,更不用談佛心決定相了。故要修心中心法者,最好是單身,不然就要與另一半商量,居同一屋簷下,互相體恤照顧,兩性之間的關係就免了。如果能這樣,就有機會得佛心決定相,不然光說要修心中心法,卻無法離淫欲之心,有如世尊常言,蒸沙怎能成飯?
若修心中心法者對淫欲心沒法去除,就要觀對方的身體瘀青了、發臭了、腐爛了、浮腫了,那種樣子還會好看嗎?或以不淨觀來觀自己的不淨相。淫欲心還有的時候,不可能去成就佛心中心,如果還沈溺在這方面的,成魔有份,成佛心決定是不可能的,有眷居士修行難就難在這裡。
前陣子有位氣功修得不錯的人,他看到心中心法覺得很好,由一早期的老同學介紹來道場,表明對心中心法有興趣,同學也說他的氣功能力很高、氣很強。但我覺得他淫欲心更強,不是祇與另一半行淫,還常會與第三者有邪淫的行為。我故意說要修心中心法很好,但要先去受佛教的「在家菩薩戒」。淫心旺盛,一聽到要他受戒,您想他願意嗎?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大家要學高深佛法、解脫道,又要能不斷淫欲心,怎麼可能得心中心相貌,得佛心決定。
「若行污穢,先觀牢獄。」
未得心中心相貌者,如果行為不清淨,做一些亂七八糟、違背良心的事情,你要先觀照牢獄裡關的是哪一些人。你的身心若行汙穢,還是像牢獄中被關的人一樣,不能獲得身心的自由。六道眾生就像在牢獄中一樣,被它關住了,他們都是食汙穢物、行汙穢事、處於污穢地方,如此如何成就佛心中心?沒有辦法的。
故要修心中心法,身心要清淨外,居家、佛堂要莊嚴清淨,喜山林、野外風水清淨地。所行更要光明磊落、不欺暗室,守戒清淨,對奸犯科要遠離。如此行者能離汙穢處、汙穢事,才能心地清淨,易得心中心相貌。
「若能如是者,是佛心中心法決定,佛心更無疑也。是名第十二心。」
如果能夠把最後講的這一部分,深觀自身若有少慢自當加持,若有怠惰自當捨身,若有麤橫捨豪貴友,若有多慢自須調伏,若有多誑觀利刀境,若有多貪執火而居,若有多欲當觀臭肉,若行污穢先觀牢獄。等等毛病盡了,自性都清淨了,你才是得到佛心中心決定的那種相貌。
然而沒有做到這些,縱是有什麼通、什麼異能,都是沒有用的。即使練了三年、五年,每天一座,也成不了氣候。唸咒唸了這些時日,算一算!習氣毛病還有多少?還有多少就沒有佛心決定,佛心中心就沒有決定。若是您能做到上述這些毛病都斷盡了,佛心更是無疑。如果你沒有這十二種裏面的毛病,貪心、慢心、欲心,包括一些戒律,善行也包括在內,那佛心更無疑,這是第十二種心中心相貌。
結語
我們花了幾個鐘頭,說明佛心中心決定相,是要讓你們了解,修大隨求陀羅尼要具備什麼?《佛心經》前半段裏面,說修心中心法者,要有十持心。現在要修「大隨求陀羅尼」,又有這十二種心中心相貌,你修的第一個階段後,也應該有這十二種心,如果還沒有,剛好繼續再修,要漸進地修,才能夠得佛心中心決定,佛心決定以後,才能夠隨緣利益眾生,唸這個「佛心中心咒」,唸這個「大隨求陀羅尼」,才能隨心所欲,要為眾生做什麼?才能馬上成就。
午飯晚一點吃沒有關係吧?讓他們慢慢去煮,要翁師姐去煮,即使煮出來的飯菜亂七八糟,看看您們怎麼吃,也可以考一考你們以後還會不會再發脾氣?嫌這個不好、嫌那個煮得淡、嫌那個煮得鹹,難不成要有鹹區、也要有淡區,你是不是吃了就算了?又不是天天在吃,如果你們連來道場吃一餐就覺得受不了,今天所講的佛心中心相貌,你根本就沒有決定。
十二種心中心法的法相,都跟你們說明了,沒有的,你要去改正、要去修學,修完了以後,才能更進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