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唯識學(一)《八識規矩頌》
      --前五識頌(5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前言

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謂眾生出生於三界中任一界地,皆由其心所感召而受生。世間萬法均由識應緣而起,此乃指宇宙萬有之本質,僅為識之變化。而識之變化過程,不外生起、存在和消逝(生、住、滅)等三大階段。吾人知悉心是業之根本,要消除一切業障,宜由調心著手,心調伏業即轉,故現介紹唯識以明心識起源之內涵,好下手修行。

「唯識學」重名相解釋,且名相繁雜,本非修禪者所能接受,因禪宗喜簡潔,但禪宗先悟得空後,若要回凡、回有,還是要學自心識,故行者若自信定力已足,要回凡時,當學唯識。學佛若不懂唯識,即不知如何修行,會偏於有為諸法;以禪宗為主,若也禪修打坐要悟自心空性,設若不懂唯識,無法掌控自心,當然今生無從成就,也易走偏而迷入偏空。從現在開始,增加唯識學相關的佛學,供養諸大德,更希大家能早日成就佛道。

中國佛教宗派有八大宗,其中之一是唯識宗,此宗尊彌勒菩薩為宗主,因彌勒菩薩以「識大」悟道,著有《瑜伽師地論》在詮釋心識,無著菩薩秉成教法而闡揚之,並著有《莊嚴論》、《攝大乘論》。後來世親菩薩又繼著《唯識廿論》、《卅論頌》等,由瑜伽百卷精粹而成。唐玄奘大師至印度取經,主學瑜伽、唯識等論,歸國後著有《唯識論述記》,慢慢由其弟子窺基法師發揚玄義,終成唯識學宗派。

唯識是何意義?「唯」者簡別義,即簡遮心外諸法,對外塵境相如色、聲、香、味、觸,以「唯」字統攝而不住。「識」是能了義,了知外塵五境相,為詮表內心之存在,此有別於空境。故唯識即是將萬有悉歸於心識一法,以「唯」遮住偏有,不偏著有相。以「識」遮住偏空,不偏著空相。故「唯」、「識」兩者互動,可直指非有、非空之中道觀,顯示真如佛性之真實性。

先來學習《八識規矩頌》,此是唐玄奘大師所著,是唯識學精華的精華。當初玄奘大師留學回國後,見諸國內大師將世親菩薩濃縮瑜伽百卷而成的《卅論頌》被繁雜化,使人難解難懂後,便將約百本的論著精粹成為十卷的《成唯識論》,集唯識學之大成。之後,玄奘大師又將最精粹的《成唯識論》,撰寫成《八識規矩頌》一卷,僅四章十二頌,一章三頌,一頌四句共四十八句。

《八識規矩頌》前三頌論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之心王、心所相應之理;次三頌論第六意識之三性、三量及相應之心所法相;再次三頌論第七意識之行相,根本妄習留存諸相,及證得平等性之真實。再次三頌論第八意識之行相本來,凡夫迷而聖人悟之境況,及最後成佛得大圓鏡之境界等。

學唯識本就很繁瑣,若無唯識學基礎者會更難懂《八識規矩頌》,但若有人能解釋得好,讓初學的人能懂,卻也能避免唯識學繁雜之弊。

 

二、認識前五識:

前五識的行相以及清淨以後的行相,以《八識規矩頌》來說明,《八識規矩頌》言簡意賅,頌簡短卻意義很深,等於是“唯識學”的總整理。前五識是眼、耳、鼻、舌、身五識而言:

()、原頌

頌一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頌二曰:「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頌三曰:「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斷句及所述內容

頌一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頌二曰:「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頌三曰:「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待續)


[ 《八識規矩頌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