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卷四
初分學觀品第二之二(7)
--有關大般若法相總整理(4)
法相總整理(續)
十五、 四靜慮(禪):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色界四禪天)
色界意為色所屬之界,又稱色天或色行天。此界眾生因有淨妙色質之器世界(天宮),且有色妙之色身,但因不能突破色束縛,故受色界繫。此界眾生在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中,已除鼻、舌二識與香、味二塵之惑,故僅餘十四界所生諸法之執著;另在二十二根中色界眾生所界繫者,除上述之鼻、舌二根不起作用外,再除三無漏根(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人根(男、女二性別根)及受蘊之憂、苦等四根外,尚受十三根所起諸法所惑。十三根者即謂眼、耳、身、意等四色根,喜、樂、捨、命等四受根,信、勤、念、定、慧等五善根。
此色界眾生成就十種功德,謂入智功德、起通功德、大無量功德、十利益功德、五事報果成就功德、心自在功德、修習對治功德、對治成就功德、修習正道功德、正道成就功德等十。
世間禪行者入滅之中(陰)有,形色鮮白,不若人天之中陰為金光色;無色界天眾,以無色之故,故無中有。
(一).初靜慮(初禪天)
此天又稱離生喜樂地,乃因行者能遠離欲界之惡法,修證至初禪境界,而生起喜、樂感受者。修禪定得初禪境界行者命終所生之處,即謂初禪天。
此地行者得初禪具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心體等持)等五支,即得身中所生八觸(動觸、癢觸、輕觸、重觸、冷觸、暖觸、澀觸、滑觸)感受,並得十種功德(精進、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故心能寂靜審慮,遠離欲界諸惡法而得禪定力也。
然此地眾生因尚具有覺有觀之心理活動,以此覺觀尋伺可對治貪恚害尋、苦、憂、犯戒、散亂等五種修道之障礙。此禪定行者因有尋伺等心理活動,故能起見、聞、觸等意念,且因之能起諸語業。因有尋、伺,君臣諂誑,內火所逼,故受劫末火災劫。
1. 內心染淨境界
欲證入初禪境界行者,其對治支為覺觀,斷一切欲界中欲法,且出離憂根。故《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中舉禪經禪義偈曰:
「離欲及惡法,有覺並有觀,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
已得離淫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
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分別則為觀,入初禪亦然。」
2. 有覺有觀
初禪境界謂未到地禪,有覺有觀禪定,亦謂有尋有伺禪定,入心一境性,心與體性等持無二,得有覺有觀之禪定。《瑜伽師地論》曰:「第一靜慮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尋、伺為其緣,三摩地為彼所依,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
《瑜伽師地論》曰:「此欲界及色界初淨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即淨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從第二淨慮,餘有色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淨慮,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境故,不由分別現行故。」
3. 得初禪境界
初禪境界行者,以尋、伺二支來對治一切惡法,所得為喜、樂二利益支,並得心一境性之自性支,此謂初禪五支。但初禪行者雖得利益支為喜、樂覺受,但其覺、觀乃有粗細二等之分相,尚須加以對治。
(1)入清涼地:
未到初禪時,因不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行者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得四種禪相:一味相應,二淨,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如入清涼地。
(2)初禪境界:
有覺(尋)有觀(伺),離欲界生死得喜樂入初禪。粗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細微,名為觀。行者覺時,有一自覺之心,可鑑照妄想之念,且不用太費力。若行者體性覺念不能與妄念分離,則覺之功用使不上力。若妄念微細,則以覺知觀其微細妄念,而能不昧。此覺觀境界若得之,可住入初禪境界。惟心不能住清淨地,不能得無漏,縱有覺觀,亦未入清涼地。
(3)定境中覺觀互用相:
初禪以上,不需分斷食,故無鼻、舌二識相應。唯對眼、耳、身、意等四識有喜受,尚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與三識相應。且有覺、有觀,覺、觀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覺觀嬈動禪心,猶如清水波盪,則無所見,故以種種因緣呵覺觀。
(4)心一境性
初禪行者依於覺觀,得內心清淨,繫心一處,定生喜樂,得心一境性,心性等持。惟初禪行者所得之心一境性,係藉由覺觀,以審慮得一定境。行者當知其非,滅覺觀之過,入無覺無觀,始可入二禪。
4. 得初禪果報
此天天眾依修行境界不同,而依果報分住三天,曰梵眾天、梵輔天及大梵天,總稱為梵天。梵者意為離諸淫欲,入清淨地、寂靜心一境性等。其中大梵天王統御著梵眾天天眾之人民,並以梵輔天眾為其輔弼臣。此初禪天眾在七識住中,屬於身異想一識住生,因梵眾天天眾想其為大梵王所生,而大梵王亦認為梵眾為其所生,故其想為一;但梵天三天眾身卻不同,大梵王除身最高外,容貌、言語、光明、衣冠等一一異於梵眾,故曰身異。
(1)梵眾天:
梵眾天者又坐梵身天,乃色界初禪第一天。諸天眾已離欲界淫欲,去除飲食、睡眠等欲,入清涼地。其乃係大梵天所有、所化、所領之天眾所住者,故叫梵眾天。此天之天眾身長半由旬(二十里),壽命半中劫。
(2)梵輔天:
梵輔天者又作梵富樓天或梵前益天,乃色界初禪第二天。以在梵前恆思梵天利益,因以得名。梵輔天眾均為大梵天之輔弼臣,因是名梵輔天。此天之天眾身長一由旬(四十里),壽命一中劫。
(3)大梵天:
大梵天者又稱梵天、梵王、世主天、娑婆世界主,乃色界初禪天第三天。此天眾得無覺有觀禪定,於中欲求作梵天王故,兼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故感生此天。大梵天身長為一由旬半(六十里),壽量為一中劫半。大梵天王深信佛法,常與帝釋天主做佛教護法神,助佛教化眾生,大梵天王每值佛出世,必先來請佛轉法輪。
(二)二靜慮(色界二禪天)
此天又稱定生喜樂地,乃因行者去覺觀二過,修證至內等清淨二禪境界,而生起喜、樂感受者,並證入二禪心一境性。修禪定得二禪境界行者命終所生之處,即謂二禪天。
此地行者得二禪天禪定四支,行者呵責覺觀後,離初禪之尋伺塵濁之法,形成信根,即證得內等淨支。行者得內等淨支,即得喜、樂二受利益支,前者因得免覺觀之患,而獲勝定,證得喜無量;後者謂證得喜支後,隨滅喜踊之情,而得怡然靜慮,受怡悅之樂。最後行者滅喜、樂受,可得心一境性,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此地眾生住火災頂(初禪天之上),惟受劫末水災之變。
1. 喜俱禪
《瑜伽師地論》曰:「第二靜慮有四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第二靜慮中,喜為受境界,樂為除麤重,第二靜慮中,內等淨為取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
欲證入二禪境界行者,應觀尋、伺二法是為過,能斷一切初禪諸行法,始能出離苦根。故《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中舉禪經禪義偈曰:
「知二法亂心,雖善而應離,如大水澄靜,波蕩亦無見。
譬如人大極,安穩睡臥時,若有喚呼聲,其心大惱亂。
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
內心清淨故,定生得喜樂,得入此二禪,喜勇心大悅。」
2. 起五蓋相
行者欲證二禪與諸禪定時,略生五種蓋障。何者為五?一者貪欲蓋,二者瞋恚蓋,三者惛沉睡眠蓋,四者掉舉惡作蓋,五者疑蓋。
(1)貪欲蓋:
謂於妙五欲(色、聲、香、味、觸),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前所領受,尋伺追戀。
(2)瞋恚蓋:
謂或因同修梵行等,舉其所犯,心生瞋怒。或因憶念往昔所經歷不饒益事,於當時所作瞋恚之相,多所尋伺後,心生恚怒。
(3)惛沉睡眠蓋:
惛沉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戒行)等,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
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名睡眠。由此惛沉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諸餘煩惱及隨煩惱,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惛沉無堪任性,名惛沉;惛昧心即略性,名睡眠,故此二合說一蓋。
(4)掉舉惡作蓋:
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往昔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
惡作者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別離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往昔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
(5)疑蓋:
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集、滅、道)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者。
3. 五蓋所依止
行者證入二禪境界,心所惱者為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蓋所覆,或貪愛、慢、邪見、疑等諸障尚存。行者得盡力於諸蓋之去除,以利突破染污心,得清淨智慧。
(1)貪欲蓋:
問貪欲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強力,於劣自伏。此復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人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
問此貪欲蓋誰為非食?答不有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此復云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穢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復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
(2)瞋恚蓋:
問瞋恚蓋以何為食?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依於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名瞋恚性。不饒益事,名瞋恚相。於九惱事(亦言佛九難事),不正作意,名不思惟。如是等事,皆名為食。
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恆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經中惟說此為非食。
(3)惛沉睡眠蓋:
問惛沉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
i. 治暗光明又分三種,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行者當知初明治三種暗,一者夜暗,二者雲暗,三者障暗,謂窟宅等是。
ii. 法光明者即,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法明亦能治三種黑暗,一者由不如實知法故,二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三者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惛沉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iii. 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有情依報之身能自然發光明者。
(4)掉舉惡作蓋:
問掉舉惡作以何為食?答於親屬等,所有尋思,於曾所經戲笑等念,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親屬尋思者,謂因親屬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國土尋思者,謂因國土盛衰等相。不死尋思者,謂因少年及衰老位諸有所作或利他事,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其他諸如戲論、歡娛欣樂或行相執持,或相摩觸,或作餘事等。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奢摩他,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
(5)疑蓋:
問疑蓋以何為食?答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廣說如上。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不可思議處者,謂有情思惟,世間思惟。若於自處,依世差別,思惟我相,名我思惟。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謂世間常,或謂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能斷。若不如理而強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謂於闇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於餘處所,亦有所餘如理作意。
4. 得二禪境界
(1)斷一法得阿那含果:
佛曰:「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果。」佛所謂一法者即謂慳貪。實應說五下分結(貪欲、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盡,行者即得阿那含果。云何言但斷一法?以是人慳貪偏多,諸餘結使皆從此而生,是故行者若令慳貪盡,則餘結當亦斷。覺觀相隨時所得受名,如喜、樂二受等,亦復如是。若行者能斷覺觀二法,則由覺觀所得之禪定樂受,隨之亦滅,此行者始可入二禪。
(2)離覺觀心法
行者當知覺觀雖是善法,制服諸遷流業識後,得知覺觀反而嬈亂定心。心欲離二法故,呵是覺觀,行者應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譬如清水波盪,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卻起喚呼,徒生種種惱亂,故行者宜攝心內定。覺觀嬈動,亦復如是。如此等種種因緣,行者應呵覺觀。若覺觀二法滅,內清淨繫心一處,行者得無覺無觀,由心定而生喜樂入二禪。
(3)定生喜樂:
行者知覺觀過罪,故滅覺觀而得內清淨,入甚深禪定,得二禪。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始信捨初禪覺觀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獲大多,繫心一緣故,名內清淨。行者因定生起喜樂覺受,又因覺、觀、語言滅故,又名無覺、無觀三昧。
(4)當知喜樂過
二禪以上,無眼、耳、身等三識相應,僅餘一為意識。因之,唯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已無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相應,然意識之怡悅粗大,故有喜受而非樂受相應。
行者捨棄初禪覺觀後,得喜樂受。惟行者得喜樂後,心生多喜故,有喜則有憂。行者若此喜有所失,則心境轉喜為憂。故落入憂喜苦境,是故當捨離此喜樂,始能入三禪。
5. 得二禪果報
此天天眾依上述而如法修行,得果報分住三天,曰少光天、無量光天及光音天,總稱為色界二禪三天。此天天眾雖離尋伺之初動,能免劫末之大火災,然以其心猶有喜樂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災。此二禪天眾在七識住中屬於身一想異識住生,如極光淨天天眾,身相容貌無異,但樂與非樂二想交參,故稱身一想異。
(1)少光天:
少光天者又作光耀天、少梵天、水行天,為色界二禪天中之第一天,此天於二禪天中光明最少者,故曰:少光天。七識住中,攝於第三身想異識住。不論人中天上,欲界初禪,但得無覺無觀三昧,入第二禪。此天眾乃由二禪下品之業相應,禪定力不深故,命終得生少光天中,火災不到,壽命二大劫,身二由旬(八十里)。
(2)無量光天:
無量光天者又作妙光天、無量光音天、無量水天、水無量天,係二禪天中第二天。此天天眾之光明,比其前諸天光明,更為殊勝,故稱無量光天。此天眾說話時,口中能顯照出無量光明。因此天眾光明增勝,無有限量,人中天上修習禪定,得第二禪定力,命終得生此天,壽命四大劫,身四由旬(百六十里)。
(3)、光音天:
光音天者又作極光淨天、極光天、水無量天,為二禪天中之第三天。此天眾無有音聲,而由定心所發之光明,以代替語言傳達彼此心意,故稱光音天。人中天上眾生得上品二禪天之業相應,入甚深第二禪定力,並兼修四無量心者,命終得生此天,壽命八大劫,身高八由旬(三百二十里),此天天眾以喜悅為食,住於安樂,自然光明,具有神通,可乘空而行。
經云:劫初之時,光音天子至此世間食地肥所生之物,食少者,其體不重,且不失其神足,故尚能於虛空飛行;然食多者,其體遂重,終失神足,而致不能重還天上。
(三)、三靜慮(色界三禪天)
行者因觀所得喜之過,猶如初禪覺、觀二過,去除第二禪之喜,更生淨妙之樂,得三禪定,又稱離喜妙樂地。
《瑜伽師地論》曰:「第三靜慮有五支,捨、念、正知(慧)、樂、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捨念正知為其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
三禪天定有五支,行者欲入三禪時,呵責二禪之喜,喜既滅卻,則發三禪之樂,故能捨二禪之喜,是謂捨支。行者既發三禪樂,則樂由內生,愛念將息,則樂始能增長,是為念支。行者得三禪樂,此樂微妙,難能增長,依善巧分別智,得令樂將養成長,是謂慧支。行者入三禪時,能依捨、念、慧三支,令獲此三禪樂,則樂將遍滿全身,是謂樂支。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合一,可得心一境性,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此地眾生住水災頂(二禪天之上),惟受劫末風災之變。
1. 樂俱禪
行者在二禪中,因貪喜故,有喜則當喜失時,心轉為憂。是故行者當捨離此喜,行者能捨喜,依念、智得受身樂,將入第三禪定。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中舉禪經禪義偈曰:
「攝心第一定,寂然無所念,患喜欲棄之,亦如捨覺觀。
由受故有喜,失喜則生憂,離喜樂身受,捨念及方便。」
故知第三禪定具五支,捨、念、正知三支,而得樂、心一境性等三摩地。
2. 得三禪境界
三禪亦僅有一意識與樂、捨二受相應,此地天眾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
第三禪定中,行者因內氣佈滿全身且毛孔充滿內氣,得受身樂。此受身樂係屬遍身皆受,此樂世間第一,讓能行者生起執著心不棄,以是故佛說:行慈果報遍淨地中第一。故此樂凡夫少能捨者,但聖人應能得能捨,不然,即不能得佛法根本禪─第四禪定之境界。
3. 捨棄樂受
此天係離喜妙樂地,行者因觀所得喜之過,猶如初禪覺、觀二過,隨所生喜處境,心常生多喜多憂,如貧人得寶歡喜無量,一旦失之,其憂亦深,喜即轉而成為憂。故第三禪境界行者,應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即為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心不動處,以要斷苦樂,必先以前滅憂喜心為之,故能得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定。
4. 得三禪果報
此天天眾依修行、果報分住三天,曰少淨天、無量淨天及遍淨天,總稱為色界三禪三天。此天天眾意識受淨妙之樂,故名為淨天。此天天眾在七識住中屬於身一想一識住生,此三禪天天眾,身相無異,其唯有樂想,故屬身一想一識住。此天天眾屬於無尋無伺禪,能免劫末之大水災,然以其心猶有樂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風災。
(1)少淨天:
少淨天者又稱約淨天,乃三禪第一天。在三禪淨妙樂禪定中,此天所受淨妙之樂最少,故曰少淨天。此天眾由下品三禪相應之業所感,而生在此天。此天眾身量十六由旬(六百四十里),壽量十六大劫。
(2)無量淨天:
無量淨天者又稱無量淨果天、無量善天,乃三禪第二天。在三禪淨妙樂禪定中,此天所受淨妙之樂勝於少淨天眾,亦因意地之樂受,於此轉增,難以測量,故稱無量淨天。此天眾由中品三禪相應之業所感,而生在此天。此天眾身量三十二由旬(千二百八十里),壽量三十二大劫。
(3)遍淨天:
遍淨天者又稱廣善天、淨難逮天、無量淨天,乃三禪最上位天。在三禪此天中,天眾所受樂遍滿,故稱遍淨天。此天眾由上品三禪相應之業所感,而生在此天。此天眾身量六十四由旬(二千五百六十里),壽量六十四大劫。
(四)、四靜慮(色界四禪天)
《瑜伽師地論》曰:「第四靜慮有四支,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捨淨、念淨為其所緣,三摩地為彼所依。」
行者欲入第四禪時,呵責於樂,樂受滅卻,則不動之定與捨俱發,故內心湛然,是謂不苦不樂支。行者既得第四禪不動真定,則捨第三禪難捨之樂,故謂捨支。行者證得第四禪定,當念四禪下地諸過,復念禪定功德,方便將養,令其不退轉,進入勝境界,得念清淨,是謂念清淨支。行者既得四禪之定,用捨、念二支將養,則心入無所依,泯然寂靜,一心定於一境性,猶如明鏡不動,淨水無波,湛然寂照,萬象映現,是謂一心支。此地眾生住風災頂(三禪天之上),風既不壞四禪,故說四禪為風災頂。
1. 捨俱禪
行者證入第三禪中,因樂動故說苦,求入不動處。以要斷苦樂,故先滅憂喜,於第四禪中說已斷苦樂,得無苦無樂禪定,住不動智慧地,故曰捨念清淨地。故《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中舉禪經禪義偈曰:
「聖人得能捨,餘人捨為難,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
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捨念清淨心,入第四禪中。
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
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先已斷憂喜,今得除苦樂。」
2. 用練禪法得無漏智
行者在一切四禪中依練禪法,來成就無漏解脫慧,即以無漏練有漏故,得四禪心自在。諸聖人樂無漏定,而不樂有漏之定。故行者至第四禪生起時,應修練禪法,離欲時之淨有漏法,不應樂著。故今欲去除滓穢故,以無漏禪練之。譬如煉金去其穢,無漏練有漏,亦復如是。行者從無漏禪起入淨禪,如是數數,均名為練禪。
3. 求清淨圓滿境界
行者為求四禪境界,修習四淨勝。淨者謂所得、所證、所引、所戒等,若圓滿、若攝受,是名為淨。勝者謂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是名為勝。在十二因緣法中,無明與行兩支為能引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等五支為所引之業,此七支總稱為牽引業。
(1)正見圓滿:
三摩地圓滿者係指行者所得三摩地,後時清淨,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圓滿境界,即指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為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能名正見圓滿。
(2)解脫圓滿:
見攝受者係指行者所得三摩地,後時諸漏永盡,乃至廣說,云何解脫圓滿?謂若由有學智見,解脫貪著等,未名圓滿。由無學智見,得解脫者,名圓滿。
(3)解脫攝受:
解脫攝受者謂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現法樂住,如是名為解脫攝受。
4. 得四禪境界
四禪亦僅有一意識,唯此意識僅與捨受相應。行者捨三禪之妙樂,稱捨清淨,唯念修行功德,謂念清淨,由此得非苦非樂之受,而得心一境性。
(1)入不動定:
四禪境界以前行者因受八災患(尋、伺、喜、苦、樂、出息、入息)之擾,動亂禪定境界。今四禪行者已能去八災患之擾,而入不動定。
(2)息止斷境界:
行者達四禪境界時,在禪定中,藉由舌頭捲縛,塞住喉嚨,即可自行斷出入息。以息斷故,得清淨微妙禪定,而自現莊嚴。
(3)定中境界:
行者心不依善、不附惡,無所依倚,心如明鏡不動,如靜水無波,絕諸慮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是故名世間真實禪定。行者入四禪後,已得無動智慧,無覺無觀三昧,故亦言此為聖默然定。
(4)佛法以四禪為根本:
行者於四禪種智中,心定一性故,念常清淨,故名不動智慧。行者於此禪定中,若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一切神通變化,莫不從此定出。而修佛禪欲得道及入涅槃者,亦皆依此四禪定法而成之,故佛說一切法,在四禪中說。
5. 得四禪果報
此天天眾依修行、果報分住八天,曰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等八天,若連無想天計入,可稱為四禪九天。此天天眾意識與捨受相應,故能入聖默然定。此天天眾在七識住中,不屬於任一識住而生。此天天眾因得大安穩,定中空明寂靜,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故可免除劫末之大風災變。
(1)無雲天:
無雲天者又稱無陰天、無罣礙天、無陰行天,為第四禪天之第一天。在四禪天以前諸禪天均依雲而居,入四禪天眾均離雲居住,故此天以上曰無雲地。因此天係在無雲之初,故稱無雲天。此天天眾果報微妙,宮殿隨身,無憂、喜、苦、樂等四受,僅與捨受相應,亦有因此而稱無雲者。此天眾生壽命一百二十五大劫,身長一百二十五由旬(五千里)。
(2)福生天:
福生天者又稱生福天、受福天、無量密身天、廣妙天等,為色界四禪第二天。生此天眾生受用智、念、捨等相應之生福,又因修勝福者往生之所,故稱福生。此天眾生因修中品四禪相應業所感而生此天,其壽命為二百五十大劫,身量為二百五十由旬(一萬里)。
(3)廣果天:
廣果天者又稱果實天、嚴飾果實天、密果天、大果天、廣天極妙天等,為色界第四禪天之第三天。據《阿含經》卷二十一所載,劫末風災劫起時,世間人修第四禪定,身壞命終後得生廣果天;地獄以至遍眾天等眾生,亦來生人間,皆修第四禪定,至身壞命終時,亦生廣果天,而後起風災,世界於是壞盡。此天眾生壽命五百大劫,身長五百由旬(兩萬里)。
6. 聲聞五淨居天
四禪八天中,後五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為五淨居天,為證得小乘聲聞第三果阿那含果聖者所生之處,故又稱五不還天、五那含天。行者由雜修五品淨慮,以信、進、念、定、慧等五根,次第增上,以無漏勢力熏修有漏諸障,而能感生五淨居天。
(1)無煩天:
無煩天者又稱無大求天、無繁天、無廣天、無誑天、無所觸天、無希望天,為色界四禪之第四天。因此天眾不求趣入無色界,故曰無求。又此天中,無有繁雜紛亂之事物或現象,故稱無繁天。行者修四禪下品淨慮,得生此天。行者初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續現前。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漸次減至二念有漏,二念無漏,名雜修加行成滿。次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名為根本成滿。再以用無漏,夾重有漏,色定轉明,至法忍、法智、類智或曰無生智現前,果報轉勝,得下品四禪淨慮,居無煩天。此天眾生壽命一千大劫,身長一千由旬(四萬里)。
(2)無熱天:
無熱天者又稱不熱天、無惱天、無熟天、無燒天等,是色界四禪中第五天。此天已伏除雜修淨慮之中品諸障,意樂調柔,故名無熱天。此天眾生壽命二千大劫,身長二千由旬(八萬里)。
(3)善見天:
善見天者又稱善好見天、善觀天、快見天、妙見天等,為色界四禪天中之第六天。此天眾由因定、慧殊勝,而見十方世界圓遍澄凝,更無塵象及一切沉垢等。行者修四禪上品雜覺淨慮,以果德彰現,感生此天。此天眾生壽命四千大劫,身長四千由旬(十六萬里)。
(4)善現天:
善現天者又稱無比天、假使天、妙見天等,為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七天。此天眾因修上勝品雜修淨慮,證得空無障礙,精見現前。此天眾生壽命八千大劫,身長八千由旬(三十二萬里)。
(5)色究竟天:
色究竟天者又稱有頂天、礙究竟天、一究竟天、無結愛天、無小天,為色界四禪第八天,亦為有形世界最高天。此天眾因修上極品雜修淨慮,諸塵幾斷,研窮究竟,惟色縛之過不予滅故。此天眾生壽命一萬六千大劫,身長一萬六千由旬(六十四萬里)。
(五)、外道無想定
1.外道無想定
行者若於定中心想不起,乃心、心所滅盡之定,屬心不相應行法之一。故行者使一切心識活動全部停止,以求證得無想果所修之禪定。故異生凡夫不明正法,壓抑心念做出離想,依此而修感異熟之果報,稱無想果、無想異熟、無想事、無想報。此無想天為外道婆羅門之最高涅槃處,此類行者誤信色界第四禪無想天之果報為真悟境。
2.非佛弟子應修習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云:「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及心識生滅,卻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錯,但覺心識生滅虛誑,則厭患其心。既不知破色,斷色繫縛。直以邪智滅卻其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縛,若捨命時,即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
欲證入涅槃境界之佛子,應知無想定,即是邪法,非佛子所應修。清淨體性本自清淨,不受一塵染,諸法本無實性,因緣而生諸法,緣滅法還滅。如是知即正知,如是見即正見。面對諸法能不動,是謂如如。
3.無想天報
無想天者又稱無想有情天、無想眾生天、少廣天、福德天。生此無想天者全無想念之狀態,或稱念想滅盡,僅存色身及不相應行蘊,證得無想果者,故稱無想天。此天天眾壽命與廣果天齊,有與廣果天並列一起者,惟果報有異。此天壽命為五百大劫,身長五百由旬(兩萬里),臨壽命盡時,無想心滅退,再生念想,而墮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