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 隨順覺性(2)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五)地上隨順覺性
「有覺有照,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第三為地上菩薩的隨順覺性,此為地上菩薩用功之方法。所謂「地上」就是已經開悟了,如果是沒開悟的話,是地前菩薩。從初發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共四十四位階,可說是地前菩薩;四十位階都是修行的次第,到十迴向時再修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即能開悟。
「煖」者,身起煖相而未見智火者。「頂」者身通氣旺,能入心而觀行轉明者。「忍」者於四諦法中,修忍辱法入粗相無為。「世第一」者雖未能證理,但已得小乘果,是世間第一殊勝境界。至此境界,身體上的變化殊勝,如果要入登地菩薩,色身沒有成就是不可能的。以前在台大BBS網站上,有個學生說我們道場佛不佛、道不道的,這就是他認知不清楚,道者練氣,佛者明心見性,要見性,無氣不成。再觀《圓覺經》中云:「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未全了悟佛法者,才會有分別心也。佛法當然沒有談到「氣」,但十方禪林的南懷瑾老師曾講過:「在娑婆世界裡,最高的氣功師是釋迦牟尼佛。」可見沒有氣,怎麼修心呢?所以你要開悟,色身要打通,一定要有氣。要整個色身能夠成就,最主要在於我們的頭頂部(靠近腦部位),入海底輪修行是不能成就解脫道的。
以上這些加行法,用世間的禪定(初禪、二禪、三禪)這些都不能跨越世間禪,進入無色界或開悟的境界,只有世間第一的「四禪」境界,才能跨過去而入「出世間」,再來就證得空,解脫無礙。地前菩薩為「見解為礙」,這是對外境的煩惱而說。再進入「覺礙為礙」,這是我們覺知心的煩惱,對內覺而言。以上這些是四加行位,四十位階以外再加四加行法。
現在要講地上菩薩的覺性,地上菩薩為菩薩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明地或發光地)、四地(燄慧地)。至四地菩薩就能無煩惱,智慧像火燄一樣,燒掉一切的煩惱,所以要解脫而沒有煩惱,至少要四地以上。如果沒有開悟,又沒辦法入歡喜地,這個關卡就是禪宗所講的一定要開悟,佛法要在開悟後,才能講到真正的佛法,故《大智度論》上說:「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佛法要在四禪天中說起,四禪以上的行者,對世尊所說的解脫法,才能體會。
四禪境界如入一境性,是說你的體性面對一切境界,心定都不會起變,境當然也定,定境就是一境。為什麼一個人看到一個外境,是一個境;兩個人看到同一個境,是兩個境,因毛病不同,因此,所感的外境都不一樣,一百個人看同一個境,產生一百個心境,為什麼?這是依個人的個性、習氣、毛病在改變,如果一百個人同樣修到四禪的境界,所看到的境,就相同,就像鏡中照到的境,相同的鏡子所呈現的境當然相同。
修到四禪才有一境性的功夫,剛講的四禪是什麼?初禪是未到地禪,因未到色界天的地步,從五趣雜居地(欲界天)到初禪(離生喜樂地-離開欲界的生死,產生內心的自在、快樂),這以色界天來講,還沒完全的進入。
二禪是喜俱禪,內心產生無量的歡喜,像你去參加法會一樣,動不動內心就法喜充滿,法喜充滿應該很好,但對修禪的人是不好,因為你還有一個喜愛心,煩惱、討厭當然不對,喜心也不對,喜俱禪是在二禪的境界,所以要捨。法證到以後都要捨,捨了以後就可以進入三禪境界。
三禪為樂俱禪,喜是心感,樂是身感,可以想像三禪境界的每一個身體細胞都充滿了氣,色身覺得非常舒服、非常痛快,就像練氣功的人,整個身體充滿了氣,那不是很舒服嗎?這是世間最舒服的一種感受。若執著色身的氣感,這樣也不對,所以要捨,捨掉以後,心都不執著,才會進入一境性,四禪的境界。
四禪的境界是捨念清淨,不被身體得到善境界所左右,也不被心裡得到的善境界所迷惑,這樣才能進入四禪的一境性—捨念清淨。這個時候的境界就進入快開悟的階段,最容易起神通變化。世尊在經典上說:證入四禪行者,要學什麼都能隨意成就,要學各種神通變化,在四禪境界都可以修得。
但是,修了這世間五種神通有何用?死了以後,還是沒有用,沒有解脫,以後天壽盡了,還是再輪迴。所以在這緊要關頭,如果再修四加行,就很有可能跨入菩薩位階,那時候就要專門修心、修解脫道。如果不修心就進入無色界境界,無色界有四種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禪定天神壽命盡了,還是照樣輪迴。
所以有緣聽到佛法,在這緊要關頭,就要加緊用功,開悟以後也不要去搞身心的五陰魔相,這些都是避免落入無色界天神禪定的果報,所以要一直超越,求內心的解脫,把內心的煩惱、執著都推翻掉。
開悟以後的行者,「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有照有覺的修行法在初禪的時候就有,初禪(又名未到地禪)的用功方法,就是用覺觀,若心還有一個覺知,那只是「見解為礙」,內心的知見為知見,所以才有煩惱。「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有此覺照仍是障礙,因有能、所之故,能照是心,所照是境;因外境(所)引無明,而內心(能)起煩惱。現在所者(境不黏)破滅了,就會進入心裡的修行狀態,因未能自在,故有所覺還有掛礙,叫「覺礙為礙」。這是了了的知覺,知而「覺」了,就表示有一個妄想心在,覺知能洞悉之,始謂覺。如果有個覺知,而沒有一個妄想的心,那怎麼叫做覺?怎麼叫妄想?對一般凡夫而言,這兩個本來就在一起,分不開來,在禪修、打坐中慢慢地,你就了解自己有一個扮演警察的覺照之心,要捉小偷(常常打妄想,讓你的習氣在你的八識中流露出來的),這個妄心起,迷失自性,所以才會去造業。
先照才覺知這個念不對、不好,如果有照有覺,可以掌控未來的因緣,它也可以起心念,這心念大概都會掛礙,你所掛礙的那件事,常常會浮起來,你的覺知看到它,才知道自己在掛礙這件事,覺了就要放下,不要再去煩惱,問題就是有照有覺了以後,沒有辦法放下。
而地前菩薩的「覺礙為礙」,現在還沒有把它消掉,還是「有照有覺,俱名障礙」,不管你照到什麼因緣,放它不下,這都是你對法的執著,放不開,照了以後有覺,覺了以後又放不下,不如不知道,還來的自在。如果你知道後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又放不開,怎麼辦呢?若你能以最壞的打算,就沒事了,頂多死了算了,你如果有這種心態的話,還有比這個更壞的嗎?如果你連死都不怕,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把心定位在死的位置上,什麼事都好辦了,所以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不要常常有怕死的心,有所執著,有所害怕,你那個因就變成一個煩惱的種子,有的人太愛護這個道場,好像人家都不能來批評,只要一批評就產生煩惱。對你家裡的小孩也一樣,你怕他受傷害,就用千百種的方法去保護他,有這種心態就有煩惱,如果你回過來想一想,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人教育小孩都是按步就班這樣,如果能順其緣,當然很好,否則就隨緣。在我們日常生活也一樣,你太關愛某人,也會有煩惱,用在我們的覺照也一樣,我們覺照過去、未來的事情,該發生、要發生的,我們放不下,所以,就變成一種障礙。有照有覺,不是說好不好,而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現在進入「覺礙為礙」一定要把它空掉,在六結使中,到這境界就有靈通,所以用覺照,如果有照有覺還放不下,俱名是障礙,這叫做圓覺上的一種障礙。我們現在要求圓覺,求諸佛、菩薩這樣自在解脫的圓滿覺性,如果你還是「有照有覺」此亦名一種障礙。
現在一實際的問題來了,有的同學覺知地震要來了,會死很多人。網上e-mail也有一位同學,說他今年初就知道災難要來了,這就叫做「有照有覺」,有照有覺就看你放得開與放不開的問題,如果放得開,覺而不住,諸佛菩薩都是這樣,心精通合的境界,在《楞嚴經》的魔相裡第一段就是講這個,為什麼一個人成佛的時候會世界消隕?
菩薩心精通合,無所掛礙,那怕世界滅、世界生,對他來講都無所謂,因他能有覺有照而沒有掛礙;世界動搖、世界毀滅,鬼、神、天魔之類就很掛礙、很驚慌,所以會對修行人興起害心。現在回過來講,地上菩薩對所要覺知、所要鑑照的境界,有沒有自在?如果沒有自在,懂的愈多是愈痛苦,體會愈多也就愈煩惱,如果你懂了後,放得下倒無所謂。很多有此覺照的人,卻沒有正式修佛法,或者沒有人幫他開導,就會很害怕,就會放不開,到最後變成神經兮兮。
問題是你通了以後,有沒有自在?沒有自在就是要再修,修到覺知以後,下一關要悟入空。如果有照有覺能夠不住法,那就是空。但我們常常在講修空觀有兩個階段:我做不到空卻一切相,所以,我就要用絕對的空去否定一切,你說有,我說沒有,業障一直來,我說這不是業障,這是巧合,不要一直說:「有!有!有!」,還沒有定力的時候,不要一直說有,有定力以後看多了,才能承認有,這樣對你就沒有影響。當悟得空能脫黏後,又要回到相對空的境界,那就是圓覺,已經是比較圓滿的覺悟了。
一個人修行到身氣脈有動的話,還照不出來,覺不出來,那就是沒有境界。而有照有覺的功夫,表示你心沒有全開;開了大半,而沒有靈通、沒有一些異能,代表你心沒有成就,故身有成就還不足以讓你心有成就。有的人說我沒練氣功什麼的,就有這個覺照的功夫,那是宿世因緣,你前一世修得的。有時難的是前世修的到今世,還來不及跟佛教接觸,就進入有照有覺的境界,這樣的人,每個都會搞得神經兮兮的。
有覺照不能放下,雖然現在心比較定,知道怎麼回事,隨時還會碰到因緣,還是會不自在,還是有障礙,要練到空的話,就不住一法了。為什麼別人去亡者家裡不會怎麼樣?而你還是很敏感,是有覺照這些而擺脫不了。總而言之,就是有照有覺,但沒辦法自在,這都是障礙,沒有悟入空以前,都是要捨掉一切法,這就是在修行,你心覺照以後不要去攀一切的緣。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這句話就重要了。不覺的話,這佛性死掉了,所以我們常講,不要說「無想」,住在空的境界,你要有覺有照,然後常覺不住,這不住就要練。我們看很多人的行為,或看進他的心裡面,哪一個對?哪一個錯?知道就好,不要一直去想轉他,要去改變他,他這麼走來,有他必然的因緣。覺照了以後,就要自然、放下!因緣成熟,自然有不同的境況,發生以後,也許就走上正途,在還沒走入正途以前,你光急也沒有用,所以覺照變成一種障礙,就要練習放下,不要管它,總有一天會改變的,在還沒有證到自然無住以前,只好用有為法去安慰、打斷你掛礙的心。所以菩薩常覺不住,如果不覺會變成無想,覺不出來的話,變成無知。
剛剛我們談到四禪的境界,要跨入地上菩薩境界以前,在打坐時,常處在「無想」的境界,這樣一直下去,會變成無想天的果報。無想天跟廣果天的壽命一樣,四禪有三天,廣果天的果報最高。打坐常不起心動念,不隨你的覺知去觀照一切境界而起心動念的話,會變成無想。修佛法不是怕想,也不是怕念頭起,就怕覺知以後,而放不開,變成一種障礙。雖然不能一下子就修得無住,那就用心裡呼口號的方法說:「放下吧!無所謂啦!」此種第二層次法門不得不用,因為,我不能像菩薩一樣,能入無住的境界。諸佛菩薩也是這樣修上來的,修了幾萬世,才有這樣如如不動的覺照不住的功夫。
我們在過程之間,有照有覺但有所住,有所住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掛礙,那如何來轉成沒有煩惱?這就是地上菩薩要修的,能照能覺的心,已經比地前菩薩的心還靈通九倍。你現在這個靈敏感應的心,如何自在?這跟無知無覺的自在不一樣,你要是有照有覺,就是有心通力,知道很多事情以後,不能自在,就要去轉。要發生不如意的事,轉成不發生,如果心能無住,就不會發生,如果有所住,除了煩惱以外,對事情都沒有幫助,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照與照者,同時寂滅。」登地菩薩以後,不必用照,只須了知無明性空,雖是常覺,亦不住覺,外無所照,內無能照的覺,故照與所照,同時寂滅。要進入空的話,能照的是我們的覺知,對所照的境界要滅,地上菩薩要練成自在,只是覺得事情要發生時,覺得不太對,但也沒有事,這兩個層次就在這裡,有照有覺放不開,所以境就會現,照和照者,同時寂滅的話,就不去應這個緣,這個關鍵就在這裡,要發生的事,能照的心,被照的境,同時都寂滅。也不是說寂滅了以後,什麼事情都沒有,最後它還是有。
你看埔里那麼多佛寺廟在那裡,菩薩都不知道會發生地震嗎?那他應該告訴每一個人,什麼時候大家都出去,不要在家裡,因為菩薩沒有這種掛礙的心,倒就倒!若是福德、因緣、果報都不錯的話,怎麼倒也壓不死他,像靈嚴山寺不是倒了嗎?大家都跑出來,既然菩薩知道要倒了,怎麼不叫他們先出去?有所覺知也不能去應緣,發生以後再來處理。埔里地區的出家師父們,所住的有形寺廟倒了很多,但就沒聽說一個師父往生的,奇怪吧!
世間的一切因緣果報就是這樣,不能故意要封閉那個要發生的因,只是發生時,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人員犧牲減到最小,要知道「照與照者,同時寂滅。」這有沒有覺,連覺都懶得去覺,這樣才能心通精合而無礙。所以有覺照的人,不是說不好,但是還沒有完全解脫,還有掛礙,已經照到未來幾天會發生什麼事,那還是有覺照,還是去攀那個緣。所以「照與照者,要同時寂滅」這樣的話,就沒有一個覺知的心會被牽扯住,若有一個頭就可能被提去砍頭,如果沒有頭,那怎麼砍?底下就在說明這一段。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把那個能覺照一切因緣果報現象的覺知,自我斬斷,自斷其首頭,還有沒有東西可以讓人再來斬我的頭,因為我沒有頭了,怎麼斬?「譬如有人,自斷其首。」能斷之人喻能照之心,所斷之首喻所照之境。
「首已斷故,無能斷者。」首(所照)已斷故,無能斷者,因所照已滅,能照亦亡,不可能起一個能照之心去準備照下一個境,故能照與所照同時寂滅矣。所以「無能斷者」謂沒有一個頭可以拿去斬,若你有頭的話,就會去感知一切境界,那一切的因緣果報就是在感知我們這個頭,就是感知我們的覺照,你這個覺照自動砍掉了,不再覺照了。「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寂寂然的不動,不發生功用,滅卻對一切境界的牽扯。
「寂滅」這兩個字,講了好幾次了,懂嗎?寂寂然是我們的體,不動的,相對的去對境不執,那就是滅,不是把什麼東西都壓得沒有。就是我有一個覺知的心,我不去捉它,不管你寂滅不寂滅,世間的事情都一直在發生,這是因果嘛!算是我寂寂然的體,心精通合,不會去掛礙任何事情,事情發生就發生,我不會去掛礙,相對的對境不去執著,這就叫滅,我們的佛性就是這個樣子的。
寂滅現前,生滅法─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寂滅滅已,佛性現前。所以照與照者都同時寂滅的話,佛性現不起來嗎?有因緣就現起來了,所以既然佛性能現起來的話,那是什麼境界?就是你把覺照的這個頭,自我砍斷,佛性自然因緣而現。
「自斷其首,無能斷者。」人家要來斷你的頭,已經沒有頭可斷了,也就是我不主動的去覺知一切事情的話,就不會被世間的一切跟我有緣的因緣牽扯,斷掉了,那普特伽羅(中陰身)不就解脫了,不會去攀緣了。我們跟娑婆世界裡的千千萬萬億眾生都有緣,若你能夠「自斷其首」,不再覺照,不再跟他們牽扯,不再跟他們攀緣,有業力要來提你的頭,因為我自斷其首,故「無能斷者」,如果種種妨害圓滿覺性所現起的這些障礙,都已經沒有的話,那你還有什麼障礙要來滅呢?
現在主要的問題,在於「覺」跟「照」變成我們的障礙,現在自斷其首,已經滅掉「覺礙為礙」的那個心了,再也沒有一個妨礙你證得圓滿覺性的障礙會存在,也不必要去滅它,所以境還是有,但是我自斷其覺照的心去執那個境,那外境就不會變成一個障礙你覺照以後的境界了,這樣整個修行過程到這裡,地上菩薩就真的解脫了。
很多同學為什麼不能解脫?就在有覺有照,又不能把能照的心空掉,不能把所要照的境,相對的疏離,所以才會有不自在,才會有掛礙。現在,我把覺照的心不讓它那麼敏感,不對一切境執著,所以你不要叫別人來改他的毛病,你要修自己為什麼對這個人做這件事情看不進去,不管是做的對或錯,你都要守住你的心,不要被外境來迷惑你的心。
同理!你有覺有照的心,去照到那個境,那個境就不會來迷惑你,你放不下,那就是還有一個覺照的心要把它砍斷,照與照者要讓它同時無礙,講修行層次,就只有到這裡。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則以礙心者,是言因以覺照心來滅卻所礙之境心,會心生障礙,故以「覺照為礙心」喻能照之覺知為一礙心。「自滅諸礙」即是將覺知心滅,則所照境亦即滅諸礙。諸礙(所要滅之礙)已自斷滅,不必有一能滅之覺心,此即能做到主客皆滅的對待解脫智慧。
「修多羅教,如標指月。」這跟地上菩薩本來沒關係,現在講經典,一切的經典是修多羅(sutra梵文發音),經典雖然是世尊所講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了解當初世尊的意思,講的經文翻成梵文、再翻成中文也只是一個指標而已。
所以「修多羅教,如標指月」,就像某人用手指指向月亮,但是月亮-大滿月就是目標嗎?是的,這是手指頭指向目標,世尊所講的經典,就像手指頭指向月亮(月亮表示目標-圓滿覺性),要我們看目標、看月亮,不要看手指頭(手指-修多羅教),你不要光只在經典、文章上,看文字的字面意義,那是沒有用!
這只是標示叫你斷掉有覺有照那個可覺知的頭,要怎麼去斷,要實際去印証,「如標指月」只是告訴你,我們要斷覺知的頭,要從心地這裡斷,不要一直在經典上探討,不要光看指向月的手指頭,光看經文,而是要看終極目標物。
「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你證到地上菩薩有覺有知了,哦!有覺有知原來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到這境界的話,以為我捏你一把,你會痛!這就是覺,好像肚子餓了該吃飯,那是覺;這樣是錯認了經典所講的意思,所以,一切經典都是比量意識,它只是標示目標在那裡,你要去証,你要去得到月亮(這個實際東西)以後,你就知道原來經典在講的,就是講這回事情,不然有覺有知,一般沒有這種覺照功夫的人,他會講什麼是有覺呢?他說我會痛!是有覺。其實經典不是在講這個,在講我們一個靈敏覺照的心,可以應萬種緣的心,輪迴的根本就在這裡,你要怎麼把這個能覺知一切因緣的頭砍斷?
講了半天!你現在已經知道原來是在講哪個,但要去印證,如果真的見月亮了,就代表你得到這個有覺有知,斷了頭這件事都證到以後,原來世尊講的是這回事情,才了知所標、所指向的事情,並不是目標物。譬如經典所講的內容也知道了,原來手指頭所指的是方向,不能把它當做是月亮,你証到月亮的時候,才知道所標示的只是一個說明而已,不是你真正要找的。所以「畢竟非月」指標的手指頭跟月亮本來就不一樣,一個是指方向,一個是指目的物,不要把指方向的經典當做目標一直在研究,它只是告訴你要從這個方向去找,找到的話,你才知道兩個是不一樣。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諸佛也好,菩薩也好,有所開示變成文字,這些都是指向你要找自性的方向而已,不要沈迷於所講的經文上的文字內容,它只是導向一個方向而已,使你能了解這回事情。
前面是講修証的功夫,後面是講對經典的利用心態,不要把事情主客搞亂了,你了解到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問題是你不能有覺有知,你不是地上菩薩,不能斷首不去攀一切境,照、所照同時寂滅,那還是沒找到月亮一樣,還沒找到自性。現在証得的話,從經典上來體會,哪一個是主?哪一個是過程之間方向的引導?懂得這些以後,你才有資格說你已經入地,也可以遵照我們體性的覺知走下去,這是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者。
(六) 明隨順覺性相「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最後一段講的是什麼呢?還沒有證到斷頭時,應該怎麼來修?要了解隨順覺性的時候,怎麼來配合它呢?不要以你這個妄想或採有為法來修,如果你這樣搞下去的話,永遠證不到把你覺知的頭斷滅掉。所以有覺有照的話,不能自在,一定要有一個方法讓你把照與所照同時讓它寂滅,你現在要了解理論後,再以這個方法來修。
什麼叫做「明隨順覺性」?這一段話在《圓覺經》裡最常被引用的,也要有實際證到這個境界的人,才會愛惜這一段經文的話,也就是無色界世間禪者,要去調整他的心態,不要注重那種覺知,不要注重那種所照的境界,自認為我已經了解了未來要發生的,過去已發生的人、事、物。光了解這些是沒有用的,你要超越這種了解(覺知)才能夠解脫,不然你的頭(覺知心)永遠很敏感,覺知可以照一切因緣,照了以後又跟它去攪和、去輪迴,所以有所覺知都要把它看成虛妄不實在。
有的同學覺知以後很認真,當一回事情,如果不能超越你還是凡夫,那怕你有覺知而且那麼地準也沒有用,因不能夠證入梵行(清淨行)。「梵行」是你修行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沒有男女的淫慾心,如果有淫慾就會再來娑婆世界受生,做到沒有淫慾心,再往上知道諸法的覺知而能把它斷掉,才能夠成就菩薩的圓覺境界,要知道道理很簡單,只是你有沒有辦法捨棄這種覺知的神通力量。
「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這是地上菩薩,不是地前菩薩,地前菩薩的妄心根本就是妄想,他很會攀緣,沒有緣他也會自己打妄想,有攀緣就住境,自己胡思亂想。既然是地上菩薩就不能打妄想,不妄想不是只有一時而已,是居一切時能不打妄想,這代表二六時中(印度一天時間分成日夜為二,日或夜又分為上、中、下,合計24小時)都不要起妄想念,為什麼會起妄想念?第一個來自於無明的種子現起,你還有習氣就會去捉它。第二個是你覺照的心(有覺照的心)感知外在因緣,然後就起心念相應,這些都不是你自在的體性,都是你的習氣所現。
我一直在強調體性是空,能體會體空但不能有意念執取,這些心意念都是虛幻不實在的,所以居住一切時間不要起妄想心、妄想念,這裡講的不起妄想念就是前述第一個境界,不要無事找事,無因緣找妄緣。無事找事是什麼?就是沒有一個實際的人、事、物發生在我們面前,然後你自己在內心(阿賴耶識裡)提一個境來打妄想,這叫做無事找事,就像想陰、受陰魔境一樣,本來是虛幻的,沒有人、事、物,但可不可以自己創造,可以!
妳想想妳婆婆,以前很照顧妳(常常修理妳),經過幾十年了,現在想起來就一肚子的火又要冒出來,以前被欺負得太厲害,這樣自己去捉這個境來煩惱。妳婆婆在那裡?她現在沒有在妳面前,這叫無事找事,沒有一個實際的因緣,妳自己去找一個種子妄緣來打妄想。故說居一切時,不要胡思亂想,去動這個念,現在妄想心起,我已經做到居一切時不去打妄想了,暫時不起妄想了,但怎麼還有念呢?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你叫我不要打妄想,這個妄心又從那裡來?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二個境界,對於外在因緣的感召。地上菩薩有覺有照的頭,能不去感召這個因緣,是為解脫。若這個因緣還沒到來,但是有感召心,有感召是第八識所感而現,而第七識當然會去捉第八識因緣影像。第八識所了知的因緣,阿賴耶識會自己照而後現,而第七識它不會照也不會現那個境,只會執著第八識所現為真;這第七識的妄想念是虛幻不實在的,不管怎麼樣,它都會起妄想心,是依我們的佛性(第八識)鑑照一切因緣,然後第七識執取,經第六識的錯認感召為真,譬如我體會到某事時,這是我的真心感知,然後我會現起妄想,這時候的妄想心,不要一直壓它,不要故意讓它息滅,而是要讓它自己息滅下去。
為什麼要這樣?第一個妄心不起,我做到了,第二個為什麼妄心起的時候,不要去壓它,不強要讓它熄滅掉呢?這裡面是有因緣可觀的,不動的體性還會產生念頭,我可藉此來觀這個因緣,這是佛性鑑照的功能現象,你不必要強去壓抑它,讓它自己息滅。起時用一個了了知覺來看它,這個念在想什麼?這就是你覺知的能力,就是你佛性不空,能現起一切法的根本。所以於諸妄心,亦不要強迫它熄滅掉。不熄掉中你可以觀它,看它裡面在說什麼?問題看了以後你不要煩惱,接下來告訴你不要煩惱的道理在那裡?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因為一切都是虛幻,剛剛有因緣所現的妄念,你叫我不要熄滅它,現在面對它要不要看得很清楚,不要!稍為懂一下就好。「了知」跟「懂一下」有什麼不同?何謂「了知」,譬如你心念掛礙那個因緣,而起一個念頭,閃一下過去了,如果要了知,就要用分別心而去強知它,這就執境了,心會亂的!所以住妄想境,不要很用心的加以分別,不能了知亦不要進一步去思考,雖然念頭現出來不加以了知,但我也知道什麼事情。若強了知後,如果好事要發生你就會很喜歡,不好的事你就會很煩惱,甚至阻止它發生,所以你能不能解脫,就在這句話的證知上。
「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如果妄想念(真心所現之念)閃出來時,你感知而不被境來影響,也不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你有覺知好壞總是有感覺,但當下不去分辯真假,這才能斷掉你感知的根頭(輪迴的根本心識);在你有感知而不被影響,你一定要超越它,要超越就不管它真假。所以過程之間,閃過的念頭,於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去分辯剛剛的念頭是真假。以前從開始到現在,你是如何修的,對這樣的妄念,你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如果不是用上述這樣的法門來修,就是依附外道法,非解脫道修證的心法。
另一方面,如果讓心念都不起,變成佛性死掉了,無覺無知;如果能讓你有覺有知的心去應一切緣,其感知的一切境,你就要超越這些境,不要去提這些境,連真假都不加以分辯。所以這裡經文分為好幾個層次在說明:
第一階段:你不要自己打妄想,沒事找事,做到了沒;做到了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再來內心還會起念,那是你佛性所感知的一切因緣,這時要不要壓它不起念呢?不行!不起念就不能了知什麼事情,佛性也會被壓死了,所以到此境界就到了六結使(動、靜、根、覺、空、滅)裡,「覺」然後要入「空」,空證到了,要把空也滅掉,到此階段變成相對空,即「滅」的境界,有境而不分別真假,不分辯真假就把頭斷掉了,即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第三階段:你可以覺知要發生什麼事情,裡面有什麼因緣,能不跟它攪和,就超越了,所以我知道境,但不隨境(因緣)流轉,這樣一方面知道因緣的來龍去脈;一方面又超越它,而不隨業流轉,才有辦法解脫,超出三界。
所以行者於無了知之間,不要去分辯所起的心念是真、假,這段很重要!再來下個結論: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這跟一般外道或二乘所修的法,都不一樣,二乘有時候不去管事,反正眼不見為淨,懶得去看什麼事,他對法的執著沒有辦法完全滅。現在菩薩不一樣,要懂得法的起滅因緣,要去看這件事怎麼發生?又有什麼因緣?還要有一個能力去超越它,不要隨因緣去流轉,不隨因緣流轉,法起不辯真假就好了。所以在內心閃一個念頭,不要再去分辯它是真是假。如果你聽到這個法門而能夠認真的去信解受持,且不懷疑,避開這些心感的糾纏,才能回到真正的自性,也才能把對一切因緣果報、感召的力量(執著很強的業根)破滅掉,這段跟《金剛經》裡所說有點異曲同工之效。《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相包括妄想相(不真實),因緣感召的妄念(真實),都把它看做妄想不真實,這才能超越業力的牽扯。
所以這段經文你能相信,然後受持,而不產生驚怕,這樣不用靈知靈覺心去感知一切外境(因那種妄想心所執的境,還有一種牽扯的力量,會使你輪迴),而以體性去感知一切境且不隨境流轉。這兩個層次不一樣,一個是會算命,但還是隨業在流轉;一個是會算命,而且還可以超越再把命轉過來(解命),這要用你的體性,讓它自在才有辦法。
所以不用懷疑經典,聽了以後也不要害怕,最後你得到什麼?什麼也沒得到。失去什麼了嗎?什麼也沒有失去!反而更清楚的可以用自在的體性去感知一切境,但不隨一切境迷糊、流轉。這些境包括你內心的感情作用,世俗之間的感受,恢復到自在的體性而能不隨境流轉。你如果能做到這樣,就能徹底了解什麼叫隨順覺性。隨你自在的佛性應緣,而不用妄想習氣來引導自己趨向業緣,即能以自在心住入佛圓覺的佛性(實性),而能用它來應一切因緣。
談到這個"性",在唯識中有三性說,以此來區分這段經文:
遍計所執性:是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因為一切妄念都是遍計所執,就是無事(無因緣)找事,亦即煩惱的根源。
依他起性:是指「於諸妄心,亦不息滅」,這是有事(因緣)而依他(因緣)起性,即有外在的因緣而緣起自性相應生法。
圓成實性:佛心處在不息滅一切因緣間,用圓成實性(空理)去應對一切因緣境界。
這裡經文是指「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用圓成實性去了知,不用分別心去認知,也不必去分辯真假。因為圓成實性可面對外境諸緣而無礙,因圓成實性是空性,能不黏著一切境;空性若沒圓成,就表示還有餘習去應緣,若有圓成實性,就能自在的應緣,而不被境迷,才有辦法解脫、超越。
世尊對菩薩所講的經典都是相通的,只是名相不同而已。一般沒有大乘種性的人,聽到這種法門都會害怕,怎麼把覺知滅掉,採不即不離,所感知的靈知靈覺不去用它,那這個「我」在幹什麼?我又在修什麼?他不知道拋棄這些,圓覺的佛性才會應運而生,這是《圓覺經》中所述實修的層次,也是很實用的法門,如果你能依照經文去做,也可以體會出心裡面有很多妄想念會出來,但學習不要去亂講,憋不住講出時,就代表你還有法的執著。最好要「不辯真實」,不落於口舌的言說中。
( 88 年 12 月 19 日 講於 法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