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WLOTUS.JPG (4513 bytes) 《大般若經》卷三
             初分學觀品第二之一(1)
 
     --以方便法門學觀空有二相


   一、學習觀等覺一切法--平等法

為什麼《般若經》剛開始就在講「如何觀?」、「觀甚麼?」,般若經此處所要觀的是什麼?這不是在觀「有相」,而是在觀「空相」。

經文:「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若天魔梵,若諸沙門,若波羅門,若揵達縛,若阿素洛,若諸龍神,若諸菩薩摩訶薩眾,住最後身紹尊位者,若餘一切法有緣人非人等,皆來集會。

梵者是梵天,亦即小世界中的世界主,如梵天王者,餘有梵輔天眾及梵眾天眾等。天魔者守護欲界眾生,不讓其超脫三界者。沙門是指出家人,波羅門是指印度教內拜火教的行者,阿素洛就是阿修羅,揵達縛、阿修羅是八部中的兩個代表,我們知道天龍八部,這裡只是選其中兩者來代表之,所以八部都包括在這裡面,龍神也包括在這裡面,雖沒有全部列出來,但是天龍八部都是護法,祂們都會在。加上大菩薩們,甚至於是已至極地菩薩位者,其他還有人眾及非人等,非人是指鬼神之類。等等這些大眾都到般若會上來,聚集在一起。

便告具壽舍利子言。」

具壽者乃世尊對佛弟子或阿羅漢之稱,有譯成慧命,當非肉身之命。佛便告慧命舍利子說。(我們討論《般若經》主要在注意「了義」部份,今天講的「空性」、「解脫」都是在講「了義」;「不了義」的部份那些支節的名相,要自己去探討一下。)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

如果大菩薩們欲於一切法具有能力證得平等法,不落偏空亦不落偏有,等覺一切有為之相,應該如何來做呢?今天要講的主題就在「等覺一切相」。剛剛我們講到「痛」、「不痛」是不是平等?「合理」、「不合理」是不是平等?是因為你有分別心才會有「合理」、「不合理」,才會有「對」、「錯」這些分別的道理,世間的一切現象,對菩薩來講,都不能有這些分別心,它只有一個「等覺」,等覺甚麼?等覺一切相,都把它化為一,意即可認知順逆善惡一切相,但不要執為己法,生心相應。

因為是相等的,所以我說「痛」和「不痛」是一樣的;心情「苦悶」和「不苦悶」是一樣。為什麼是一樣?你要說一個道理來,若行者心地沒有超越分別心念想,要講出這個道理,是有困難的,但讓我告訴你:「痛」、「不痛」、「苦悶」、「不苦悶」為什麼大菩薩會認為是一樣?主要是體性顯露行者,其體是赤裸裸地,無漏智現起,不會覺知「痛」、「不痛」、「苦悶」、「不苦悶」等有何不同,亦即是他的習氣滅後,對「痛」、「不痛」、「苦悶」、「不苦悶」雖也可覺知,但不會有煩惱法與它相應了。

你也要修證到任何順、逆境界都一樣,雖目前還做不到,因此你要慢慢去修證。有的同學在過程之間,為什麼會喜歡善境界、不喜歡逆境界?喜歡好事、不喜歡壞事?我常常講,愈不好的境界愈能讓你成長,愈大的障礙愈能讓你成就。如果處在溫室裡面,成天處在天花亂墜的禪觀中,沒有逆境來障礙你,最後你還是沒有解脫的力量。雖然你可以觀過去、觀未來,但你卻不能面對一切業障時,有力量來轉這一切境。既然,佛法是要講解脫的,你就要徹底的去觀一切法平等,不要選好吃的吃,不好吃的就不吃;不要去選擇喜歡的善境界,逆境界就要逃避,這些要讓它善、惡通通不起,這些喜、惡心生起都是不對的。所以,若要用智慧去證到解脫,就要等覺觀一切相,所有相都是一樣的,既然一樣,接下來要如何來修證?以下的《般若經》都是在講要如何來「觀」,得解脫知見。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因地菩薩修證過程有六度,既然證入了以後,登地菩薩就有十度,以十度證得菩薩最後身紹尊位者。「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地前菩薩在修的,而地上菩薩在這裡要修「十度」,十度者─前六度再加七方便波羅蜜、八願波羅蜜、九力波羅蜜、十智波羅蜜等,古德云:「福慧雙修」,福者是謂前五度,慧者是後五度。

第七度就是講「方便」,登地菩薩以後,既然開悟了,就要修「無為」菩薩法,而修的方法無他,主要為方便法門。通常你可以接觸到的,都是在「六度」內,譬如你常常修打坐,這是在修「禪定」之間,「禪定」對真解脫是沒有大用的,只留有世間的禪定境界而已,沒有對障礙業力可以解脫的證悟。故世間禪定學人一到凡間,進入生活起居中,還是看不開,這是沒有大用的禪定力。

所以修菩薩法就要用般若智慧來化解一切的不順、不自在,也只有智慧才能夠勝過世間的禪定,但是智慧從哪裡來?是靠修禪練定來培養的;如果沒有禪定,就沒辦法有般若智慧生起。

我常講般若智慧有三種: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出出世間智慧。「世間智慧」,你要學甚麼就能像甚麼,不在乎有多艱難,只要你有心,都可以學得很好。「出世間智慧」就是在講「空觀」,空一切相,像以前所述《金剛經》的那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都是要讓你證到「我空智」、「法空智」的法門。然後,既然是證到「空」了,就要捨棄空,回凡再入世間,所以從「出世間」裡面能再跳出來,就有「出出世間」的智慧。不要證到「空」以後都不出來,不出來就住「頑空」,就是沒有證得圓融。若「空」證到以後再回凡入世,那你會覺得「痛苦」、「不痛苦」是不相等嗎?不會的,一定是相等的,故經云:「等覺一切相」。世間的一切,你看起來都一樣,為什麼?因為你修證到「空觀」以後,「平等性」當然就會建立了。建立平等法以後再入世間,「好」、「壞」對你來講都是一樣,只是因果報應的一種業力呈現而已。

般若智慧就包括以上三項,缺一不可。你說你很聰明,但沒有解脫的智慧,那就是沒有正式地開悟,為什麼六祖講了這句話:「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潘同學看了一部出家師父所解釋的《金剛經》,著者他解釋說:「只要把目標放在見性上,不要去求禪定、去求解脫。」潘同學看了,就懷疑自問這樣是對嗎?我說你看書要看是誰寫的,以你的境界,直接看經文就好了,為什麼要看人家解釋的呢?她說:「我也覺得奇怪,這樣講應不對,六祖怎麼會說不要去修禪,也不要去求解脫?」我說六祖的意思不是這樣的,六祖的意思是說你只要目標放在見性上,而且做到的話,那你禪定的力量就有,你解脫的知見就成立了,不是叫你不要去學禪定,不要去修解脫道。

譬如說,你從台北要到高雄,如果高雄到了,那你有沒有經過台中、台南呢?當然有經過台中、台南。可以這樣講,先到台中是指「禪定」,而台南是指「解脫」,最後的「見性」則是到達高雄。而六祖講「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跳過去了,把最遠的目標講出來,過程之間都是支節。為甚麼要「禪定」?心不定,才要修禪、修定,見到自性,哪還有不清淨的心?當然這種「等覺一切相」證到了以後,你要不要去修禪、修定,都是自然形成,解脫知見也自然成就。所以,這就是六祖為什麼提到:不要在支節上攪和來攪和去,趕快來見性最重要。

如果三種般若智慧中,欠缺一種智慧,表示你沒見性,若連最基本的世間智慧也沒有,那是否有開悟,尚有得商榷的餘地。擁有世間的聰明才智,那是世才辯聰;你可以搞電腦、上太空、搞生化、醫學,但就是和家裡的人搞不好,跟太太鬧離婚,這就是沒有空掉你一切業力的糾纏,未證得出世間智。所以,你要練得能夠轉業,不要被業黏著;無黏,就成就了出世間智慧。出出世間智證得,再從出世間中跳出來,不是跳到哪裡,而其實是跳回世間來,這就是學得「中道觀」智見。

「中道」是甚麼?是「空有不二」,也就是我們常常在講的,以如實空的體性,面對如實不空的因緣果報境界時,都能無礙、自在。這樣的話,才是「中道」觀,這就是「佛」、「菩薩」的境界。這些般若智慧,若還沒有做到,就要慢慢的去做、去薰習。怎麼薰習?就是學習下面經文所講的這些方法,此是學習菩薩道的必要過程。

云何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大菩薩要等覺一切法相,只有學習「般若波羅蜜多」一途,別無他法,為什麼?因禪定偏向以性定於一境中,而般若是以智慧觀照境,性與境於動中兩無礙,而要證得此境界,就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大乘理趣六度般若波羅蜜多經》云,只有修「般若」,不見得能「波羅蜜多」。「波羅蜜多」是指「渡到彼岸」,若直譯時是「彼岸到」的意思。如果般若智慧是有,但僅是世間的智慧或出世間的智慧,這還是沒有真的渡到彼岸的,渡到彼岸應該是「空有不二」,未有「空有不二」的修證,表示還沒有證到彼岸。若真的具足這三種智慧,才能真謂渡到彼岸。因此,「般若智」雖有一點樣子,但還是沒有渡到彼岸,表示還沒有完全成就,還在河海的中間,你就要學習下面這些法門。

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住為方便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無住」者是何義?在《金剛經》裡看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文句,意云對世間一切的有相,不要用妄想心住在這相上,此當下有一覺而不住境、不黏的覺知在,那才是真心的了知,知後能不黏、無礙,這就是我們要生起的真心。若我現在證不到「無住」的境界,不能生起超越有相的佛心,那就要用第二法門---「方便」。甚麼叫「方便」?就是當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為方便,不勉強,能階段做到、分段做到者,是謂方便。

不要看到甚麼,你的主觀意念就先出來,執著也跟著出來。果如此,你不這樣做方便修也不行,不要凡事一定要那樣做才對,這都是你的執著。所以,要打破自己本身對一切法的執著,就以無住而為方便,來安住你的心,不能一下子入不住,就要以無數種的方便智證得。

無住是佛性的本來,叫你無住,但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無住?因習氣、妄執太重故。做不到就要用方便法,慢慢做到無住,能以方便就可以隨時安住你在般若慧中而做到波羅蜜多。

譬如說,我現在叫你去受五戒、受菩薩戒,戒條裡有一條是「不殺生」,不殺生還要不能吃眾生肉,你說:「我現在家裡不方便,不方便又要去受戒,受了戒又不能吃素。」如此狀況,你心裡一直在戰鬥,在互相的煎熬,受了戒,但不能守戒,那怎麼辦?請教師父說我該怎麼辦。師父若不能方便就會說:「不行,你一定要吃素!」但家裡反對吃素,就會鬧家庭革命,所以你是菩薩的話,自己對徒眾就要有方便法,不要看到戒律是這樣,你不守就不應該。如果師父他說:「好!你看著辦!」這「看著辦」就是方便,他也沒有告訴你說,你可以不吃素,你自己看著辦。「看著辦」可安你的心,也可安師父他的心,他沒講錯話,因一切法都要負因果的。

菩薩要有智慧,眾生業力很大,法不是絕對的,故要學方便、等待。有的人,叫他吃素,他可以吃;但這一家不行,他的父母、先生或太太反對,為了學佛,鬧起家庭革命,那該怎麼辦才好?就讓時間去解決,所以說:你看著辦;若不行,你暫時就不會去做。像這種菩薩「方便」法門,是慈悲,不是「隨便」。「方便」只是等待機緣,時空慢慢在改變,有一天你家裡的人會歡喜,說你吃素吃得不錯,臉色紅光滿面,而且身體很健康,我們也來學你吃素,最後會是這樣的。菩薩一超越六度,開悟後第一個就要講方便法門。不要執著前面這個例子,什麼是對、錯,要學「無住方便」來安住般若波羅蜜多。

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現在要破解你對法的執著,以上例吃素不吃素而言,能吃素、不能吃素均不可得。「為什麼一定要住」以及「為什麼一定要住的那個法」,這兩個有什麼問題、對錯?均是不可得,一切法均是不可得。守戒、破戒均是不可得,這在《圓覺經》裡講的很清楚,一個開悟的行者,他要解脫心裡的束縛時,「守戒亦不愛,破戒亦不憎。」為什麼?因為一切法平等不可得。既然證到菩薩的境界,你是要求自我解脫,就不能說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均是執著。

你可以守戒當然很好,如果障礙很多而破了戒,破戒也沒什麼關係,心懺悔就好了。這樣牽扯、牽扯,到最後你心清淨,連破戒的心自然都沒了,也不會去破戒了。到最後,如果不是為眾生,是不會去破戒的,為了度化眾生,有時你會破戒,那是為度人而破戒的,菩薩超越的話,所住、能住均不可得,就是所謂的「守戒亦不愛,破戒亦不憎」。

菩薩求「圓覺」,也就是要朝「等覺一切相」的目標走,但我也一直告訴你們,不要以這兩句話去跟初學的人講。說不必守戒啊!《圓覺經》裡不是講破戒也無所謂,守戒也不是那麼可愛啊!你不要把初學者拿來和菩薩同樣的講,要知道釋迦牟尼佛講《圓覺經》的對象是地上菩薩,是要他們求得心裡的解脫,所以當然要這樣講。

初學者為什麼守戒很重要呢?因為他常會犯錯,所以戒律對他來講,就是隨時在身旁的老師,他還分辨不清法的真實,怎麼可以隨便犯戒呢?因此我們要把經典所要講的對象、境界搞清楚,亂解釋經文是在造業也。

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能住」是我們的心主觀的意念要安住那裡,「所住」是我們要安住的一個地方、場所、對象。這些所住也好、能住也好,都是虛幻不實的法,是謂不可得,一切能住的心及所住的境都是不可得。菩薩要朝這個目標「等覺一切相」去做。「所住」的法也好,「能住」的心也好,都要把這些放下。你懂得第一句法門,以後每一句都是在講這個道理。

三、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捨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捨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

第二要用方便法的就是以無捨為方便法不必捨去自有的,無能捨或無所捨等法皆沒關係,要以方便平等法觀之。若能捨就捨,捨後無能施的人、所施的物及所施的對象。我們不是說修一切法無執,都要捨一切相、捨一切法嗎?不是都在講「空」嗎?現在為什麼又叫我們執著方便有相無捨呢?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中道」,「中道」就是「空有不二」,所以你不能說有相就是不對、不好,有相有什麼不好?當證到空以後,為了更進一步認識佛法,就要慢慢學習接受世間的一切相,所以無捨是說諸法也不一定要捨,我可以布施---捨,也可以無捨---不施。

談到大菩薩要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應以無捨而為方便。以因果言,行者若布施很多時,未來世還要來受報嗎?若你對這些都能不怕,那就不必捨布施此法門。但若大菩薩想以布施渡到彼岸,而當不布施時不會覺得不自在,也不必掛礙,菩薩也不要有掛礙想,因能施的人,所施的物及所施的對象等諸法都不可得故。

很多出家人剛開始學佛未究竟時,很怕人家來供養他,為什麼?因為受供養,他就跟你結緣,修行的功德要分給你還沒關係,怕以後下一生,可能又要跟你因緣攪和在一起,因此他就會說:「不!不!不!你不要供養我,我不受人供養。」這就是只懂一半,等到他覺悟諸法不可得後,你供養我,我好像沒有接受眾生供養的心。

菩薩要做到能布施的心、所布施的物及所布施的對象都入空不可得,這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都沒有了法。如果,行者還有執著一個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對象及用來布施的物時,就是不能超越諸法相。沒辦法超越一切法,你就會再來受生、要來享受榮華富貴,這也就是你沒辦法做到《金剛經》裡所講的「無相」布施。既然要做到「無相布施」的話,你就要懂得三輪體空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對象及所布施的東西,這三個法相都要把它空掉,這就是「無住」,這樣就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四、圓滿淨戒波羅蜜多---以無護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大菩薩們要圓滿淨戒渡到彼岸,應該以不守護諸根為方便,要證得犯、無犯相不可得,而證到彼岸。上面曾講到「守戒亦不愛,毀戒亦不憎。」這裡在講,你要如何來圓滿淨戒波羅蜜多。菩薩要得戒清淨,不是護著諸根說這個不能犯、那個也不能犯。這樣去守護諸根不去犯戒,此種做法是不究竟的,為什麼?因你守護之時,可能就不會犯了,但不守護時就會犯,這就是不真實的圓滿淨戒波羅蜜多。

這裡說不要去保護你的心,讓它管制你行為,說這個不能犯、那個也不能犯。你應讓你心去自由發揮,自由自在地去面對一切相,而內心沒有要犯戒的業種力量,如此自然就不會去犯戒,這才是所謂的戒清淨。

不要有一個心好像你要我成就道業故要守戒,如此就像你又拿一個東西來綁著你的心。這樣你怎能成就道業呢?要成就道業,本來就是要空空如如的、沒有掛礙。不要說因為你戒殺,不能殺生,但是當你看到蟑螂、螞蟻爬來爬去,會說:「我受不了,但我不能殺它,最好有人來殺它。」你有這個心境就是不清淨,你要練到不必去保護我的殺心,自然讓我心不殺,它們在那裡,我都能無所謂、無礙。若能這樣的話,你要不要去護心守戒要不要守護你的心,避免去犯戒呢?如果不能去除保護我心之下,讓它不犯戒的話,就不能證得清淨戒的境界。若能坦蕩蕩的去面對那個境,而不會去犯戒,那是已證得一切相空,才不會去犯殺、盜、淫、妄,甚至其他口業及三毒意業。

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如果你不守護此心,撤開籓籬,你心偶而會犯戒,或許也沒有犯戒。沒有犯戒當然最好,但若是不守護心時,犯了你最不能去除的淨戒,那也不要掛礙,因犯、無犯等相均是不可得故,要待時間來磨,有朝一日,可不守護心念而不犯戒,以如此方便法修證,才能以清淨戒渡到彼岸的。

譬如說對一個犯人,你畫一個圓圈,你叫他在這裡面不能出去。如果他為了度眾生而犯戒,此時圓圈的外面,剛好有一個眾生要吃掉另一個眾生。他看到了不忍心,就跨出畫的圓圈外,去把他們倆個分開,讓其中之一不會被吃掉。這是救生啊!這種行為對不對?表面上講是犯戒,但是實質上,他是為了完成菩薩願,救眾生而犯戒,這樣你要怪自己嗎?如果沒智慧的話,就會一直耿耿於懷說:「我破戒了!我破戒了!」有智慧的人就會說:「我雖然犯戒,但是我做了好事。」這樣你會不如意嗎?不會,你會自在。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菩薩的知見,不要被你該守戒或破戒等,在那裡攪來攪去。要怎麼去破解這種犯、無犯的執著呢?就是要「等覺一切相」,犯、無犯都不可得,有相、無相都不可得。犯了也不可得,不犯也沒什麼好處,也不可得,這樣去突破你心理的障礙,讓你無護念戒下,度到彼岸,不會犯戒。

五、圓滿安忍波羅蜜多---以無取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大菩薩要圓滿安忍波羅蜜多,應該以無取一切法,無取忍、不忍諸法而為方便,始能度到彼岸。當不能忍而取一法也不要緊,是為暫時方便。因一切心動、不動相均是不可得故。

我們說忍辱波羅蜜多,是對一般地前菩薩在講的,大菩薩不能譯為忍辱,對菩薩要說安忍。忍辱法就是心裡還有一個我,有心在忍,心上有一把刀,所以你很痛苦在忍受,那還是凡夫境。大菩薩境界不是這樣,而是很安祥的在忍受一切境,且都沒有煩惱,這叫「安忍」。安是無心,沒有一個能忍的心,心自在在忍,那不是空了嗎?菩薩應該空一切逆境相,才有這種知見。

這裡講的是要用安忍,要用無取,不必去取一法來對治心內能忍、不能忍的現象,心能忍當然會捨一切法,心能自在如如不動。若心不能自在忍,會取一法來忍,那麼時也無所謂,不要一直自責我犯瞋戒,從理地觀之,心取不取法、心動不動相,均是不可得。

一切法都因「取」、「捨」而生,體空面對境時,這兩個不同時現的法,起個法來時,你妄心叫你取,未清淨時,取就取,要取時覺知在。你既然可以證到空相中現起法相時,到底心要不要取一個法?前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一個有為法,要讓你悟入無為法的境界,因為你的功夫還不到,所以你要用它來解脫,用它來對治冤親債主的糾纏,用它來對治你業力的牽扯,這是方便法。

如果你證到空、無生法忍的話,這個法還要不要用?當一切冤親債主來時,我心能坦蕩蕩的,我不必做什麼,我心安祥去忍受目前的一切境,而且不是它所謂的逆境。什麼叫逆境、不逆境?對我來講,諸法平等,那有所謂逆不逆、順不順?都一樣的法,所以要用無取來達到圓滿安忍波羅蜜。

如果不行時,你就要變通、要方便,不要直說無取,偶而也要取一下法來用,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證到究竟,所以你偶而也要唸唸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來破解你目前所遭遇的困境。這樣方便、方便,方便到最後,你就可以證到圓滿安忍波羅蜜,不動而忍一切法。《般若經》裡都是在告訴我們,怎麼證到彼岸的方法。接下來,它在闡述為什麼以取、無取為方便呢?

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你心對境有動,所以要取一個法來取代、安住你的心。你心有害怕,或心對這個境很不以為然,所以心會動,心會動就想用一句佛號、一句佛法來對治那個境界。這樣一次、二次、三次,本來以前人家要揍你的時候,你說我穿厚一點的衣服來給你打,屁股安鐵片來給你打。現在練得一身功夫的話,縱使你打我,我不必藉靠這些了。在還沒有證到安忍以前,雖說無取是一個最好的目標,是一個高段的人證到的一個境界。但今我還不行,不要說無取,所以它告訴你偶而取一下法用,也沒關係。等到有一天,我可以做到的話,我是以無取為方便,有取也是方便,這樣一步一步可修到安忍的境界。所以,從理地觀之,心動、不動相都不可得,這樣目標是以平等一切覺、一切法為目標,但是中間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你要朝這個目標去做,記得以有取為方便,證入無取為目標。

六、圓滿精進波羅蜜多---以無勤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諸大菩薩應以不勤於用功為方便,不管身勤、心勤及身怠或心怠,都是方便法,身心勤怠諸法皆不可得。如此能讓身心無勤來證入精進波羅蜜到彼岸者,是諸大菩薩所應修證者。

你說一天要唸幾部經、打幾次坐,像有位同學上次打八小時一座以後,昨天又打八小時一座,這樣就算精進用功嗎?達到精進了嗎?這裡告訴你,以無勤為方便,在無勤中你能不放逸,隨時觀照己心即是精進。若是身勤心怠,就是不算精進,若是身殆心勤是精進法。故大菩薩不必要那麼用功色身,其實天天吃飯、睡覺、拉屎,能照顧好念頭,就是在精進用功啊!

無論你用什麼法,只要讓心清淨下來,就是解脫了。這裡告訴你正精進,正精進當然天天用功,但也不必說一定要那麼用功地衝過頭了,就是這裡講的無勤為方便。

現在講到我們修行時都有障礙,這個業(冤親債主)來的時候,它會解除你的內氣,把你的丹田弄跨了。或者讓你感冒了,你就沒氣感,沒氣怎麼打坐?心煩就不想打坐啊!不打坐也可以,叫我不打坐,不打坐我就不打坐,但是我能保持一個心住安祥,這樣可不可以?也可以!

我來忍受這個逆境,這樣是不是在修行?也在修!如果說,我覺得這個逆境不行,我身體丹田氣功破了,我要把它練起來,我要精進用功,我除每天做的功課要完成,也可以利用寶瓶氣復活丹田!用寶瓶氣時,心觀想丹田一小時、二小時,觀想中閉氣,一定有辦法再開發丹田氣機出來,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

你叫我無勤,無勤也可以,平時很勤去做也可以,戰時無勤也可以,這種方便法是你自己去取捨的。所以很多同學都問我,到底要怎麼去用功?其實怎麼做都可以,就看你當下的心態是怎麼樣。如果你現在碰到很大的障礙,大家都很為你著急,你卻說無所謂,生病就生病,你認為你不必化解這生病的業緣,那是你要走入另條路,以無勤為方便法,也對。

行者要修入空觀、修入平等性、修入痛苦和不痛苦都一般情,那何必要去化除這個逆境?這是大魄力的修行者。如果你笑他沒有很精進在用功,但你仔細想一想,說他這樣有沒有在精進呢?菩薩應該有這樣的覺悟要等覺一切相,自己去體會這個病生得多重,然後身體也不行、氣也沒了、喉嚨也發痛,什麼都不行,要不要去對治?不要。我就這樣忍受著、忍受著,而且很安祥的去忍受,這是要以無勤為方便來成就大道業的。

如果你說:「不行!我受不了,我一定要把氣機誘找回來,我要去看醫生吃藥,然後我才可以好好念經、打坐。」這樣也可以,沒有一個絕對的法,都是方便法。哪一個法才對?都對,這就叫做方便,當下你要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就盡管去做。所以,勤當然很好,但勤也不要衝過頭。有時候你們也要善觀因緣,這些冤親債主看你沒破綻可下手,它看你這麼精進,就會弄一個使你更精進的念頭,本來一天修八小時,它讓你發大勇猛心,一天修十八小時,甚至於二十四小時都不睡覺。你認為我突然發勇猛心,這樣用功很好,其實這麼長時間用功,到最後體力會透支,甚至跨掉,它用這種方法來整跨你。你既然是中它的計,也無所謂,就順它的計,都不睡覺而用功到體力透支,最後它高興了吧!我還有另一套,其實我已求得等覺一切相。這樣衝過頭,然後身體不好,我也覺得無所謂,若這樣它也沒有辦法。

所以太精進、不精進,你說好不好?以菩薩來講都是隨緣方便,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要有這樣的知見去體會。那你要採取哪一種心態,就是要學哪一種特殊法門,沒有所謂絕對的對錯。為什麼這麼講呢?

「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你身體以前用功的打坐也不可得,你心裡很用心的擺脫外在的煩惱,或冤親債主的糾纏也不可得,你什麼法都不用,不用功也不會怎麼樣,就是懶洋洋的吃飯睡覺,也一樣不可得。此用功、不用功有什麼不一樣,都是方便,可以對治一切不同的情境,都可以渡到彼岸去。你到底抱著什麼心態都沒有關係,你要看著辦,以方便法門去靈活運用,總是朝度到彼岸為目標。

七、圓滿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思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諸大菩薩應以無思、無念為方便法,因有禪味、無禪味皆不可得故,菩薩應如此修證,即可圓滿靜慮波羅蜜而渡到彼岸。

我們說禪修本有修證的三階段:第一階段的禪那是做棄惡修因剛開始修行時,心有一大堆的粗毛病要去除,所以叫做棄惡。棄惡修到已經沒有粗惡可棄了,就進入第二階段禪修即思惟修開始想一些佛法來修斷內心的煩惱。有點心能清淨時,行者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禪修即靜慮你有什麼問題,心現起哪個相,你就可以從靜慮間去得到很多的訊息。

現在經文講的對象是菩薩,所以應該有這個靜慮的功夫。那靜慮要不要時常用心去想?或者不用心去想?這些都要放下,以無思而為方便。你一直在靜慮、思索那一件事應該怎麼樣?那一個人怎麼樣?那一件事會怎麼樣?都是在禪修間去問你自己心地,自然就能從你的體性間,現起種種的欲知法相。

那我不思想,可不可以?不想更自在,因為你要修入「等覺一切相」的無為法境。「無為」是修空觀的最高段境界,因為你做不到無為不想,故暫時隨緣想也可以,以此種想為方便也可以,慢慢證得體空法解脫。這中間到底想不想?要不要探究某一件事怎麼來、怎麼去?怎麼會這樣?你有探究的心也好,如果不探究最好,可自在無礙。

反正你怎麼來,我在當下一念之間就怎麼去,這樣會有煩惱嗎?菩薩應沒有煩惱法。所以你問他(自性),他才答,事情來了才去應對,他(本心)不會去想昨天、不會去想未來,這是覺悟者的修證,覺者的心態。

如果你做不到無想無思,那就偶爾想一想,可以吧!偶爾知道一些消息也可以吧!你要怎麼樣都可以,為什麼?

「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你在靜慮之間所得到法味,或者沒有什麼法味可得自在清淨,這兩個都屬沒有掛礙。所以禪宗祖師大德,從來就沒有心存什麼,甚至於連神通什麼的都不去現,但是當下他要知道什麼,他就可以隨心應化、隨心現,這就是所謂法爾的現象。

八、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以無著為方便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剛開頭講菩薩要以無住為方便,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多修證中。現在要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現歷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波羅蜜多,最後就是要以無執無著為方便,證得圓滿般若波羅蜜多,因菩薩要以無著為方便,要能悟知諸法的法相與法性皆不可得故。

無著就是不要去執著一切性、不要去執著一切法。上面所講的靜慮是在修禪定,禪定之間你如果能夠用智慧去化解它,或者不用智慧去想而能渡到彼岸,這兩種樣子好不好?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方便法的修證。不執著是修法最高的目標,若你犯執著,一執著就不行,要用智慧去照破它,但知道執著不行,卻做不到不執,在經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波羅蜜多修證時,做不到也可以方便執著一下,這是過程間的方便法。為什麼?

「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因為大菩薩證到如實空體的話,回到性空的理地境,而一切法相追根究底來講是空的。但是在現象界裡面的法相都是隨因緣而現起的,不能否認它。因此修禪也好,或是悟到體性的菩薩,他就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的。所以你心地所現的影像也好、心念也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對這此階段修行的菩薩來講,都是沒有意義的。你要了解它,就了解一下,不想去了解它,就擺在一邊,也不會怎麼樣!這樣是最徹底的用智慧去照破一切的執著。

你對那一件事還會執著,對那一個人還會執著,執著、不執著之間,你怎麼辦?隨方便法去看著辦。如果還會執著,就要用智慧,此智慧是出世間的智慧,就是觀空智,照破你執著的心。如果你是可以不執著了,可以讓一切法歸到原始點空性,那就無所謂,那是高位的菩薩,悟得解脫知見了。

有執著,要用觀空智來方便化解,要怎麼用?看著辦。如果真的用不起來,那唸佛也可以,用唸佛來擺脫你煩惱心的糾纏,擺脫你對這件事的掛礙。譬如說,你今天感覺到你最親近的人,幾天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然後你就一直掛礙我要不要幫他,要如何化解他這個困境。你愈執著,這個境愈不會改變。你真正心地化空了,之後你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其實你心地愈化空,他的壞事就愈不會發生。

這又回到原點我們講你的心有沒有執著,阿賴耶識為什麼會執著?外緣為什麼會來訪遇你?因他的業和你的業有因緣在,就是因你還有執著的心。若你當下能夠觀空,這一切業都變為不真實的,一切法相都是非真實故。你這樣心一轉的話,就不會執著那個業緣,不執時,那個業緣也就不會現在你的身上,馬上能把他放下了。若菩薩做不到這境界,就要用方便法門去做,用智慧去觀也好,用唸佛來排除也好,或可用其它的法門來破解一切相也行。

這是《大般若經》一開頭講,以第七方便波羅蜜來圓滿菩薩六波羅蜜法。以後都是在講如何來觀,此《學觀品》教你如何來觀。你要成為大菩薩,就要用方便法來破解六度裡還沒有做到的修證境界,這樣才能圓滿六波羅蜜法門。(待續)

( 89 1 16 日 講於 法爾)


[ 大般若經》選讀 ] [ 經典選讀 ] [ 首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