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識學(一)《八識規矩頌》
      --前五識頌(55)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認識五識:

頌一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頌二曰:「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頌三曰:「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二、認識頌三相關名相

  1. 變相---所有五識的功用,並非針對外相,必須透過轉換,故謂五轉識。以上是為說明有漏五識。根與識的有漏識變相觀空後能得到真正的識用。

  2. 觀空智---觀空就是要証得無漏、不黏,不被境轉,才能証得清淨的無漏智。觀空智並非只觀空,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觀一切法塵為空,是為修行的第一階段,不是學習“用”是學習“空”。証不到空體,看不到空相,即無法得到無漏智。無漏智須透過實修實証,並非光說不練,否則是懂得道理,境界來時卻迷失,或是小的逆境可以有定力,大的逆境時,業障現前就心慌意亂、手足失措,如同往昔的凡夫境界,故修行過程之間必須學習空觀的智慧。

  3. 根本智---是本來菩提自性所具足的,根本智開發出來應該會用,可惜由於不認識或者是業力強,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尚未調伏前,妄想習氣重,根本智使不上力,素法身現,卻不能用,沒有具足成熟的力量(素法身如小孩子一般),所以根本智雖然獲得,卻起不了很大的功用,所以覺知對錯、心念起落,力道卻是不強,於後得智(差別智)証得後方十足顯示根本智的無漏性功能。

  4. 後得智---又稱差別智,是世間種種相,芸芸眾生、男、女境界各不同,是世間的差別相,因緣果報不同而產生的差別,以差別的智慧去觀世間的一切,譬如某人忌妒心強,話語中即帶有含意,以清淨無漏的空體去觀如此的話語,就能明白了知其妒意,這就是所謂的差別智。而根本智必須有差別智生起,方能顯其用,差別智在第六意識調伏以後方能生起,第七意識調伏以後平等性智起,本性即得清淨與本來的(根本)智慧一體。差別智亦稱謂後得智,因為是經過學習調伏以後才得到的智慧。

  5. 圓明---大圓鏡智生起之境界稱為圓明,因大圓鏡智性清淨,故能鑑照十方界,故成圓明。若有絲毫微塵,即不能遍照十方界,不能稱為圓明。第八意識證得本來,諸垢習氣滅,是為圓明之境。

  6. 三類分身---(1)為適應大乘四加行位菩薩的機宜,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地上的十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令其依法修行。(2)為適應二乘及凡夫的機宜,示現丈六小化身,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令其依四諦法修行。(3)為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種種化身,隨宜說法,令其離苦得樂。如來慈悲,憐愍眾生備受眾苦,運用方便,化三類分身,為不同的眾生,說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諸苦輪也。

 

三、五識頌解

頌三曰:「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一)前言

五識頌一是在講五識的行相及業用的體,第二頌是在談五識緣起的功能及業用,本來根與塵相合始能生識而知之,而眼識變現的相分與眼識見分是相對的,合此見相二分皆是眼識自證分所變起的。但愚癡的人分不清楚,到底是根與境合知,或識透過根與境合而知。此處行者當有天眼通者,其阿賴耶識現量,不透過眼根亦能見,因眼識依托阿賴耶之故,以上為說明有漏五識。

頌三四句頌文中,是在講修行中識之轉變,以及初成果位及終得佛果之行相,是為無漏清淨智行相,雜染五識要轉獲得清淨無漏智,當學空觀智;空觀智修成後始得五識清淨即能成就成所作智,能轉識成智。

但僅藉五識依空觀轉尚不能得其真實果,因第六、七識未調伏故,而且第八意識尚未成清淨無漏體,其根本智雖獲得,但五識之初果尚不能詮釋其本來功能的真實,因五識不緣真如,不為其所攝,而為後得差別智所攝。因行者雖得根本智,還不能現起後得差別智,而得「成所作智」達「轉識成智」之境界,故謂不詮釋其真實果。且五識不能單獨轉依,因五識依托阿賴耶識而現起,故當阿賴耶轉淨後,依托它的五識始能轉,故又當阿賴耶識圓明初發起後,五識始能成無漏識。此時行者已成佛道,即能以法身、化身、報身等三身,來利益三類有情眾生,讓他們息止煩惱出苦海。

 

(二)詳解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頌一、二所述為有漏識的五識行相,以下述說五識無漏清淨智行相,雜染五識要轉,才能獲得清淨無漏智。五識起用依托阿賴耶識而變現,五根面對五塵境時還要依第六識分別功用才能生起五識,又是另一個變相。若要成聖智之相,還得俟第六意識分別心滅後,才能真正轉變成聖智。而五識成聖智是為「成所作智」,此智待學會觀空智後,悟得阿賴耶識體淨後,才能真的轉成聖智之相。

就是行者練將五識不受第六意識心左右時,行者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分別香臭、嘗而不知酸甜苦辣、觸而不覺軟硬堅實,這種修證的功夫,還是不真實的,故說「果中猶自不銓真」。有待第六意識(51心所法調伏)、第七意識(18心所法調伏),僅剩得五遍行、捨受等境地時,第八意識之「大圓鏡智」現起,那時才是五識真得果地之位階,即能獲得「成所作智」。

行者在資糧位,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位階後,進而修四加行位,即能入十地的初地歡喜地(極喜地),至此遠離遍計所執性,以觀空智證空相及無所有相,證此得根本智,自體顯露,無能緣之體,是為根本智相。然因未學習世間差別智,故無神通變化之智慧,故頌曰果中猶自不詮真。待六、七識清淨後,八識大圓淨智現起,行者再隨緣習得差別智相(後得智)後,五識真果的「成所作智」才能發起,即有無量神通變化。

行者修證五識變相時,採取不相應的絕對空,是最徹底的方法,理地上雖然了解,體性是空,境起的心亦是空,沒有透過實修實証,仍然無法得到真正的空相,對一切境就會有所黏、看不開,例如身體的病痛、心的煩惱等無法去轉。依法而言,空觀智証得可以獲得無漏智現,漸而可以轉一切的業相,人常常有病痛,有病痛來時觀空,不跟隨著業緣轉,即可以減低疾病的嚴重性,甚至不藥而癒。其實一切的病痛皆由阿賴耶識所變現而執取其境,“幻心生幻病”會變現是因為有所感召,而現出病狀。如果對之以“我沒有病”,以“我沒有病”的意識轉而灌輸給阿賴耶識此一觀念,久而久之,亦能轉識捨因緣。剛開始時或由於念力不夠,如同初念佛者,口口聲聲念佛,心卻不搭調、不配合,然而慢慢培養總是會上路,氣機來時能念進心坎裡,使與心相應,此時更進一步的修空觀,就能轉業識、業力。

日本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得到癌症的病患其白血球會下降,每天於心地寂靜時,觀想體中白血球逐漸增加。開始時或許沒有增加,日積累月下來的觀想,竟然白血球真的增加了,因此學習“心用”也可成就,現在卻在學習空觀,由空觀中將業扭轉,因為一切法唯心造。

同樣的道理,觀空智可以利用在人際關係,於幻境之間,培養阿賴耶識的接受性,最後亦能改變人際關係增加親和力,因空、有之間,要成就兩邊皆是相同的道理,“消殞耶成就耶”,一切法的變化是因心而無量變化。

學習空觀可以証得清淨無漏智慧,面對境界、面對心、身不要執著,完全把它空掉了,不被心所起的煩惱所左右,必須假以時日的修練,以証到清淨無漏的智慧,變現觀空以後,才能得到清淨無漏的五識之用。

1.空觀智証得以後始得五識清淨,即能夠成就成所作智,能轉識成智。

阿賴耶識性清淨以後,如前述僅餘五遍行、捨受等心所法,故五識亦達清淨無垢,即能產生成所作智的神通變化。眼、耳、鼻、舌、身五識可以化成無量的神通變化之佛境界,故能轉識成智,將心轉成浩瀚無量的智慧。識者包括阿賴耶識及前五識,依此六現量意識而起神變,更能轉識成智。

2.但僅藉五識依空觀轉尚不能得其真實果,因第六、第七意識未調伏故。

佛弟子欲證得四種智慧:1.妙觀察智見非功(第六意識)2.平等性智心無病(第七意識)3.大圓鏡智性清淨(第八意識),4.成所作智同圓鏡(前五識)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曰“五八果地圓,六七因地轉”,前述五識同依淨色根,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破滅不執後,第八識真心現起,清淨佛性起才有淨色根,此時前五識才能依止八識之清淨體,此即是淨色根,而非依浮塵色根而現起一切法也。

五八果地圓,即五識與八識於果地才能現出清淨體、智慧及神變,六七因地轉,及六、七識在因地修行位時,就是行者要去克服妄習、妄執等毛病。所以六七識不轉,五八識就得不到果位之行相,因此必須先調伏六七識,故說六七因地轉,五八果地圓。「成所作智」的前五識果用,要起清淨無漏的智慧,首先要將第六意識、第七意識調伏。第六意識受外境、外塵的干擾而妄執、妄分別,第七意識是內心、自心的妄想、前塵影事。色法(十一)包括五根、六塵-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加上一個法處,所以五根、六塵屬於色法,皆需由第六意識調伏清淨,如果有所執持,譬如“執見惑”等,"見"即有所執著,就產生不了功用,見並非只言色相,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性,皆是一有所執著即,發揮不了功用,外境一有干擾,內心、自心的妄想起,故善、惡、順、逆的境界都要平等觀,第六意識、第七意識調伏,阿賴耶識體自然清淨,性本空當然自性就清淨。

3.第八意識尚未清淨無漏,其根本智雖獲得,但五識其果尚不能詮釋其本來功能的真實。

果中猶自不詮真:變現觀空以後,才能得到清淨無漏的智慧,第六意識、第七意識雖然調伏,眼、耳、鼻、舌、身五識不再造業或起煩惱法,但是其果仍然不真實。根本智是阿賴耶識開發出來以後,本來就具足的智慧---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的智慧。行者開悟後此等智慧即現起,但因習氣、妄執心尚強,未能即得出世間智斷煩惱,在慢慢將養後利用此觀空智修去微習,得見真如體。在第八意識成清淨無垢識後,再經學習世間差別智相,依五遍行及捨心所成就五識之成所作智。至此才能真的銓釋五識的真正果位之功能。

4.因五識不緣真如,不為其所攝,但為後得智所攝。

第八意識尚未現出清淨體,真如自性尚未開發出來,因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尚未調伏前。因而五識不能詮釋其本來功能的真實,因五識不緣真如,不為其所攝,但為後得智所攝。世間一切有相皆得因學習差別智相後,才能所有作而能成就一切差別相,依托真如清淨體而經差別智現出種種佛境界。

5.因還不能現起後得差別智,得成所作智達轉識成智之境界,故謂不詮其真實果。

行者尚未証得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故不能顯示出真如體,更不能現起五識差別識的真實功用,故不詮其真實果。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七意識永伏後,圓明發起一剎那間,五識即能成無漏識。圓明是指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時,前述心所法的多寡,可了解何識已清淨,前五意識心王修證的結果去掉些煩惱,但還有根本煩惱---三毒及二中煩惱、八大隨煩惱,故說還是有漏識,非無漏識。六、七識煩惱心滅後,只剩下第八意識心王的捨受心所(平等法相)及五遍行等法,這時就是聖人的境界了,故此時圓明發起了,同樣的五識到此時亦成無漏識了。

行者所應斷應修的皆已成辦,再來要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這才是真的要有「成所作智」---神通變化。第八意識真心佛性現起後,前五識也同時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因為前五識是依五根而現起,而五根依第八所變的相分而識知一切相。在能變現的第八識未轉成無漏以前,其所變現的五根相分,當然不可能先變為無漏。所以必須在第八識圓明初發,五根五識才能轉成無漏。至此,與前五識相應的根本煩惱貪、嗔、癡,中二隨煩惱,八大隨煩惱盡皆捨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轉成無漏了。

在度化眾生時,依淨穢國土中眾生機宜,果地佛能起神變作三類分身,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眾生,息其生死輪迥之苦。既然五識因八識淨後成無漏識,就有能力起神通變化了,故頌云:三類分身息苦輪。為什麼第八識清淨後,行者沒有神通變化?是沒神通變化,因第八識僅有鑑照的功用,可鑑知十二類眾生的因緣果報,可觀十方世界,因八識清淨體如鏡子可照一切相,此功用是靜態的。而神通變化是動態的,故一定要性清淨後,再獲得五識清淨後所產生的「成所作智」,即能依色塵的五識心而起神變。

佛度化眾生時現三種分身(1)地上菩薩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十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令依法修行,成菩薩道。(2)為二乘人示現丈六化身,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令其依四諦法修行,度到彼岸。(3)為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種種化身,運用方便,說不同的教法,使得眾生之苦能息滅。

 

五識之業用及果位神通

  1. 業用:凡夫以眼、耳離中知(離中觀塵),鼻、舌、身合中知(合中觀塵),對世間之人、事、物等觀照知之。然聖人以清淨體現量,即能以阿賴耶識真心觀塵境,證知一切塵境真實,不透過五根。

  2. 觀行:識乃心法,即第八意識之見分,根為色法,依托第八意識之相分,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根識功用不同也。五根雖為色法,但其以第八意識之親相分故,獨具第八意識之執、受二義,以第八意識攝為自體,持令不散,領以為境,且令生覺受,故第八意識與五根同是無記性,而五識心法三性皆具,此根與識之不同也。故修行時捨識用根照境,變轉相分而觀,觀目能緣見分,空目所緣真如,得此二空真如,五識所依色根非根本智,以其不親緣真如,故曰為後得智所攝。

  3. 斷惑轉智:待第八識轉智成大圓鏡智時,五根始可成無漏根,蓋因五根即第八意識所變相分故,因根成無漏,故識亦成無漏識,終而轉為成所作智,能轉識成智。

  4. 果用:三類分身息苦輪:分身者乃法、報、化三身中之化身也,此化身所被之機,依根基優劣又分三種類:一以千丈化身機被大乘四加行及地上菩薩,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十波羅蜜法,息其變易生死(心起則生,心息則滅,是謂變易與生死)。二以小化丈六身機被大乘三資糧位菩薩,與二乘、凡夫隨其類化身,息其苦輪。三以如來體性現大化小,以成所作智成就三化(身化、語化、意化),隨類應化之,教化眾生永息苦輪。


[ 《八識規矩頌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