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佛心經》
             心中心相貌--佛心決定
(1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第十一心中心相貌

《佛心經》云:「第十一心者,於諸法中,一切言論義辨,慎勿自讚。不讚己善,不近豪貴,不捨眾善。深觀菩薩如在目前,一切怖懼漸自降攝,障礙佛菩薩自然除盡,是名第十一心。」

 

「第十一心者,於諸法中,一切言論義辨,慎勿自讚。」

得第十一心中心相貌者,應能於諸法中生起無礙辨別,解釋其無量深邃義理,在一切言論義辨中,雖能有無礙義辨,但卻要慎重自持,不要有自我讚賞之言,不然即是犯有法的執著,一有所執即將失去空觀之理證,故當會失去智慧眼,可能又會產生無明種性,故得心中心相貌者,應能有此佛心決定樣子---善義辨、勿自讚。

當一真開悟行者,色身某一條經絡會直達腦部智慧之處,這是修一般世間禪或外道法者,無所能得的境界。此智慧眼一通達,自然能生起無量義辨,對正邪、逆順、善惡諸法,都能一睹而生正念義解,洞察一切法因緣,故其行為無有偏差,更不會引起無謂紛爭、諍辯。對世間事能做、不能做,亦能了了覺知,不為世間事憂煩。對出世間法更能善知善用,對空、無相、無願法門,在諸佛、菩薩的三化(語化、意化、身化)下,都能輕易學習而成就,進而習得中道觀義理。因有實證功夫,更能依體驗演譯諸法無量深義。雖能有此言論義辨,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能謹慎自持,不會自我誇讚,或損他人而突顯自己義辨之能力,如果犯這種行為,都是違背修行上的禁忌,更沒得心中心相貌。

你或許以後於諸法中,會講得很好、講得很有道理,但是不要自讚、認為自己很不錯,如果有這種覺知,放在內心裡面就好,不要講出來,在內心裡面一剎那、晃一下就好了,不要講,一講出來就是犯有法執,你感覺逆的、感覺順的,都不要去講。我為了要讓你們了解實際狀況,有時候會透露出一些消息給你們,如某老師的事情本來不該講,因為修這個法,要有正統的知見,再講下去還有更勁爆的事,但更不能講,一講太多就是造口業了,所講出來的只是百分之一、二而已,還有很多的事,你們不該知道的,也不要知道最好。

 

「不讚己善,不近豪貴,不捨眾善。」

「不讚己善。」

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能知悉行無量眾善,修自己得進境,且能盡量做利益眾生事。但做完以後就忘記了,境界遇到後又忘記了,更因平時少講話,不會對別人提起所做、所遇之事,故能得佛心決定相。若對上述諸法有所提即是罫礙,即犯已有法執,怎能得解脫自在。故得心中心相貌者,已有佛心決定相,是故能不自讚己善。

所謂善者是包括行為的善、境界的善、心通的善、靈知的善、智慧的善、解經義的善、解義理的善、信佛菩薩的善、無礙智的善、解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的善等等,這些善雖已自得,但不值得去為人掛齒,是謂不自讚己善。在不自讚己善中,更不去批判、毀謗別人,若如此也是不能離我、法二執的窠臼,也成不了心中心相貌,更無有佛心決定者。

「不近豪貴。」

得心中心相貌的修行人,都要能不親近達官顯貴,這是以前禪宗祖師常常會有的行為,這是遵照佛陀的指示。得佛心決定者也要一樣,能不依附權貴。為何不能依附權貴?一般有權有勢、高官顯要者,大多是自尊心強、我慢心重,若與他們相交往,若他們無善根,無有修行的心地,定不能忍受修行者的自在無礙行為。當初,也許您想要度他們,或許反而引來無謂的紛擾。

另一層的考慮是您所得心中心相貌是有,但道心還沒有堅定,還沒得佛心決定相,故與此等高官顯要交往,未能度他們,反而學習到他們的習氣、毛病,這樣不是又退轉了嗎?其實一個佛心決定者,應能悟到解脫知見,但還沒到佛的無上正等正覺,還沒有神通變化的能力,還不能利用神通力來折服他們,如此一來,一但與他們交往,定不能改正其習氣,故有時反而會被他們所反感化。若不然,也會搞得大家都不痛快,心裡有疙瘩,造成他們不護持佛法,有時反而會毀謗您,或者是毀謗佛法。

另外來講,禪宗行者不依附權貴,有些達官貴人有的是無情、無義,大多是踩著別人的頭,才能往上爬的,也就是踏著別人的身子才升上去的,這都是離不開你爭我奪,爭權奪利、爭風吃醋、權謀策略,以取得高位者的寵愛,這種人你跟他們搞在一起,豈不是也會感染這種心理?故依附權貴的心,要能自在地避開,這樣才有心中心相貌,也才有佛心決定相。

更要記得有修證的行者,大多能潛默將養,不喜歡暴露自己,默默地修去自己內心的習氣、毛病,因而無有名聲之累,在這種情況下會有達官顯要來參問您嗎?有些修行人故意顯露些神通異能,才會引來大眾注意,大多是這樣把名聲搞大了,才有這些高官名人,想與您結交朋友,以抬高其聲望、地位,這樣不是您被利用,就是您他互相利用,如果這樣您就不是一個真修行人。得心中心相貌者,更不要有此種行為,要能自甘寂寞,才能說是得佛心決定相者。

「不捨眾善。」

得心中心相貌者,不捨一切善行,善行有為他、為自等別。先說為自善行,菩薩有九種善行,一者生死善行,謂得佛心中心相貌者能成就道業,為化導有情,雖出沒於生死海中,而不為生死所染著,如禪宗行者指馬胎來、驢胎去,均能無礙於生死。二者自心善行,謂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能調伏自心,破除一切煩惱障,增長菩提,認識自性。三者欲塵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雖處欲塵中但能不染著,精修梵行,增長法財。四者三業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能精修於身、口、意三業,思惟策勵,皆令心得清淨。五者不惱眾生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能自持,不惱犯眾生身心,造成眾生苦惱;或眾生惱怒我等,亦能不加以為意,對眾生起憐憫心,而能不生瞋心。六者修習善行,謂得心中心相貌者,雖有佛蹤,但未成佛,故應還有很多當學習者,在菩提道上,發勇猛心,精進無間斷。七者守戒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當守一切心意清淨戒,不是以行戒為滿足,起心動念中均能與戒律相應。八者三昧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當勤修學各種三昧耶,使自己能得百千三昧、千萬三昧,使行證功德增長。九者般若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要能以般若智觀一切佛法、境界、層次等等為無所有、不可得,這樣才能直趨入菩提自性,得清淨智、一切道智,得後當即放下而不黏著。十者發願善行,得心中心相貌者,佛心決定相已起,故前修證空之過程中所持的無願三昧,即可改成願波羅蜜多,能即心發廣大願,為未來世成佛之道糧儲備,如普賢菩薩十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等。

當然得心中心相貌者,不能捨離一切眾生,故還是要對一切眾生起攝護善行,謂得佛心決定者於諸眾生當起四無量心,以大慈心給眾生無量法喜,以大悲心對有病苦眾生,常行救濟不懈怠。進而因對眾生濟苦、與樂,故自心能得喜靜、安穩。當對一切眾生時不起分別想,一律平等對待,使他們能得快樂。故得佛心決定者定能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祇要有利益眾生事者,當能全力以赴地去做善行,為眾生解除苦難,給眾生歡喜心,且能以平等、無分別心對待一切眾生,不管是有錢、無錢,不管是職位高低,都要能一體平等地去利益他們,這樣就是不捨眾善。

 

「深觀菩薩如在目前,一切怖懼漸自降攝,障礙佛菩薩自然除盡,是名第十一心。」

「深觀菩薩如在目前,」

得心中心相貌者,當能深深體會一切菩薩有如在眼前,不管有沒有影像在你面前都沒有關係,其實祂隨時都在您身邊,您的心清淨就能跟祂的心相應了,不一定要菩薩顯現一個像在你眼前,你那無形的心若能入空無,得無心之心、清淨之心、安詳之心,當你有了這些境界,就能感覺到祂的存在了,你要去體會感應,不要說有一個菩薩的影像現出來了,你才放心說菩薩真的有來了。上面所述的是心開的人,是心中心相貌已得者,他們是見不到有相的,若體淨當然能映現出來一切相。

不一定在夢中、或者在定中,你只要心能安住、詳和,你就能與菩薩的心相應、與佛心相應,你要相信祂們隨時都在你身邊,祂們的法身是遍虛空、盡法界,無所不在的。

「一切怖懼漸自降攝,障礙佛菩薩自然除盡,」

此句原藏經是「一切怖懼漸自降,攝章佛菩薩自然除盡。」由此段可能斷句有問題,這個「章」也應該是障礙的障,故稍加改成如上文,好加以闡述。

得心中心相貌者,其修行過程間難免有諸多魔擾,或冤親債主逼迫,毘那夜迦等的騷擾,或者是魑魅、魍魎、鬼神等的迷惑,當初因道眼未具,定力不強,智慧眼未開,心法不能從自性真如起,故都難免會驚嚇、怖畏、恐懼等迷亂情形發生。得心中心相貌後,都能在諸佛、菩薩的蔭護下,以決定心面對一切怖懼,自己調伏這些怖懼,如此一切大小惡事漸漸會降伏下來。

一開悟的行者是從無數的魔擾中,學習得到智慧、定力、心法,這些都是從真如性起,不由外學得,祇要能深入經藏,學習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以無所有、不可得的般若智眼,破一切修行境界的執取,再以無上菩提證得心中心相貌,觀一切法無有可得,一切怖畏當然也起不了作用,如此行者就自然能漸漸降服各種恐懼等心障。

但行者在學習般若波羅蜜多中,都要有諸佛、菩薩攝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受種種的考驗。若真遇到大障難,自有諸佛、菩薩垂加護,到最後當能除盡一切障難。

 

「是名第十一心。」

若一開悟行者能於諸法中,一切言論義辨,能不自讚。在不讚嘆己善中,又能不近豪貴,也能不捨眾善,都能如實地奉行眾善。之後,能體知隨時都有菩薩猶如在目前一樣,對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怖懼、驚恐事都能漸自降攝,一切魔障、阻礙,諸佛、菩薩都能自然地於無形中幫我們除盡,又使我們能得心中心相貌,得佛心決定相。

以上都能夠做得,這樣就是佛心中心的第十一種心,果如是者名得第十一心的心中心相貌,當然有佛心決定相。(待續)


[ 《佛心經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