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十二類眾生成因(續4)
三、世界顛倒迷相:
(一)、前言
我們花了好幾天在說明顛倒,大家都知道,先有眾生顛倒,然後才有世界顛倒,所以眾生顛倒因上一次也已經講過了,你跟一切眾生結了什麼緣?是善緣?是惡緣?當然這些眾生包括畜牲、鬼道、人道、鬼神道、天道。你在禪修之間或者是沒有修行的人,他不禪修,都是跟畜牲、人等結緣,主要是跟人結了善緣、惡緣,這都是顛倒因,善緣也是顛倒、惡緣也是顛倒。
關於與畜牲結緣,現在很多人喜歡養寵物什麼的,這些寵物你對它有恩的,有恩報恩,以後不知哪一世它可能也會養你了。因此受在家菩薩戒的,有一條戒律者,不能夠去畜養這些畜生,不過你有菩薩心腸,你幫助它可以,但是不能夠投入感情,若涉及感情作用,有的人太愛了,或貓兒或狗兒,意識裡面都有這些畜生的影子。
在鬼神道之類的魑魅、魍魎,有一些外道不知道佛法在闡釋什麼,常跟這些外道、或鬼神搞在一起,如此你很有可能會出生到鬼神道,因為大家都是結黨結派的,你死的時候,他會幻化成你的親人,要來接引你,其實都是鬼神所幻化的。
沒有修行的人,或認識不清的人,在死亡的時候,他常常會以為以前的祖父母、或者是父母或者姑姑、叔叔、伯伯等都來接引了。當然你識神裡面所幻化出來的幻相,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有時候鬼神會化成你的親人,或者是最親近人要來接引你,你都還歡歡喜喜的跟他去了。我們希望臨終時能夠唸佛,這些異象都不會有的。如果你沒有修行,跟你今生有緣的這些鬼神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幻化,因此難以去斷定是真的?還是假的?但只要你一心發願跟佛往生佛土的,就不會有這些現象,而各個佛、菩薩也會化種種不同的光,你臨終能夠投入此等光中,就會出生到佛的淨土去。
有時候我們做夢,尤其有的同學比較有警覺心的,覺得有人在壓他身,其實是鬼神類變成一個最好、最親近的人,或者是你的親戚、或是好朋友的影相來壓你,潛意識你也務必警覺這不是真的,不是自己真正的親戚、朋友。靈性比較高的人,潛意識不會受欺騙,而他在壓你的時候,能不能夠脫困就看平時的修持,唸佛唸得是否很真切,唸咒是否唸到阿賴耶識裡面去,若有的話,應該很快幾句佛號、幾句咒語就把它驅退,如果是搞了半天都還沒有辦法驅退它,就是平時用功,沒有用到心裡面去。
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的這些魑魅、魍魎,這些山神、鬼神、河神之類的一大堆,有的人不知道就跟它們來結緣,這就是眾生顛倒在先,與欲界六天天道、色界、無色界等,你跟他們結緣,就會出生到那一天道去。行善就是生六欲天裡面的境界,所有世間的宗教,大概都是六欲天裡面的,除了禪修者以外,所有的宗教大概都是結欲界天的緣。
以前講過好幾次,在這些不禪修的宗教,只會做善事的宗教,以德行而言,最高的是天主教徒,是六欲天裡的他化自在天,天主也就是耶和華。你如果是修一般的道教拜拜的,那是玉皇大帝,欲界天的第二天,這些都是修善行的,不求解脫而你跟天道眾生結緣,就生欲界天道。
色界是初憚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你打坐禪修後,與此等天界結緣,就是與色界天起顛倒,是眾生顛倒因。初禪天有覺有觀,身體會擴大。二禪天會見光,三禪天是身體氣充滿,四禪天是一境性,各個境界現象現起,你執著時就與此等天眾結緣。你如果執著這些境界,就與色界天的天眾結緣。如果你打破色身進入四空處定,然而不能夠修解脫道,不能夠學觀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修佛法最重要就在這個關口,在這裡會有一些怪力亂神、神通異能現起來,而你不去修佛法所特有的三三昧,你就沒辦法解脫,而與天道眾生結緣。
三三昧就是正定,第二個三是正,昧是定,三個正定禪定力,這不是在打坐之間獲得的,第一個是空三昧,第二個是無相三昧,第三個是無願三昧,這三個三昧修證到的時候,起碼就有我們內心的解脫,這是八地菩薩。不敢直說是八地菩薩,因七地菩薩是要學證這三三昧。但是八地菩薩一定有神通的,你如果沒有神通,只有證到空、無相、無願,而神通起不來,那還不算是八地菩薩。
我們知道八地菩薩是無學位,已經證到解脫,所以不必再學了,要學的是學心通、神通變化,七地以前就是還要學習很多東西,是有學位。你不跟佛法結緣,就跟眾生結緣,譬如跟人結緣,下一世就可能當他的兒女眷屬;或者與畜生結緣,有可能墮落到畜牲道,因為中陰身的時候看不清楚,只要與你有緣的就可以看到光源而已,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有時候連光也沒有,只有幻化一些物相。
以前曾經講這個真實的事,很多人都聽過了,我們中國有一個中國青年黨,有一位元老姓唐的,也是創黨元老,他講了這一段因果輪迴的故事。這個元老老了以後也在修佛法,他說到某個道場去唸佛共修時,常常看到一個人,這個人的一隻手,常藏在袖子裡面,唐先生看了幾次後,也覺得很奇怪,看這位的手老是不伸出來,就特別注意他。有一次不小心被唐先生看到了那一隻手長有很多的黑毛,而且手指頭也不是很正常的;慢慢的與此人熟了以後,唐先生就問他:「先生,這手是怎麼搞的呢?怎麼會長滿了那麼多黑毛呢?手也怪怪的不是很清楚?」彼此都熟悉了後,此人也有修行,就講他自個兒輪迴的故事給唐先生聽。他說:「上上一世,我死亡的時候,我的識神很清楚,起先中陰飛起,然後卻覺得越來越冷,因此一直想找一個保暖的東西,要趕快躦進去,才不會覺得冷!」
我們處在中陰身時會現各種幻相,如果沒有佛菩薩來接引是很危險的。因為中陰身一下子感覺得很冷,很冷一定是要往熱的地方取暖,覺得很熱了一定是要往冷的地方躲避,其實這些都是異相,要墮落到寒冰地獄,一定是讓你產生很大的熱感,覺得很熱所以往後跑,就掉到寒冰的地獄。所以我們修行中,就是要對於心裡所產生的幻相不要當真,你有沒有辦法做到這樣?哪怕雪水寒冰,熱火猛燄,都要看破不要當真。
此大德繼續說中陰身覺得非常的寒冷,就飛啊!飛!中陰身是會飄盪而飛的,忽然他看到有一件簑衣,哇!躦到簑衣裡面不正好溫暖嗎?遂他毫不考慮就躦進去了,但是等到他醒來的時候,他竟然看到兩個人:一位小弟弟、一位小妹妹,兩人各抱著一隻小豬:「我喜歡這一隻!」「我喜歡那一隻!」這下子他知道了:「糟糕!我是其中的一隻,我墮落到畜牲道了!」他的識神還是很清楚,好像剛剛出生的小孩一樣的,他們的囪門沒有關起來以前,還是很靈光、還有自己的意識:「我不能墮落到畜牲道,我要開始拒食,無論如何都不想吃!」因之,主人家餵什麼奶它都不吃,他開始拒絕進餐,拒食的情況下三天它又死了。在此次的中陰身時他已有經驗了,不能看到什麼東西就去亂闖,這一次它看到了光。
見有光是比較好一點的,但以修佛法而言,一般的光是微光,比不上諸佛菩薩來接引的強光,諸佛菩薩的那種光,如果沒有認識清楚,你會害怕,普通天神的光是又烈又強的光,諸佛菩薩來接引的光是很亮麗的光,但具有柔和,這又不一樣。他看到有光,這個是微微的光,軀體就投進去,而這世他就出生做人了。但是因為阿賴耶識有豬的種子在,終究影響他的基因調控幻化,遂長了很多的豬毛在手上。這是姓唐的青年黨元老所寫出的一篇報告,也是他確實親眼看到的事實。
所以說我們跟人、跟眾生、跟鬼神、跟天道或哪一道的這些眾生結緣,都是一個顛倒因緣。佛弟子與眾生結緣是可以,但不住相、不要在意,也盡量不要去跟人家結惡緣,雖然我跟你結了很多善緣,但都能不去罣礙、不去在意,你就能夠自在,在禪修之間卻要去練習這種定力。上一次我們講了三、四堂課都在講眾生顛倒,此次再補充一下,眾生有哪些?人、畜牲、鬼神、天道,你與他們結緣,而且這個緣很深、很強,此時間與空間成立,再來就是死亡的時候,會出生到那裡去,產生世界顛倒了,就會出生到各個六道裡面去。
世是時間,界是空間,時間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過去的因,而你現在造了很多的因,這兩種因,並不見得你先做先受報,而是哪一個先成熟,哪一個就先受報,所以在未來世,就會產生果報,果報會到哪裡去?界是空間,這兩個因所造未來的果報,有無量無邊的、有千萬億的,無始劫以來有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因緣,假設你顛倒了,比如禪修時與光相應,二禪天的境界就會現光的,此與二禪天的天神相應,少光天、無量光天和光音天,這三天是在二禪天裡面的;以前你打坐的時候很喜歡看到光,或者天上的皇宮,看到這些人發光而你也發光,這就跟他們結緣。
今天開始講世界顛倒,為什麼會顛倒呢?就是因為眾生顛倒在先,與眾生結了善緣、惡緣,再下來又執著一切境界為真,就會起世界顛倒,讓一切因果成熟。
(二)、世界顛倒迷相
「有了上述眾生顛倒的相,互為有緣,則待時而發。眾生顛倒的果要依時、空而成就,吾人著眾生顛倒相後,又執世(時)界(空)的顛倒相,隨之六塵相成,各自昏迷沉淪,故真的輪迴即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矣!再看世尊對世界成因的開示!」
你今生雖然是有修行,然而修行偏重於二禪天的喜俱禪,或三禪天的樂俱禪,或者是四禪天的一境性的這種境界,號稱有修行,果報也還是天界,所以修行也好,或唸佛也好,你要有正確的認知,要生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世界、或者彌勒淨土之兜率天內院,這個時候就不會再到六道裡面去輪迴。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自修時智慧不夠,隨所現的這些因緣去流轉,喜歡身體的快樂的感覺、喜歡有光、、等等的,就與這些天道的眾生結緣,還是出生到天道裏面去。
雖說天人天壽有多長,壽盡都還是墮落的。當那一天的天主不錯吧!還是會墮落到畜牲道,經典上講得很清楚的,雖然你是欲界六天或色界十八天哪天的天主,壽盡還是要淪墜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諸天都有一個天主,初禪天有大梵天、梵眾天、梵輔天這三天,梵天王是統馭我們這個小世界,六欲天上面就是梵天王,梵天王是有梵眾天的天神,梵輔天的臣子。大梵天有大梵天王,我們都是屬於梵天王管的,不是玉皇大帝(忉利天主)在管,也不是天主教的教主耶和華(他化自在天主)在管理的,是大梵天王在管的。梵天王是有修禪定的天神,剛好是有禪修的基本成就者。
欲界的人如果有斷淫欲、斷食欲、斷睡欲,就果報言能成就升梵天天國,假使你怎麼修都斷不了淫欲、斷不了食欲、斷不了睡欲,那都還是在六欲天(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樂變化天,6.他化自在天。)裏面的眾生,淫欲心愈重,生天界的天愈低,也許是四天王天或忉利天(33天)的。斷了淫欲才能夠入初禪,斷不了淫欲,也不要說你修得有些怪力亂神的,佛法懂得有多少,還是欲界的眾生。一定要斷淫欲,才能夠進入梵天天國。斷淫欲與進入梵天就不得了了嗎?壽盡後還是要入六道裡面去輪迴的,沒有辦法解脫。所以要斷淫欲,也要修佛法,徹底從內心裏面去看清楚,我輪迴的根本是什麼?控制得了,不受眾生顛倒因、世界顛倒因的影響,自在無礙,那就解脫了,不然就隨緣去受報、去受生。
所以這裏所說明的,就是說你到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壽命有幾千億年,禪定力衰退的時候,照樣墮落畜牲道。經云:天神於壽命將盡時,身體會出現五衰相:(1)頭上花冠萎靡,(2)掖下出汗,(3)衣裳污穢,(4)身失威光、產生臭氣,(5)不樂於本座,或違逆玉女等。還有此時天神德性漸差,亦現有小五衰相:(1)求財所願不遂,(2)設有所得,日當耗盡,(3)在所住處,眾所不敬,(4)醜名惡聲流聞天下,(5)身壞命終,當再輪迴。
當前五種衰相產生出來,他就知道:「我的天壽要盡了,我天神的形象要滅了!」有一天主他知道自己壽將盡就很著急,請教那些有修行的天人:「怎麼辦呢?吾之壽命能不能夠延長?」某個天人說:「壽命怎麼能夠延長呢?你不如去請求釋迦牟尼佛!」他就從天上飛到人間來,拜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了解他的欲望,釋迦牟尼佛就教他眼睛閉起來唸:「南無般若波羅蜜!」他跟著一起唸,然後他就覺得失了神,頓了一下馬上又回神過來。其實他頓了一下時,是他的識神已經迷失掉了,但是不久神識馬上又回來。
在他頓了一下之間,在某一個地方,有一隻小鹿出生了,小鹿出生落地不久,不知何故馬上又死掉了,這個小鹿就是那一位天王去受生的,好在有世尊的協助,才能延長其天壽。所以天上的天命果報,不管壽命多長都還是不真實的。
我們修行要認知你這個心,要投胎也是它,不去投胎也是它,要怎麼控制好它呢?在我們今生有緣修佛法,你就要趕快會用功,學習要能認識它,把握得住它,不要隨境界去流轉。當然修行過程之間很熱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果你執著那些境界,還是沒有脫離輪迴的根本。
上段話言各自昏迷沉淪,故真的輪迴即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矣!再看世尊對世界成因的開示!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裡面的開示,我們看一下經文。
(三)、經文解說
《楞嚴經》曰:「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眾生顛倒已經講完了,現在再來闡釋世界顛倒,為什麼有世界顛倒?甚麼叫做世界顛倒?世界顛倒根本的因,「是有所有」,在此說明你跟眾生結了眾生顛倒的因,所以說是:「是有與所有」。“是有”是什麼意思?可以看成是我們有一個心,然後“所有”是有這個因,有心去應因緣才會產生有相,即是「是有所有」。又因為緣這種輪迴的因,所以會去受生。不可能沒有因緣你會去受生,一定有因有緣,只是你認識不清楚的,或者是執妄為真、執妄為見,都看成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又把它當成真實的,哪怕它是什麼相會都認為真實。
剛剛我們說明到中陰身受生的例子,現在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個人他天天誦經,很虔誠地誦經,有一天好像做夢一樣,夢中跟好幾個男男、女女在跳舞,他也就隨他們很高興地在跳舞,跳完了,怎麼看到他們這些人,進到一個很小的門內去,好像是小廟的門一樣的,每一個人都鑽進去了。他本來也跟他們一起要鑽進去,剛好有個很高大的人出現,站在小門邊,拿來一根棍子敲打了他,使他一下進不了那門。後來他就從夢中醒過來了,醒過來後那天早上,他們鄰居的那隻母豬生了八、九隻小豬。他嚇了一身冷汗,如果他不誦經典的話,也沒有那個護法神在守護,在小門那邊敲打他不讓他進去,不然他可能就去投胎了,可能就是當小豬。當然當小豬後,它本人也會結束今生的生命,因為那邊生,這邊就要死亡的。
要投胎就是先死亡,但是我們人有時候識神先去受生,然後人再死亡,輪迴是一很複雜的情勢。人的生命受胎要10個月,在這10個月之間,你就慢慢會有問題,然後慢慢的死亡。死亡的時候,剛好那邊就出世,你不懂得這當中阿賴耶識的輪迴,你不知道還無所謂,知道了就會覺得很可怕的!所以平時要多修行、多誦經典,另外還有護法菩薩在守護,這個事例也是我們看報導的時候所寫出來的。
你腦筋裏面的阿賴耶識,所種的什麼種子?都是“所有”,沒有“所有”,就沒有這個“因”,沒有這個“因”,你就不會去輪迴、去受生。阿羅漢他還有沒有這個“有”呢?還有,還是有這個因,但是因沒有執著的心,這個執著的心沒有了,住境不生心、住法不生心,也就無所受生。住法不生心就是看到的一切法,都不執著為真,要有能力做到這樣子。
我們很多的同學,是有一點覺知的境界,他就認為這個境界很好,有一點比一般人的體會,就覺得很好了,也能夠體會很多的事情;雖然你能夠體會,這個事情好像是真實的,卻不能夠把它轉過來變成空,你還是凡夫的,跟外道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要修空觀、修無相、修無願?如果你做不到這樣的時候,你就沒辦法解脫,哪怕是你能夠看到什麼?知道什麼?知道未來?能知轉不了,也是沒有用的,也都還是凡夫。外道也都有這個能力,且這個能力都比你強,外道之所以為外道,就是追逐這個外面的有相,執著妄為真實的。
譬如,有的人認為某件事情非常的真實,不管是死去的、是未來的、、,這個你不要當真,一當真就是空不了,不能空的時候你就解決不了事情,再來你就是沒有辦法解脫,因為你執著一切境界都是真實的。所以最好的心態是:「現象我是看了,我可以體會了,但是不能夠當真,我寧願相信沒有,也不要相信是有!」在這個有、沒有之間,要怎麼用功呢?就是要會用功,如果能夠解脫,能夠不被境界所轉,那個境就會慢慢的消失。
你執著這個境界是為真的有,它就是真的有了,如真的有怨親債主在糾纏時,你認為是真的,就不能自在無礙。你知道是有糾纏,但是不理會它,只是專心地唸佛,不把它當真的,過一天、兩天、三天,也就會沒有事了。佛法的第一關就是修空觀,這個都修證不到的時候,其它的也不用再提了。
修佛法其實是在修空,七地以前的菩薩只有一個法可用,就是在捨一切法,不要去玩味一切法。八地以後的菩薩才能夠去玩法,八地以後就已經不得了了,會起神通變化的。七地以前的菩薩智慧都還不夠,故不能玩法。你也不要看輕了七地菩薩,因為我們連個二地菩薩都做不到的,完全離一切污垢,是二地菩薩,有時候就是初地菩薩的歡喜地(開悟),都還達不到呢!
現在講的是地上菩薩,是開悟了,心開了才是初地菩薩,心開了剛好是可修內在的心,內心修得一切污垢都沒有了,這有多難!這才是離垢地,剛剛所講的淫欲、睡欲、貪欲、慢、疑這些都沒有了,一切污垢都沒有了,人已經很完美了,才是二地菩薩。污染法都沒有了,但是內心的煩惱還有,雖沒有貪、瞋、癡、慢、疑等毛病,但心尚未完全清淨,還是有煩惱。壞習慣沒有,但是內心還有煩惱。
污垢沒有了心才能夠發光,所以第三菩薩地是明地,是發光地,心能夠發光,心發光與二禪天的天神一樣,身心可以發光。會發光還是有煩惱,心發光有什麼用呢?只是本性開始有一點清淨,到四地的時候才有智慧,對於好的、壞的都不執著,順、逆的境界也不執著,這樣子才能夠慢慢地開發出智慧,所以四地菩薩是焰慧地,智慧像火焰一樣,能夠燒掉一切煩惱,到這個時候才是見道位;歡喜地是入道位,有幾個名詞,有時候看人家的解釋,會搞不清楚,你要把觀念釐正清楚。
開悟是進入心的狀態,身體打開了,在這個關口是騙不了人的。如果你修得多好,虛空之間的鬼神、諸佛菩薩,你都沒有感覺,這是連心眼都沒有開的,這根本都沒有入地。入地菩薩一定是能夠感覺諸佛菩薩、其他眾生的存在與否,這樣才是心眼開了,心眼開時:你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你,大家心地是合一的。
今天有一位同學打電話來討論問題,有智慧的人,你跟他講一句話,他就會照做,她說她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會生病,外在的因緣感召她生病,我告訴她:「你的阿賴耶識太執著一切有相,你不要去執著那些相!」這個人有病,你跟他接近,他的病就轉到你的身上去了,或者是這個人的周圍有一大堆的冤親債主,本來要找他的麻煩,碰到你卻反過來找你的麻煩,為什麼別人不會這樣而你會?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是大家的共業,大家同一個心,不找別人它卻要找你,就是你太執著那個境界為真,我告訴她:「你要放下,不要執著那個境界為真!慢慢就能證得脫黏的功夫。」
有智慧的人,馬上就領悟了,這兩、三天她就在做這些事情:「我觀我內心,有一個執著的心,我為什麼要執著那個境界?」她說觀了以後,不執著了,身體就沒有像以前那樣病厭厭的,都好了、輕鬆了。我說:「對啊!無始劫以來,你就是這個樣子在執取一切境的!」此一例子就像這裏所說的“是有所有”。
如果沒有這個心或諸佛菩薩們,有那個因但是不住法生心;地上菩薩智慧夠,簡單的一句話,他就會知道怎麼去做。有的人講了半天他就是做不到,不知道去運用。初地菩薩是歡喜地,在這個時候就是入道位,入道位的時候智慧就來了,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你一點他就通了。看經典就懂了,就可以慢慢地去斷掉你的習氣毛病的。
有的人說修得有多好,有神通變化,說能夠預知未來了,或者什麼的,就是沒有辦法斷淫欲,那不就是魔嘛?跟魔沒有兩樣,與魑魅魍魎以及所有的鬼神之類一樣,他們也有神通就是沒有斷淫欲心。所以垢心去掉以後,心才會發光,才有智慧,到這個時候才見道:「原來佛法講得這麼好,這麼真實!」有一點智慧才從這裏開始修心。
然後在菩薩五地、六地、七地還要學,學習什麼呢?智慧已經有了,學習解脫以外,還要學習很多的佛法,學習很多的心通,學習很多的心用,這個時候還不能夠大用,但是你可以去體會,這在《楞嚴經》裏面所說的境界,就是色陰魔相、受陰魔相、想陰魔相的種種神通變化,怪力亂神的事情,都屬於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去瞭解,可以稍微、淺淺的品嚐一下,卻不能夠當真,一當真就著魔了。然而,你沒有這些體會,即不能夠說修行有境界,你一定要有所體會,但是你體會,卻不能夠當成真,這在《楞嚴經》裏面或我們網站上面,也一再的講述,你懂得了這些,就可以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出來。
到什麼時候才能去玩味心呢?鑽研心呢?到行陰區宇的時候,想陰區宇超越了,沒有妄想;沒有妄想的境界是什麼呢?白天我清清楚楚的不會打妄想,睡覺的時候也不會做夢,這個境界已經是很高明了,平時都不打妄想,這就是所有的“有”也沒有了,就是有這個因,他也無“有”,本來是“是有所有”,現在是“無有所有”,不執著它就沒有,所以這個因藏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不能滅掉,以前所造的種種善、惡業不可能會滅掉的。
阿賴耶識如果滅掉了,神通怎麼起?為什麼諸佛菩薩能夠觀阿賴耶識裏面的十二類眾生的因緣,祂都清清楚楚,這表示我們所造的一切業不能夠斷,不能夠斷滅,它都存在、都儲存著,而你怎麼解脫呢?就是解脫你執著阿賴耶識一切因的力道,去執後你才能夠解脫。
就像我們很多人很怕蛇,這一條蛇是有,但是我覺知看到這一條蛇,我潛意識那個不好的習氣“很怕它”,能使這個種子慢慢轉成“不怕”,我用覺知看著這一條蛇,這是一條蛇,有什麼可怕的呢?這個蛇是“所有”,但是我看它不可怕的是“無有”,如果你看這個蛇覺得很可怕,那是依你的習氣才會有,習氣才會變成“所有”、“是有所有”,聖人呢?是“無所有”,所有是所有,但是我的心沒有,要如何變成沒有?就要看你,如何擺脫你的習氣毛病,如果能夠擺脫習氣毛病(在後面也會講到),轉回去追逐你那體性清淨無礙、真如的我,不要去執著那個妄想、執著一切境界、習氣的為“有”,不然就是“是有所有”。
「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是有所有”就有分段妄生,我們的生死都是分段的,我們眾生顛倒的因結了以後,時空成立了就開始生,假設出生做人的時候,呱呱落地開始生,活到一百歲老了,生、老、病、死從生到死就是一個分段,這叫做分段生死。下一生出生到畜生道,做畜生了,跟畜生結緣,出生到畜生道,生然後也會死,這又是另一段的分段生死。如此就一直在六道裏面輪轉,反反覆覆、繞來繞去繞不出來,這就是分段妄生。
「分段妄生,因此界立。」如果界不立,妄不能生,有妄的因緣,有因緣然後你執著那個妄為真,才會去受生。譬如我們剛剛所說的天界,發光的第二禪天,你跟它結緣了,你也執著有,那就會去化生。我們人是胎生的,天神是化生的,化生成有光,然後出生到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就是生。此等天天壽滿長的,少光天二大劫,無量光天四大劫,光音天八大劫,但天壽盡了,依然是受輪迴。依我們的眼光來看,此等天神壽命是很長的,但是定力衰退的時候,五衰相現起,到最後還是要死亡。你還有什麼習氣,此等習氣就會感召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的因緣,如此界就立?此等壽命有多長?身高有多高?這就是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因為你因妄而生,因界而立。如果你出生做人,就是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是我們這個地球,出生畜生道也是在這個地球,而這個界是在哪一個界,「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非因所因,遷流不住,因此世成。」
因緣界立後,當等時間來成就業力。什麼叫做非因所因呢?譬如剛剛所說的這個相「是有所有」,這是因為它的法塵形相,以聖人而言不應該把它看成為有,故能“非因而無所因”。但我們一般人都把內心的影相、內心的念頭看成是真的,所以才會「非因所因」,這也來自本就「因界而立」的前緣,才會有分段生死;以聖人的角度來看,不應該把這個有形、有相、有念頭、有影相的因,把它看成是一種因緣。如果你做不到的時候,當然就只有輪迴去了。聖人就不把它看成一個因,就是「非因而無所因」;但凡夫卻是「非因所因」。大家不應該被這個顛倒,眾生顛倒、世界顛倒的因來變成你輪迴根本的一個苗、一個根苗。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就“非因而成所因”。聖人來看卻是很清楚的“非因”故不會成因,然而你迷糊了,把它當作所因。
「無住所住」的意思也是一樣的,我們非因,非因就沒有了嗎?是有,但是所現起的時候無住,這在《金剛經》裏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法在每一部佛經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楞嚴經》與《金剛經》所講的,都是一樣的意思,《金剛經》裏面這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做不到無住而住,就不能解脫。本來是可以做到的,我們的體性是不會住一切法,但是你的習氣會去黏,不是體性去黏,體性本空,佛性本來無礙、自在;相應的都是我們的習氣、業力,業力就是不該黏而去黏,不該住而去住,非因所因,無住所住,所以你就沒有辦法脫離這個生死輪迴。
在這種情況,因為阿賴耶識裏面的業緣太多了,遷流不住,再依此遷流不住的業緣法塵,那個先成熟,那個先抓住時間而去受生。根據經典所說的,一剎那之間,有900個法塵起滅,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你會覺得怎麼有可能呢?一剎那有多久?有一種說法是零點一三秒,另一種說法是零點一八秒,還不到一眨眼的時間,就有900個法塵生滅。這是屬於行陰裡的法塵境界,行陰對我們來講是很難去體會的。
色、受、想、行、識這五陰身,若到想陰的境界,是七地的菩薩,應該可以來觀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在想陰區宇的時候,能「一輪生死,首尾相照」,也就是說他可以觀一類的眾生,上一世是什麼?為什麼這一世會出生這一類?下一世會出生做什麼?這是在想陰區宇的時候就有這個能力。如果是白天不打妄想,晚上也不會做夢,這個想陰滅,就有這個能力。
如果你沒有辦法觀到一世因緣,你為什麼會出生做人?我們也可以用智慧來理解:一定是上一世哪一個種子,讓你出生做人,一定是有什麼善行、守五戒守得不錯,所以今生感召,這個因首先受報,就出生做人。那下一世要出生做什麼?以你現在的德行,大概出生做什麼?可以觀出來。
行陰的時候更不簡單了,白天不打妄想,晚上也不會做夢,這是進入行陰區宇。行陰區宇的能力是甚麼?是會有宿命通,可以觀十二類眾生,有情、無情不是只有人,有情、無情的十二類眾生,你都可以觀,從哪裡去觀?從阿賴耶識裏面去觀。去觀阿賴耶識時就談到了一剎那之間,有900個法塵起滅,你的腦筋裏面,阿賴耶識很快的在閃,零點一三秒就閃了900個念頭、影相,或者是因緣的種子,不是只有你的,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大概都有因緣的。
到行陰的時候,雖然可以觀十二類眾生,但是他受空間的限制、時間的限制,有八萬劫的限制,八萬劫是16,800x80,000年,是13億4千4百萬年。以我們凡夫的時間來算,過去13億多年、未來13億多年的一切十二類眾生,都應該有能力去觀它的因緣果報,這有多難哪!我們末法時期,有誰能夠修證到這樣?在釋迦牟尼佛當時,很多的阿羅漢都有,阿羅漢都修證到這個境界,他可以觀過去、未來13億4千4百萬年間的十二類眾生因緣果報,他都能清楚,這就是宿命通。而佛的宿命明或稱宿命智通,是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就能觀知無始來十二類眾生因緣果報。
談到這裏,為了增加你們的觀念,以前講過了,現在再講一次,宿命通與宿命智通,差在哪裏呢?釋迦牟尼佛當世的時候,來了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要來出家修行,世尊那一天剛好出去了,留下看守的弟子因已經證到阿羅漢了,於是就用神通以觀之,他有宿命通認為老人家,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出家的善因緣功德,憑什麼出家!因此回絕了老人家,他說:「你沒有福德出家,因為你從來沒做過一件值得出家的好事,所以你可以回去吧!」
這位老者很傷心,一邊走、一邊哭哭啼啼,走到半路上,剛好碰到世尊,世尊就問:「你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呢?」老者就把緣由告訴世尊,世尊說:「你哪裡沒有因緣福德出家?我收你做徒弟,你跟我來!」回去之後,就收這位老者為徒弟,但是那位已經證到阿羅漢的弟子很不服氣,就提出意見說:「世尊!他根本沒有福德出家,你為什麼要接受他出家呢?」世尊對他開示:「你的神通智慧(宿命通),只能夠觀到八萬劫以內的眾生因緣,認為老人家從來沒有做一件出家的善因緣功德,沒有因緣福德出家。但八萬劫以外的眾生因緣,你卻觀不到,老人家是有一個虔誠唸佛的善因!」這位證到阿羅漢的弟子,所觀到八萬劫以內的老者,從來沒有做一件出家的善因緣功德,八萬劫以外卻觀不到,有宿命通的這位弟子聽世尊開示,傻眼了:「宿命通還受空間的限制、時間的限制?」
在行陰區宇魔相中,在探討無因果的時候,就在辯論這個事情。《楞嚴經》在行陰魔相有一段經文:「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身,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鴿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薩,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偏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白色的鴿子生來就是白色的,在能觀其出現前是什麼來出生的?出生前是什麼樣子?看不清楚,外道也是這個樣子,所以會撥無因果,因只能觀照八萬劫之間的事,白色的鴿子本來就是白色的,以前是怎麼樣?以前是甚麼來出生的並不知道,所以是無所生。八萬劫之間要觀照八萬劫以外,某某一個人將來會怎麼樣?卻看不清楚,所以是無所滅,哪裏有因果?認為沒有什麼因果,八萬劫之間認為無所生、無所滅。而有宿命通,修到這裏已經是很不得了!但是受了智慧的限制,只能夠是這個樣子。
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這位有宿命通的弟子說:「老者做過一件值得出家的事,在八萬劫以外的時空裏,有一天,他走到森林裏面,有一隻會吃人的動物追著要吃他,他緊張之餘,爬上樹去,在生命緊要關頭,當下很緊張,也很虔誠地唸了一句佛號,就憑這一句誠心唸佛的因緣,他就可以出家了!」
神通智慧(宿命通),只能夠觀到八萬劫以內的眾生因緣,受了智慧的限制,在行陰區宇,就是有觀八萬劫間的神通力。如果修證到識陰滅的時候,沒有時空的阻隔,這個時候是宿命智通,而不是用宿命通去觀,智慧是從體性發起,從腦筋裏面現出來的,自然流露出來的,不必去觀,這變成一種智慧的神通,這叫做法爾現象。不必去觀他內心,如同釋迦牟尼佛內心起什麼念,法就是如此,因為不打妄想,所起的一切法都是真實的。
如果我們的神通是從起心動念而現,這樣就是法爾現象,還需要什麼神通嗎?這就是所謂的智通,智慧的神通,我們所要修的就是修這一個,對於眾生的因緣果報,釋迦牟尼佛不需要去觀,從內心自然現出,如如不動的內心現什麼相,就能了知什麼事。
對於這些現象我們都要懂得,才知道修證到什麼境界,而這還在行陰區宇中時,是五關才走到第四關,到識陰滅的時候,就是大菩薩,有生之年修證不到這樣,但是我們要懂得道理;修証不到那個境界,我們可以從經典裏面去了解這些,我們才不會迷糊、迷失掉了,才不會自以為是說:「我已成佛了!」認為很了不起了,所以懂得越多,越覺得自己很渺小、很不爭氣,而懂得一點點怪力亂神的東西,有的就以為不得了。這幾句的說明搞懂了嗎?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這是在講行陰微細的種子,因此世成。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十二類眾生是怎麼來的?離不開:情合、情離、想合、想離。如果有情的,是卵生、胎生、溼生、化生;無想的就是草木、石頭,金屬、、等。想合就是天神,非想、非非想之類的;所以十二類眾生最根本的業是「情與想」,是離、還是合?如果情離,就有一點色界天的境界,而想離,是草木、石頭、礦物、、之類,這是無情眾生。而這兩個:情與想的合、離,就變成十二類眾生,在後面會說明十二類眾生是怎麼起的。
世成的世是三世: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有四方:東、西、南、北,如果加再上你的和合相涉,攪和在一起叫做和合。「非因所因,無住所住」如果你無明就非因所因,無住所住,變成相涉。
相涉就是我們剛剛開頭所說的,你與那一界地相涉,是因執著為真才會相涉。你不著執著它,就不相涉,你一執著它就相涉。以十方而言: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你與那一界地相涉,與下方所涉就是地獄道,地獄道所涉就可能下地獄去了,造了很多的業,都是地獄的因,就下地獄了。和合相涉,然後就變化眾生,眾生是變化出來的,如果你沒有那個地獄業因,閻羅王在你心中不會現出。你不是鬼神道的眾生,你看到鬼神就不會害怕;如果是鬼神道的眾生,很喜歡鬼神以外,有時候很害怕鬼神。很討厭也是一種因,所以你不要討厭,也不要喜歡,要抱著不即、不離的心態。
如果你還很怕地獄,看了《地藏經》所描述,不得了,很害怕!那就是有地獄因,你沒有存什麼相,看是看了,也不覺得可怕,也覺得沒有甚麼,你是沒有那個種子,你可以自己判斷的。所以閻羅王是變化的,如果不變化,我們每一個人應該都可以看得到,為什麼只有造地獄因的這些人,閻羅王才會現在他們心中?經典上有說是幻化的,其實就是你業力的感召而幻化成的。
三世四方,和合你情、想的相,合或者離,然後牽扯來、牽扯去,就會化成境界,要出生為天神,也是這樣和合的。譬如你常常看到光,為什麼我一直在提光呢?因為很多修行人,一定會見光,不見光好像就沒有什麼消息似的,第一個就是見光,見自己的光、見別人的光,而你很執著,感情一投進去了,很執著光就會跟二禪天的天神相應,這是和合相涉,然後就變成二禪天有光的眾生,出生去做有光的天神,天神當然是不錯了,但是壽盡照樣還是要輪迴的。
我們在修學佛法,知道這些道理,為什麼別人不會幻化成眾生,不管是人、鬼神,天神?如果能夠如如不動,我怎麼會呢?因為離不開情、想、合、離,而幻化成十二類眾生。在禪修之間,就是要修學這些,如何讓它不隨因緣去變化、流轉,就不和合了!今天暫時講到這裏,要把理念搞清楚,雖然有時候你自己看經典,看不懂!我講了很多的解釋,讓你從橫的、縱的,去瞭解這些現象。(待續)
( 90 年 5 月 16日 講於 法爾講堂 )